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在學習領悟中增長智慧

善於在學習領悟中增長智慧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先賢留下的經典很多,《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閃爍著先賢聖祖的聰明才智,給中國乃至全世界留下了極其寶貴的智慧財富。可以說,《易經》是古代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結晶,蘊藏著許多值得借鑒的東西,而最值得我們今天借鑒的乃是《易經》的智慧。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個有志者,幹事創業,最需要的是具備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方向正確,方法得當,才能事半功倍,走向成功。基於此,我把《易經》中的智慧概括為六句話,二十四個個字,這就是:象數理占、時位中應、元亨利貞、吉凶悔吝、剛柔幾大、變謀和行,和大家一起分享,願你能有所啟發,獲得收益。

一、象、數、理、占

凡是熟讀過《易經》的人都會知道,《易經》是有「象數理占」四大功能構成的一部經典著作。象是客觀事物存在的情態,數是客觀事物存在的信息函數,理是客觀事物存在的秩序,占是人類對客觀事物認識和應用的過程。《易經》可以看作古人認識世界方法的結晶,既包含著「古之遺言」,又包含著古人的生存智慧。

「象」是易經的基礎、核心。《易經·繫辭傳》說:「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指形象、象徵的意思,意思是說,易經這本書就是象徵,所謂象徵,就是模擬萬事萬物的形象以喻意。易經八卦圖有八個基本的經卦--乾、坤、兌、艮、離、坎、震、巽,就取像於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質成分,分別征天、地、澤、山、火、水、雷、風,有這八種元素的相互矛盾、相互作用,就產生了萬事萬物。伏羲神龍最初作八卦,是為了指導農牧生產,以簡單的符號掛在樹(牆)上,讓農牧民一看就知道當天的氣候,出行是否順利或者有所收穫。所以,易經一開始就是為社會、為百姓、為生產服務的。後來在社會發展中不斷趨於完善、豐富和發展,廣泛應用於政治、經濟、軍事、醫學等社會領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易經八卦還有多種象徵,如:乾象徵父、首、君、王,坤象徵母、腹、牛、眾,震象徵長男、足、大馬路,巽象徵長女、雞、木頭、進退,坎象徵中男、耳朵、豕危險,離象徵中女、目、雉(野雞)、太陽,艮象徵少男、手、狗、小路,兌象徵少女、口舌、羊、巫,等等。後來,周文王又由八經卦兩兩相疊組成了六十四卦,對三百六十四爻賦予了意義,囊括了宇宙天地、自然世界、社會人類的方方面面。這說明,有像就有數,有數就有像,理亦在其中矣。我們中國人很喜歡看像,是有道理的,因為天文地理、社會人生都是像,看天文地理、看社會人生就是在看像,然後從看到的像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得出正確的推理、判斷和結論,運用到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指導我們的行動,就具有了理論和實踐意義。

數」也稱為「術數」。可以說,數是打開易經神奇大門的一把鑰匙,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天地人三才、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等。聯繫卦象來看,每個卦象都有相對應的數字,八卦有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之分。先天八卦是華夏人文始祖伏羲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總結大自然的規律,方便人們的生產生活所畫,而後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制,也稱文王八卦圖,相對於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更強調了人在宇宙運動中的重要性。後世在對八卦的運用上,多取先天八卦數,後天八卦方位;先天八卦注重自然,後天八卦強調人與自然相同的重要性,將二者結合就形成了一套天人合一的完整系統。「數以徵象」,「象以定數」。說明象和數實為一體,密不可分。數的意義是偉大的,它不僅僅只是一個符號代碼而已,在現代科學領域的應用上更是證明了它的實用價值,現在的時代就是數字時代,如 「數碼電視」、「數字電影」、 「數字顯微鏡」、「數字望遠鏡」,特別是現代電子計算機,它可以將所有的圖像、文字都可以轉成數字信息儲存、接收和發送,而古代易經的象數之學也是研究圖像與數字的關係及應用之學。先天八卦數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後天八卦方位是:乾西北、兌西、離南、震東、巽東南、坎北、艮東北、坤西南。在易經系統中,陰和陽是永恆的主題,任何事物都有陰陽之分,數亦是如此,奇數為陽,偶數為陰。可見,數在易經里的重要。

「理」就是「易理、義理」。它是用來解釋陰陽相互作用的關係,萬物變化的原理,自然世界與人類社會活動的道理。《易經·繫辭傳》說:「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是抽象超乎形體之上的,是精神層面的因素,人類在宇宙中是那樣的孤獨,在時間的長河中是如此的渺小,「道」學對宇宙及人生的解釋,恰好能讓人類找到心靈上的慰藉。易經本是一本占筮的書,內容只有卦象、卦辭和爻辭,但是古人將易經的思想去看待萬事萬物,就形成了以易經為基礎的宇宙觀、政治觀以及人生哲理等哲學上的見解,這也就是易經成為「群經之首」的原因。現存的易經分經與傳兩個部分,經由分上、下兩經。傳由《彖傳》上、下兩篇、《象傳》上、下兩篇、《繫辭傳》上、下兩篇、《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共十篇文章組成,又稱作「十翼」,它包含了孔子(其實是歷代先賢)的豐富的哲學思想。「一陰一陽之謂道。」世間萬事萬物無非是陰或陽的屬性,生理分陰陽、明暗分陰陽、蟲石草木亦分陰陽等等。陰與陽既是對立統一,又是相互依存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陽也就沒有陰,陰陽是互相轉化的。宇宙萬物就是在陰與陽的矛盾運動變化中生息不止。天、地、人三才的天人合一思想,及五行相生相剋思想等,也是易經重要的哲理概念。

占」就是指占卜,就是根據易經的原理進行推測、占算的方法。通過易經占卜的方法,預知、把握事物的發展過程和規律,而採取相應的對策,是易占的實際意義。所以,占卦是在學習或研究易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占」放在象、數、理之後,並不能說明占卦不重要,不會佔卦就等於沒學過易經。只是,如果世人太執著於用易經來占卜,而忽略了易經其他方面的內容,那就太貶低易經本身的價值了。孔子五十歲學易,他是不主張占卦的,後來被荀子總結為「善為易者不佔」。說明,精通易經的人,不靠占卦也能通曉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但是孔子肯定是佔過卦的,而且很善占,在繫辭傳中有專門對占卦方法的解釋,「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再者易經具有象、數、理、佔四個方面的功能,放棄占卦,就等於放棄了四分之一的功能,就不是完整意義上的易經。需要強調的是,占卦不等同於算命,也不能歸於迷信的範疇,占卦得出的卦辭、爻辭、彖傳、象辭,加之用體用關係、五行生剋制化原理,對所測的人和事進行推斷,為其指引一條道路、一個方向,或者提示一種處理事物的方式方法,包括注意的事項等,絕不是單純為了算命,而是告訴做這件事的吉、凶、悔、吝。也許人們對於易經的誤會就在於占卦上,對於占卦的誤會就在於社會上有太多的「江湖術士」將易經作為謀取錢財的工具。所以,一說到占卜,大家就有些避諱,是談占色變。

二、「時、位、中、應」

《易經》中使用了許多特有的術語,強調「時、位、中、應」的觀念。時是「時機」,位是「場合」,中是「合適」,應是「反應」。「時位中應」體現了易學的思想智慧,教人深刻地掌握陰陽變化的規律,用來指導主體的行為,使之確定自己的合理定位,與時偕行,堅守中正之道,應乎天,應乎人的境界。今天,對於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取得最佳效果,同樣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

時,指時間的變化。「時」在《易經》中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易經》思想體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包括時間、時效、時機、時序、環境和條件等。六十四卦表示六十四「時」,每卦六爻的變化情狀,均體現事物在特定的「時」中的變化和發展規律。《易經》意在「推天道而明人事」,指導人們對環境和時機做清醒的把握。「得時者昌,失時者亡」、「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對人們來說,審時度勢,抓住時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說空間的變化還可以用人力變通的話,那麼時間的變化有時卻是非人力可以挽救的。因而不失時機是做人做事的一條基本原則。《易經》的「時」往往與信息——消息相聯繫。《豐卦·象辭》說:「天地盈虛,與時消息。」意為客觀世界陰陽盈虛變化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消息」意同消長,客觀世界陰陽盈虛變化的情況就是信息。時間的推移、變化蘊藏著瞬息萬變的各種信息。艮卦《彖》云:「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意思是,艮抑止之意,該止的時候就止,該行的時候就行。無論行止,都要適當而不喪失時機,把握好這一原則,前途就會光明。「時」具有一維性,是最寶貴的財富。蘇軾說:「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機會是人生事業發展與成功最好的外部條件。時機的出現,是必然中的偶然,共性中的個性,只有善於捕捉才能抓到。有一句極富哲理的話:「機遇只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準備著。」有一句格言也說得同樣好:「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一個人。但如果她發現這個人並沒有準備好要迎接她時,她就會從大門裡走進來,然後從窗子里飛出去。」因此,我們應對這種高度敏感、高速變化的信息及時作出反應,利用時間,提高時效。比如,前些年我們在抗擊非典鬥爭中總結出來的「四早」經驗,即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就是利用「時」的無限威力提出的切斷「非典」傳播途徑的科學策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位,指位置,是空間的變化。《易經》中「位」字多見,「位」是事物發生髮展的空間條件。「位」的思想也是博大精深的。《繫辭》上說「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意思是說天和地都有自己的本位,易道就運行在其中了。「天地設位,聖人成能。」意思是說天地有設定的位置,聖人有成就事業的能力。《說卦傳》「天地定位」,意思是說天上地下有確定的位置。這裡所說的「位」,就是指方位。《繫辭》里還說「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意思是說聖人最大的寶物,是權力地位。怎樣守住權位呢?就是施行仁政。《易經》六十四卦每一卦中分陽位、陰位,每一卦從下往上又分初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上位,奇數位為陽位,偶數位為陰位。如陽爻處陽位,陰爻處陰位,為「得正」,主吉,反之則不得位,多主凶。也就是說,事物發展有其空間基礎,具備這個基礎,則往往成功,失去空間基礎,則往往失敗。艮《象傳》:「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意思是說兩山並立,象徵抑止,故稱艮卦。君子因此所思所慮也抑止在適當場合,不可超越自己所處的地位。把《易經》放在人事哲學之中,它最根本的就是講一個「位」字。我們在人與人之間,有沒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之後,有沒有守住這個位?能不能做到不越位、不錯位、不失位?「卑高以陳,主從位矣」,是說我們處在高位上就要做主,處在低位上就應該輔助。當然,不是說處在高位就可以忘乎所以,高高在上,滿臉驕傲,見到誰都指手畫腳的。我們要隨時從「位」中跳出來,回到平等的社會中來。處在高位的人,一定要隨時反省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能夠謙虛下來;處於低位的、被領導的人,一方面要服從他人的安排,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隨時要提醒自己不要自卑、自棄,仍然要有一顆平等心、平常心。可見,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一個人一定要認清自己,找准位置,能夠知位、守位、不越位,最後能夠不失位是多麼的重要和不容易。

中,指居中,中道。《易經》貴中,更貴「中正」。六十四卦中,二、五兩爻為中位,不管陰爻還是陽爻居中位,皆吉。在泰、益、變、夬四卦爻辭中曾經五次提到「中行」,即「按中道而行」。「中國」就是以「中」立國的國家。如果陰爻居二位,陽爻居五位,那就是既得正,又得中,稱「中正」,為大吉。如需卦九五《象》云:「酒食貞吉,以中正也。」「中正」也稱「正中」,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喝酒吃飯守正道可獲吉祥,說明處於中位,處境優容。這在告誡人們,即使是放心地等待可以享受的美酒佳肴,也仍然要提高警惕,堅持中正的原則,才會有好的結果。《易經》中所包含的「中」的概念和思想,是蘊藏在象里不易被人發現和理解的,孔子作《易傳》將其發掘出來,把「中」的意義闡發明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運用。《論語》中記載,孔子稱「中」為「無過不及」,為「允執其中」,為「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中庸》記載,孔子把中稱為「時中」,為「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中」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礎和核心。中國的「忠」字造得非常有智慧,是「心」頭上放著一個「中」字,是在時時刻刻提醒人們心裡要始終銘記「執中」和「守中」。因為「中」者,自然適度也,即按照自然法則使事物各得其所。「執中」就是不偏不倚,避免「過」與「不及」這兩個極端化、片面化、絕對化的思維和行為,盡量在兩種相反的矛盾因子中,找到兩極的結合點,即聯結兩極的、能夠把兩極都帶動起來的那個結點、中介,做到「執其兩端,用其中」,這才能多維多向地開展活動,空間的迴旋餘地大,化解阻力的因素多,使我們的活動達到一個更高的狀態。「守中」,就是以中為度,不即不離。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說得再多,說來說去不如守住一個「中」字。「守中」的核心是順其自然地守「度」,用動態的眼光注視著周圍的各種聯繫和變化,根據變化的情況調整「度」的「刻度」,保持重心,保持平衡,以使自己處在最好的位置上。鄧小平同志在處理國內外若干重大問題上,運用「執中」與「守中」的哲學思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其中最突出的是關於「一國兩制」的構想,就深刻地體現出他的高明領導藝術。

應」,就是交相互動。就是相互呼應、互相聞風而動之意。宇宙間陰陽缺一不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萬物都是相應相生。《易經》中的「應」既表達了「位時中」是指導人的行為的三個重要概念,事物要保持在完善的狀態,它的運行就必須在恰當的位勢,恰當的時間,又是「應呼天,應呼人」在「位時中」的體現。恆《彖》曰:「恆,久也。剛上而柔下,雷風相與。巽而動,剛柔皆應,恆。」意思是說,恆,就是恆久,陽剛居於上,陰柔居於下。雷厲風行,二者常是相輔相成而不停地活動,既能謙虛地順從,同時又能積極地行動,剛柔相濟。剛柔有序,上下順應,此即天地恆久之道。天道如此,人道亦然。《周易·彖傳》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說,上觀天之文飾,可以察知時間(四季交替)的變動;下觀人類文明,可以推行教化庶民促使天下昌明。這種應呼天,應呼人,用文明化成天下的思想具體展現在「相應」、「感應」、「因應」、「順應」的內容中。「相應」,既是事物同類呼應,各得其序,不相逾越,相聚和諧,又是事物因果變化的機理形成的內在呼應、秩序、增勢、和諧循環過程。「因應」就是按道理、按規律去行事,實質就是「因道而行」。做人做事需要藉助於兩個助力:一個就是天,一個就是人。孔子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天所幫助的是因應客觀規律的人,人所幫助的是因應誠信的人。人們要正確認識客觀規律和自己的條件,擺正自己的位子,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把握和因應規律,及時進取。「感應」是主體與客體的互動關係。感是主體,應是客體。做人做事要以自己內心的至誠,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良好的德行感乎人心,得到眾人的信任支持。「順應」,就是順從時代的潮流和時勢。大有《彖》說:「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應乎天而時行」,就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不逆流而動;「元亨」,就是能夠取得好的結果。

三、「元、亨、利、貞」

《易經》六十四卦,以乾為首,而乾卦全篇爻辭都在講「龍」,以龍的生息變化比喻人生和宇宙哲理。既然乾卦全篇都是講龍的,那麼其「卦辭」一定是對龍的高度概括和總結。「元亨利貞」就是乾卦的四德,其實也是易卦的四德,因為在許多卦里都講到「元亨利貞」。孔子在《文言》中是說「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就是說:「元」是眾善的魁首、起始,「亨」是眾美的集中、會合,「利」是道義的和諧、統一,「貞」是事業的基幹、中心。由此可見,具備了這四種美德才可以稱得上是「正人君子」,才能實現「崇德而廣業」。

元」為大、為始。元在易經中所表述的意思是多方面的。比如,元是宇宙的本能,指原始的、原來的、固有的。《彖》是對卦辭的解釋,統論一卦之大義。關於「元」,《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元是天地萬象的起源,指開始、生髮、第一等。《文言》是對卦辭爻辭意蘊的進一步闡發,並著眼於人事的應用。元還指暢通,有生命力的事物,包括事物的發展、壯大等。就現代而言,元還指元首、領袖、領導、老闆等人物。關於「元」,乾卦《文言》說:「元者,善之長也」,「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元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開始、創始、初始,即物生之初,生為物之本性,於人尤甚。天地初開以後萬物也創生了,這種情景就是「元」。所以,我們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一開始就要打好基礎,起好步,從而確保有一個好的開端,紮實的過程,美好的結果。否則就可能會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事業難成。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經》乾剛進取的這種生生不息的精神,最突出地體現在「元」上。那麼「元」到底是一種什麼精神呢?「元」就是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的精神。它既是一種品格,又是一種膽魄,還是一種才識,是三者的統一。「元」作為一種品格,就是一種富有好奇、懷疑、探索、求實、自信的心態。「元」作為一種膽魄,就是「敢說前人沒有說過的話,敢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創前人沒有開創的新事業」的膽略和氣魄。一個富有創新精神的人,總是站在時代的前列,具有登高望遠的眼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不滿現狀的超前意識和突破常規的改革精神。「元」作為一種才識,就是具有開拓性思維和從經驗、事實、材料中提煉出創新思想的能力。「元」的精神,就是品格、膽魄與才識兼備。

「亨」就是亨通流暢。亨說的是物質運動及其發展變化規律。乾卦《文言傳》「亨者,嘉之會也」。亨的天道層面的含義是萬物之通,人事層面就是嘉美薈萃,井然有序。亨,在六十四卦中,除了單獨使用之外,經常和「吉」字聯用為「吉亨」,表示吉利、通順的意思。人的身體氣血不通就會生病,地球也是一樣,停止運動就會喪失生命活力。文王演繹八卦就是一種隱喻和暗示。「亨」強調了做人、做事也好,解決矛盾問題也好,都必須做到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關係要亨通,不能出現梗阻和障礙。亨通問題,就是我們平常據說的步調要協調一致的問題。「亨」的另外一層意思是指供奉上天、供奉祖先的供品,泛指各種祭祀活動。祭祀對上就是要祈求保佑,能夠得到幸福快樂,對下就是彰顯統治者的誠信精神,為民祈福、謀利,達到團結、教育和引導人民的目的。同時,相反相成是《易經》的一種智慧。泰卦是天地相通。《泰卦》卦象是乾下坤上,天在下,地在上,這似乎違背了自然規律,其實不然,它是上上卦。天屬陽,地屬陰,陽氣是上升的,地氣是下降的,結果二者能相交,相交則相通,相通則亨。泰就是平安亨通的意思。泰《彖》解釋說,泰「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人與人之間溝通有方,交往順暢了,人緣就會亨通,就會出現相互信任與理解、志同道合、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局面。相反,否卦是天地不交。否卦卦象乾上坤下,好像符合正常的自然秩序原則,但是,《否卦》是六十四卦中的下下卦。因為陽氣上升,陰氣下降,結果不相交,陰陽不合,阻滯閉塞。所以,否《彖》解釋說,「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就是說,天與地不交,上與下不交,必然會出現天災人禍。人與人之間不可能性是平等的,但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因而,處在上位的人不能養尊處優,而要屈尊就下,「則憂其民」,了解和體察下情,為民多做點好事、善事;處在下位的人,也要「則憂其君」,替領導、替他人著想,從而促成上下互通,上下和諧,萬事亨通。

利者,義之和也。」《易經》乾卦中「利」字的義與別處略有不同,「利」單獨成義。「利」不是利益的利,利為宜、順利,引義為和。利的意義非常重要,比如用兵起事時間要有利、地點要有利、氣勢要有利、人心更要有利。《周易·文言傳》云:「利者,義之和也,」說的就是道義的和諧。又云:「利物,足以和義,」意思是普利萬物,足以和諧道義。《易經》提出了「大和」的思想,認為「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和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意思是說,天道在變化,萬物生成也就有各自的性命,常存常合,才利於正固。出而為萬物之首,君主尊臨百姓,天下各諸侯邦國,全部安寧太平。「保和大和」就是把自然界和社會看成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適用於自然界的原則也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其根本主旨就是通過人的主觀努力,加以保和之功,不斷地進行調控使之長久保持,來造就一種符合人所期望的萬物繁庶、天人合一的良好局面。《易經》把「大和」作為和諧的最高境界,揭示了陰陽協調、剛柔互濟、雙向互補,動態平衡是事物發展的活力源泉。把「天人合一」作為「和諧」的最高目標,追求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統一。因為天人之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天人之間具有相成、互補性。如《易經》釋《乾》卦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釋《坤》卦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表明「天之道」與「民之故」是存在著內在統一性的,人們通過認識和效法天道,就可以引申出人事應遵循的法則。「保和大和」,還要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要和諧。《序卦傳》云:「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意思是說,要想突破閉塞的不利局面,人和人之間必須緊密合作,只有同舟共濟,才能天下大同。作為上位者,求「和」、求「利」的主要目的不光是致力於減少或避免人力的內耗,而且是把個人的能力和優勢轉化為眾人的能力和優勢,讓每個人的力都作用於相同的事業,指向共同的目標。

貞者,正也,一也。」「貞」是在《易經》裡面強調最多的一個字,六十四卦中,有一百多處被提到。貞在《易經》中,有兩層含義:一是「正」;二是「一」。《繫辭下注》云:「貞者,正也,一也……盡會通之變而不累于吉凶者,其唯貞者乎。」無論做人做事都必須做到貞。貞有貞固、貞正、貞潔、貞節、貞操等多種意義。貞固就是意志堅定,不隨波逐流、見異思遷;貞正就是堅守正道,不唯利是圖、奸佞欺詐;貞潔就是潔身自好,不貪腐、不墮落;貞節就是克勤克儉,不揮霍、不浪費;貞操就是高風亮節,不迷戀酒色、驕奢淫逸。其中,「正」是「貞」的精髓。《卦辭》曰:「需,有孚,光亨,貞吉。」有孚是有誠信,光亨是廣大光明、亨通順遂,貞吉是守持正固、吉祥如意。關於「貞」是「正」,見諸於許多學者的論述,如程頤《易傳》:「有孚則光明而能亨通,得真正而吉也。」「正」就是德高,君子德高才能服眾,誠如師卦《卦辭》所云:「貞,丈人吉,無咎。」意思是,守持正道,以賢明中正者為統帥,是吉祥的,沒有災禍。「一」是「貞」的重要含義。「一」就是固守。不累于吉凶的秘訣就是守「一」。乾《文言傳》曰:「貞者,事之干也。」「貞固,足以幹事。」說的就意是,貞是天人諸事之本,正固守本,足以成就事業。老子說:「王侯得一而為天下貞。萬變雖殊,可以執一御也。」萬物只有遵循「一」,才能保持自己應有的存在之方,調動一切潛力,最大程度地實現自己的功用。「正」是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簡而言之,就是脫離了權力控制和利益驅動的號召力和感染力,以自身的人格、品德、學識和工作態度等潛移默化地影響下屬,對下屬的工作予以指導和鼓勵,讓下屬能從自己身上學習更多有用的經驗和資源。「一」也是執行力,在落實政策中要「一」以貫之,「 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如果政策「初一、十五不一樣」,就和沒有政策一個樣。假如朝令夕改,令如戲言,那就會造成執而不行,行而不力的漏洞,甚至還要損毀我們的威嚴,損害我們的事業。

四、「吉、凶、悔、吝」

整個《易經》六十四卦,只有「吉凶悔吝」四個變化,易經中卦爻辭多以「吉吝凶悔」作為卦爻的結論,也反映了人生吉凶成敗轉換的特點。四個之中只有一個吉是好的,其餘三個成分都是不怎麼好的的。悔吝是小凶,不是大凶,不好,也不是太壞。宇宙間的萬事萬物不動則已,一動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分是好的,四分之三都是不好的。人們做人做事的結果,必然會處在其中之一。所以,了解這種轉換對把握人生大有好處。

「吉凶」要特別注意。天地間的事不是吉,便是凶;不是好,就是壞;沒有不好不壞的。不好就是壞,不壞就是好。做生意,如果沒有賺錢也沒有賠本,在你認為沒賺沒賠,沒賺沒賠就是賠了,賠了精神,賠了時間……所以沒有不賺不賠的事。由此可知天地間的現象只有兩種:不是吉,便是凶。以哲學來說,沒有絕對的,而是根據人類本身利害的需要;我們得到,便覺得是吉,失去便覺得凶,但這並非絕對。譬如說得病,這個得就不是吉,而且人生得意不一定是好事,有時失意也不一定是壞事。就看你怎麼去認識,怎麼去對待了。

悔吝」都是指小過失。人犯了小過失,總是擔憂而有所顧慮,「悔」的意思是內心憂慮而思補過,「吝」的意思是口頭宣稱而不善補過,或者借若干理由而不願承認過錯。悔吝是居于吉凶兩者之間的,但「悔」趨于吉,「吝」則趨於凶。悔吝雖為小過失,但小過失往往是大過失的前奏;而且愈是小的過失,愈容易被忽略。所以,要想不造成後來的大過失,便要在防止小過失上下功夫。一個人在動靜之間,在邪惡之念初現時立即能「悔」,由悔生吉,便可以避免由吝生凶。這樣,吉吝凶悔的迴圈律,就被悔生吉所取代,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任何決策,難免有小疵,應該由心中的悔,代替口頭的吝。吝是感性的產物,悔是理性的產物。人們做事不能循感性路徑,那樣易生凶事,所以要用理性戰勝感性。

人生的變動和宇宙變動相似,處于吉順的時候,難免由於一切順利而放縱、傲慢,更因「滿招損」而導致若干失誤;犯了「小疵」之後,往往不能立即糾正補過,卻藉口各種理由,以資搪塞,或者嘴上說要改過,卻依然故我。於是小過失變成大錯誤,由「吝」而「凶」。「吝」的意思就是「找藉口」,或者口頭上說改過但無實際行動,其實並無悔改之意,隨後繼續犯錯誤,最終墜入「凶」境。凶運一到,這才從心裡警惕,開始有悔過之意,從而採取積極措施,時來運轉,人生事業才出現吉順的現象。

《易經》說「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憂就是憂愁、煩惱。虞就是思慮,腦子不停地想;用腦筋叫做慮。用腦也很痛苦,一個人要不痛苦,什麼都不要想才好。不用腦筋,只睡覺,睡醒了走來走去最舒服。但是那很難做到,絕大多數人都要用腦筋;只要用腦筋就有憂愁,就有煩惱。所以說「悔吝者,憂虞之象也」。由此可知宇宙間一切事情,一切人的心理,都離不開「吉凶悔吝」四個字。所以人生只要有思想,就會有煩惱,心理上就會有得失,得到了高興,失掉了痛苦、煩憂。「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人生的一切,任何一件事,一動就有好有壞。所以古話講,一動不如一靜。凡事一動,吉的成分只有四分之一,壞的成分有四分之三,不過這三分當中,兩分是煩惱、險阻、艱難,如此而已。把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事業的道理都說清了,就知道慎於動。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這裡的失與得,不僅是利益上的失與得,更重要的是道義上的失與得。利益上的失與得與凶吉不成正比,有時得是吉,有時得又是凶,俗話說的「吃虧是福」就是這個意思。道義上的得與失與吉凶是成正比的,得道則吉,失道則凶。毛主席也曾經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就是事物運行和變化的內在規律。認識並且按規律辦事,就能順利;不認識或者偏離了規律,甚至逆規律而行,那肯定要失敗。「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易中卦爻辭中,經常出現吉、悔、吝、咎、凶等。悔吝是介于吉凶之間的。悔,自凶而趨吉;吝,自吉而趨凶。憂虞是介於得失之間的。憂,將得而尚未得;虞,將失而尚未失。「失得憂虞」,失了便是憂,憂了便是得,得了便是虞,虞了便是失,失了再憂,「失--憂--得--虞」,循環往複。

《易經》還告訴我們:「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愛惡相攻而吉凶生」,是因為人的愛好和憎惡,也就是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比如,我們在教小孩子時,說老虎那麼兇惡可怕,梅花鹿那麼溫順可愛,所以就有了愛惡相攻。其實,這都是人的偏好。人的生死,也是一回事。生死本是非常自然的事,有生就有死,但一般人都是貪生怕死,好生而惡死。所以,有了這個貪生怕死的過程,遇到生,你就覺得很吉祥、有福氣;遇到死,走向衰落,你就認為是禍事、是凶。所以,吉凶禍福產生的根源,就是人心的愛惡。「遠近相取而悔吝生」的原因,是在於有親有疏。心裏面對人有了遠近親疏之分,那麼,悔吝就由此產生了。比如本來應該親近的一些人,可是你把他疏遠了,就會產生後悔的感覺;本來你應該疏遠的人,恰恰天天和你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頭,就會產生「吝」,心裡就感到不舒服。在生活中怎麼避免「生悔吝」呢?那就看你怎麼取、怎麼舍了。如果能做到「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你就會很輕鬆、很自在地面對社會生活中的複雜局面。「情偽相感而利害生」,真情和虛偽之情相互摻合在一起,就會有利害產生。如果人與人之間都是真誠相待,那麼一起做事就能形成雙贏,乃至於多贏,就不會有害。如果大家都是以虛偽相待,虛情假意地走到一起,做事情就會是一損俱損,對誰都沒好處。一般來說,一個人不可能是絕對的虛偽,也不可能是絕對真誠。現實就是「情偽相感」,在這種「利害生」的情況下能夠趨利避害,乃至跳出是非利害之外,才是學易之人的真功夫。「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如果人和人走得很近,卻不相得,不能互相信任、互相包容,而是出現了互相猜忌、相互嫉妒等情形,那就會凶。如果兩個人本來性格迥異、格格不入,根本無法相處,但命運卻把你們湊到一起,那就「利害生、」有麻煩,感到悔吝。

一個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過失的,人生在世,如果想有所作為,犯過是不可避免的,犯過在某中情況下是經驗的吸收,是有益的。但犯過而不知補過,或知過而故意犯過,便成了人格上的戕害。凡事要防微杜漸,在事物的正邪萌芽之初就應引起警覺,要分辨清楚。人們之所以在吉順之時而終吉生吝,甚至招凶,是因為人們易逞其感官慾望的滿足而忘卻天理良知。只有保持謙虛的心境,才能對人能夠退讓,容納,對事物能夠誠意、盡心,做事能夠順性、明理,一切秉公處理,自可常持吉態。人的一生,不僅要從早到晚,更要從早年到晚年都謹慎小心,兢兢業業。有不少人到了晚年,以為事業有成,可以放鬆一下了,結果一放鬆警惕,晚節不保,落得身敗名裂,實在可惜可嘆。

五、「剛、柔、幾、大」

《易經》有雲「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可以發現,「剛柔相摩,八卦相盪」,「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兩者是互動的關係;「剛柔相易」兩者是相互轉變的關係。剛與柔,相生相剋,相反相成。剛與柔,相互撞擊,彼此滲透,形成亦此亦彼的獨特的美。《繫辭》里說「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深入思索和挖掘《易經》中提出的「四知」所蘊含的智慧,科學理解和運用剛、柔、幾、大的方法,有利於提升我們的能力素質,把自己的人生和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剛」是《易經》之魂。在《易經》中,剛代表著堅硬、正直、強盛、上升、前行,還代表人的光明磊落、堅忍不拔、無私慾的品格。「剛」與「柔」相對應,剛柔是《易經》的基本概念,如《雜卦傳》「乾剛坤柔」。「剛」與「柔」表達天地萬物和卦爻之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性質與陰陽略同,層次不一樣,陰陽的對象抽象無形,剛柔對象具體有形。「剛」就是剛健有為。《易經》的乾卦之龍,由潛而見,繼而由躍而飛的升騰過程,鼓勵人們果敢行建,孜孜追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意思是,天道行健,運行周而復始,永不止息,君子應當效法天道,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天體的運行不舍晝夜,不誤分秒,從來沒有停止過,這種意志就是最大的「剛」。可見,「剛」就是「生生不已,新新不停」的生命創新精神和人類昂然不朽的創造活動。孔子有句名言:「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剛」就是強韌品格。乾德「剛健而不陷」,即使再大的困頓,都「義不困窮」,保持赴難而無懼的強韌品格,始終堅信否極泰來,哪怕是艱難險阻也挺然向前。「剛」是戰勝險阻的主宰,意志力就是剛的強韌品格的體現。那些永載史冊的偉大成就無不源於堅強如鋼的意志力。正是這種意志力,使他們看透了人生的本質,選擇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任何艱難險阻都無法使他們停滯不前。作為一個有責任的人,對興風作浪的邪惡勢力和小人必須採取斷然措施,對違反原則的事情,不合理的要求要剛,堅決否決。這樣就會「君子道長,小人道消」,從而創造出人生事業的光明之境。相反,當剛不剛,紛擾延續過久,等邪惡勢力形成氣候,釀成禍亂再去處理,那就會錯過有利時機,為時已晚。

柔是陰的基本屬性,是剛的對立面。柔與剛構成了《易經》兩大支柱「陰」和「陽」的具體屬性。因此,緊隨乾卦之後是坤卦,它闡明了陰柔之道。順承是柔的核心思想。《易經》中的坤卦是六十四卦中純陰之卦,全面闡明了陰柔之道。坤卦《彖》曰:「至哉坤元,萬物滋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的德性為柔,就是謙順、包容之道,就是根據客觀形勢的需要,做出一定的讓步,理順主體與客觀對象的關係,以求得亨通順達。柔只可順剛,不可乘剛,乘剛則逆,就會產生危害。順也是溫和安撫的統治方法,以柔克剛嘛。「柔」還賦予人們這樣一種智慧:對手太強時,不要與之爭鋒,暫時退卻,積蓄力量。老子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萬物都需要水的滋潤才有生命,而水向下流,遇到阻力,不認為是阻擋力量太強大,而是自己水平不夠,於是就回過頭來提升自己,超越阻力後再繼續下流。不爭,有讓的精神,故能成其大,天下莫有與之爭鋒者。以靜制動也是柔的智慧。寧靜能夠主宰躁動。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我們要用虛靜的態度觀察事態的發展變化,細察每一情節和人事。含蓄而不炫耀,收斂而言行謹慎,就是一種靜。這種靜具有外柔而內剛,外圓而內方的性質,是一種制動的靜。以靜制動就能形成一種生動的局面:在上位者寂靜無為,在下位者努力工作。這就是蘇洵「一忍可以抵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的寫照。現在社會活動中流行的「熱燥的問題冷處理,複雜的問題簡處理,不急的事情慢處理」,就是柔順恬靜的智慧。

「知幾」是《易經》的神智。「幾」是什麼呢?通俗一點說就是苗頭,兆頭,就是事物的精微、深奧之處,講的是事物的精微深奧之處,它啟示我們天下的事都有一個開始,如果我們能在混沌不清的太易之時,或在氣之未分的太初之時,或在形之未成的太始之時,或在質之未定的太素之時就辯察,及時地發現並研究細微徵象,就可能因勢利導、逢凶化吉。在混沌不清的太易之時就悟知,則是先知、是神智;在氣之未分的太初之時就感知,則是睿智;在形之未成的太始之時就察知,則是慧智;在質之未定的太素之時認知,則是明智;在萬事已成定局時識知,則是鈍智;在萬事已成定局仍然不知,則是愚智,萬事已成定局卻死而不知,則是無智。《繫辭傳上》云:「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在《易經》中,「幾」就是徵兆。《繫辭下傳》說:「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幾」也是「機」。屯卦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咎。」這裡的「幾」就是「機」。《繫辭下傳》又說:「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其意思是說,君子一旦發現時態的徵兆,就立即行動,決不等到明天。所以,「幾」也是未形之契機,抓住則成勢,錯過則莫追。「知幾」最難,《繫辭傳下》云:「知幾其神乎?」意思是,能夠知道事件細微徵兆的不是很深妙嗎?但「知幾」和「見機而作」很重要,《繫辭》云:「探頤所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研幾」就是研究事物的精微之處。研究事物的精微之處就是研究事物的「變通」之兆和「趣時」之奧。如坤卦「履霜,堅冰至」,說的就是當你踩到霜的時候,就感到冰天雪地的冬天就要來臨。《易經》「研幾」的方法難以窮盡,但是對立統一、循序變化、物極必反、變通、違背等方法則是「研幾」常用方法。具體說,「幾」就是徵兆,「幾」就是是「機」,「幾」還是物之細。「知幾」,就是要知道「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而深入體察細微處的變化及其趨勢。社會活動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在日常工作中,只有注意必要的細節,才能深入了解實踐過程中的細微處。「知幾」就要特別關注事物起點上的細節、事物關聯點上的細節、事物質點上的細節和關係事物基礎的細節。因為細節關係事物的成功或失敗。

《易經》以大為善,以大為美。《易經》中的「大」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規模廣。「囊括無外謂之大」,與小相對應。乾《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其中「大哉乾元」就是盛大的乾元之氣。坤《彖傳》云:「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其中的「含」就是無所不容,「弘」就是無所不有,「光」就是無所不著,「大」就是無所不達。二是程度深。《易經》中的程度深主要是指包容性大。坤卦六二「直方大」,就是講人的胸襟要像大地那樣直方、博大、德合無疆。因為包容性大,才可以提供一定的活動空間,使行為主體根據客觀環境的變化,宜進則進,宜退則退,可縱橫馳騁,亦可退縮自守。三是性質重要。明夷九三:「得其大首」。擒獲了元兇禍首,「乃大得」。泰《卦辭》曰:「泰,小往大來,吉亨。」意思是說,小的已經過去,大的即將到來,吉利。《繫辭傳下》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成就大事者必須「知大」,凡事必須從更大的範圍和更廣闊的背景考慮問題,而不局限在一個狹小範圍就事論事。「知大」就要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遠看近,看清看遠再行,不能為眼前利益去走布 「廢棋」或「死局」,也不能「醫得眼前痔,剜卻心頭肉」。「知大」就要宏觀地看待事物,看到事物的層次,看到事物的本質,及時調整戰略,正確把握對全局起決定作用的中心工作的發展方向。決策方向的失誤是最大的失誤。在錯誤的方向下,任何努力和付出,都只能是「南轅北轍」的慘淡結局。這是我們應該特別引以注意和認真加以防止的事情,千萬不可麻痹大意,掉以輕心。

六、「變、謀、和、行」

學《易經》的目的有三:第一,提高自己的德行;第二,培養自己的智慧;第三,增強自己的能力。但學習《易經》的更重要的目的在於應用。應用首先就要學會適變、應變和善變,然後根據變的規律和當時的客觀情況,做出正確決策和謀劃,團結帶領眾人去實施,把決策計劃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果。

「變」是《易經》的靈魂。「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這是《易經》名句中的名句。簡而言之,易道是什麼呢?就是「窮則變」,一個事情到頭了、走到盡頭了,必然要發生變化;「變則通」,發生了變化,因為有了變化,事情就有轉機,就能夠通透了;「通則久」,如果真正很通達很通透了,就能夠持盈保泰,就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所以,我們明白了易道的「窮、變、通、久」的道理,那就是「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老天爺就會保佑你大吉大利,無往不勝。從易道的角度來說,「通則久」,久久以後呢?久久以後總還是會窮的,日久生弊嘛,又要進入下一個「窮、變、通、久」的輪迴。所以,不論我們處在哪個階段,都要有所警惕,都要有清晰的應對之策。你如果意識到是處在「窮」的階段,那就該考慮變上一變了;變通達了以後又要怎麼辦呢?就要想辦法持盈保泰,讓這種良好的局面保持得更長久一些。總之,隨時都要有這種「通其變」的意識,這樣才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意思是說:易的道理並不難以理解,任何事物都是經常變化的,規律也是經常變化的,人們不能用過去的眼光衡量今天的社會。事物往往是很多能量的總和,剛柔相易就能風調雨順,剛柔失常就會造成災害。因此,不要把任何事物當成經典。《易經》的大智慧是變,就是強調人們要順應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機警靈活,不拘常規地運用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永遠處於一種恰當有利的位置。具體來講又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處於窮困的時候如何促進變,即「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方面是在興盛的時期如何防止變,即「興則盛,盛則昌,昌則恆」。那麼何以促進變,又何以防止變呢?「變通者,趣時者也。」趣向合宜的時機變通為最好。

謀」是《易經》的關鍵。《易經》是「人謀」之書,而非「鬼謀」之書。《易經》作為中國文化元典之一,是一部系統模擬、反映「世界之理」的書,重卦形式是它的理論模型。每一卦一個主題,由卦爻辭的顯性語言與易卦結構的隱性語言相結合,構成六十四篇闡繹「世界之理」的精悍短文,立論通達,邏輯嚴整,面面俱到,給人以智慧的啟迪和道德的教誡。《易經》整部著作處處體現著理性的睿智,沒有任何「天啟」或「神意」的神秘成分。「謀」,就是謀略、謀劃,也就是想事、出主意,科學決策的問題。「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我們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要自覺做到既謀局也謀重。「局」,即全局,是事物的整體,是事物各個部分、各個方面的有機統一,謀局,就是要謀面上的事情,全面的目標,必須對事物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從大局出發,避害趨利,著眼於對自己的發展有利的環節開展工作。重,即全局的重點、核心、關鍵。謀重,就要謀線或點上的東西,或者叫重點突破的方面,在謀局、謀勢、謀全盤,統籌兼顧的同時,更要謀某一階段的重點,全局中的重點,要創新思路,善出新招、高招,知關節、得要領、抓關鍵、抓要害、抓主要矛盾,創新全局發展的亮點。既謀立也謀廢。謀立就是謀改革創新,推動發展,新陳代謝是自然規律,改革創新是發展的要義。「天下之事,因循則無一事可為。」立的關鍵在創新,功夫深處是創新。廢,就是陳舊的、過時的、無用的東西,謀廢,就是對陳舊、過時、無用甚至對工作、對發展有障礙的東西要看的見,認的准,有勇氣廢止,有膽識清除。既謀顯也謀隱。這裡的顯與隱指業績、政績而言。我們每個人,在任期間,就要努力工作,多作貢獻,創造一流業績。同時,我們也要科學發展,謀社會事業,謀可持續發展,即謀那些周期長,一時見不到成效,而又非常重要的經常性、基礎性工作,謀「萬世」的發展。既謀和也謀斷。「和」,即講民主集中制原則,講團結和諧。中華民族「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要講求和諧,團結大家一道幹事創業。斷,即果斷決策,下決心拍板。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因此,對認準了的事,要大步向前,果斷拍板,千萬不能優柔寡斷,貽誤時機,影響我們人生和事業的發展。

「和」是《易經》的精髓。「和」的思想是中國古代的優秀文化,最早就發祥於《易經》,《易經》合和觀在中國思想文化中影響甚大。北京故宮的三大主殿分別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名就是來自《易經》的「保合大和,乃利貞」。中國自古強調禮治、等治重於法治,這也是合和思想的反映。孔子強調「和為貴」,《易經》突出「保合大和」,都是一個目的,希望構建國泰民安的和諧社會。歷史上,大凡社會和諧則國泰民安,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反之,矛盾尖銳,兩極分化,必然導致戰爭,引起分裂,人民則苦不堪言。《易經》認為大自然原本就是和諧的:「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是和諧的大自然。《易經》還強調天地之間是互相協調、互濟共存的,如說:「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恆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就是說天地萬物各有各的功能,他們是分工合作的。在今天的社會和家庭中,我們提倡要快樂、要微笑,因為和悅微笑是和諧社會、和諧家庭的重要標誌。具體講,就是要做到人要多積善。富人要多幫助窮人,減少兩極分化,社會才和諧。如《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人要有謙德。《易經》提出要做謙謙君子。所謂「謙受益,滿遭損」,就是強調為人要謙虛,人與人之間要和諧相處,建立親密的關係。為人要講禮。「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這裡的履說的履者,禮也,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人要講誠信、致中和 。《易經》十分重視人的誠信,因為誠信是相互信任的前提。中和就是中行、中正、就是為人處世不偏不倚。如果太偏激,就容易形成對立,所以凡事還是不要太過為好。這是人為處世的一個度,把握好這個度,才能與人和諧相處。

行」是《易經》結果。行,就是做,就是行動,就是狠下決心,撲下身子抓落實。什麼是落實?落實就是解決問題。任何一項工作,都要靠解決問題來推動。解決了多少問題,就得到了多少落實。落實的效果好差,就會反映出人們的智慧、能力的高低,包括德行的水準。所以,一個人要在做人做事上有所作為,就要有「一肩挑盡天下愁」的勇氣。當前,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正處在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需要我們具備挫折忍耐力、壓力承受力、自我控制力和頑強意志力,能夠在艱苦的、不利的情況下克服外部和自身的困難,能夠在巨大的壓力下堅持目標和正確觀點,堅定不移地完成任務,為組織分憂,為群眾解難,不負時代,創造佳績。要有「不信鬼神問蒼生」的信心。像「大慶鐵人」王進喜那樣: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在油田的英雄氣概,把我們正在做的工作做好,把我們的事業推向前進。遇到矛盾困難,多向專家和群眾請教,依靠眾人的智慧和力量,達成既定的目標。要有「周重九鼎禹分九州」的責任。荀子說「主好要則百事詳,主好詳則百事荒」,意思是說君主善於抓要領,那麼各種事情都會被處理得細密完備;如果君主喜歡樣樣都抓,那麼事情就會荒廢。說白了就是要盡心盡責,管理到位,突出重點,抓主要矛盾,充分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創造性,掌握工作主動權。要有「一枝一葉總關情」情懷。鄭板橋有詩「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道盡了為官為民的情懷。中央也要求我們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群眾利益無小事。辦好群眾之事,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干好各項工作的基礎。為老百姓謀利益,對百姓常懷感激之情,就是一種責任、一種良心,也是一種美德。不忘人民,對人民常懷感恩之情,常懷歉疚之意,常懷回報之心,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把為人民謀利益的事情做得更好,就會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愛戴。(本文參閱了網上一些文章的觀點和內容,對原作者的貢獻表示深深的謝意。)

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人大 劉選啟

推薦閱讀:

學習《易經》的一種特殊方法
跟古人學習智慧的教學
個體意識獨立性與外部環境的關係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一0九集)
705分!北大學霸的100條學習技巧!

TAG:學習 | 智慧 | 領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