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史

國際關係史

【階段特徵】

依據國際關係中主要矛盾及國際政治格局的發展變化,世界近現代史上的國際關係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進行分析:

一、從17世紀下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為第一時期

此時,歐洲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國際關係的中心舞台在歐洲。這一時期,歐洲列強之間為爭奪歐洲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展開了激烈的角逐與鬥爭,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一時期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17世紀下半期至18世紀中期。隨著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歐洲國家先後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歐洲列強之間為爭奪殖民霸權,而矛盾重重,英國因較早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社會生產力獲得迅速發展,國力強盛,因此先後打敗了殖民強國荷蘭和法國,於18世紀中期掌握了海上霸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2.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從英國開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進行了工業革命,社會生產力獲得極大提高。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國際關係方面有三個方面矛盾也在發展,第一,歐洲列強到全球各地搶佔商品市場,強佔原料產地,加緊了對殖民地人民的掠奪,造成了當地的貧困落後,使東方從屬於西方,同時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在這個體系中,亞非拉的廣大地區是處在被支配,被掠奪的地位上,必然會引起他們的反抗。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海地獨立運動,西屬、葡屬拉美的獨立鬥爭;19世紀中期出現的亞洲革命風暴就是例子。第二,歐洲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要求進一步掃除其發展道路上的障礙,產生了資本主義進步勢力與封建反動勢力的大較量,導致了歐洲政治格局的重大變化,法國拿破崙對外戰爭的失敗與神聖同盟的建立,維也納體系的確立,表明歐洲反動勢力在當時佔有優勢。第三,這一階段歐洲列強為了爭奪歐洲霸權進行了激烈的爭奪,先後爆發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反法同盟與法國的戰爭,19世紀中期英、法與俄為爭奪巴爾幹而爆發的克里木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以及19世紀70年代的普法戰爭等,法俄勢力受到削弱,德國開始崛起。

3.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進行,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這一時期國際關係中,由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美國通過內戰,俄國和日本通過改革,德國和義大利通過統一,資本主義在歐洲已經較為全面地戰勝了封建勢力,因此前一階段較突出的資本主義進步勢力與封建反動勢力間的矛盾不再是本階段的主要矛盾。本階段在國際關係方面的矛盾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帝國主義國家加緊侵略擴張,世界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遭受的災難更深更重。出現了大規模的民族解放運動,如亞洲的覺醒,非洲人民的反帝鬥爭,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運動等。第二,隨著向帝國主義的過渡,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加劇,英、法等國發展緩慢,美、德、日等國經濟發展迅速,這改變了它們之間力量的對比,導致了它們之間的新矛盾,形成了幾個帝國主義大國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世界霸權的局勢。在歐洲形成了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它們之間不斷地擴軍備戰,戰爭危機加劇。美西戰爭和日俄戰爭是局部戰爭,1914年終於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它是一場帝國主義性質的爭霸戰爭。

在整個這一時期,英國是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強大,一度成為「世界工場」,所以始終是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成為列強爭霸的主要對手。

二、從「一戰」後至「二戰」期間為第二時期

此時,美國經濟實力大大增強,與之相反,歐洲主要國家卻因戰爭而遭受不同程度的削弱。同時,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蘇維埃俄國的誕生,從根本上動搖了舊的國際秩序。在這一歷史變化的大背景下,國際關係的中心舞台開始從歐洲向它的兩側美國和俄國轉移。這一時期的國際關係呈現出較為複雜的局面。

1.「一戰」後初期,國際關係中的矛盾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俄國十月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種新社會制度由理想變為現實,極大地威脅和衝擊了世界資本主義體系,因而帝國主義國家聯合起來,對新生的蘇俄進行經濟封鎖和武裝干涉,結果遭到失敗。但德國的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卻先後失敗。第二,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國家之間的矛盾。受「一戰」和十月革命的影響,殖民地國家爭取民族獨立和民族自決的鬥爭高漲,如中國的五四運動,朝鮮的「三一」運動、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土耳其的凱末爾資產階級革命和埃及「華夫脫」運動等。這些衝擊了西方的殖民體系,一些國家的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殖民國家被迫改變統治策略,如英國被迫承認其自治領的內政外交獨立自主,國聯實行「委任統治」等。第三,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主要表現為戰敗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戰勝國與戰勝國之間的矛盾。其中,英法爭奪歐洲霸權鬥爭激烈;美國妄圖控制世界,欲與英國爭奪世界霸權,但是由於雙方實力均無明顯優勢,最終相互妥協退讓,確立了戰後重新瓜分世界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暫時調整了帝國主義在東西方的矛盾,資本主義世界在20年代出現了和平發展的短暫局面。

2.進入30年代後,由於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德、日、意等國為擺脫危機建立了法西斯專政,對外侵略擴張,妄圖建立「歐洲新秩序」和「大東亞新秩序」,英、法、美等國出於種種原因實行「綏靖」政策,縱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帝國主義的「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最終崩潰。美、英被迫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鬥爭行列,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國際關係中的主要矛盾由此演變為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與法西斯勢力之間的矛盾。這一時期其他矛盾從屬於這一主要矛盾。

整個這一時期,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大搞金元外交,逐步參與解決一些重大的國際事務,對一系列重大國際問題的解決起了重要作用,逐步代替英國成為世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二戰」後至今為第三時期

這一時期,國際關係的格局經歷了由兩極對峙到多極化的演變趨勢。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從1945年至50年代末,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峙與抗爭時期。「二戰」給世界歷史帶來的最直接的結果是歐洲中心地位的喪失和整箇舊殖民主義的衰落。美國在戰爭中迅速膨脹起來的經濟軍事實力,使壟斷資產階級急於謀求世界霸權,在經濟上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統治地位;在政治上,美國企圖把資本主義制度推廣到世界各國,並企圖控制和操縱聯合國,把它作為推廣全球擴張政策的工具。為此美國對社會主義國家採取了「冷戰」政策,對歐洲資本主義國家加以扶植和控制,並組成了北約政治軍事集團。與此同時,戰後社會主義超出一國的範圍,東歐、中國、朝鮮等一系列社會主義國家先後誕生。1945年華沙條約組織的成立,結成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

2.從60年代至70年代,是兩大陣營解體與三個世界格局出現時期。由於蘇聯推行霸權政策,社會主義陣營到60年代解體。同時,帝國主義陣營也出現了分裂,形成了美國、西歐、日本三大經濟中心。戰後兩大陣營的對峙局面為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稱霸所代替,它們構成第一世界;亞非拉獨立國家形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殖、反霸的鬥爭,構成了第三世界;美、蘇兩國各自盟國的獨立自主傾向進一步發展,它們既不同於超級大國,又不同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兩者中間,構成第二世界。中國屬於第三世界。

3.從80年代至今,是兩極格局趨向崩潰,國際關係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時期、從60年代至70年代的10年間,世界多極化的局面已經出現,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初,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在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中,日本和西歐共同體國家的經濟實力迅速膨脹,同美國的矛盾日益增多,美國已不像以前那樣可以隨意支配、影響西方盟國。與此同時,東歐國家反對蘇聯控制與指揮,要求獨立自主,積極與西方發展關係。第三世界不斷發展,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等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形勢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以美、蘇為主的兩極格局完全崩潰。當今世界正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這一時期,國際關係中心舞台的問題已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歐洲格局或美蘇爭霸格局。急劇變化中的歐洲、迅速崛起的日本、改革開放中的中國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大作用。同時,由於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信息革命的巨大推動,各國在經濟發展中相互依存的關係日趨明顯。這一切都說明,在新的國際格局裡,不會只有一個中心。

【專題結構】

一、英國霸權地位的興衰:英國是老牌的殖民國家,在近代史上有「日不落帝國」之稱。其霸權的興衰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16-18世紀中期殖民霸權地位的確立時期。新航路開闢以後,首先向海外發展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到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荷蘭、法國及英國也走上殖民擴張的舞台,它們不但取代了西、葡兩國的地位,而且互相爭奪海上霸權,最後取得勝利的是英國,1588年英國海軍擊潰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有力地削弱了西班牙的海上實力。在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英國國會頒布《航海條例》,先後進行了三次英荷戰爭給荷蘭以致命的打擊。結果,荷蘭喪失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國從荷蘭手中取得紐約殖民地。而且英國從此取得了海上霸主地位。在「光榮革命」後,資產階級政權剛一確立,英國就開始了與法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長期鬥爭。戰爭波及世界各地:在北美、非洲及印度。法國戰敗,在印度的勢力被英國排擠,在北美,英國奪取了法國整個聖勞倫斯河流域及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廣大土地。至此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強國。綜上所述,從16世紀末起英國先後打敗西班牙、荷蘭、法國,最終確立了殖民霸權地位。

2.18世紀晚期至「一戰」前,殖民霸權地位發展和鞏固階段。18世紀晚期發端於英國的工業革命壯大了英國經濟實力,為其霸權地位的穩固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19世紀初,英國為了打擊法蘭西第一帝國在歐洲大陸的擴張野心,多次糾集俄、普、奧等國組成反法同盟,最終打敗了法國。在隨後的維也納會議上,竭力限制法國,保證歐洲均勢,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國奪得了許多原屬法國的海外殖民地,進一步確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19世紀中期,英法工業資本主義空前發展,為了同俄國爭奪奧斯曼帝國的商品市場,並使其成為其半殖民地,直接派兵參加對俄作戰,這場戰爭稱為「克里米亞戰爭(克里木戰爭)」,結果俄國戰敗,英法在土耳其和世界各地的勢力大大加強。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隨著德國經濟實力的壯大,霸權政策的推行,英德矛盾日益激烈,英國放棄了長期實行的「光榮孤立」政策,與法國、俄國結為三國協約,與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對抗。並在「一戰」中打敗了以德國為首的三國同盟。

3.「一戰」至「二戰」結束,英國殖民霸權漸趨衰落。從經濟上來看,英國經濟因大戰而遭到慘重損失,債務劇增,工商業呈現衰退現象。從軍事上來看,戰後英國在巴黎和會上,根據它的歐洲「勢力均衡」傳統政策,不願法國獨霸歐洲,反對過分削弱德國,想保持其海上霸權。但在華盛頓會議上,由於《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簽訂,英國從此失去海上霸主地位。從對殖民地的控制來看,戰後英國被迫允許愛爾蘭南部26郡脫離它的統治獨立,威斯敏斯特法承認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都獨立自主,同為大英帝國的平權成員。從以上情況看來,英國的霸權地位在衰落。但它仍維持著殖民霸權,表現在:第一,巴黎和會基本體現了英國的意志,20年代中期又與美國一起掌握了德國賠款問題的主動權。第二,美國想通過控制國際聯盟來插足歐洲事務,控制其他國家。但最終結果國聯的實權掌握在英法手中。

30年代,英國推行「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一直到40年代參加了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二戰」後,英國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殖民體系瓦解。至此,往日的「日不落帝國」不復存在。隨著美國經濟、軍事實力的壯大,其霸主地位確立。

二、美國的擴張史

1.美國獨立後到19世紀中期(內戰前)。19世紀上半期美國領土擴張以北美大陸擴張為主,美國獨立以後,通過贖買、武裝顛覆或發動戰爭等手段,大力進行領土擴張。到19世紀中期,美國領土已從大西洋擴展到太平洋沿岸。對拉丁美洲,早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總統門羅向國會提出咨文,排斥歐洲列強向美洲擴張,反映出美國要統治整個美洲的野心。

2.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內戰中北方戰勝南方,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再加上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刺激與推動,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裝上了雙翅,對外擴張的野心也隨之壯大。對拉美,19世紀末,提出「泛美主義」的口號。1898年,美國借口「解放」古巴挑起美西戰爭,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波多黎各,使古巴淪為自己的保護國。在亞洲,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菲律賓和關島。1899年在中國推行「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政策,與列強共同支配中國。20世紀初西奧多·羅斯福推行「大棒政策」,在西半球建立霸權。這個階段美國的擴張還是以拉美為主。

3.「一戰」後至「二戰」。「一戰」中,美國大發戰爭財,「一戰」後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紐約取代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憑藉其經濟實力對外推行「金元外交」,妄圖支配世界各國。「金元外交」首推拉丁美洲,其次為東亞,再次為歐洲。這個政策可以看出美國對拉美地區的霸權進入鞏固期,其侵略的觸角進一步伸入亞洲與歐洲。在亞洲,美國加強了對中國的滲透,同日本爭奪勢力範圍的矛盾十分尖銳,導致了華盛頓會議的召開。在歐洲,美國開始試圖插手歐洲事務,如倡議成立國際聯盟、插手德國賠款問題等。進入30年代,美國因經濟危機打擊,為保住其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戰爭,對外宣布「中立」,實質是對法西斯侵略的「綏靖」政策。「二戰」中美國加入反法西斯同盟作戰,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

4.「二戰」至今。「二戰」後初期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軍事上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壟斷了原子彈。經濟上美國擁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和最豐富的黃金儲備,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制度,並通過關貿總協定,控制更廣闊的世界市場。在歐洲採取「冷戰」,在亞洲赤裸裸發動侵略戰爭,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霸權地位。與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對峙與抗爭。50年代開始,隨著蘇聯霸權主義政策的推行,美國開始了與蘇聯爭霸的時期。從資本主義世界來看,到60、70年代,帝國主義陣營出現了美國、西歐、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80年代起日本與西歐共同體國家的經濟實力增強,美國已不像以前那樣可以隨意支配、影響西方盟國。這段時間美與蘇的爭霸互有得失,各有勝負。

三、法國對外關係史

1.17-18世紀法國的殖民擴張。在北美建立「新法蘭西」』和路易斯安那兩個殖民地,在印度東海岸建立了本地治理等殖民據點,殖民勢力一度強大。18世紀,英、法雙方既在歐洲又在印度和北美爭奪殖民地,結果英國侵佔印度大片領土,法國還喪失了加拿大和新法蘭西,殖民勢力蕩然無存。

2.19紀初,拿破崙第一帝國崛起,為本國資產階級爭奪世界市場和霸權,發動了多次對外戰爭。一度稱霸歐洲大陸。後在英俄普奧等國的聯合進攻下,第一帝國覆亡,在維也納會議上受到制裁。19世紀中期,法國在非洲侵佔阿爾及利亞,在亞洲同英國一起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侵略越南,為爭奪奧斯曼帝國與英國一起對俄作戰,即「克里米亞戰爭」,法國的勢力大大增長。19世紀70年代,普法戰爭法國戰敗,元氣大傷,為報普法戰爭失敗之仇,20世紀初加入以英國為核心的三國協約。

3.「一戰」後,法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力圖恢復其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表現在巴黎和會上竭力削弱德國,結果法國收回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取得了薩爾煤礦的開採權,與英國瓜分德國在非洲和中東部分的殖民地。會後與英國一起操縱國聯,一度掌握著德國賠款問題的主動權,與比利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結成同盟,共同防禦德國。戰後初期法國贏回了其昔日的霸主地位,但這是短暫的,隨著德國魯爾危機的出現,法國喪失了其賠款問題的主權。

4.「二戰」前後的法國。「二戰」前,法國對外推行「綏靖」政策,縱容法西斯擴張。「二戰」中遭到德國的進攻,北部由德國佔領,這是「綏靖」政策的惡果,在反法西斯聯盟的共同努力下,最終法國贏得了勝利。「二戰」後,1949年,法國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其海外殖民地如阿爾及利亞等地獨立。

【專題啟示】

1.在國際關係中,民族與國家的利益總是放在第一位的,我們在理解國際關係時,如果抓住主權國家、國家利益這一基本點,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理解和認識近現代國際關係的實質及其特殊性。近現代國際關係的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乃至宗教、民族、集團關係等諸多方面。其中,首要的是國際政治關係,而戰爭與和平問題,始終是國際政治關係中的核心問題。國際經濟關係是國際關係中最基本的、最活躍的關係,它影響和制約著國際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國際關係中的諸多內容是由國家之間的競爭、衝突與合作等形式表現出來的。競爭是國際關係中的最為普遍的的基本狀態。衝突的表現無所不在。合作只是國家利益在某一時期的匯合,是在特定環境中一種暫時的協調。國際關係中沒有為合作而合作的,合作只是一種方式和手段,而且它與衝突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

2.國際關係格局的變化根源。世界近現代史的幾百年中,國際格局幾經大的變動。自19世紀以來,國際政治格局大致經歷了維也納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雅爾塔體系(兩極格局)、多極化趨勢等階段。每一階段的國際體系都有各自的特點。從歷史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國際關係體系的大變化反映了國際關係中心舞台的轉移。這一轉移取決於生產力的發展和變化。因為生產力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實力。而國家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是實力的較量。實力的消長,國家的興衰不可避免,國際關係的格局和中心舞台也就隨之改變。

3.近現代重大的國際組織或集團的性質及其作用。在世界近現代國際關係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國際組織和集團。從反法同盟到神聖同盟,從三國同盟到三國協約,從國際聯盟到聯合國,從北約組織到華約組織,從歐共體到亞太經合組織,等等。從性質上看,既有政治的,又有軍事的和經濟的,還有的具有多重性質。這些國際組織和集團,對近現代國際關係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近現代國際格局或體系的演變起了重大作用。隨著國際政治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隨著區域和地區的經濟合作的頻繁與深化,隨著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如環境、人口、資源等等的不斷展現,各種國際組織還將有增無減,並在國際事務上發揮日益明顯的作用,日益成為國際關係中重要的行為主體。

4.領袖人物對國際關係的個人影響。近現代國際關係史上,雖然推動國家間關係進程的歸根到底有其物質的原因,但是國家的意志又是通過各自的領袖人物體現出來的。所以在觀察國際關係史上各種風雲變幻時,不能不注意領袖人物,尤其是主要國家的領袖人物的性格、行為與影響。在近代歐洲國際關係史上,如果忽視了拿破崙、俾斯麥等人物的作用,就無法全面地理解法國大革命和普法戰爭後歐洲國際關係格局的變化;在世界現代史上,如果看不到斯大林、羅斯福等人的影響,就很難認識到「二戰」後兩極格局局面的出現。在總的客觀歷史的框架中,正是這些領袖人物的性格與目的決定了他們所代表的國家的政策走向,從而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某一時期世界政治的戰爭與和平。

5.歐洲在近現代國際關係中的地位。無論從國際關係體系的變化,還是從國際政治中心舞台的轉移的角度來看,今天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政治格局,追其根源,是起源於歐洲國家。近代歐洲民族主權國家的形成;它們之間的競爭與衝突;在競爭與衝突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國家理論及有關學說,都為近現代國際關係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進入20世紀,歐洲在國際政治中「獨領風騷」的時代結束。現在,歐洲雖然在國際事務中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它畢竟是日趨多極化的世界中的一極。

【重難點提示】

1.世界主要矛盾的演變

(l)從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16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的總體特徵是西歐國家爭奪殖民霸權。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開始樹立海上霸權。1652-1674年,經過三次英荷戰爭,荷蘭喪失歐洲強國地位。18世紀英法七年戰爭,英國打敗法國,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2)從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期的總體特徵是列強爭奪海上霸權和歐洲霸權。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進攻法國。1815年拿破崙帝國覆亡,法國喪失歐洲霸權。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失敗,喪失歐洲霸權。

(3)從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總體特徵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必然規律,隨著向帝國主義的過渡而加劇了。根源於普法戰爭的法德矛盾一時成為歐洲大陸的主要矛盾。為爭奪巴爾幹半島,俄奧矛盾不斷加劇。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德國經濟發展超過英國,且將「大陸政策」改為「世界政策,德國成為英國的主要競爭對手。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間的主要矛盾。20世紀初,最終形成以德國為核心的三國同盟和以英國為核心的三國協約。兩大軍事集團擴軍備戰,終於導致了「一戰」的爆發。

(4)從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國家同反法西斯國家的矛盾。1919年一1945年的總體特徵先是戰後初期的激烈動蕩轉為和平發展,繼而30年代的大危機使世界走向戰爭。戰後英美圍繞國聯、制海權等方面展開了激烈的爭奪,美國取得與英國相等的制海權。英美矛盾成為戰後帝國主義的主要矛盾。在30年代大危機影響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隨著法西斯在亞、非、歐的侵略擴張,各國人民英勇進行反法西斯鬥爭。

(5)從美蘇矛盾到南北矛盾。「二戰」後的總體特徵是從兩個陣營到三個世界,由兩極格局向多極格局的趨勢發展。戰後美國推行霸權政策,美蘇冷戰,北約與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抗。1991年蘇聯解體後,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更加明顯。世界經濟發展面臨激烈競爭,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矛盾南北矛盾日益尖銳。

2.國際關係格局的變化

(l)維也納體系。這一體系是在歐洲一些國家爆發的資產階級革命、歐洲封建統治秩序受到嚴重衝擊的背景下,歐洲專制君主們企圖採用高壓手段,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體現。維也納會議的決定和「神聖同盟」、「四國同盟」的建立,不僅恢復了被革命推翻的<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歐洲君主的封建統治,而且企圖從政治、軍事外交來防止和鎮壓新的資產階級革命,使歐洲的歷史出現了嚴重的倒退。同時,它只顧大國利益,任意踐踏弱小民族利益。另一方面,在維也納體系下,各國常用召開會議的辦法來解決國際間的爭端,客觀上促使近代國際關係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維也納體系的反動性決定了這一格局的短暫性。體系內部矛盾重重。首先是各國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同封建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其次是被壓迫民族與俄、奧、普、法等歐洲大國壓迫者之間的矛盾與鬥爭。再次是歐洲大國之間的矛盾和鬥爭。這些矛盾發展,導致歐洲許多國家發生了一系列的革命、改革和民族解放戰爭,從而將維也納會議的總決議和各種「神聖」的原則全部推翻。

(2)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一體系包含凡爾賽體系和華盛頓體系。前者是「一戰」後,英、法佔主導地位,懲治以德國為首的戰敗國,重新分割其殖民地的基礎上,確立的帝國主義在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統治秩序。後者是在美國居主導地位,宰割中國、抑制日本的基礎上確立的帝國主義國家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在列強以實力為基礎的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這一體系蘊含著種種矛盾。包括:第一:戰勝國帝國主義同蘇維埃俄國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矛盾。這種矛盾本質是階級和民族矛盾。第二: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矛盾。法、德矛盾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第三:戰勝國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這是因分贓不均而引起的。英、美矛盾和美、日矛盾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標誌著尼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徹底瓦解。

(3)雅爾塔體系。

A.建立。雅爾塔體系是「二戰」後期,美、蘇、英等國為了各自的利益,通過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為戰後設計的一幅世界秩序和藍圖。它是美蘇兩大國劃分勢力範圍,是強權政治的產物,它為後來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開了先河。同時,雅爾塔體系倡導和平、民主,對世界各國的和平運動和政治民主化進程以及戰後國際關係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B.兩大陣營的形成與對立。「二戰」後美國崛起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蘇聯則成為唯一能與美國抗衡的強國,美國企圖依仗它的經濟、軍事實力來獨霸世界,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最大障礙,於是,美國便實行「冷戰」政策,遏制社會主義的發展,1947年3月杜魯門主義的提出,標誌著「冷戰」的開始。冷戰體制是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政治上對抗、軍事上包圍、經濟上封鎖、思想上進攻。1947年馬歇爾計劃的提出和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標誌著帝國主義陣營的形成。而1955年5月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標誌著社會主義陣營形成。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對峙和鬥爭,表現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意識形態的方面,貫穿於整個50年代。

C.美、蘇爭霸。美、蘇爭奪世界霸權不再是瓜分世界而是獨霸世界。因此出現了核時代的兩大軍事集團對壘和狂熱的軍備競賽。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略態勢,隨著美、蘇雙方實力對比的變化而變化。

D.雅爾塔體系的解體。第一,美國霸主地位的動搖。戰後初期受美國控制的西歐、日本,隨著經濟實力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它們與美國在經濟上出現磨擦政治上出現獨立自主傾向,反對美國控制的鬥爭不斷發展。1958年歐共體成立。日本和歐共體開始奉行相對獨立的外交政策,不再願意唯美國的馬首是瞻,聽命於美國,使美國獨家壟斷的霸主地位受到嚴重動搖。第二,社會主義陣營的分裂。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中蘇開始發生分歧,到1965年3月蘇共一手操縱召開的分公分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分裂社會主義陣營的莫斯科會議,標誌著社會主義陣營已不復存在。它表明,社會主義陣營內部從政治路線、理論觀點的分歧發展到組織上的分裂。第三,兩極格局的終結。兩極格局的終結,主要是以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為標誌的。兩極格局解體過程始於80年代中期,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起,蘇聯國力進一步明顯下降,其政策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蘇聯變化的影響下,1988年東歐發生劇變,轉向西方,這就使兩極格局基本上瓦解。1991年8月後的蘇聯劇變,最後完成了格局解體過程。

(4)多極化趨勢。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標誌著舊的世界格局的解體,世界進入新格局轉換時期。a.格局轉換時期的特點。首先,這次世界格局的轉換,與本世紀前兩次格局變動不同(是通過戰爭的勝負來決定),它是在和平條件下發生的,這就決定了新舊格局交替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其次,從兩極格局終結到形成新的多極格局將有一個比較長的過渡時期。再次,這次新舊格局轉換過程中,鬥爭的焦點是以經濟和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誰在綜合國力的較量中最得勝利,誰就能夠成為多極中的一極。b.當今世界格局的特點是一超多強,向多極化發展。兩極格局的終結,美國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美國想一家獨霸世界已顯得力不從心。除美國之外,還有日本、歐盟、俄羅斯、中國等多強。美國要建立單極世界的企圖是不可能實現的。而多強中的誰都不可能作為獨立的一極來同美國相抗衡。因此,目前世界格局的總趨勢是一超多強,向多極化發展。

3.20世紀西歐的世界霸權的興衰及其原因

20世紀對西歐霸權來說是從頂點上不斷衰落並最終崩潰的過程:

(l)「一戰」之前,西歐(主要是英、法)的世界霸權達到了頂點。其原因是:西歐是世界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擁有當時先進的政治制度,工業革命奠定了其領先世界的堅實基礎。儘管戰前英、法工業發展速度相對緩慢,但其綜合國力仍很強大,而且英、法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殖民帝國。

(2)兩次大戰之間,西歐的世界霸權開始遭到削弱。原因:「一戰」從政治、經濟和殖民體系方面削弱了西歐,喪失了世界經濟霸權,世界金融中心也轉移到美國;政權受到革命的威脅;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沉重打擊了殖民體系。美國的挑戰,但英、法聯合日本暫時阻止了美國成為世界霸主。

(3)「二戰」之後,世界霸權最終結束。原因:「二戰」極大地削弱了英、法等國,使之經濟遭到很大破壞。更重要的是「二戰」使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最終使西方的殖民體系迅速崩潰。美國國力猛增,乘機利用西歐的衰落試圖從各方面控制歐洲,推行其全球霸權政策,最終取代西歐稱霸世界。

4.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戰後國際關係的影響

極大地改變了世界力量對比,徹底打破了數世紀以來形成的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格局,促使世界歷史從一個歐洲列強主宰的舊時代,逐步過渡到一個兩極結構的新時代,「二戰」沉重打擊了舊歐洲,德國因戰敗而退出爭霸舞台,英法被嚴重削弱,整個歐洲分裂為東西兩部分,長期分別處於美、蘇兩大國控制之下。美、蘇兩國逐漸主宰了世界,形成了美、蘇在歐洲乃至全球對峙的局面。

戰後世界從兩極政治走向多極化政治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一,美國在侵朝戰爭、越南戰爭先後遭到失敗,打擊了美國的霸權地位。第二,「二戰」後,亞、非、拉的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使帝國主義殖民體系迅速崩潰。第三世界崛起,中國的強大,促進了反帝反殖反霸鬥爭的開展,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三,從5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歐洲共同體」的形成和日、德兩個經濟大國的迅速崛起,直接威脅到兩個超級大國的經濟霸權和國際地位。第四,「二戰」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大陣營的對立,逐漸發展為美、蘇大國的爭霸,結果削弱了兩國的經濟力量,至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各國發生劇變。舊的世界格局宣布終結,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極化在加速發展。

90年代初兩極格局解體後,世界形勢呈現出和平與動蕩並存的局面。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兩極格局結束,世界呈現多極化趨勢,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衰落,日本、西歐各國經濟力量的上升,俄羅斯的軍事和工業基礎,中國不可忽視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具備成為多極的一極的潛力。因此,多極化趨勢有利於世界的安全與穩定,和平成為歷史發展的主流。兩極格局結束,使過去東西方矛盾掩蓋下的地區衝突、民族矛盾加劇,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經常以「政治民主化」和「人權」問題,向第三世界國家施壓,局部戰爭不斷。

5.「綏靖」政策

(1)原因

①在30年代大危機的沉重打擊下,德、日積極對外擴張,轉嫁危機,形成歐亞戰爭策源地,與英、法、美髮生衝突;②英、法、美受到經濟危機的打擊,忙於應付,處於軟弱狀態;③國內和平主義思潮泛濫,恐懼戰爭,主張妥協;④對蘇聯的恐懼和仇視,主張對法西斯國家妥協,實現禍水東引;⑤通過犧牲弱小民族的方法來滿足侵略者,以免威脅自己。

(2)結果: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最後使戰爭從局部發展為全球性的戰爭。

推薦閱讀:

如何才可以處理好夫妻關係?
澳大利亞媚日反華再證經貿關係靠不住
地支刑沖破害和宮位之關係
指甲小月牙與身體健康的關係7
命局、大運、流年三者關係(下)

TAG:國際關係 | 國際 | 關係 | 國際關係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