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浪子:大唐詩俠,高適、岑參的俠義情結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男兒貴得意,何必相知早。飄蕩與物永,蹉跎覺年老。 長卿無產業,季子慚妻嫂。此事難重陳,未於眾人道。 ——高適:《酬裴秀才》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豈為妻子謀。 ——岑參:《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高適和岑參的詩作里,都體現著濃厚的俠義情結。 人生前期,他們的仕途很不如意,入幃得官均較晚,但卻在安史之亂期間,為唐肅宗李亨的「突擊」登基,立過大功。板蕩識英雄,國難見忠魂。唐玄宗的老太子李亨,是在各種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向皇位衝刺。他需要的,不僅是才子型的忠臣;而且必須是有膽量、有魄力、敢於犧牲、敢於擔當的才子型忠臣。 高適和岑參,就是大唐這種類型的才子。 王、孟、李、杜,盛唐的這四位詩文大師,個性瀟洒,素喜雲遊,放浪山水,寄情於大自然。除王維在朝做官外,孟浩然、李白、杜甫三人,竟似遊俠般地,幾乎遊盪了一生。其實,王維多是在朝掛個職的哈,他的情況特殊;王維的主要工作,就是作詩。當然,杜甫其實本應也是公務在身,他原在朝廷擔任左拾遺。拾遺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常到基層考察,再把基層的見聞和「感想」彙報給皇帝。但杜甫職任期間,恰逢安史之亂——皇帝和朝廷,忽然一下都跑不見了,他一個芝麻小官的九品拾遺,又到那裡去上班、領工資呢?所以,可憐的杜甫,只好繼續辛苦地遊盪。 盛唐流浪詩人的隊伍中,還有一個人,就是本篇要說的高適。 高適,祖籍冀州景縣,即今之河北衡水一帶,後遷居商丘。高適出身低微,家境貧寒並且孤單。但高適的為人處世,頗具俠義之風;才華不凡,志向遠大。我判斷,高適很可能是破落的世家子弟,同時也是當時的一位江湖人物。高適與當世許多文壇、政壇名流,多有交情。青年時的高適,到處流浪,謀取功名很不如意。直到五十多歲之時,才由宰相張九齡的弟弟——睢陽刺史張九皋保薦、中舉,入仕為官。但他又不服上級領導、不忍剝削百姓而辭職。人生的前期,是高適的主要創作時期。安史之亂平息後,唐肅宗李亨即位,高適才逐漸發跡,官至散騎常侍。故而,後世人稱「高常侍」。 高適由張九皋保薦,中有道科進士。所謂有道科,是唐代科舉「制科」的一種,屬道科。道科,專修道家學問,行盛於玄宗時期。該科選拔有才、有識、有德之官員,行監察官吏之職,大約相當於如今之紀檢委或監察機關的官員。我想,高適個性中的耿耿之風,應當是被張九皋保薦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史之亂既始,高適任右拾遺、監察御史。其時,在任的許多建議,被玄宗採納,並得到即將上任的新皇帝李亨的重視和提拔。安史之亂期間,李享不顧玄宗旨意,強行登基,是為唐肅宗。高適,就是支持唐肅宗李亨即位的重要朝臣之一。這些因素,都是他發跡的重要原因。之後,高適歷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地方要職,終至朝堂散騎常侍,即相當於皇帝貼身的高級顧問,位比宰相。死後,追封禮部尚書。 個性因素和豐富的人生閱歷所致,高適在詩文方面就體現出雄壯、渾厚、豪放的主要藝術特徵。 三十多歲之後,高適於塞外遊盪。他的邊塞詩,就是在這一時期創作而成。除了邊塞詩之外,高適的憐民詩、傷時諷世詩、送別詩、詠懷詩等類型的詩歌,多有成就。名作《別董大》兩首,就是其代表作。董大,名董庭蘭,玄宗時著名的琴師和音樂家。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前兩句,詩人以簡單的白描,就勾勒出塞外初冬的季節里,一個日光暗淡、黃沙萬里、北風呼嘯、雁舞雪飛的雄壯、悲愴之畫面。在如此的場景里送別朋友,不覺令人動容。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前面所述的情景之中,更加包含著兩個人懷才不遇的悲愴心情。但後兩句,高適又以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態度,在鼓勵這位音樂家朋友,讓他勇敢大膽地「向前走」。 男兒貴得意,何必相知早……長卿無產業,季子慚妻嫂。長卿,即西漢的司馬相如。季子,這裡指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史上的這兩位,未得志之前,都是混得十分狼狽。高適在這首詩里用來自比,以鼓勵朋友斐秀才,要他對人生和前途充滿信心。的確如此,高適原本就是個性堅強的人。他之前大半生,也混得十分落迫。但他意志頑強,敢於面對現實。故而,也常常如此鼓勵朋友。 在這兩首送別詩的意境里,後世的讀者,依然能感受到詩人熱情、仗義的人格魅力,並從中得到莫大的鼓舞。 經過大半生的飄零、拼搏和努力,老天終於沒有辜負高適的志向和才華。恰逢安史之亂的國難當頭,他以實幹家的才學、以從容不迫的膽識,得到了玄宗、肅宗父子的高度重視。高適之後的成功,其中最為主要的因素,就是他個性之中天生那份俠義般的膽量、氣魄,和敢於擔當的熱情。 盛唐時代與高適齊名的,還有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 岑參,比高適略小十歲左右,祖籍南陽,後遷居江陵。岑參出身於沒落的官僚家庭,自幼家境中落,志向高遠,學習十分刻苦。弱冠之年,他即到長安、洛陽一帶求取功名,但卻未能如意。十多年間,於京城、河北和邊塞之間流落飄泊,直到而立之年,及進士第。 初仕的岑參,出塞外,於安西節度使幕下任職。他一生幾次出塞主任,對邊垂風光,多有感懷。許多風光壯麗、熱情豪邁的邊塞詩,即創作於這一時段。期間,又交識了杜甫、高適等盛唐大詩人。安史之亂暴發後,岑參回到長安勤王。其間歷任數職,終至嘉州刺史,後世稱其為「岑嘉州」。嘉州,即今之四川樂山地區。 岑參詩文中,所體現出來的俠義風格,應該來自於從小鍛鍊出來的吃苦精神。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邊塞苦,安為妻子謀?心懷祖國大義、不為妻子謀私、成就一番大事業——這些豪情壯志和豪言壯語,並不是坐在辦公室里喊出來的高談闊論,絕不是鬧著玩的。而須實實在在的實幹精神、和任勞任怨的吃苦精神。 塞外的西北邊垂,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並且,異族悍敵時時虎視,常常襲擾;一有閃失,戰事即起。倘沒有堅強的意志和滿腔的熱情,在那種條件下根本無法支撐下來,生活都會成為困難。正如他在《白雪歌》里所述——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在氣候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卻能寫出如此浪漫、奇麗的詩句,用當今的話說,這就是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哈。 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在這種如詩如畫、情景交融的境況中送別,其中,所體現出來的人性之大義——倘無天生的那種俠義精神,恐怕就無法達到深厚的情感、與此種蒼茫的自然景色之間的融合。 回思高適和岑參的人生際遇,他們都是家境貧困、家道沒落之人,自幼的困難和艱辛,成就了他們個性之中的那份堅強、熱情和「俠義」精神。此種俠義精神,在後來的成長和鍛煉過程中,繼而形成了雄偉瑰麗、熱情奔放的人格魅力。這就是真正的「人生大義」。 高適和岑參詩作里永存的這種俠義精神和人生大義,雖然最終都為大唐王朝做出了無謂的犧牲和殉葬,但卻一直在感染、感動、鼓舞著後世的讀者,尤其是那些身處逆境中的人們,給予他們以信念、勇氣和力量。 高適和岑參逝世之後的唐德宗末期,大唐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本文選自唐都浪子《詩解大唐》之十二:略論高適、岑參的俠義情結
推薦閱讀:

12種情場浪子手面相
女人嫁給浪子的結局是什麼
王巍:金融浪子追夢博物館
她長得美艷情史風流,嫁給浪子生了個影帝兒子,一生傳奇

TAG:唐詩 | 浪子 | 情結 | 大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