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糾正孩子說髒話
當第一個髒字從孩子口中蹦出時,不少父母會感到緊張,生怕孩子從此學壞。教育學家認為,4歲是孩子說髒話的興奮期,一般這種情況到上學的年齡會自行結束。它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插曲,但父母還是應該及時糾正孩子說髒話的習慣。 A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案例1:5歲的皮皮過生日時,得到了一套兒童工具箱,於是,他開始學著爸爸修東西的樣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叮叮噹噹敲個不停,還不時地說著:「他媽的,這破玩意兒!」 分析:顯然,皮皮的髒話是跟爸爸學的。大人們有時不經意的語言「失足」,會讓孩子敏銳地捕捉到「關鍵詞」而津津樂道地加以使用。這個年齡的孩子最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做事的樣子。 提示:就模仿行為來說,孩子未必意識到自己是在說髒話,父母也不必去追究,或做任何評論。但是應反省一下,孩子的髒話是從哪裡學來的,以後大人要注意為孩子提供一個清潔的語言壞境。 B 孩子需要發泄情緒 案例2:在商店的兒童櫃檯前,3歲的雯雯要求媽媽給她買個小玩具,可媽媽不同意,於是雯雯便生氣起來,邊跺腳邊沖著媽媽大叫:「你是個笨豬。」 分析:願望得不到滿足,會使孩子遭遇到很大挫折,他們通常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發泄心中的不滿。這時,他們應該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他們就是要用這些髒話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提示:在大庭廣眾,聽到孩子這樣說話,父母都會感到尷尬,但千萬不要讓情緒失控。不妨用深呼吸或默數數字等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不妨接著孩子話說:「如果媽媽是豬的話,今後我們就去住臭烘烘的豬圈,沒有漂亮的小床和柜子,也沒有各種好吃的飯菜……」 當你將情景一直描述下去時,孩子自然而然會加入到想像中。建議要在孩子已經忘記不愉快時,再平靜地告訴她拒絕買玩具的理由。 C 偶爾出現用詞不當 案例3:奶奶一時找不到眼鏡,正四處尋找時,4歲的強強坐在沙發上自言自語地說:「奶奶真是個大白痴!」這讓全家人都驚呆了。 分析:一般來說,4歲的孩子不會惡意侮辱人,所以,可能他根本不明白這個詞確切的意思。有可能孩子偶爾聽到了這個詞,對詞意有一點感覺,想用一用而已。 提示:不要用「不許講」來阻止孩子,而應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說法。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大白痴是什麼意思?」他可能會說:「奶奶總是找不到東西……」此時就該及時糾正孩子:「那就應該說:『奶奶容易忘事』才對呀!」然後繼續對孩子說:「現在,我們一起幫奶奶找眼鏡。」如果孩子堅持要說這個詞,此時可以嚴肅地教育孩子:這樣說奶奶是不對的。 D 偶爾試探性使用 案例4:4歲的堯堯被外婆從幼兒園接回家來,一進門後看見媽媽就大聲打招呼:「嘿,小妞兒!」然後笑嘻嘻地看著媽媽。 分析:可能孩子在公眾場所聽到了這個詞,他想試試看對家人說這個詞會引起什麼樣的反應,於是,他選擇了媽媽作為試驗對象,並沒有其他的用意。 提示:學齡前的孩子會對髒話很著迷,往往是因為周圍人的反應讓他們覺得很過癮,比如小夥伴的驚愕眼光,幼兒園老師的嚴肅表情,父母的鎮靜神情等……這些會讓孩子覺得臟活成了權力的象徵,他們能通過髒話實現引人注意的目的。所以,當孩子第一次或第二次說髒話時,不必去理會他。這樣做實際上是告訴孩子,這些詞毫無意義。同時孩子能接收到這樣的信號:這些詞語一點都不重要,可以把它忘記了。 此外,媽媽不妨明確地告訴孩子:「我不喜歡小妞這個詞,如果你用這樣的詞去和朋友打招呼,也會失去好朋友的。」記住,千萬不要長篇大論地教育孩子。 (曉風推薦)
推薦閱讀:
※麻衣神相之糾正---異類相學指點 之一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
※【【轉載】】6歲以下的孩子有這4種高危性格!一定要儘早糾正
※如何糾正孩子的任性和缺點 - Qzone日誌
※含胸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