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悔」

流緒
「青春無悔」

張刃

上海崇明島上有個「東平國家森林公園」,那裡有成片的水杉、松柏、楓樹林……分門別類,排列整齊,顯然並非原始形態,而是人工種植的。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用了多少勞動,完成了這浩大工程?答案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後,22萬知識青年,用他們的青春歲月與汗水,給後人留下了這一片綠陰。

森林公園裡有一座紀念碑,上書「青春無悔」四個大字,周圍有紀念牆,鐫刻著密密麻麻的知青姓名;有歷史照片,記錄著他們曾經的年華;有四組雕塑,再現了他們當年的勞動、生活場景。我默默地逐一看過去,不禁為之感動——因為我也曾為知青。半個世紀過去了,崇明人以這種方式為知青曾經的貢獻做紀念,這在全國恐怕也是少有的。

中國知青,是一個特殊的、龐大的社會群體,包括現任黨的總書記、國家總理,以及許多的社會精英,都曾是知青。當然,絕大多數的知青不過芸芸眾生,默默無聞,而且多已步入暮年,甚至早逝了。但無論人生幾何,結局怎樣,歲月決定了這是一代無法跨越,無可漠視的人群,歷史記載著他們曾經參與的社會進程,無論是否輝煌,甚至荒誕。

然而,那段青春是無悔的嗎?竊以為,這四個字很沉重,也很值得思量。這不是一個幾段文字就能夠說清楚的話題。

對於曾經的過去,悔與不悔的前提,首先是這段經歷是否你自己的選擇。實事求是地說,當年絕大多數知青上山下鄉是迫於壓力,而非自覺自愿的。下鄉後又吃過許多苦,甚至耽誤了學業,耽誤了人生,從這個意義上,有人說悔,不是人之常情嗎?否則,何以許多知青從不願談及當年,甚至不願見曾經的「插友」呢?當然,不可否認,也有「革命小將」是憑著滿腔熱血和遠大理想而「自覺」下鄉的,但是,當他們困頓於社會底層,面對貧困、飢餓,面對迷茫的前途,特別是「文革」的破產,醒悟到自己的天真、幼稚時,他們肯定後悔過,只是有人不願意說出來罷了。

悔與不悔的另一個前提,是你從這段經歷中得到了什麼。對於一些曾經的知青、今天的成功人士來說,上山下鄉的經歷或已成為一種「資本」,他們可以說那是歷練,是財富,是成功的基礎,他們沒有必要也無須後悔;但是,對於更多的芸芸眾生,特別是那些因為耽誤了學業,沒有一技之長,更沒有「門路」出人頭地而困頓人生的知青來說,那卻是災難,是噩夢,是「倒霉」的淵源,他們怎麼能夠無悔?——當然,這兩種人,都是知青的少數。

感謝改革開放,知青一代沒有沉淪。就大多數知青來說,既非功成名就,也非潦倒餘生,經歷了人生波折之後,工作盡職盡責,生活安穩小康足矣。他們的悔與不悔,應該才算「主流意識」。我們一批黃土地上摸爬滾打過來的知青,就曾以此為題有過一番爭論,多數人認為,這「青春無悔」是需要辨析的。

如果從積極的意義講,知青經歷可以說青春無悔。畢竟,那是我們在最好的年華度過的最有朝氣的歲月。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切身體驗了百姓的艱辛,了解了中國社會,學會了吃苦耐勞,懂得了直面磨難,摸索著怎樣成人……這些,對於我們日後的人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無論你承認不承認,也無論你是否成才成名,你都無法否認。

然而,那畢竟是在非正常年代發生的非正常事情。許多知青下鄉時還是少年,甚至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思維更是幼稚,卻要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去生活、磨難……在正常年代,這樣的青春歲月,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也不應該是無悔的。

知青歲月是難忘的,因為刻骨銘心;知青歲月是不可重複的,因為有悖人性。不過,那樣的青春,悔與不悔,都寫進了歷史。


推薦閱讀:

TAG:青春 | 無悔 | 青春無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