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的由來及發展
2015年的諾獎獲獎者都有誰?
共有10人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獎,其中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獲得物理學獎;瑞典科學家托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里奇和土耳其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獲化學獎;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獲文學獎;美國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獲經濟學獎。
最為國人矚目的是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一獎項由中國藥學家屠呦呦、愛爾蘭醫學研究著威廉·C·坎貝爾和日本學者大村智共享。屠呦呦10日將到現場參加諾貝爾獎頒獎儀式。
諾貝爾獎和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定在12月10日舉行,是因為這一天是諾獎創始人、瑞典工業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
1895年11月,諾貝爾留下了著名的遺言,根據遺言,他將當時價值3100萬瑞典克朗的房地產轉成基金,用於設立諾貝爾獎。基金會的收入應「每年以獎金的形式分配給對人類福祉有巨大貢獻的人」。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信息,今年單項諾貝爾獎獎金數額為800萬瑞典克朗。除了獎金,諾獎獲獎者還將獲得金質獎章和證書。
值得一提的是,10日頒發的5個獎項中,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和文學獎是根據諾貝爾遺囑創立的,1901年開始頒發,經濟學獎1968才開設,次年開始頒發。
獎金髮不完:全靠投資理財
最初諾貝爾的遺產只有3100萬瑞典克朗,從1901年至今的114年里,諾獎發放的獎金總額早已遠遠超過諾貝爾的遺產,那為什麼還能有錢發獎金呢?諾貝爾獎之所以能夠持續不斷發放,要歸功於投資理財。
憑藉理財專家的出色表現,諾貝爾獎完全依靠投資理財的收入繼續執行著諾貝爾的遺囑。而且百餘年來,雖然諾獎金額曾有波動,但到2011年,諾貝爾基金會的總資產仍然高達28.6億瑞典克朗,是設立之初的92倍。
不過,理財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2011年,由於全球股票市場不振,諾貝爾基金會的股票投資就虧損了1900多萬瑞典克朗。因此,諾獎每項獎金的金額也從1000萬瑞典克朗降低到800萬。
獎金咋用:有人「買買買」 有人沒空理
諾貝爾基金會投資理財,讓獎金「發不完」,那諾獎的得主們又是如何處置他們的獎金的呢?
在獲獎者中,有不少人把獎金花在後續的科研上,還有些得主把獎金捐給支持他們的單位或個人,或者是他們所支持的項目,也有獲獎者把獎金花用於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支出。當然,更有科學家把獎金用在了「買買買」上。
保羅·納斯爵士在2001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時候,決定買一台高檔摩托車。1985年得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兼經濟學家弗蘭科·莫迪利安尼把部分獎金用來升級他的帆船。1993年醫學獎得主之一的菲利普·夏普則是買了一間有百年歷史的房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不過,對於另一些科學家來說,思考如何用掉獎金則是個大工程,比如2012年物理獎共同得主理察·羅伯茨就表示,他根本沒時間琢磨獎金的事。
推薦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10月揭曉村上春樹仍是最大熱門
※苗洪: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決定停發
※音樂人鮑勃·迪倫獲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
※祝賀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魯迅曾拒諾貝爾獎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