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酷說《老子》(10)▏催眠實驗告訴你,每個人身體里的潛能有多大。


題引:

公元353年的一天,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名流雅士在蘭亭里飲酒賦詩。

興到時王羲之酣歌醉舞,於是揮毫潑墨。

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就這樣誕生於世。

當他第二天醒來時發現........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能像嬰兒的無欲狀態嗎?)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清除心靈之鏡,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愛民治國能遵行自然無為的規律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明白四達,能不用心機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這就叫做「玄德」。)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與譯文。


【第一句】

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1、

載,是語氣助詞。

比如《詩經·氓》曰: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載」就沒有實際意義,表示語氣。

2、

唐玄宗曾經把「載」改為「哉」,為什麼呢?

他認為「載」是由於睡過頭站錯了隊,它本該站在上一章末尾。

也就是說,第九章最後一句原文應該是:

功成身退,天知道也哉!

以上兩種解釋,都沒有把「載」放在眼裡。

可見,「載」是可有可無的。

3、

營魄,就是魂魄的意思。

那麼為什麼要抱在一起呢?

古人認為:

魂是陽氣,構成人的思維才智。

魄是陰氣,構成人的感覺形體。

魂魄協調則人體健康,人死後:

魂(陽氣)歸於天,魄(陰氣)則歸於地。

魂是陽神,魄是陰神。

簡而言之,魂與魄可以當做陰與陽來看待。

4、

比如《內觀經》曰:

動以營身之謂魂,靜以鎮形之謂魄。

就是指,代表

就是指魄,代表陰。

所謂的「魂魄抱一」,其實就是指陰陽合一。

那麼,人為什麼要陰陽合一

5、

《莊子·庚桑楚》里有這樣一段話:

「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

莊子認為:

世界上最大的強盜,就是陰陽。

因為一切眾生都受「陰陽」的戮害,逃不出「陰陽」的手掌心。

人心,本質上不過是陰陽的奴隸而已。

6、

何以見得?

因為當你的心中有陰有陽時,就說明你的觀念中有分別。

陰陽,其實代表了人的分別心。

人一旦有分別心,就會造作妄想。

家長里短、人優我劣,此高彼低等等。

妄想心一起,就會催生出三毒:

貪、嗔、痴。

所以《達摩悟性論》有一句話說:

眾生心生,則佛法滅;

眾生心滅,則佛法生。

所謂的眾生心,指的就是分別妄想之心。

7、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時說的第一句話就是:

「 奇哉!奇哉!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華嚴經·卷五十一》

所謂的妄想執著,說的就是每個人的分別妄想之心。

可見,佛陀同樣認為:

分別妄想之心是人類悟道成佛的最大敵人。

這一觀點正好跟莊子「寇莫大於陰陽」的主張,達成了統一的共識。

那麼沒有分別心以前是什麼狀態呢?

《易經》名之為「太極」;

莊子叫它是「混沌」;

佛教稱其為「真如」;

基督教則將其隱喻為「伊甸園」。

8、

所以《易經》里有一句話叫: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

莊子也曾說: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其實這兩個觀點等於是老子反問的: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為了更加形象地闡述這一點,我們來看幾個故事。

9、

印度有一位高僧叫鳩摩羅什(344——413),

他小時候,有一天逛集市。

將佛缽頂在頭上化緣,他突然想:

「缽這麼大,為什麼卻這麼輕呢?」

念頭一起,佛缽頓時重如千斤。

他當下便「哎呦」一聲,佛缽掉落在地。

他的母親問道:「你剛才不是頂在頭上好好的,怎麼突然就無法承受了呢?」

鳩摩羅什回答說:「孩兒的心中剛才有了分別,所以佛缽才有輕重的不同!」

——《高僧傳初集·卷二》

為什麼同樣是一個佛缽,

在沒有分別心以前,不覺其重;

在起了分別心以後,就無法承受了呢?

難道分別心真的像附身的幽靈一樣,可以控制人的感覺嗎?

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聽起來荒誕不經,難以確信。

那我們不妨再來看一個司馬遷寫在《史記》里的一個記載:

10、

漢朝著名的飛將軍李廣,有一次外出打獵,

誤將草從里的石頭看成老虎,情急之下。

拉弓搭箭,一箭射入了堅硬的石頭。

他走近一看,難以置信。

於是他又試射多次,卻再也無法成功。

為什麼同一個地點,同一塊石頭,同一個人用同一張弓箭,卻再也射不出同樣的一箭穿石呢?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

李廣在為了保命時,專註於拉弓射箭的那一瞬間,

他的意識進入了一種太極或者混沌的狀態,也就是沒有分別心的狀態。

但是當他後來再去試射的時候,已經有了分別心。

他已經分別出石頭有多硬,弓的力度有多大,自己的力氣有多大、距離有多遠等等。

這一切分別出來的觀念,就像是籠罩在心中的烏雲,完全遮住了他本來的潛能。

11、

其實類似的情節,在書聖王羲之身也曾上演過。

公元353年的一天,王羲之謝安、孫綽等名流雅士在蘭亭里飲酒賦詩。

興到時王羲之酣歌醉舞,於是揮毫潑墨。

被譽為千古第一行書的《蘭亭序》,就這樣誕生於世。

當他第二天醒來時,看到自己的書法頓時驚為天作。

於是又試寫了上百次,卻再也無法寫出《蘭亭序》的風韻,只好罷筆而嘆。

——唐·何延之《蘭亭記》

醉酒的狀態,也讓王羲之的意識進入了一種混沌的狀態。

他的心中沒有了分別:

他沒有去思考如何布局、如何上挑、怎樣「懸針」「垂露」、怎樣收筆回鋒等等。

正是這種沒有分別的混沌狀態,打開了王羲之心中的潛能開關。

12、

在生活當中,這樣的故事也屢見報端。

比如地震的時候,總有一些母親們在倒塌的房屋裡,僅用單薄身體就能護住孩子。

比如翻車的時候,總有一些父親徒手就能搬起幾噸重的大卡車,救出孩子。

可見,當人的意識里陰陽合一,沒有分別心的時候,就會像原子彈一樣釋放出不可思議的能量。

13、

激發人體潛力最典型的就是催眠實驗。

眾所周知,催眠術里有一個有名專業的術語叫:

人橋。

所謂人橋:

就是說人在被催眠的狀態下,身體可以像橋樑一樣,承受巨大的重力,即使你是一個弱不禁風的女子。

一般情況,一個成年健康的男子。

在被催眠的狀態下,懸空平躺,只有頭頸部和腳部兩端著力。

身體就會硬如鐵板,腰部可以輕鬆承受幾百公斤的壓力,站一個人也絲毫不覺的費力。

13、

其實催眠並非是什麼不可思議的神跡,催眠狀態本質上就是生物界的本能狀態。

作為一種生理科學現象,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會有催眠,只是人們沒有意識到而已。

當一個人全神貫注於某一個特定的事件上時,由於精神的高度集中,就會自動虛化和屏蔽周圍的環境,這種狀態也屬於催眠的一種形式。

像動物界的金龜子負鼠,在遇到危險時,

會表現為假死,不是裝死,而是假戲真做,

過後才蘇醒,這本質上也是一種催眠本能。

14、

所以,每個人身體里的潛力其實是非常巨大的。

但是人類在有意識的狀態下,是無法發揮出來的。

同樣的道理,每個人心中的智慧也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在你有分別心的時候,是無法顯現出來的。

所以《十地經》說:

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太陽)。

體明圓滿,廣大無邊。

只為五陰重雲所覆,不能顯現。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撥開雲霧放才出心中的光明呢?

老子的答案是:

營魄抱一。


【第二句】

原文㊣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1、

專,本來是摶。

摶,本意是把東西揉弄成球形。

在這裡引申為「專精守氣」的意思。

比如《管子·內業篇》就有一句類似的話:

「摶氣如神,萬物備存。」

2、

,表示嬰兒的狀態,即:

柔而不剛。

老子認為,人就應該像嬰兒一樣。

為本:

是本心所發,屬於刻意而為。

套用孔子的話說就是:

得道者之於天下也,

無適也(敵對),無莫也(羨慕),本心之與比(親近)。

(原話: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意思是:

得道者沒有固定的敵人與偶像,獨尊本心而已。

3、

王弼對這一句的解釋可謂一語中的:

聖人,應物而無累於物。

沒錯,這種狀態正像是嬰兒的狀態。

也就是《金剛經》所謂的:

無所住而生其心。

那麼,怎樣才算是應物而不累於物呢?

4、

先講一個關於鳩摩羅什的桃色新聞:

鳩摩羅什既是一代得道高僧,又是一代譯經大師。

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金剛經》、《法華經》和《維摩詰經》等等、通通都是出自他的手筆。

有一天,鳩摩羅什正在草堂寺講經說法。

皇帝、文武官員以及弟子上千人,肅容觀聽。

鳩摩羅什忽然從法壇走下來,向後秦皇帝姚興說:

「我現在慾望來了,需要女人!

姚興當即下令傳喚了一名宮女,與鳩摩羅什共享魚水之歡。

後來,姚興又說:

「大師超悟脫凡,天下莫二,怎麼可以沒有後代呢?」

於是強行贈予十名歌姬給鳩摩羅什,鳩摩羅什見推脫不得,欣然從命。

從此搬離僧房,別住一處。

——《晉書·藝術傳·鳩摩羅什》

此事一經披露,僧人們紛紛效仿。

但是至今,好像沒有佛門中人願意提及鳩摩羅什大師的這段風流往事。

這正是我一直感到詫異的地方,後來在《六祖壇經》一書中,我又讀到了類似的違反佛門戒律的情節。

5、

這就是傳說中關於「肉邊菜」的故事:

禪宗六祖慧能當年受五祖弘忍大師傳法後,其他弟子心有不服。

意欲加害,慧能於是南逃到了廣東的曹溪。

與獵人們混跡在一起,一混就是十五年。

那麼這十五年來他是怎麼生活的呢?

據說是:

獵人們負責打獵,他負責收網。

獵人們吃鍋里的肉,他吃鍋邊的菜。

這就是佛門裡著名的「肉邊菜」的由來。

不過我覺得,《六祖壇經》為了慧能大師的形象是有所避諱的,記載可能言不符實。

實際上,六祖更可能過的是跟獵人一樣的生活。

打獵吃肉,樣樣俱全。

否則的話,你在前線拚命,他在後院放生。

這樣的烏龍隊友,你能收留他十五年嗎?

但是,為什麼佛書中不願意接受慧能大師殺生吃肉的事實呢?

6、

這大概就在於,悟道與未悟道的區別。

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達摩血脈論》裡面有這樣一番對話,可以說是這個問題的完美解答:

問曰:白衣有妻子,淫慾不除,憑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見性,不言淫慾......但得見性,淫慾本來空寂。

問曰:旃陀羅(屠夫)殺生作業,如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見性,不言作業。

縱作業不同,一切業拘他不得。

悟得本性,終不作業。

若不見性,念佛免報不得,非論殺生命。

若見性,疑心頓除,殺生命亦不奈他何。

可見,達摩祖師認為一個人能不能得道成佛的關鍵在於:

是否見性,也就是是否悟得本性?

而不在於他是否出家,是否吃素,是否念佛。

7、

晚明思想家王陽明的弟子何心隱(1517~1579)也曾說過一句名言:

酒色財氣不礙菩提路,自可證涅槃心。

此言一出,頓時被世人目為異端邪說。

就連梁啟超寫《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也將其貶評為狂禪。

不過,梁啟超雖說是一代大儒。

但是他的學問放在佛門中,只能算是侏儒。

如果何心隱屬於狂禪,那麼達摩祖師應該算是一代狂僧了。

如果連禪宗的第一祖師都是狂僧,那麼請問,將置中國千年以來的佛法於何地?

其實在釋迦牟尼時期,佛教徒們托缽乞食。

眾人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並沒有葷素之分。

反而是佛門叛徒提婆達多與佛陀分庭抗禮時,有禁食葷腥的戒律。

直到佛教傳到中國幾個世紀以後,梁武帝(464——549)依據《愣伽經》「一切眾生皆在過去世為我父母」的教義,方才有了佛教徒不許吃葷的規定。

顯而易見,這個世界與佛陀的距離越來越遠,世人對佛法的理解也越來越窄。

直到現在,佛法已經變成了許多人思想上的緊箍咒。

8、

所以老子才在這裡提出一個了一個詰問: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為什麼要像嬰兒一樣呢?

因為嬰兒身上有一個特點:

就是順性而為,始終保持著一種混沌無知的狀態。

也就是佛家所謂的「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狀態。

9、

同樣是一件事情:

如果發生在成年人身上,我們會嗤之以鼻。

如果發生在嬰兒身上,我們卻會哂之以笑。

最簡單的一件事就是:

隨地大小便。

為什麼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喜歡嬰兒所作所為呢?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因為我們覺得嬰兒天真率性,一切都是「無心而為」。

他自己並沒有覺得

比如像古希臘哲學家,「犬儒派的代表人物第歐根尼(前404——前323)

曾經以一句「別擋住我的陽光」罵服了亞歷山大大帝。

他同樣有一個舉世聞名的不雅嗜好:

就是隨地大小便。

他提倡人要「像狗一樣活著」,不要違背人性中動物的本能。

只是他的說法太過於原始,連言辭都懶得修飾。

哪像老子只用一句「能如嬰兒乎」便征服了世界,引得千載流傳,萬人敬仰。


【第三句】

原文㊣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1、

,就是鏡子。

玄鑒,自然就是心鏡。

意思是:

清除心鏡上的灰塵,能沒有一點污漬嗎?

2、

先從一個禪宗的典故說起:

當年五祖弘忍大師為了尋找禪宗第六代祖師的接班人,讓眾弟子們作偈上呈。

神秀的偈子曰: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伙房裡的慧能聽說後,也找人代寫了一首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六祖壇經·自序品第一》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弘忍大師選擇了慧能。

從那以後,這兩首詩便千古流傳。

已經成了禪宗門派的標誌性偈語,也是北宗禪南宗禪的根本性差別所在。

3、

不過我想說的是,其實早在慧能(638——713)一百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有類似的詩偈了。

《達摩悟性論》詩曰: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哪用除?

若識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動自真如。

詩意與「菩提無樹」「明鏡非台」的思想如出一轍。

如果不是因為六祖慧能不識字,沒有看過佛書,我們完全可以起訴他抄襲。

4、

那麼如此說來,老子的境界應該跟神秀是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了嗎?

其實未必,因為老子慧能本來就沒有生活在同一個時空,這一切都無法假設。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老子之所以說「滌除玄鑒」這一句話,應該只是為了方便說理而已。

況且在許多的佛經中,包括達摩以及釋迦摩尼本人也經常有一些把心比喻為鏡子的說法,我們總不能說釋迦牟尼神秀

屬於同一條船上的修道者吧?

5、

那麼,老子為什麼要說「心鏡」應該「無疵」呢?

無疵,就是沒有污垢。

如若有疵,心鏡便等於是落入了一種無明的狀態,也就無法真實地映照萬事萬物。

因為這時候心鏡中的影像,摻雜了自我之見。

所以莊子曰: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佛說十地經》裡面也將智慧比喻為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者,謂離一切我我所執。

可見,道家與佛家都認為:

當一個人脫離了我執,達到「不將不迎」(不順不逆)的境界時,就算是悟道了。

但是我們還要切記一點:

雖然鏡子可以徹照千載,應現萬物。

可是鏡子本身是空的狀,所以切不可將鏡子看作是一種實體來加以切磋打磨。

6、

我國當代的畫家高爾泰曾經畫過一組圖叫:二十四禪圖。

其中第六禪圖,講的是一個「古鏡未磨」的故事。

唐朝末年,在武漢黃鶴樓附近。

有一位禪師在行腳時,路過一間茶坊。

店主一看是位雲水僧就熱情地招呼道:

「禪師!辛苦了吧?喝茶嗎?」

只見有道禪師一語不發,只是用平淡的眼光看了一下茶架。

店主當下領悟,於是說道:「想必您是一位得道禪師!小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如果您能告訴我,我就供養您!如何?」

禪師說:「你問吧。」

店主問道:「古鏡未磨時如何?」

禪師答曰:「黑如漆。」

店主又問道:「古鏡既磨後如何?」

禪師答曰:「照天照地。」

店主臉色一變,說道:「對不起!恕我不供養。」

禪師愣了一下,心想:「我參禪數十年,竟然會輸給一個店主!」

於是回去閉門深修,三年後,禪師再次出現在茶館門口。

店主親切地招呼道:「禪師請坐!三年不見,仍想請教那句老話,古鏡未磨時如何?」

禪師答曰:「此去漢陽不遠。」

店主再問道:「古鏡既磨後如何?」

禪師答曰:「黃鶴樓前鸚鵡洲。」

店主會心一笑,說道:「請禪師接受我的供養!」

隨即轉身招呼道:「夥計!泡茶,泡好茶!」

這個故事流傳甚廣,一直查無出處。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故事應該是盜版自《指月錄》中曉瞬禪師的事迹。

因為其中的話頭一字未改,只不過情節略有出入。

重要的是情節更加生動活潑,所以才流傳天下。

7、

故事中的禪師對同一個問題的兩次回答,其實就是神秀慧能的差別所在。

也就是說,禪師從神秀境界般若,花了三年的功夫又修到了慧能實相般若。

其實禪師在三年後的兩個回答,化用了崔顥《題黃鶴樓的一個名句: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所以這一場對話應該是這樣的:

店主問:古鏡未磨時如何?

禪師答:晴川歷歷。

店主問:古鏡既磨後如何?

禪師答:芳草萋萋。

很明顯,禪師並沒有回答店主的問題。

為什麼呢?

因為在禪師眼裡,店主的問題根本不用回答。

或者說,店主的問題根本就不能算是問題。

店主所問的兩個問題,其實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這一場對話本質上是這樣的:

店主問:過去心如何?

禪師答:晴川歷歷。

店主問:未來心如何?

禪師答:芳草萋萋。

可見,店主第一句問的是過去心,第二句問的是未來心。

但是禪師的兩次回答,都說的當下的所見所感,也就是現在心。

《金剛經》早就說過: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所以禪師的寓意是:

自性即在當下,當下尚且西去東來,了不可得,何況過去未來呢?

店主之所以沒有在追問現在心如何,這正是他與禪師兩個人的默契。

所謂:

萬法皆藏無心內,一切盡在不言中。

8、

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僧人與惟寬禪師有這樣一番對話:

僧人問:道在何處?

禪師答曰:只在目前。

僧人又問:我為什麼看不見?

禪師說:你心中有「我」,所以看不見。

僧人再問:那和尚能看見嗎?

禪師說:有你有我,展轉不見。

僧人最後問:無我無你,還能看見嗎?

禪師回答道:無你無我,叫誰見,誰要見呢?

——《景德傳燈錄?卷七》

可見,得道最高境界並不是有心或者無心,而是忘心。

9、

鏡本無心,而萬物萬法藏其中。

當你念念不忘有心還是無心的時候,你的心鏡上灰塵永遠都無法滌除。

當你用智慧之帚掃盡心室的時候,你的心才會變成這樣一面無疵的鏡子。

照見萬法皆空,萬緣皆有。

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所以老子曰:

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第四句】

原文㊣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1、

這一句話基本代表了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那麼什麼是無為而治呢?

2、

戰國末期有一個思想家叫楊朱,他說一句名言: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列子?楊朱》

這個觀點,無形中暗合了無為而治的思想。

但是楊朱在廣場上宣布結論以後,卻轉眼消失在了人群里。

並沒有留下相應的推理過程,於是,他的學說變成了眾矢之的。

所幸的是,後來西漢的文學家劉向在《說苑?政理》里,總算替楊朱補寫了這一份白卷。

楊朱見梁王言:治天下如運諸掌然(易如反掌)。

梁王曰:怎麼治理?

楊朱曰:君不見牧羊乎?

百羊而群,使五尺童子荷杖而隨之。

欲東而東,欲西而西。

君且使堯率一羊,舜荷杖而隨之,則亂之始也。

將治大者不治小,成大功者不小苛。此之謂也。

治理天下,就好像牧羊。

只需一個小孩荷杖而隨即可,任由羊群自主行進,根本沒有必要對每一隻羊都派一個人嚴加看管。

所以楊朱認為,無為而治其實就是:

遵循規律,實行大智慧,杜絕小聰明。

這也正是《易經》所謂的: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孔子對這一理論也同樣欽佩至極,所以感慨道: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夫何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

3、

十八世紀,英國有一位經濟學家叫亞當斯密(1723~1790)。

他寫過一本影響世界經濟史的著作就是《國富論》,他提出一個觀點:

政府只需要充當社會經濟的「守夜人」,維持市場秩序的穩定運行就可以了。

所以在他的經濟觀念里:

政府只需負責完善法律法規,保證每一個市場主體都能夠公平的實行市場競爭。

只要每個市場主體通過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促進整個社會整體的利益。

只要政府不隨便下指令,不隨意調配社會資源,不隨性干預市場,那麼社會自然就會向前發展。

聽著這樣的話,是不是很熟悉呢?

沒錯,亞當斯密的觀點其實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即:

最好的政治就是「無為而治」。

4、

跟楊朱「童子牧羊」的比喻類似,亞當斯密也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看不見的手」的比喻。

他認為整個人類社會的背後,都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在無形中操控著。

每個人都受這隻「看不見的手」指導和引領、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也無意中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這一論點與楊朱「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的理念可謂是異曲同工。

5、

當然,亞當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理論,已經被馬克思的《資本論》所推翻。

或者,說的更準確一點,是修正。

因為資本的自由發展勢必會帶來壟斷,從而發展成社會的毒瘤與癌症。

這也是資本主義之所以會走向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因。

亞當斯密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開拓者,馬克思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鋪路人。

而老子,則屬於農業時代經濟的始祖。


【第五句】

原文㊣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1、

首先,天門指的是什麼?

河上公認為:

天門就是鼻孔。

務成子認為:

天門在兩眉間,即天庭是也。

《淮南子》認為:

天門就是天宮之門。

我認為,以上三種觀點都屬於痴人夢語。

2、

莊子作為老子精神上的傳人,他的解釋往往最令人信服。

《莊子?庚桑楚》曰:

「入出而無見其形,是謂天門。

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

可見在莊子眼裡:

「天門」,就是「無有」。

無與有二者聯姻結合,就是太極,就是道。

所以,「天門」就相當於「道」,就好比曹孟德就是曹操。

3、

我們都知道,老子學說是「尚柔重雌」的。

第六章就說過:

「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

所以,母性在老子看來,代表了宇宙的一種「未開始」的狀態。

這就意味著,萬事萬物都是從「雌」的肚子里孕育而出。

《大智度論?卷十八》同樣有一句詩說:

「般若能生佛,佛為眾生父。」

所謂般若,就是微妙智慧,等於老子所說的「天門」

所以「天門開闔而為雌」,就等於《大智度論》所說的:

諸佛及菩薩,能利益一切,

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

這是為什麼呢?

話已至此,我們就不得不講一個佛門裡著名的「須彌納於芥子」的理論。

4、

講一個故事:

唐代有一位刺使李渤,有一次問智常禪師:

「佛經上說「芥子納須彌」,須彌山是一座大山,芥子只是一顆小種子。這未免是騙人的吧?」

智常禪師淡淡一笑,反問道:

「人家說你『讀書破萬卷』,是否真有這麼回事呢?」

「當然了!我何止讀書破萬卷啊?」

「那麼你讀過的萬卷詩書現在都藏在哪裡了呢?」

李渤抬起手指著頭說:「當然都保藏在這裡了。」

智常禪師說:奇怪,我看你的頭顱只有椰子那麼大,怎麼可能裝得下萬卷書呢?莫非你也在騙人嗎?」

李渤恍然大悟。

——《五燈會元記?卷三》

所以,我們不可輕看一切有生長力、有發展力的東西。

一顆種子,可以長出一棵樹。

一個念頭,可以改變一個人生。

一種思想,可以改變整個世界。

但是,當它們只是一顆種子、一個念頭、一種思想的時候,凡夫俗子是看不到它們蘊藏的萬丈光芒的。

5、

這就像物理學所認為的:

宇宙誕生之初,只是一個比原子還小的奇點而已。

但是誰能想到138億年之後,當初看不見摸不著的小到無法形容的奇點,現在已經變成了浩瀚無邊的宇宙呢?

所以老子也免不了要感慨: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即是:

(我們能做到)像天道一樣開合變化,像「雌」一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嗎?


【第六句】

原文㊣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1、

老子這裡所說的「知」,

即是我們現在說的「智」,聰明,而不是智慧。

意思是:

一個人可以明白豁達,沒有小聰明嗎?

2、

其實在佛教里,聰明之智也並非是一件好事。

我們都知道佛陀有十大弟子,其中第十位叫阿難尊者。

每一位弟子,都學有所長。

比如:

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連是神通第一、富樓那是說法第一等等。

阿難則屬於多聞第一。

所謂多聞,就是知識多,學問廣。

所以問題來了:

佛陀的其他九大弟子個個都超凡開悟,修成正果。

唯獨阿難一人,侍奉佛陀二十五年,直到佛陀寂滅也沒有悟道。

這是為什麼呢?

3、

《楞嚴經》第一篇,阿難就像佛陀坦白道:

(我雖)多聞,未得無漏。

無漏,就是沒有煩惱,證悟的意思。

然後佛陀不厭其煩地開導阿難,他對阿難自恃多聞的態度也有所批評。

雖然沒有明說,不過佛陀阿難的思想病因診斷。

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就是:

聰明反被聰明誤。

4、

我們可以來看一個與阿難完全相反的例子,記載於《增一阿含經?卷十一》。

佛陀時期,有一位弟子叫朱利槃特。

不僅不識字,而且愚笨出眾,忘性超凡。

有一天他哭哭啼啼跑到佛陀面前,請求開示。

他愚笨到什麼程度呢?

佛陀最後只能教他兩個字的口訣,就是:

掃帚。

並告訴他理解了這兩個字的含義再來請示。

5、

不料朱利槃特念完「掃」字,便忘了「帚」字。

想起了「帚」字,又忘了"掃」字。

單憑這一點,即使是不識字的六祖慧能站在他面前,也自愧不如。

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朱利槃特終於學會了「掃帚」兩個字。

然後他又開始想:

何為掃?何為帚?

於是逢人便問,有空則思考。

掃,即是除。

帚,即是垢。

後來,他更進一步認為:

除,就是智慧。

垢,就是垢結。

幾年以後,他終於開悟修成羅漢。

於是向佛陀去請示,並作了一首詩偈:

今誦此已足,如尊之所說。

智慧能除結,不由其餘行。

佛陀大加嘆賞道:

正如你所言,除者是慧,垢者是結。

開悟得道,只需智慧,不需其他。

6、

所謂的垢結,在佛家即是煩惱的別名。

人為什麼會煩惱呢?

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

智慧,就意味著痛苦。

其實,蘇格拉底錯了。

或者說,蘇格拉底對智慧的定義錯了。

他所說的「智慧」,其實只是知識的代稱。

而我們都有所體會:

知識越多便越痛苦,越煩惱;

或者越驕傲,越自大。

也就是說,分別妄想越多。

而分別妄想之心,正是證悟成道最大的敵人。

所以老子說: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第七句】

原文㊣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

(聖人)生萬物養萬物,生養而不據為己有。

施為而不自恃其能,讓萬物成長而不主宰它們。

這,就叫做最高的道德。

但是,如果只是用中國四維方式來理解,難免覺得雲里霧裡。

不過,當你聽了英國著名哲學家約翰·穆勒(1806-1873)《論自由》里的一段話,或許就能撥開雲霧見青天了。

2、

約翰·穆勒說,這裡先打斷一下。

由於國外的語言以及思想體系與中國有不小的差別,尤其是哲學一類著作,大多數為了言詞的準確性,而放棄了文字的形象性。因而往往用抽象的條布,將活生生的思想纏裹成了文字殭屍,讓人望而生厭。

所以下面的一段原文,如果你的覺得嚼而不爛,通而不順。

那麼可以選擇略過,直接看我的簡易翻譯即可。

原文如下:

凡一切聰明事物或高貴事物的發端總是也必是出自一些個人,並且最初總是也必是出自某一個個人,

一般人的令譽和光榮就在他能跟隨那個發端;

就在他能夠從內心對那些聰明和高貴的事物有所反應,並且睜著眼睛被引向它們。

我並不是在鼓吹那種「英雄崇拜」,獎勵有天才的強者以強力抓住世界的統治,使世界不顧自身而唯他之命是聽。

他所能要求的一切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

至於強迫他人走上那條道路的權力,那不僅與一切他人的自由和發展相矛盾,而且對這個強者自己說來也足以使他腐化。

我的簡易翻譯如下:

凡是一切美好高貴的事物,發端總是出自某一些人,甚至是出自某一個人。

而群眾自然會被這個發端所吸引並且以追隨它為榮。

我絕非在鼓吹「英雄崇拜」,鼓吹強者應該以強力統治世界,使世界變成俯首帖耳,唯命是從的奴隸。

強者所能要求的最大權力,只是指出道路的自由。

如果強者強迫我們走上那條道路,不僅違背了我們選擇的自由,而且這種權利對於強者本身說來,也足以使他腐化,甚至墮落成魔。

3、

看完上面一段話之後,是否有一種隱隱的說不出來的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沒錯,這其實完全可以看成是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英文版本。

其實從根本上說,聖人對他人的「始」、「有」「恃」,是一種越界的行為。

說的嚴重一點,就是一種越權的行為。

所以,嚴復在1903年翻譯《論自由》一書時,直接將其定名為《群己權界論》。

可謂見解超群,直取本質。

4、

所以,一個聖人如果「生而有,為而恃,長而宰」。

那麼他就不是聖人,而是獨夫。

不是佛,而是魔。

佛教里為什麼會有「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說法呢?

其實在一個人沒有能力的時候,是看不出是好人還是壞人,是佛還是魔的。

所以簡而言之:

當你有能力作惡的時候,不作惡。

這就叫一念成佛。

當你有能力作善的時候,不做善。

這就叫一念成魔。

而老子在這裡提出的所謂「玄德」,即是指一個人在一念成佛後,才具備的最高道德。

第十章【完】


90後酷說《老子》(9)連老子都想不通的人類心理,一直主宰著人類社會?

90後酷說《老子》(8)▏千萬不要試探人性,每個人都有惡的基因!

90後酷說《老子》(7)▏為什麼「吃肉」「殺人」也能成佛?

90後酷說《老子》(6)▏老子最先提出「性本能」才是人類最根本的內驅力?

90後酷說《老子》(5)▏是陳毅為政不仁,還是金庸書生誤國?

90後酷說《老子》(4)▏道:其實就是教我們如何給自己的人生減肥。

90後酷說《老子》(3) ▏成功的上限,取決於你對人性理解的下限。

90後酷說《老子》(2) ▏同樣是做好事:孔子為什麼罵子貢而贊子路?

90後酷說《老子》(1)▏道:老子與霍金,哲學與物理為什麼殊途同歸?


推薦閱讀:

如果一個催眠師催眠了一個人然後讓他殺了人。那麼如何進行審判?
催眠師教你|"童年創傷"對終身健康的影響
每天用一點神奇催眠術
催眠術:沒有結論的研究
有《盜夢空間》范兒的邏輯推理題,誰能解?

TAG:實驗 | 身體 | 催眠 | 潛能 | 90後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