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究竟是不是古典音樂大國
歌劇?還是交響樂?就在這幾天,名聲卓著的紐約愛樂正在上海演出,對於見慣了世界一流樂團的上海觀眾來說,一支歐美頂尖樂團的來滬演出早已見怪不怪。自從東方藝術中心和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落成之後,上海就成了著名交響樂團世界巡演的必經之地,光今年出現在上海的音樂廳中的歐美頂級樂團就不下十支。
然而,就像在美式快餐、蘋果手機和好萊塢電影面前趨之若鶩一樣,中國觀眾對於來自美國的交響樂團始終有一種特殊的好感。沒有歐洲精英文化的繁文縟節,美國人張揚的性格全面地體現在了他們的交響樂文化中,豪放明朗的氣質,動感十足的風格,技巧卓越的演奏,和性能卓越、動力強勁的美系汽車可謂如出一轍。
美國舊金山交響樂團說來也真是有趣,美國雖然不是古典音樂的發源地,但這塊土地上卻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交響樂團,光全美登記在冊的樂團就超過1100支,其中五分之一者有常年的演出計劃,運營資金超過千萬水平的樂團有將近50支,具有國際聲望的不少於20支,在英國權威的古典音樂雜誌《留聲機》評選的全球20支最傑出交響樂團版榜單上,美國樂團佔據了七席之多。
和中國一樣,相對於古典音樂發源地歐洲,交響樂在美國亦是不折不扣的「舶來品」和「二手貨」,只不過到港時間比中國早了將近整整一個半世紀。在電影、流行音樂、數字多媒體尚未出現的年代,交響樂藝術因其罕見的力量、規模和感染力成為當時最具奇觀效應的表演形式,120分貝聲壓的強力衝擊,以及急速的腎上腺素升高不是隨便哪個地方都能感受到的,好奇心甚強的美國人不會對此置若罔聞。
在歐洲,交響樂團大多是歌劇院的衍生物,交響樂團在19世紀實屬新鮮事物。歷史上的美國卻沒有丁點歌劇傳統,精明務實的美國人發現,相比於創造一支交響樂團,蓋一座歌劇院和組建一家歌劇團的成本要高出許多。況且在移民風潮和城市化的迅猛發展中,大都市如饑似渴地等待著這門新興藝術的光顧。
美國紐約愛樂樂團1842年紐約愛樂樂團成為了美國第一支主要的管弦樂演奏團體,而在19世紀的最後二十年里,波士頓、芝加哥、費城、克利夫蘭、匹茲堡、聖路易斯等地的樂團相繼誕生。美國人用很短的時間跨越了傳統的阻隔,成為了年輕的交響樂國度,直到今天都是世界上擁有交響樂團最多的國家。
美國卡內基音樂廳1891年,美國鋼鐵大王兼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AndrewCarnegie)投資興建了卡內基音樂廳,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指揮了當時的首演音樂會,而德沃夏克最著名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亦是在卡內基首見天日。一開始,音樂廳的名字與卡內基無涉,只是在建築正面華蓋上方有「由安德魯-卡內基出資建造」的字樣。兩年後,在紐約音樂廳公司董事會成員們的勸說下,卡內基同意用他的名字為音樂廳命名,之後音樂廳長久地由卡內基家族旗下的基金會管理。
卡內基的歷史堪稱美國古典音樂生存與發展的生動樣本,與歐洲大部分公立演出團體不同的是,幾乎美國所有表演藝術機構和院團都是以董事會贊助人的形式運營的,政府在美國經典藝術發展中起到的僅僅是政策扶持的作用,並沒有資金支持,於是肯尼迪、摩根、洛克菲勒等工商業巨子的身影,長年出現在美國頂尖藝術機構的贊助名冊上。而另一方面,演藝機構自負盈虧,既要堅守藝術品質,又要迎合市場需求,而這樣的機制在美國持續了一個多世紀,至今仍然是保持美國高雅藝術文化生機勃勃的重要因素。
樂府千秋:卡內基音樂廳1947年,一部名叫《卡內基音樂廳》(又譯:《樂府千秋》)的電影讓更多的人知道了那幢座落在紐約曼哈頓的著名演奏大廳。雖然同城的林肯藝術中心和位於華盛頓的肯尼迪藝術中心同樣聲名顯赫,但卡內基音樂廳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始終是美國的一面文化旗幟,也是高品質音樂演出的保障,難怪美國音樂界流傳著這樣的段子,某人問:「我怎麼才能去卡內基大廳演奏?」回答:「練習,練習,再練習。」
美國卡內基音樂廳1891年,美國鋼鐵大王兼慈善家安德魯-卡內基(AndrewCarnegie)投資興建了卡內基音樂廳,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指揮了當時的首演音樂會,而德沃夏克最著名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亦是在卡內基首見天日。一開始,音樂廳的名字與卡內基無涉,只是在建築正面華蓋上方有「由安德魯-卡內基出資建造」的字樣。兩年後,在紐約音樂廳公司董事會成員們的勸說下,卡內基同意用他的名字為音樂廳命名,之後音樂廳長久地由卡內基家族旗下的基金會管理。
卡內基的歷史堪稱美國古典音樂生存與發展的生動樣本,與歐洲大部分公立演出團體不同的是,幾乎美國所有表演藝術機構和院團都是以董事會贊助人的形式運營的,政府在美國經典藝術發展中起到的僅僅是政策扶持的作用,並沒有資金支持,於是肯尼迪、摩根、洛克菲勒等工商業巨子的身影,長年出現在美國頂尖藝術機構的贊助名冊上。而另一方面,演藝機構自負盈虧,既要堅守藝術品質,又要迎合市場需求,而這樣的機制在美國持續了一個多世紀,至今仍然是保持美國高雅藝術文化生機勃勃的重要因素。
肯尼迪藝術中心而在首都華盛頓,1971年落成的肯尼迪藝術中心(John F.Kennedy Arts Center)雖貴為美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但在紐約、芝加哥、波士頓等音樂大都市環繞下,聲明和影響力反而遜色不少。實際上,肯尼迪藝術中心是美國罕見的大型綜合類表演機構,音樂、戲劇、舞蹈、歌劇、音樂劇等都在此地上演,但由於美國其他城市均在各個藝術門類都有極高水準的表演團體,所以相比於擁有百老匯音樂劇、美國芭蕾舞團(ABT)、大都會歌劇院(MET)、「五大」(BigFive)交響樂團的紐約、芝加哥等地,肯尼迪藝術中心只能仰仗本地的華盛頓歌劇院和國家交響樂團,這也足以反映美國獨特的經典藝術生態狀況。
人才輩出,精英雲集此外,除了賴以生存的土壤和獨樹一幟的運營模式,美國在相對短的時間成為足以和歐洲抗衡的古典音樂大國,大批的音樂人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世紀中葉動蕩不安的歐洲革命,為美國帶來了第一批音樂拓荒者。1860年前後,以德國移民西奧多-托馬斯(Theodore Thomas)為代表的歐陸音樂家為美國的交響樂文化制定了最初的專業標準,而德沃夏克則成為當時歐洲作曲家中在美國開闢音樂新大陸的成功範例。
德沃夏克來到美國發展的時代而拜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和俄國革命所賜,大批歐洲超一流音樂家從歐洲遷徙至此,涵蓋了幾乎古典音樂藝術的所有領域,從指揮家馬勒、托斯卡尼尼、布魯諾-瓦爾特、庫謝維茨基到斯托科夫斯基,從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普羅科菲耶夫再到拉赫瑪尼諾夫,以及像海菲茨、魯賓斯坦、霍洛維茨等偉大演奏家,從他們的姓氏便不難判斷其祖國的方位,而正是他們幫助美國從一個新興的古典音樂大國蛻變成超級強國,並具備了足以和歐洲傳統音樂豪強抗衡的實力。
而在20世紀後半葉,美國本土培養出來的一代音樂家開始顯露崢嶸,紐約茱莉亞和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源源不斷地為美國音樂界輸送人才,傳奇指揮家倫納德-伯恩斯坦、詹姆斯-列文,天才鋼琴家范-克萊本,以及黑人女高音萊昂泰尼-普萊斯、小提琴家斯特恩、帕爾曼、馬友友,均是美國長期高水準音樂教育下的產物,而如今蜚聲國際的中國鋼琴家郎朗、王羽佳同樣受益於此。
美國天才鋼琴家范-克萊本由於優越的工作環境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薪資待遇,美國今天的音樂演出團體仍然吸引著全世界優秀的演奏家和藝術管理者,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仍然發揮著其獨特的優越性,並讓該國的古典音樂事業保持著穩定發展,雖然從2008年開始金融危機,威脅並影響了一批美國音樂演出團體的生存,但美國主流音樂團體卻依然良好如初。今日值編 錢璟
推薦閱讀:
※林俊傑掀起劉海來是什麼樣子呢?
※《國寶特工6》的主題曲是什麼?
※讓你安心做條聽音樂的鹹魚——酷狗潘多拉智能音箱簡評
※李宗盛給楊宗緯寫了哪些歌曲?
※經典音樂:《春江花月夜》--美!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