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目標的確定
轉載
標籤: 雜談 |
指導和幫助學生確定學習的目標,這是現代教育科學向各學科教師提出的新課題。語文學科由於自身的性質和特點,較之其它學科,學習目標的確定更加困難,因而就顯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美國學習心理學家加涅在他的《學習的條件》一書中,認為學習的結果,或者教學活動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形成學生的五種能力:智力技能、認知策略、言語信息、運動技能和態度。對知識的掌握他使用了「言語信息」這個術語,似乎意在強調言語在掌握知識過程中的作用。美國的另一位學習心理學家奧蘇伯爾以研究「有意義的言語學習」著稱,他把有意義的言語學習區分為三種類型:代表學習、概念學習和命題學習。很自然,每一種學習都有自己預期的學習後果,即學習目標。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有自己獨立的知識體系(言語知識、文學知識和文章知識)和自己獨特的學習內容(言語知識、言語能力和言語習慣)。儘管二者不盡相同,但「有意義的言語」學習卻是共同的,即要培養和訓練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可以說,語文知識和聽說讀寫語文的能力是語文教學 目標的核心內容。 語文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師預期實現的結果,是教學後應產生的事前標誌,是在主觀上預先建立起來的教學和學習形象。語文教學目標中既包含了「教」的目標,又包含了「學」的目標,但在通常情況下,教學目標已變成了單純「教」的目標。這就從總體上達不到教學目標的預期效果,應該說,這也是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重 要原因。 語文學科的綜合性和特殊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目標是多階段、多層次、多規格的統一體,它體現和貫穿在語 文學習的全過程。 一、語文預習目標的確定 預習是語文學習全過程中的第一個環節,是學習語文新知識的起點。 語文預習目標可分為:初中或高中階段的語文預習目標;一冊或一學期的語文預習目標;一個單元的語文預習目標;一篇語文課文的預習目標。前一個方面的目標屬於階段目標,後三個方面的目標屬於具體目標。 (一)階段預習目標的確定 階段預習目標是教師指導學生在學習前對初中或高中學段語文學習的整體把握和定向控制。階段目標可把初高中各劃分為一個階段,分別制訂出初中目標和高中目標,也可把每一年級作為一個階段,分別制訂出初中一年級目標直至高中六年級目標。例如,魏書生老師將初中學段的語文學習內容比喻為一棵「知識樹」(包括四部分,19項,118個知識點),並且告訴學生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必須準確記憶,那些必須理解。這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它能幫助學生在學習前做到心中有數,使他們預知整個初中語文學習的大致內容,以便在今後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學習中,認識所學內容在整個知識樹中的地位、作用、意義。這既有利於學生從知識結構中把握知識,又能激勵學生自覺地追求新的學習目標。 (二)具體預習目標的確定 具體目標是教師指導學生按照階段目標和具體情況確定的學習目標,它是具體的、個性化的目標。它包括:一冊課本預習目標;一個單元預習目標;一篇課文預習目標。 1.一冊課本預習目標的確定 對一冊課本的預習,主要是指以教材編寫意圖、總體要求、各單元的學習內容和要求,各單元之間的關係等,指導學生掌握一個學期的知識體系和認識系統,以達到幫助學生取得學習主動權的作用。魏書生的作法是,每逢學期結束,他就把下學期的新課本發給學生,讓學生假期遍覽課本,寫出《第×冊語文教材分析》專文。其內容包括:(1)生字表;(2)生詞表;(3)單元數與各體裁文章的分布情況;(4)知識短文分析;(5)習題數及類別;(6)書後附錄分析。 2.一個單元的預習目標的確定 對一個單元的預習,主要是指導學生把握單元的學習要求,單元內每篇課文的學習要求同單元學習要求的關係,單元內教讀課文同自讀課文的關係,教讀課文同知識短文的關係,單元內聽說讀寫能力要求之間的關係等。這有利於整個單元學習前的準備。 一個單元的預習目標包括:單元的課文內容;單元的組元形式;單元的知識要點;單元的能力訓練。 (1)單元的課文內容 每單元的課文一般三至五篇,按照課文反映的生活內容,由近及遠地進行編排。有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革命生活、自然景物、經濟文化生活、科學世界、想像世界等等。教材和選文,一方面著眼於語文能力的訓練需要;另一方面考慮到和學生的生活聯繫。所以大部分課文內容是學生在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如橋、書、花、園林、建築、雕刻、計算器、統籌方法等;另一部分如大海、沙漠等,學生多不熟悉,卻可以藉以 擴大他們的生活視野。 (2)單元的組元方式 它體現了編者的意圖和知識訓練的安排。如初中第六冊共有23篇課文,分7個單元,依次為:語言實用(第一至三單元),應用寫作(第四單元),文學欣賞(第五單元),文言讀背(第六、七單元)。由於單元的組合形式不同,單元教學的程序也會不同,有重在傳授閱讀方法的單元,有重在擴大閱讀數量的單元,還有重在提高理解力和鑒賞力的單元。不同類型的單元,學習目標的制訂也應有差異。 (3)單元的知識要點 語文基礎知識(包括文字、語法、修辭、閱讀、作文等)中的各門類知識,各有其理論體系,它在現行部頒教材中是分散編排在各單元的一些課文後面。比如初一冊第一單元,《這不是一顆流星》、《背影》之後分別安排了「形聲字」和「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義字」4個漢語知識要點。它與單元的聯繫是:一要結合課文進行知識的教和學;二要結合單元要求,結合聽說讀寫的訓練進行教和學。 (4)單元的能力訓練 語文能力實際就是聽說讀寫的能力,它們相互聯繫,互相依存,統一在課文教學之中。現行教材在單元之後安排了單元作文訓練,這是單元能力訓練的重點,必須清楚它與單元的關係。首先是內容上的聯繫,如單元的內容是反映家庭生活的。這樣的內容自然會觸發學生對自己家庭生活的聯想,作文訓練就要求以家庭生活為寫作內容。其次是寫法、語言形式的聯繫,如單元課文中語言實在,條理清楚,就要求學生在作文中也要這樣做。注意作文與閱讀的聯繫,就可以使學生把閱讀中的所得、所悟,運用到作文中來,既可以鞏固閱讀的成果 ,又有助於提高作文能力。 3.一篇課文預習目標的確定 對於一篇課文的預習,主要包括:通讀全文、認識生字詞、思考問題、記錄存疑。 (1)通讀全文 包括通讀課文和注釋、課文之前的學習提示,課文之後的思考與練習,達到初步熟悉課文的目的。為了切實達到通讀的目的,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值得教師關註:是否產生了學習興趣?對什麼地方最感興趣?是什麼樣的興趣?注意力是否集中和是否指向一個方向?再有:教師應啟發學生在閱讀時聯繫自己個人的生活經驗,利用已有的經驗來體驗課文的思想感情。 (2)認識生字詞 一是增加識字量(初中要求在小學的基礎上擴大識字量,達到3500個字,高中要達到4500—5000個字),豐富辭彙;二是能夠正確使用工具書並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三是培養學生髮現課文生字詞的能力和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力。教師應緊緊圍繞這些目標進行指導,而不應該放任自流。 (3)思考問題 要求在通讀的基礎上進行,主要目的也在促進對課文大意的把握。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學習提示思考和練習,以及預習提綱來思考課文內容,並學會使用圈、點、勾、劃、寫的方法。標記的目的,在於熟悉課文,掌握大意,注意重點詞句,為後來的精讀打基礎。 (4)記錄存疑 它是把在預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帶到課堂上解決。這既可以提高聽課的針對性,又能夠保 證通讀的質量。 二、語文聽課目標的確定 聽課是語文學習的第二個環節,是學習語文新知識的重點。 語文聽課目標可分為:一般聽課目標和重點聽課目標。 (一)一般聽課目標的確定 一般聽課目標根據不同的課文教學過程來確定,可分為:一篇課文聽課目標和一堂課的聽課目標。 1.一篇課文聽課目標的確定 一篇課文的聽課目標包括:課文體例、教讀課文和自讀課文。 (1)課文體例 當一篇文章被選入課本成為課文後,它就不再單單是某作者的一篇文章,而成為語文教材這個系統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教材編者把它放在某一位置(某冊、某單元),它就與前後的課文、與這一冊中的其他單元、與這一學期乃至這一年級的教學產生了聯繫。在這一特定的位置上,教師應當如何教、學生應當如何學這篇文章,編者的構想就要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課文的體例。現行的人教版課本,除有注釋,課文按單元的編寫外,教讀課文前面還有預習提示,後面有練習。自讀課文前面有閱讀提示,後面有練習。這些不同課型的「提示」有什麼不同?作用和目的各是什麼?「練習」的內容包括哪些?是如何設計的?等等,都是了解課 文體例應明確的內容。 (2)教讀課文 教讀課文有示範的作用,教師要通過教讀課文的教學,來帶動自讀課文的學習,所以教師要選擇最能體現本單元的知識點的課文作為教讀課文,講解過程中,又要處處考慮到學生自讀的需要,既教知識,又教方法,使教讀課在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方面發揮作用,因此,學生應把教讀課文當作學習範例的文章來學習,包括認識文字、了解詞句、理解段落、把握主題,特別注意從教讀課中學習剖析課文的方法。 (3)自讀課文 自讀課是以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為目的的課型,但也不排除教師的輔導。學習自讀課的目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確定:在認真讀書的基礎上,能夠編寫全文結構提綱,並概括出中心;對重點段、精要處,經過教師輔導後要能:或準確把握主要事實,或揣摩其中的道理,或體驗其中的情感,或品味語言運用的精妙;能夠回答教師就文章內容或形式提出的各種問題;能根據課文的體裁特點、自讀提示、課後練習等自行設計討論題目;能在討論活動中達到對文章內容和形式的正確把握,提高理解和鑒賞能力。教師的輔導是聽課的重點,因為教師輔導的作用是使學生始終沿著正確的思路去分析、理解課文,而避免使學生誤入歧途。 2.一堂課聽課目標的確定 語文教學聽說讀寫的多重任務決定了它的課型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教讀課和自讀課,還有導讀課、賞析課、朗讀課、自學課、複習課,等等。不同的課型,其教學程序也有差異,但大體上,一堂課要經歷導入、展開、結束三個階段。因此,一堂課的聽課目標包括:導入階段、展開階段和結束階段。 (1)導入階段的聽課目標 要激發對所學內容的興趣,產生正確的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標。首先必須集中注意。沒有注意,就談不上學習。在此階段,教師或開門見山、點出課題,或檢查預習,或板書提示,或提出問題,或演示實驗,或播放錄音……其目的都是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所講或所做上來。當學生集中注意力之後,緊接著,教師就要運用最有效的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之後,就要架設導入與新知識之間的橋樑,即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導入的時間一般不超過5分鐘,如何在短暫的幾分鐘時間裡進入教師創設的情境,是關係到這堂課成敗的關鍵。 (2)展開階段的聽課目標 主要是思考教師的提問。教師就某篇課文或課文的某一方面所提出的一個或一組問題,實際是為組織學生進入學習過程而進行交流的話題。這一個或一組問題的解決以及解決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也是教師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思考教師的提問,首先要明確目的和意圖。其次要緊扣文章的內容和主題,還要體會問題的排列順序和邏輯思路。特別要注意教師在提問中的提示、追問和小結。 (3)結束階段的聽課目標 主要是鞏固記憶和運用所學知識,培養能力,使之受到感染和教育,激發繼續學習的興趣。在這個階段,教師或對本課的結構、內容要點作小結,或對課文結構、中心、寫作方法作小結;有時要以此為基礎作延伸,進行聯繫學生實際的教育,同時,還要安排練習,布置作業。課堂的結束階段,大體有一個基本穩定的結構,即:歸納小結——鑒賞評價——課堂練習——布置作業。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但教師往往根據所學內容、教學重點或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等,突出主要環節,這是聽課的重點目標。 (二)重點聽課目標的確定 重點聽課目標主要有四個方面:教學要求和設想、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啟發和提問、教學總結和檢測。 1.教學要求和設想 為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課伊始,教師就要提出一篇課文或一堂課的教學要求,包括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和教育要求。教師還要向學生介紹本單元或本節課的教學設想或教學計劃等。如,有的教師一上課就告訴學生本節課應完成的幾件事(如認讀哪幾個生字、理解、運用哪幾個詞語、理解、背誦哪一段等),使學生感到目標明確,可望可即。但一般說來,學生應根據教師的教學要求和設想來確定目標。例如,錢夢龍老師在教《岳陽樓記》時,他在「教學目標」中提出了以下四條要求:詞語積累(包括「賦」等10個實詞,「夫」等5個虛詞,「百廢具興」等14個短語;句式學習(包括「得無異乎」等三個句式);學習本文寓情於景、卒章顯志的寫作特點;了解我國古代進步知識分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從而使學生受到教育和感染。根據這四條要求,學習目標可確定為:掌握「賦」等10個實詞和「夫」等5個虛詞以及「百廢具興」等14個短語的含義及其用法,並分別用卡片的形式積累這些詞語;重點學習「得無異乎」等三個句式,弄清它們的含義和結構;體會本文寓情於景、卒章顯志的寫作特點;培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和難點是教的主攻方向,也是學的主攻方向。主攻方向不明確,平均使用力氣教的效果不會好,學的效率也不會高。教師應根據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來確定教學重點。例如,於漪老師在講《「友邦驚詫」論》時,把「時代背景——當時錯綜複雜的形勢」作為難點,把「針對謬論,層層駁斥;論戰性與藝術性的和諧統一 」作為重點。因為作品離今天時代較遠,魯迅當時為什麼寫這篇文章,學生是難以理解的;「針對謬論,層層駁斥;論戰性與藝術性的和諧統一」是該文的寫作特點,理所當然要當作重點處理。因此,學生也應該據此來確定學習重點和難點。學習重點:本文是如何針對「友邦」的謬論進行層層駁斥的;論戰性與藝術性在文中是如何達到和諧統一的。學習難點:了解課文的寫作背景,弄清楚當時錯綜複雜的形勢是怎麼回事;掌握「反語 」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3.教學啟發和提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啟發表現在多個方面(如談話、動作、情境、方法等方面)、多種場合(激趣、講解、分析、解惑等場合)。例如,有位教師在導人之初是這樣激趣的:故事發生在魯鎮的一家酒店,作者為何選擇「鎮」?因為市鎮就像連接城市的「紐」帶,而酒店正如鑲嵌在這「紐帶」上的「鏡子」,顯示了貧富的對立。孔乙己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環境里。這是教師採用設置情境來激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啟發,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關鍵處的點撥、誘導。例如,一位教師講授《祝福》時,向學生提了一個饒有興趣的問題:「祥林嫂是怎樣死的」?學生回答後教師又問:「既然祥林嫂是凍餓死的,那末為什麼她死前要我回答人死後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地獄,死掉的一家人能不能見面呢」?當學生談了自己的看法後,教師又提出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我回答了祥林嫂的問話後,為什麼心理很覺得不安,為什麼又想到自己的答話怕於她有些危險』?並且又說『因此發生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這些描述心理活動的話跟祥林嫂的死有什麼關係」?教師啟發,學生仔細鑽研課文,有的學生居然提出了祥林嫂是「自殺」而死的這個新的看法,並且舉出課文中的原話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教師在學生髮表意見之後,進一步闡述了作者寫祥林嫂的 「死」所包含的深刻的意義。這裡,教師的啟發是通過逐層提問來進行的,啟發和提問是有機聯繫的,因此,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應緊緊圍繞和指向「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深入思考問題——正確回答問題 ——分析闡述問題。 4.教學總結和檢測 一個單元或一篇課文學完之後,教師就要及時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以複習、鞏固知識。總結時,要求學生對單元中的全部課文作一番比較、分析,既要同中求異,又要異中求同,歸納出本單元的文章在選材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等方面的共同特點,以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閱讀和寫作的規律,逐步養成讀、寫的能力。總結之後,還要進行課文或單元測試。測試的依據主要是教學要求和課文的教學重點。一般來說,測試應考查四個方面的情況:字、詞等基礎知識;文體和文學常識;對課文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的理解;作文。單元測試目標主要從這四方面來確定。 三、語文複習目標的確定 複習是語文學習全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環節,是學習語文新知識的結束。複習的主要目標可以確定為三個:熟讀課文,牢固記憶;評論課文,增強理解;反覆練習,熟練技能。 1.熟讀課文,牢固記憶 語文學習是通過一篇篇課文來進行的,即使是單元學習,落腳點還是在一篇篇課文上。熟讀課文,就是反覆閱讀課文,以至牢固記憶。如果說精讀的目標是理解,是在觀念認識方面,熟讀的目標則是在掌握程度方面。理解了的課文,如不反覆誦讀,熟記於心,印象就會漸次淡薄,以至遺忘。理解了而又遺忘了,閱讀的價值就大為降低了。從這個意義上說,熟讀具有和精讀同樣的價值。 有些課文還需要背誦,詩詞、散文、小說的片斷,都應在熟讀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熟練背誦的程度。背誦可以儲存知識,加深理解,隨時體味,這既是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需要,也是文化教養的需要。背誦宜用吟誦的方法,不宜用宣讀的方法。吟誦重在抒發情感,能夠表情傳神,而宣讀的方法卻不能。 2.評論課文,增強理解 如果說精讀屬於純學習的性質,學生是以讀者的身份出現的,評論則要依據主觀認識去做出評價,屬於研究的性質,學生是以評論者的身份出現的。評論的課文,就體類說,文學作品和文言文最為適宜。評論的範圍應當廣泛,可以評論作品和作家,可以評論作品的全部和局部,可以評論作品的內容和形式,可以評論語言文字,也可以評論人物塑造、情節構成以及主題的表達。比如,評價文章的立意、取材、表達技巧、風格、筆法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創作意圖和生活經驗等等。評論課文是一種高級水平的閱讀能力,高中二、三年級的學生必須具備這種能力。評論的方法,應不囿於一種兩種,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如列舉思考題、寫評論要點和評論報告等);可以是回答式的,也可以是討論式的等等。 3.反覆練習,熟練技能 課文練習應貫穿於語文學習的全過程。複習階段的練習是比較集中的練習。特別是在學生語文技能訓練不足的情況下,練習可以說是複習課文的主要目標。 隨著人們對語文教學目的任務認識的不斷深化,不單教科書的編者和教師要設計練習,學生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課文練習。課文的練習包括單篇課文練習、單元練習和階段練習。設計好練習必須反覆鑽研。教師精心設計練習,就可能惠及學生,影響至巨。要抓住「至關重要之若干點」,對課文的關鍵處、精妙處,都要苦苦思索。例如《最後一課》,有一個關鍵處不鑽研就發現不了。為什麼韓麥爾先生在最後一課上反思阿爾薩斯人最大的不幸?這是非常深刻的一筆,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是非常深沉的,都得借韓麥爾先生之口反思法蘭西民族落後挨打的歷史教訓,在亡國的沉痛中,只有反思法蘭西民族才有獨立和富強的明天。 現行通用教材將練習明顯分為「思考」和「練習」兩個層次,前者要求內隱反映,後者要求外顯反應。人教版「九義」初中語文教材將教讀課文練習分解為3個層次,概括了練習設計的方方面面。這3個層次是:理解、分析:引導學生理解和分析課文的思想內容,篇章結構和語言含義。揣摩運用: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入一步,推敲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巧妙所在,並進行動手動口的表達練習。記憶聯想:繼前兩次之後,鞏固、擴展學習成果,進行熟讀和背誦。按照3個層次6個方面去設計練習,既能保證課文練習大的課題始終同一,又能 分步驟地進行全面練習。 現代教學論認為,練習設計具有發展智力的價值,應有利於學生靈活地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創見,允許不同意見,以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可以設計多角度性練習,以培養多向思維能力;設計變異性練習,以培養求異思維能力;設計類比性練習,以培養側向思維能力;設計擴展性練習,以培養創造想像能力;設計反向性練習,以培養逆向思維能力。 編製設計教學目標,特別是設計一學期、一學年、乃至整個初中或高中階段的教學目標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下子設計得完美無缺,更何況教學目標的設計過程不是一個靜態的過程,如果完全按照既定的教學目標施教,師生都容易被束縛在靜止的模式中,個性無法施展、發展,因此一個好的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教學過程中突然出現的問題等,對已設計好的教學目標作必要的補充、調整,使之更加完善。學生也有一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學習目標不斷完善的過程。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46fbb0100fbtk.html) - 語文學習目標的確定_依依_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
※語文常識(名作和名家等)
※語文知識
※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材知識點梳理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項複習題精選
※104個語文常考多音字,一句話總結!超全面,老師家長拍手齊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