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定者,依所觀境,專註一趣,心不散亂,如如不動,故謂之定

從《六門教授習定論》看習定的入門方便

連載(4)

(......接上期)

三、依所觀境成就正定

定者,依所觀境,專註一趣,心不散亂,如如不動,故謂之定,所以說定是依所觀境而起。縱是世間禪定,仍是不離所觀境的。所以所觀境是為習定生定之根本。此一門中共有七義:《習定論》中頌云:所緣、及自體、差別、並作意、心亂、住資糧、修定出離果。

1、所緣:所緣有三:①外緣,②上緣,③內緣。

①外緣:謂初習定者所修不凈白骨等觀,以此為緣,故稱外緣。一般眾生有四種貪:A顯色貪,B形色貪,C妙觸貪,D供奉貪。緣青瘀腫脹等而修不凈觀,可治第一顯色貪;緣食等而修不凈觀,可治第二形色貪;緣蟲蛆等修不凈觀,可治第三妙觸貪;緣死屍不動而修不凈觀,可治第四供奉貪。若緣骨鎖而修不凈觀,便能通治如上四貪。修骨鎖觀又名骨想觀,總分三位:Ⅰ、初習業位:即修行者將注意力置於身體某一點上,或足、或腹、或頭,依強勝的理解力,對自身分,假想思維,皮肉爛墮,漸次,不見余物,惟見白骨,此觀成後,再觀自身余處,最後達到整個自身皆是白骨一具,自身觀成,再移到他身,乃至全人類、全世界皆是白骨充滿;為使勝解力不斷增長,後又漸漸移回自身。如是由略到廣,由廣到略,也就是由自身而到他身,又由他身再到自身,反覆而觀,是名初習業位。Ⅱ、已熟修位:為使略觀勝解力不斷增強,在自身中先除足骨,思維余骨,繫心而住,漸次乃至除頭半骨,思維半骨,繫心而住,如是而觀,是名轉略而觀。Ⅲ、超作意位:為使略觀勝解力獲得自在,將殘存的半頭骨也去除,使心住於眉間,專註一緣,湛然而住,名超作意位。如是而觀,骨鎖觀成。緣此境界,總名外緣。又修數息觀等,亦名外緣。②上緣:指未至定時所緣的寂靜等相。如修四禪八定或八解脫等,引心上進,厭下粗苦,以上地寂靜相為自所緣。又如《觀無量壽佛經》中所說修十六觀時所緣的凈妙相。如是而修,能使內心寂靜,善得調伏,由下而上,以達真正所緣,故名上緣。③內緣:謂內心依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依此所緣,名為內緣。意言者,《攝大乘論釋》卷第六世親云:「意地尋思,說名意言」。[15]也就是意識上依於名言,對諸事理進行抉擇思維。《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卷第三釋迦佛答慈氏菩薩所問善求止觀時云:「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稀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是善思維法,獨處空閑,作意思維,復即於此能思維心,內心相續,作意思維,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16]這就是依意言境而修定的內緣境界。因為定是依思擇力及修習力所獲得,如果不依聖言,專心一處而作意思維,則始終不能獲得能生智慧的殊勝正定的,所以禪定又名「思維修」就是這個道理。釋迦牟尼曾在菩提樹下端身正坐,如法思擇修習十二因緣法,而使定慧等持成就菩提,正好也驗證了這一點。又上說「依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意言已解,所現之相,為所緣境,下當略說。謂依意言思維法義時,所現之相,以此相為所緣境,在《解深密經》中稱為「所緣境事」。[17]所緣境事有四:①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②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③事邊際所緣境事,④所作成辦所緣境事。資糧,加行二位菩薩在修觀時,皆有分別影像為其所緣,如貪觀不凈,嗔觀慈悲,痴觀緣起等,自會有不凈、慈悲、緣起等獨影境像生起以為所緣,從而審證推求,能通達法義。是名「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地前菩薩在修止時,於內收念,於外舍境,如如不動,此時名為無分別心,由無分別心所現影像為其所緣,名為「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登地菩薩,有根本,後得二無分別智生起,言思道斷,心行處滅,此時不單修止,亦不單修觀,而是止觀雙運,遍於一切諸法事理為其所緣,故名「事邊際所緣境事」。在究竟位,諸佛如來全無所學,雖不修止觀,但能隨緣任運,定慧等持,常無功用,而又法爾成辦一切所作,故名「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此四所緣境事,前一是單修觀,次一是單修止,後二是止觀雙運。而此處的內緣以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者,即是屬於四種所緣境事中單修觀時所緣的第一種「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2、自體:於外、上、內三處,隨其所緣相應而住,專心不散,如如不動,心無移異,是為第二「於住勤修習」一門的「自體」義。上說所緣三處及自體義,論中總以一頌而標舉其名。如云:外、上及以內,此三所緣生,應之住有三,自體心無亂。

以下論中又有三頌合解所緣的外、上、內三處及自體義。頌曰:第一住相應,定心者能見,於境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第二住相應,厭離心寂靜,專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第三住相應,於前境凝住,定意無移念,相續是明人。

此中第一頌解外緣及自體義。謂修骨鎖、數息等觀時,心境相應,做到高度一致的「心一境性」。此時修觀行者在定心中對自所緣(見)的境界,專住一趣,心不移異,相續不斷,如理而觀,所謂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循序漸進,次第井然,如是而修,是謂「明人」。「明人」者:世親釋云:「或因自思,或從他教,於靜慮法而起加行,是謂明人」。也就是正念住心,止觀俱轉。第二頌解上緣及自體義。謂修觀行者,由外轉內,由下轉上,厭離不凈粗苦,內心專住於光明寂靜相中,不移不散,遠離沉掉,前後始終相續一味而緣。第三頌解內緣及自體義。謂修觀行者,於意言境,住內所緣,專心一處,故名「凝住」。(「凝」者:內心一處,專註不散,是凝義。)也就是使已得定的心(意),於內所緣,正念而住,不移不異,前後相續無間。果能如是而行,是謂「明人」。3、差別:差別謂九種住。論中頌曰:堅執、及正流、並覆審其意、轉得、心歡喜、對治品生時、惑生能息除、加行常無間、能行任運道,不散九應知。

九種差別,世親釋為:堅執為初住,正流為正念住,覆審為覆審住,轉得為後得住,心歡喜為調柔住,對治品為寂靜住,惑生能息為降伏住,加行常無間為功用住,行任運道為任運住。①初住:玄奘譯為內住。謂攝外攀緣,遠離散亂,使心向內、堅執在所緣的境上而不外移。②正念住:玄奘譯為等住。既然心已內住,理應將其性粗動的心於所緣境上,因勢順流,相續繫念、澄凈方便,使心均等住於微細之中。③覆審住:玄奘譯為安住。謂若此心,雖已於內均等而住,然因有時失去正念,心便向外異緣散亂,理應覆審覺察,牽收此心,使其安住在內境上。④後得住:玄奘譯為近住。既然心已安住於內,應當對於正念親近不離,數數作意,相續不斷,力使此心,遠住於外,而達到轉求殊勝。所以又名轉得住。⑤調柔住:玄奘譯為調順。謂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相,或貪、嗔、痴、男、女等相,此種種相能使其心散亂動蕩,為除此散亂動蕩,故應先取彼相,作過患想,以如是想為增上力,於彼諸相折挫其心,不致流散。能如是修者,心自得調伏,而生歡喜。⑥寂靜住:謂有種種貪慾、嗔恚等不善的惡尋思,及掉舉、昏沉等隨煩惱擾動身心,為欲除遣,使心寂靜,應取彼法,作過患想,以如是想為增上力,自能對治不善尋思及諸隨煩惱,使心止息不散,寂靜而住。⑦降伏住:玄奘譯為最極寂靜。謂對已生未生重障煩惱,皆能降伏,而使心住於最極寂靜中。⑧功用住:玄奘譯為專住一趣。謂有加行、有功用,使寂靜心無間無斷,於三摩地專註一趣,相續而住。⑨任運住:玄奘譯為等持。謂由數數用功、數數修習而為因緣,自然能得無加行、無功用的任運道現前,恆時安住在寂靜的三摩地中任運而轉,無散無亂。此九種住,雖名詞有別,但都是使心於境不散不亂,不離不異的,故統稱為「住」。4、作意:作意即思維之別名,而不是心所中的作意義,依於聖言,專註一趣,如法簡擇思維一切法義,或趣於止,或趣於觀,或止觀雙運,皆是屬於作意所攝。作意者,論中說有四種,頌曰:勵力、並有隙、有用、並無用,此中一、六、二,四作意應知。

此四作意是:①勵力荷負作意:「荷負」是勝任、承受義。世親云:「此中堅執不散,是勵力荷負意,初用功力而荷負故」。也就是說,最初用功,心多乖戾馳散,必須努力勉強而行。故屬九住之中的第一「初住相」。②有間荷負作意:「有間」即是頌中所說的「有隙」義。謂心緣境時,雖有時被粗相、失念、乃到惡尋思、隨煩惱之所間隔,但仍能前後相應,使心不散亂,而獲得九住中的第二正念住(等住)至第七降伏住(最極寂靜)的六種住相。③有功用荷負作意:謂以加行、功用的力量,使心常時住在無間、無斷,前後相續的三摩地中,故有九住中的第八專註一趣的功用住相。④無功用荷負作意:謂此心由其先數數用功加行為增上緣,使心正念而住,不用功力,任其自然前後相續無間,與境契合,故有九住中的最後一種任運住(等持)相現前。此四作意,第一作意攝九住中的第一初住,第二作意攝九住中的第二至第七的次六住,後二作意分別攝九住中的第八、第九的後二住,故頌有「此中一六二,四作意應知」,就是這個道理。5、心亂:謂心於所緣境上不能專註一趣,或起緣色等五塵的自性散亂,或修善時起緣名、色、財、食、睡粗五欲及色、聲等細五欲的外散亂;或修善時心著昏沉、掉舉味的內散亂;或使他人歸信故假示修善的相散亂;或在修善時起我我所執及我慢等執受相的粗重散亂;或起心向下劣余乘的作意散亂。此諸散亂,既是止障,又是觀障,於如理作意時,應當加以對治或徹底除遣。本論說心散亂有五種,論中以五頌分別顯示。頌曰:謂外、內、邪緣、粗重、並作意,此亂心有五,與定者相違。

於彼住心緣,不靜外散亂,掉沉心味著,內散亂應知。

應識邪緣相,謂思親族等,生二種我執,是名粗重亂。

見前境分明,分別觀其相,是作意散亂,異斯唯念心。

於作意亂中,復有其亂相,於乘及靜慮,初二應除遣。

此五頌中,初頌總舉五亂心名,後四頌分別釋義。

①外心散亂:謂心離開應緣的境,而緣其它的旁雜之事,如緣色等五欲,使心向外馳散流蕩,而不寧靜,是名外心散亂。②內心散亂:謂心住一境時,昏沉、掉舉等隨煩惱在所緣境中間雜而起,心著其味,是名內心散亂。③邪緣心散亂:在修定時,內心尋求眷屬親朋乃至徒侶,而生顧戀,或於身財而生貪著,是名邪緣心散亂。④粗重心散亂:在修定時,起我我所執,由此二執,能隨損益而起苦、樂等受,分別我樂我苦。此中身安隱名益,身羸劣名損;或執我受苦樂,有苦樂被我受。如是一切,總名粗重心散亂。⑤作意心散亂:在修定時,對於所緣之境,過分明察尋思,而反使其心失去前後相續的正念(定),故名作意散亂。為了對治此作意散亂,惟有對境不再分別明察,隨起念心,回憶當初未亂時的狀態,則散亂自息。又作意散亂,復有兩種:一為修大乘定時,作意趣向聲聞、獨覺的下劣作意;二在修世間離欲道的初禪時,作意趣修二禪、三禪之定。是故作意散亂,遂成三種。此三散亂,初一失正念,第二向余乘,此二散亂有過無功,理應除遣;最後第三一種是從下定趣向上定的,無有過失,故不須除遣。6、住資糧:「資糧」者,謂修定之資糧,定特有的資糧是戒,學人常住於清凈戒中故名住資糧。由此清凈戒則成了修定者不可缺少的主要勝增上緣。成就清凈戒者,論中說必由四種凈因而成,如頌云:住戒戒清凈,是資糧住處,善護諸根等,四凈因應知。

正行於境界,與所依相符,於善事勤修,能除諸過失。

世親云:「謂戒即是無邊功德所依止處,必先住戒,戒行清凈,無有缺犯。」此有四種:①善護諸根:諸根即是眼等前六根。善護諸根即是修根律儀,也就是諸根之用合符律儀,清凈無染。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該正念住心,以念防心,而儒家所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功夫,也與此處的善護諸根義相同。《六祖法寶壇經》云:「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18]《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亦云:「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19]果能如是行持,是為真正的善護諸根。《遺教經》中佛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縱,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崖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墜入坑陷,如被劫害,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持之如賊,不令放逸,制而不隨」。[20]《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云:「云何根律儀,謂即依此屍羅律儀,守護正念,修常委念,以念防心,行平等心,行平等位,眼見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眼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眼根,依於眼根修律儀行。如是行者,耳聞聲已、鼻嗅香已、舌嘗味已、身覺觸已、意了法已,而不取相,不取隨好,恐依是處由不修習意根律儀防護而住其心,漏泄所有貪憂惡不善法,故即於彼修律儀行防護意根,依於意根修律儀行。是名根律儀。」[21]②飲食知量:人有兩種最大的貪慾,一是飲食之欲,二是男女之欲。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都應對此正確認識,不生欲貪。就拿飲食來說,古人雖有「人非飲食不生存」的說法,但真學佛者應該深知,飲食僅作暫時滋養色身之用,不可過分貪著。在受飲食時,一作醫藥想,二作不凈想,三作不食想(為將來解脫永不食而食),四作報恩想,五作無常想。隨緣取食,知量而食,不生欲貪。《遺教經》云:「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取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22]《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云:「云何於食知量?謂彼如是守諸根已,以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盪,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食於所食。然食所食,為身安住,為暫支持,為除饑渴,為攝梵行,為斷故受,為令新受,當不更生,為當存養力樂無罪安隱而住。如是名為於食知量」。[23]③初夜後夜能自警覺:在《百法》中睡眠是不定心所之一,所謂不定者,一是其性善、惡、無記不定,二是與識(主要是意識)相應不相應不定。如果人們按時而睡,如律而睡,住光明想而睡,正念不失而睡,則睡眠其性是善,反之是惡,僅能按時而睡,性屬無記。再者:睡眠是「五蓋」之一,能覆定慧,理應將不如法的睡眠徹底蠲除。一般說來,從傍晚七點到晚上十一點為初夜分,從十一點到次日凌晨三點,為中夜分,三點以後到早晨七點為後夜分,每一時分相當於現代的四小時。學佛之人,於夜晚初、後二分,應當經行宴坐,精勤用功,如理思維法義,以對治懈怠放逸。中夜分覺寤瑜伽,如理而睡。切不可貪著睡眠,空過一生,甚或成為惡性,受諸苦惱。《遺教經》云:「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集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悟?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睡,是無慚人」。[24]《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云:「云何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謂彼如是食之量已,於晝日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從初夜分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過此分已,出住處外,洗濯其足,右脅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維起想,於夜後分,速疾覺悟,經行宴坐二種威儀,從順障法,凈修其心。如是名為初夜後夜常勤修習覺寤瑜伽」。[25]④於四威儀正知而住:行、住、坐、卧,名四威儀,在此四威儀中,正念住心,不失菩提大願。所謂「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者是。《思益梵天所問經》卷第三云:「心常住平等,處空閑聚落,威儀無變異,恆樂於禪定」。[26]此處的「威儀無變異」者,是指於行、住、坐、卧中,心常安住在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不取不舍的禪定寂照境中。學佛人也只有在四威儀中保持正知而住,不失菩提願心,才能做到「隨處作主,立地皆真」,「來去自由,通用無滯」的「一行三昧」的境界。《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一云:「云何正知而住?謂彼如是常勤修習覺寤瑜伽已,若往若來正知而住,若睹若瞻正知而住,若屈若伸正知而住,持僧伽胝以及衣缽正知而住,若食若飲、若噉若嘗正知而住,若行若住、若坐若卧正知而住,於覺寤時正知而住,若語若默正知而住,如解勞睡時正知而住。如是名為正知而住」。[27]如上「善護諸根,飲食知量,初夜後夜能自警覺,於四威儀正知而住」四種,此是成就凈戒的殊勝之因。於中第一「善護諸根」,是指修行者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上行清凈行。第二「飲食知量」,是指修行者對於自所依身,雖藉飲食得以滋養,但受飲食時能夠遠離多少,處中而食。第三「初夜後夜能自覺寤」者,是指修行者對於止惡行善,學修正法,能夠發起精進勇猛。第四「於四威儀正知而住者」,是指修行者在動止威儀上能夠善用其心,遠離一切邪見過失。由此四因,戒得清凈。7、出離果:呂澂先生說:「今於加行定位談果,乃藉果以明因也。加行趣向,在求出離,故名出離果」。[28]說出離果者,論中頌云:最初得作意,次得世間凈,更增出世住,三定招三果。

出離果有三,謂作意住,世間清凈,出世間清凈。此三果依前三類所緣建立,也就是依外緣、上緣、內緣的三定而得。具體地說:在修初定的外緣時,於所觀境,繫心一處,相續而緣,得作意住,自能出離散亂,使心如如,是為依初定得初果。在修次定的上緣時,由於厭下粗苦,以上地寂靜相為自所緣,自會煩惱不起,雖未出世,而能得世間出離果的世間清凈,是為依第二定得第二果。在修第三定的內緣時,以意言所現之相為所緣境,則自能了知,心識所緣,唯識所變,此中都無少法能見少法的道理,從而遠離諸著,證受涅槃,永得出離果的出世間清凈,是為依第三定得第三果。如上所說是為第三門「依所觀境成就正定」義。

注釋及參考資料:

[15] 世親《攝大乘論釋》卷6,《大正藏》卷31,349頁下欄。

[16]《解深密經》卷3,《大正藏》卷16,698頁上欄。

[17]《解深密經》卷3,《大正藏》卷16,697頁下欄。

[18]《六祖法寶壇經》,《大正藏》卷48,351頁上欄——中欄。

[19]《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卷8,749頁下欄。

[20]《佛遺教經》,《大正藏》卷12,1111頁上欄。

[21]《瑜伽師地論》卷21,《大正藏》卷30,397頁上欄——中欄。

[22]《佛遺教經》,《大正藏》卷12,1111頁上欄。

[23]《瑜伽師地論》卷21,《大正藏》卷30,397頁中欄。

[24]《佛遺教經》,《大正藏》卷12,1111頁上欄——中欄。

唐思鵬先生簡介

唐思鵬居士法名勝鵬,自號真覺,四川巴中市人,生於1964年1月16日,於2008年8月13日9時26分逝世,終年44歲。先生出生於佛學世家,幼承庭訓,父親唐仲容先生曾師從國學大師王恩洋先生習佛學、儒學,被稱為世界第一盲人佛學家。

唐思鵬先生一生勤於佛法研究、修持與教學,留有大量著作、講義及授課錄音,個人著述有近300萬言,其中已在海內外公開出版發行的佛學專著十餘部,如2005年華文出版社六卷本《唐思鵬論著集》一套,其中包括《辯中邊論疏義》、《唯識三十頌疏義》、《般若經新注》、《四十二章經講義》、《佛教三字經新注》、《六祖壇經新注》、《維摩詰所說經新注》;佛學論文五十餘篇,分別發表在《內明》、《法音》、《法源》、《北大禪學》、《佛教文化》、《禪》等佛教刊物上。另外,1998年5月至2001年3月在四川人民出版社負責主編並出版了10冊、約450萬字的《王恩洋先生論著集》。1999年10月至2002年6月在重慶佛學院負責主編並出版了初、中、高、研四個層次、共20多冊的試用教材一套。

先生從事佛學教學研究工作近二十年,於般若學、唯識學等皆有深厚造詣,而尤專唯識學。而他的所教所學頗具古印度佛學特色,對佛教教育事業作出了一定貢獻,遊學和受教其門下的不乏才俊之士,可謂後起有人。


推薦閱讀:

澳媒:澳專註防範中國50年 根源在於恐懼黃種人
胡思亂想最傷神,而專註,恰恰是養神的/我的文章網
專註,是年青人最好的修行
調好風水,讓孩子專註學業
如何陪養孩子專註力

TAG:專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