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從傳統經典中汲取人生智慧

學會從傳統經典中汲取人生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對我國傳統文化,對國外的東西,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科學的揚棄後使之為我所用。為當前學習國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經典中汲取精華和智慧指明了方向。

中華傳統文化伴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源遠流長,生生不息。雖然在近代歷史中,傳統文化幾經考驗,一再接受歷史的批判與反思,但終究顯示出其不朽的生命力,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滋潤著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魂靈與底蘊。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不可能全面地去學習了解和把握,而應該講究方法,抓住重點,學會從浩瀚的傳統文化海洋里汲取寶貴的知識精華,增長人生的智慧。

一、簡易、變易、不易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閃爍著先賢聖祖的聰明才智,是一個博大的人生智慧庫。《易經》中的卦辭、爻辭以及易傳,句句精闢,字字珠璣,其中包含的治國經邦、官場進退、勤奮治學、識人觀事、處事方略與防範邪惡等人生智慧,歷經數千年的洗禮,依然靈光閃動,且歷久彌新。《易經》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留下了延綿不衰、永澤後世的智慧財富,當之無愧為經典中的經典、智慧中的智慧。《易經》凝聚了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聖人以及歷代先賢大聖對宇宙、自然的認識,包含了他們對社會歷史變化的理解,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它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對我國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易經》的哲學內涵,主要體現在「三易」上。《乾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義:所謂易也,簡易也,變易也,不易也。」被後人通稱它為「易學三原則」。《易經》哲學內涵中的「三易」的關係,可以具體理解為:由其生之原而論,是簡易;由其生生不已而論,是變易;由其生之有秩序而論,是不易。簡易者其德,不易者其體,變易者其用。

簡易。《易經》的簡易也是最高的原則,宇宙間無論如何奧妙的事物,當我們的智慧夠了,了解它以後,就變得非常簡單。這就是把複雜的道理,變得簡單化,所以叫做簡易。簡易的哲學內涵有兩個層面:一是天地自然的法則,本來就是簡樸而平易的,正如孔子所講:「乾以"易』知;坤以"簡』能。」二是簡的根源就是誠心正意。所以,簡易就是效法天道,保持人性的純正。《易經》首先告訴我們宇宙間的事物隨時都在變,儘管變的法則很複雜,宇宙萬事萬物再錯綜複雜的現象,在我們懂了原理、原則以後,也就非常簡單了。這叫「大道至簡,善易者不佔」。這一點,從《易經》易數上看得更清楚,《易經》中只講一位數「—」,其餘的數都是來自於「—」的遞增。計算的方法也更簡單,即加法和減法,萬物的變化正是如此,非加即減。八卦和六十四卦僅僅就是用了兩個最簡單的符號:「——」和「— —」,由陰陽而成乾坤,乾坤生六子為八卦,由八卦重之而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卦而備眾象,一爻而明眾事,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就演繹出了宇宙、社會和人的無窮變化。《易經》散之三百八十四爻,聚之六十四卦,約之僅八卦,再簡之僅兩卦,再簡之僅兩爻,故《繫辭》云:「一陰一陽之謂道」,道者簡易也。德國的萊布尼茨看到了由傳教士翻譯成拉丁文的《易經》,為之著迷,領悟了二元對數,即陰為「0」,陽為「1」,演變出了無窮的信息數據,進而奠定了計算機運作的原理。中孚卦《彖》云:「中孚以利貞,乃應平天也。」講的就是,誠信能保持人性的純真,是合乎天之簡樸而平易大道的。因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面對紛繁複雜的問題時用最簡單的辦法去處理,面對簡單的問題時則要把問題想得複雜一些,處理起來就會不會出錯是。這就叫「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複雜點」。

變易。《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兩腳踏進的不是同一條河流」。譬如我們坐在這裡,第一秒種坐下來的時候,已經在變了,立即第二秒鐘的情況又不同了。時間不同,環境不同,情感亦不同,精神亦不同,萬事萬物,隨時隨地,都在變中,非變不可,沒有不變的事物。何況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包含著陰陽兩個既矛盾又統一的方面,陰陽二性不停地切摩,陰極則生陽,陽極則生陰,這種消長盈虛的相互轉化之機使天地間萬事萬物隨時隨刻都處在變化之中,而且這種變化是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以至無窮。這就是宇宙萬象之本、萬化之根源。六十四卦本身就是從自然現象的變化中演繹出來的,六十四卦顯示了六十四種自然靜態現象,三百八十四爻演化了三百八十四種動態的變化。自然萬物的千變萬化是遵循一定規則的,如每卦有六爻,體現著事物的六個發展階段:初爻是事物的初始變化階段,二爻是事物的變化初顯成效階段,三爻是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四爻是事物進入變革階段,五爻發展到興盛階段,上爻是變化發展到終極,開始走向衰微,進入下一個循環。《易經》正是通過六十四卦的結構及其卦爻辭,來幫助人們知曉宇宙在變、世界在變、萬事萬物都在變的自然之趨勢和其中的變道,從而蓄積能變之力量,修養主變之德行,做一個「與時偕行」者,變其所當變,變則必求其通,在變通中提升。

不易。不易的哲學內涵有三層意思:一是《易經》所闡釋的哲理,是宇宙、天地、人生、事物的真理,它是永恆不變的。因為宇宙生化,雖然錯綜複雜、瞬息萬變,但在變易之中,也含藏不變之理,如日月往來,寒暑相推,社會發展,人倫道德這樣的萬古之常道是「不易」的。正如董仲舒所說:「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二是自然萬物的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道本自然。以天地自然現象來講,如白晝與黑夜、陰晴與圓缺、春華秋實、滄海桑田等的變化都是本乎自然,人只能效法和適應這種自然,而不能隨心所欲地改變自然。三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發展變化的這一永恆法則是永遠不變的。變易是現象,不易是法則。研究《易經》的目的就是要認知變易的現象,探求不易的法則,以確定人合理存在的方針和指導應變的方法。不管它是什麼名稱,反正有這樣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不變的。這就是宇宙、自然和大道的規律。不易還有一層意思是,易經既然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下苦工夫去學習鑽研和領悟,那是不易學會和掌握運用的。

二、天道、地道、人道

翻開《易經·繫辭傳》,提到「道」字就有29個。如:「乾道」、「坤道」、「天道」、「地道」、「人道」、「易之道」等。我們把這些「道」簡單地歸結起來主要就是「三極之道」,即「天地人之道」。《易經》的謙卦的彖辭中有一句話:「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非常明顯提出了「天道、地道、人道」。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大意就是說天道,光明普照大地,毫無私慾地滋生、周濟萬物,地道德厚而容納、長養萬物而運行不息。古文《三字經》里也有「三才者,天地人」的說法。我們生活的整個物質世界都是由「三」而來的。「三」既是物質運動的結構,也是物質運動的極限,小到原子結構中的電子多數是分三層軌道圍繞原子核運轉,大至宇宙天體按照「理數相」的法則在運轉。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一而再還可以,再而三就不行了,「事不過三」嘛,所以老子才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道。簡單地說就是天體運行變化之道。《易經·繫辭傳》里說:「《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把天地的運行變化規律說得淋漓盡致。天道廣闊,包容萬物,自強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們應該效法天體運行一樣,強大自己,奮鬥不息。當然,如果違背天道,就會受到一定的制裁,比如雷電、大風、酸雨、霧霾等,就是老天爺對人們破壞環境的一種報復。相反,遵循天道,按規律辦事就會得到好處,正所謂「天道酬勤」。出自《論語》的「天道酬勤」說的是:天意會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也就是說:上天會實現勤勞人的志願,有付出就會有回報,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我們只要不懈努力、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就一定會有美好的明天。正如商業巨人李嘉誠所說,成功百分之十靠運氣好,百分之九十是由勤勞得來。可見,勤勞是通往成功道路的通行證。

地道。地道就是大地的特徵和規律。《易·謙》:「《彖》曰:謙,亨。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禮記·中庸》:「人道敏政,地道敏樹。」大地胸懷廣大,接納萬事萬物,而且沒有怨言,體現了博大的品德,正所謂「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它告訴我們應該像大地那樣,以博大的品德承載萬事萬物,哪怕是它是傷害自己的「敵人」。如果我們不能夠遵循地道,按規律辦事,同樣也要受到懲罰。如沙塵暴、地震、火山噴發,都是地在發怒、在報復,似乎也是在告誡人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規律。順應自然,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會受到「地道酬善」,意思是說人世間的道理會對善人善行有所回報。也就是「善有善報」的意思。地道就是大地的特徵和規律,解釋為人與地、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合乎一定的道德規範,按一定的規則和諧相處,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地道酬善」,「酬」即酬謝、厚報的意思;「善」是心地仁愛,品質淳厚的意思。「地道酬善」就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要合乎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相互善待的道德規範。這樣就會給人類,包括你自己在內帶來極大的好處。

人道。人道,即人應該遵循的準則、規範。人道成為一種對做人基本價值的追求,成為一種是否還稱得起為人的底線。「人道」與「天道」相對應,春秋時期隨天人相人思想的逐漸發展而產生。子產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其後,各家論為人之道多歧義。孔子主推己及人以行「仁」;墨子主「兼相愛,交相利」;老莊主「恬淡寂寞」,法天道之無為;荀子以「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所以道也」,主張「制天命而用之」。《禮記》提出「親親、尊尊、長長、男女有別,有道之在者也」。說明天道也好,地道也好,最終關鍵在人道。《禮記·大學》中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儒家所推崇的「五常」仁義禮智信,也成了人們後來必須遵循的人道。有道德、講人道,結果自然是「人道酬誠」:只有你以誠待人,別人才會以誠相報。同時,這個「誠」字,也包含了心懷寬廣、踏踏實實做人的思想境界和生活態度。人類是群居動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靠誠實守信維繫,襟懷坦白,以誠待人,以誠行事,以誠立信,就會事寧和心安。具體就是要做到誠身,以至誠立身行事,先學做人,後學做事;誠言,說話要真誠、講誠信,不說謊、不失信;誠心,真心誠意地對待工作、對待同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孝,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無缺,心寬康泰,自己做事做人要端正,不給父母牽累,不讓父母操心,父母有了錯,也要婉轉的直言不諱,這才稱得上孝。這樣,才能不妄為人。

三、知變、適變、應變

變,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永恆不變的規律。前面講到的「變易」,說的就是宇宙的變化規律。《孫子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詭道也。」還有「水無常勢,兵無常形」,都是講「變」的問題。記得在學校上哲學課的時候,老師說,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又是可以把握和遵循的,都是在講運動、變化和規律的。人也是生存在一定的社會、自然環境之中,這種環境是不斷變化的,只有適應變化了的環境,人才能生存得更美好,不然,就會被動,就會困惑,就會失落,就會吃虧,甚至會被淘汰。我們生存的環境不斷地發生著變化,人要感知這些或微或大的變化,然後主動積極的應變、適應,這就是人生存的最基本能力。我國是最早研究變化規律的國家,「三聖」是研究變化規律的鼻祖,伏羲發現了「八卦」,文王發明了《易經》,孔子在實踐總結的基礎上,進行了註解。毛澤東結合當代實際寫出了《矛盾論》,總之都是研究變化規律的學問。「易經」的「易」就是變化的意思,「經」指的是經驗規律,研究的目的就是讓人們認識變化規律,從而做出應變,適應變化了的環境。

知變。人處身於千變萬化的大自然和人類社會中,首先應該了解自然,了解社會。了解不斷變化著的自然和社會,才能夠做到「知變」。弗里德曼提醒我們「在我們睡大覺的時候,世界正在發生著驚人的變化。地球是圓的,但世界是平的。世界正在被快速的攤平或剷平,全球化也正在進入繼國家全球化、公司全球化之後的全球化時代,即個人全球化時代。」這個世界在以驚人的速度變平。推動人類歷史向前發展的決定因素是生產力,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科學技術,而現實中形形色色的經濟現象、社會現象、文化現象和生活方式均來源於和決定於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是科技造就了過去、今天和未來。我們甚至能常常感到,一條高速可以使遠隔千山萬水朝發夕至,一點鍵盤他鄉異國可以通話,一上網路天下萬事無所不知。我們既要用發展的眼光認知世界,還要有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發展的規律。《易經》告訴我們,變易、簡易、不易是社會的必然規律。所謂變易,就是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萬物,沒有一樣是不變的。我們要見微知著,洞察事物的發展變化,才不至於落後於時代和形勢的變化。

適變。就是適應變化。劉禹錫《賀除虔王等表》:「弘愛人屈己之道,酌因時適變之宜。」曾鞏《救災議》:「疆內安輯,里無囂聲,豈不適變於可為之時,消患於無形之內乎?」惲敬《博婦》:「雖然二君子者,委虵以適變,堅忍以藏用,期於復漢唐之祚而已。」適變,是明智的,實事求是的,「識時務者為俊傑」,這些道理,與人們通常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是相吻合的,是生存應具備的本能,也是為人處世的準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是生物進化生存的基本規律,生物要適應變化著的自然環境,否則就被環境所淘汰。社會和自然環境沒有對錯之分,它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少數人,可以說只有偉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藉助適當的時機和力量,改變環境,大多數人只有被動的適應。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能選擇和改變自己生存的環境的,只有適應、順從它。世界萬物是運動的,變化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特別是當今世界,充滿競爭和挑戰。要想牢牢佔據主動權,那就有賴於發現變化並適應變化。只有「唯變所適」,才能「道不虛行」。

應變。就是指適應時事變化,應付事態變化。首先要順應變化。《荀子·非相》:「不先慮,不早謀,發之而當,成文而類,居錯遷徙,應變不窮,是聖人之辯者也。」《搜神記》卷十二:「應變而動,是為順常。」其次要應付事變。《文子·上義》:「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史記·太史公自序》:「非信廉仁勇不能傳兵論劍,與道同符,內可以治身,外可以應變。」用現在的話說,應變,就是知道了世界發生的變化,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範,或積極融入其中,主動順應,或避其鋒芒,趨利避害這就是人生存的最基本能力。試看今日之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和個人可以免受競爭所帶來的衝擊,可以不享受因為合作所帶來的極大豐厚回報。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競爭與合作,因為競爭與合作帶來了整個世界的變化,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化和傳播。可以說,缺少了競爭就沒有創新。同樣,缺少了合作就沒有創新與發展。為了我們這個世界的共同進步和發展,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強大和繁榮,我們都應該加強競爭與合作的步伐,惟有不斷地學習,努力地工作,才能不被世界所拋棄,被國際規則所淘汰出局。

四、識天、順天、樂天

天人關係是《易經》哲學的主題。《易經》關於吉凶禍福的判斷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然規律。《易經》有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它總是用自然現象來類比社會現象,用自然現象的已然性來論證社會現象的應然性。

識天。《周易》首先強調的是知天,即認識、掌握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周易》用一整套特有的卦象系統,把自然界複雜的變化概括地予以表現,然後讓人根據自然界變化的規律去認識自己目前的處境,設計自己應該採取的行動。比如蒙卦,上艮下坎,從卦象上看,是一座高山把泉水蒙蓋住了。《象傳》云:「山下出泉,蒙。」處在這種情況,就意味著,目前的局面較為蒙昧,但很有希望,只要能夠啟蒙、擊蒙,讓清泉流出來,就大吉了。再如晉卦上離下坤,離為火,為日,坤為大地,象徵太陽出於地上,象徵事業興旺發達,君子賢人在位。六十四卦的整體排列所體現的宇宙變化,特別是伏羲六十四卦的排列,這個排列可以用來表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陰陽遞轉,顯示春夏秋冬,二十四個節氣;也可以用來描述天象的變化,把斗轉星移囊括其中。更奇妙的是,這種排列不僅概括了中國特有的太極思維的規律,而且符合二進位制。因而發明了二進位制的萊布尼茲不能不承認,早在他之前數千年的中國古人已經知道了二進位制。

順天。《易經》里的每個卦都包含有順天的含意。比如比卦,上坎下坤,坎為水,坤為地,水與地親密無間,象徵君臣關係融洽,臣儘力輔佐君主,而君也虛心納諫,事業自然興旺。天有它的運行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要順天,關鍵要抓住時機。時機抓住了,一帆風順;時機失去了,後悔莫及。於是,《易經》提出「時」的概念。「易曰: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易經》認為:「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但關鍵性的地方也就那麼幾步,有些人善於審時度勢,迅捷地捕捉住時機,一步登天,有些人則因一念之差、一步之遲而頓失時機。古往今來,多少成敗榮枯竟就在這一步之中。

樂天。《易經》除提出知天、順天等處理人天關係的重要原則外,還提出「樂天」的思想。《繫辭上傳》云:「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樂天就是一種對人生持有達觀的態度,超越具體功利的審美的態度。人生之苦,大多在過於執著於功利諸如金錢、名譽、地位之類。有了這些東西纏身,人就超脫不起來了,自由不起來了,快樂不起來了。人在世界上不能做到事事都如意。一方面人應該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力求達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不要把一次的成敗、一事的成敗看得過重。如若自己的理想、願望由於主客觀的種種原因未能達到,也不應因此而頹廢。人生的意義是非常豐富的,難道除了不斷地辦事業、掙錢,就沒有別的了嗎?樂天知命除了表現為對功名利祿的一種達觀態度外,還往往表現為與大自然建立一種和諧關係。徜徉山水,寄情自然,忘形骸於天地之外,這實是人生一大樂趣。

五、太和、中和、保和

和,從字形來看,是指五穀豐登,可以滿足人們口腹,就可和諧了。中國人一向愛好和平,數千年來「和」的觀念已普遍深入人心。如平常所說「家和萬事興」、「政通人和」、「安和樂利」等,無不是社會祥和、天下太平的描述。孔子有一句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曰常,知常曰明」,都把「和」作為事物演化的規律。「和」主要指多樣性的統一,「和」也是一種不同事物的相互包容,和更是有差別的事物的共同創造。因此,「和」有差別相和,異類相和,以及對立相和。去過北京的人都知道,故宮的三大主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就充分體現了《易經》「太和、中和、保和」的思想。

太和。所謂太和,即為太陰、太陽、中和三者之和,也就是天地人的整體和諧。四時有序、風調雨順、萬物並作、天下太平謂之太和,狂風驟雨、旱澇不均、萬物凋零、百姓流離等災害謂之天地失和。可見,太和,就是大和。它所體現的範圍大,只有達到民族之和、君臣之和、朝野之和以及百姓之和,才可以成為大和;時間大,也即不是一時之和,而是萬古千秋之和。但是一定注意,不可因小和而失大和,或因大和而棄小和。要以敢斗而求大和,絕不為小和而留大患。宇宙本來是和諧圓融的整體。人身就是一個小宇宙。大到我們身體外部的五官、四肢,內部的五臟六腑;小到體內的每一個細胞,它們無不是和諧互助、共存共榮的。就好比左手痛,不可能將手去掉,一定是右手去幫忙。是故,和諧互助,原本就是宇宙天然的法則。

中和。中和,就是以中求和,中是中庸,也即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中和就是我們人能隨順自然、和諧、互助的法則,用至誠無偏心、無邪念地處事、待人、接物。在人自身,則心平氣和、健康長壽;在家,則家庭和睦;在國,則國泰民安;在全球,則世界和平。用這寶貴的「中和」法則,確能消彌紛爭、合大怨,而不留余怨。當今的舉世紛爭、恐怖災難,無一不是起因於不和,進而彼此怨懟越積越深造成的。「中和」思想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源遠流長。《中庸》對「中和」作了明確定義:「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和」強調事物對立面的統一與平衡、複雜多樣事物之間的統一與融合,認為由「中」而致「和」是萬事萬物生存發展的源泉。要「中和」,關鍵是恰到好處,把握住度;要「時中」,因地制宜,與時俱進;要「和而不同」,多元一統。古代思想家關於「和」的思想,在全面建設小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的歷史條件下,應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自身的身心和諧。

保和。保和,是指愛護和,呵護和,保護和。保,在文字中是一人抱著襁褓中孩子的形象,意味深長。保和,自然是愛惜和諧,保持氣血之和,臟腑之和,形神之和。和與和,也有聯繫。比如人動靜相和,才能陰陽相和。和,一定講究共存,講究揖讓,講究分寸,講究比例,講究適當。我們的祖先知道如不保持「和之道」則會天下大亂。展閱中國歷史,王朝傾覆的原因無不由於「和」不「保」所引起。無論在養生、修身、處世、治國,還是在人與自然的關係等方面,只要做到了老子強調的「去甚」,就是不過分、「去奢」,就是不奢華、「去泰」,就是不極端的三個方面,凡事適可而止,不可強執強為,保持性情的平和,達到體內的陰陽平順,謂之保和。故所謂保和,就是保全性情的平和,以善養中和、追求太和。

六、淡然、泰然、超然

曾被毛澤東同志稱為樸素唯物主義者,著有《船山遺書》、《易經外傳》、《尚書引義》等名篇的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王夫之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修身六然」養性格言。即:自處超然、處人藹然、有事斬然、無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修身六然」蘊藏了許多深厚的人生哲理,為我們如何做人和處事指明了方向。其實,最早提出「六然」的是明代學者崔銑。他在《聽松堂語鏡》中提出「六然訓」,表明了他對處世、為人、功利的態度,並把它作為修身之警言。「修身六然」的內容較多,這裡重點介紹「三然」:

淡然。「得意淡然」的箴言告訴我們,當我們在人生得意之時,應當看淡人生得意之事。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來對待。中國從古至今將「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作為人生最得意的時刻。除此之外,一個人若能官運亨通,財源滾滾,所求皆能如願,這也是人生得意之時。唐代詩人李白在《將進酒》詩中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認為人生短暫,在人生得意之時應該學會享受生活。但是,對於一個懷才不遇的詩人而言,說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的話語,無非是「借別人的酒杯澆自己心中的塊壘」而已,事實上,他一生中很少遇到「人生得意須盡歡」的時候。一個人在最得意的時候,適當地歡慶一番,不僅是對自己取得成功的慶祝,也是對未來的憧憬。這是值得讚許的。假使在得意之時得意忘形,胡作非為,反而會造成樂極生悲的後果。《道德經》上說:「淡兮其若海,望兮若無止。」得意時淡然,是胸懷的崇高境界。弘一大師在《修行法語》中說:貪財,權欲和虛榮心,弄得人痛苦不堪,這是大眾意識的三根台柱,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支撐著毫不動搖的庸人世界。正是這三根台柱常讓那些得意之人忘記自己置身何處,轉而走向樂極生悲的境地。

泰然。「失意泰然」告訴我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人生一世,往往失多於得。失意逆事之時,切忌自暴自棄、自我作賤、自我絕望,而要自若泰然,拋棄功名利祿之心,便可超凡脫俗。心境通明,坦坦蕩蕩,無得失之煩心,有自樂之恬愉,何其泰然也!人生真值,不在一得一失表面附庸上,而在其所為之內質。知足者身貧而心福,心富乃聖人之財,故而其常樂也。幾乎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地有過失意的時候。比如說,你可能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遭遇考學落選、戀愛失敗、事業受挫、家庭關係緊張,以及懷才不遇、仕途坎坷等各種人生失意之事。對於諸種人生失意之事,箴言告訴我們應以泰然的心態來對待。如「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幹部」王彥生同志,正在他事業有成之時,突然被確診為患腦部左側基底動脈梭形瘤後,顧不得很好地治療、手術和休息,仍然堅持工作一年多,直至犧牲在工作崗位上。自古雄才多磨難,面對逆境,王彥生不怨天尤人,不作無用的嘆息,而是咬緊牙關,奮力抗爭,這才是「失意泰然」的真英雄。

超然。「自處超然」中的「自處」就是對待自己,「超然」就是達觀。這就是說,我們在對待自己,對待生命,對待生、老、病、死等一切現象,要採取超然達觀的態度。同時,要善於獨處,超然物外,有「寧靜以致遠」的境地,掃事境之塵氛,亡心境之芥蒂。人常有獨處之時,這就需要我們超然「獨慎」,要有「寧靜致遠」的思想境界,身處 「深巷」,要耐得住「寂寞」,去功名之狂躁,除利祿之煩憂。領導和同事不在場,更應自律、自省、自尊,虛懷若谷,以大局為重,切不可「山中無虎」,就引「和尚打傘」之舉。善於獨處,超然物外,這種近乎天人合一的思想,對心態日漸浮躁的人們尤其重要,它是把人們從物慾橫流的泥沼中拯救出來的救命稻草。「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將自己的身心梳理一遍是非常必要的。這樣人的心思才不淤塞,頭腦才清醒,事事洞明,自然天成。自處超然就是要超凡脫俗,超然達觀;自己獨處的時候要非常超脫,什麼名和利都不去計較,特別是搞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的今天更是如此。這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自處難,難在抵不住孤獨;超然更難,難在不會享受孤獨。要消除寂寞,享受孤獨,關鍵就是你必須欣賞自己,能夠和自己快樂地和平相處。只有學會享受孤獨,才能真正在自處中始終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讓心靈充分舒展,做到超逸洒脫,樂由心生。

七、順勢、謀勢、造勢

當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滎陽市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麼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史戰的煙塵早已消退,但劉邦在「四面楚歌」中順勢而為,謀勢而上,造勢而勝的戰略戰術,至今無不給人以啟迪。

順勢。順勢而為大致意思就是很多事情不是人能夠憑自己的意願所能改變的,要順應事情本身的發展方向來做事情,不必強行去改變它。勢是什麼,就是一種趨勢,一種方向,一種潮流。趨勢具有方向性,上升,下降,以及橫向延伸。趨勢具有慣性,走勢多半會朝向原來的方向持續發展一直到強弩之末,原方向的動力完全被另一方向的動力所抵消,趨勢才會朝向另一方向發展。勢有大勢和小勢,比方說國有國運,是大勢;家有家道,是小勢。大勢決定一個時代,造就一批英傑,小勢改變一個群體、一個人的一生,可以成人,可以毀人。勢如同江河,大勢就是大江大河,滾滾東流,可以摧毀一切,任何阻力在它面前都無能為力,對於阻擋的人和事,可以被波濤淹沒,對於順流而行的人和事,可以成就非凡。小勢就是小溪,就是涓涓細流,遇坡而下,遇溝而聚,遇岩而跳,遇土而潤,百回曲折,仍不改前進的方向。做人,就應學溪流,在具體的環境中,要學會委曲求全,退中求進,可以求身安、心安、神安,雖身如芥末,亦可闊達朗明,睡覺香香,走路穩穩,亦是推崇之人。順勢而為,是智者所為。只有善於製造情勢,把握情勢,駕馭情勢,就能統領「勝勢」。項羽只會用力,不會用勢,而至死不明敗在哪裡;諸葛亮善用謀和勢,從沒有立錐之地,到奪得一片江山;康熙9歲就受制於鰲拜,17歲時用自己培植的勢力除掉了鰲拜。

謀勢。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見,謀勢的重要性。《孫子「勢」》篇中說:「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也,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這裡,孫子所說的「勢」是「形勢」、「態勢」,暗指一種不可抗拒的趨勢。勢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力量,而且是極為強大的力量,強大到萬物莫能擋。孫子認為,只有對「勢」敏感起來,能夠蓄勢、奪勢、順勢、借勢、造勢,才能無往不勝。否則,障於一木,不見森林,惑於一時一事,雖然在某一方面或局部先聲奪人,但如果大勢已去,也是難挽敗局。有勢者乘勢,無勢者謀勢。孫子說過,善於用兵打仗的人,總是努力尋求有利的態勢,而不是對下屬求全責備,並且能夠選擇人才去憑藉、創造有利的態勢。善於利用態勢指揮軍隊作戰,就如同滾動木頭、石頭一般。木頭和石頭的特點是,置放在平坦安穩之處就靜止,置放在險峻陡峭之處就滾動。方的容易靜止,圓的滾動靈活。在這裡,孫子借用「木」、「石」之性,對「勢」做了形象生動的概括,闡明了中國戰略的「任勢」思想。高明的將帥輕而易舉地戰勝對手,並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力量拼到極限,而是通過改變自己力量的位置和形狀,即通過力量的戰場部署和作戰編成,造成有利的戰場態勢,就像將圓石從萬丈高山推滾下來那樣,形成排山倒海般的力量,最後戰而勝之。

造勢。順勢而為僅有謀勢還不夠,還需要懂得如何造勢,方能成事,成大事。有的時候,即使沒有謀好勢,你造勢出色了,同樣能收到異曲同工之妙。造勢,就是在無勢可利用的情況下,自己製造出一種形勢,以利於達到目的。因形而造勢,因勢而馭行。造勢常常用無中生有、弄假成真、欲擒故縱、溝通協調等手段,人為地製造一種態勢,然後圖謀實施自己的方針,也是做局的一種。造勢是一種高明的戰術,通常讓人在不知不覺間進入自己的「局」中。「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是顧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弩,節如發機。」孫武認為,善於作戰的人,他們造成的態勢是十分險峻,他們抓住的時機總是非常短促。水是很柔軟的,但是它卻可以沖走石頭,可以滴水穿石,那是因為水造了一種勢。顯然,造勢可以大大增加我們的力量。對於強者,造成險峻的態勢可以以更小的代價來獲取勝利;對於弱者,更需要造勢來協助自己取得成功。雖然自己的實力不能在短時間裡面由弱轉強,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造勢來使自己變得不可戰勝,並迅速給予敵方致命的打擊。古人探索總結的造勢方法很多,比如,通過自身的努力來實現;藉助外界的支持、推薦、合作來達成目的;知彼知已,只有互相了解,才能給以對方需要的利益,借勢才能成功等,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眼下你要成就事業,干好某項工作,那麼你就要藉助媒體宣傳,營造輿論;邀請上級領導視察有亮點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認可;主動跟有關部門或領導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取得支持;通過第三方反映工作進展情況、取得的成效,引起領導機關重視;用實實在在的工作和成績,取信於群眾。

八、知恩、感恩、報恩

佛法上言:「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就是要我們「知恩」、「感恩」、「報恩」。知什麼恩?知父母、師長、社會、國家恩德,進一步感恩、報恩。先想一想哪些人對我們有恩?想即是思,把事情想通了,就能心開意解,心中感到清凈、寧靜;如果道理想不通,生活便容易落入煩惱當中。陸遊《刪定官供職謝啟》:「拔茅以征,冒處清流之末;及瓜雨往,曾無累月之淹。恩重如山,感深至骨。」袁於今《西樓記·衛行》:「崎嶇古道,教伊浪遊,繁華別院,與奴遣愁,義重恩深難消受。」比如,在家庭中,要懂得知恩、感恩、報恩,「不看別人好不好,只管自己對不對」;對父母來說,「不管子女孝不孝,但看自己慈不慈」;對子女來說,「不管父母慈不慈,但看自己孝不孝」。

知恩。「知恩」就是知道別人有恩於自己,都要始終銘記於心,做到「沒齒難忘」。受人恩惠,定當厚報,生死不渝。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葉落歸根,是為了感恩大地曾經的滋養;烏鳥反哺,是為了報答母親當初的哺育,心存感激,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一個人在接受他人幫助、受惠於他人後應該感受到他人的真切之情、關愛之心,感受到人間自有真情在。即便是一個簡單的微笑,一次簡單的幫助,一句簡單的提醒,一份不多的捐贈,我們都應該從中感受到社會和他人的友善,感謝他人給予的溫暖。現實生活中,往往有這樣的情形,就是我們在剛接受別人的關照時還心存感激,可是時間久了,就把別人的關照視為應該如此而心安理得。這種隨著時間的延長而使知恩之心鈍化的現象,是要不得的。人要保持感恩之心,就一定不要忘記曾經得到過的恩典,並且經常地用這種甘露來滋潤著自己的心田。別人是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作為接受玫瑰者更應該受人之惠心存感激,用善良的心去感受世上的光明和溫暖,並把這種光明和溫暖傳遞給更多、更需要的人們。

感恩。這裡的「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個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於心。感恩比知恩來的要深,是對世事產生的一種美好感情,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感恩,是結草銜環,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等待的一次寶貴機遇。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紀壯舉。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視的一次愛的教育。感恩,不是為求得心理平衡的喧鬧的片刻答謝,而是發自內心的無言的永恆回報。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做人的根本。每個人都心存感恩,這樣,人生才會充滿陽光,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國家乃至世界才會更加美好。

報恩。「報恩」是感恩的最高境界。一個受惠於他人的人,要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去回報那些有恩於自己的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恩報德」,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有常懷感恩之心,常行報恩之舉,人才會變得豁達淡定,寬容慈善,堅毅從容,才能戰勝困難和挫折。報恩的表達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努力干好工作,有所作為,不再讓他人操心;對恩人直接以語言和物質的東西進行酬謝,表示報答之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解囊相助等。從而形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輻射效應。秦穆公嘗出而亡其駿馬,自往求之,見人已殺其馬,方共食其肉。穆公謂曰:「是吾駿馬也。」諸人皆懼而起。穆公曰:「吾聞食駿馬肉不飲酒者殺人。」即飲之酒。殺馬者皆慚而去。居三年,晉攻秦穆公,圍之。往時食馬者相謂曰:「可以出死報食馬得酒之恩矣。」遂潰圍,穆公卒得以解難,勝晉,獲惠公以歸。

九、想事、做事、成事

孫中山先生說:「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鄭培民同志講:「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都把做事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作為黨員幹部,事業的舞台大了,發揮作用的機會多了,更要很好地想事、幹事、做成事。孔子倡導「事思敬」;旬子呼籲要「心不使焉」,以至做到「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雨在側而耳不聞」;莊子提倡「不徐有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朱熹則要求「萬事須是有精神方做得」等等。無論是幹部還是平民,都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多做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實事、大事,不負組織的重託和群眾的厚望。因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干好一項事業,必須堅持「謀事為先、幹事為重、成事為本」,腳踏實地,埋頭苦幹,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才能達到「自身素質得提高、本職工作結碩果」的目的。

想事。所謂想事,就是對事情有所思考、有所謀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件事情能否做、怎麼做,依靠哪些人去做,身居核心崗位的人,都應該心系職責,權衡利弊,深深思考,細細謀劃,而且要做到時時想事、事事皆思,思則有謀、謀則有道。「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在工作中,要多思考、會思考、善思考。思考是參照對比的分析過程,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汲取過程,是錘鍊升華的提高過程。遇事要多問幾個「為什麼」,特別注重多請教、多交流,向老同志請教,和新同志交流,向領導請教,和下屬交流。聽意見、納建議,通過細緻分析,做出理性判斷,使決策更科學、辦事情更穩妥。與這種要求相比,不少人存在較大差距,常常是「心裡懶想事、腦中不思事,以至不明事甚至無所事」,進而導致前進沒方向、工作低標準、人生沒目標,做人不追求境界、做事不遵從標準,事情做到哪裡算哪裡,單位的發展目標能否實現、組織交給的任務能否完成,統統不放在心上,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這些問題不解決好,我們的事業發展和個人成長進步肯定是要受到影響的,想達到目的根本是不可能的。

做事。所謂做事,就是把我們精心思考、謀劃的想法付諸實施。「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人生在世,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注重做事的精神意義,通過做事來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終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要這樣,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有意義的,而所做之事的成敗則變得不那麼重要了。做事有兩種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關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於是做事時必定會充滿焦慮和算計。另一是道德的境界,無論做什麼事,都把精神上的收穫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靈魂修鍊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在當今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市場條件下,我們必須責無旁貸地帶頭做事,力求「平時事情干在前,險時難時沖在前」,而且要踏踏實實、千方百計地把應該做的事做好。只有這樣,才能帶出好隊伍、育出凝聚力。網上有一則寓言講的是一個年輕去問一個智者做事有什麼秘訣,老人的回答很值得我們思考。智者說:「年輕人,我用經驗告訴你,能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的人,說明他有精力;能做得"有聲無色』的人,說明他有活力;能做得"無聲有色』的人,說明他有魄力;能做得"無聲無色』的人,那是一個人真正的能力,也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做事至「無聲無色」,方顯一個人的心態,一個人的境界。

成事。如果說想事、做事是對領導幹部和管理人員的基本要求,那麼成事就應當是終極追求。想事、做事,是成事的基礎和前提,而成事則是一個人德才素質的外在表現,是我們必須追求的奮鬥目標。成事,就要 「用心去做好自己的工作。」現在,在我們周圍的確存在「閑人在擾事,庸人在誤事,懶人在壞事,難以干成事」的現象。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單位、不同的人辦成了不同的結果。有些人把壞事辦成了好事,有些人把好事辦成了壞事;有的人辦成了好事,自己卻出了事,最終也壞了事;有的人為了自己沒有事,一天到晚不做事,最終把單位的好事拖成了壞事,把工作的小事推成了大事……凡此種種,不一而述。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時下整頓的「四風」問題當是因根惡首,期待著在整治中徹底得到根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只要我們堅持做職責範圍內的事,做群眾急需辦的事,做多數人受益的事,做起長遠作用的事,就能夠干成事,干出一流的事,就能夠贏得領導和群眾稱讚,而無愧於人生,無愧於人民,無愧於這個偉大的時代。(文中參閱了網上部分作者的觀點和內容,在此致以深深謝意!)

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人大 劉選啟
推薦閱讀:

課文研讀 經典原文 5
經典語錄:關於包容的句子
佛經經典語句
佛說阿彌陀經易解(下冊)-韓瑛居士-經典推薦
李敖去世!一起回顧下他的經典語錄。。。

TAG:人生 | 經典 | 智慧 | 傳統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