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親情文的寫作方法
親情文,說實話是最好寫的一類文體,也是最不容易出彩的文體之一。每個人都有爸媽,誰都可以就自己的父母說出一大堆事情來。
我留意了一下,一般可以發親情文的報紙大約有700多家,發生活感悟類的600多家,發婚姻情感類的只有不到300家。這也符合實際情況,一個人從小就有爹娘,過了20歲才對生活感慨頗多,過了25才說結婚生子,所以這些報社也是按規律辦事。我們可不要覺得親情文用得多就拚命寫,婚姻類的用得少就少寫,沒必要這樣。一般同一類別一周投兩篇左右差不多,畢竟大多報紙一周也不過發一期副刊文,雜誌就更長了。
親情類文章的寫法同生活感悟類差不多,寫作公式也基本相同,但它的落腳點不在於為人處世,而是一個「愛」字。用在題目上,大約有這麼幾個詞:愛、牽掛、親情、……的父親/母親,父親/母親的……,等等。寫「我的……的父母」這類題目的時候,最好用貶義詞褒用的寫法,比如「愛算計的母親」、「我的邋遢父親」、「母親的嘮叨」等等。當然,文章的結尾你得實現成功逆襲,不能一個「邋遢」到底,最後還得歸結到好的一方面。
親情包含哪些方面?父母的愛,兄弟姐妹的愛,姑媽姨媽的愛,總之和你有血緣關係的人對你的關心和愛護都算。名義上有血緣關係的也算,比如繼父母,養父母。
因為這類文章現在寫得比較多,有些濫了。所以除了基本的公式外,我們首先得在立意上下工夫。
1.藉助具體事物同親情相連接
繩子兩端的親情
在我們小區的門口有一所小學和一所中學。那天走在路上,看到兩個小人兒,大約八九歲的樣子,長得極像,活脫脫一個模子里摳出來的,心裡很好奇,就多瞅了兩眼。
他們都騎著自行車,一前一後,中間拴了一根長長的繩子,前面的孩子費力地拉著後面的,很吃力地蹬著。仔細看去,原來後面的那輛自行車鏈條斷了。前面的小孩似乎並不覺得累,一路說笑著,還在車上搖搖擺擺。
突然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恍惚中就想起了我的弟弟。
讀小學時,我和弟弟在同一所學校上學,因為他是男孩子,我們平時並不一塊兒走。那天風特別大,弟弟下了課跑到我教室門口等我,手裡拿著一根向老師要來的繩子。
他就像那個小孩子一樣,把我的車子拴在他的後面,一路拖著,把我帶回了家。那時候還是冬天,到家的時候他卻出了一身大汗。母親擔心地看著他,又瞅瞅繩子,說:「當心繩子斷了把你姐給摔出去。」他很驕傲地一拍胸脯,「放心,我都檢查過了,結實著呢。」
後來,母親給我們搓了一根很粗很粗的麻繩綁在弟弟車子的後面,一旦碰上颳風下雨,弟弟就會把我拖回來。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而讀高中的時候,學校和家的距離是二十公里。
抬頭再看那對漸行漸遠的雙胞胎小孩,心裡有一股柔柔的暖意流淌開來。
弟弟讀大學的時候我們在同一個城市,後來興建大學城,弟弟所在的學校正好和老公工作的學校挨著,他就搬來和我們一塊兒住了兩年。他大學畢業,回老家工作,我們就見得少了。前幾天因為還住房貸款,我問弟弟有沒有錢,他那時也剛好買了房子交完首付,但還是拿了一萬塊錢給我們。後來我才知道,這裡面很大一部分是他向同事借的。
瓊瑤曾經在她的《六個夢》里說:「許多時候,在一個人的生命中,有些短暫的印象卻永不磨滅,有些剎那就等於永恆!」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由這些短暫的印象構築而成的呢?而這些小事累積而成的血脈親情又多麼像一根粗壯的繩子,任人世滄桑,社會變遷,它卻是永遠也扯不斷的。(《濟南時報》)
這是一篇「現在的小事+對過往的回憶+名言+感悟」式寫法的文章,沒什麼特別的。特殊之處在於我寫的不是爸媽,而是自己的弟弟。而且是通過「繩子」這樣一個具體的事物把現實里的雙胞胎和回憶里的我和弟弟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整體的思路。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是2009年,現在看來,也不是多麼新鮮了,不過仍然不算老舊,還可借鑒一下。
2.結合時尚的具體事件體現親情的可貴
顛三倒四的親情
趙建偉
弟弟年值而立,事業有成,家庭和睦,卻偏偏得了中度抑鬱症。醫生說,幸好瞧得及時,否則有自殺的危險。
我愣了一下。怎麼會這樣?我放下手頭所有事情,奔赴老家,日夜伴在他身邊,直到一個月後他的病情有所緩和才離開。
這段時間,弟弟一時一個想法,初說出來時略顯興奮,可過不多久就又頹唐了下去。開導他的話我不知說了多少,最後竟至於今天說的觀點和昨天說的可能截然相反,而自己卻渾然不覺。
弟弟說,我想辭職回家,和爸爸一起養豬創業,再也不幹這倒霉的管道設計工作了,要命。
我說:「好啊,爸爸以前養過豬,有經驗;你又懂管理,咱家地方也大,還閑置著一套院子,何況大爺還在畜牧局工作,多好的條件啊。可行,可行。」弟弟又說,「這事得從長計議,我也不是太喜歡養豬,臭烘烘的。」說著,還故意聳了聳鼻子。我忙又說,「也對,成天這股味道,搞不好你媳婦不讓你上床。」
弟弟說,要不我申請調整一下工作崗位,在這個位子上實在吃力,我也不惦記快到手的那個副主任的缺兒了。
我說:「好啊,還是做回你之前的外聯工作吧,你比較適合和人打交道。」弟弟又說,這事不太好辦,好像是被現在這個部門逐出門戶似的,外聯部的領導未必會接納。我安慰他,無所謂啊,等病好了,以你的能力和魄力,咱照樣能把這邊的工作做得風生水起。你是匹好馬,在哪裡都能跑出千里駒的威風。
弟弟說,我還是老實巴交地回車間做個三班倒的工人吧,那份工作沒什麼壓力,下班就沒事了,也不用加班。
我說:「也不錯,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家庭上,抓緊要個孩子,過其樂融融的小日子,多美啊。」
現在想想,那些顛三倒四的觀點倒讓自己無所適從了。病中的弟弟對我的所言頻頻點頭,在他心裡,或許只是找到了一個精神的支點。弟弟積極配合治療,很快病情得到了控制。
前天,他打電話給我,神采奕奕,「姐,我調整崗位了,和領導深談了一次,還是回去做我的外聯工作,這是我喜歡並自信能夠做好的。」
因為在不同的城市,曾經以為和親人的感情正在日漸淡漠,但弟弟的病卻使我明白,這愛如此之深。不論我的言語多麼自相矛盾,弟弟,請原諒,我只想要你快樂,健康。(《大眾健康》)
這篇文章就結合了當下比較流行的抑鬱症的說法,當然也是寫弟弟的。如果是寫父母,那就說不過去了。爹娘那麼大年紀了,也不能做什麼打拚的事,更不會因為工作弄出什麼抑鬱症,這樣的思路就沒有絲毫可信度了。所以寫文章,首先要確保一件事:不論是否真的發生過,但在讀者眼裡,它一定是真的。
有同學可能很鬱悶,我是獨生子女,沒有什麼姐弟兄妹,那怎麼辦?你沒有你的親戚有吧?你的鄰居有吧?你的同學有吧?再不濟你在電視劇里能看到吧?學習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把別人的事情取來用。不想編成自己的事情,可以寫成朋友的、同學的嘛。讀者關注的是這個故事,不關心它是發生在你身上還是他身上。
3.寫一些別人不太涉及的親情關係。就是前文提到的繼父母,養父母的關係,和單親父母的關係等。
當自己是親媽
只要天氣晴朗,每天傍晚都能見到一個老婆婆抱著差不多一歲的孫女在學校操場的塑膠跑道邊轉圈。
老婆婆不太修邊幅,看起來有些邋遢,一件上衣從春天穿到冬天,除了太熱的時候,基本沒見她換過;大冷天的,腳上更不合時宜地蹬著一雙絲襪。不僅如此,她的一隻手還不分場合地哆嗦著,不論拿什麼東西,總需要另一隻手代勞。
我和老公幾乎每天都會去操場遛彎,久而久之,也就對她熟悉起來。她是臨市農村的,來給兒子帶孩子。兒子在這所大學當老師,兒媳婦還在讀博士。說這話時,老人兩眼眯成了一條縫,顯然為自己兒子兒媳的成就興奮不已。後來混得熟了,我才知道,那個令她驕傲的兒子並不是她親生的。她嫁過來時兒子已經三歲了。為了一心照顧這個孩子成人,她甚至放棄了生養自己的小孩。我問她在兒子這裡待著會不會覺得不舒服,她笑笑說,小摩擦是有的,但當自己是親媽,兒子也就成了親兒子。他工作忙,壓力大,我能體諒,沒啥大不了的。
我想起我的爺爺,也不是親爺爺,平日生活里偶爾也同父親產生摩擦,但從來沒有大動過干戈。現在爺爺得了腦血栓,父親放棄在外面打工的機會,時時刻刻守在爺爺的床前侍奉,竟比親兒子還要孝順。問起時,父親竟也說出了同樣的話:「從心裡把他看成親人,時間長了,就成了親人了。」
其實,這種非血之愛最終演化的是一種責任,繼父母對繼子女的責任,繼子女對繼父母的責任,婆媳的責任甚至夫妻的責任。畢淑敏曾經撰文說,「愛一個和你沒有血緣關係的人,是一種需要,一種渴望,一種智慧,一種對美與永恆的無倦追索。」心中若有愛和感激,非血也存情,生活也才能會更和順一些。
這篇文章也是現實加回憶的寫法,主要是在細節上下了番工夫。如果你要描述的事情不大,就盡量地增加描寫的內容,但又不能給人以死拉活拽,無病呻吟的感覺,這就要在平時的閱讀上下工夫,多讀一些小說類的書和文章,在這方面會有很大的幫助。
4.寫孝心。親情是雙向的,不僅僅是長輩對晚輩的愛,還有晚輩對長輩的付出。寫孝心就別提什麼愛不愛的。寫一個具體事件就好。
給父母「買」保險
自從兩年前生了小孩後,母親就一直在我身邊照顧我們一家三口的生活,剩下父親孤單單一個人在老家打工。知道我們收入不高,父親說什麼也不肯來和我們同住。
有次和母親偶然聊起,她說「你們現在好啊,不管做什麼工作,還都有份保險,老了也不愁。看我和你爸爸,忙活了大半輩子,連份保險也沒有。萬一碰上個大病大災的,可就苦了你們這些孩子了。」
我知道,在村裡,現在年紀還不是很大的叔叔嬸嬸們也都開始自己買保險了,父母早些年供我們姐弟上學,日子過得捉襟見肘,雖然現在情況稍有好轉,但他們已經超了年齡,就算是我們想交也沒有辦法了。
我連忙安慰母親,說:「有我們呢,怕什麼啊。難不成咱有病不治了?」母親還是唉聲嘆氣。
思索再三,我對母親說,誰說你們現在不能交保險啊,這幾天我就去辦。我打電話給父親:「我給你們買了份保險,以後每個月你都會收到一些數額不等的郵局匯款,這些是我給你交的保險的分紅,你直接拿身份證去郵局取出來就好了。」
一個月後,父親喜滋滋地告訴母親,「我這個月收到保險的分紅了,好幾百呢。」母親看我真的做成了這件事,也高興地合不攏嘴。
其實,我不過是把我投稿時留下的地址換成了老家,把收款人寫成了父親的名字。至於將來的醫藥費報銷問題,當然是我這個投保人兼「保險公司負責人」一併承擔了。
通常寫父母愛的文章,一般是父親就是父親,母親就是母親,不要兩個人一塊寫,那在這裡我自己為什麼知錯犯錯呢?注意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角是「我」,不是父母。這也是寫孝心文章和父母親情文章的一個不同之處吧,留意。
5.父母努力做什麼事情看似是為自己,其實是為了給子女減輕負擔或對晚輩的關切。
父親的治病良方
父親病了許多年了,糖尿病。很可能是以前出外應酬太多落下的「富貴病」。
我給父親買了一本書,養生方面的,專門調節糖尿病人的飲食。剛查出病那會兒,父親拿著這本書愛不釋手,經常按照書上的說法變著花樣做吃的,而且把家裡的香煙好酒都一股腦地送給了別人,在自家園裡種了一大片蔬菜,信誓旦旦要把身體調理好。但久而久之,父親的「饞蟲」上來就有些受不了了,家裡來客人,他跟著喝半盅;半夜裡睡不著,也偷偷趴在床頭吸兩口。最要命的是豬頭肉,簡直讓他想得發瘋,有事沒事到小賣部瞅兩眼,過段時間就買回來解解饞。母親常常笑話父親,說:「這老頭,還是不怕死,真害怕了就什麼都不想了。」父親嘿嘿笑著說:「與其活著受罪,還不如舒服舒服我的胃呢。」
可最近一段時間,父親真的把所有不適宜的東西都戒了。
對他的變化,我挺吃驚。父親說,前兩天,他去看望一個出了車禍住院的朋友,朋友的病情並不太嚴重,只是一點皮外傷。當時,朋友才六七歲的外孫趴在床頭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邊哭邊說:「姥爺,你一定不要丟下我,我要姥爺陪我長大。」聽得朋友淚眼婆娑,父親也是心頭一顫。
父親說:「我不能讓我的小外孫女兒在長大前就失去親人。從我自己做起。那些東西,戒了!」擲地有聲。原來父親轉變的態度並不是開始「貪生怕死」,並不是希圖長命百歲,不過是不忍讓他的外孫女兒在童年時期就承受喪失親人的痛楚。
從那之後,父親的血糖指數真的平穩下來了。其實,父親已經找到了一劑極其有效的治病良方,這個方子就是親情。
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寫作方向吧,可以嘗試一下。難度不大,關鍵是一個視角的問題。
6.幾個事件寫出父親或母親的為人處世。可參考前面的《父親變形記》。
以前我曾經有很長時間專門用來研究和寫作親情文,這也是我自己最先入手的一類文體,所以相對寫得比較多,各個類型也多有涉獵,希望會對寫作此類文體有所幫助。
另外,多說一句,寫作這東西其實是需要你跳出感情來看的。其實你寫的是一個故事,不一定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只是冠上了你自己的名字而已.這也是很多人糾結的原因。就像有同學說不願意寫成情感文,怕男朋友看見,其實說開了,不過是寫作,不是真事,也就不會太計較了。就像莫言寫《紅高粱家族》,難不成他爺爺奶奶真是那個樣子?心態要擺正了,你就是一編寫故事的人。其他的生活里的事情都是素材,都可以為我所用。這樣就不糾結了。
如需點評文章,請和「有衡」聯繫,微信zhaowei4580845;QQ:67710170。謝謝您對「有衡寫作」的關注!
推薦閱讀:
※身體各個局部暴瘦的方法
※加快分娩,孕媽可以試試這些小方法
※讓孩子從小自信的16個方法,每個都超有用!
※服裝尺寸測量方法
※【方法】教你怎麼避免買到星期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