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辯論台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

台灣究竟是民主化還是本土化?美國洛杉磯西方大學教授季淳在斯坦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月刊擔任六月號主筆,提出台灣追求本土化卻沒有完成深化民主,因此才有許多亂象發生。台灣民主化和本土化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最近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館事件,布幔掛了又拆,拆了又掛,像連續劇一樣上演。洛杉磯西方大學教授季淳說,這一事件證明他多年觀察得到的理論:台灣因為本土化而已經有了民主化的形式,但是尚未完成民主價值深

洛杉磯西方大學教授季淳

化,所以還沒有民主化的內涵。*民主轉型與民主深化*季淳說:「民主化有兩個過程:民主轉型與民主的深化。 台灣做到民主制度轉型,拋棄過去權威專制政治制度、國會改選、直選、2000年政權和平轉換,是民主第一步驟完成。 但第二步驟民主深化或是民主價值鞏固並未做到。朝野兩黨用街頭政治或便宜行事的政治手段進行鬥爭,很不民主,就是因為民主觀念尚未內化深入人心。」季淳認為這是因為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中,與其說是民主化不如說是本土化。季淳說:「台灣大多數人,約85%的閩南籍和客家籍的人士過去被歧視,現在獲得政治權利,台灣民主化其實是是本土化的過程。」*以中正紀念堂改名為例*他認為如果是成熟的民主社會,像中正紀念堂改名這樣的問題,應依據現有的民主制度來解決衝突。台灣已有公投法,可以公民投票。對蔣中正歷史定位也可以透過民選的立法院,舉行公聽會,朝野協商,定出類似蔣中正歷史定位條例的法律,來解決歷史地位、銅像、紀念館等問題。

前底特律大學戴鴻超教授

前底特律大學政治系主任戴鴻超大致同意季淳的論點,他說:「我贊同季淳教授的觀點,台灣本土化是民主化的重要部分,但是本土化如果極端化會損害民主。」正在撰寫「蔣介石與毛澤東」英文書的戴鴻超認為,蔣介石的功過有海內外學術界正在研究,應該與台灣的選舉分開。他認為新加坡和以色列的例子可供台灣參考。*不應用族群情緒做選舉議題*戴鴻超說:「這兩個國家都有族群和本土化的問題,可是各族群利益都受到政府適當的保障和尊重,同時也不用族群情緒來做選民的議題。民進黨應該為台灣的民主前景著想,把選舉和族群情緒加強是不智之舉。」曾參與洛杉磯中國論壇討論台灣民主化的中華大學副教授曾建元,也認為本土化對台灣民主化有積極的作用,他說:「台灣人要當家作主是台灣民主化最大的動力,好處是衝破了一切不公平的現象。壞處是造成社會分歧,又因中國對台灣打壓,在政治動員時台灣人容易把大陸人和中國等同,使民主政治受到扭曲。」
推薦閱讀:

音樂審美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
美學中的意境美
Prelude: 音樂的美學
希菲洛美業首席項目 │ 華中形象美學講師聯盟持續招募ing
法海本《壇經》的美學意蘊

TAG:台灣 | 辯論 | 美學 | 學者 | 本土化 | 民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