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俄國與烏克蘭的軍事紛爭:核武庫是重點

被肢解的圖-22M

蘇聯解體之後,獨聯體內兩個最大的國家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圍繞原聯盟留下的最大遺產--原蘇聯武裝力量展開激烈爭奪,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是否繼續保持獨聯體統一的武裝力量意見不一。俄羅斯主張建立一支實際上由它控制的獨聯體統一的武裝力量,而烏克蘭則要求在駐其境內原蘇軍的基礎上建立本國的獨立軍隊。雙方在獨聯體首腦會議上多次發生爭執,最後烏克蘭還是置俄羅斯的反對於不顧,堅持於1992年1月31日正式決定建立一支總兵力42-45萬人的獨立軍隊,實現了自己的夙願。俄羅斯也只好承認這個事實,隨後於同年5月頒布了組建本國武裝力量的文件,使這一分歧不了了之。二是黑海艦隊的歸屬問題。俄羅斯認為黑海艦隊屬戰略力量,應歸獨聯體統一指揮,並表示「這支艦隊歷來都是俄羅斯的,不能讓給任何人」,烏克蘭則聲稱黑海艦隊主要基地在烏境內,且烏對原蘇聯海軍的總投資高達25%,而黑海艦隊只佔其中17%,因此它理應歸烏克蘭所有。雙方觀點尖銳對立。雖經多次談判,並達成了一些協議,但均未真正落實,使這一問題始終是個懸案。三是關於烏境內核武器問題。俄提出將所有核武器轉移到俄羅斯,由俄單方面負責安全保證。烏克蘭迫於各方壓力曾一度同意將核武器運往俄羅斯,但後來又以種種理由進行拖延,至今仍未交出。雙方的分歧依然存在。

本來,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大民族共同生活已有300多年。1654年,烏克蘭人的統領博格丹,赫美利尼茨基為擺脫波蘭人的奴役,主動投入俄羅斯沙皇的懷抱,以尋求支持。在此後漫長的337年的歲月里,烏克蘭一直處於莫斯科的管轄之下。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已形成了血濃於水的特殊關係,且同屬斯拉夫人,都是源於古基輔羅斯,語言十分相近。至今有上千萬俄羅斯人生活在烏境內。雖然烏克蘭對俄羅斯的大國沙文主義素懷戒心,早就不希望受俄羅斯的擺布,但雙方並未發生過大的民族衝突和糾紛,總的來說還算相安無事。然而,這種表面的平靜隨著蘇聯的瓦解而無法再維持下去,雙方在軍隊分割、領土劃定和經濟利益方方面面的矛盾和鬥爭很快爆發出來,其中尤以軍事紛爭最為突出,多次出現高潮。

1993年9月3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到克里米亞半島與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緊急會晤,以期趁烏國內政治、經濟危機加劇之機一舉解決長期困擾兩國關係的黑海艦隊和核武器等一攬子問題。經過雙方艱難的討價還價,會談取得重大進展。在黑海艦隊問題上,烏方同意以「艦隻抵債務」,即將艦隊中應該屬於烏克蘭那部分出售給俄羅斯,以償付欠俄的25億美元的債務。至於艦隊基地塞瓦斯托波爾港及其設施,俄將在與當地有關部門「簽訂條約的基礎上」付費使用。艦隊的價值和基地使用費將責成兩國的專門委員會來研究確定,屆時再對艦隊問題作出最後決定。關於核武器問題,參加總統會晤的兩國總統簽署了3項協議,確定「戰略核武器的所有彈頭都將運往俄羅斯」,作為補償,烏將得到用於核電站反應堆的核燃料或得到在國際市場上出售低濃縮鈾所得的部分收入,同時對兩國境內戰略核設施的使用提供保證並實行自我監督。俄總統葉利欽稱,這次會晤達成的協議是雙邊關係的「突破」。然而,雙方達成的協議墨跡未乾,烏國內反對出賣艦隊和轉讓核武器的呼聲四起,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也矢口否認會談達成了任何正式協議,表示只是準備研究俄羅斯提的建議。10月19日,烏克蘭議會通過一項決議,要求保留前蘇聯留在烏境內的核武器。種種跡象表明,獨聯體內「老大」和「老二」之間圍繞黑海艦隊及核武器的紛爭比人們想像的還要複雜得多,而且中間還參雜著領土等問題,解決起來非常棘手。

一、圍繞黑海艦隊的爭奪

黑海是沙俄和前蘇聯的南端門戶,歷史上曾是拜占庭、奧斯曼帝國、英法列強及法西斯德國入侵俄羅斯的捷徑,有俄「軟腹部」之稱。因此,以往歷代俄皇和前蘇聯的歷屆領導人為確保南大門的安全都對黑海艦隊苦心經營,使之成為前蘇聯戰鬥力量最強酌艦隊之一,其規模和戰鬥力僅次於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這樣的一塊「肥肉」的劃分自然成為俄烏兩國關係中最複雜、最敏感和最實際的問題之一。

1.爭端的由來。俄烏黑海艦隊歸屬之爭早在獨聯體成立之前就已現端倪。1991年的「8.19事件」後烏克蘭即準備退出聯盟而獨立,俄總統葉利欽同年11月下令將駐紮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黑海艦隊「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緊急調往俄羅斯北部港口--摩爾曼斯克,引起烏克蘭的不滿。1991年12月1日烏克蘭舉行全民公決確定獨立以後,烏議會和政府便著手計劃在烏境內原蘇軍的基礎上組建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12月12日,剛剛就任烏克蘭總統的克拉夫丘克發布命令,由他本人擔任烏克蘭武裝力量總司令,統帥駐紮在烏克蘭境內除戰略力量以外的一切武裝力量,其中包括原蘇聯基輔軍區、敖德薩軍區、喀爾巴阡軍區和黑海艦軍。12月31日,烏國防部宣佈於1992年1月3日開始組建自己的軍隊,並稱黑海艦隊是常規部隊,不屬於戰略力量,應歸烏克蘭所有,準備全面接管烏境內的黑海艦隊。烏克蘭的這一舉動立即引起俄羅斯領導人和獨聯體武裝部隊總司令沙波什尼科夫及獨聯體海軍總司令切爾納溫等人的強烈反對。根據獨聯體元首和首腦簽署的《明斯克協定》,凡戰略力量由獨聯體武裝力量總司令部指揮,常規力量由各國自行指揮。沙波什尼科夫授權當時的黑海艦隊司令卡薩托諾夫與烏克蘭政府談判,卡薩托諾夫在會晤克拉夫丘克時表示,黑海艦隊屬於戰略力量,應歸獨聯體指揮。然而1992年新年剛過,克拉夫丘克仍按計劃宣布從1月3日起開始在駐烏原蘇軍基礎上建立烏克蘭海、陸、空軍。並在《告烏克蘭軍人書》中要求駐烏官兵必須於1月20日前宣誓效忠烏克蘭,否則將被遣返回鄉。同時命令黑海艦隊懸掛烏克蘭國旗。1月4日,俄前副總統魯茨科伊向烏克蘭發出照會,要求烏放棄對黑海艦隊的擁有權。正在外地視察的葉利欽總統1月8日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講話,宣稱「、任何人,包括克拉夫丘克都不能從俄羅斯奪走黑海艦隊」,黑海艦隊「過去和現在都是俄羅斯的」。葉轉告黑海艦隊官兵,他們將受到俄羅斯總統的保護,不要向烏克蘭宣誓。克拉夫丘克則反駁:黑海艦隊擁有核武器只是暫時的,很快都應運抵俄羅斯,屆時黑海艦隊應作為「常規力量」歸烏所有。-時間,俄烏雙方在外交和輿論上互相攻訐,各不相讓,黑海艦隊之爭成為獨聯體成立後原蘇聯地區出現的引人矚目的熱點之一。 2.歷史悠久,聲名顯赫。黑海艦隊有著200多年的歷史和赫赫成功。17世紀前,俄羅斯基本上還是內陸國,談不上擁有海軍。彼得一世在位時(1682-1725),開始奉行向南挺進和獲取黑海出海口作為對外擴張的重要方針,並草創過亞速海艦隊,但根本無法與強大的土耳其海軍抗衡。到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俄國時(1762-1796年),這位發誓要「讓整個歐洲匍匐在我的裙裾之下」的女沙皇發動了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1783年,沙皇終於奪取了原屬於土耳其的克里米亞半島,並於同年建立了黑海艦隊,從此俄國勢力便在黑海地區牢牢紮下根。黑海艦隊原名叫俄羅斯軍事艦隊,最初設在一個名為阿赫塔伊爾村的海灣內,後來此處更名為塞瓦斯托波爾,即如今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剛開始黑海艦隊的艦船是從亞速海調來的,黑海艦隊創建之初即成為俄羅斯海軍的主力。在黑海艦隊度過的210個春秋的漫漫歲月中,它歷經了數次戰爭的洗禮,參加過許多大型戰役。為保護俄南部門戶、奪取黑海控制權、控制黑海海峽,曾與土耳其、羅馬尼亞以及英法等歐洲列強在黑海地區進行了長達近一個半世紀的角逐。在3次俄土戰爭(1768-1774、1784-1792、1877-1878年),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年)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黑海艦隊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幾經毀滅而又復生,最終成為黑海水域的主人。期間,黑海艦隊在沙皇戰旗下即分享過俄土、俄法戰爭勝利的喜悅,也飽嘗了克里米亞等戰爭失敗的辛酸。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於1917年底在黑海艦隊的大本營塞瓦斯托波爾建立了布爾什維克革命軍事委員會。歷經磨難的黑海艦隊獲得了新生,並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一·支舉世聞名的精銳艦隊。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黑海艦隊在塞瓦斯托波爾英勇地抗擊了法西斯德國對克里米亞長達8個月的進攻,打破了德軍欲取蘇聯南部門戶而進攻內陸的妄想,為保衛蘇聯和取得世界反法西斯鬥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黑海艦隊曾數次獲得紅旗勳章及其它嘉獎,被稱為紅旗黑海艦隊。

黑海艦隊不僅具有值得誇耀的過去,而且也湧現出一大批聞名於世的海軍將領,如沙俄時代的烏沙科夫、納希莫夫、拉托列夫海軍上將和前蘇聯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等。

3.實力雄厚,地位重要。黑海艦隊是前蘇聯4大海軍艦隊之一,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其實力已躋身於世界最著名的海軍艦隊之列。現任黑海艦隊司令是巴爾京。據美國國防部統計的資料,到1991年蘇聯解體前,黑海艦隊的軍事實力為:各型艦艇400餘艘,共70萬噸,編製10.4萬人,主要作戰艇340餘艘,包括航空母艦1艘(「庫茲涅佐夫」號)、直升機航空母艦2艘(「莫斯科」號和「聖彼得堡」號)、導彈巡洋艦7艘,導彈驅逐艦37艘、獵潛艇和巡邏艇87艇、水雷艦艇73艘、兩棲作戰艦艇60艘。海基和陸基作戰飛機300餘架(其中有110架是可載中、遠程導彈的轟炸機)。作戰人員7.9萬人。另外黑海艦隊在塞瓦斯托波爾、尼古拉耶夫、敖德薩和諾沃羅西斯克等地設有現代化的海軍基地和大型造船廠。據西方估算,黑海艦隊總價值約500億美元。如果就艦隊總噸位相比,黑海艦隊超出位居世界海軍第三位的英國海軍總噸位40%;若不考慮戰略核力量,黑海艦隊的中、遠程海上作戰能力不亞於法國和日本海軍。黑海位於亞歐大陸的交匯處,西岸靠近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巴爾幹半島,南部出黑海海峽可達歐洲的地中海和亞洲的印度洋,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通往西歐、中近東和經地中海和大西洋抵達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捷徑通道,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在東西方冷戰時代,這支艦隊經常出沒於地中海,為原蘇軍擔負南部方向的戰略機動任務,是地中海一帶唯一能與美國第六艦隊相抗衡的強大力量。正是由於黑海艦隊的特殊作用,所以俄烏雙方都不肯輕易失去它。對俄羅斯而言,失去黑海艦隊將對其經濟生活和國家防務造成重大影響。過去,原蘇聯對歐、亞的進出口貿易往來有1/3以上需經過黑海。黑海一亞速海一頓河一伏爾加河一裏海的海河聯運航線是俄羅斯及各共和國與外部經濟聯繫的大動脈。烏克蘭獨立後,眾多的天然良港已成其囊中之物,俄羅斯僅剩下亞速海東岸和黑海北岸的庫班地區一·段狹長的海岸線,黑海艦隊若易手,俄商船往來於黑海水域和出入黑海海峽必受制於人,共蒙受的經濟損失將無法彌補。黑海艦隊被視為保護俄「軟腹部」的「鎧甲」,若沒有它,俄南部則全無安全感。而且,失去黑海艦隊不僅意味著俄失去黑海海上優勢,同時也意味著失去在東地中海部署艦隊的能力和在印度洋的海上實力,這將使俄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以及太平洋艦隊在戰時處於分割和被迫獨立作戰的不利境地,其後果不堪設想。對烏克蘭而言,獲得黑海艦隊對於烏經濟生活和國家防務無疑是如虎添翼。烏克蘭在北部和東部處於因土地和民族矛盾而紛爭不斷的獨聯體其他國家的包圍之中,西南又瀕臨世界的一大熱點--巴爾幹。無論是為了自身安全,還是積极參与國際事務,都需要強大的海上力量控制黑海水域,一旦事發,方能沉著應付。而且,烏克蘭完全有可能憑藉海軍實力躋身於歐洲軍事強國之列。從對外關係和經濟發展角度看,黑海及黑海海峽是烏克蘭唯一的出海口和與世界各國交流的窗口。剛剛獨立時間不長,百廢待興的烏克蘭,為恢復和發展經濟,今後除繼續保持與獨聯體各國必要的經濟聯繫外,主要是與歐、美髮展經濟往來。而西歐和美國的技術和設備則大部分要通過黑海才能進入烏克蘭,沒有一支強大的艦隊作後盾能行嗎? 4.爭論不休,談判不止。俄烏圍繞黑海艦隊歸屬的爭吵引起獨聯體其它國家以及西方國家的嚴重關注。它們擔心由此引發兩國間的武力對抗,因此紛紛呼籲雙方克制,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俄烏兩國因國內問題成堆,無暇它顧,所以也不願把問題鬧大,希望早日結束糾紛。1992年1月11日,俄烏首次坐在了談判桌前,以俄副總理沙赫賴為首的高級軍事代表團來到基輔與烏方舉行會談。雙方達成妥協,發表聯合公報稱,兩國將通過談判解決所有有爭議的問題,放棄任何不利於局勢穩定的單方面行動。烏同意將黑海艦隊的?0甲。作為戰略力量劃歸獨聯體,俄羅斯也同意將艦隊其餘的30%轉交烏克蘭。

至此,爭執似已告一段落,然而事情遠未結束。1992年1月28日葉利欽突然出現在黑海艦隊的一艘軍艦上。當有人問起艦隊未來命運時,葉置半個月前的協議於不顧,直接了當地說:「黑海艦隊是不可分割的,它應屬於獨聯體。它要保衛的不是某個共和國,而是整個獨聯體」。克拉夫丘克聞聽不無惱火地抱怨葉利欽的態度說明他還沒認識到「烏克蘭是獨立國家」,俄總統「應當改掉以帝國方式思考問題的習慣」。在3月20日的獨聯體國家元首會議上,克拉夫丘克重提黑海艦隊至少70甲。應歸屬烏克蘭。葉利欽則針鋒相對地予以反駁。4月6日、7日,克拉夫丘克和葉利欽分別發布總統令,宣布黑海艦隊歸己所有,使緊張氣氛達到高潮。正當人們擔心事態進一步升級時,葉、克二人又馬上口氣一轉,在電話里商定暫停總統令的實施,重新進行談判。4月29日談判在烏克蘭的敖德薩開始舉行,斷斷續續進行了兩個月。由於雙方立場差距懸殊,互不相讓,會談毫無進展。6月23日,葉利欽與克拉夫丘克兩位總統只得親自出馬,在黑海之濱的達戈梅斯進行了9個小時的長談,最後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將黑海艦隊一分為二,至於如何分割下一步再作研究。

在旁觀者看來,俄烏雙方似乎是在玩一場政治遊戲,雙方爭執不休,談判亦不止,簽定的協議又無任何約束力。處在夾縫中的黑海艦隊實實在在地成了等待宰割的羔羊,官兵們無所適從,其中一些艦艇發生了分化。7月21日,黑海艦隊1艘曾宣誓效忠烏克蘭的護衛艦以遭到迫害為由「擅自」駛往烏克蘭的敖德薩港,途中被其它艦隻攔截並炮擊警告,烏克蘭軍方派出戰鬥機和炮艇接應,雙方劍撥弩張,險些釀成流血衝突。這一事件震動了俄烏領導人,使他們感到了事件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8月3日,葉利欽和克拉夫丘克在黑海療養地雅爾塔舉行會談。隨後兩國新聞發言人宣布了出入意料的結果:雙方就黑海艦隊在1995年前的地位達成建設性的協議。在3年過渡期內,其「聯合司令部」組成人員由兩國總統任免,艦隊基地山兩國「共同使用」,至此,持續了7個多月的黑海艦隊歸屬之爭暫告平息。然而,根本矛盾並未解除,雅爾塔協定簽署不到一年就暴露出許多問題,使之難以為繼。由於兩國共管一個艦隊,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責、權、利」問題。所謂權,是指對艦隊指揮權和控制權。若讓雙方平分秋色,各擁有50%的控制權和指揮權,顯然行不通,因為兩國都要求擁有艦隊70%的所有權。若按實力分配權力,那麼孰多孰少也難以定奪。所謂責,即指對艦隊所負的責任和義務。兩國在這一問題上反映出的矛盾最為明顯,因為要維持這樣一個龐大艦隊的活動,1年至少需要60億美元的經費。這個財政上的大包袱究竟怎樣分擔?據《蘇俄報》1993年第79期報道,1992年,俄羅斯給黑海艦隊的用於武器彈藥、工程器材、燃滑油以及防險救生器材等的各項財政撥款占該艦隊總財政撥款的85%以上,遠遠高於烏克蘭。 1993年的情況也大致如此。按常理,「責」和「權」的劃分是密切相連的,誰對艦隊貢獻大,誰享受的權力也應大,獲得的好處也應該多。然而,由於黑海艦隊的尼古拉耶夫、塞瓦斯托波爾、敖德薩等軍港及造船廠都位於烏克蘭境內,烏近水樓台,經常利用艦隊及設施為本國謀利益,使俄羅斯非常惱火。為出這口惡氣,俄國防部指示黑海艦隊司令部多次出售艦隊的物資儲備,這也觸動了烏克蘭的神經,引起烏方多次強烈抗議。雙方在「利」上的衝突越來越頻繁和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兩國總統於1993年6月在莫斯科再次舉行會晤,決定按對半的原則平分黑海艦隊。但協議達成尚未執行,這次兩國總統又把艦隊問題同債務掛勾,用屬於烏克蘭的那部分抵欠俄的債。此方案能否行得通目前仍是個問號。不過,從9月中旬起,在黑海艦隊歸屬還未最後敲定的情況下,烏克蘭國防部已單方面停止了對黑海艦隊的財政撥款。

5.牽扯到克里米亞。就在俄烏就黑海艦隊問題反覆談判,爭得不亦樂乎之時,克里米亞半島的歸屬也被提上議事日程。俄羅斯議會去年初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重新考慮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實際上是向烏克蘭提出了對克里米亞的領土要求。以俄羅斯族為主的克里米亞半島立即掀起聲勢浩大的「回歸俄羅斯」運動,並徵集了24萬人的簽名。1992年5月5日,克里米亞議會宣布成立獨立共和國。烏克蘭方面對俄羅斯的要求以及克里米亞的舉動進行了堅決抵制。烏外長茲連科表示,「烏克蘭不接受來自任何方面的任何領土要求。」烏總統克拉夫丘克聲稱,俄對烏的領土要求是不能容忍的,並指出1991年12月烏克蘭全民投票中,克里米亞人已經做出自己的選擇,要留在烏克蘭。

克里米亞即克里木半島,位於前蘇聯歐洲部分的南部。面積為2,55萬平方公里,人口250萬,其中60-70%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只佔25%。公元1443年後,這裡建有克里木國。1783年被沙俄吞併。1918年,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1921年10月這裡曾建立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仍歸俄羅斯聯邦管轄。1946年蘇聯最高蘇維埃發布命令,解散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成立克里米亞州。1954年,為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聯邦合併300周年,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及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做出決定,將此半島作為「禮物」劃歸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瀕臨黑海和亞速海,北部為平原,是前蘇聯葡萄業和釀酒業的基地。南部為克里木山地,山地南麓沿海地帶有許多著名的海濱療養勝地,如雅爾塔和米斯霍爾等。許多前蘇聯領導人的度假別墅都建在這裡。更重要的是,克里米亞半島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南端有刻赤、葉夫帕托里亞和塞瓦斯托波爾港,其中塞瓦斯托波爾港為深水不凍港。分析家認為,俄羅斯重提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其根本意圖在於黑海艦隊。一位俄官員曾公開表示,「克里米亞和黑海艦隊是不可分的。」由於克里米亞是黑海艦隊司令部塞瓦斯托波爾軍港所在地,所以其歸屬問題必然同黑海艦隊的命運連在一起。對俄羅斯來說,克里米亞不僅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它更代表著俄歷史的一部分和象徵著昔日的光榮,俄決不會拱手讓給烏克蘭。現在,既然烏方已「願意」讓出.黑海艦隊,俄方更有理由重新要回克里米亞半島,或者至少是塞瓦斯托波爾市,以保證黑海艦隊的後勤給養。據報道,塞市的40萬居民中有32萬為俄羅斯人,佔總數的70%。1993年7月,俄前議會曾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首府塞瓦斯托波爾劃歸俄羅斯管轄,但遭到烏克蘭的拒絕。到目前為止,俄烏兩國尚未找到解決克里米亞問題的辦法。

6.烏要當海上大國。烏克蘭海軍司令鮑利斯·科仁少將(此前他曾統帥黑海艦隊的克里米亞海軍基地)1993年10月20日稱,在未來10年內,烏將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近百艘各類艦艇,並最終建立一支擁有250-300艘軍艦的龐大海軍,以「可靠地捍衛其南部的海疆」。他透露,儘管有種種困難,國家正在為興建自己的海軍盡其一切所能,迄今烏海軍官兵已達萬餘人。除本國船廠建造各類軍艦外,還準備向某個發達國家購買一些艦隻。

俄羅斯十分清楚,烏克蘭完全擁有發展海軍的雄厚技術力量。烏南部的黑海北岸地區一直是原蘇聯最大的造船工業區,年造艦能力約33萬噸,占前蘇聯的44%。該地區戰後僅大型水面作戰艦隻就建造了120艘,如1艘第比利斯級大型航母、4艘基輔級航母、2艘莫斯科級直升機航母,以及光榮級和喀拉級大型導彈巡洋艦、9000噸級載戰略核潛艇導彈的特種導彈船等。雖然目前烏克蘭的經濟實力無法承受建造大型艦艇,但它的發展海軍的潛力不可低估。所以俄下-步肯定會想方設法把原屬於黑海艦隊的一些訓練基地,造船廠和研究中心等佔為己有。但烏克蘭對此早有防備,已提前下手。據有關報道,烏克蘭已從黑海艦隊划過來一艘CKP一12g戰艦,一艘「斯拉烏基奇」號指揮船以及其它若干艦隻。獨自建造的巡洋艦「蓋奇曼·薩蓋達奇內」號已出廠並準備下海,「歐洲野牛」號汽墊船也已接近完工。此外,原屬黑海艦隊的一個火炮團、兩個作戰執行中心、一個反顛覆特種中心,一個射擊場和預備役基地已歸入烏克蘭的海軍。烏克蘭將位於塞瓦斯托波爾的兩所海軍高等學校組成一所海軍學院,在海軍軍官學校以及青年飛行專家學校中培訓自己艦隊的專家和骨幹。烏克蘭還將3個飛機修理廠、幾個艦隊製造廠以及建築工程局據為己有,解決了烏克蘭的後方保障問題。雖然烏克蘭海軍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發展迅速,已初具規模,但一個國家海上邊界的安全、海運的自由以及海上經濟的發展並非僅由所擁有基地的數目和艦船的數量決定的,還必須有相應的一系列軍事措施、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對外政策保障獨立國家的利益。而烏克蘭離這一步還有一段距離。 二、在核武器上的分歧

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圍繞黑海艦隊歸屬問題的紛爭持續了近兩年,終於在1993年9月份達成了一個「有點眉目的協議」,讓人覺得最後解決的日期似乎已經不遠了。如果說在黑海艦隊問題上烏克蘭迫於俄羅斯要求償還債務的強大壓力,烏不得不讓步的話,那麼在核武器問題上就完全是另外一碼事了,這回是俄羅斯求著烏克蘭,因為核武器畢竟,在烏境內。這一問題久拖不決,已取代黑海艦隊問題成為影響俄烏關係的主要癥結。

1.烏的核力量。烏克蘭是獨聯體內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核大國,在世界上也是僅次於美俄的第三核大國。原蘇聯部署在烏境內的戰略核武器占原蘇聯總數的20%,數量超過了英國和法國的總和,有洲際導彈1.76枚,其中可攜帶10顆彈頭的新式SS一24導彈46枚,可攜帶6顆彈頭的老式SS一19導彈1.30枚,能攜帶遠程巡航導彈的圖一95型轟炸機(「熊---H」式)21架、圖一160型轟炸機(「海盜旗」式)16架,共有1800枚核彈頭,有導彈基地2個,分別位於尼古拉耶犬斯克的五一城和赫麥利尼茨州的傑拉月尼亞。

部署在烏克蘭境內原蘇聯的戰役戰術核武器有:米格一23、米格一27、蘇一24和蘇一2等型機攜帶的戰役戰術核武器,飛毛腿、SS一21等型導彈。這些戰役戰術核武器已於1992年5月全部運抵俄羅斯待銷毀。

烏克蘭還具有生產核導彈的能力,是世界第六大戰略核導彈生產國。有兩座主要的洲際導彈生產廠,即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巴甫洛格勒機械製造廠和巴甫洛夫斯克州的南方機械製造廠。前者生產SS一24導彈,後者生產SS一18導彈。烏還有核武器的試驗和銷毀設,施其中導彈銷毀基地2個。但烏不能生產核彈頭,其境內現有的發射井亦不能發射SS一1.8導彈。

2.抓住戰略核武器。俄羅斯主張所有核武器都應運往俄羅斯,部署有戰略核武器的前蘇聯烏克蘭、哈薩克和白俄羅斯三個加盟共和國應成為無核國家。烏雖表面上承認這一原則,但實際上根本不想把這些核武器交出去,而是將其作為與俄羅斯抗衡的一張王牌。烏克蘭先是要求將這些核武器就地銷毀,然後又提出了由西方國家銷毀其境內的核武器。直到1992年年中才在各方壓力下勉強同意將戰役戰術核彈頭交給俄羅斯,但對戰略核武器則抓住不放。

1992年5月,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4個獨聯體有核國家簽定,了限制核武器議定書,烏克蘭同意成為無核國家。然而協定簽署後烏議會卻遲遲不批准第一階段限制戰略武器條約,而是一拖再拖,直到1993年6月議會才開會討論。會上,有162名議員提出了使烏克蘭獲得臨時性核地位的動議,當時的烏政府總理庫奇馬以及國防部長也持相同的立場。7月2日,烏克蘭又宣布部署在其領土上的戰略核武器為烏財產,顯示了烏謀求「臨時核國家」地位的意向。烏的企圖是要把擁有核武器的權利轉換成「安全保證」,同時想用核彈頭換取核燃料。與此同時,烏克蘭對原蘇聯駐烏戰略火箭軍的軍官給予特別的監護,並在哈爾科夫軍事大學專門開設了培養火箭一航空軍官的專業。這一切舉動使俄極為不安。葉利欽說,「無論俄羅斯還是國際社會,都不能允許烏克蘭成為核國家」。但烏克蘭從本國安全和經濟利益出發,對核武器這張王牌始終不肯放棄。它以此不僅向俄羅斯,而且也向美歐等西方國家提高要價,表示要拆除烏境內廢棄的核武器,至少需要20億美元的費用。烏要求俄對烏銷毀核彈頭給予巨額經濟補償的同時,也希望西方大國慷慨解囊。在此情況下,在9月份的俄烏首腦會議上,葉利欽向烏作出讓步,同意烏將核彈頭運往俄羅斯進行銷毀,並回收所有濃縮鈾作為「補償費」。然而到了10月19日,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再次食言,提出烏克蘭仍然要有條件地保留原蘇聯的核彈頭,使剛剛達成的協議再度擱淺。

3,深刻背景。烏克蘭在核問題上如此反反覆復,其主要背景大概有以下4條:(1)烏經濟困難,希望以核武器問題為籌碼換取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經濟援助。烏克蘭議會主席普柳希10月21日明確指出,烏克蘭已將其境內的戰役戰術核武器運給了俄羅斯,但迄今未得到俄方許諾的這些導彈中所含燃料的補償。據專家估計,這些燃料價值15億美元。烏同時認為,美等西方國家在外交上「重俄輕烏」,忽略了烏的國際政治地位和經濟困難。烏強調保留其境內擁有核武器,目的就是引起西方對烏的重視。10月20日,克拉夫丘克在一次秘密會議上堅決表示,烏克蘭一定要保留部分核武器,除非美等西方國家肯向其提供更多的援助。最近,烏克蘭決定冒險重新啟用7年前曾發生嚴重核事故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就足以說明烏國內能源缺乏到了何種地步。(2)烏國內政局不穩。近半年來,烏國內局勢也和俄羅斯差不多,總統、總理和議會之間的權力鬥爭十分激烈,並已導致總理庫奇馬下台。烏此時在核武器問題上作文章也有轉移民眾視線,緩解國內矛盾的意圖。(3)對俄不放心。俄羅斯的擴張歷史和目前採取的對獨聯體各國政策使烏深感俄是其安全的首要威脅,無法相信俄單方面向烏提出的安全保證,所以要求俄與美等西方核國家對烏提供聯合安全保證,並以此作為烏批准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先決條件。近來,俄又不斷以切斷對烏的石油供應和將烏核問題提交聯大討論等手段對烏施壓。歷史和現實情況都促使烏決心利用核武器這最一後張「王牌」壓俄在領土、經貿和債務等問題上作出讓步。(4)獨聯體最近宣布放棄建立聯合武裝力量的計劃,使烏認為其獨立操縱和掌握核武器的時機已經成熟,並開始爭取對其境內的核武器實行獨立的作戰控制和管理。

4.癥結難除。由於烏國內政局動蕩,權力鬥爭不斷,短期內難以作出批准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決定,而且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對其作出明確的安全保證和提供經援前,烏不會輕易放棄現有的立場,將繼續利用手中的核武器討價還價。據前不久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烏克蘭居民也贊成烏克蘭擁有核武器。但是,烏克蘭本身無力長期維持龐大的核武庫,且烏境內的大多數核彈頭已過安全期,核泄漏事故及核武器和技術擴散的可能性增大。連克拉夫丘克總統本人也承認,「從技術上烏克蘭沒有能力長期保留核武器」。前不久烏境內就發生過一場不小的虛驚。1993年9月14日,部署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州的核彈頭突然升溫,嚇得烏克蘭政府連忙電請俄羅斯能源部和國防部專家前往查看,雖然隱患被及時排除,但發生事故的徵兆猶存。鑒此,美等西方國家正計劃調整策略,建議俄羅斯放棄壓烏將其境內核武器運往俄銷毀的立場,同意在烏境內拆除和儲存,並與俄聯合控制核武器儲存中心,以免不測事件的發生。

針對美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對烏克蘭的訪問,烏方表示不拒絕同俄、美就削減核武器問題舉行3方面會談,不排除在年內批准第一階段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的可,但條件是烏克蘭的國家安全必須得到明確保障。

除黑海艦隊和核武器以外,俄烏兩國在組建獨聯體維和部隊以及瓜分駐烏境內蘇聯空軍等問題上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分歧,在適當的時機這些潛在的爭端都有可能引發並使以往的爭吵相形見絀。


推薦閱讀:

芭蕾舞的七個基本手位及訓練方法詳解(俄國派)
俄國人的東進運動(4)【轉載】
俄國慘劇 少女被熊吃 打電話求救 電話傳咀嚼聲
閑話朝韓半島:沙皇俄國戰敗,大韓帝國的靠山崩塌了

TAG:軍事 | 蘇聯 | 蘇聯解體 | 烏克蘭 | 俄國 | 核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