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第一隱士,有一特殊嗜好戒不掉,名號與陶淵明只差一個字
王績,字無功,性情簡單舒放,喜歡獨處,不喜歡迎來送往。簡言之,宅男。從來不參加任何聚會,包括親友婚喪嫁娶。
大業中期,舉孝悌廉潔,隋煬帝給了個秘書省正字的官,這個官與校書郎同掌校讎典籍,訂正訛誤。大體相當於現在的檔案史志局的處級幹部吧。但是這哥們不想在朝廷做官,回江蘇省六合縣當了一個縣丞,又每天喝酒不幹活,被人彈劾,於是沒等人家開除,主動識相辭職了。
嘆曰:"網羅在天,吾且安之!"乃還鄉里。有田十六頃在河渚間。
我說為啥辭了職,原來家裡還有四百多畝地。
老家還有一個隱士,沒有娶老婆,在河邊搭了一個帳篷住了三十年,就吃自己生產的東西,不接受任何饋贈。王績回去後,二人臭味相投,每天混在一起喝酒笑樂。王績生活條件好點,家裡有十幾個奴婢,種高粱小米,釀酒喝粥,養鵝和鴨子,上山採藥草。每天研讀《周易》、《老子》、《莊子》等高級裝逼書,別的書不看。尤其不看百家講壇。
偶爾騎著牛出去遊玩,路過酒店就住下,好幾天不走。
說下隱士為何需要饋贈。人活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生產生活資料,一種是不生產。但是不生產也得活,怎麼辦,向人要。俠客們用刀子向人要,也就是收保護費。隱士們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感動人們捐贈。和尚道士們靠高深佛法接受信徒們的供養。
因此隱士們接受饋贈不丟人。什麼,你說乞丐是咋回事?我讀書少,你不要問我。這你得問洪七公和蘇乞兒。
李淵入長安,讓他當了門下省待詔,搞文字材料的。按照規定,這個官每天有三升酒的待遇。有人問他,當個待詔有啥好處。他說,能夠每天喝到好酒啊。領導一聽,每天給他漲到一斗酒。
故事,官給酒日三升,或問:"待詔何樂邪?"答曰:"良醞可戀耳!"侍中陳叔達聞之,日給一斗,時稱"斗酒學士"。
貞觀初年,太樂署史焦革家裡擅長釀酒,他就跟組織請求在太樂署當一幹事。吏部由於他專業不對口,不許。他堅決要去。還說,我去那裡是有重要意義的。領導秘書不當,卻去當一唱戲逗樂的。李世民一看,讓他去吧。
去了沒多久,史焦革死了,史焦革老婆每天給他送酒喝。沒過一年,史焦革老婆也死了。他說,天不使我酣美酒邪?棄官去。
王績飲酒,五斗不亂,只要有人請,無論貴賤都去,著《五斗先生傳》。跟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只差一個字。
豫知終日,命薄葬,自志其墓。
王績由於幹不了本職工作被迫辭職回家後,老家人馬上奚落笑話他,他自我解嘲說,從前有一匹千里馬,終日賓士,最後累死了。還有一匹駑馬,啥都不能幹,被放到野外,到死都是胖死的。
鳳不憎山棲,龍不羞泥蟠,君子不苟潔以罹患,不避穢而養精也。
其實這就是俗人和雅人的區別。只要你能夠捨棄一切身外之物,不娶老婆,不貪圖口腹之慾,與世無爭,每天自得其樂,其實也能活出一種境界。
現在好多宅男屌絲其實過的就是這種生活。喝個劣質啤酒,上個電腦,一日復一日。偶爾存上兩錢,就出去窮游一下,住廉價旅店,穿大街小巷,不敢花景點門票錢,美其名曰貼近自然。
其實過隱士生活並不難,只要你能忍受住流言蜚語和孤獨寂寞還有清苦無聊就行。因為你根本找不到你的同路人。
因此你根本不用去終南山修鍊,在家就行。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菊花從不教條丨陶淵明的遺產
※陶侃和陶淵明
※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後人做主播月入百萬,這到底是不是坑祖宗
※莫礪鋒:隱逸詩人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