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八 (3)

九、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言論太過。雖說法論而好折伏起諍方便。

有十種違逆戒定慧三學的事情,在十種裡面第七種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這第七種里又有十一種,現在說的是第九種。

「於諸言說非量加行」說這位修行人,他對於同人說話之中有非量的加行。就是沒有一個「量」,就是自己應該有一個數量,我不要超過。但是他有非量加行呢,就是在這方面特別的用了心,用了心力。「言論太過」發表的言論有過了頭。什麼地方過了頭呢?「雖說法論」雖然同人說話是說的佛法,「而好折伏起諍方便」歡喜折伏對方,總是挑別人的毛病折伏人家,這件事是「起諍方便」。是引起煩惱的方便,就是容易引起煩惱,因此而引起煩惱。這件事對於自己用功修行也有障礙的。

十、於先所見所聞所受。非一眾多別別品類諸境界中,心馳心散。

前面是第九,這是第十。「於先」就是過去所經過的事情,所見的、所聞的。「所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這些事情,不是少數而是很多的。「別別品類」,就是一樣一樣的事情有多少類別,這些境界裡邊「心馳心散」。或者是善、或者是惡、或者是世間上各式各樣的事情,心裏面跑到那些境界裡邊散亂。這也是妨礙自己修學佛法的。

《披尋記》九四三頁:

於先所見所聞所受等者:此說於色聲香味觸中不如正理執取相好,不正尋思,令心散亂故。

「於先所見所聞所受等者:此說於色聲香味觸中,不如正理執取相好」不符合佛法無常、無我的正理,執取它裡邊的相好。「不正尋思,令心散亂」所以也是障道的因緣。

十一、不應思處而強沈思。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

「不應思處而強沈思」不應該思惟的境界,而勉強的沈下心來去思惟那件事,這也是一個錯誤的地方。「應知是名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這也是障礙修道的。看《披尋記》。

《披尋記》九四四頁:

不應思處而強沈思者:不應思處,略有六種:謂思議我乃至思議諸佛諸佛境界。如前已說。(陵本二十五卷八頁)於是處所強攝其心思擇諸法,是名不應思處而強沈思。

「不應思處而強沈思者:不應思處略有六種,謂思議我乃至思議諸佛境界。如前已說(陵本二十五卷八頁)」,像前面的文已經說過了,這是在陵本的二十五卷八頁那裡邊說過。那裡邊說思議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的業、思議有情的果報、思議靜慮者的境界、思議諸佛、諸佛的境界。

「於是處所,強攝其心,思擇諸法,是名不應思處而強沈思」。

午八、第八法

八者、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

這是十種「違逆學法」第八種。前面十一種是屬於第七種。

「於諸靜慮等至樂中」這個人他奢摩他已經修行成功了,他已經獲得了色界四禪。初禪、二禪、三禪,這三種禪定裡邊呢都有輕安樂,有殊勝的輕安樂。「深生愛味」深深的引起愛著心,愛著這三昧樂。這樣子也障礙他修學聖道。

午九、第九法

九者、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

這位修行人他歡喜「證入無相定者」離一切相,不與萬法為伴侶,使令他自己的心湛然寂靜而住。既然歡喜這樣子嘛,可是呢「於諸行中隨順流散」就是在這一切相上,這一切有為法裡邊,隨順那件事,隨順那一個樣的相,而流動散亂其心,這樣子也是障礙自己修行的。

午十、第十法

十者、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嘆迷悶。

這是第十個「觸身苦受」,有特別的苦惱觸他的身,在他的身接觸到特別苦惱的境界苦惱的感覺。「乃至到奪命的苦受」就是特別嚴重的苦的感覺。這個時候「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這個修行人他愛著他的壽命,希望不要死掉了,能夠排除這種苦惱能繼續地生存。

「隨此希望」他隨著自己這樣的希望心,當然是有困難,就「傷嘆迷悶」。就是特別的悲傷、感嘆,心裏面很困惑。這可以看出來這個人對於毗缽舍那比較鈍一點,如果有毗缽舍那的話,應該沒有這件事。「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披尋記》九四四頁:

貪愛壽命希望活存者:謂於命根不取中夭相故,致有此失。

「貪愛壽命希望活存者:謂於命根,不取中夭相故」。就是這個「命根」,就是這個命的根,就是他的心理和生理連接起來不分離的那個力量。「不取中夭相故」他不去分別這個是有可能會死掉的,它不去這麼想,就是希望繼續地長壽。「致有此失」所以會有這樣的事情。

巳三、結

是名十種違逆學法。

這十種是不順於修學戒定慧的事情。這句話是結束這一段。

辰二、正顯隨順(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對治如是十種違逆學法隨順學法?

前邊是十種違逆學法,現在是第二科「正顯隨順」,顯示隨順戒定慧的這些事情,順於正道的事情。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怎麼叫做「對治十種違逆學法」,就是破壞這十種違逆學法是什麼呢?隨順戒定慧的法,這是「征」。

下邊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明能治法」分三科,第一科是「標」。

巳二、釋(分二科)  午一、明能治法(分三科)  未一、標

謂有十種。

隨順戒定慧這樣的功德有十種不同。這是「標」。

下面第二科是「列」出來。

未二、列

一、不凈想,二、無常想,三、無常苦想,四、苦無我想,五、厭逆食想,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七、光明想,八、離欲想,九、滅想,十、死想。

第一個是「修不凈觀」心裏面觀想這個不凈,就破除去第一種,障礙修行的違逆法。就是「一者所有母邑少年盛壯可愛形色,是正修學善男子等上品障礙」。這是破除這個障礙,若「修不凈觀」就破除去了。

「二無常想」。「無常想」就是破除第二種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這樣子呢就破除去了。用「無常想」可以破除去。

「三無常苦想」就是破除去懶惰懈怠的這種障道因緣。

「四苦無我想」就是破除那薩迦耶見,破除這個「我」的執著。

「五厭逆食想」第五個就是「依於段食貪著美味」,這樣的障道因緣應該修這個厭逆食想。前面「於食知量」那裡說了很多。

「六一切世間不可樂想」這一個隨順學法就是「於諸世間種種戲論,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發欲貪愛。」可以破除去這個障道因緣,一切世間不是「苦」就是「集」,所以都是戲論都是令人苦惱的事情。你能夠修一切世間都是「苦」、都是「集」就會破除去這種障道因緣了。

「七光明想」第七個光明想就是破除去了「思惟諸法瑜伽作意所有過患」。這下面有解釋。

「八離欲想」離欲想就是「於諸靜慮等至樂中深生愛味」,就是用離欲想可以破除去。佛教徒修學奢摩他成就了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那麼在禪裡面,在定裡面修四念處,就破除去對於禪定裡面的欲,這是能破除去,破除去變成無漏的禪定了。

「九滅想」滅想是什麼呢?就是「樂欲證入無相定者,於諸行中隨順流散」。這是不對的,應該「修滅想」。就是觀察諸行都是寂滅相,就能入於無相定,而不會有障道的因緣了。

「十死想」。第十個剛才講過的「觸身苦受乃至奪命苦受時,貪愛壽命希望存活。隨此希望傷嘆迷悶」這些事情。要「修死想」這個死想實在來說呢,也就是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寂滅相,就沒有這個生死的問題了。

未三、結

如是十想善修善習善多修習,能斷十種障礙學法違逆學法。

這是結束這一段。上面這十種想,「善修」,善者「能」也。就是能這樣修習。「善修善習」一開始叫做「修」,繼續的修就叫做「習」。「善多修習」能夠長時期的數數地修習這十種想。能斷十種障礙戒定慧的功德,這違逆的學法都能破除去了。

《披尋記》九四四頁:

謂有十種等者:此中十想,如其次第,對治前說十種違逆學法應知。

午二、隨釋光明(分二科) 未一、明建立

當知此中有四光明。一法光明。二義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四毗缽舍那光明。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

這是第二科「隨釋光明」。前面「明能治法」是能治十種違逆學法,現在這裡特別地解釋那個第七種光明想,分二科,第一科「明建立」。

「當知此中有四光明」這裡邊說到光明想實在是有四種光明的不同。「一法光明。二義光明」。「法光明」就是表達義的文句,能詮顯種種道理的,這個經論裡面的文句叫做「法」。「二義光明」第二種就是文句裡邊所詮顯的道理,這也是「光明」。「三奢摩他光明」就是修止。「四毗缽舍那光明」就是觀。

這個「法光明和義光明」是聞所成慧和思所成慧這一種。「奢摩他光明和毗缽舍那光明」是修慧,修所成慧。聞慧的法光明和義光明,思慧、修慧都能夠破除內心的煩惱。煩惱比喻是「黑暗」,這法和義和止觀能破除去這些黑暗,所以叫做「光明」。你內心裏面有煩惱,你把經論裡面的法語,你念它一遍,這個煩惱就不現行了,就隱沒了。這光明能破除黑暗,智慧能破除煩惱,所以稱之為「光明」。這光明是有這四種不同。當然這法光明是我們比較容易學習的,這義光明就深了一點。奢摩他光明、毗缽舍那光明是更進一步能夠轉凡成聖的光明了。當然這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的光明,要以「法」和「義」的光明為根據的,所以他們這個「聞思修」還不可以分離的。

「依此四種光明增上立光明想」,就是佛陀依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建立這光明的觀想。也可以說我們學習佛法的人,根據這四種光明的力量,在心裏面修這種光明想。是法光明,或者你背一部經,或者你念陀羅尼咒,陀羅尼咒也是光明。「義」就是思惟裡邊的義,雖然不是修止觀,但是也可以思惟這法裡邊的道理,那麼你心裏面就有了光明。這是「建立四種光明」。

未二、簡今義

今此義中,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

這是第二科「簡今義」。簡別現在這裡邊說的光明想,究竟指什麼說的呢?「今此義中」就是對治十種障礙學法。這樣的光明是「意取能斷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障礙法者」就是它的用意,就是取其中能斷除去「思惟諸法瑜伽作意的障礙法」。你在修止觀的時候,其中有前面這十一種「障礙法」。你用法光明能破,那你就用法光明;能用義光明,能用奢摩他、毗缽舍那光明,你就可以用它來對治。用法光明來對治,這是很容易的事情。譬如說念佛號也是光明。這「心不二用」你心在有種種的污染的時候,你念佛也可以,法光明就是念法了,或者是念義,或者是修奢摩他、毗缽舍那。修法光明和義光明比較容易,「修奢摩他毗缽舍那」,那就是難了一點。

《披尋記》九四四頁:

意取能斷思住法等者:謂第一義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俱光明想隨順能生思惟諸法瑜伽作意。若有前說十一過患障礙法時,此光明想能正對治,即於前說四光明中,隨其所應取其少分不偏一切。今依此義,故作是說。

「意取能斷思住法等者:謂第一義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俱光明想隨順能生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這是第一義後面還有第二義。這是在第一義裡邊「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這個「思所成慧」思惟這個法義,「修所成慧」就是止觀了。「俱光明想」思所成慧也是光明想,修所成慧也是光明想。這「俱光明想」或者說你的心,我們這現前這一念心你和光明想在一起,這叫做「俱光明想」。

「隨順能生思惟諸法瑜伽作意」這個時候你這光明想在你心裏面的時候,你就能隨順,隨順聖道,隨順戒定慧能生出來,能引發出來「思惟諸法的瑜伽作意」。瑜伽作意就是奢摩他和毗缽舍那「瑜伽作意」。「若有前說十一過患障礙法」的時候,「此光明想能正對治」此光明想能夠正好能破壞除去那個「障礙」。「即於前說四光明中,隨其所應取其少分不偏一切。今依此義,故作是說」。就是用法光明、用義光明,不是一個光明能破一切的障礙。就是你自己酌量用它的少分,或者是用法光明,或者是用義光明都可以,是這樣意思。

寅二、第二義(分五科) 卯一、標

當知此中復有十種隨順學法。

前面是「第一義」。現在是「第二義」,又一番道理來破除去前面的這十種障礙。分五科,第一科是「標」。

「當知此中復有十種隨順學法」。

卯二、征

何等為十?

這是「征」。

下邊是第三科是「列」。

卯三、列

一者宿因。二者隨順教。三者如理加行。四者無間殷重所作。五者猛利樂欲。六者持瑜伽力。七者止息身心麤重。八者數數觀察。九者無有怯弱。十者離增上慢。

這十種也能破壞除去那十種「障礙」的。這是「標列」出來。

下面第四科再「解釋」這十種,分十科,第一個是「宿因」。

卯四、釋(分十科) 辰一、宿因

云何宿因?謂先所習諸根成熟諸根積集。

第一種這「宿因」這句話怎麼講呢?「謂先所習諸根成熟諸根積集」。「宿因」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位修行人過去的時候,所熏習的所栽培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現在你能夠努力地學習,過去的善根就成熟了。「諸根積集」這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就愈來愈多、愈來愈強了,善根增長了。善根增長,這就叫做「宿因」。就是你現在的成就,不全是你現在的努力,也有以前的栽培,以前的栽培現在成熟了。這表示什麼意思呢?這一個人用功修行,你不要一時之間的不理想你就氣餒了,不要這樣子。你繼續努力繼續努力終究有一天成功了,是這樣意思。如果說是有的人前一生,不是這一生,前一生有栽培,栽培得很好,今生少少的努力,前一生的善根就發生作用了就成功了,當然這樣是最理想的。可是你在前一生栽培的時候,也就是要各式各樣的努力的,才成就的。而我們前一生懈怠沒有栽培,所以今生用功修行就辛苦了。說辛苦那你不修行,不修行永久也不成,所以你還是繼續努力好了,這樣意思。這是「宿因」是第一。

辰二、隨順教

云何隨順教?謂所說教無倒漸次。

這是第二個怎麼叫做「隨順教」呢?「謂所說教無倒漸次」。就是「謂佛所說的聖教」,它是有一個很如理的次第的,你隨順它去學習那就成功了。你不要自作聰明把它掉過來,或者是怎麼地不要那樣。「所說教」無顛倒的漸次。

《披尋記》九四五頁:

謂所說教無倒漸次者:前說無倒教授漸次教授義應准知。

就是二十七卷的後面我們學習過了。

辰三、如理加行  巳一、征

云何如理加行?

這是第三個「如理加行」。這個「如」字在這裡說可以當作「隨順」講,隨順佛說的教理去努力修行,這樣子。這是「標」。下面「解釋」。

巳二、釋

謂如其教無倒修行。如是修行能生正見。

「謂如其教無倒修行」就是說這位修行人,他恭敬佛的教導,對於佛有信心對於佛的教導有恭敬心。所以如佛所教導的,佛怎麼樣教你怎麼修行,你就「無倒修行」。你不要再有錯誤,佛怎麼教你就怎麼隨順學習,這樣修行。「如是修行能生正見」這樣子用功修行,你會得到無漏的智慧,會得聖道,得到聖人的無我的智慧,就是「正見」,「能生正見」。

辰四、無間殷重所作 巳一、征

云何無間殷重所作?

這是第四科「無間殷重所作」,怎麼叫做「無間殷重所作」呢?

巳二、釋

謂由如是正加行故,於諸善品不虛捨命,速能積習所有善品。

「謂由如是正加行故」就是你這位修行人能這樣的努力用功,「於諸善品不虛捨命」。你對於修學的戒定慧,修學的四念處這些善品「不虛捨命」,就是不空過光陰。「捨命」這個命,就是你的生命的時間都是很寶貴的,你不要空過光陰。那麼你能無間,就是不間斷,相續不斷的用功。這個「殷重」就是很深刻、很周遍的。它告訴你說,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你就一樣一樣的完全的學習,不要把其他的都不要了我就學一樣,不要這樣,那就不叫殷重。「殷重」有一個深刻周遍的意思。「不虛捨命」是不空過自己的生命的寶貴時間。「速能積習所有善品」很迅速的能夠積習集聚。今天也修,早晨起來也修行,午前也修行午後也修行,晚間也修行,初夜後夜也修行,這樣子修學你這個法門,這叫做「無間殷重所作」。

辰五、猛利樂欲 巳一、征

云何猛利樂欲?

這句話怎麼講呢?這是第五個。

巳二、釋

謂如有一,於上解脫髮生希慕。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如諸聖者、於是處所,具足而住?

就是這位修行人,「於上解脫」。這個「解脫」譬如說得到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也能解脫欲界的煩惱,這也叫做「解脫」。但是更高尚的聖道的「解脫」,那就是超過了禪定的解脫。「發生希慕」對這個上解脫髮生了希求仰慕的心情。怎麼叫做「希慕」呢?「謂我何時,當於是處,能具足住。」謂我什麼時候,我也能夠在那個空、無相、無願,那個聖人的三三昧那個地方安住不動,什麼時候能夠成就呢?

「如諸聖者」同於那些聖人,同於那些大菩薩「於是處所具足安住」。這個地方應該是指阿羅漢,或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於是處所具足安住」。在那個空、無相、無願,無漏的戒定慧那裡面圓滿的安住不動呢?這就叫做「於上解脫,發生希慕」就是這個出離的意願很強。

辰六、持瑜伽力  巳一、征

云何持瑜伽力?

這是第六「持瑜伽力」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麼叫做「持瑜伽力?」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解釋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巳二、釋(分二科)  午一、標

謂二因緣能令獲得持瑜伽力。

這是「標」。有兩個因緣,能使令你成就了持瑜伽力的力量。這是標。

下面「列」。

午二、列

一者本性是利根故。二者長時串修習故。

這個「持瑜伽力」,這個「持」是拿到了,拿到了這瑜伽的力量,就是止觀的力量。止修的很好,觀也修的很好,你就取得了這「瑜伽的力量」。如果修止的時候你只是不是妄想就是昏沈,修觀的時候也是不是妄想就是昏沈,止也止不來,觀也觀不來,你就是沒有拿到「瑜伽的力量」。現在說是「持瑜伽力」就是止觀修得好。這上面有二個因緣使令你能成就「瑜伽力」。

「一者本性是利根故」第一個因緣就是本性。就是他的「本性」者,心也,就是他的心。它的本心就是沒有經過修行,他的心性是「利根」,這就是前生的栽培了。他的信進念定慧的善根很銳利,不是鈍的。

「二者長時串修習故」第二個呢?就是我不是利根,我前生的栽培不好,也是一樣,你還是有希望的。怎麼辦呢?長時期的「串修習故」不間斷的去修學止觀,你也自然會成功,也成為一個利根,你的止觀也就成就了。因為「利」這個原因就是你不斷的修習,不斷的修止不斷的修觀,這阿賴耶識就幫你忙了。你頭一支香你坐得很好,你成就那個力量阿賴耶識給你保藏起來了。雖然第二支香又散亂了,我又昏沈了不要緊,你前一支修行的功德在阿賴耶識保存起來並沒有失掉。今天也修,一天坐八支香,總有二支香、三支香修得不錯嘛,那麼阿賴耶識給你保存起來了。那麼第二天、第三天又有進步了,不斷的進步,阿賴耶識裡面你的止觀的力量逐漸地加強了,那麼你就拿到「瑜伽的力量」了,你就成就了止觀了。所以「長時的串習故」,你就會成就止觀了。

辰七、止息身心粗重(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止息身心麤重?

這是第七科,第七段「止息身心粗重」分二科,第一科是「征」。怎麼叫做「止息身心的粗重」呢?

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四科,第一科「息勞乏」。

巳二、釋(分四科)  午一、息勞乏

謂如有一或由身勞身乏,發身粗重發心粗重。此因易脫威儀而便止息。

「謂如有一」有這樣的修行人,「或由身勞身乏,發身粗重」。或者因為你身體有勞動了,特別的用力量,結果你身體就沒有力量就特別的疲倦。這個時候就「發身粗重」,你那個身體就是粗重,就不適合修止觀,這時候修止觀修不來。就是你特別勞累的時候,就修止觀修不來。這時候因勞累而有的「身粗重」障礙你修止觀。「發心粗重」這個身粗重,它不止於身粗重,它還影響你的心,心也就沒有力量去修止觀了。心也沒有力量呢,沒有那種堪能性了,不調柔、不自在,那麼這叫做「心粗重」分二部分。

這個文上看出來,我們這個欲界的人,也是人間的人,當然有身有心。而這個身的力量影響心,這一方面很強,這個心也能影響身。但是我們地面上的人這一方面也是有,但是不是那麼強。所以這裡面告訴我們「由身勞身乏,發身粗重發心粗重」。所以經行的時候,在坐禪的時候,你開靜了要經行,你快步經行的時間不要太長、時間不要太多。你的這個體力消耗不多,那麼你在坐下來的時候你還能修止觀。如果你經行的時間太久,你要是經行的太快,體力消耗的太多,下一支香靜坐的時候不行了。就是你「身勞乏」了,你心力也受影響你就不能修止觀了。所以這個地方還有這個問題。但是你不經行也不行,不經行你這個身體裡面坐久了氣血瘀止,也是身粗重也影響心粗重,就不能修止觀的。這個年紀大的人,他可能走路慢,可能沒這問題;年紀輕的人容易有這個問題,他感覺我走路快也很自在不算什麼,但是時間太多了、太快了,你第二支香也受影響的。

「此因易脫威儀而便止息」這樣的情形要怎樣來調適呢?這個很容易。你若能夠「易」就是變易,變易你的威儀。「脫」者,離也。把前面那個,譬如說你走路走得很快,時間很多會消耗你的體力太過了,那你把威儀轉變一下就好了,不要走那麼快,時間短一點。時間長有影響,那麼時間短一點,那麼這問題就解決了。「而便止息」這個「身勞乏、身粗重心粗重」就沒有了,就改變了。

午二、息尋伺

或由太尋太伺,發身粗重發心粗重。此因內心寂止方便,而便止息。

前面是「息勞乏」。現在第二科是「息尋伺」。「或由太尋太伺」或者由於這位修行人,他修毗缽舍那觀這個尋伺太過頭了。太過頭了的時候呢?「發身粗重」身體也感覺到疲累,心也有點疲倦了,就是不堪能修止觀了。「此因內心寂止方便,而便止息」那麼你也可以改變一下,你不要尋伺那麼厲害,你心裏面寂靜下來,那麼也就好了。

午三、息惛睡

或由心略心劣惛沈睡眠之所纏繞,發身粗重發心粗重。此因增上慧法毗缽舍那順凈作意,而便止息。

這是第三科「息惛睡」。「或由於」這個人的「心略心劣」就是他不去對於外面的境界心裡不去分別,就是「略」。但是這個不是修止觀的這個止,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心沒有力量,不去分別境界。是什麼叫做「心略心劣」呢?就是昏沈睡眠。昏沈的時候、睡眠的時候就是「心略心劣」。你的心為惛沈睡眠之所纏繞的時候「發身粗重」。你平常你這個你只睡一個鐘頭,忽然間睡了一個半鐘頭,就感覺到不對勁,這身體就感覺不對勁了。你一睡多了也不對,睡少了也不行。你常常注意這個事就是這樣子。發出來身粗重,發出來心粗重。

「此因增上慧法毗缽舍那順凈作意,而便止息」。由於「昏沈睡眠」發出來「身心的粗重」那麼怎麼辦呢?你就是因這個「增上慧法」,表詮顯增上慧的法「毗奈耶」,這個法就是佛菩薩說的那個經論、這些文句「毗奈耶」。「毗奈耶」或者說是律也可以,或者說這個法的作用能滅煩惱,所以就叫「毗奈耶」。「順凈作意」也前面就是法光明、義光明這些。這些法、義它是隨順清凈的作意,隨順清凈心的活動。你若能夠這樣子呢,思惟這個法義,那前面因昏沈睡眠的身粗重、心粗重就停下來了,是這樣。這樣的情形,若要昏沈睡眠太多了,這個身粗重心粗重,最好是一方面經行,一方面誦經,思惟法義,這樣子容易破除。若是你還是坐在那裡,可能還是困難,有點困難的。

午四、息煩惱

或由本性煩惱未斷有煩惱品,身心粗重未能舍離。此因相續勤修正道,而便止息。

這是第四科「息煩惱」。「或由於本性」你的本心這個煩惱久遠劫來常常地有煩惱的熏習,成就的這些煩惱,你沒能夠斷,沒有能夠修學聖道把它斷除。「有煩惱品身心粗重」這時候煩惱隨時,或者由色聲香味觸的所緣緣的引發,或者是你的法塵引發你自己有不如理作意引起來種種的煩惱。這個煩惱的活動使令你「身心粗重」,你不能舍離。

「此因相續勤修正道,而便止息」。這怎麼辨呢?這就是你要長時期的「勤修戒定慧」,也就能夠滅除去本性的煩惱了,「而便止息」。

辰八、數數觀察(分二科)  巳一、征

云何數數觀察?

這是第八科「數數的觀察」分二科,第一科是「征」。這個第八條叫做「數數觀察」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依屍羅」,第二科是「依作意」。依屍羅,依這個戒法來說,來解釋這個「數數觀察」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巳二、釋(分二科)  午一、依屍羅(分二科)  未一、標

謂依屍羅數數觀察惡作不作,數數觀察善作而作。

「謂依屍羅數數觀察惡作不作」這是說這位修行人他根據佛的戒法,佛所制定的毗奈耶的戒,去數數的一次又一次的去觀察這件事。觀察什麼呢?「惡作不作」觀察這件事。「數數的觀察善作而作」,觀察這件事。就是這個「惡作你不要作」,「善作你應該作」,但是經過數數觀察才這樣子的,是這樣的意思。

《披尋記》九四五頁:

數數觀察惡作不作等者:嫌惡所作,是名惡作。若犯所犯,惡作定生。由是說有惡作罪聚。攝事分說:由五種相除彼所生五種惡作。乃至廣說。(陵本九十九卷九頁)是名惡作不作。與此相違,若有所作非惡作攝,是名善作。於此善作應勤加行,是名善作而作。

「數數觀察惡作不作等者:嫌惡所作,是名惡作」。這解釋什麼叫做惡作。這個「嫌惡所作」,我作了這件事以後我就後悔了,我不高興我作了這件事。這個「惡」,不念惡(俄)念惡(勿)。「嫌惡」的意思,是名「惡作」。這個「惡作」,換一句話說就是後悔了,後悔自己作的事情,不應該作自己悔恨,叫做「惡作」。

「若犯所犯,惡作定生」若是你毀犯了所犯的戒,你受了這樣的戒,你現在違犯了。犯了以後,你這個後悔的心一定會生起來,不應該犯戒!「惡作定生」。

「由是說有惡作罪聚」由於你犯了戒,你有悔恨了那麼你這表你有「惡作的罪」,作錯了事情一樣一樣地積聚下來有很多罪,這就叫做「惡作」。

「攝事分說:由五種相除彼所生五種惡作」。在「攝事分」,現在這是「本地分」。這個在攝事分的《瑜伽師地論》裡邊那上面說:有「五種相」,這五種法,你學習這五種法就能夠滅除去「彼所生五種惡作」,那五種惡作就被破除去了。「乃至廣說」。那五種法在(陵本九十九卷九頁)。這是兩種,兩種兩個五,一個五種惡作一個是破除去五種惡作的五種法。這是兩個五種在九十九卷九頁那裡面已說了。

「是名惡作不作」就是不會後悔了,破除去惡作以後你就不會後悔了。

「與此相違,若有所作,非惡作攝,是名善作」。這是與惡作不同的。「若有所作,非惡作攝」那麼與後悔的事情不一樣的,就是我作了這件事我不後悔,那應該是屬於善,屬於有功德的事情「非惡作攝」不屬於惡作的,是名叫做「善作」。「於此善作應勤加行,是名善作而作」。你應該精進地努力作這些功德有意義的事情。這樣子這個文的話:「惡作不作,善作而作」是這樣意思。前邊是「標」。

下面是「辨」,辨就是說明。

未二、辨

於其惡作不作不轉,於其善作不作不退。

就是這樣意思。看這個《披尋記》解釋。

《披尋記》九四六頁:

於其惡作不作不轉等者:未生惡作令其不生,是名惡作不作不轉。於未得善雖或未生,然於已得住不退失,是名善作不作不退。

「於其惡作不作不轉等者」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未生惡作,令其不生」沒有生起的這種悔恨的事情,那我再不要作這種事情,那叫做「惡作不作不轉」。「惡作不作」就是這種有罪過的事情沒有作,沒有作你就永久不要再作,這是「不轉不生起」。「令其不生,是名惡作不作不轉」。

「於未得善雖或未生,然於已得住不退失,是名善作不作不退」。第二句是什麼意思呢?「於其善作不作不退」怎麼講呢?就是「於未得善」這樣的善法你還沒成就,所以就是「善作不作」。「雖或未生」然於已得的善法,「住不退失」我不會再退墮。我金剛經背起來了,我一直的再背,如果你不背,不背就退下來了,這樣的意思。「於其善作不作不退」是這樣的意思。

於其惡作作而棄,於其善作作而不舍。

這又一個解釋。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四六頁:

於其惡作作而棄捨等者:惡作作已。速疾悔除,是名惡作作而棄捨。善作作已數數修習無忘失念。是名善作作已作而不舍。

「於其惡作而棄捨等者:惡作作已」已經作了,「速疾悔除」要迅速地懺悔,這個過失把它除滅,是名「惡作作而棄捨」。

「善作作已,數數修習,無忘失念」這個有意義的事情作完了以後還繼續的作,一次又一次不斷的作「無忘失」,你的念一直能夠憶念這件事而不忘失,是名「善作作已,作而不舍」。這是依「屍羅」來解釋這個「數數觀察」是經過數數的觀察思惟,使令自己有這樣的智慧能改善自己「惡作不作」,善作一直的有「善作不舍,善作而作」。

下面第二科「依作意」分二科,第一科是「標」。

午二、依作意(分二科) 未一、標

又於煩惱斷與未斷觀察作意,增上力故數數觀察。

又這個修行人,常常的用功修學戒定慧,修學戒定慧你的成績怎麼樣呢?什麼成績呢?就是於煩惱是斷、或者是沒有斷。這個自己的煩惱是斷、是沒有斷?要怎樣才知道呢?要「觀察作意增上力故」就是由於這個觀察的作意的力量,用它的力量常常觀察自己,「數數的觀察」不能夠說一時,觀察一次不可以,是一次又一次的觀察,因為這個煩惱有的時候它不動。比如說這個人並沒有斷煩惱,但是他現在煩惱不動,就好像斷了好像滅除了。這是一時的一種相貌,再過一個時候再觀察又可能煩惱又動了,那你才知道煩惱沒有斷。如果是只觀察一次這是不準的不能為準的,所以要數數的觀察。這是「標」。

下面第二科是「辨」。

未二、辨

若知已斷便生歡喜,若知未斷則便數數勤修正道。

因為你一次又一次常是這樣子來反省自己,你就會知道我這個煩惱是斷了。「便生歡喜」你心裡生歡喜!我修止觀沒有白辛苦了,這個煩惱是不起了,便生歡喜。「若知未斷」唉呀!我昨天沒有動心今天動心了。或者也有輕重的不同。「若知未斷,則便數數的勤修正道」這樣子就不會有增上慢的這個問題。這是依作意來觀察自己,來檢查自己,這樣意思。

辰九、無有怯弱  巳一、征

云何無有怯弱?

這是第九沒有「怯弱」這樣的心情。

巳二、釋

謂於後時應知應見應證得中,未知未見未證得故發生怯弱。其心勞倦其心匱損,彼既生已而不堅執速能斷滅。

這是說這個修行人他的計劃,他心裏面預先給自己留一個計劃。說我現在是不及格,但是我繼續努力我在將來,或者我三個月內,或者我在這一年內「應知應見應證得中」我應該知見。「應證得中」,這個「知」應該說是心,「見」應該說是慧。我能夠由我的內心,由我的智慧認識到這個程度。「應證」就是要成就了。「知見」應該是在學習中,這個「證」就是經過修行而成就了。比如說我想要得三三昧,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我在這一年內我要得三三昧,「應證」。這是將來、後世,不是現在是以後。「於後時應知應見應證得中,未知未見未證得故」當然我現在是沒有,我現在沒有成就,沒有成就的時候呢「發生怯弱,其心勞倦。」心裏面感覺到我能成就嗎?心裏面有一點怯弱,有一點感覺到唉呀!我不及格、我不行,其心就是勞倦了。「其心匱損」因為經過勞倦了,心裏面就沒有力量了,這個力量就損耗了就減損了。或者是我計劃我將來成就那麼就開始行動,行動的時候心裏面辛苦了,唉呀!我不行我不行,就是這個意思。

「彼既生已而不堅執」說是這件事,你若長時期的努力這件事一定會成功的。所以你計劃成就的功德,如果出現了的話「而不堅執,速能斷滅」。出現當然多數是逐漸的,多少有一點消息。比如說是你靜坐想要得三三昧,很久都沒有消息,但是忽然間,可能到了一百天以後了就有消息了,有多少好消息了。不是完全成就有那麼一點好消息,這就是「彼既生已而不堅執」。不堅執自己,我不行我不能成就,就不會這樣。「速能斷滅」很快的就把這個怯弱的心斷滅了、斷掉了,這是這樣意思。這一段的文,就是告訴我們鈍根人,修行困難的人,你沒有成就的時候不要「怯弱」,繼續努力終究會有好消息。是這樣意思。

辰十、離增上慢  巳一、征

云何離增上慢?

這第十科,第十法怎麼叫作「離增上慢」呢?

巳二、釋

謂於所得所觸所證,無增上慢離顛倒執。於真所得起於得想,於真起觸所於觸想,於真所證起於證想。

這上面是說:譬如這個人計劃要得色界四禪,色界四禪現在成功了,成功了要離增上慢。怎麼叫做「離增上慢」呢?「謂於所得所觸所證,無增上慢」。這是三個字,一個是「得」、一個是「觸」、一個是「證」。或者說是初禪名之為「得」,二禪名之為「觸」,三禪四禪名之為「證」。或者是初禪二禪名之為「得」,三禪名為「觸」,三禪的樂,輕安樂特別殊勝稱之為「觸」,四禪名之為「證」。「無增上慢」你不要有增上慢的心情。「離顛倒執」就是遠離錯誤的執著。

「於真所得起於得想,於真所觸起於觸想」就是如實的這樣去認識它。「於真所證起於證想」,那麼這就叫做「離增上慢」。從這些文字上看不是少數人不歡喜多學習佛法,不歡喜深入經論,不歡喜這個事情,我少少的學一點就好了,這樣子就夠我用了。但是實在是認識的不夠!所以就努力的修行,努力的修行有成就了就容易有誤會。得初禪以為是得初果了,得二禪三禪四禪就認為是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了,那麼就變成了增上慢。他修行真實是有成就,但是認識錯誤了,那麼就變成增上慢了,變成了顛倒執著的人了。現在這裡說你不要有增上慢「於真所得起於得想」,真實得的是初禪而不是初果,得的是二禪三禪四禪,而不是二果三果四果,你能認識它真實的相貌,那麼就沒有「增上慢」了。當然這就是要多學習才能知道的。

卯五、結

如是十法,於樂修學諸瑜伽師所應修學。初中後時恆常隨順無有違逆,是故名為隨順學法。

結束這一大段。前面說這個十法,對於這個歡喜修學諸瑜伽師所應修學的「初中後時恆常隨順」。初開始修學乃至中間及後時「恆常隨順不要違逆」,不要違背了,隨順戒定慧的這個法門。「故名為隨順學法」。前面是第六科。

下面是第七科「瑜伽壞」分二科。第一科「征」

子七、瑜伽壞(分二科)  丑一、征

云何瑜伽壞?

「云何瑜伽壞?」怎麼叫作這個止觀的修學是被破壞了,不能成就了。這是「征」。

下面解釋分二科,第一科「略辨四種」分四科,第一科「標」

丑二、釋(分二科)  寅一、略辨四種(分四科)  卯一、標

謂壞瑜伽略有四種。

謂壞瑜伽略有四種不同。

卯二、征

何等為四?

第二科「征」。第三科「列」。

卯三、列

一者畢竟瑜伽壞。二者暫時瑜伽壞。三者退失所得瑜伽壞。四者邪行所作瑜伽壞。

「一者畢竟瑜伽壞」這是究竟的被破壞了,無論怎麼樣都不能成就了。「二者暫時瑜伽壞。三者退失所得瑜伽壞。四者邪行所作瑜伽壞」分那麼四種壞瑜伽,瑜伽壞不同。這是標列出來。

下面第四科是解釋,分四科,第一科解釋「畢竟瑜伽壞」分三科。第一科「標」

卯四、釋(分四科)  辰一、畢竟瑜伽壞(分三科)  巳一、標

畢竟瑜伽壞者:謂無種姓補持伽羅。

他的內心裏面,他的阿賴耶識裡面,沒有這個出世間聖道的種子,這種人是「畢竟瑜伽壞」。

巳二、征

何以故?

什麼原因呢?第二科「征」。第三科解釋。

巳三、釋

由彼身中無能趣向涅槃法故。畢竟失壞出世瑜伽。

由於那個人的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趣向涅槃的功能,就是沒有那個聖道的種子。

「畢竟失壞出世瑜伽」這個人究竟的失掉了、滅壞了出世間止觀的功德,他是絕定不能成就了,這是「畢竟瑜伽壞」。

下面是第二科「暫時瑜伽壞」分四科,第一科「標」

辰二、暫時瑜伽壞(分四科)  巳一、標

暫時瑜伽壞者:謂有種姓補特伽羅。

就是他的內心裏面有這無漏的功德、有這無漏的種子。這是第一科「標」。

下面第二科「征」。

巳二、征

何以故?

下面第三科。

巳三、釋

由彼身中有能趣向涅槃法故,雖闕外緣時經久遠,定當緣會。修習瑜伽令其現起。善修習已當般涅槃。

「由彼身中有能趣向涅槃法故」這是第三科解釋。「雖闕外緣時經久遠,定當緣會」,這個人是暫時瑜伽壞,他內心裏面不是經過栽培,自然而有涅槃無漏的種子。他有這個種子,但是也需有外緣,就是有佛出現世間。前面解釋過,在「修所成地」那兒有解釋過、在「聲聞地」一開始也有說到。雖然是沒有外緣來幫助他的時候,「時經久遠」這時間經過有很多劫。「定當緣會」決定因緣會具足了,終究有一天佛出現世間了,而他這時候沒有業障,那麼他見佛聞法有了信心。

「修習瑜伽令其現起」他這時候能修止觀,就使令那無漏的種子發生現行了。

「善修習已當般涅槃」而他能夠努力去修習,他就能得涅槃得聖道了。

巳四、結

是故說彼所有瑜伽暫時失壞。

不是永久的,是暫時失壞。這是第二種。

辰三、退失所得瑜伽壞

退失所得瑜伽壞者。謂如有一退失所得所觸所證,若智若見若安樂住。

這是第三種「退失所得瑜伽壞者」是什麼呢?「謂如有一退失所得所觸所證,若智若見若安樂住」。這個人他能夠修學聖道,他是修止觀先修止,先修止的時候得了色界四禪,得了初靜慮,乃至二、三、四靜慮。得了靜慮以後「退失所得所觸所證,若智若見若安樂住」,得到的禪定又失掉了,不是得聖道退掉了,得聖道是不能退掉的。在《瑜伽師地論》立場得了聖道以後是不能退的,只有得禪定會有退的可能。或者是自己放逸也就會退掉禪定,或者其他的因緣也會退掉禪定的。「若安樂住」就是這個禪失掉了。這是「退失所得瑜伽壞」。

辰四、邪行所作瑜伽壞(分二科) 巳一、釋(分二科) 午一、不如理行

邪行所作瑜伽壞者:謂如有一不如正理精勤修行。雖多用功無所成辦。不能成辦一切瑜伽亦非善法。

「邪行所作瑜伽壞者」這是第四科,瑜伽壞分二科。第一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不如理行」。

「謂如有一不如正理精勤修行」就是有這麼一個人,他不能夠隨順佛陀所教導的正理去精進的用功修行,他不。「雖多用功無所成辦」雖然他也很能夠很長時期的用功去靜坐,但是也不會有成就的。「不能成辦一切瑜伽亦非善法」,他不能成辦一切佛法中所說的瑜伽。「亦非善法」他就算是有一點成就,那也不是善法。看《披尋記》。

《披尋記》九四七頁:

亦非善法者:謂雖精勤修行,然由非理作意所引,或起顛倒、或起邪見,是故名非善法。

「亦非善法者:謂雖精勤修行,然由非理作意」由於他用功的方法,不是佛法中合道理的修行。「所引或起顛倒、或起邪見,是故名非善法」。我們在前面那個「有尋伺」的三地裡面,那個不如理作意裡面,也提到外道得到四禪八定,得到四禪八定反倒有邪知邪見這些題。

午二、虧損凈命(分二科)  未一、別辨相(分二科) 

申一、起惡欲樂(分二科)  酉一、招集利敬(分二科)

戌一、舉因緣(分二科)  亥一、為說法

又如有一多諸煩惱性多塵穢。而識聰銳。覺慧猛利。成俱生覺。善攝所聞,於聞究竟,或少或多。或住空閑。有在家者及出家者。為性質直。來至其所。因為說法。令心歡喜。

「又如有一多諸煩惱性多塵穢」前面是不如理行,他很難成辦瑜伽。現在是第二科「虧損凈命」就是清凈的生命,清凈的生命就是生活所需都是如法的,由如法行為來的,叫做「凈命」。現在不如法,非法的手段欺騙人來的生活,那就不是凈命,就是破壞了凈命。分二科,第一科是「別辨相」辨這個說明「虧損凈命的相貌」分二科,第一科是「起惡欲樂」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招集利敬」。就是欺騙人得到了利養,得到了恭敬。分二科,第一科「舉因緣」。怎樣欺騙人呢?就說這些因緣分二科,第一科「為說法」為人說法。

「又如有一多諸煩惱性多塵穢」說有這麼一種人,他的煩惱很多,貪瞋痴的煩惱很多。「性多瞋恚」他的心很不清凈有很多污染。

「而識聰銳」但是這個人雖然煩惱很、很污染,但他的心很聰明很靈敏的。

「覺慧猛利」他的智慧還是很厲害的很勇猛、很利、很銳利。

「成俱生覺」他這個是與生俱來的智慧,不是經過學習的,是前生帶來的智慧很高。

「善攝所聞,於聞究竟,或少或多」他若聽聞了一個道理,他就能攝持住而不會失掉,記憶力很強。「於聞究竟」對於聽聞的事情,他能把這件事思惟的很圓滿。「或者少分的,或者多分的」這個人,這一段表示智慧很高。

「或住空閑有在家者及出家者」這個人或者是他在閑靜處,不是在城市裡,在閑靜處住。在那裡住的時候,有在家的人或者有出家的人。

「為性質直」這個在家人、這個出家人,他的頭腦簡單這個人。

「來至其所」這個人來到這個有智慧而又多煩惱的人這裡,到空閑處。

「因為說法」這個多煩惱有智慧的這個人,就給這個在家人、這個出家人說法,他所知道的這些事情。

「令心歡喜」使令頭腦簡單的出家人和在家人聽了很好心裡歡喜。這是為說法的因緣而得利敬,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一段。

下面這第二段「行矯詐」。

亥二、行矯詐

又行矯詐。妄現種種身語相應調善所作。

而這個人又會表現出來一種欺騙人的威儀,「妄現種種身語相應調善所作」。虛妄的,就是有意的欺騙人,現出來身相應的調善所作,現出來語相應的調善所作,就是表現出來有修行的相貌,這是「行矯詐」。這是第二科「顯所為」。

戌二、顯所為

由是因緣招集利養恭敬。妄現種種身語相應調善所作。為諸國王大臣居士乃至商主恭敬尊重,咸共謂之是阿羅漢。

就是由前邊為人說法和行矯詐這二種因緣,他就是招集來利養恭敬,別人對他有所供養對他還很恭敬。

「稱頌大福德想,及得種種衣食卧具」讚歎他是大福德,就是這樣想。「及得種種的衣食卧具病緣的醫藥,及資身的什物」這些生活所需得的很多。

「為諸國王大臣居士乃至商主恭敬尊重,咸共謂之是阿羅漢」說這個人是阿羅漢,就是這樣子。

《披尋記》九四七頁:

又行矯詐等者:謂如前說方便顯己有勝功德,矯詐構集非常威儀。為誑他故,恆常詐現諸根無掉,諸根無動、諸根寂靜。由是令他謂其有德當有所施、當有所作(就是為他作種種事),乃至廣說。(陵本二十二卷十頁)此應准知。

酉二、恐失利敬(分二科)  戌一、戀著愛眾

或於隨彼迴轉弟子。若諸出家若在家眾,戀著親愛。隨順而轉。

這是第二科「恐失利敬」。前面第一科是「招集利敬」招集利敬,得到利養恭敬了,他用這個欺騙的手段得到了利敬。得到了以後呢,他又害怕失掉利敬。分二科,第一科是「戀著愛眾」。

「或於隨彼迴轉弟子」或者這個人「隨彼迴轉弟子」,就相信他的在家人或出家人「隨彼迴轉」他叫他怎麼的就怎麼的,隨他意的活動。

「若諸出家若在家眾,戀著親愛」他和這些人互相戀著、互相親愛,就是有了感情了。

「隨順而轉」他這個在家、出家的弟子,隨他的意思去活動,他教他怎麼的他就怎麼的。

戌二、妄立瑜伽(分二科)  亥一、明彼念

為多招引復生是念。此諸出家在家弟子信順於我。咸共謂我是阿羅漢。彼若依於瑜伽作意止觀等處來請問我。我得彼問或不能對。彼因是事當於我所舍信向心。不復謂我是阿羅漢。由斯退失利養恭敬。我於今者,應自思惟籌量觀察安立瑜伽。

這是第二科「妄立瑜伽」分二科,第一科「明彼念」。

「為多招引復生是念」就是這個人為了多多的招引出來他的信徒,多多招引來利敬,這是他的目的。那麼心裡怎麼辦呢?他心裡有這樣的念。

「此諸出家在家弟子信順於我」,他對我有信心能隨順我的意思作事。「咸共謂我是阿羅漢」,說我是阿羅漢。

「彼若依於瑜伽作意止觀等處來請問我」說這些相信我的人「彼若依於瑜伽作意」,各式各樣的情況來請問我的話「我得彼問或不能對」,我不能回答他。

「彼因是事當於我所舍信向心」,因為我不能回答他的問題,那他會對於我失掉了信向的心了。

「不復謂我是阿羅漢。由斯退失利養恭敬」,對我的利養恭敬就失掉了,不利養恭敬了。

「我於今者,應自思惟籌量觀察安立瑜伽」那我現在怎麼辦呢?解除這個困難呢?就應該自己思惟籌量觀察安立一個瑜伽。以前的瑜伽是跟別人學習的,現在不我自己發明一個。這是他有打這個主意,這是「作念」。下面第二科是「明妄立」。

亥二、顯妄立

彼由是事增上力故,耽著利養恭敬名譽。獨處空閑自諦思惟籌量觀察安立瑜伽。

「彼由是事增上力故」就是前面這一段,他這樣想這件事非作不可。因為他內心裏面耽著,就是貪著利養恭敬名譽,貪著利養、貪著恭敬、貪著名譽。

「獨處空閑」自己深入的思惟籌量觀察,也就發明出來一個瑜伽,一個止觀的方法。

《披尋記》九四八頁:

應自思惟籌量觀察者:此中思惟,謂由隨相行。籌量、謂由隨尋思行。觀察,謂由隨伺察行。

「應自思惟籌量觀察者:此中思惟,謂由隨相行」就是表面上的差別,表面上的情況加以思惟,就是「隨相行」。

這個「籌量」是什麼意思呢?「謂由隨尋思行」那就不是隨相形了,就是在相上再進一步去思惟。

「觀察,謂由隨伺察行」這個「伺」,又比那個「尋」更微細了。這樣說就是分三個階段。「思惟」是初一步,「籌量」是第二步,「觀察」是第三步。有三個階段,有深淺的不同,這樣子安立了,他發明出來的這種「瑜伽」。

然此瑜伽不順契經不現戒律違逆法性。

他所發明的所安立的這個「瑜伽」,不合乎「經律論」,不合乎「佛法」的。

《披尋記》九四八頁:

不順契經等者:謂於攝聖教義不相符順。是名不順契經。於諸制立學處,或增或減,是名不現戒律。違正教量,名違逆法性。謂違聖言,或違法相等。如思所成地說應知(陵本十五卷十三頁)。

「不順契經等者:謂於攝聖教義不相符順」就是他發明的這個止觀,和佛教的教義是不相合的「是名不順契經」。

「於諸制立學處,或增或減,是名不現戒律」他這個止觀所需要的戒法也是他發明的。但是也是參考了佛教的,或者是增加一點或是減少一點,「是名不現戒律」。

「違正教量,名違逆法性」就是違背佛所說的聖教,不符合法性的真理。不符合法性的真理,這種止觀不能證悟法性的。

「謂違聖言,或違法相等」違背佛的法語,也就是違背了法相的因果。「如思所成地說應知」(陵本十五卷十三頁)這是「起惡欲樂」。

下邊第二科「起覆藏想」分二科,第一科是「略標」。

申二、起覆藏想(分二科)  酉一、略標

若諸比丘善持三藏,彼於其所覆自瑜伽不欲開示。若諸在家出家弟子,於此瑜伽私竊教示不令彰顯。

「若諸比丘善持三藏,彼於其所覆自瑜伽不欲開示」,若是佛教里的「比丘善持三藏」他心裏面有經律論的知識。「持」他心裏面能攝持經律論裡面的法語,那麼對瑜伽是有心得的。「彼於其所覆自瑜伽」那個多煩惱有智慧的那個人,就是在佛教的比丘這個地方隱藏他自己發明的瑜伽,隱藏起來。「不欲開示」不願意說出來,不對比丘說他發明的瑜伽。

「若諸在家出家弟子,於此瑜伽私竊教示不令彰顯」,若是另外的對他有信心的在家出家弟子「於此瑜伽私竊教示」。那麼那個人就對相信的在家出家弟子,偷偷的開示他發明的瑜伽。「不令彰顯」不令他們在大眾里公開的發表,不這樣。這是「略標」。

下邊解釋。第二科「釋因」分二科,第一科「恐有詰發」。

酉二、釋因(分二科) 戌一、科恐有詰發

所以者何?恐有善持三藏教者,聞彼如是瑜伽處已。以經檢驗,不順契經。以律顯照,不現戒律。以法觀察,違逆法性。由是因緣便不信受。以不信言詰難於我,諍競舉發。

「所以者何?」為什麼這樣子呢?「恐有善持三藏教者,聞彼如是瑜伽處已」。他恐怕對佛法有心得的這些人,「聞彼如是」聽到他這樣的瑜伽處,瑜伽的境界已。

「以經檢驗,不順契經」以佛法的經論,以佛法的修多羅來檢查他的瑜伽,是不相順,與契經是不相順。

「以律顯照,不現戒律」以佛教毗奈耶的律,和他那個發明的瑜伽的律來對照一下也不合,不符合!不能顯現出來佛法的戒律。

「以法觀察,違逆法性」以佛法的真理去觀察它,它也不順於法性的真理,由是因緣便不信受。

「以不信言詰難於我」他這個人他這樣想,「以不信言詰難於我」那個佛教徒對他不相信的語言來詰難他、來難問他的話「諍競舉發」,大家諍論就是把他這個過失說出來了。


推薦閱讀: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一 (7)
太好玩兒了!「剪刀石頭布」腳趾瑜伽,全家一起做5分鐘,奇蹟出現了
別讓駝背毀了身材!5式瑜伽打造挺直的美背
針對脊柱側彎的私教內幕,讓私教成交率提高50%
最易做錯的幾個瑜伽體式?附細節圖~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