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學概論

作者:太 虛 來源:南普陀在線 時間:2007-1-8 9:22:46 瀏覽次數:617

緒言學史第一章 釋尊略傳第一節 釋尊出於印度之背景第二節 未成正覺前之釋尊第三節 成正覺後之釋尊第二章 印度佛學略史第一節 佛滅後結集諸藏差別第二節 小乘盛行與分成各部第三節 大乘繼興與其派別第三章 中國佛學略史第一節 經律論之翻譯第二節 宗派之成立第三節 唐末以來之變遷第四章 各地之佛學略史第一節 錫蘭緬甸暹羅等處之佛學第二節 西藏尼泊爾蒙古等處之佛學第三節 朝鮮日本台灣安南之佛學學理第一章 因緣所生法──五乘共學第一節 總論第二節 無始流轉一 心之分析二 煩惱業生三 有情本死中生四 器界成住壞空第三節 業與界趣第四節 異生與聖一 煩惱伏與斷二 斷之差別第五節 成聖之道一 有情種姓二 佛教增上三 人天階梯四 出世三乘第六節 再論業與界趣之流轉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學第一節 諸行無常第二節 諸法無我第三節 涅盤寂靜第三章 一實相印──大乘不共學第一節 諸法畢竟空第二節 五法三自性第三節 八識二無我第四節 法界無障礙第四章 約略指廣結論第一節 解釋對於佛學之誤會第二節 佛學的本質第三節 佛學的方法第四節 佛學的應用第五節 怎樣研究佛學緒言『佛教』,平常都以寺庵中之僧尼為代表,以為不過一種禮拜式之宗教,何學之可言!此曰佛學,未免有所未喻,故先將學字解釋之。學字常義有二:一、是動詞,如學習學作,凡有所摹效練習,均可名學,如小兒學語學行等。二、是名詞,如學理學說,凡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前後相應,有精深詳密之條理者,如科學哲學等,方可名學。今稱佛學,亦指有精密條理之學理而言。向來佛徒有所謂學佛與佛學之二語。學佛者,謂實踐修行;而佛學則講求明確精密之學理。其實學佛與佛學非二,凡學佛必先了解佛學之真理,然後始能貫徹實行。故欲實行學佛,必先究明佛之學理,佛之學理,尤貴實證。如依佛典固可得其理解,然所求之理解乃是佛智所實證之境,若僅作為一種研究,則實際上仍未能證得。故講學應期於實證,期實證則須學佛之所行。佛教何以有學?通常佛典內多稱佛法。有人言佛法即哲學,佛法及宗教。有人言佛法非哲學亦非宗教,只能稱佛法。今將佛法分為四種,即教理行果是也。教者,即佛現身於世間所說之法,遺留於後世教化有情者。在當時僅有言說,未留文字,故無書籍。其所說之語言,以音聲為體。依聲之高下長短成為名,集名成為句,名句依於文。多名多句多文之積聚,在佛學上謂之名句文身,此多名句文身,在佛當日以聲為主,聞者依佛所教修證,無文字之必要。及至佛說法度人事終,滅度之後,弟子因佛去世,恐後無所宗依,故將大眾所聞於佛之教法,就憶持多聞者傳誦所聞,由大眾證明錄成經典,此即佛之遺教。此佛之遺教,與通常之學理學說不同。蓋通常之學說,乃依半明半昧之常識推究所成,以所已知者推所未知,如科學方法,在其推究之中,得一番經驗加一層知識;若昔言天圓地方,後知地本球形,則說無確定,義時變動。佛之教法與余學來源不同,乃是純由聖智中所流出之至教。故於教法上言,不能不用信力領受之,此點與信宗教無異。佛法非宗教亦非不是宗教,故欲講佛法必先信有佛。佛者、乃佛陀之簡稱,系覺者之義,覺者指已得無上正遍覺之人,此界中已得無上正遍覺者,曾有釋迦牟尼佛現身世間,說法度人,因有教法遺傳人世。然又不同其餘宗教者,則吾人能實行實證到於無上正覺,吾人亦即成佛,故吾人於佛終可平等。惟在未成佛以前,欲求成佛,不可不先信受佛之教法。然此信亦非盲從之信,蓋吾人若信有法界諸法之真實理,則覺悟此真理至於圓滿者,即是無上正覺。在佛之無上正覺中,無一剎那間不徹上徹下徹內徹外完全明了覺知者,非前念知一後念又知一也。在佛自覺已到圓滿地位,更不須學說學理及學習學作之學,故曰無學。然佛證入究竟覺悟境界,如虛空、如大圓鏡無不含照,而一切眾生未能證入法界萬有之真實相,所以迷昧顛倒生出許多煩惱痛苦,佛悲憫之,故施設名句文身之教法使之覺悟。佛之教法有兩方面。一者符契真理,佛一念中普遍照了法界萬有之真實理,時時相應,無有一毫謬誤,故所說法皆契真理。一方面又符契根機,聞法者是何等根器,何種機感,即為之方便解說。此之兩方似相衝突,以眾生心智不與佛齊,隨順眾生則不契理。然隨機說法乃佛行化之權巧,漸次皆令通到佛之境界,所謂皆令入佛知見,此為無上正遍覺中施設流出之教法。惟此種施設,必系應機而起,佛與佛則不用此也。此所施設流出之教法,依萬法唯識言之則有兩方面:一、無漏清凈之名句文身,自無上正遍覺之佛心中流出,此由眾生機感乃自佛心中流出,謂之本質教。二、佛心所流出之名句文身,吾人不能直接親緣,祗能以有漏心依之為增上緣,在自心中生一種影象,謂之影象教。推此影象歸於本質,則佛教中所謂聖教或至教,乃為歷千古而不變,推四海而皆準之常法,無學可言。所以佛有學者,則在第二理法。其能詮理之影象教,系以佛說為增上緣,聞法者對於所聞之教法,思惟觀察得有了解,乃有佛教學理。凡稱為經者,皆是佛所說之法。後來又有依佛教法詳細申論推闡者,則稱之曰論。在論之成為精密詳確之學理者,如大毗婆沙論、瑜伽師地論等是也。推其根源,皆自佛所遺留之教法來者。佛之教法,本由得無上正遍覺而出,故吾人慾知佛教之真理亦必須證得無上正遍覺、如何始可證之。又必講求修行方法,故第三者須講行。而行中有三增上學,即戒定慧是也。所謂如何持戒,如何修禪定,如何得大智慧。如此修行,則可得無上正遍覺,即是大菩提果,證知法界諸法實相,此即第四所謂果也。既得以後,亦可以此開示覺悟他人。然教理行果亦非截然隔別者,蓋思惟觀察即是行,因行而理愈明,理解與行同時並進,如行路然,目之與足同時發生作用。且雖少明理解未達究竟果位,然亦己成效果,雖少有效果不以自足,故能終達無上正遍覺也,常人思想知識皆不離我執法執,故所謂各種學理,不免妄情卜度推測,不能認為究竟真理。欲求真理,不能不依佛之教法,或古來大德之學理為研究時之根據。然則佛之學理,一為得聖果三乘有學之學理,半依聖教半依自證而成;一為初學者外內凡之學理,全依聖教聞思而成。佛學一名,大略如是。學史(注二)第一章、釋尊略傳第一節、釋尊出於印度之背景佛學之真理即為宇宙萬有之實相,無始常新。然今此人世所流行之佛學,實由釋迦牟尼佛世尊(簡稱釋尊)證明之宣說之而起。釋尊之生印度,約在距今二千五百年至二千九百年前。印度天氣溫暖,生活單易,除俗人耽其欲樂之外,輒多深思玄想之士,故特富於宗教哲學之探索。其先已形成為宗教者,曰婆羅門教。傳婆羅門教者,居最上階級。建國領地各貴族曰剎帝利,雖掌執軍政,猶居第二。商賈次之,農工更次之,其下更有佣奴之一級。然修養山林者派生之異學頗多,剎帝利族中智者,先釋尊已有耆那教(尼乾子)之創。釋尊既不安於俗樂,尤不滿於所受之婆羅門學,期一訪森野中修士,遂舍其家國而至終成正覺。第二節、未成正覺前之釋尊「釋迦」譯能,乃貴族中之一族,「牟尼」譯寂,以形容其恬靜。釋迦牟尼,謂釋迦族中之恬寂者。佛陀及世尊等,則世人對之之尊稱也。實姓喬答摩(瞿曇),名悉達多(譯義成)。生於中印度恆河支流、羅泊提河岸之劫比羅伐缽睹城主家,父名輸頭陀那,娶同族拘利城主阿[(上)少+(下)免]釋迦之二女、摩耶與缽羅闍缽底為室,而悉達多則生於摩耶,鞠養於缽羅闍缽底者也。既長娶表妹耶輸陀羅,生子曰羅怙羅。然少年放觀田野,見農家之勞瘁,深覺貴族生活建築於民眾痛苦上者不宜。由耕土出蟲鳥即啄食,更察知全生物界皆以害他利自求生存,尤覺心痛難忍,遂冥索解除生活慘殘之道。他日又因睹老者病者死者之狀,感殺他活自以生者,苟延殘喘,不免終趨滅亡,遂不復能暫安其世俗生活。乃於十九歲棄其家屬國財,游訪者五年,繼以苦行六年。時其父遣戚族憍陳如等五人為侍,其後受乳糜之供,五人疑其退志,舍而他去,遂獨至菩提伽耶畢缽羅樹下,跏趺端坐而誓成正覺。第三節、成正覺後之釋尊正覺之成,實為佛學之源海,蓋佛學皆流出於正覺之心境者也。其覺悟之境,在明萬有緣起。眾緣所成,自無實體,無實體故,曰自性空。眾緣成故,一一皆互為主伴而得存立,無內無外,無始無終,遂解除害他兼害之殘殺死亡,得成利他兼利之美滿生活。初受用此自證之樂而不起於座者四七日,詳寫此正覺心境者有佛華嚴經等。旋入波羅奈斯城,為五侍者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遂度為弟子、數年中聞法之下得成阿羅漢者,若著名之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等,不可勝紀;而在家信徒,若耶舍長者及鹿子母等,皈向尤眾。後釋迦族中子弟,頗多出家從佛,而印度諸王貴族亦相欽奉,乃常說法於舍衛城、靈鷲山等處。歷五十年之久,遂於熙連若跋提河畔之雙娑羅樹間示寂,是為釋尊生平之略史。第二章、印度佛學略史第一節、佛滅後結集諸藏差別佛為一切教法之本。佛應世時,親聞佛說,佛示寂後,依佛遺教,佛之遺教,即諸聖弟子所聞持結集之法藏也,然法藏之結集,傳說非一。善見律傳經藏、論藏、律藏之結集。真諦則傳阿難誦經,富樓那誦論,優波離誦律,大迦葉為上首,由七葉窟界內上座眾結集之。其未及加入窟中者,曰界外大眾,別以婆師婆為上首,結集佛說。此則只及小乘者。四分律則傳經藏律藏論藏之結集;而阿含經外別有雜集藏,兼攝方等諸經,此則兼通小大乘者。西域記則傳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大迦葉誦論。其不加入窟中之大眾部,別開會誦出經藏、律藏、論藏、雜集臟、禁咒藏;雜集藏攝根本大乘經,禁咒藏攝陀羅尼,此則兼通小大乘顯密教者。真諦又傳說文殊師利阿逸多等,與阿難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或傳大乘經由廣慧菩薩結集;而佛地經論亦言傳法菩薩結集,此三則專屬大乘者。故雖總唯一佛法藏,或分為聲聞與菩薩之二藏,或分為經律論之三藏,或分為經律論雜四藏,或分為經、律、論、雜集、禁咒之五藏,因結集時已有差別也。著者意見,則七葉窟中迦葉、阿難、優波離、富樓那等界內上座,系當時儀式最嚴正之結集,然僅小乘之三藏或二藏耳。此外大小乘諸聖弟子之結集其所聞者,應不一而足。文殊彌勒等,應亦曾結集。相傳迦葉眾結集已,出至窟外,見復有眾弟子之結集,即宣言『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隨順』,殆結集後曾和合界內外小大乘眾共相參印。而文殊等或嘗請阿難證其所傳,故有與阿難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之傳說,此讀增一阿含之序分,亦可想見彷彿。而大乘莊嚴經論、謂大小乘契經原來並行流傳者,深為可憑信也。第二節、小乘盛行與分成各部初百年間,由迦葉、阿難等傳持法藏,遂形成小乘之教團,至阿育王時乃極盛行,然分裂之端亦由是起。首分為上座部與大眾部,至五百年間有二十部之多。異部宗輪論云:『如是大眾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胄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按所云大眾部四破或五破者,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五次破裂,若專從大眾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四次破裂也。所云上座部七破八破者,亦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八次破裂,若專從上座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七次破裂也。今依各派所從出及破裂之先後,撮為一表如下:┌一說部──┐│說出世部─┼──第一破………第二百年┌大眾部───┤雞胤部──┘│ │多聞部─────第二破……第二百年中│ 佛 │說假部─────第三破……第二百年中│ 寂 │制多山部─┐印度小乘┤ 百 │西山住部─┼──第四破………二百年末│ 余 └北山住部─┘│ 年│└上座部┬─雪山部(本上座部)└─說因部┬──────第一破………………三百年初│┌犢子部┬──第二破……………第三百年││ │法上部─┐││ │賢胄部 ├第三破……第三百年└┤ │正量部 ││ │密林山部┘│化地部─┬────第四破……第三百年│ └法藏部─第五破……第三百年│飲光部──────第六破……三百年末└經量部──────第七破……四百年初第三節、大乘繼興與其派別薄伽梵(世尊)所說大乘教法,雖有窟外大眾暨文殊彌勒等,曾結集為大乘法藏,與小乘併流行於世,然在初五百年間,全印所宏傳者唯小乘為盛,而大乘法若存若亡,未能光顯焉。故後時大乘崛興,其執著小乘者,甚或斥之為非佛說,雖至無著時,其諍猶烈。依彌勒大乘莊嚴經論,舉七義證明大乘為佛說者可知也。釋尊滅度五百餘年,有馬鳴菩薩興世,外攘異道,內抑小乘,獨揚大乘至教。除大莊嚴經論等雜說因緣暫用導俗外,他若大乘起信論等,皆直宗大乘一真法界而造,頗與釋尊之華嚴根本法輪遙相呼應。此唯建大乘根本,純然未有宗派之分別也。至龍猛提婆,漸偏重闡揚大乘畢竟空義,以治外小之增益執;無著世親,漸偏重闡揚大乘之如幻有義,以治外小之損減執。但仍互融無間,未據所宗自為其派,故此前皆可謂之未分宗派之大乘也。然空宗有宗已隱含其分派之兆於龍猛無著,且須上溯乎妙德慈氏。沿至佛滅千一百年間,由清辯護法二論師,大乘始分空有二宗。旋即轉為大乘密宗之代興,至佛滅千五百年後,則小大顯密皆漸趨衰滅矣。第三章、中國佛學歷史第一節、經律論之翻譯自漢明帝夜夢金人,派蔡愔 等十八人迎摩騰竺法蘭,白馬馱經像來華後,中華佛法即增高繼長,迄今流行不絕。但摩騰等僅於經中摘譯若干條法義,以示於人而已,若今所傳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之類。於後漢西晉間,支謙、竺法護、支婁迦讖等,始稍稍翻譯般若、法華等經,而未能盛宏也。大乘論則猶無傳譯之者。逮鳩摩羅什始廣譯大小乘經論,且宏講之。嗣後佛陀跋陀羅、曇無讖、菩提流支輩,翻傳涅盤,華嚴、地持、十地等經論,流通頗盛。至真諦漸譯講唯識諸經論,入唐初玄奘譯傳最富,義凈所譯亦間及唯識。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專從事譯密教。實叉難陀重譯華嚴。趙宋初,施護、法天等所譯大乘密部居多,此皆其表表可知者。今綜合觀之,童壽為法性經論之大譯師,玄奘為法相經論大譯師,不空為密部經論大譯師,而覺愛、真諦、善無畏,亦其次焉。又曹魏時法時尊者雖創受戒,律論未度,晉釋道安等,以僧伽闕律儀,頗憂及之。至羅什始與弗若多羅三藏共譯薩婆多部之十誦律,事半未就,得曇摩流支及卑摩羅叉續成之,共六十一卷,是中國有廣律之始也。復由佛陀耶舍譯出曇無德部之四分律,共六十卷。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之僧祇律,得四十卷。而佛陀什譯彌沙塞部之五分律,亦成三十卷。當時四並傳行,唯後代則獨宏曇無德部耳。至迦葉遺律,唯傳戒本,其廣律未傅。(按戒本梵名波羅提木叉,廣律梵名毗尼即毗奈耶。)至唐時義凈三藏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甚多,此外若毗奈耶律,至趙宋時猶有翻譯,然束之大藏,未有宏傳者也。嘗觀各部之廣律,所述律文及緣起之跡大致從同,出入甚少,足見其是從一本轉鈔,各宗派分誦耳。至其造論解說,則各彰宗義,異同者多。各宗釋律之論,中土傳者凡五。一、毗尼母論,二、摩德勒迦論,此二是宗薩婆多律立論者。三、善見論,此解四分律者。四、薩婆多論,此亦譯薩婆多之十誦律者。五、明了論,此依正量部律立論。四律五論,為中土從古所傳稱之小乘律也。第二節、宗派之成立宗派之成立,首為大乘三論宗或四論宗,以中論、十二門論、百論、或兼大智度論為主也·同時有小乘之成實宗,以成實論為主。已而有涅槃宗、後歸天台,地論宗後歸華嚴,攝論宗後歸法相。異軍突起者,則有達摩菩提西來傳佛心印之禪宗。而新舊譯之俱舍論,則成俱舍宗。所譯諸律雖並行,後漸趨重四分律,至唐道宣成南山律宗。據法華而為綜合之開建者,則為由慧文、慧思、到天台智者之天台宗。由不滿舊譯而赴印研求者,則有玄奘東歸後所傳之法相宗。繼是而更為綜合之開建者,則有杜順、智儼、到賢首之華嚴宗。凈土宗則萌芽於廬山慧遠之蓮社,成立於唐之善導、而殿以唐開元間善無畏等傳來之密宗,禪宗亦至唐初曹溪惠能而始確然成立。除俱舍、成實二宗與四分律宗為小乘外,余均大乘宗派,總稱十三宗。而涅盤、地論、攝論、歸入天台等後,則為十宗。四分律蛻化為融小成大之南山宗,乃歸結為大乘八宗與小乘二宗。第三節、唐末以來之變遷唐武宗毀佛教而各宗衰落,禪宗以簡單易行,恢復後遂獨盛弘,入宋之後,影響為宋明理學,與中國之思想界發生極大關係。他若天台宗、華嚴宗之學說,趙宋以來亦流傳不絕,而亦為較能調和中國思想者。至深入通俗之心理者,則為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說。普及民間者,則為密宗余流之懺焰,與凈土宗之度亡。曆元明而入清,禪宗既衰,求簡易篤切之行,頗有會歸凈土宗之勢。而南山律宗,在宋及明清間亦有繼承之者,故至今猶不絕焉。元有西藏之紅派喇嘛,明清有蒙藏之黃派喇嘛,皆曾入居於中國之北方各省,但與華土僧俗皆未發生大關係,近二十年來,以日本及南洋西洋之交通便利,思想輸灌之影響,先以恢復初唐之故有,進之遍究全藏,旁探錫蘭、西藏、而溯巴利文、梵文原典,當非復宗派傳統之可拘蔽,而入世界佛學之新時代矣。第四章、各地之佛學略史第一節、錫蘭緬甸暹羅等處之佛學錫蘭古譯獅子國,緬甸古雲金地,在佛寂二百年間阿育王時,已分派摩西陀等傳教其處,其所傳者為本上座部,自是相承,在錫蘭代出高德,繼續發展,今印度小乘各部皆已不傳,而錫蘭獨能保存碩果,分流於緬甸暹羅等處,實足為現存世界各佛學系中之一大系,不唯印度佛教之重興,須以其為樞紐,而駸駸溱且由之駛向西洋入歐美二洲。除美國西部因日本僧之傳教,漸有信行佛教者外,其他則於佛說雖頗有研究,但研究學理而已,未足以雲信受奉行於佛教也。有之則唯英德美法人於錫蘭出家為比丘,及由錫蘭比丘傳教於英德美法耳。著者前年走巴黎之後,日本始派僧往,與法之希爾筏勒肥等設立日法佛學院。暹羅為純信佛教之國,亦為亞南僅存之獨立國,然其佛教之學理與奉行之儀式,大抵猶以錫蘭為標準。觀之巴黎等東方博物館所陳發掘其古物,如爪哇等南洋各島,今盛行回教之處,在昔皆佛教之流傳地。其所傳悉出於錫蘭否,則猶難考定。且於何時及何故而致變成回教教區,亦無可知。錫蘭等處,小乘佛教,頗稱純粹,近來之世界運動,亦殊可觀。雖不慮其有攙雜異教異學之虞,而彼之決然排斥大乘為非佛說,則未嘗非大乘法昌明之梗。故華僧宜多往留學其長處,並以大乘佛法輸入焉。第二節、西藏尼泊爾蒙古等處之佛學印度今僅存之佛教區,殆唯孟加拉山地。尼泊爾雖近佛本生地,且殘存之梵文經典,時有足資參證者,然今所傳行之佛教,蓋與蒙古、青海、同奉西藏為法式,故西藏為今大地現存佛教之又一大系。佛教之傳入西藏,始於何時不明,然至我國李唐時,始盛行不替。其文字亦由佛學輸入,仿梵文造成。唐初藏汗蘇朗司登娶唐文成公主及尼泊爾王女為妃,二妃皆崇佛,汗建大昭寺小昭寺等,佛事甚盛,至蘇朗司登第五世時,命使請北印度蓮華生上師入藏,遂大興密宗,茲後相承流布,即為西藏之紅喇嘛派。大元帝師之發思巴上師,亦藏僧之高德,蒙古字由彼而制。紅派盛極之後,由濫而衰。至明初有宗喀巴大師注重教理及戒律,革紅派躐等濫雜之弊,遂別為黃喇嘛派,建布達拉宮及三大寺等。後出四人,即達賴、班禪、哲布尊丹巴、章嘉、如次分領前藏、後藏、外蒙、內蒙之教區,代代轉生以行教化,遂成近四五百年來蒙滿及西藏青海之特殊佛教。他若印度東北之新疆,與西北之阿富汗,及西方之波斯等,在昔皆嘗為佛教傳布之地, 然今則已變為回教教區矣。第三節、朝鮮日本台灣安南之佛學朝鮮乃包括高勾麗、新羅、百濟之三國者。最早為高勾麗,秦符堅始遣道順送經像與麗王小獸林,即建寺居之。後十二年由梵僧摩羅難陀傳入百濟,後五十年由高勾麗傳新羅。後百年當唐武后間,新羅文武王滅麗濟統而為一,元曉等盛傳華嚴。逮王建興,滅新羅復號高麗,中國經五代之亂,高麗頗興盛,宋初自彼取回散失之天台賢首章疏。又有沙門三十餘人,詣杭從永明智覺禪師稟受宗鏡錄,是為朝鮮有禪宗之始。宋真宗時,刻麗藏最稱善本。明初李成桂滅王氏建號朝鮮,儒道當權,佛法蕭寥已極。按朝鮮佛學皆傳自中國,今存一、漸派,持戒誦經以種佛因;二、頓派,一心念佛以生凈土,近年合三十餘本山,設立中央教務院,嘗開東亞佛教聯合會,頗有振興之兆。日本佛教,由朝鮮或中國傳入。其傳承自中國者,為四分律宗、三論宗、唯識宗、華嚴宗、法華宗、真言宗、凈土宗、與禪之臨濟宗、曹洞宗、黃檗宗、雖或盛或衰,大抵迄今猶傳持不替。而發達昌明者,要推凈土、法華、真言、曹洞、故由凈土宗轉出之日本新宗派,則有真宗之東西本願寺派等,又有融通念佛宗及時宗,皆凈土支流。由法華轉出者,則為日蓮宗。真言有東密、台密、東密又有古義、新義。於僧制改成通俗,始凈土真宗,明治維新以來,各宗皆然。然佛教教育蔚興,由歐、梵、巴、藏文探佛教原典,頗有進步。至台灣則承中國及日本之餘緒,安南亦僅接中國暹羅之末流,無何發展。然日本等,昔可歸於佛學之中國系中者也。學理第一章、因緣所生法(五乘共學)第一節、總論因緣所生法,是佛法之大宗,五乘之共學。以佛之說法,應聞法者根機而說,大致分為五類:一、人乘,人乘中之聖即是聖人。二、超出人類之天乘,佛說之天與別種宗教所祟天神不同,乃三界中一種勝過人間之超人世界。此為世間二乘。更有一種人,以生天猶有限量窮盡,欲求永離流轉,於是有出世三乘法,出世三乘法者,目的在解脫生死得永久安寧。一、聲聞乘,以依佛說法音聲,始發心覺悟得解脫故。二、辟支佛乘,辟支佛譯言獨覺,亦曰緣覺。聲聞乘聞佛說四諦,從苦諦上悟入,而辟支佛乘由集諦上悟入。故較聲聞乘為深。以由苦之緣起悟入,故曰緣覺,以無須聽法亦得悟了,故亦曰獨覺。然以獨覺而不遍覺有情,放下於佛乘。三、由此以上有佛乘、菩薩乘,故曰五乘。以其根器不同,依佛教法所解學理亦不同,然以皆為佛教之學理,故有五乘共通之學理也。共通學理者何?即五乘共明「因緣所生法」之義也。因緣所生法,亦曰諸法因緣生。此所云法,遍於五乘,以世出世間法皆因緣所生故。此中先明法字義,法者、義言軌持,軌者、軌範他解,持者、任持自性。自性猶雲自體,如筆有筆之自體,以不失自體,故能軌他心使了解其為筆也。如鉛筆自體不失,即可使他物了解其為鉛筆。具此二義,皆名曰法。無論事事物物,一切所有皆可曰法,非但「有」者是法,即「無」亦是法。故法之範圍,極為寬廣。法之分類有數種,大分之曰有法、無法。在有法中,曰有為法、無為法。在有為法中分二,一、心法,二、色法。佛典所謂法界諸法,即一切法之總稱,如普通言宇宙萬有是。此中因緣所生法之法,是指有為法,然無法與無為法亦不離此。以無為法即有為法之真實性故,以無法即因緣所生法之已過或未來。或為因緣所生法上之假想,如龜毛免角。故因緣所生法,雖包有無諸法,而此雲因緣所生法,則專就有為法說。因緣者,或合因緣為一名辭,或單曰因,或單曰緣,佛典中常見之、此處當分開講。合因與緣通稱曰緣者,有四,緣者、彼法對於此法有力能生,則彼法對此法即曰緣。一、因緣,二、增上緣,三、所緣緣,四、等無間緣。第一種因緣即因,下三種即緣。有為法分心法色法,心法即精神,色法即物質。色法有因緣,增上緣即可生起,而在心法中須加所緣緣及等無間緣。此二者本可包於增上緣中,以其在心法中殊重要故,別分為二。因緣細講頗奧,淺言之,即就作因之本身,轉成所生之法者曰因。佛典雖皆講因緣,而法相唯識之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講較精詳。萬有因緣,即阿賴耶識中之種子,此識如地中藏有能生一切草木之種子。此能生之種子,謂之親因緣,余則增上緣也。譬之草木,種子為親因緣,日光水土皆增上緣也。然依真義釋之,草木種子仍非親因緣,亦是增上緣,真因緣乃阿賴耶識中能生起諸法之種子也。增上緣、乃依別種已生起之物為助起耳。依佛法看,通俗所謂因,都非藏識種子,只是巳現之法,是對於此法相助而生,即是增上緣。有一種是順益增上緣,有一種是違損增上緣,以有彼法能使此法之或生或滅,增加勝進,故曰增上緣。此增上緣有必要或不必要之別,其不必要之增上緣,非但增長此法者為增上緣,或阻障此法生長,破壞此法存立,亦屬違損增上緣,故增上緣義極寬泛。鉛筆有鉛有木,推此鉛此木之成因無窮無盡,故無論講何種法,必皆講完宇宙諸法,而後始全。然祗就得成此法直接必要之增上緣言,則有限量可語耳。心法者,能了知能識別之功能也。成此能知識之知識,必有被知識所知之法,苟無此法,則知識不能成立,是即所緣緣。所緣、即所思維所觀察之謂,必有所思察之法,為有力能生之緣,始能有此知識。吾人有一知識,必有一所知識之必要條件,是曰所緣緣,此所緣緣,亦即知識上之所有,非在知識之外,所緣緣與知識不分先後,是心法中所知之一分法也。等無間緣,等者同類為義,無間者無間隔義,以先後兩同類法中無所間隔故。──世人以色法有空間分位,而心法但時間分位,──如佛法中說一念一剎那,皆指極短的時分,謂一生即滅,此時間中謂之一念心,一剎那心。心法之生滅並非單純,故曰一聚。要前一聚心法滅下,後一聚心法始能生起,即如意識生起,前一剎那意識心聚未滅,則後一剎那意識心聚不生,此前念之滅,即後念能生之緣,故心法無空間關係,惟有時間關係。然此念念開導,不必連接無斷,而以中無間隔故曰無間。時分是依心識流動剎那生滅而假設,吾人平時所覺心境,皆現前生滅相續之意識境,至無意識生滅時,如睡眠無夢,或一小時乃至一年,皆無時間相可得。是故空間是物質假相,時分是心法生滅假相。因緣所生法,即宇宙萬有諸法。依佛法義,世間諸法皆因緣生,空無自性,世或言上帝造成,或言大梵天生,或言地水火風所生,或言陰陽太極生,或言原子電子生,或說由虛空生;佛法不如是,以是諸論,皆執一端故。蓋凡因緣,亦所生法,即阿賴耶種子亦所生法,是故一切法皆因緣所生。而因緣又即為一切法,此關係之眾緣無際無盡,故佛法明因緣生諸法真象,無邊無中,無始無終,一切分別對待之所執,皆安不上。世間之所執,於佛法明因緣所生法義上,都打破之。此五乘共通最低限度所明──因緣所生法──之學理,今分說如下。第二節、無始流轉因緣所生法(法界諸法)即通常言世界萬有。因緣者,非於世界萬有之外別有其物,因者以世界萬有為因,緣者亦以世界萬有為緣,是無邊無中,無始無終者,此諸法是有為生滅法,相續生滅,有似旋流。成唯識論云:「恆轉如暴流」,以剎那生滅,後一剎那即非前一剎那,是故世界萬有皆以生滅相續為相。其來無始,其去無終,皆以轉為義──轉有轉起轉現二義,轉起者、以轉而生起,轉現者、以轉而顯現──。此無始流轉,亦即世界萬有諸法之真相。以無固定起時,故曰無始流,以剎那剎那流轉,故曰無始流轉。一、心之分析在無始流轉中,心法最要,故先以分析。今分心為二部,一、心識,二、心所有法。心識又分二類,一、不恆行者,以不恆時現起流行,故曰不恆行,即指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言。成唯識論等說之甚詳,今不具述。二、恆行者,無一時不現起流行,故曰恆行,即末那識、阿賴耶識。末那識正翻意識,第六識亦名意識者,以依第七識現起流行,故亦假末那識之意名。或翻末那為染污意者非是,意者恆審思量為義故。阿賴耶翻藏──亦云第八識──,含藏一切法種子,即因緣中之因。所有能生諸法功力,即曰種子,萬法之因藏在此識中,故曰能藏識。又以隱藏在有情根身之中,為有情根身及器界之所藏,故曰所藏識。兩類八種心識略如此。吾人平時即末那識亦辨不清,所能辨者僅散意識,前五識亦不易明,只知為五根(五官)之知覺而已。其實五根並非五識,不過五識依五官為增上緣而現起爾。世人以助五識之增上緣,認為自有知覺者非是,如人戴眼鏡,鏡能助見而鏡非見。吾人用內省法審觀意識時,與前五識同行之明了意識,亦不易察覺,可察覺者,唯散位獨頭意識。獨頭意識有三種,一、散位獨頭意識,二、定位獨頭意識,三、夢位獨頭意識。此散位獨頭意識,吾輩平日認為意識,實已非意識之全體,祗是散亂獨頭意識,凡言知覺知識皆屬之。至恆行二識,通俗所謂「無意識之精神作用」,即有此二識意思在內,楞伽經、瑜伽師地論等皆有詳說。因有此二恆行心識,即在沉睡中仍是活人而非死人;此二識今皆由此量得之,然有聖教可依,而聖教非由推測,乃由聖智實證流出。此「無意識之精神」,在今日心理學上始成重大問題,而佛法中早已徹底了知矣。心所有法中,分遍行五種,別境五種,善十一種(佛法中所謂善惡,指現後皆有益,彼此皆有益者為善,反之即為非善。遍行、別境,是非善非染)。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是不善及無記性(六根本中邪見亦曰不正見,可更分五種)。根本煩惱之支流曰隨煩惱,二十隨煩惱又可分三小類。此外復有不定四種,即尋求、伺察、睡眠、懊悔。二、煩惱業生依上心之分析。已知有所謂煩惱心。煩惱者,亦即心識系中之染污心法。在恆行心識系中成恆行煩惱,在不恆行心識系中成不恆行煩惱。如末那識中我痴、我見、我慢、我愛等煩惱,在異生心識無一刻不流轉,如不流轉即至聖位。我痴者、即無明,無明者、不明阿賴耶識。末那識以阿賴耶識為對境,由此無明妄認為我,此即我見。由我見生我慢,由是執彼賴耶為我而起我愛,此是恆常有者,至證聖果始伏斷,至成佛始斷盡。既恆行有二識,何獨雲末那煩惱而不及阿賴耶,以阿賴耶無煩惱故。然阿賴耶雖無現行煩惱,而煩惱種子亦伏其中。不恆行六識和合而有之煩惱,亦唯不恆行。第六識任何煩惱皆依之現起,根本煩惱、隨煩惱皆攝其中。前五識只有貪嗔痴三種根本煩惱,及昏沉散亂不正知等八種隨煩惱,且皆由附和第六識而起。前五識限於色界初禪天,初禪之上即無之,第六識遍於三界。煩惱、業、生三雜染,普通佛典謂之惑業苦三道。依法相精確名辭,曰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煩惱自體似極污垢物,故正曰染,在現行心心所中雜夾有煩惱在內,亦成染污之物,即為雜染。故凡與煩惱附合而起之心心所,皆煩惱雜染,雖第八阿賴耶識亦是雜染。阿賴耶所以為雜染者,以第八識受前七熏染故,又是生雜染故。未到聖位之心。皆煩惱雜染,此三界有漏心義也。業雜染者,業即思,即五遍行中(作意觸受想思)之思,思即心之動作之謂,亦可簡言動力,此動力即業──此思能自造作,亦可使余心心所造作──。所以名之為業者,即動作的思也。此中能招生死之業,專指前六識上之思。身與語皆依思而起染,故業有三種,一、身業,二、語業,三、意業。業由何染,染於煩惱,雜煩惱故曰雜染業,亦曰有漏業,未得無分別智以前所造業,皆是雜染業,以末那識有無始恆行煩惱。雖前六識現行為善,而其善業以依第七識故,仍為雜染而非清凈。以造雜染業故,第八識受熏亦因之而成雜染,如香臭之氣散在空中,即不離空處,是故前七識皆不離第八識。受熏所留餘氣,即謂之種子,能為後來生起之用。生雜染者,生有依正二義,依即器界,正即根身。大小乘經典講明器界者甚多,茲不述。有情根身約分胎、卵、濕、化四生,有情之生,即指其一期生活之時期而言。何以生是雜染,以生依第八識為本,而第八識依前六識雜染業緣所招感故。生為業之感應,業即感,生即其應,業既為煩惱所雜染,故生亦雜染。異生身之五蘊非清凈故,是曰生雜染。阿賴耶是雜染,則有生皆雜染,以名色之發生,根塵之觸受,皆依此故。人生有老死,器界有壞空,故雜染生者,包有情五蘊身及器界而言,即俗雲人生世界。以恆行煩惱不能斷故,三界心心所皆成煩惱雜染,由煩惱雜染故而業雜染,由業雜染故而生雜染,由生又起煩惱,循環無端,是曰無始流轉。三、有情本死中生有情之無始流轉者即四有:一、本有,即現在有。二、臨死一剎那時曰死有。三、死後應另得到一生,在未得後生之時則曰中有;或死時即得後生,即無中有。四、及至初生之一剎那,則曰生有。由此循環無端,吾人平時只知本有為一生,不知四有流轉循環不息。四、器界成住壞空器世界無始流轉者,即成住壞空。此在佛典中有極詳說明,不能詳述。太空中無數世界之成住壞空,等於有情根身之生老死滅,一一世界之成住壞空,亦如浮漚之起滅。人或妄認世界由空而生,其實空亦由壞而致,了無先後可得,如落邊際,即非因緣生法實相。第三節、業與界趣業之意義,前已大略講過,即行為造作義。業之雜染者曰有漏業,有煩惱漏故。然行為不都屬有漏,如菩薩行亦曰凈業,即無漏業。但今別名凈業為行,此處之業且專指染業。業之大分,從所依法上講,即一、身業,以依身造成故;二、語業,以依言語造成故;三、意業,依意識造成故。身語意所起行為,就性質上別有三種。一、善業,現在將來自己他人皆有利故。二、不善業,於現在將來自己他人皆有害故。三、無記業,不能記其善惡故,如無意識動作等。業能得果,因業受罪者謂之罪業,因業得福者謂之福業,能得色無色界天果報常在定中者曰不動業。此業即指禪定修習,由此生於初禪天以上,壽命極長,曰不動業果。界即指三界,一、欲界,二、色界,三、無色界。(一)欲界者,有色身及五塵欲者,謂之欲界。(二)色界者,色有變義礙義,合變礙二義,即可礙滯有變壞之物質是也。但塵欲已空,雖有色身,常在定中。故在初禪天尚有眼耳身識,二禪天以上即五識盡泯,只有定中意識,更無意識,更無塵欲,雖超欲界尚有色身,故云色界。此界有四重,即四禪天。雖同在色界天而高下懸異,故區為四重:一、離生喜樂地即初禪,有三重天。欲界天有憂愁、苦惱、及歡喜、快樂與不苦不樂等受,至初禪天,雖欲界生色界,憂愁、苦痛已無,只有歡喜快樂;然此尚不在定中,亦有言語行為,是為初禪天。二、二禪天有三重天,名曰定生喜樂地。以常在定中,更加喜樂故。三、三禪有三重天,並喜亦泯之。凡有歡喜鼓舞之情,其樂尚淺,至極樂則喜亦無之,故曰離喜妙樂地。四、四禪有九重天,喜與憂對,樂與苦對,至四禪並歡喜快樂皆無之,但是不可形容之平等受,是曰舍受,名曰舍念清凈地。是四禪十八天名色界。(三)超出色界,是曰無色界,即純精神界。平日以為離物質無法證明精神之存在,而在此界中則唯有精神也。二禪天以上,有後三識,無前五識,無色界中亦然,只有與定力相應之意識及七八識。以定力相應之業報淺深不同亦分四重,一、空無邊處,此天定心了惟虛空,佛典中曾言,在人中初得此定者,旁人仍見其人,而本人則並自身不知所在,但是無邊虛空,此時其身仍在,及至報盡命終,由其定力得業果,即空無邊處天。二、識無邊處,有空時仍有相對之空,此空仍是對境,至此定中即空亦泯,故曰識無邊處。三、無所有處,此天並所觀無邊心識亦泯之。四、非想非非想處,識無邊即想,無所有處即非想,此天既非有想亦非非想,故曰非想非非想。上明之無色界境。中國書上只老子始有此境,余書並無之。但印度外道每有此境,及至成阿羅漢果始能超出。有情異生由死轉生,趣向一類之中故曰趣,此有五種:一、天趣,二、人趣、三、畜趣,四、鬼趣,五、獄趣。恆言講六道,五趣較六道祗少阿修羅;以彼上通天趣下通鬼趣,故今不別立。一、三界二十八天,皆包於天趣之中,平常中國人之所謂天,只是欲界第二天,道家之天,亦不過如是。二、二十五有中,人趣亦有四種。三 、畜趣名不甚正、應曰傍生,即指人以外動物而言,然亦有動物非人眼所能見者,亦包其中。四、鬼趣之鬼與常言之鬼不同,佛典認鬼亦為眾生之一。眾生者,五蘊眾法所生義,只以業報不同,故人見則鬼不見,鬼見則人不見,其實鬼亦有色身。人礙鬼不礙,鬼礙人不礙,可同與人在一處而不互見。亦有一種鬼有小神通,亦可見人。不過與吾人所見不同,隨吾人心象變現而為象、故依佛典,鬼亦眾生之一趣。總之,鬼報與人不同,人見是水鬼見是火。平常人以為人死為鬼,鬼生為人,實為誤解。其實鬼是罪業報生,故人死不必為鬼,人生不必由鬼,但可雲人死轉生為鬼,或鬼死轉生為人耳。五、佛典原語,並非地獄,只苦處之義。由罪業報生專受苦處,曰地獄趣。又依佛法說,人死未必為鬼,或有作鬼,或有生天,或作畜生,或為人,或為地獄,皆是轉生,非死所成也。天死或轉生為人,地獄死或轉生為人,故鬼非人死所必成之物。佛典講生死流轉。而講鬼者認鬼是本體,實是誤解。鬼有化生亦有胎生,並非鬼套人殼即成為人,鬼套牛殼即成為牛。依上義可判別如左:一、罪業報生三惡趣( 畜生、鬼、地獄)。二、福業報生人及欲界天(有六天)。三、不動業報生有色界無色界天。佛法之三界五趣循業流轉義,大略如此。第四節、異生與聖異生即通言凡夫。人與天之身形同,與佛菩薩亦相近,故天與人皆是善報。畜生鬼獄則奇形怪狀,異形無數。可生此異形類中者曰異生,此統言凡夫之類皆可受「異」形「生」故。然異生有異生之同類性,此異生性依人我執而假立,然執有實我亦有淺深不同。非異生即曰聖者,佛典之所謂聖,破我執義。我執有二種,一、俱生我執,二、分別所起我執;俱生通末那及第六意職。入聖位之最低限度,要將分別所起我執完全斷除,否則終是異生。一、煩惱伏與斷既知上義,吾人如不欲墮三惡趣流轉,非斷去分別我執不可,否則必仍可流入惡趣之異生也。即無色界,如不能斷去分別我執,亦仍可墮入惡趣。釋迦在世,有外道修行甚深,其人死後,有人問其轉生何處,佛言:「生非非想處天」。又問:「更後如何」?曰:「墮畜生及地獄」。故學佛以斷除我執為主,此不能斷,則終不能永離惡趣也。無漏生空慧現觀眾生,但是五蘊眾法之和合相續,其中實無主宰之我。種種分別於我之執見,以戒定等能伏,如草木有根種伏於地中,以石壓之,不過暫得不起,並非斷盡。在聖智方便上,亦必經戒定伏之階級。斷者、一分一分去除,永不復生曰斷。凡能伏煩惱而尚不能斷者,即是凡夫,能斷一分者,即是聖人。異生與聖者之區別如此。二、斷之差別斷有數種,以生空慧斷我執所起煩惱盡,即阿羅漢,阿羅漢是三乘共果。法空慧者,有生空慧不必有法空慧,有法空慧必有生空慧,此能對治法執所起所知障。大乘聖者即斷此障生此慧,斷至究竟,即證佛果。煩惱易知,所知障不易解,恆有錯誤。所知非知識之謂,是對能知而言,指諸法相性皆所可了知之境。以吾人有無始來無明迷惑,障吾能知使不了於所知,去此障盡,即證佛果,即證諸法真實相性。生空慧是偏慧,法空慧是圓慧,此有偏圓差別,尚有淺深差別,即小乘有四果,大乘有十地及佛地,皆由能斷之慧有偏圓淺深之所致。第五節、成聖之道一、有情種姓有情想知覺之眾生,謂之有情眾生。眾生以種姓分,大別有五,即在有情眾生藏識中,有五類不同之種子:一、阿賴耶識中無出世智種者,曰無出世種姓。此類眾生祗能在世間修福果,不能達出世三乘法。二、聞佛說法而能由四諦教法修道者,即聲聞種姓。三、由聞佛說十二因緣,或不必聞佛說法而能得道果者,曰緣覺種姓。四、不必聞佛說法,或聞佛說法而能發成佛之心者,曰菩薩種姓。五、合後三類而不定者,為不定種姓。或發聲聞心,或發緣覺心,或發菩薩心,其種姓不定故。由種子在阿賴耶識中有此差別故,或不能發生出世心,或可發生出世心,或聞佛法而得聖心,或只能發信心修善業而得福果,不能了佛法實相而達出世涅盤。上說種姓類別。諸種姓之成就有二:一、無始來有此種姓潛藏識中,二、由聞佛教法而熏習成種子。既熏習成,則展轉增上皆可成佛。修證出世三乘聖果,根本所依,即依有情之種姓不同故。二、佛教增上有此種姓,仍當依佛教法為增上緣始得發生。猶地中有草木種子,須有雨露日光為增上緣,依佛教法,亦復如是。無出世種姓者則修福報,有出世三乘種姓者,見佛聞法即得聖智,不定者依其先聞何乘之法而得增長,是故說法曰法雨等。三、人天階梯有聖種姓者,即聲聞等三乘,能增長而得聖果。然在其增長時,亦以人天業果為階梯。能修五戒行十善,則可得作人之福報,亦可為證出世聖果之階梯。在持戒修禪定者,即可得天之福報,為出世無漏種發生之增上緣,亦是階梯。故人天所修諸戒定行,皆可為出世聖位階梯,而有聖種姓者,則可以人天法為其階梯也。四、出世三乘真正成聖之道,即依出世三乘法,於無始流轉煩惱業生循環圈中,能得解脫,即曰出世。蓋斷去煩惱,則有漏業斷,業滅故生滅,是曰出世。出世三乘猶三種車乘,三種車乘可達解脫生死之地,是謂出世三乘法。皆依佛法,以種姓不同得差別理解,各修其行,各得出世果,菩薩最高之果即是佛。此出世三乘教理行果即成聖之道,此道果為阿羅漢、辟支佛、佛之三種。前所說皆因緣所生法,依種子因遇增上緣而成。道與聖果及業與界趣,俱是因緣所生法。二三節說異生法,第四節講凡聖法,第五節聖法。又第二無始流轉,及第三業與界趣,皆世間法。第四異生與聖,講由世間至出世間之法。第五專論出世聖道。凡此皆因緣所生法。雖出世之道,亦須有種為因,有佛之教法為緣,故其所成聖果,仍是因緣所生法也。第六節、再論業與界趣之流轉上已總明世出世間皆因緣所生法,而此中須先明而又最難明者,即業與界趣之流轉。由善不善有漏業,得三界五趣生死輪迴,欲解脫此生死輪迴,須先明輪迴之義。輪迴即流轉,凡理論皆先有事實,然後立言,否則論據不實,何從徵信。在吾人所見到者,只有人及畜生二種。人與畜生皆依父母而生,並未見畜生轉人,人轉畜生之事。且所見僅二趣,餘三趣均不見,理解雖可承認而事實不易可見,故今特為說明如左:佛法謂之聖教,即已成聖智之佛及阿羅漢等所施之教法。其聖智圓明洞達,其心知亦與人不同,然亦人盡可修到,故仍平等,與別宗教所謂神與人異者不同。其所以能知隨業流轉五趣之事者,以在聖智有六通。第一即天眼通,此通為佛法中所有,他宗亦可有之,即現今催眠術中有透視術,亦即天眼通之一,或能遠視,又或能障外視。以吾人業報不同──即有報障,故只能見人畜二趣。有天眼通,即可見到障外天等三趣,尚有能見未來者。在業已起而報未成之時,果雖未成,而在業因上亦能見之,此種功用,亦在天眼通中。尚有天耳通、他心通、身境通、及宿命通,能通曉自己或他人之宿命。此天眼宿命等通,不必成聖始有,有禪定者心中亦常有之,然不澈底,如彼預言家,亦或從定心上偶然覺到,然講出時已加以散心之分別推度,故不盡確實,此在催眠術亦可試驗而得之。及達出世至聖,更加一漏盡通。唯佛智圓明通達智光普照,盡虛空界皆為大圓明鏡,鏡中所照無不瞭然,三界五趣生死輪迴,乃皆明了。此在二乘有六通者亦可見到此事實,然此事實之原理,尚不能說出。如常人可於事實上見到人生世界,而人生世界何以如此之原理,則難了知。故曰宇宙是謎:人生是謎。大乘佛智,不但諸趣流轉之事實可以見到,其原理亦能徹底解釋。即前所講心之分析中,分心識為恆行不恆行,皆有其相應心所。在恆行中有阿賴耶識,是無始流行轉變相繼不斷者。不恆行心識有種種造作,皆熏在阿賴耶識中,藏其種子。一、業種,二、法種。業種、即法種中之有特別勢力者,如國家百姓中之有特出者,能統率眾多人而作其事業,業種亦復如是。彼能將所屬法種可起現行而合成不同業報,然其勢不可久,故勢用盡時即為破壞死亡,而別種業緣代之又生。生而又死,循環流轉,又受生為別一業報,而入其軌範。此與朝代遞嬗相同,前朝勢衰則國家大亂、更有有力者出,別造新朝,民土如故而國命維新。此中業種亦如帝王之處草莽,能轉此國人成其率屬,由此得到一期一期之生命。此無始相續生死之法,在大乘法相唯識中謂之異熟因果,有詳細說明。此皆有事實,然後加以解釋者。吾人當未見此事實前,須先信有能知此事實之禪定神通,此禪定神通細者雖不可見,而粗者尚不難見。如催眠術等,即以一種方法使人定其意識而致。亦可曰自己催眠工夫純熟,即得禪定,在未得之先固有疑情,及至既得,則事實可證。如伍廷芳稍有修養,預計在夢中作何事或見何人,後來亦能作到。修禪定者每能見乎常人所不能見之物,如常人無光不能見,而禪定中或無光亦可見物,此亦天眼通之流,在有禪定智慧者,即可事實上證得,然未必明其原理,欲明原理,須通佛智。三界五趣之業果流轉,最不易知,然亦最重要。如不信此,則出世間之解脫生死流轉法,亦不能安立,故特提出說明。須先知有此生死事實,再明生死之理,然後可以解脫,而成就三乘之聖道。故明因緣所生法,為世出世五乘之共學。第二章、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學)印者、印定之義。為此三法所印者,即佛所說之出世三乘法,不相符者,即非佛所說出世三乘法。此三乘共學之三法印,一、諸行無常,二、諸法無我,三、涅盤寂靜,今即分三節明之。第一節、諸行無常行者、造作變壞義。此中有三:一、生,二、異,三、滅。此生異滅以造作變壞為義,故曰行。常者、不變義,如虛空即恆常不變。然物或有暫時不壞,而以後要變壞者,亦非常,此永不變滅者,即曰常。前來所講因緣所生法莫不有生,有生即有變,有變即有滅。此中無常者,明有變滅,然雖曰無常,而實非斷滅,以前滅後生,得相續故。然如煩惱等亦可言斷滅,以與聖智相敵故,聖智現行,煩惱即斷故。如是諸有為法皆無常,故曰諸行無常。即到佛果地位與四智相應之清凈身土,亦是剎那生滅無常,然以平衡相續,故曰相續常·所起作用亦復不斷,故亦曰不斷常。明得此無常義,即可明無常即常義。一、以此無常之理常故,二、佛果自受用身土,平均相續。及應化之用無盡不斷故。眾生生死謂之分段生死,菩薩位上之生死,謂之變易生死。未成佛果有此兩種生死,以未能圓滿清凈平均相續,故有一期一期之生死相可得。此諸行無常之法印通三乘,然無常即常之理,則須至大乘始明。第二節、諸法無我此中我者,是有自主體及統宰用義,有自主體及統宰用,即曰我。有情眾生只有五蘊諸法:五根、五塵謂之色法,即物質,在人即為人身,此色法曰色蘊。又有苦樂之感覺,此謂之受,受中亦有種種不同,是曰受蘊。所感覺上取分齊者,即想蘊。心知作用之流行造作者,則曰行蘊。為一系一系統率之知識,如心理學上所云之統覺,以統率許多受想行故,即統率依眼耳鼻舌身意各根所起之各各心聚者,是識蘊。總為五蘊諸法。五蘊諸法中,色蘊即物質,受想行識蘊即精神。就人觀之,都無自主體及統宰用,祗是五蘊所集之團體,是故只有五蘊,並無實我,此即無我義,人以外之動物等,亦復如是。故有情眾生祗有五蘊,並無有我,此通三乘。尚有法無我,是大乘義,然亦可由此通達。蓋以眾緣生故,有為法即空無自性,而無為法亦即遍於有為法之空性故,故曰法無我。由此一切法皆無自性,但以異生妄執而認為有我耳。第三節、涅盤寂靜涅盤是梵言,即四諦中滅諦,有廣狹二義。狹義即擇滅,廣義即圓寂,擇滅者,以聖智擇出諸煩惱等而滅之也。聖智之來源,一依眾生心中本有之智種,二依佛之教法,由此起聖智慧之決擇而斷滅煩惱業生,故曰擇滅,擇滅則解脫流轉而常住寂靜,故曰涅盤寂靜。廣義涅盤分四:一、得阿羅漢者,由以前煩惱業而受之身亦滅,更不隨流轉者,為無餘涅盤。二、雖已擇滅煩惱更不起業,而尚余前業所招之身者,曰有餘涅盤。此但擇滅由我執所起煩惱障而除去生死者,即有餘涅盤無餘涅盤義也。能擇滅此煩惱業生,得真常寂靜無所變化,謂不生不死不起不滅,此涅盤義是三乘通義。至大乘涅槃,即圓滿寂靜,如因有所求則未圓滿,無所求則究竟圓滿。是大乘涅盤義,亦有二種。一、自性圓寂,即諸法之畢竟空性,以因緣所生法本來畢竟空故。此空性本來圓遍常寂故,謂之自性涅盤。聖凡生佛一切平等,本來如是,無得無失。二、佛果無住涅盤,福智圓滿更無所求,大悲般若常相輔翼,以般若故不住世間,以大悲故亦不住出世間。此無住大涅盤,唯佛有之。二乘圓寂,於一切法實相未能明了知覺,以所知障未斷故,尚有所執,至佛以無所執故,與諸法實相時時相應,故曰無住涅盤。佛所以如是者,已能擇滅所知障故。向來無明迷惑之所知障,如不能以大悲般若掃蕩無餘,雖除分段生死,如彼菩薩二乘,然於大悲般若佛果未圓滿故,仍有變易生死。分段生死是循環,變易生死是進化,分段生死有定限,變易生死無定限。但既有進化,即未臻圓滿,至正智真如,如如不二,即大乘大悲般若無住涅盤,並前二種涅盤,即四種圓寂義,此皆常寂安靜,故云涅盤寂靜。唯廣義圓寂,即是大乘之勝義。第三章、一實相印(大乘不共學)一實相印者,出龍樹菩薩大智度論。以為二乘法,是諸行無常等三法印之所印定,大乘法是唯一實相印之所印定。實相者,法華謂之諸法實相。諸法、謂五蘊十八界等一切法。就諸法本來之真實相如何,即了知其如何、說明其如何,無稍違背錯誤之處,此即平等大覺之所知境。除佛之外,其餘有情以其心量有限,就其所知境則覺其切要,其所不知則不注意,不能圓滿。依佛乘義,則完全依智慧而修行,初發心菩薩雖未能證知諸法實相,而能依佛之智為智故,亦能達諸法實相。其實三法印即一實相印,以皆明諸法因緣生故,無自性故。依一實相之三方面分別解釋,即三法印,究其根源,即貫通為一實相印。茲分四節言之。第一節 諸法畢竟空在一實相印中,首明諸法畢竟空義。因緣所生法即有為法,雖有假象幻用,但求其實體,考究結果都無可得,故假象幻用諸法,皆無實性。今科學所依之唯物論,考究宇宙原質是何物,及又有發明,則前所計隨破。彼今所講最後結構力之電子,已無實質之可執,以後當續有發明,終必無得。依此欲求物質實在,而亦終無究竟實體可得,故色法畢竟空。色法既然,心法亦復如是,故有為法畢竟空。有為法,猶有眾緣相續之假相幻用,至無為法並假相幻用而無之,但有其名,由此可見無為法更是畢竟空。有為以因緣生,故知其唯假相幻用而畢竟空,無為但是智觀上假設名義,故亦畢竟空。此在掌珍論等詳之,將所有一切諸法皆告以畢竟空,畢竟空故,一切分別計執皆滅,一切心念皆息。由了得諸法畢竟空,則一切執著皆無安足處,由是無分別智現前,如如相應諸法實相。第二節、五法三自性此中五法者,即五種法。一、名,二、相,三、分別,四、正智,五、真如。名者,即言說所依之名字,由名生句,由句生說。通言法界中一法有一法之名,法無量則名亦無量。然法之範圍甚寬,名亦法之一種,無數名字言說,即此五法第一法。相者,即「心之分析」內所講想心所所取境界分齊,此境界之分齊,名之曰相,恆言此有意義,此無意義,此意義即是相。由前五識感覺之相,意識依之立種種名,又用彼名字言說,以顯此種種之相。凡色法心法之現象皆曰相,皆可依以立名,及可為名所詮表,故名遍一切法。是故名相相聯,因相立名,因名表相。依中國舊說,名實對立。名為實之賓,實為名之主。依佛法言,名相對立,相非實有,雖一般人認為實有,但是假相,並非實有。名相是所知識者,顯現在一人知識中者即相,詮貫在多人彼此相識中者即名,以依各人心識上相似之相以立名故。名相皆所了知之法,其能分別了知之心識即分別。分別正指能了知之心識,亦是相之一分,以其亦被了知故。是以能了知心識亦可為被了知之法,而被了知之法,則不限於心識。被了知諸法與能了知心識之關係者,現行之心識,是能知識之了知分別,此外一切皆被知識之法。以被知識故,顯有能了知之法。如吾人起一念分別者即心念,被分別者亦不離此心念,他心通所知之他心亦然。故無論何法,處在被了知地位者皆名相,而能了知者即分別。名相是客觀,分別是主觀,但此主觀亦是可被了知者,故亦可是相。故以能表與所表相對,即名與相,所了知與能了知相對,即名相與分別。分別是雜染了知,以須分別而了知故。至清凈了知,即正智。正者、正當恰好之意,如俗言恰到好處。此明確之了知,即是正智,即能了知之心心所於所知諸法相性,正當明確了知故。清凈正確了知之所知,即真如。於所知真相,如如不異,即名真如。此與雜染分別所知之名相不同,以彼分別不與真相相當,是依能知識之分別所變起之假相,故非真相,真如者、即能了知之主觀正知,是極平正相當之了知,不用主觀之力稍有變異,全依客觀原來如此之真相,而了其如此。故如者、即如此之義,真相如是,故曰真如,故正智曰無分別智。真如者,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是即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此五法攝一切法,是故五法又曰五法藏。三自性者: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諸法無自性者,即諸法畢竟空,故三自性即三無性。三性本不可立,然為悟他故,設此三自性以說明之。一、依他起性者,即生無自性。以眾緣所生法並無所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亦無能生法外之固定所生法,無能生所生故,則生不成立而無生,故生無性。生無性故,但以眾緣之所集顯,有此一法假名曰生,故是依他起性。依眾緣起、依諸識現,曰依他起。然非眾緣能生,即眾緣是此法,如人依煩惱業集五蘊諸法所成,即此眾緣是人,離此別無有人,故明依他起性即明生無自性。二、遍計執性者,即相無自性。不了生無自性之依他起性故,乃執有遍計所執之實我實法。由此執故,認有二相,一、內執實我相,二、外執實物相。以不了皆眾緣諸識之假現故,執為實有,實唯妄執。故此妄執中所妄執之實我物自性,實無所有,故明遍計所執自性,即明相無自性。三、圓成實性者,即勝義無自性。前說萬法皆眾緣諸識現,由此明得諸法畢竟空,則妄執即除。妄執既除,則得清凈正知,如如相應諸法真相,此即圓成實性。故圓成實性亦即五法中之真如──是圓滿成就真實相,並非新有所造,原即諸法本來如是,以勝義本空無自性故。依上五法三性,相互看來,名相分別正智皆依他起性,以皆因緣生法故,然非遍計所執性。遍計所執性者,但是迷惑於此所起之謬解故,此一解也。又可曰正智亦圓成實性,以無漏清凈故。是故圓成實性,或專就無為法講,或統就無漏法講。即離一切言說分別,亦即諸法畢竟空義。然為於此法未能悟者,乃開一種方便,從不可說中起言說方便覺悟未悟者,因立此五法三自性,施設以明法相。第三節、八識二無我八識二無我者,亦可曰諸識二無我。八識心王,各有心所,謂之染分八識心心所聚,即五法中之分別。此中又有能所知兩面,其自身謂之自證分,其能知即見分,其所知即相分,相分即五法中之名、相。八識及心心所各有三分。如是八識心心所之三分,即八識心心所中之諸法,轉成清凈心識,即名四智相應心品:前五識謂之成所作智相應心品,第六識謂之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第七識謂之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第八識謂之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此心心所法,皆有見分、相分,自證分。故在平常根身器界,即染分相應心心所之相分,至佛果之身土,即清凈四智相應心心所之相分。故諸識之三分,統率一切言說,包括一切諸法。二無我者,即人無我法無我,諸識三分諸法,皆無我故,曰諸法二無我。第四節、法界無障礙法界無障礙者,法界即真如別名,即無分別智相應之真如。又如世言宇宙,非但指空間時間,實包一切物而言。此法界者亦復如是,乃總括此諸法而言也,諸法中無論任何一法,皆諸法之總相,以皆能攝一切法故。此總相即為法界,故曰隨舉一法皆為法界。如鉛筆可統一切法,以依眾緣成故,眾緣之眾緣展轉無盡故,故一攝一切,一入一切,此法界義也,又界者因義,法界者、即諸法之因。法法雖互入,然不失其自相,此不失自相者,以一一法有不同種子為之因,此因種各各不相雜亂,故現行亦各各差別。然此因種雖各各差別而又交互相遍,故一一因種,一遍一切,以阿賴耶識中之能力,無方所邊際故,明此諸法各別種因,謂之法界,依上三義,謂之法界,以法界之一一法,互攝互入而又不相雜亂,故曰法界無障礙也。然即諸法眾緣生無自性故,是法界無障礙義。複次,以諸法唯心現故,即從含藏識中一切種子而變現,成為別別不相雜亂,又互攝互入而無障礙。此一實相印,以遍一切法皆是如此故,與前三法印不同:謂 一、遍一切法即畢竟空,二、遍一切法即五法三自性,三、遍一切法即諸識二無我,四、遍一切法即法界無障礙故。第四章、約略指廣然欲將上述學理研究明白,非全藏經論閱過不可。然總三藏,亦不過明因緣所生法義也。三法印廣義通大小乘法,狹義是明小乘法。須看四阿含等經及發智、六足、大毗婆沙論與俱含、成實諸論,總在一千卷以上。此中扼要兩論,即俱舍論與成實論也。一實相印中明諸法畢竟空者,亦有一千多卷,即般若經、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十住毗婆沙論、掌珍論等。扼要者,在心經、中論。明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者,則法相唯識宗之六經十一論與因明諸論,並古德註解,大致亦上千卷。扼要者,在楞伽及成唯識論。明法界無障礙義者,則如宗法華涅盤之天台,宗華嚴之賢首,以及真言秘密宗、凈土宗、禪宗等皆是。今不過舉其梗概而已。結論(注三)第一節、解釋對於佛學之誤會前來已從學史與學理之兩方面說明佛學,茲在結論中,更當略一解釋普通人對於佛學的誤會。在中國三四十年來,受了外國的壓迫和摧殘,激生出一種愛國心,這個愛國心是很好的,但是憑感情不憑理智,便說佛學是印度的,印度是亡了國的,故對於佛學不當研究。這是錯誤的!因為印度亡國的緣故,乃由印度有一種最古的婆羅門教,後來佛學興起,經過一千五百年後,這個古婆羅門教又盛興了;其時佛學衰落,印度四分五裂,成了婆羅門教的印度,不復是佛學的印度。從此講來,當知印度亡國的原因,不獨與佛學毫無關係、且因不信佛學而亡的。複次,凡革命的過程上,必先經過破壞,破壞是將一切不好的事物都要掃除去,乃能將好的建設起來,在佛學裡面,對破世俗謬見邪執,有很嚴格的批評,此即是思想界革命的破壞。但是為建設而破壞的,是要造成一個清凈莊嚴之極樂世界的,是要發達人生而至於很圓滿的。從此可以知佛學不是厭世的,不是消極的,不是非倫理的,不是非人生的。如果未曾知道這一點,那就是誤會了。再次,向來在中國是以寺院中僧尼代表佛教的,但佛學真精神並不如此,若到暹羅日本去一看,就可以知道。日本有三千萬佛教徒,暹羅全國人民都是佛教徒,但寺僧都不滿十萬人,可見不能單以寺僧代表佛教。但中國因為先有了儒家的文化,所以不須要更謀全國在家佛教徒之組織。但現在的中國,那就與前不同了,應以為眾生謀利益的佛教,為我們革命的道德標準了。其次是受過新教育的,因我國普通人有多數以燒香、點燭、設像、求福等事,認為是信佛教之表示,殊不知佛學的宗教方面,也是真正的無神主義。在佛陀不過是我們的導師,我們的先覺,我們的一個先生,使我們發揮本有之覺悟的可能性也來成佛,我們所以才崇拜他。對於鬼神,在佛學中看來不過是六道之一,也是可憐憫者,應當要去救濟他的。所以佛學最大宗旨,是破迷以成覺悟的。第二節、佛學的本質佛學的本質,就是佛陀所說明的宇宙事事物物之真相。約分四段:一、有情無始緣起事。有情者,即有生命的生物。唯物論以生命之原始為物質的,神造說者以生命之原始為神造的,其實不然。假使問,物質誰造的?神是誰造的?均仍不能解答,則仍必歸之於無始。故佛學直從有情生命而曰無始。然顯現其生命者須有藉乎緣,緣即是合乎生命顯現的關係條件。二、諸法唯識變現事。佛學以萬事萬物之事理曰法,但這一切事理,悉是唯識所變現。唯識變即是事,唯識現即是理。這識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八種,以阿賴耶識為根本。萬法約分二端,即各別事與共通理。常人知識上,只有錯或不錯之共通理,至於各別事,非佛學的現量智不能證明。三、人生無我所顯真理。由前明白了有情無始緣起,在佛學上即名人生無我,謂人生之現起,由多緣會合而組織成功的,如化學謂十五種元素,生理學謂生理機關及細胞組成,佛學則謂五蘊四大三十六物合會而成。且成人時亦剎那變化,念念生滅,如旋火輪連續不斷。知生時已早滅,未生在未來,此中無有我可言,故云無我。如化學謂十五元素或細胞等,因呼吸之間已轉變無量,在此呼吸相通的元素中,覓我了不可得。若元素是我,則元素遍宇宙,全宇宙皆是我,不是,則全宇宙皆不是我。那末我究竟是甚麼呢?就是前說的無始緣起。明白他是緣起的無始無終的,這就是所顯真理。四、宇宙無實所顯真理。實有自體曰實,宇宙諸法在事實上皆唯識變現。而實事不是平常人所知得到的,不是思想言說可以表現的,一落思想言語,即合於論理的範圍。如曰杯子,則全世界所有之杯皆包其內,只是人心上共同之理。全宇宙的事是唯識變,識變則無實體存在。往往有一般人追求他的第一因,終不得結果。今明白是眾緣而成,即眾緣亦不可追,上上推之無始,下下追之無終,即當下一剎那,明他是依眾緣起,即是所顯的真理,即成無障礙的法界。一微塵遍全宇宙,全宇宙攝一微塵,若覺悟到此,即證得大自由大平等的大安樂。第三節、佛學的方法前已說明人生宇宙的實事真理,但此不是平常人能體得到的。要體到必要一種方法。此方法就是覺者示我們從人至佛的方法,約有三種。第一種是戒,依律儀戒,行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第二種是定,世間定,三乘定,大乘定。第三種是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第一種是行為的訓練,害他則自他俱害,利他則自他俱利,依此善惡的標準而為訓練。害他即惡,利他即善。佛學要由止一切惡作一切善的戒,行得到精熟時,乃至第二種的定,定是由戒律而成功的,用他來訓練心理之深隱處。如一個人在行為看去雖是很好,其實他心上不知有多少妄動,我們稍靜下來就覺到了。定是心力的集中統一。亦可雲第一是行為派的心理訓練,第二是潛意識派的心理訓練,至於第三種的慧,是根據覺者的心理,變自心為佛心。要經聞法思義修行的長時訓練,由低而高,中間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的五十重階級,始得到佛的地位。成佛以後,即覺到人生宇宙的實事真理,幻法說幻,真法說真,不增不減,如量而說,如實而說。但佛學在注重自己去實行去經驗,不是說說就算了事的。覺者示我們從人至佛的方法,大概如是。第四節、佛學的應用上明佛學的本質與方法,我們已知是全善全美的,拿來放到人間發生甚麼關係呢?一、佛學與宗教及科學:情意的└┬┘┌宗 教┐…………………………文學┐佛學……┤ ├………哲學 ├………美術└科 學┘…………………………工藝┘┌┴┐理智的佛學可說是宗教、是科學、是哲學、非宗教、非科學、非哲學。宗、科、哲皆是佛學,皆非佛學。佛學是包括宗、科、哲、而又為一般宗、科、哲所不能及的。二、佛學與政治及社會:佛教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要發大悲心修菩薩行,為一切眾生的公僕,故是共和政治的人生觀。大同社會,以個人為世界單純之分子。以世界為個人直接的團體,佛學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緣起,一人之善惡能影響於全宇宙,這就是大同社會的宇宙觀。第五節、怎樣研究佛學佛學的內容,大概有四項。一、教的研究:教即文物,此有關梵文、巴利文、藏文、漢文數十種的文物。甲、法物之搜集,乙、史材之編考,丙、經典之校訂,丁、圖書之纂譯。二、理的研究:即依教所成之思想。甲、印度二十小乘學派,乙、印度三種大乘學派,丙、中華綜合學派,丁、歐美新研究派。三、行、即實行:甲、戒律,通菩薩戒,別七眾戒;乙、大小乘各種禪觀;丙、真言,一印一明或無量印無量明,明即是咒;丁、凈土,極樂凈土或知足天的彌勒凈土等。四、果:甲、信果,由明教理而生信,由信而皈依佛法僧;乙、德果,由受持戒律,有德為眾所歸;丙、定果,由修習禪觀而得;丁、慧果,亦修習禪觀所得之果。此四果,第一屬信眾,第二屬僧眾,第三屬三乘的賢眾,第四屬三乘聖眾及佛,由教理而起行,由行而證佛果,佛學研究修習次第,略說如是。(注四)(注一)本論略本,民國十五年八月,在北平佛學研究會講,羅庸及黃中疆、駱德先筆記,當由佛學研究會印行流通。十九年,增入學史及結論部分,改名佛學ABC,交世界書局發行。三十一年,重加治定,復佛學概論之名,是為廣本,漢藏教理院刊行,即今本所依。(注二)學史編十之四五,系節取佛教宗派源流會入本論者,不復詳註,讀者可參閱之。(注三)結論,系依據大圓、罘月、莘野合記之「什麼是佛學」,略為刪節而成。(注四)下有第六節「初步佛學書的介紹」,從略。
推薦閱讀:

什麼是佛學?獻給一切有佛緣的人!
我的天啊!賺錢也是修行法門?
【佛學講座】雙修的真義 4-2
中國佛學66句震撼世界的禪語 - 飛鴻再起的個人空間 - K12教育空間 - Powere...
佛學基礎辭彙

TAG: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