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古今第一代言人 宋徽宗
隨著建盞燒制技術的發展,會有新的術語出現。這篇文章探討的是建盞釉色和燒制方法,其中釉色大類即為三種,至於鷓鴣斑(等同油滴)以及雜色釉暫且不論。
兔毫
兔毫釉是宋代建盞最為常見的釉色,以至於「兔毫盞」幾乎成為建盞的代名詞。宋人在為建盞釉色命名時很形象,兔毫就是兔子的毛啊。形成原理就是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勻細密的絲紋條狀,形同兔毛。毫有長短粗細之分,根據釉面顏色還分為金、銀、灰、黃等品類。
兔毫|法國·吉美博物館藏
當代仿古兔毫葉禮忠、葉禮旺兩兄弟較有代表性,葉禮忠被稱為「美毫王」,特點是毫粗且長。葉禮旺的兔毫則與宋代極為接近。
葉禮忠藍兔毫作品(12公分束口)
葉禮忠金兔毫作品(12公分束口)
葉禮忠藍兔毫作品(9公分束口)
油滴
油滴一詞在中國古代典籍中還沒有發現,最早應該出現在十四世紀末日本文獻《禪林小歌》中,是指在黑色底釉上分布的金黃色或者銀灰色的具金屬光澤的斑點。油滴是一種結晶釉,因此在宋代時燒制難度較大,目前存世的宋代油滴完整器極為少見,最具代表性的是藏於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的斗笠油滴大盞。
油滴|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目前建陽當地大多數師傅燒制的作品都是油滴,各有特色,在此只列舉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謝朝秋師傅作品(正常光線下拍攝)
周建平師傅作品(正常光線下)
林長明師傅作品(正常光線下)
馮涌師傅作品(強光下拍攝)
廖成軍師傅作品(強光下拍攝)
曜變
《禪林小歌》中將曜變列為「建盞至高無上的神品」,就是指在黑色底釉上聚集著不規則的圓點,其周圍煥發出以藍色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由於曜變的燒成難度極大,故僅存三件宋代曜變茶碗,分別藏於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大阪藤田美術館和京都大德寺龍光院。其中靜嘉堂所藏品相最佳,號稱「天下第一晚」,是為國寶。
曜變|日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藏
當代曜變作品在國內應該是還沒有出現,即使出現了,小編對是否為一次燒成存疑。在日本,桶谷寧、林恭助兩位的作品比較有代表性。
日本·桶谷寧曜變作品
日本·林恭助曜變作品
電窯
現代電窯原理是用電能轉化為熱能使窯內溫度上升,當窯內達到一定溫度時加入定量松木柴,使窯內生成適合建盞成型的還原氣氛以及產生「落灰」。電窯的溫度相對柴窯更好控制,氣泡較少,目前建陽當地主要採用的就是這種燒法。
廖設生·電窯燒制
氣窯
現代氣窯一般採用煤氣或天然氣作為燃料來提升窯內溫度,原理是通過控制進氣孔和排煙孔來調整窯內一氧化碳濃度,營造出適合建盞成型的還原氣氛。因氣窯燒制建盞難度比電窯大,所以目前建陽當地極少有人用氣窯燒制建盞。(因為幾乎沒有師傅燒氣窯了,所以無圖可配,強迫症的小編內心受到一萬點傷害)
柴窯
柴窯採用「龍窯」燒制,使用松木作為燃料來提升窯內溫度,與一般的電、氣窯最大的差別在於松木燃燒所產生的灰燼和火焰直接竄入窯內,在坯體上產生自然落灰的現象,松木灰里的一些無機物經長時間的加溫與釉面產生化學反應,進而改變釉料的分子結構,使釉面色澤溫潤,層次豐富。但由於柴窯的溫度很難控制,而建盞的成型溫度區間又很窄,加之制盞所需的泥料含鐵量高,所以柴燒建盞釉面極容易起小氣泡。燒造難度很大,成品率很低,目前建陽當地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孫福昆、熊忠貴兩位師傅的柴燒作品。
孫福昆·龍窯柴燒
孫福昆師傅龍窯柴燒作品的微觀圖:
推薦閱讀:
※狗熊代言了……
※中國酒文化的11大代言人
※孫儷代言獻新圖
※肯德基為什麼會選擇劉一帆代言,或者說劉一帆為什麼會代言肯德基,這與他的理念不會違背嗎?
※如何看待林更新趙麗穎再度合體一同代言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