羅熹:利率市場化下銀行經營轉型

2012年利率市場化改革再次啟動之後,經濟實體獲得了更大的資金議價權利;中央銀行調節貨幣總量的信息資源和量化工具更加豐富;商業銀行管理風險的難度和獲取收益的手段也有所增加。但是,作為商業銀行來說,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利率市場化對國內銀行業帶來的衝擊。為了有效應對利率市場化,有三個問題需要回答:第一,利率市場化的衝擊在哪裡?第二,可供借鑒的經驗在哪裡?第三,國內銀行業的出路在哪裡?

利率市場化對銀行業的衝擊

利率市場化衝擊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利率市場化前,銀行的存貸利差基本穩定,只要多吸收存款、多發放貸款,就能實現利潤增長。2009-2011年國內銀行業貸款規模年複合增長22%,促進了銀行業超過30%的利潤高速增長,2011年生息資產規模增長貢獻了4家大型銀行利潤增速的41%,規模擴張仍然是銀行利潤增長最穩定、最主要的驅動力。利率市場化後,存貸利差收窄、利率大幅波動,做大規模不一定能夠保證利潤增長,近年來發展迅猛的理財業務已明顯分流了銀行存款,其他融資方式的發展也降低了優質客戶對銀行貸款的需求,在利率市場化、存款理財化、融資多元化的衝擊下,單純依靠做大存貸款規模的傳統盈利模式已難以為繼。

利率市場化的實質是考驗國內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目前,人民幣存款利率尚未完全放開,存款利率低於市場真實利率水平,利率市場化後,銀行付息成本上升是大趨勢,利率市場化並不完全是考驗銀行的成本控制能力,不是看哪家銀行能更好地節流,而是考驗哪家銀行有更好的風險管理,能提高資產收益水平。銀行要想保持盈利增長,必須拓展高收益業務,來消化成本增加造成的不利影響。一般來說,高收益就意味著高風險,只有控制好高風險,做好風險的對沖、分散和轉移,才能賺取高利潤,所以說利率市場化實質上是考驗銀行風險管理能力。現在國內銀行正面臨兩難選擇:繼續堅持低風險偏好,發展傳統的大項目、大客戶信貸業務,能保持資產質量穩定,但存款成本上升、貸款收益下降的雙重擠壓將導致銀行盈利能力大幅下降;積極調整風險偏好,拓展高收益業務,能穩定和提高盈利能力,但需要具備較強的風險管理能力,而目前國內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還需要提升、經驗還需要積累。

利率市場化全面衝擊銀行凈利息收入和中間業務收入兩大支柱的增長。利率市場化後存貸利差收窄是大勢所趨。據統計,美國銀行業在利率市場化之後,存貸款平均利差減少了54個基點,日本銀行存貸利差減少82個基點,台灣地區存貸利差減少約100個基點。近幾年利差擴大對國內銀行利潤高增長貢獻較大,但2012年第二季度以來銀行凈利息收益率已開始回落,預計2013年將進一步收窄。同時,近幾年國內銀行高速增長的中間業務收入中,有一部分是貸款收益轉化。2011年以來,溫州民間融資的平均利率一直在20%以上,而銀行一般性貸款平均利率只有7%~8%,兩者存在巨大的剪刀差,利率市場化後,銀行貸款利率與市場利率逐步接軌,中間業務收入中的貸款收益回歸,中間業務收入很難再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長。

利率市場化將降低銀行利潤增速,利潤增長的不確定性增加。2010-2011年,中國銀行業稅後利潤同比增長34.5%和36.3%,但2012年前三個季度十大上市銀行利潤增幅只有16%,季度環比還下降了1.93%。銀行利潤增速放緩有多方面原因,其中利率調整和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尤為明顯。據統計,2012年11月國內銀行新發放貸款平均利率比降息前下降約88個基點,比貸款基準利率累計下調幅度多下降32個基點;而由於存款利率上浮和存款定期化影響,銀行存款成本僅下降3-5個基點。隨著銀行存貸款陸續完成利率重新定價,預計國內銀行的凈利息邊際(NIM)有可能下降30-40個基點,凈利息收入將減少約15%左右。如果新的利率市場化措施出台,將進一步影響國內銀行利潤的增長,增長的不確定性也將明顯增加。

利率市場化增加銀行匯率風險,經營環境更加複雜。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匯率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等重大金融改革緊密相關,各類變化交互影響,有可能加大銀行經營風險。以匯率風險為例,未來較長時期我國經濟仍能保持較快增長,利率市場化後國內利率上升,如果匯率不能自由浮動,可能加速熱錢流入,衝擊國內市場和金融秩序;如果匯率浮動幅度放寬,可能引發人民幣快速升值和大幅波動,加大銀行匯率風險,並引發新的套利行為。

應對利率市場化的經驗與教訓

通過分析國外銀行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做法,有三個方面經驗和教訓值得借鑒:

利率市場化後美國銀行業調整風險偏好,提高貸存比和高收益貸款比重,促進了凈息差的穩定和提高。1980年美國取消Q條例,1986年實現完全利率市場化。在此過程中,美國銀行業風險偏好上升,高風險高收益的房地產貸款佔比不斷提升,從1985年之前25%提高至1990年的40%以上。美國銀行業信用成本率也從20世紀60年代的0.18%,上升到80年代後期1.54%。信貸結構調整和信貸資產佔比提高,促使美國銀行業凈息差始終保持在3%以上的較高水平。

美國銀行業通過綜合化經營,調整業務結構,提高中間業務收入佔比,增強核心競爭力。伴隨利率市場化,美國的綜合化經營管制逐步放鬆,美國銀行業加強業務創新,調整業務結構,非利息收入佔比從利率市場化初期的9.5%,上升到2005年的31.7%。通過經營模式調整,美國銀行業的資產利潤率從20世紀60年代的1.3%,上升到80年代後期的1.67%,提高約30%。由於充分利用利率市場化契機,培育真正的核心競爭力,美國銀行業不僅沒有受到削弱,反而更具盈利能力。

利率市場化後,日本銀行業主要依靠重組合併做大規模,但核心競爭力未能提高,盈利能力持續低迷。日本利率市場化前後歷經22年,1994年實現完全市場化。利率市場化過程中,1985年廣場協議後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經濟增長放緩,金融脫媒加劇,銀行貸存比下降,凈息差進一步降低。為緩解利率市場化壓力,日本銀行業大幅增加房地產和非銀行金融部門貸款投放,但風險管理未能及時跟上。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銀行業出現了巨額不良資產。隨後,日本銀行業通過聯合、兼并等方式實施綜合化經營,開展證券、信託及保險業務,但由於經濟持續低迷、金融需求和創新不足,聯合、兼并只是短期內擴大了日本銀行業的資產規模,銀行的盈利能力並未相應提高。

利率市場化下的銀行業出路

加快調整經營模式,從單純的存款貸款模式,轉向存款貸款模式、市場交易模式、價值管理模式並重的新型經營體系。在傳統的存貸款模式中,銀行是融資中介,賺取的是有風險的利差收入,是風險的吸收者,受資本約束和利率市場化衝擊最大;在市場交易模式中,銀行充當的是交易中介,通過資產證券化分散風險,有利於銀行突破資本約束,繼續做大做強,但仍然有大量風險沒有分散掉;在價值管理模式中,銀行是信息中介,主要是通過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私人銀行、投資銀行等方式提供投融資服務,不承擔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更適應利率市場化趨勢和經濟發展需要。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發展轉型期,改革創新將成為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金融市場將成為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的重要機制,銀行業更應順應時代潮流,加快建立三種模式並重的新型經營體系,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盈利增長格局。

調整風險偏好,提高對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隨著投資增長減速和直接融資的快速發展,大項目、大客戶貸款需求將相對減少,而且這些貸款市場競爭激烈、客戶議價能力增強,利率市場化後收益水平必然會下降,因此,銀行要改變傳統「貸長、貸大」的信貸模式,將更多的信貸資源投向小微企業、「三農」領域和消費領域,提高中小企業貸款增速目標,提高中小企業貸款佔比。積極探索應收款、倉單、商鋪經營權、知識產權等新型抵質押工具,創新貸款擔保方式,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抵質押物不足問題。積極開發「網貸通」「商貸通」「易融通」等特色品牌融資產品,拓展中小企業貸款申請和發放渠道。大力發展創業貸款、商圈融資、供應鏈融資和中小企業融資租賃服務,完善分級授權體系和正向激勵機制,提高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信用成本率,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服務民生,實現經濟增長和銀行業發展的有機協調。

積極拓展金融資產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推動銀行業經營轉型。銀行為實體經濟服務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間接融資服務,二是金融資產服務。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社會公眾手中的金融資產越來越多,相應的各種服務需求也越來越大。金融資產服務具有資本佔用少、經營風險小、與客戶資產管理流程契合度高、長期可持續等特點,發展金融資產服務有利於銀行由資產持有向資產服務轉變、由資本佔用向資本節約轉變、由利差收入向服務收入轉變。從市場和客戶角度看,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客戶由高度依賴銀行間接融資轉變為充分利用金融市場直接籌資和融資。近十年來,我國股票、債券和基金等金融資產高速增長,企業融資行為、公眾資產結構發生變化,銀行一定要順應這一潮流,積極開拓金融資產服務業務。這既能滿足個人客戶不斷增長的資產保值增值的需要,又能在金融資產的發行、購買、交易等環節支持企業客戶,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通過發展金融資產服務業務,銀行可以連通股票、基金、債券、票據、保險等多個市場,為不同類型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金融服務,推動自身經營轉型,有效應對利率市場化的挑戰。

實施綜合化、國際化經營,抓住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機遇。近年來,我國對外投資在全球對外投資中的比重快速提高,境內企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這些企業在全球的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迫切需要金融機構提供更全面、更先進的配套金融服務。我國銀行業應契合經濟全球化趨勢,通過跟隨企業全球發展的戰略進行國際化布局,抓住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機遇,為客戶提供全球性金融服務,在更大、更廣的市場範圍內利用和配置資源,開闢新的盈利增長點。現在國內銀行的國際化程度遠低於滙豐、德意志、花旗等國際性銀行,通過實施國際化經營,將減少對單—經濟體的依賴程度,分散各經濟區域的周期性風險,有效應對利率市場化的影響。

提高風險管理能力,應對潛在信用風險的增加。目前,利率市場化和信貸資產質量已成為影響國內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兩者又互相影響,一旦利率風險轉化為客戶的信用風險,銀行經營將更加困難。為應對利率市場化衝擊,商業銀行在調整客戶結構、產品結構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強信用風險管理,構建差異化的信貸管理流程,完善行業和區域政策,完善授信和審批方式,以適應信貸結構調整的需要。同時,要加強對重點領域調控,對產能過剩行業的風險管控,增強信貸風險防控的前瞻性,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避免重蹈日本利率市場化後銀行信用風險驟增的覆轍。另外,金融監管部門還應儘快推出資產證券化、信用保證保險以及土地房產權證市場化等政策,為提高信貸資產的流動性打開大門,為銀行業透過市場管理風險創造條件。(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 羅熹)

推薦閱讀:

中國社會科學實現「知識轉型」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日本造船業的沉浮與轉型
怎麼看吳昕這兩年的轉型?
【谷川聯行】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知多少

TAG:銀行 | 市場 | 利率市場化 | 利率 | 經營 | 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