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蓄」與「放」
有很多形意拳愛好者和同好們,經常一起探討研究形意拳勁的「蓄放」是如何習練上身的,這是古今形意拳愛好者一致追尋的形意拳妙諦。這個問題很難用一篇或幾篇文章講清楚,即使能講明道理,又只是個人粗淺的理解和體會,待到同好們將「蓄放」勁習練上身,還需要有一個理解消化、習練的過程。而且,最好是請明拳理、功夫深、技藝精、竅要明的老師來指導方可實現。
筆者習練形意拳十餘年終不知形意拳有什麼勁,與其他拳種有什麼不同。一次在與一名學過擒敵拳的同事戲耍時,這同事用連環腳攻擊我的頭部,我用形意拳的猿猴縱山和白猿獻桃去攔擊對方進攻的腳。對方的腳快勁猛,將我的右臂踢破,滲出鮮血,自己只得敗下陣來。這樣的事情自己多次遇到,和人交手時,都是用平常人簡單的條件反射的招術及笨力去和對手爭鬥。
自從有幸和李宏老師學尚派形意拳後,感覺走進了形意拳的新天地。平時看師兄們在一起試勁、過招,師兄弟們所用的打法,不是把對方放出三四步遠,就是令對方一下子跌倒在地。他們練的拳,別具特色,迅猛剛實,在一層樓體育教室練拳,在五層樓都聽見「咚咚」的響聲。師兄弟們並不是身材魁梧的東北大漢,但能發出如此大的威力,真是令人望而生畏。這才是我夢寐以求的形意的真諦。
又經過十幾年的苦練,精心鑽研,自己的形意拳技藝有了新的飛躍。尤其是在師爺李文彬老先生的點化指教下,恍然大悟,對形意拳的理論理解一下子上了新台階。和李宏老師學習形意拳三年以後,我遇到了一位原來曾經教過我太極拳推手的同好。他功夫頗深,在教我推手的幾年中,我無論用剛勁、柔勁都對他無濟於事,可若他放勁每每都得手。有一次和我一起推手試勁時,我的手和他的手一搭,我便身體一縮,用了個蓄而不發的橫勁,兩臂一綳,有意不按推手的規矩轉動雙臂,想看他是如何來化我的形意拳的勁。哪知道他往左化不開,往右化不動,而我用形意拳放勁的方法,全身放鬆向外猛地放勁,卻把他放出三四步遠,撞在身後的大樹上,他脫口說出:「好大的勁呀」!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和實踐,自己在形意拳技藝上略知一點形意拳理及形意拳意,向著形意拳的殿堂又邁進一大步。
形意拳的關鍵就是強調「勁」,要想掌握形意拳的這種「勁」,就要排除一切蓄意識的雜念,在輕鬆自然中去追求形意拳的迅猛剛實的爆發勁。輕鬆自然是前提、是準備,是「蓄」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迅猛剛實則是我們精心鑽研埋頭苦練日思夜想的結果,是習練形意拳所追求的目的,即是「放」。「蓄」即是蓄勁,蓄勁的過程是人的身體內外組織器官吸收能量的過程,將這些能力在瞬間釋放於體外,這個過程是「放」的過程。人們都知道澳大利亞的袋鼠,在奔跑時全靠後腿的跳躍向前,在起跳時袋鼠將身體的能量釋放出去,將身體彈至空中。由空中到落地期間,袋鼠迅速收縮身體的各部組織器官,待落地後再進行能量釋放,把身體彈向空中。袋鼠跑動的全過程就是蓄能和放能的過程。我們要吸收學習袋鼠的這個特長,並運用在形意拳的習練之中,加速我們對形意拳技藝的理解和掌握。
形意拳的前輩們之所以將心意拳演變發展為形意拳,其用意就是使形意拳這門傳統武術,由外形升華到內意的修練,即「象其形、取其意」。其中「其」即是動物,故此發明了形意十二形拳,這十二形就是根據十二種動物的捕食和相互爭鬥的技法而提煉出來的。其中蛇形的盤蛇式、鷂子束身等都是在練蓄勁,相對蛇形的靈蛇撥草、鷂子人林等又都是習練放勁的,從而看出能否掌握蓄勁,這是習練形意拳的關鍵。輕鬆自然進蓄勁的過程,就要有意識地收縮身體,使意內斂、氣下沉,呼吸自然。待到發勁時,則丹田省氣,勁氣隨意達到所需要的肢體,實現敢勁的目的。
有的前輩們把蓄勁的過程比作「縮」,就是把整個人體的骨結間的距離用意極力縮少,把筋縮短到極限,就像在奔跑的袋鼠的兩條腿,離地時它的筋腱、肌肉、骨骼一起伸長,瞬間疾速發勁。通過這種方式把蓄勁釋放出來,將身體彈縱出去,再重複蓄勁的過程,然後再放勁,如此循環往複地跳躍,袋鼠蓄勁越多、放勁越大、跑跳越遠。也就是,縮得越緊,蓄勁越多,放勁越大。
這「縮」「放」不是動作的縮小、身體的縮成一團,那就失去了形意拳頭頂、項豎的要求。氣不順達,氣力不能收發,還容易練出低頭、貓腰、駝背的毛病。俗話說:「低頭貓腰藝不高」。「縮」不失形意拳的基本人體要求,它不是人體四肢的「就合」或往一起蹲、團、縮,那樣練不出關節、筋骨、肌肉的開放。
形意拳大師李仲軒老先生常講:勁要往骨頭裡練,只有從骨頭裡發出的勁才是形意拳的真功。我理解這也是在闡述形意拳的蓄勁和放勁,也是李仲軒老先生的畢生心得。難怪形意拳大師尚雲祥老前輩與人交手時兩臂如同鐵棍一樣,觸人即飛。真可謂:蓄勁內外合一處,放勁意在骨中出。兩臂堅硬如鐵杵,打放自如似走路。
在形意拳中要掌握蓄勁、放勁,就要從站「三體式」樁功開始進行磨練。在掌握三體式樁功的眾多理論基礎上,著重對三體式內在的暗勁進行訓練,即能掌握蓄勁的方法。其實,形意拳的前輩和拳經早就有蓄放勁之說,用形意拳的三體式樁功的要求進行訓練,練出的就是八面勁,也是我們所追求的想蓄就蓄想放就放、沾哪哪有的形意拳真勁。筆者將自己習練蓄勁的體會歸納並重新整理,在此與武友們進行交流。
1、下頦與脖子夾:通過下頦與脖子的夾,使丹田之氣下沉,勁整並順達,能喚起人體的內在精、氣、神,有助於勁上頂,使頭髮驚起,血輪速轉,並達到拳經所說的「驚四梢」的要求。
2、兩臂夾:通過兩臂夾使前臂和後臂產生裹勁,沉肩墜肘的勁增大,助長前臂離身體距離遠,但八面支撐勁倍增,同時還磨練出「前手打人,後手發勁」的陰陽之勁。
3、兩腿夾:形意拳三體式樁功,兩腿別具一格的夾勁更具有獨到之處。在擰腰、順胯,使兩胯前後在一條線上,並使後膝里扣,膝尖朝前,使腿的夾剪勁得逞。兩腿的夾勁對形意樁功和下肢技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4、臂與腿夾:通過上肢沉肩墜肘和里裹的互夾,下肢前頂後蹬的夾剪勁和丹田沉氣擰腰順胯,使上肢和下肢相對之處(手與足、肘與膝、肩與胯)形成夾勁。這樣用意磨練會使上下肢的勁較整,向外放的勁大,達到「沾哪哪發」「上下相合」為一個整體,相輔相承,彈性力練成。
5、臂與身夾:向外伸出的手掌,掌心回收,手指的力向前頂,臂往回夾,則沉臂墜肘的勁穩固,後臂與身夾會使前臂的勁得以充分發揮。拳經雲「拳打一陰反一陽」,其道理就在於此。
在注重五夾的基礎之上,站好形意樁功為掌握蓄放的勁已經打下了堅固的基礎。繼而,還要加強五行拳、十二形拳及其他傳統套路的習練,使在樁功里所掌握的蓄放勁,得以靈活自如地用於實戰中,以體現出形意拳特有的「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想蓄就蓄、想放即放、蓄放隨意的風采。(來源:《中華武術》)
推薦閱讀:
※半步崩拳打天下--內家拳三大名拳之形意拳
※心意拳秘傳「兩把半」招式
※形意拳前輩功法摘要
※意拳的整力
※初習武藝,必戒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