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歷代行草書淺說

歷代行草書淺說

書者·抒也,表現性格,表達審美感受和抒發感情。行草書體被人為最能表達這些方面信息的書體。廣義上的行草書是行書體和草書體的合稱。

草書是漢字的主要書體之一,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字體,草書在中國書法史上並沒有形成一個獨立的階段。廣義上的草書包括各個時期和各種形式的草書,大致分為草篆、草隸、章草、今草、小草、大草、狂草等。草書的產生,具體在什麼時期說法不一,至今尚無定論,但現在大多數人認為草書發軔於秦漢之際,而行為一種比較定型並能獨立存在的書體可以說是在漢代。後漢的蔡邕說:「昔秦之時,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烽走驛,以篆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蓋今草書是也」。衛恆《四體書勢》中說:「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姓名」等。草書本是「藁草」(「藳」是古「稿」字),也就是起草稿時所用的字體。漢初時通行草隸,即草率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章草」。「章草」也稱「隸草」或「草隸」,張懷瓘「書斷」中說:「章草即隸之捷也」關於「章草」歷來就有很多種說法。一說是因漢元帝時史游作《急就章》中有此體故名,《書斷》中說:「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隸體,兼書之,漢俗簡惰,漸以行之是也」。二是因漢章帝喜歡草體,齊相社度擅草書,故命用草書寫奏章而得名;三是因今草產生以後,稱古草為「章草」。《書斷》中說:「呼史游為章,因張伯英草而謂也」。把史游所寫的草書作為章草成熟的標誌,而把張芝所寫的草書作為今草成熟的標誌。還有人說因漢章帝所喜愛或所創而得名等等。這是幾種有代表性的對章草的命名說法。「章」字的含義有「章程」、「規章」的意思,即章程化、規章化的草體,也就是說章草已經是有規則的書體了。今草規則化以後,為了區別兩種草體,才出現章草和今草之名。其實在章草未定型之前,今草即已出現。在尚無章草命名之前的帶有隸書筆意的草化當中,一部分字的結體和筆法也基本擺脫隸書影響而接近今草,而不是章草成熟定型之後才出現今草。章草和今草是隸書草化過程中,逐步出現的兩種不同趨向的結體和筆法,它們進展有先有後,章草先成熟,今草後成熟。西漢前期的簡帛書中,筆畫草率的接近古隸的隸書,雖然結構上無多大變化,但在用筆上已經呈現出行草書的筆意。西漢中後期到東漢初期,隸書的草化更加明顯,雖然仍帶有隸書筆意,但都已是草化不同的行草書了。其實草書真正被上層社會所重視,應該是在東漢章帝時代。由於章帝時期的傑出的草書大家齊相杜度的藝術造詣和影響以及章帝的提倡,章草很快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重視,上層文人對章草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致使草書在短時期內即得到迅速的發展。而將漢代草書推至高峰的,則是被後世尊為「草聖」的張芝。章草的特點是字畫有波(捺的折波)磔(捺腳),字與字無牽連,而今草則相反。相傳張芝脫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上下之間的筆勢牽連相通,偏旁互相假借,成為「今草」。張芝的草書並無可靠之跡傳世,但據記載他是將字字獨立的章草化為「一筆書」的第一人。今草中形體較小,字字相連帶較少,筆畫雖也被省簡,但相對較易辨識者,又被稱為「小草」。目前轉世最早的著名法帖《平復帖》是西普著名文學家陸機的傳世作品。《平復帖》雖然還不是今草,但從這件珍貴的、東普以前唯一存世的名人墨跡中卻可以窺探出今草的產生信息。而今草中形體較大,筆畫更為簡省,體勢更加放縱,字字相連更多者又被叫做「大草」。大草中當首推東普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草書最為典型,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王羲之的草書完全突破章草的藩籬,體勢縱橫,神采飛動,其點拽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潔,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正。作草如真,作真如草,為書法創立了最高的準則。王獻之幼學父書,後學張芝,又勇於創新。其書英俊豪邁,華麗婀娜,進一步完善了今草。唐代的草書大家有孫過庭、張旭、懷素、賀知章等。唐代的草書風格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孫過庭、賀知章為代表,宗師「二王」的小草。這類草書中規中矩,只有筆畫的簡便流暢,無奔騰迴旋之勢,字與字之間意連多於筆連,運筆多以指腕,字形偏小,筆意一定程度上受法度影響。孫過庭的代表作《書譜》在唐代的書法理論中影響最大。其涉及的內容較廣,對楷書草書的精闢見解較多,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重視的問題。如繼承與創新,學習書法由淺入深的規律,真草兩種書體特點的辯證關係等。《書譜》的書法濃潤圓熟,用筆破而愈完,紛而愈治,飄逸愈沉著,婀娜愈剛健,與文中的精闢見解,可謂相得益彰,書文並茂。賀知章的章書氣勢奔騰,用筆精絕,筆法遒健,意境高遠,天真爛漫,流暢飛動,為歷來所稱譽。盛唐之際,草書有了新的發展,從運筆、結體以及分行布白諸方面開始有所變化。時代風尚的轉移、狂草的出現,說明草書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代表這個變革的大書家就是張旭。張旭的草書突破「二王」,在張芝、「二王」的基礎上發展成狂草,點畫奇詭,字字飛動,抒情壯神,然不失規矩,吧書草帶進了光輝燦爛的「狂草」世界。在各個歷史時期中,能都繼承張旭傳統的,當首推懷素和尚。懷素將草書寫得更加恣肆,筆勢更加放縱,纏綿迴繞,字形變化多端,成為中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草書大家。傳說其觀夏雲多奇峰頓悟筆意,遂得草書三昧。懷素的草書的二王法度,參入篆意,中鋒用筆,任意揮寫,迅捷異人。超妙自得,筆老而意新,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終不失魏晉法度。他的草書傑作《自敘貼》為晚年代表作,書體為狂草,出以中鋒,如錐畫沙,縱橫斜直,無往不收,上下呼應疾風驟雨,大江奔流,體現了其長風破浪的雄偉氣魄和浪漫主義情懷。他的草書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北宋的黃山谷學懷素更加沉雄豪邁,丰姿跌宕,現代毛澤東的草書得懷素筆法,又融入了磅礴的氣勢,給人以昂揚激越的鼓舞。張旭、懷素都充分的發揮了草書的特性,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唐代草書的巨大魅力和成就,是留給後人的巨大財富。

漢興四百年間,篆書隸化後,在隸書成熟定型的過程中出現了草化和楷化,同時出現了一種中間書體——行書。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時間的輔助書體,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沒有楷書那樣工整。草書、楷書成熟以後,這樣書體因其便捷易識,所以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強大的生命力。一般來說在行書中,楷法多於草法的行書稱為「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行書又稱為「行草」。在一幅作品中,行書和楷書有時的區別並不十分明顯,真行草諸體相摻和,但是只要處理得氣勢連貫,風格和諧,會取得非常好的藝術效果。行書包容性非常大,體勢變化亦很豐富,加之書寫便捷,又易辨識,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所以相傳始自漢末流傳至今,久歷不衰,在其後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產生了諸多獨具風格的藝術大家,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書法精品。行書最早時又被稱為「行押書」。關於行書的產生,歷來說法也各有不同,過去一般認為是始於漢末,由劉德昇創製。《書斷》中說:「行書者,後漢穎川劉德昇所造也」。《宣和書譜·敘論》中說:「真幾於拘,草幾於放,介乎兩間者行書有焉。東漢之末,有穎川劉德昇者,實為此體」。劉德昇創行書的說法有來已久,但從書法發展角度來看,任何一種新書體的形成,都是在繼承前代的成果,由眾多人長期實踐中漸變而來的。不過是劉德昇獨專其美,故史稱行書為劉德昇所創。漢代是我國書法史上的最重要的時期,隸書的成熟和楷書、行書、草書的出現;上層社會對書法的重視;許多著名書法家的出現;這些都反映了書法藝術向前蓬勃地發展。此後,書法藝術便走進了成熟時期,為書法以後的發展夯實了基礎。漢之後,行草書進入了中國書法史上第一個高峰時期——魏晉時期。

漢末朝廷的衰敗導致三國鼎立,從曹魏的建立到隋的統一,在這近四百年中,除西晉司馬氏統一中國後的三十年之外,大部分時期都處於分裂混亂的局面。晉室東遷之後,又出現了南北朝的對峙,不論南朝、北朝,在不到二百年中就更迭了四五個朝代。這是歷史上少有的長期紛亂以及複雜變革的時代。在社會大動蕩中,「獨尊儒術」從而束縛人的思想的兩漢經學失去了地位,也可以說是得到了一次解放,因而有魏晉玄學之盛和空談之風以及狂放不羈,蔑視倫常的風靡,自漢代開始傳入我國的佛教也得到了廣泛傳播。在這種形勢下,就形成了出世隱遁,空談義理,粉飾品藻等思想風氣之大瀰漫。複雜的社會關係又促進了思想的活躍和藝術的發展。這個時期士大夫階層盛行著一種享樂主義,體現在文藝中則講究形式美。這種美學思想對東晉的書法的飄逸秀媚和講究形式美的書法有著直接影響。士大夫階層的成長為藝術的創作的繁榮創造了條件。這個時期,書法得到極大的發展。晉代的書法可與歷史上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的文藝成就相併提。「唐詩晉字漢文章」就是歷史上對晉代書法的評價。晉代書法直承漢魏光焰,楷、隸、行、草諸體各有建樹,而以行草書的成就為最高。晉代的行草書的代表是王羲之,後人常以韻盛、度高來評價以王羲之為代表的晉人書風。王羲之所處的時代,草、楷、行各種書體均已完成了過渡階段,書法已成為獨立的觀賞藝術,所以王書的創新正是符合時代的要求的。王羲之書法一方面脫離了隸法影響的古法古形的窠臼、開創一代嶄新的書風;另一方面他又把脫離了古形古法的楷書、行書、草書高度藝術化,融合了東晉士大夫階層追求秀麗雅逸、流美隨便的審美趣味和思想感情。這就符合了歷代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也符合一般人喜歡秀美的心理,故王書的影響深遠不是偶然的。王羲之的《蘭亭序》整飭精微又神采飛揚,有「天下第一行書」之譽。羲之之子獻之乘承家學,筆勢流麗,媚趣過於其父,後世將其父子並稱「二王」,他們的書法至今仍為我們學習行草之最佳範本。

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統一了南北,結束了三百年的分裂動亂的局面。隨著全國的統一,南北文化趨向融合,這種趨勢也影響了隋代的書法藝術。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啟後之地位。由陳入隋的書法家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他是山陰永欣寺的和尚,人稱「永禪師」,妙傳家法,得王羲之書法精髓,為隋唐間學書者宗匠。求他書法的人很多,連住處的門檻都被踏破了,後裹以鐵皮,號為「鐵門限」。他於書法用功最勤,將寫禿的廢筆頭埋之,號為「退筆冢」。他的書法圓潤遒勁,對初唐影響很大。相傳他曾手書《真草千字文》八百餘子,分贈浙東諸寺,甚至還流傳到了日本。

唐朝建立之初二十年,形成了文治武功的「貞觀之治」,此後從武則天到唐玄宗前期的「開元盛世」,更是呈現出超越兩漢的空前興盛氣象。唐代博大精深、光輝燦爛,是中國歷史上空前輝煌的時期,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也是書法藝術的黃金時代。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同時大量的碑版也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唐代書法的興盛,固然因為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發達,同時也是由於六朝的書法傳統,名家墨跡能得以直接傳承,所以初唐時期的書法也是六朝書法發展的繼續。唐代書法的興盛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也是與唐太宗李世民的極力倡導分不開。太宗非常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並親自為《晉書·王羲之傳》寫了傳贊。他本身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書法家,他的《溫泉銘》和《晉祠銘》是最早以行書入碑的碑書,從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書法深受王羲之的影響。他作為一代開明的君王,對文化的發展尤其是書法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的一些做法也對書法的繁榮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首先是竭力搜求王羲之書法並命人以雙響拓的方法加以複製,使其得到了流傳。同時,沿續隋制,實行科舉制度,並設有「書學」一科,在國子監中有學生專門學習書法,鄰國日本、朝鮮都派有留學生專門來學習。這就極大地刺激了讀書人學習書法的熱情。在太宗的倡導下,書法藝術得到了極大的普及,而且在他身邊聚集了一批著名的書法大家,如瘦硬險勁的歐陽詢、姿媚遒勁的虞世南、豐艷溫雅的褚遂良等。歐陽詢是書法史上一顆光芒四射的巨星,他的楷書點畫工妙,結字嚴謹,既有北碑的勁險雄健之風,又兼南派秀美遒潤之韻,融南北書風而創新體,堪為歷代之典範。他的行書雖不及其楷書的藝術成就之高,卻也卓爾不群,獨樹一幟。虞世南親承傳授,妙的其法,承繼了二王傳統。其書不外輝鋒芒而內含筋骨,氣色秀潤,遒媚不凡。他的行書接魏晉之緒,啟盛唐之先,外柔內剛,姿媚氣秀,儀態萬千。褚遂良的的事發初師歐、虞,晚年宗法鐘王,不僅變化豐富,而且姿態十分優美,疏瘦勁練,自成一家。初唐的行草書家還有陸柬之、李邕等。陸柬之書法初學其舅虞世南,甚得其法,後人有勝於藍之美。自太宗開始以行書寫碑之後慢慢形成一種風尚,而李邕則是其中的佼佼者。李邕哦用筆雄健利落,字形雄強而凌厲。在繼承二王父子清秀婉媚的基礎上,更新筆力,獨創一格,勁挺遒潤,骨力超人李陽冰稱其為「書中仙手」。後人評價李邕說:「王右軍如龍,李北海如象」,還說:「王右軍如鳳,李北海如俊鷹」。這些比喻都是對李邕行書的恰當評價。總之初唐書家大多未能盡脫二王影響。中唐顏真卿,破「二王」法,獨闢蹊徑,遒勁端莊,氣勢恢弘。顏真卿是書史上居承先啟後地位的偉大人物,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中國書法史上唯一能和大書法家王羲之互相抗衡、先後輝映的,就是顏真卿了。他的書法初學鍺褚遂良,後又得筆法於張旭,徹底擺脫了初唐的風範,創造了新的時代書風。顏真卿的真書雄秀端莊,結字由初唐的瘦長變為方形,方中見圓,具有向心力。用筆渾厚強勁,善用中鋒筆法,饒有筋骨,亦有鋒芒,一般橫畫略細,豎畫、點、撇與捺略粗。這一書風,大氣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氣象。他的行草書,遒勁有力、真情流露,結構沉著,點畫飛揚,在王派之後為行草書別開一生面。顏真卿處在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時代,「安史之亂」給國家也給他個人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叛軍攻陷常山城後,他的從兄顏杲卿慘遭支解,其幼子季明也被殺害,顏真卿在悲憤之中,寫下了《祭侄季明文稿》。這篇為追祭從侄季明的行草書是稿本,原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他把抑制不住的感情,化在磅礴迅疾的筆墨中。由於不遑筆墨而一氣呵成,因而枯筆較多,愈後愈縱,傳達了書者的激越情感。《祭侄稿》用筆以中鋒為主,筆畫粗細相間,時而雜以較粗的豎畫以增強凝重圓熟,結體寬靜,俯仰有致,全篇氣勢激蕩,雄奇多姿,神采飛動,姿態橫出,筆勢雄偉,超神入聖。不著意而又自然生動之妙,反而成為顏氏不可多得的佳作。《祭侄稿》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二行書」。晚唐柳公權,雖以楷書知名,然其行書亦勁媚清麗,健秀清爽。五代在歷史上雖然只有短暫的一瞬,然而卻因楊凝式的成就,使者一時期在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了光輝一筆。楊凝式的書法初學歐、顏,後學「二王」,加以縱逸,之抒胸懷,表現一種淋漓痛快,恣肆雄渾的情調,他對宋之書法產生了很大影響,是由唐入宋的關鍵人物。五代割據的混亂局面到了北宋又歸於基本統一。北宋初期的最高統治者宗文抑武,廣開科舉,優待文學侍從之臣。包括皇帝、臣僚、士大夫在內的統治階層,擴大了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書法成為文人士大夫普遍喜好的藝術。太宗繼位後,開始購劵過去的帝王名臣墨跡,並把所藏的墨帖派大臣王著編輯《法帖》,因是在淳化三年編刻的,其所編刻的墨帖又都是秘閣(帝王藏書之地)所收藏,所以又叫《淳化閣帖》。自此,刻貼盛行,帖學的盛行,說明書法進一步受到文人士大夫的喜歡,但帖學大興,士庶習字投帝王所好,以權臣的書體為轉移,以致書藝漸向衰微。宋初時有成就的代表書家李建中深得二王筆法而有唐人餘風,是宋初翰墨衰陋之際僅有的書家。仁宗之後,神宗熙寧、元豐年間,在唐代用來書寫豐碑的楷書漸不為人所重,代之而起的是更適於怡情養性,可以隨意揮灑的行書,這就是宋代行書昌盛的社會歷史原因。此時的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四位書家提出由唐溯晉,摒除帖學,宋代書法才為之一振。他們力抵世俗偏見,勇於衝破藩籬,法古出新,取得重大成就,並稱「宋四家」。宋代書法以「宋四家」為代表,在延續前人的基礎上,形成了鮮明的時代特點:以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縛而以自己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現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書法。其二是有意將書法同其他文學藝術形式結合起來。宋代書法大家同時又是文學家、畫家的蘇軾說:「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退筆如山未足真,讀書萬卷始通神」。不僅認為書畫和詩一樣,是表現自我的手段,而且強調文學修養對提高書法藝術的作用。蘇軾是文人畫的倡導者,也是書法「尚意」的倡導者。他做詩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主張不必泥古,提倡適意,為所謂的「宋人尚意」開了端。他很佩服顏魯公、楊少師的書法,但還是按自己的筆法去寫,他作書時出側筆,有妍媚之姿,但內涵十分深厚。他的書法結字變化也極其豐富,甚得上下左右互相呼應之妙。而且字形內中結密,外顯疏拓,或端莊、或流麗,看來揮灑自如,其實正是他有意的追求,只不過不像唐人那樣刻意地追求罷了。這就是他的藝術觀,就是他追求的「尚意」。「宋四家」均以「尚意」為主要特色,黃山谷也提出「凡書畫當觀韻」,強調「韻勝」,也是此意。他的行書受《瘞鶴銘》的影響,瀟洒飄逸,草書法於懷素而更加點畫披靡。後人評價黃庭豎的草書高於他的行書,認為他的草書在「宋四家」當中水平是最高的。他「學草書三十餘年」,從張旭、懷素處窺到了筆法的堂奧,具有飛動洒脫的神韻,又具有自己的風格。用筆緊峭,瘦勁奇崛,氣勢雄健,結體變化多端。洋洋洒洒一任自然,於點畫亦不大注意,而氣魄宏大,極得天然之妙。米芾在書法方面集古開新,體態萬千。他在宋四家中雖同為「尚意」,但更多的屬於傳統「尚法」派,恪守勁法,自題齋號為「寶晉齋」;崇尚「二王」,深得二王父子筆意,尤其擅長臨摹,人稱其字為「集古字」。同時他提倡在二王基礎上概括出來的「平淡天真」的情趣。他的行書以「二王」為根基,尤得力王獻之,又參以唐代顏真卿、李邕、徐浩及初唐歐、褚筆意。米芾在廣臨前人的基礎上,善於化古為新,集眾家之長,成自家面目。其特點是運筆迅疾,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用筆中側鋒相互配合,有「八面出鋒」之譽,自稱「刷字」。結體錯落有致,章法疏密相間。米芾的書法受到同時代人及後代人的高評價。蘇軾說它「超逸入神」,「風牆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並行,非但不愧而已」。黃庭堅說:「文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里「。宋孫覿說:「南宮…沒出新意於法度之中,而絕出筆墨畦徑之外,真一代之奇蹟也」。米芾之子米友仁,人稱「小米」,與父親一樣精於書畫,精於鑒賞,其書承繼父風,逼似而稍遜溫雅。蔡、蘇、黃、米、均以行書的藝術成就為後世所景仰,一代「尚意」書風長存書藝史冊。此外,還有許多書家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造詣,如蘇舜欽的草書,薛紹彭的行書等。北宋末期,微宗趙佶的書法最為新穎。政治上他是極端昏庸腐朽的帝皇,在藝術史中他卻是兼擅書畫的大藝術家。他師法薛稷、黃庭堅,變其法度,自成一體號「瘦金書」,行草書成就亦很高。書法發展到南宋,因為延續北宋以來「尚意」書風的餘響,熱衷於表現書法家自己的胸中意氣而忽視技法。但是南宋書法家一方面沒有家那樣的才情,另一方面又沒有深厚的技法功底,加之南宋政權偏安一隅,始終處在民族、階級及內部重重矛盾之中,主戰主和兩派鬥爭十分激烈,而且由於書法不如詩歌那樣直接地反映社會現實,始終處於不能自振的境地,因此南宋書法漸漸地走上末路。南宋第一個較有成就的書家是高宗趙構,他的書法早年學黃、米、功力很深,又得二王風韻。由於處帝王之尊,所以在南宋影響很大。受他影響,學黃、學米的風氣甚為流行,如吳象學很有成就,吳琚學米幾於亂真。

建立元朝的蒙古貴族一方面推行殘酷的民族歧視政策,另一方面又注意吸收先進的漢文化,網羅拉攏一些漢族文人。一部分南宋遺臣雖映照做了元朝官吏,但是內心卻十分矛盾,另一部分人以隱居表示不合作的態度、又彷徨苦悶,此時書畫創作則更加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在書法上表現出一種專心領略筆畫技巧趣味的趨向,形成一股復古的潮流。代表人物就是趙子昂。趙子昂的書法,初臨宋高宗趙構,中學鍾、王諸家,晚乃學李北海。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態朗逸則得之大令;書碑,則酷仿李北海。篆、隸、正、草為當代第一。結體妍麗,用筆遒勁,於規矩之中,有神仙蛻骨風度,清美俊逸,意況蕭遠,凜然與秋色爭高,其書法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的作品總是洋溢著一種高貴、典雅的氣息。這完全是他深厚的學問、修養所致。他的書法成就和觀念,深深地影響了後來人。不僅同時代的一些名家如鄧文原、鮮於樞紛紛以他為榜樣,明代的祝允明、文徴明,清代的康熙帝、乾隆帝、劉墉等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營養。整個元朝的書法,幾乎都籠罩在趙孟頫的庇蔭之中。可以說,他是個上承晉唐,下啟明清的一個重要人物。他是繼王羲之、顏真卿之後在中國書法史上第三個影響深遠的大師。與他並駕齊驅的鮮於樞楷、行、草書的造詣很深,到因年壽太短,影響並不很大,其他如擅章草的鄧文原,擅行書的馮子振、虞集,擅草書的康里巎巎以及專學趙書的俞和等。他們受趙孟頫復古的影響,認為書法應該學宋以前的東西,宋代書法已經走上了窮途末路,不值得效法。所以元朝的書法頗有魏晉的風韻,因此,元代一直籠罩在晉唐古法之下,沒有重大進展。到是元末的書法家如楊維楨等能夠放開胸襟,寫自己之想寫,發自己之想發,為明代草書大家的出現開闢了新聲。元代書法家在重視復古的同時,還重視各種書體的修養。趙子昂就是個典型代表。詩、書、畫的結合也是由趙孟頫開始的。這在藝術品的形制上是個突破,表現力更加豐富,更具有觀賞性。不僅如此,元代一些書法家還熱衷於篆刻,文人自己動手刻印,即篆且刻,也是從這個時代的王冕開始的。這翻開了篆刻史新的一頁。此後,印章成了中國書畫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詩、書、畫、印成了後代書畫藝術家必備的修養。

元代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在繼承上,它避開了宋朝的流弊,遠接晉唐,取法很高,對古典傳統做了深入的學習,並創造出鮮明的時代風格。對後來的明清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元朝的復古潮流終究不利於書法的創造性的發展,並且對明清兩代的書法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明初書法沿襲元代,追求晉唐古法,以「三宋」和「二沈」為著名。「三宋」即宋克、宋濂、宋廣。以宋克最著名,他專長小楷和章草。宋濂名次與宋克,長於行草,並善諸體。宋廣名稍遜,長於行草,師張旭、懷素,筆勢翻躚。「二沈」即沈度、沈粲兄弟。沈度善於寫個體,尤其專長楷書、行書,學智永、虞世南,風格端正、秀氣、圓潤,深受明成祖的喜愛,當時朝廷很多金版玉冊、重要製作都出自他的手筆,又因為當時八股科舉,讀書人紛紛效仿,成為流行一時的「台閣體」。沈粲妙於草書,兩兄弟被明成祖譽為「我朝王羲之」,讚譽頗高。「台閣體」嚴謹、規範,但是缺乏變化和個性,對於有才華的書法家來說,是一種無形的束縛,是對書法抒發情性的背反,終究不利於書法的發展。這時期不受「台閣體」的影響,又能自出新意的書法家有解縉、陳獻章等人。解縉主持編修《永樂大典》,詩文俱佳,草書學懷素、張旭,尤其喜歡字狂草,筆勢飛動,婉轉流暢。但比起懷素、張旭來,筆法上要單調些節奏感也欠豐富。明中期以後,統治者對放鬆了明初以來嚴酷的文化專制政策。到了成化、弘治時期,台閣書法已漸漸走向窮途末路,變得僵硬刻板,毫無生命力。一些文人在文禁鬆弛情況下,開始寄情於詩文書畫,書法家們也認識到台閣體的危害,轉而師法晉唐,以暢情適意、抒發個人情感為目的的書風重又開始抬頭,並逐漸成為明中後期的主流。正德、嘉靖時期,出現了以「吳門三家」書法為主體的,真正代表明代中期的又一書法昌盛時期。「吳門三家」是指蘇州(古稱蘇州為吳)的三個書法家——祝允明、文徴明、王寵。祝允明舒展洒脫,他的書法博彩晉唐各家的長處,並有自家面貌,主要成就在於狂草和楷書。狂草來自懷素、張旭,更多的是接近黃山谷,提按和使轉的筆法交互使用,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很緊,形成一種汪洋恣肆的視覺效果。文徴明宗法鍾繇、二王和歐、虞、禇、、等,行書主要學《聖教序》和智永,運筆遒勁流暢,法度謹嚴、筆鋒勁秀,體態端莊,雋永俊雅。他晚年大字學黃庭堅,風格變得蒼勁秀逸,勁健俊俏。王寵長楷書、行書,宗於智永、虞世南,拙中帶巧,以拙取勝,即秀媚飄逸、又蕭疏恬淡.明後期,朝政腐敗,國事日非,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官僚和大地主階層的文人一方面過著奢華優裕的生活,一方面仍然以詩文書畫陶娛性情。書法方面的代表人物就是董其昌。董其昌也是個全才式的人物,詩文書畫都很精通。他的書法廣泛學習古人,開始學唐人,後來覺得唐書不如魏晉,於是又改學鍾繇、王羲之,最後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種圓勁秀逸、平淡古樸的風格。用筆比較鬆弛,墨色也很清淡,章法上有中飄飄欲仙的味道,追求士氣和文人氣。如果說明為其他大師在於注重表現個人情感的話,他則是力追古法。董其昌的書法生前已風靡一時,對清代的書法亦有很大影響。後人把他與趙子昂並稱,與趙相比,在境界上,董其昌的境界更為高遠。然而董其昌過分地追求超脫平淡的筆墨情趣,而筆力稍遜,一寫牌匾就有些弱不禁風,他直到晚年才感到自己缺乏趙子昂那樣的功力。於董其昌同時的還有邢侗、米萬鍾、張瑞圖,被後人並稱為「晚明四家」,又有「南董北米」之稱。但邢、米、張的造詣遠不及董其昌。明朝書家還有徐文長、黃道周、倪元璐等,他們的行草書都各具風格,既有新意,又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綜觀明代書法,在承接元代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此時期書法家們大都去法高遠,以晉唐以前為學習對象,並有新的個人面目,到明末更是到了個性化的高峰。成為清代書法紛繁複雜的局面的先導。

明亡清興,清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儘管在這個王朝的中期,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可是那短暫的光芒畢竟是封建社會經歷兩千餘年後的迴光返照。遙想起大唐盛世的燦爛陽光,清代的政治、經濟、文人之處。這時是書法發展史上的又一個中興期,上與大唐時代遙相呼應。清王朝的滿洲貴族非常注意爭取明朝遺臣和漢族文人,書法藝術獲得很大發展。自明末以來,趙子昂、董其昌的書法被認為是二王嫡派,多受推崇。董其昌古淡蕭散的書風在史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清前期雖趙董二文敏書風籠罩了整個書壇,但仍產生了有風格、有建樹的大書法家。清代早期的書壇是明季書風的延續。清初,康熙帝崇尚董其昌,董書的身價一下子又高了許多,學董之風依然盛行。而明亡朝的遺民,卻不隨從學董的風尚。他們在繼承明季書風的基礎上,拓展了學習二王書法的路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今仍備受推崇。著名者推王鐸、傅山和八大山人。王鐸得得書法氣勢壯闊,在明末時即與董其昌齊名,他的書法造詣很深,是明清之際最有成就的書法家。他的書法主要成就在行草書,尺幅都比較大。起筆時喜歡用濃墨,線條雄健有力,章法奔放恣肆而又安排奇巧。我們很難想像一件奔騰壯闊、酣暢淋漓的草書作品可以由冷靜的理性來控制,然而王鐸就是這樣。同名人徐渭、祝枝山的草書相比,我們就能發現,王鐸的過人之處在於縱而能斂。而且,更重要的是,王鐸對章法、結構的處理表現出了他第一流的藝術自覺意識,他將元明以來以平正為主流的章法、結構模式加以改變,代之以欹側。與王鐸齊名的是傅山。王鐸和傅山都擅長所學,尤其是長條幅的書軸,參差萬變,生氣鬱勃,非常有氣勢,以風骨而論,比董其昌以秀能的書法更受到人們的重視。和王鐸相比,傅山與八大山人則是具有強烈民族意識與抗爭意識的遺民。傅山是絕不食清祿的,針對當時又甜又熟的書風,傅山提出了他註明的美學觀「寧拙毋巧,寧臭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以力矯時弊。他振聾發聵的吶喊刺激了陳襲日久的書法審美定勢,為後來碑學的發展提供了觀念上的極其有利的支持。八大山人(朱耷)更是與新王朝格格不入,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寧王朱權的後裔。明亡後,為躲避災禍,隱姓埋名,寄悲憤凄涼之情於書畫。善畫山水花鳥竹木,以簡略見勝,獨出新奇。畫山水,大都是荒嶺怪石,表現了「殘山剩水,地寒天荒」的境界。畫鳥魚則眼珠向上,所謂「白眼看青天」,以寓其不平之氣。大都形象怪誕,表情奇特,冷酷逼人。表現出作者的高傲、冷漠和仇視現實的精神狀態。他的經歷很奇特,先做和尚,後做道人。他的書法早期學董其昌,秀逸瀟洒,晚年用筆圓勁,書寫速度較慢,參入了禪家的虛靜境界和超脫精神,於沉雄渾淪中寓鬱勃傲然之氣,寄寓了對故國的懷念和對新王朝的鬱憤。清朝前期的行草書家還有劉墉、王文治、梁同書等。康熙帝宗尚董其昌,乾隆帝推舉趙孟子昂,本來是件好事。可是作為二王一路最重要繼承者的趙、董,在二位皇帝低水平的詮釋下,漸漸走向平庸和刻板。而這種詮釋又成為「館閣體」的主要委託。所謂「館閣體」,是指端正均整的小楷,應有於科舉時的考卷上。清初情況還好,中期以後過分嚴格,個人寫來,千遍一律,標舉「烏光方」三字訣。雖然歷代都有官方倡導的官樣書體,如唐時多類顏真卿體,宋時多類懷仁《集王書聖教序》體,明時大多接近沈度的書體,但是都沒有達到像清代的館閣體這樣嚴格刻板的程度。面對以為崇尚趙懂的狹隘趣味和館閣體的板刻僵化,當時在朝和在野的書家都進行了反撥。在朝書家以劉墉、翁方綱為代表,他們科舉出身,受過館閣體的「洗禮」,因此可稱是從館閣體內部殺將出來的。他們倡導對唐法的回歸,反對光潔、方整的館閣流弊。在野書家以揚州八怪的正夑、金民為代表,他們從漢代碑刻隸書中汲取營養,力圖擺脫時風。劉墉官至東閣大學士,他的書法以行書著稱,用筆濃厚,而內含骨力,人稱「濃墨宰相」。嘉慶、道光以後,書界碑學興起,給書藝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有思想、有膽識的書家在行草的創作中參以秦漢刻石、六朝墓誌,極大地豐富了書法的技巧和表現力,於是碑學始成巨流。到咸豐、同治年間,「碑學打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寫魏體,蓋俗尚成矣」(康有為《廣藝舟雙揖》)。千百年來,晉唐書風格對書壇的禁錮被打破了,篆書、隸書、北碑重新獲得了生長的動力。書家輩出,異彩紛呈,清代因此成為書史上有一個輝煌的時代。在這方面卓有成就的書家是阮元、何紹基。揚碑抑帖之說經阮元、包括臣發端,何紹基、康有為繼後。何紹基是阮元門生,書從顏真卿出,生動圓熟,主張「書家須自立門戶」,執筆用回腕法。這種執筆遠離正常生理習慣,故每次寫字須「通身力到」,每次寫完「汗濕襦衣」,別有情趣。這個時期還有張裕釗、楊守敬、趙之謙、吳昌碩等,他們創作出了風格各異的眾多優秀作品,至今都產生著重大影響,他們的創新方式、創新精神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一九一一年到一九四九年,是一個改朝換代的沸騰的時代。這期間,經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接著是軍閥割據、北伐、抗日,以及國共兩黨之間最終爆發的大規模的政治、軍事及文化衝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如今,又經歷了建國初的挺進期和「十年文革」之後,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這時一段極其動蕩的、驚心動魄的歷史,在這樣如火如茶的年代裡,不僅產生了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在文學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時期書法,最顯著的特色是不再像前朝一樣,僅僅是文人雅士、達觀貴人的專利,而是進一步「泛化」,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在政治界、軍事界都有不少書法好手。這時期書法活動也十分活躍,書法教育也由過去師徒相授式漸漸向社會化教育轉變。特別是建國以後,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迎來了她的又一個春天。具體說來,這時期書法,上承清末,在康有為「北碑南帖」的「抑帖揚碑」理論的牽引下碑派書法繼續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但沒能產生找重要的「碑派書法」大師。而帖學一路,卻大有起色,沈尹默、白蕉成為一時翹楚。但僅用「碑、貼」兩派,遠不足以涵蓋此期書法的面貌,而是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而新中國的書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如毛澤東刷法的恣肆、林散之的秀逸、吳玉如的洞達、高二適的狂健、王蘧常的拙樸、衛俊秀的雄渾等等,開創了百花齊放的嶄新局面。

推薦閱讀:

董其昌書法欣賞:《草書杜甫詩》
《(唐)孫過庭草書千字文1》 放大版 17張
用筆千古不易(臨寫趙行草書體)
元代康里巎巎草書《張旭筆法卷》

TAG:草書 | 書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