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們為何如此成功

編者按:8月1日起,晨報陸續推出《回訪昔日求學明星》大型系列報道,共報道了1978年高考恢復以來的17位省市高考狀元。報道結束後,我們仍接到不少熱心讀者的詢問電話,他們想知道這些狀元有何共同點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為此,我們採訪了狀元本人及「中國高考狀元研究第一人」王極盛教授,總結出17位昔日求學明星的成共性,望老狀元們的成功經驗及他們的家庭教育方法能給大家一點啟示。

  三大法寶造就

  良好的學習習慣+得當的學習方法+正確的考前心態,使得昔日的17位求學明星輕鬆摘得狀元桂冠。

  自覺學習

  見報的17位老狀元從事的行業各有不同,但自小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卻使他們受益終身。

  1978年全省外語狀元陳行健,文革10年期間仍自學不輟,下放農村還在自學《古代漢語》,通讀全英文版《天方夜譚》。

  1995年全省理科狀元肖銳談及學習習慣如何養成時表示,和當時其他學生一樣,無非是預習、聽課、複習。「要自覺地學習。傳統三步曲看似簡單,但堅持下來將受益無窮」。現在,傳統三步曲已被他「改良」為做實驗、聽報告、查閱前人文獻。

  方法得當

  一個人取得的成就到底有多大,往往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這就是「木桶效應」。正由於對「木桶效應」的認同,1988年武漢理科狀元成少勇36歲就成為滙豐銀行最年輕的高級副總裁。

  兩個本科學位、三個碩士學位,正常情況要花17年才能拿到,但成少勇只用了9年。「課堂上的時間完全夠用,學習時要集中精力,要讓所學的知識更多地進入潛意識。」成少勇的成功秘笈就是高效率地學習。

  很難想像,1990年武漢理科狀元羅為高中時也曾考試不及格。但挫敗中的羅為發現,考試不及格並非自己能力欠缺,而是學習方法不得當。除每天認真複習當天所學知識外,他還做好次日的新課預習。對錯題,除了改正,他還找來同類型題加強鞏固。

  1995年全省理科狀元肖銳高一時成績並不好。善於總結規律的他自創「錯題集」,絕不讓類似錯誤再犯。

  「學習與方法,就像腳與鞋的關係。方法得當,如鞋子合腳一樣舒適,走路不吃力;反之,不僅傷腳,且舉步維艱。」1990年全省理科狀元肖欲曉認為,學習方法因人而異,應認清自己的弱點,有針對性地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非千篇一律。

  擺正心態

  十幾年前高考制度未作修改,高校也未進行擴招,用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來形容高考一點不過。在眾多優秀者中脫穎而出,良好的心態必不可少。

  1984年高考首日,剛從醫院包紮完傷口的何立強咬牙忍痛答完試卷,這位纏著紗布進考場的特殊考生,戰勝了生理上的疼痛,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

  10年前的狀元肖銳,高考前兩月,母親病逝的消息突然傳來,噩耗並未讓他沉寂在悲痛中,而是更多地激發了他的鬥志,最終考中全省理科狀元。

  1981年全省文科狀元張敏說,自己當時在班上並非最出色,考中狀元得益於放鬆的心態。「科學的定位很重要,太過苛求的目標,無法達到。」

17名狀元家庭出身各有不同,但無一例外有著民主、寬鬆的家庭教育氛圍。

  父母身教勝於言傳

  1989年全省文科狀元楊悅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母當時都是武漢鋼鐵設計研究院的幹部。楊悅印象中,爸爸常晚上11點多才回家,對工作一絲不苟;媽媽待人很寬厚,從不隨便訓斥子女。受父母言傳身教影響,楊悅做事也特別認真。

  1981年全省文科狀元張敏的父親稱,家長勸導一千句,不如在孩子面前做一次。在父親眼裡,張敏曾是「笨鳥」,父親於是身體力行做好他的榜樣。張敏父母每晚都會看書、學習,無論多忙從不間斷,久而久之,不僅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更讓孩子明白,只要勤奮努力,笨鳥也可飛得更高更遠。

  讓孩子的興趣作主

狀元劉忠祥出生在一個很傳統的家庭,爸爸是武漢客車廠工程師,媽媽是武漢燈具廠會計。當武漢颳起各種培優、輔導風時,劉家父母卻從未「逼」兒子就範。劉忠祥說:「父母很開明,不會刻意讓我參加各種培優。大多課餘時間,他們會帶我去參觀博物館等。」

  1990年武漢理科狀元羅為稱,「我能獲得狀元,甚至有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父母的教育。」父母對他十分寬鬆,給了他很大發展空間。羅為從不覺得學習是任務,而是一種興趣。

  羅為回憶,在完成學校功課和練字外,他的其他時間都由個人支配。媽媽常從圖書館借一些課外讀物,羅為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閱讀。

王極盛,中國著名心理學家與創造學家、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於1999年開始研究高考狀元,連續6年對全國近400名高考狀元進行面對面的訪談及研究,被稱為「中國高考狀元研究第一人」。

  成功源於實力和心態

  任何成功都離不開雄厚的實力和良好的心態,高考也不例外。王極盛認為,獲得狀元的實力即科學文化素質,而狀元大多還具備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

  王極盛說,

狀元自身的勤奮和高效學習方法是其具備實力的條件。在他研究的近400名高考狀元中,大多數狀元智商都在中等和中上,智商超常的並不多見。考前良好的心態往往能使成績「中不溜」的學生一躍成為狀元。

  狀元多是「通才」

  王極盛告訴記者,他研究的近400名狀元,鮮有死讀書者,大多博學多才,興趣廣泛,而這緣於寬鬆的家庭氛圍和家長正確科學的引導。

  死讀書難出狀元,高考狀元們不僅會學,更會玩。歷屆高考狀元年代跨度大,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相通的。發現孩子在某方面表現出特殊的興趣和愛好後,民主的家長會培養孩子揚其長、避其短。

  狀元與出身無關

  獲得狀元與其家庭出身並無直接關係。王極盛表示,在他研究的近400個狀元中,很多父母既非大款也非教授,有的甚至只有小學文化水平。因此,家庭和出身與狀元沒有直接的關聯。

  但這些狀元家庭的共同點是:民主和尊重。對待高考,這些家長都有一顆平常心,考前很少給孩子加壓。

  王極盛稱,狀元的家長很少體罰孩子。大多數狀元家長在中學以後就不再管孩子的學習,因為這些狀元從小就養成了好習慣,把學習看成是自己的責任。記者楊梅實習生 宋榮成

http://www.sina.com.cn 2005/10/14 17:03 武漢晨報


推薦閱讀:

知道嗎?你之所以目前還沒有很成功,是因為沒有睡對人?!
勵志名言,人生感悟,激勵人的話-成功勵志網
妻子取悅老公會不會讓男人走向成功
瘦子增肌飲食該怎麼吃? 良心乾貨助你增肌成功
99%的信用卡申請成功率?這些資料得備好

TAG: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