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環球時報》文章:誰是「帝國主義列強」?聽聽拉美人如何說中美!
06-24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編者按:今年既是巴西、墨西哥、哥倫比亞等拉美國家的「大選年」,也是美國與拉美重塑關係的「元年」。4月秘魯首都利馬將舉行美洲國家峰會,預計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與大多數拉美國家元首首次「面對面」。而2月初,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已「打前站」到訪拉美5國,他在開啟拉美之行前發表演講,警告拉美國家不要過度依賴與中國的經貿聯繫,稱中國很可能成為該地區的「新帝國主義列強」。美國人發出的警告很快遭到拉美人的回擊,如秘魯外貿和旅遊部長就直言「中國是一個很好的貿易夥伴」。還有拉美國家的學者表示:拉美國家需要的是平等相待的朋友,而非咄咄逼人的「主人」。「門羅主義」在復活嗎?拉美國家各界對於美國近期的一系列舉動並不感冒,有媒體和學者更將美國的所作所為視作「復活的門羅主義」。 對蒂勒森的言論,古巴外交部強調,美國會發現拉美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被操縱,因為「美洲已經醒來」。墨西哥《每日報》日前發表題為「蒂勒森在墨西哥:初級的殖民主義」的評論文章稱,美國指責別國「插手」拉美事務,將自己擺在「利於(美拉)雙邊關係多維發展」的位置上,殊不知,對某些拉美國家施以經濟制裁或軍事壓力的正是美國,幾個世紀以來,聯合寡頭政府打壓拉美社會的劊子手也是美國,而非別的國家。《每日報》還刊文說,美國在「9·11」事件後失去了對拉美的興趣,轉而將注意力放在對中東的戰爭上,在特朗普開啟保護主義、反對自由貿易和國際合作後,拉美國家對外交往與合作的意願更需通過加強與別國的聯繫來實現。美國向來認為北布拉沃河以南的土地都是其「後花園」,而罔顧拉美尋求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交往多元化的需求。文章還說,蒂勒森就像一個「美國佔有慾」的代言人,美國「門羅主義」所謂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在今天看來更像是「拉美是美國人的拉美」。在阿根廷—中國商會執行主席塔博阿達看來,這次美國國務卿來拉美的最主要話題就是希望拉美國家一同制裁委內瑞拉,但同時也反映出美國對中國在拉美快速發展的焦慮。塔博阿達說:「如果美國覺得中國在拉美的發展是危險的,那可能對某些國家來說,美國的發展也是危險的。這是一種沒什麼根據的政治說法。阿根廷幾乎和所有國家都有不錯的外交關係。我們非常歡迎中國各類企業來阿,國企和私企都歡迎。中拉經濟總體上是互補的,絕不是競爭關係。基本上,拉美國家都是原材料的出口國。」「在拉美,美國就是想拉攏一些國家,打擊一些國家,牽制一些國家。」墨西哥國際問題專家海因茨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羅列了三個「一些」:拉攏的是蒂勒森此次出訪的墨西哥、阿根廷、秘魯、哥倫比亞和牙買加,並想利用一些區域國家組成的「利馬集團」來孤立、反對和打擊委內瑞拉馬杜羅政權以及古巴社會主義政權,同時鞏固與美在拉美地區盟友的關係,限制俄羅斯和中國在美洲和西半球的發展。海因茨說,美國對拉美的需求是戰略性的,這也是美國對自己眼中的「後花園」(拉美)始終不放手、未來也不可能放手的原因。這不僅涉及移民問題、經貿合作問題,還牽扯到軍事、安全、核設施部署、戰略資源保障等重要領域。特朗普愛用推特發文搞外交,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也不示弱,他19日通過推特發文,隔空喊話特朗普「在加拉斯加還是華盛頓直接對話」,並希望他兌現競選時承諾的「不干涉別國內政」。客觀來說,全球化的今天,美國對拉美國家而言依然重要,拉美國家對美國來說亦是如此。這不僅體現在經貿、文化、科技等方面,還體現在安全、反恐和防務等領域。美國並不願意看到別人進入自己的「後花園」,哪怕是為了栽花栽樹。海因茨表示,美國對拉美放出的言論,諸如抹黑中國試圖讓拉美經濟對其產生依賴、造謠俄羅斯意欲插手墨西哥等國大選等都是無稽之談。他表示:「美國才是那個干涉拉美國家內政最多的國家,那種醜化他人以期美化自己的手段顯得有些幼稚,是害怕自己失去在拉美國家面前的權威地位的表現。美國總是以高人一等的姿態對待拉美國家,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但是21世紀的今天,拉美國家需要的是平等相待的朋友,而非咄咄逼人的『主人』,更何況這『主人』很多時候只考慮自己的利益。」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教授彼得斯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拉美國家尋求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的多元化是大趨勢。他認為,一方面,其他國家的確能提供美國提供不了的東西,並且有幫助拉美國家發展的良好意願,不像美國那樣帶有一些附加條件;另一方面,擺脫長期以來對美國的依賴有助於在開展對美關係時掌握更大的主動權,而非像從前那樣被迫對美國言聽計從。他們想要的是平等合作梳理美拉關係的歷史,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學者韓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歷史上,美國和其他拉美國家曾同為歐洲殖民地。提到美國對拉美的政治和經濟影響離不開「門羅主義」。1823年12月2日,美國時任總統詹姆斯·門羅發表國情咨文,提出歐洲國家如再對北美和南美的土地進行殖民、對其政權進行干預,美國都將視之為「危及我國之和平與安全」。此後,打著「門羅主義」旗號的美國對拉美國家進行軍事干涉、搞政權顛覆,造成當地的社會動蕩。在過去一個多世紀里,美國武裝入侵過墨西哥、古巴、尼加拉瓜、多米尼加、海地、宏都拉斯、瓜地馬拉等多個拉美國家。20世紀初,美國煽動巴拿馬從哥倫比亞共和國獨立,修建並控制巴拿馬運河。「門羅主義」也成了美國干涉、擴張和稱霸的代名詞。在韓晗看來,拉美國家的反美情緒由來已久。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馬蒂曾說過:「鄙視我們的國家,囂張和殘暴的北方企圖吞併我們美洲的國家,這條路必須堵塞,我們正在用鮮血來堵塞。」他在1891年還提出「龐大的鄰居無視美洲,其傲慢是我們美洲最大的危險」。韓晗還舉例說,以反對法西斯主義為名,二戰期間時任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提出在地區建立多個軍事基地,但最終只有巴西接受。談到當前的美拉關係,韓晗認為,美國對拉美缺乏戰略,雙方缺乏互信,導致拉美國家轉而更重視地區內拉美國家之間關係發展以及同地區外國家搞好平等外交。因此蒂勒森想讓拉美繼續靠近美國,不符合國際政治發展邏輯。美國多屆政府並未關注拉美國家訴求。自2001年小布希政府上台後,美國與拉美主要國家的關係出現冷淡、降溫或惡化,拉美國家的疏美和反美情緒逐漸上升,美國在地區事務的主導權受到挑戰。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一年來未曾訪問拉美,卻對拉美採取了反移民與反貿易的做法。韓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快速發展的中拉關係以平等互利為前提,是雙方正常往來以及貿易全球化等內外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拉美多國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很積極,希望共同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秘魯天主教大學教授、秘魯憲法法院前院長塞薩·蘭達在和中國學者的交流中也表示:「歷史上,美國長期主導著同拉美國家的關係,無論是過去的貿易行為還是今天的自由貿易協定。特朗普上台後,對拉美國家民眾採取的是傲慢和蔑視的態度。近年來,中國成為多個拉美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但是,(與美國不同)中國與拉美國家間的貿易往來是以平等為前提的。」塞薩·蘭達說,從十九世紀開始,美國這個政治與經濟帝國就將拉美視為「美國的後院」,而中國才是拉美地區新生的重要夥伴。秘魯學者認為,雖然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進程不同,但國家間的國際經濟關係需要以規範、平等為前提。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經貿關係不僅體現在商品和服務等領域,也有符合環保標準、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的資源開發和投資合作。中國與拉美國家的聯繫並非近期形成,在一些拉美國家,如秘魯和古巴,在19世紀的移民潮中,千百萬的中國勞工來到拉美,從事糖蔗和棉花種植的農業生產。現在,新一代中國移民,在拉美傳播中國文化。在秘魯,有7000家中餐館,這說明當地人民非常認可和接受中國的飲食文化。談到美國和拉美國家間存在的問題,塞薩·蘭達的總結是:美國不了解拉美現狀;美國企業只是想攫取拉美的自然資源;對拉美債務人的貿易和公司融資,都源自美國的貸款;美國對地區進行直接政治干預,通過支持寡頭政治和軍政府,實現其打壓社會革命的目的;美國是規則的直接制定者,如規定國際貿易以美元為結算貨幣、主導決定自然資源的國際價格。因此,拉美民眾對美國一些做法的反對意識仍較為強烈。塞薩·蘭達認為,特朗普就職後,美國對拉美政策日趨惡化。美國國務卿到訪的拉美國家都屬於外交關係開放型的國家,與中國關係良好,但這些國家與美國的關係存在著一定問題。歷史、憤怒與羨慕以墨西哥為例,拉美人對美國的心態複雜而矛盾。1821年墨西哥宣告獨立後,美國就開始向時屬墨西哥的得克薩斯大量移民,並通過製造動亂等手段,讓得克薩斯1836年獨立。此後,在美國移民極力鼓吹下,得克薩斯1845年成為美國的第28個州。在1846年至1848年的美墨戰爭中,儘管墨西哥軍民英勇抗戰,但兩國實力的差距讓墨西哥戰敗,並簽署不平等條約,割讓了約為當時一半以上的領土,這是墨西哥人揮之不去的痛。如今,美國為應對非法移民問題,在美墨邊界建隔離牆,又將「永遠改變一些墨西哥人的生活」。春節期間,《環球時報》記者走進墨西哥城甘地連鎖書店的一家分店。在歷史書區,記者看到幾本描寫美墨戰爭的書籍,書中用了「美國擴張」「墨西哥自衛」等詞。談起這場讓墨西哥丟失一半領土的戰爭,書店工作人員洛德斯表示:「現在大部分墨西哥年輕人已不了解美墨戰爭的歷史了,很遺憾,對於這場戰爭,可能外國人都要比墨西哥人了解得更多。兩國政府似乎都在刻意迴避這段歷史,美國不願那段不光彩的擴張史被人時常提起,墨西哥也不願那段不風光的失敗史再次曝光。」正在教學輔導書區域選書的大學生路易斯告訴記者,墨西哥的小學課本中不會有涉及美墨戰爭或是其他美墨關係的內容,中學世界史教材中有一些,但沒有使用「(美國)侵略」一詞。墨西哥中小學生看的歷史書籍更多的是墨西哥悠久的歷史文化、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時的英雄事迹,以及獨立後的墨西哥革命。據路易斯介紹,雖然墨西哥有時也會有紀念美墨戰爭的活動,但根本不能與獨立紀念日或獨立戰爭時期一些戰役勝利紀念日相提並論。在墨西哥城查普特佩克公園的博物館可以找到一些美墨戰爭的歷史文物,而公園裡的查普特佩克城堡當年曾是一所軍事學校所在地。1847年9月13日,6名13至19歲的墨西哥青少年在這裡抗擊美軍,戰鬥到最後一刻。墨城市民阿爾圖羅告訴本報記者,有些年份的9月13日,查普特佩克公園會為這幾位為國捐軀的英雄舉行紀念活動。談到與美國的關係,墨西哥城市民胡安·卡洛斯說:「現在墨西哥民眾對美國的心態十分複雜,一方面推崇和羨慕美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美國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對美國歧視墨西哥人的態度感到憤怒。」卡洛斯說,這種矛盾的心態也是很多拉美國家民眾的心態。今年7月1日墨西哥將迎來大選,目前民調領先的墨西哥城前市長、左翼候選人洛佩斯·奧夫拉多爾已明確表示,將阻止美國修建美墨邊界隔離牆的計劃。【環球時報駐墨西哥、巴西特派記者 王驍波 張遠南 環球時報駐秘魯特約記者 孟可心】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崩潰的帝國2·勵精圖治
※大清帝國「十全老人」,所謂的「十全武功」
※徐明帝國真相:2001年突然飛來40億 財技轉折點
※東瀛島國的帝國夢
※燦爛文明的古羅馬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