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興安靈渠

靈渠在興安縣,在桂林汽車總站乘車可直達縣城,坐三輪車到靈渠景區大門口,票價60元。三輪車主會問你買不買門票的,如果買門票,拉到景區正門。不買門票,拉到景區陡門,附近是村莊,村民可以帶進去。我選擇的是買門票,為的是玩的安心。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一統中原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為了將嶺南百越地區納入中國版圖,便派屠睢為主帥,率50萬大軍南征百越。但秦軍遭到百越的頑強抵抗,加之嶺南山路崎嶇,糧餉轉運困難,以致秦軍受到重創,戰事處於膠著狀態,三年兵不能進。為解決秦軍的後勤補給問題,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在廣西興安縣境內修建一條人工運河,轉運糧餉。此項任務,交由監御史史祿和3位石匠擔綱。

公元前214年,運河鑿成,也就是靈渠。它連接了湘漓二水,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聯通了南中國的水運網,使秦軍得到了源源不斷的糧草補給和兵源補充,秦軍迅速統一了嶺南。之後,秦始皇在今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一帶分別設立三郡:南海、桂林、象郡。其後,漢代馬援,唐代李渤、魚孟威又繼續主持修築靈渠。

靈渠景區大門

進門後的靈渠標示

美嶺橋

進入景區,穿過美嶺橋,右轉是四賢祠。四賢祠奉祀的是對開鑿和完善靈渠有功的秦監御史祿、漢伏波將軍馬援、唐桂管觀察使李渤、防禦使魚孟威,祠內有四賢塑像及天下奇觀--古樹吞碑。

古樹吞碑,一棵已有780多年的重楊樹正在吞吃著一塊乾隆十二年的古碑,目前還在以每三年一公分的速度在吞吃著樹下方的古碑。

院內有一個靈渠小型展覽,這是一顆千年古松木。靈渠的精華工程「人」字形壩基全部用長約兩米的松木打成排樁。因松木有松子油,侵泡時間越長越牢固,有水泡萬年松的說法。

前行是空曠的秦文化廣場

一直走到天下第一陡,也稱南陡,是靈渠的南渠入口處的陡門。南陡是景區的另一個入口,門外有售票處,但看似無人把守。如果不買票,也能進入吧。售票處周圍是聚民居,在這裡可以吃到燒烤。往前走是一座山,山腳下有一座龍王廟,上頂有觀看靈渠鏵嘴、大小天平壩的觀景樓閣。  南陡旁邊是南陡閣。1941年10月,李宗仁先生參觀靈渠後,指令興安縣政府在南陡北岸建的一座觀景閣。閣前大小天平、鏵嘴等美景一覽無餘。

南陡閣

靈渠大小天平壩和鏵嘴

山腳的龍王廟與山頂的觀景樓,與鏵嘴隔江相望。

站在觀景樓上看到的靈渠鏵嘴與大小天平壩

山上看到的靈渠鏵嘴與大小天平壩需要在南陡附近做擺渡船才能到鏵嘴岸上。我在吃燒烤的時候,女老闆說她去跟艄公說把我擺到鏵嘴岸上,結果她沒說動艄公。我問了幾個擺渡船,都推說浪大,不能下船。擺個來回要10元錢,但我的門票里已含有船票。找到門口售票的女士,要求乘船,她也沒有說動艄公。我急了,說既然浪大時不能出船,為什麼把船票含在門票里。回來她終於說動了船老大,把我擺渡過去。看來逃票的是沒戲了,而且我發現只有我一個遊客上了岸。其實水裡並沒有什麼大浪。

大小天平壩使湘水三七分離,三分入漓,七分入湘。這是大小天平壩人字形交匯處的古代水平測量儀,可以保證大小天平壩的三七分水。

鏵嘴上的美齡亭。1941年8月,蔣介石偕夫人宋美齡遊覽了靈渠,後國民黨興安政府在鏵嘴之上建亭一座,命名美齡亭以示紀念,亭中有清朝的"湘漓分派"和明朝的"伏波遺迹"兩塊石碑。

我乘坐的擺渡船

鏵嘴

沿著秦堤迴轉,左岸是靈渠南渠,右岸是湘江故道。秦堤由小天平石堤終點至興安縣城上水門東岸,長2公里。

飛來石,是旁邊鳥鳴山山體的一部分。公元214年史祿開鑿靈渠時,為保障渠道順利通過這一險段,在這裡劈山築渠,留下了這一巨石。

秦堤上的泄水天平,左側是南渠。泄水天平可以把南渠中的洪水排回湘江,以保證中下游的安全。

靈渠右側的古建築。走出靈渠的又一大門就到了水街。水街是指靈渠穿過興安縣城一段兩岸的街區,長約1公里。

馬嘶橋。在靈渠與雙女井溪相交處,傳該處最初為小木橋,當年馬援率部南平交趾時,其坐騎至此揚蹄嘶叫,不願過橋,馬援下馬發現該橋已朽,乃募捐修橋,因而得名。

縣城一古巷,在這買了點興安桃子。

萬里橋,是唐朝桂管觀察使李渤於寶曆元年(公元825年)建成的。據說,萬里橋距離唐朝的都城長安水路有一萬里的路程。

娘娘橋,又叫天后橋。始建於康熙七年(1668年,橋名為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所題。

水街的盡頭是接龍橋,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接龍」在當地有三種說法:一是龍駕,二是接龍脈,三是接接龍舟。每年端午節,興安縣龍舟比賽前的祭龍儀式從這裡開始。

小橋流水人家

李濟深題「秦堤」

古街道

靈渠兩岸的人家

古街的入口

快到接龍橋的地方

望樓靈渠還是很值得一游的,畢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我對山水尤其感興趣,凡市區有江湖(大湖)的城市,都有前往一游的慾望。喜歡山的幽靜、遠離塵囂和一片綠色,冬季漫山的雪對我沒有吸引力。江河更喜歡探其源頭,此次的靈渠之旅,只看到南渠。如果時間允許,最好住縣城一晚,去北渠再看一看。只看南渠,總感覺對整個靈渠的概念雲里霧裡。對一般的遊客本可以觀止了,我還是有留下遺憾的感覺。灕江游過三次,不知為什麼,沒有那個景點是記憶深刻的。可能是遊船開的太快的緣故吧,全部是浮光掠影。反倒是這次的陽朔遇龍河竹筏漂流還有些記憶,景色也不錯,比灕江更秀氣。

遇龍河,兩對新人在這裡拍婚紗照。

遇龍橋。有一個表演鴨子吃魚又吐出的節目,這種人類為了自身快樂,折磨他類動物的行為,我覺得有點殘忍。灕江上,一天的功夫就能曬得很黑。返回北京的飛機上,機窗外滾滾的黑雲下的我心驚肉跳,緊張的心情持續了一個小時。那樣的雲彩從未見過。


推薦閱讀:

桂林楊老師外應·測字小集
9, 桂林風土記
興坪老街,15年前的陽朔西街
舌尖上的桂林
【遊山玩水】桂林「小九寨」,美到讓你驚嘆!

TAG:桂林 | 興安 | 靈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