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三篇(附篇)?傳統療法

第三篇(附篇)傳統療法

一、拔罐

1.1 健身罐使用簡介

拔火罐療法始於遠古,見載於先秦,盛行於隋唐,是祖國傳統醫學療法之一。

健身罐是用天然橡膠製成的拔火罐,有著良好的彈性、韌性和柔軟變形性等。健身罐在適宜的條件下,具有操作柔軟變形的可塑性,從而改變了傳統的拔罐時間不超過20分鐘的舊療法。醫用健身罐拔罐的最佳時間為35分鐘,提高了罐療的療效。

醫用健身罐理療保健器具適於自我保健治療,民間素有「針灸拔罐,病好一半」之說,每日按易痛部位拔一罐,日久天長,有益健康。

1.2 使用方法

1.拔罐前,用白酒清洗罐口和穴位處。

2.拔罐時,罐口呈圓形,操作時勿捏扁。雙手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排出罐腔空氣。

3.每次拔罐時,罐口不必對準上次罐口印,只要在臨近處,便有同等效果。所有穴位都有治療其所在局部疾病的作用,這是拔火罐的優點。

4.拔罐時拔吸力越大,效果越好。

5.行罐時間為35分鐘,病輕者減10分鐘,病重者增加10分鐘,小兒酌減。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疼等骨科病,拔罐須40分鐘以上才有效。

6.拔罐時出現的水皰現象,不要驚慌和拒絕治療。數日後,水皰乾癟,再數日後水皰乾燥,病癒後潰傷面自然平復。

7.為防止互相傳染疾病,禁止傳用,注意衣物衛生,避免潰傷處感染。

1.3 常見病治療配穴

1.感冒發熱:大椎、曲池

2.心痛、心悸:心俞、內關、巨闕

3.腹脹:關元、氣海、神闕

4.泄瀉:大腸俞、關元俞、關元、天樞

5.痢疾:合谷、天樞、上巨虛

6.脫肛:百會(點壓)、長強、大腸俞、承山

7.牙痛:頰車、下關、合谷

8.高血壓:湧泉、太沖、三陰交

9.失眠:安眠、三陰交、神門

10.胃痛嘔吐:內關、足三里、中脘

11.哮喘:定喘、肺俞、列缺

12.耳鳴耳聾:昕宮、翳風、太沖

13.扁關節周圍炎:肩髃、秉風、壓痛部位

14.膝關節痛:膝眼、鶴頂、陽陵泉、梁丘。

15.扭傷:以受傷局部取穴為主

肩:肩髃、肩夯、肩貞

肘:曲池、小海、天井

腕:陽池、陽溪、陽谷

腰、腎俞、腰陽關、委中

髖:環跳、秩邊、承扶

膝:膝眼、梁丘、陽關

踝:解溪、崑崙、丘墟

頸:風池、天柱、大杼、後溪

16.落枕:肩井、天齊、壓痛部位

17.坐骨神經痛:環跳、風市、陽陵泉、懸鐘、腎俞

18.偏癱:肩髃、臂臑、手三里、支溝、環跳、足三里、陽陵泉、伏兔

19.陽痿:命門、關元、會陰

20.遺精:氣海、會陰、足三里、神門

21.慢性前列腺炎:會陰、中極、氣穴、湧泉

22.癤、癰、蜂窩組織炎:局部拔膿拔毒

23.牛皮癬、神經性皮炎:刺絡拔罐局部梅花針或七星針 叩刺後,拔罐

24.暈車:勞宮、膻中、足三里、神門、百會壓點

25.休克:勞宮、湧泉、人中點壓

26.溺水:勞官、湧泉、合谷、足三里

27.健身防病:足三里

28.類風濕:大杼、腰陽關、三陰交、湧泉、阿是穴

29.蚊蟲叮咬:拔膿拔毒

30.頸椎病:大椎、風門、肺俞;第3-7頸椎區域,放射到肩部疼點,阿是穴

31.腰椎病:腎俞、腰陽關、委中、壓疼點、阿是穴

32.腰椎間盤突出症:腰2-5夾脊穴,腰骶疼痛部位,放 射到腿部壓疼部位,阿是穴

33.痛經:關元、氣海、三陰交

1.4 禁忌症

1.破傷風、狂吠病、癲癇等不宜拔罐;

2.精神失常、精神病發作期不宜拔罐;

3.身體極度消耗者、惡病質患者不宜拔罐;

4.血小板減少症、出血性疾病、血友病、白血病等禁忌拔 罐;

5.皮膚易過敏者不宜拔罐;

6.惡性腫瘤的中期、晚期患者不宜拔罐;

7.孕婦的下腹部及乳部不宜拔罐;

8.患者心、腎或呼吸功能衰竭者,不宜拔罐。

1.5 臨床現象,輔助診斷

(1)中醫認為:①出現水泡、水腫、水氣過多者,患濕氣證;②出現深紅、紫黑或丹痧,或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者,患熱毒證;③身體不發熱者,患瘀血證;④皮色不變,觸之不溫者,患虛寒證;⑤微癢,或出現皮紋,患風證。

(2)西醫認為:①出現微細出血,可作為診斷髮疹性疾病(如麻疹、風疹、猩紅熱、斑疹傷寒等)的依據之一;②若出現印痕黑紫,其中有出血之紫斑,而且相互重疊,則為斑疹傷寒的陽性反應;③出現很多大水泡,提示有水液瀦留,肢體有不明顯的肉眼難以觀察出來的水腫證;④呈現粉紅色或無色斑,提示神經痛或高血壓症;⑤呈現深紫色斑,並且在紫紅色的印痕中間常出現黑褐色斑紋者,提示患有肌肉風濕症和類風濕性關節炎;⑥若治療過程中這些印痕或斑紋逐漸減少,則提示病情減輕或痊癒。

1.6 健身罐的應用價值(社會效益)

健身罐屬於理療器具,最適用於自我治療保健,是家庭必備保健品,民間素有「針灸拔罐,病好一半」之說,以家庭方面展開來說:適用於野外作業、水上作業、地下巷道作業、高寒地帶作業、重複同一動作作業、劇烈運動、相對靜止不變姿式的工作、長途跋涉、站崗巡邏等工作崗位引起的職業病、職業疼痛病、職業酸疼病。

再從各個崗位考慮起來,便適用於各廠礦、企業、事業、機關、學校、部隊等部門。

拔火罐不是通常人們理解除的治療工具,那便失去了拔罐療法的本來意義,拔火罐,是日常日用品。日常日用器具。並不是因病才用的治療器具。區別於藥物療法i無病不吃藥。也區別於其它理療器械。無病不施術。拔罐療法有雙向調節作用,有、自動選擇性:有病便治病,無病便抗病。致病因素時時侵襲人的機體。人的自身也有免疫力。當抵抗不住時便病倒了。拔罐是加強自身免疫力以抗病。使身體經常處於陰陽平衡狀態。保障身體健康之法。

拔罐療法實際內容是:每日拔罐,不可忘一日,不可缺一日。如作息規律,這是保健性的拔罐。拔罐時間30分鐘以內為好。拔罐體位:容易引起的疼點,易疼部位、頸、背、腰、肩、 腿、膝等處。防止這些部位骨質增生。針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以及其它系統拔罐,都是為了提高這些系統的功能。堅持每日拔罐,天長日久,便會身體健康、精力旺盛,勞動工作才有勁頭。

1.7 培補元氣法

取穴:氣海、足三里。氣海,「人體元氣之海」,是元氣寄寓之所。常在此拔罐,可培補人體元氣。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要穴,常在此拔罐可健脾胃,脾胃是人體後天之本,從而使元氣充盛。消化好、養份吸收好。

1.8 祛邪扶正法

取穴:脊中線,自上而下,旁開1.5寸是足太陽膀胱經沿線。脊中線:為督脈循行路線,督脈為人體「陽氣之海」此線拔罐,可振奮人體陽氣。脊中線兩側足太陽膀胱經沿線是人體各臟腑的俞穴所在,臟腑之氣直達於此。在此線拔罐可防止侵入人體,尚未造成對臟腑有明顯傷害的邪氣。

專家建議:「向老百姓宣傳普及拔罐知識和使用方法。拔罐治病簡便且有效。」舉家皆有、俯拾皆是「隨便找個瓶瓶罐罐便能治病防病。橡膠罐更簡便、容易普及、推廣」,普及為本。

但由於有各種各樣的疾病,所以也就有各種各樣的醫療手段,用自我康復手段治病,拔罐最理想,自身之病自我治療。

二、刮痧

2.1 現代研究

①刮痧對局部皮膚的神經末梢是一種良性刺激,有調節 神經系統的功能;

②刮痧時少量出血,滲透到組織中,再自行吸收,又能增 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③具有保健功能。

2.2 方法

病人坐或躺,先用酒精消毒皮膚;刮痧部位主要在背部前胸和四肢。右手持一銅錢、

硬幣或湯匙,蘸上香油或清水,在頸部或脊椎兩側,沿肋間由內向外抓刮,呈弧形,長約7~10cm。刮時順一個方向不能來回刮,每個部位刮15~20次,皮下出現紫紅色刮痕即可。整個背部可刮8~10條。

患者手足發冷、轉筋,可加刮臂、腿內側及曲池、委中穴四部位。

2.3 適應症

專暑、感冒、嘔吐、瀉泄、皮膚萎縮、筋攣痛、暈車、暈船、頭痛、胸悶、急性胃腸炎、高血壓、支氣管炎等。

2.4 注意點

①痧後卧床靜養,不可動怒急躁,也不可憂思鬱結,忌食生冷油膩。

②刮時輕重能忍受為度,若病人有冷汗不止、脈沉狀,應立即停止,送醫院就診。

③刮前局部用溫水洗凈,由上而下適當用力刮。

三、冷敷療法

3.1 作用

冷敷可使皮下毛細血管收縮,血量減少,有抑制神經細胞的感覺功能,減輕疼痛,具有降濕、止血、止痛、防止繼發感染或血腫增大的作用。

3.2 方法

3.2.1 冰袋敷法(乾冷敷法)

在橡膠製成的冰袋中,裝入半袋碎冰(或冷水),紮緊排出空氣的口,套上布套,放在額部、腹股溝和腋下等處,即可,20~30min/次,多次/d。

3.2.2 濕冷敷法

用盆盛冷水(夏季放入冰塊,冬季可用新取之井水),盆里泡二塊小毛巾或紗布,取出擰乾後敷患處,4~5min/次換布一次,連續敷30min,數次/d。

3.3 適應症

3.3.1 用20~30°C的水敷I至II度燙傷、電光眼炎效果佳。

3.3.2 高熱頭痛、鼻出血、腦溢血,煤氣中毒、顱腦損傷。

3.3.3 關節扭傷早期,軟組織鈍挫傷。

四、熱敷療法

4.1作用

熱敷可使體表溫度升高,皮下組織舒展,痙攣毛細血管鬆弛,擴張,新陳代謝旺盛,促進病變組織活血化瘀,生肌、消炎、消腫、止痛及瘢痕組織軟化。

4.2 方法

4.2.1 熱水袋法(乾熱敷法)

將熱水(60~70°C)裝至熱水袋容量的,排出氣體,旋緊袋口,裝入布套或用布包好,每次熱敷20~30min,3~4次/d。亦可用炒熱的食鹽裝入袋內用。

4.2.2 濕熱敷法

先將敷布(毛巾或紗布)浸在熱水盆內,取出後擰半干,用自己的手腕來測試其溫度適當否(必須不燙才能敷於患處),敷布上邊再盍以棉墊,以免熱氣散發(棉墊外套塑料袋更佳),大約5min換1次敷布。敷布備2塊,更換時必須觀察皮膚顏色。15~20min/次,3~4次/d。

4.3 適應症

4.3.1 腸胃道慢性疾病,小便不利。

4.3.2 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關節炎。

4.3.3 沒有排膿之癤腫、淋巴結炎、麥粒腫。

4.3.4 牙痛、咽炎、氣管炎。

4.4 禁忌症

4.4.1 軟組織挫傷或關節扭傷初期。

4.4.2 皮膚濕疹、細菌性結膜炎、面部三角區感染。

4.4.3 各種臟器內出血。

4.4.4 診斷不明的急腹症。
推薦閱讀:

一起來學做傳統酒麯
地獄的秘密(五)傳統傳福音方法的錯誤思想(完結篇)
變異燒肉|在傳統紅燒肉的做法基礎上改良來的苗家燒肉製法
傳統八字關於十二運(十二長生)的爭議

TAG:傳統 | 第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