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紀事年鑒之秦朝篇(五):公元前209年—前207年(二世元年至二世三年)

  第五部分:公元前209年—前207年(二世元年至二世三年)  公元前209年,壬辰,秦二世胡亥元年  歷史記事:  二世東巡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二世與趙高議政,認為自己年少(時年二十一歲)即位,天下民心尚未歸附。始皇帝巡行郡縣,故能威服海內;若自己靜處不出,等於暗示弱小,難以君臨天下。遂當年春東行郡縣,李斯等人隨從。東至碣石(今河北昌黎南渤海中,一說今河北樂亭西南,一說今山東無棣),南達會稽山(今浙江紹興東南),盡刻秦始皇東巡時所立刻石,並鐫上隨行大臣姓名,以此頌揚始皇帝的功德。由會稽北上遼東郡(今遼寧遼陽),然後返回咸陽。  二世暴政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趙高任為郎中令,深得二世親用。二世常與趙高謀議,深感大臣不服,官吏強橫,諸公子將與已爭位。趙高因勸二世嚴法刻刑,加強連坐法,誅殺大臣與宗室。然後收舉遺民,令貧者貴之,賤者貴之,遠者近之,清洗始皇帝舊臣,換上二世親信。如此德望歸二世,害除而姦邪凈,新貴群臣皆廣被恩澤,俯首聽命,二世即可高枕無憂,恣意享樂。二世採納趙高的建議,在秦法基礎上增訂刑律,而務求嚴酷。於是上自皇族大臣,下至郡縣守尉令,獲罪被誅殺、連坐的不計其數,致使天下惴惴,朝野震恐。  大澤鄉起義  陳勝(?-前二0八)字涉,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人,家為雇民。吳廣(?-前二0八)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七月,徵發閭左(秦時貧弱農戶居閭里之左,富者居右)九百人戍守漁陽(今北京密雲),陳勝、吳廣皆被徵調,並為屯長。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天降大雨,道路不通,預計無法按期到達。陳勝與吳廣謀議:今逃是死,若舉大事也可能死,都是死,為國事死好嗎?陳勝又說:天下苦秦久矣!現在若以我們九百人,借用公子扶蘇,項燕的名義,為天下首倡起事,必有無數人響應。吳廣以為然。二人又巧設「魚腹丹書」、「篝火狐鳴」,製造起起輿論,聲言「大楚興,陳勝王」,並伺機殺死兩名押送將尉。於是築壇為盟,稱大楚,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首先攻下大澤鄉,進而攻佔蘄縣(今安徽宿縣蘄縣集)及附近各縣。  陳勝稱王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七月,陳勝、吳廣攻下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佔領蘄縣(今安徽宿縣蘄縣集)、銍縣(今安徽宿縣南坪集北)、酇縣(今河南永城西)以及譙縣(今安徽毫州東南)等地之後,旋即入據陳縣(今河南淮陽)。此時,義軍已擁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餘人,步兵數萬人。陳縣為秦陳郡治所。原魏國名士、魏之外黃(今河南蘭考內黃集)縣令張耳與士陳余被秦通緝,其時亡匿在陳縣。陳勝原聞二人有賢名。義軍進據陳縣,張耳、陳余入見陳勝,陳勝大喜。時逢陳中豪傑父老以「監臨天下諸將,不為王不可」為由,台勝稱楚王。陳勝征示張耳、陳余意見,二人都認為,方據陳即稱王,此乃「示天下私」。數萬兵馬會解體,而勸陳勝封立六國後,「自為樹黨,為秦益敵。」陳勝不聽,乃自稱王,建號「張楚」,並以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房君、蔡賜為上柱國,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地,孔鮒及魯諸儒生為博士。  武臣稱趙王  陳勝稱王,封吳廣為假王,令監諸將西攻滎陽(今河南滎陽西)。封昔日好友陳(今河南淮陽)人武臣為將軍,邵騷為護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撥給步兵三千人,北上攻佔趙地。武臣率軍從白馬津(今河南滑縣東北)渡河,取得趙地舊貴族支持,連克數十城;進至邯鄲,得知周文西征軍兵敗,張耳、陳余又聽說為陳王攻城略地的諸將回陳縣後不少人被誣獲罪遭誅戮,於是勸武臣稱王。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八月,武臣果自立為趙王,以陳余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並派人報告陳王。陳勝大怒,欲族滅武臣發兵擊趙。柱國房君極力勸阻。陳勝納其議,妥善安排武臣家眷,派人祝賀武臣稱王,並令武臣迅速率軍西放關擊秦。張耳、陳余看出陳王用意,拒絕西進,而令部將韓廣攻燕,李良攻常山郡(今河北石家莊東),張黶攻上黨郡(今山西長子),欲乘秦楚相爭,伺機奪取天下。  劉邦起兵  劉邦(前二五六-前一九五,一作前二四七-前一九五),字季,泗水郡沛(今江蘇沛縣)人。父為太公,母為劉媼,妻為呂雉(即呂后)。為人豪爽喜施,不樂事農家生產。年青時,常被徵調至咸陽服徭役。一次役於咸陽,看到秦始皇出行,劉邦目睹皇帝威嚴,不禁慨嘆道:「嗟乎,大丈夫如此也!」後試吏為泗水(今江蘇沛縣東)亭長。一次為縣廷帶領役徒雲驪山(今陝西臨潼東南),役徒多中途逃亡。劉邦無法阻攔,暗自思忖,等不至送到驪山役徒就會逃盡,自己也無法免罪;於是行至豐(今江蘇豐縣)西澤中亭,趁黑夜將役徒全部釋放,役徒中有十九銡壯士願意跟隨劉邦,後來一起藏匿於芒、碭(碭山在今安徽碭山東,芒山在其北)山澤之間。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九月,劉邦在沛吏蕭河、曹參等支持下,殺死沛令,起兵響應陳勝起義,隨即收編步兵二千餘人,自稱沛公。  項梁項羽起兵  項梁(?-前二0八),戰國末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子。年輕時因殺人,與其侄項羽一起避仇於吳中(今江蘇蘇州)。項羽(前二三二-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人。年少時學習書寫,棄學無成,學劍術又不成;項梁發怒,項羽卻:「書,會寫自己的姓名就足夠了;劍,只能抵擋一個人,不值得學,要學就學萬人敵。」項梁無可奈何,就教以兵法,項羽大喜;可是略知大意,他又不願意再學。為人身高八尺,力能扛鼎,膽略過人,秦始皇三十七年(前二一0)十一月,始皇東遊會稽(今浙江紹興東南),渡浙江(今錢塘江),項羽與項梁一起觀看。項羽竟公然宣稱:「彼可取而代也。」項梁怕族滅全家,趕緊堵住項羽的嘴,但從此卻把項羽視為奇才。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秋,項梁得知陳勝在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劉村集)起義,就與項羽設計,由他殺死會稽郡(今江蘇蘇州)守殷通,舉吳中之兵,收編精八千人;部署停當,項梁自任為稽郡守,以羽為裨將,隨即攻佔會稽各縣,起兵響應陳勝。是年,項羽二十四歲。  韓廣稱燕王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秋,武臣自立為趙王后,納張耳、陳余謀議,拒絕陳王下達的西進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南)的軍令,而派原上谷(今河北懷來官廳東)卒史韓廣率軍北攻燕地。燕地舊貴族見楚趙已自立為王,以此勸韓廣自為燕王。韓廣以母在趙,自王不宜。燕地人士具細分析趙、秦、楚三方形勢,極言王燕之便。韓廣以為然,遂自立為燕王,建都於薊(今北京市西南)。  田儋稱齊王  田儋(?-前二0八),秦末狄縣(今山東高青東南)人,本齊國王族,其從弟田榮,榮弟田橫,皆為故齊強宗。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秋,陳勝殺部將葛嬰,令部將魏人周市北攻魏地。周市進至狄縣,狄城已有戒備。一日,田儋假稱要殺死家裡奴婢,到縣廷報請縣令允准,乘機殺狄僅;於是豪吏子弟宣布:諸侯皆反秦自立為王,齊國本是天子所封,我田儋是田齊之後(前三九一)年田和代齊為君,遂有齊國。儋出其後,故云,理應為王!於是自立為齊王,王兵攻取齊地,反攻周市。周市率軍退走。田儋率兵東進。略定齊地。  魏咎立為魏王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九年,齊王田儋擊敗周市軍。周市由狄縣(今山東高青東)退回魏地,似立原魏公子、故寧陵(今河南封丘東)君咎為魏王。當時魏咎在陳王處,不能回魏地。魏地平定,諸侯欲立周市為魏王。周市認為今天下共叛秦,當立魏王之後;諸侯固請立周市,市始終不受乃派人往陳(今河南淮陽)迎接魏公子咎。使者五返五復,陳王勝乃送魏咎回魏地為王,建都臨濟(今河南封丘東),以周市為魏相。  衛君廢為庶人  衛君角為衛元君之子。元君十四年(前二三九。《史記·六國年表》云為十一年;今依《史記·衛康叔世家》),秦攻佔魏東地(今河南濮陽東南),遷衛元君於野王縣(今河南沁陽),並濮陽(今河南濮陽南)於東郡。元君二十五年(依《史記·衛康叔世家》),君角在野王縣繼為衛君。君角九年(前二二一),秦並天下,始皇帝立。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二世廢衛君為庶人,周初所封諸侯,至此全部滅亡。  雜譚逸事:  二世殺諸公子公主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四月,二世東巡返回咸陽,問趙高:我已君臨天下,希望盡娛耳目之所好,窮極心志之所樂,以終歡年壽,這樣做可以嗎?趙高回答,這正是賢主應實行而暗主要迴避的。不過,沙丘(今河北平鄉東北)之變,諸公子及大臣一直心有疑慮,諸公子皆為陛下兄長,大臣又系始皇帝所任用;現陛下初即位,這些人盡怏怏未誠服,恐生變故,為臣我戰戰兢兢,唯恐不得善終,陛下又怎麼能盡享歡娛呢!二世震驚,因問對策。趙高乘機勸二世嚴法刻刑,誅滅大臣與宗室。於是二世乃另行制定法律,力求嚴酷。凡對大臣與諸公子、公主不滿,一律交趙高懲治。於是公子十二人被戮死在咸陽市,十公主肢解處死於杜(今陝西長安杜曲),家財物籍沒充公。公子將閭等兄弟三人囚於內宮,聽候處置。二世派人前往囚所,指責將閭「不臣,罪當死」,將閭駁回「不臣」之誣,使者表示自己是奉命執法,將閭仰天大呼三聲「天乎!吾無罪!」兄弟三人遂被迫自殺。公子高欲亡奔,又怕滅族,獨上書二世,請求殉葬於驪山陵。二世徵得趙高同意,賜錢十萬與公子高,令其殉葬而死。  優旃詭諫  優旃,秦時樂伎,侏儒,詼諧多智;其言頗多寓意,耐人尋味。一次秦始皇舉行宮廷宴會,適逢天雨,台階下執盾衛士身衣透濕寒慄,優旃見而憐憫。宴會高潮時,群臣山呼萬歲,為始皇祝壽;優旃離席,走到大門高呼:「陛盾郎!」衛士一齊答應。優旃高聲道:「你們個子高,有什麼用,只能雨中站立。我個子矮,卻可以在室內待待奉。」如皇聞之,傳令讓衛士流執衛休息。始皇欲建一東到函谷(今河南靈寶東南),西對雍(今陝西鳳翔南)及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的大苑囿。優旃諫道:「妙呀,這能養許多禽獸,敵人東來,放縱麋鹿雲抵禦敵人好了。」秦始皇聞罷,下令停止興建。秦二世繼位後想漆咸陽城。優旃道:「好呀,雖然百姓要為此增加賦役,弄得愁眉苦臉,但城牆漆得亮堂堂,光溜溜的,敵人打來就爬不上了。」二世聞之發笑,漆城事乃作罷。二世被殺,優旃歸漢,不久死去。  孔鮒設陳王  陳勝在陳縣(今河南淮陽)稱王,建號「張楚」,聲勢張大,諸郡縣百姓得知義軍反秦號召,紛紛攻殺本地長吏,積極響應陳王義國。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七月,原魯國儒生、孔子八世孫孔鮒持孔氏禮器,從魯地歸附陳王,受任為博士官。第二年,與陳王俱死於陳地。  周文人  周文(?-前二0八),又名周章,陳縣(今河南淮陽)人。戰國末曾在楚將項燕軍中任「視日」(掌推算時辰吉凶的軍吏),習兵事;作過事;作過楚春申君門客。後入陳勝義軍。「張楚」政權建立後,陳王授予將軍印,令西擊關中秦軍。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七月,周文率主力軍西進時,所過之地,農民紛紛參加起義軍,至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南),已有兵車千輛,步兵數十萬人。越過函谷關,一舉進至離咸陽僅百餘里戲(今陝西臨潼東北),數十萬大軍因地紮營,以待機攻奪咸陽城。  陳勝殺故人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秋,陳勝天陳(今河南淮陽)稱王建號。昔日與之同為人佣耕的故友,得知其已為陳王,到陳縣依附,叩宮門求見陳涉。衛士縛之。經解釋乃得釋放,而仍不為其通報。恰值陳王出宮門,客人攔路高呼其姓名。陳勝聞之,乃召見,帶他們上車一起回宮。故友見殿屋帷帳富麗堂皇,驚嘆不已道:「夥頤!涉之為王沉沉者!」其後,故友出入,愈益興奮,備言陳勝昔日情景。左右勸陳王說客人愚昧無知,一味亂說,有損陳王威嚴。陳勝遂斬殺故友。消息傳開,眾多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葛嬰徇九江  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秋,陳勝、吳廣攻佔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齊村集)與蘄縣(今安徽宿縣蘄縣集)後,以符離(今安徽宿縣三鋪鎮西北)人葛嬰為將軍,令其率軍奪取蘄縣以東地區。秋八月,葛嬰進至九江郡(今安徽壽縣)、東城縣(今安徽定遠東南),立襄疆為楚王。九月,得知陳勝已稱建號,乃殺襄疆,因回報陳王陳述軍情。第二年十月,陳王殺葛嬰。  公元前208年,癸巳,秦二世胡亥二年  歷史記事:  周文敗死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十一月,義軍將領周文率戰車千乘、步兵數十萬人越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東南),進擊秦軍至戲(今陝西臨潼)。二世震駭,問群臣對策,少府章邯以為大敵已至,兵多勢強,調附近郡之兵已來不及,驪山刑徒眾多,請一律赦免,發給武器即可禦敵。二世乃大赦天下,令章邯釋放驪山刑徒及奴婢子弟,全數武裝,得幾十萬人,以迎擊周文軍。義軍大敗,周文撤出函谷關,敗退曹陽(今河南陝縣西南)。不久,被章邯率秦軍追及,又退至澠池(今河南澠池西),終為章邯擊破,周文自殺。  田臧殺吳廣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十一月,吳廣率軍圍滎陽(今河南滎陽西)。秦使三川(今河南洛陽東北)郡守李由(李斯長子)據守滎陽,以拒義軍。吳廣火攻不克。義軍將領田臧等人謀議,以為現在周文大軍已破,秦兵勢必反撲,我等攻滎陽不克,秦兵一到,定將大敗,不如留少許兵力助攻滎陽,以全部精兵西擊秦軍。目下假王(陳王勝封吳廣為假王)驕恣,又不諳軍事,不足與共事,如不及時除掉,大事必敗。於是田臧等假託陳王軍令,殺死吳廣,並將首級獻給陳王。陳王勝派使者授田臧楚令尹印,晉陞為上將軍。  陳勝遇害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十一月,秦增派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助章邯抗擊義軍。章邯擊破伍逢,殺陳王柱國房君,進擊陳(今河南濮陽)西路義軍張賀軍。陳王到前監戰,西路義軍破,張賀戰死。臘月,陳王勝前往汝陰(今安徽渦陽東南),車夫庄賈乘機殺死陳王勝投降秦軍,陳縣失守。  趙歇立為趙王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初,趙將李良攻下常山(今河南正定南),趙王武臣又命擊太原,被秦兵阻擋。秦將假冒二世名義致書李良,欲透李良降秦。李良得書猶豫不定,乃回邯鄲欲請趙王增兵。途中遇趙王姊,被輕侮,李良殺死趙王姊,率所部趙兵襲擊邯鄲。邯鄲原無戒備,李良順利進城,殺死趙王武臣等。大將軍陳余、右丞相張耳事前已得消息,乃得脫免。張耳、陳余收聚趙兵,得數萬人,有人勸張耳:你與陳余遊離在外,依趙難成大事。若立門面 國時趙王之後,輔以道義,則能成就功業。張耳、陳作聽其言,找到故趙王后裔趙歇。正月,立歇為趙王,都於信都(今河北衡水東)。李良進兵攻陳余,為陳余所敗,於是投降秦將章邯。  秦嘉立景駒為楚王  陳勝初為王建號「張楚」時,陵縣(今江蘇泗陽西北)人秦嘉、符離(今安徽宿州符離集東南)人朱雞石等起兵,在郯縣(今山郯縣西南)圍攻東海郡守慶。陳王使武平君畔以將軍身分至郯縣監軍。秦嘉以武平君「不知兵事」拒絕從命,自立為大司馬;又假託陳王軍令,殺武平君畔。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正月,秦等人得知陳王兵敗,於是立景駒為楚王,使居於留(今江蘇縣東南)。旋率軍進至方與(今山東魚台西),欲擊秦軍於定陶(今山東定陶西)。  項梁立楚懷王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夏,項梁率義軍六七萬人屯駐下邳(今江蘇宿遷西北);景駒、秦嘉義軍駐彭城(今江蘇徐州)東,與與項梁對峙。項梁向軍吏宣告:陳王率先起後,戰鬥失利,尚不知今在何處。現在秦嘉違背陳王旨意,立景駒為楚王,乃是大逆不道!因進兵擊秦嘉,秦嘉敗走。項梁追至胡陵(今山東魚台東南),擊殺秦嘉,其部眾投降項梁;景駒亦敗死於梁地(故魏地,今河南東北一帶)六月。項梁確知陳王已死,在薛(今山東薛城西北)召集義軍將領議事,齊邦亦應召趕會。當時,居巢(今安徽巢縣東南)人范增(前二七七—前二0四),年七十歲,善於出謀劃策;因前往軍中,以陳王失敗在「不立楚後而自立」,並引用楚流傳的「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等民謠為證,極力勸說項梁立楚懷王后裔。項梁因從民間找到已為人作羊倌的熊心,立之為王,仍稱楚懷王,定都盱眙(今江蘇盱眙東北),並以陳嬰為上柱國。項梁自號武信君。  韓成立為韓王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六月,項梁召公劉邦到薛(今山東薛城西北)共議政事,立楚懷王。張良以原韓國公子橫陽君成賢,勸項梁立為王共擊秦。項梁納其議,使張良找到橫陽君成,於六月立其為韓王;張良任司徒(國相),與韓王共率國千餘人西據韓地。  章邯破魏  章邯已敗陳王勝,舉兵進至臨濟(今河南封丘東)擊魏。魏王咎使國相周市往齊、楚求救兵。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六月,齊王田儋、楚將軍項它皆率軍援救魏王咎。章邯趁黑夜行軍,令士卒銜枚前過,大敗齊、楚援軍於臨濟城下,擊殺田儋及周市。魏王咎為保全百姓向秦軍約降,降約簽定,乃舉火自焚身亡。  田儋立為齊王  章邯率秦軍襲破齊、楚聯軍於臨濟(今河南封丘東)城下,擊殺齊王田儋及魏相周市。因儋從弟田榮收聚散兵余部,於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六月撤至東阿(今山東陽谷阿城)。章邯追圍東阿。齊人得知田儋已死,乃立故齊王建弟田假為齊王,田角為相,角弟田間為將軍,繼續據守齊地,抗擊秦軍。  田市立為齊王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八月,齊將田間率軍救趙,聞齊王田假被逐,因留趙地不敢返齊。田榮乃立田儋之子田市為齊王,自任齊相,以田橫為將軍,共定齊地。  項梁敗死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八月,項梁在東阿(今山東陽谷阿城)、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連敗秦將章邯這後,將將項羽、劉邦又取得雍丘(今河南杞縣)大捷,項梁遂輕視秦軍,頗有驕色。部將宋義勸其不能輕敵,項梁不所,因派宋義出使於齊。途中,宋義遇齊王使者,知使者往見武信君項梁,於是勸使者留止說:武信君必定失敗,你徐行還不至送死,若疾行勢必趕上禍殃。當時,秦二世傾國中之兵,全數增援章邯反擊楚軍,在定陶城下大破楚軍。項梁兵敗身死。項羽、劉邦進軍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得知項梁敗死,士卒驚恐,乃義軍將領呂臣率軍東撤,隨護楚懷王心遷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  趙高擅政  趙高(?一前二0七),秦宮宦官。為人強力,擅長獄法,行事譎敏,秦始皇舉以為中車府令。沙丘之變,因其有功,二世皇帝擢之為郎中令,始擁有重權。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八月,天下義軍竟起來秦,丞相李斯等日被疏遠,趙高愈得專寵,因以私怨大量誅除異已。趙高擔心大臣入朝奏事揭露自己,因勸二世深居禁宮,不必親自坐朝聽政;臣下有事來奏,由趙高自己與親近二世而又通獄法的人密商之後奏聞。「如此,則大臣不敢秦疑事」,天下必稱二世為聖主。秦二世一一採納,下再朝見大臣,而常居深宮;趙高於是獨侍君側,事事皆取決於趙高。  魏豹立為魏王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魏王咎在臨濟(今河南封丘東)自殺後,其弟豹奔楚。楚懷王心以兵數千人予魏豹,助其收復失地,奪回二十餘城。九月,楚立魏豹為魏王,仍居臨濟。  雜譚逸事:  田臧敗死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十一月,「張楚政權將軍田臧等殺害吳廣,留部將李歸等繼續圍攻滎陽(今河南滎陽西),自率主力精兵西進敖倉(今河南滎陽西北),迎擊秦軍。義軍破,田臧陣亡。秦將章邯進兵滎陽城下,大破李歸義軍,李歸等身亡。  李斯勸行督責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十一月,天下義軍蜂起,爭相滅秦。二世多次責備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盜如此!」李斯恐懼,因曲意逢迎,上書慫恿二世「行督責之術以獨斷於上」,豉吹如此則可斷絕仁義之道,根除諍諫之說,再無上敢違背皇帝旨意。群臣、百姓忙於避過救失,沒有心思圖謀故變。二世欣然採納李斯意見,厲行督責,考核官吏以聚百姓深嚴的為良吏,以殺人愈多的為忠臣。於是陷全國半數人為刑徒,被處死的人日甚一日,堆積於市,「秦民益駭懼,思亂。」  異軍蒼頭特起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十二月,陳勝部將呂臣聞陳勝遇害,從新陽(今安徽界首北)率所部「蒼頭軍」反擊秦軍,奪回陳縣(今河南淮陽),殺死庄賈,葬陳王勝於碭(今河南夏邑東南),謚為「隱王」。秦軍左右校尉再攻陳縣,呂臣撤出陳縣,收聚散亡義軍,道遇鄱陽湖地區義軍首領英布,二人合力抗秦,大破秦左右校慰於青波,再度收復陳縣。不久,英布率軍東進,併入項梁義軍共同抗擊秦。呂臣亦東進,併入楚懷王心聽所部義軍,並任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陳王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英布起兵  英布(?一前一九五),秦末六縣(今安徽六安東北)人。壯年時坐秦法,被黥面,故又稱黥布;定罪後輸往驪山服勞役。驪山(今陝西臨潼東南)時有數十萬刑徒作苦役,英布常與其中徒長豪交往,後伺機率眾逃脫,潛入長江附近地區為強梁好漢。番陽(今江西波陽古南鎮)縣令吳芮,時順民情,頗得江湖一帶民心,人稱番君。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正月,英布得知陳勝起義消息,趙往番陽謁見番君。其時英布已聚眾數千人,番君以女妻之,令其率部眾起兵響應陳勝。英佈於是帶兵北上抗擊秦軍。  項梁陳嬰合兵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六月,陳王部將召平攻廣陵(今江蘇揚州)未克,得知陳王兵敗,章邯率秦軍反撲,因渡長江,至吳中(今江蘇蘇州),假託陳王之命,封項梁為上柱國,令項梁急速率兵西進擊秦。項梁遂率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而西。當時,項梁獲悉陳嬰攻克東陽(今江蘇盱眙馬壩鎮西北),派人聯絡,欲與其聯兵西征。陳嬰,秦末為東陽縣屬吏,為人厚道,縣中尊為長者。東陽少年殺縣令,集結二萬人,欲擁立陳嬰為王。嬰母勸道:自從我嫁到陳家,從未聽說先輩有人貴顯。今天你突然名聲顯揚,並非吉兆,不如退居人下。事成,可以封侯;事敗,亦易迴避,不至為眾矢之的。陳嬰遂不敢接受王號,而向兵將解釋道:項氏世代將門,名滿楚疆;欲成大事,將領不稱職不行。若以項梁號召眾人,我倚托其下,則必能滅秦,兵士同意。陳嬰遂將二萬軍隊並歸項梁統率。項梁率軍渡過淮河,英布、蒲將軍亦將軍隊歸附項梁。項梁因有六七萬人,屯駐在下邳(今江蘇宿遷西北)。  田榮逐田假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七月,齊地累日大雨,秦將章邯圍東阿(今山東陽谷阿城)田榮軍形勢危急。項梁從亢父(今山東魚台東北)移兵北上救齊,在東阿擊敗秦軍;章邯兵敗西竄,田勞因得檔回齊地。八月,田榮攻逐齊王假,田假奔楚。  雍丘之戰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七月,項梁北救田榮於東阿(今山東陽谷阿城),大破秦軍,章邯西竄。項梁引兵追擊。此時,章邯不斷得到秦援軍補充,兵勢復振。項梁數次使人請田榮出兵,田榮卻不肯助楚西擊秦。項梁改變計劃,令項羽、劉邦攻屠城陽(今山東菏**北),率軍在城陽以西、濮陽(今河南濮陽南)以東再破章邯。秦軍退保濮陽。八月,劉邦、項羽南攻定陶西北),未克。西進雍丘(今河南杞縣),在雍丘與秦軍激戰,大敗秦軍,斬殺秦三川郡(今河南洛陽東北)守李由。  李斯腰斬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八月,趙高引透李斯諫勸二世停修阿房宮、減輕賦役,並約李斯在二世「燕樂」時入諫,以觸怒二世。趙高藉此誣陷李斯參與沙丘之謀、立二世為帝,未能因功晉爵增祿,故此入諫,意在「裂地而王」;又誣其子三川郡守李由與義軍私通。李斯得知,上書揭露趙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企圖騙取寵信,以效田常篡齊,取代二世。秦二世不聽,猶恐李斯殺趙高。趙高得知後又向二世表白說:丞相所懼唯我趙高一人;我一死,丞相必效田常所為。時四方義軍到打擊秦軍,秦亦增兵頑抗。李斯與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進諫二世,請減輕徭役賦稅,停修阿房宮。二世斥責李斯:「群盜並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無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遂將李斯等三人下獄治罪。馮去疾、馮動皆自殺,李斯則斬於咸陽市,並夷三族。二世因以趙高為中丞相,事無大小,一概決於趙高。  指鹿為馬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秋,李斯被殺,趙高拜為中丞相。趙高自知權重,欲驗同僚是否俯首聽命;因在朝會時獻鹿一隻,自指為馬。二世笑向趙高:「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又問左右群臣:有默不作聲,有人畏順趙高回答為馬,有人照直回答鹿。趙高暗中記下回答鹿的人的姓名,使人治罪陷害。從此人人自危,沒有人再敢說趙高有錯。  宋義救趙  秦將章邯得到朝廷增派的援兵,在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大敗義軍,項梁陣亡,於是以為楚地義軍不足憂。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閏九月,章邯率王離、蘇角、涉間等部其二十萬秦軍渡河,北進攻趙,大破趙軍,又引兵蕩平邯鄲城郭。趙王歇與趙相張耳退保巨鹿城(今河北平鄉西南)。章邯令部將王離、涉間圍困巨鹿,親率大軍駐紮巨鹿城南的棘原養銳。趙王歇亟請楚懷王心發兵來救。因齊使高陵君謁見楚懷王時盛稱宋義精於軍事,楚懷王心即召見宋義,與之議論軍務,見宋義果具謀略,乃拜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令其任副將,范增為末將,其餘各路兵馬亦皆歸宋義指揮,號為「卿子冠軍」。閏九月,宋義率全軍開赴巨鹿,援救趙歇。宋義(?一前二0七)字慶,曾為楚令尹。秦末歸附項梁,為謀士,知兵事,故擔此重任。  趙佗稱雄南越  趙佗(?一前一三七),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秦始皇時(前二二一至前二一0),為南海郡龍川(今廣東龍川佗城)縣令。秦二世時(前二0九一前二0七),南海尉任囂病重,臨死重,召趙佗囑以後事,稱:秦暴虐無道,世傳陳勝、吳廣已起義,項羽、劉邦亦已舉兵反秦。義國可能南進,攻佔南海地。於今中原混亂,豪傑相爭,時局未知所安。番禺北有北險,南當海阻,東西寬數千里,又多中原籍人士輔助,亦算一方中心,可以據此立國。於是任囂假託詔書,命趙佗行南海尉事。任囂死,趙佗使大庚嶺(今廣東南雄北)一帶關口守吏斷絕道路,聚兵自守;隨後設法一一誅除秦所置長吏,換上自己的親信。南越遂與中原失去聯繫,境內軍政事務,一專於趙佗。  公元前207年,甲午,秦二世胡亥三年,秦子嬰元年  歷史記事:  項羽殺宋義  秦二世三年(前二0七)十月,宋義率軍至安陽(今河南安陽西南),留止四十六天不進。項羽建議迅速引兵渡河,趙、楚二軍裡應外合,出其不意,擊敗秦軍,以解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之圍。宋義不同意項羽的戰術,認為不妨先讓秦、趙相鬥,秦戰勝而秦兵疲勞,我趁勢出擊即可制勝;若秦兵戰敗,我軍不再北上而轉向西進,乘關中之虛,則必來秦。因下令全軍:有不服從命令的,一律斬首。宋義派自己的兒子宋襄為齊王相,親自送至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南),置酒高會。時天下寒大雨,士卒凍餓。副將項羽又提出非議,指責宋義「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也。」十一月,項羽清晨前往拜見上將軍,進入宋義帳中,即斬宋義之頭,出賬乃向全軍宣布:「宋義與齊謀反楚,楚王陰令籍誅之!」諸將見狀皆懾服,一致擁護項羽,共立項羽為假上將軍;項羽又使人往齊,殺宋義之子,報知楚懷王心,懷王因以項羽為上將軍。  巨鹿大戰  二世三年(前二0七)十月,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率軍去救被秦兵圍困的趙國巨鹿。宋義率軍到達安陽(今河南安陽西南),停留46天不進。項羽建議迅速引兵渡河,趙、楚二軍裡應外合,出其不意,擊敗秦軍,以解巨鹿之圍,宋義貪生怕死,不同意項羽的戰術,下令全軍不準出擊。項羽大怒,殺掉宋義,諸將被懾服,一致擁護項羽。楚懷王知道後就封項羽為上將軍,令其揮師北進。當秦軍圍巨鹿時,趙將陳余率數萬人駐守巨鹿城北,因為兵少而畏縮不敢迎擊秦軍。救趙的齊燕等諸侯兵共數萬人。分10多個壘屯駐在陳余軍旁,無人敢派兵出戰。及項羽率軍進抵巨鹿,迅速出擊秦軍。楚軍勇猛無比,莫不以一當十;戰鬥中諸侯將領都在自己營壁上觀望,只見楚軍殺敵勇猛異常,感聲震天,戰鬥激烈。諸侯軍無不心驚肉跳。經過殊死血戰,項羽率軍終於擊破20萬秦軍,生擒秦將王離,斬殺蘇角。章邯帶殘兵敗逃,退回棘原(今巨鹿城南)。戰鬥結束後,項羽召見侯將領,眾將進入轅門時,個個跪行,不敢仰視。項羽從此威震諸侯,成為諸侯上將軍,統領諸侯之兵。  章邯降項羽  巨鹿之戰結束後,章邯退守棘原(今河北平鄉西南),項羽屯駐漳南(在棘原西),兩軍相峙。秦軍數度後撤以避楚兵鋒。秦二世使人斥責章邯。章邯恐懼。派長史司馬欣回朝廷陳述軍情。到咸陽,趙高避而不見。司馬欣回到棘原,備言章邯處境險惡,勸其權衡得失,趨利避害。時趙將陳余致信章邯,以白起、蒙恬為秦建立大功終不免被誅為例,推言章邯亦必蹈其覆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勸章邯還兵與諸侯約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稱孤。章邯閱信後猶豫不決。項羽乘機又使蒲將軍再敗秦軍於污水(今河北臨漳南)上。章邯遣人見項羽,欲立約降楚。項羽召諸將謀議,因「糧少,欲聽其約」。諸將一致贊同受降。秦二世三年(前二0七)七月,項羽約召章邯至洹水之南殷墟(今河南安陽西)上訂立降約。章邯見項羽而哭,細數趙高之惡。項羽因立章邯為雍(今陝西鳳翔南)王,以司馬欣為楚上將軍,率秦余兵,為楚軍先鋒。  二世被殺  秦二世三年(前二0七)八月,齊邦大軍攻克武關(今陝西商南南),逼近咸陽。中丞相趙高恐三世牽怒於已身,稱病不朝。二世在望夷宮作齋戒,以義軍逼近秦都,派人拿趙高問罪。趙高恐懼,乃與婿咸陽令閻樂及其弟趙成密謀,策劃刺殺二世。趙高派閻樂率吏卒千餘人,以捕賊為名,沖入望夷宮。二世見狀大驚,向閻樂哀求「吾願得一郡為王」,又求「原為萬戶侯」,再求「願與妻子為黔首,比諸公子」,皆未獲允許。閻樂回答:「臣受命於丞相,為天下誅足下。」因命兵士進擊,秦二世自殺。趙高以黔首之禮草草葬二世於杜(今陝西長安杜曲)南的宜春苑(在杜曲南)中。  子嬰即位稱秦王  子嬰(?一前二0六),秦始皇孫,二世兄子。秦二世三年(前二0七)八月,閻樂奉趙高命逼殺二世,事畢歸報趙高。趙高召集朝臣及諸公子,陳述誅殺二世情由,並聲稱,昔日秦為王國,始皇君臨天下,故稱皇帝。現在六國重新立王,秦地日益縮小,若依舊上尊號居皇帝位,名不副實;應恢復舊制,嗣君稱王。因立子嬰繼位,貶號為秦王。  文化記事:  戰國時,文字的形體非常紊亂,各國文字不統一,不但字體不同,同一個字所採用的聲符、形符也都有很大差異。秦統一六國後,「文字異形」給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嚴重障礙,於是秦始皇責令丞相李斯負責對文字進行整理,除去和秦國文字出入較大的,制定出新字體作為官方文字。李斯取史籀大篆,創造小篆。秦統一文字,結束了戰國以來文字異構叢生,形體雜亂的局面。  雜譚逸事:  張耳陳余交惡  秦二世二年(前二0八)閏九月,章邯乘定陶之役大敗楚軍、擊殺項梁,驅秦兵夷平趙都邯鄲。王歇與趙相張耳、趙將陳年余逃至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城。章邯麾軍急攻巨鹿。此時陳巨鹿城北,章邯駐城南棘原。張耳數次使人敦促陳余仍按兵不動。張耳大怒,派部將張黶、陳澤前往指責陳余。陳余無奈,發五千人由張黶、陳澤指揮試擊秦軍,結果全軍覆沒。二世三年三十二月,項羽率軍北援巨鹿,大破章邯軍,解巨鹿之圍。趙王歇與張耳因出巨鹿,致謝救趙諸侯。張耳陳余見面,張耳責備陳余見死不救,並追問張黶、陳澤二將下落。陳余說明二人陳亡。張耳不信,猜測其為陳余所殺,而繼續追問陳余。陳余發怒說:想不到你對我的成見竟如此之深!難道我真捨不得這個將軍頭銜嗎?隨即脫解印綏,扔給張耳。張耳愕然,不知所措,經人勸說,方收偑陳余將印,接收陳余軍隊。陳余乃帶領親信數百人,至黃河畔澤沼中,隱於漁獵生涯。從此,當初有刎頸之交的陳余、張耳斷絕交誼。  彭越起兵  彭越(?一前一九六),秦末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人,字仲常在巨野澤(今山東巨野北)中捕魚,無定業。陳勝、項梁相繼起兵後,有少年約彭越仿效二人反秦,彭越答以「且待之」。秦二世三年(前二0七)春,巨野澤畔聚眾百餘人,往見彭越,請其為帥,彭越不願與之為伍。眾人再三請求,彭越終於同意,約定次日早晨聚會,遲到者一律斬首。至約聚時分,十餘人遲到,一少年中午方來,彭越宣布:我年歲大,各位定要推我作首領,今日遲到的多,不能都殺,只斬最後一名遲到者。彭趙果然斬殺那人,因設壇祭天,號令眾人。眾人震駭,無不畏服。於是彭越乃率眾少年起義,攻佔地盤,收編諸侯散卒,集結起千餘名步兵,活動在巨野澤一帶。  項羽為諸侯上將軍  章邯率秦兵二十萬人圍趙王歇於巨鹿(今河北平系西南),形勢危在旦夕。趙將陳餘數萬人駐守巨鹿城北,自度兵少,畏縮不敢迎擊。齊、燕等救趙諸侯兵十餘壁共數萬人,都屯駐在陳余軍旁,無人敢縱兵出戰。項羽率軍進抵巨鹿,迅速出擊秦軍,諸侯將領畢從自己營壁上觀望:只見楚軍殺敵異常勇猛,喊聲震天,戰鬥激烈,諸侯軍無不心驚肉跳,秦二世帝三年(前二0七)十二月、項羽率軍殊死血戰,終破二十萬秦軍。戰鬥結束,項羽召見諸侯將領,諸侯將領入轅門,個個跪行前移,莫敢仰視。由此項羽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之兵皆歸項羽指揮。  子嬰殺趙高  秦二世三年(前二0七)九月,趙高令子嬰齋戒五日,拜祖廟,受玉璽,就王位。子嬰與二子謀議:丞相殺二世皇帝,恐被群臣誅滅,乃假意立我。聽說趙高已與楚軍密約,擬滅秦宗室,與楚分王關中。現在要我齋戒,拜廟,企圖藉機殺我。我若稱病不往,丞相必定親來見我;他一來就殺死他。子嬰因閉門不出。趙高多次派人來催子嬰履行儀式,子嬰辭謝不行。趙高果然親自來見,責問:「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嬰乘機縱兵在齋宮殺死趙高,滅趙氏三族。  秦朝篇全部轉載結束。  
推薦閱讀:

【帝國落日】(3)賣國與愛國
被低估的皇室和赤壁之戰——東漢末年政治生態的啓示
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有武帝繼位嗎?
歐亞世界簡史(17) 魏晉隋唐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107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秦朝 | 年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