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承美德集

  嚴己寬人

  嚴己寬人,是中華民族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準則之一。是一種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優秀品格。是我國樂群貴和傳統美德的一個重要方面。

  嚴己寬人是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操。嚴於律己是一種力行道義,心懷寬廣,情操美好的人格特質。寬人,就是待人寬厚。具體表現為不念舊惡、不計前嫌、不為己甚、不苛求於人。用今天的語言,就是「團結大多數」,「團結那些曾經反對過自己並且已被實踐證明是反對錯了的人」。

  嚴己寬人,是孔子忠恕之道的推己及人倫理思想的理念。孔子主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古往今來,我國流傳許多嚴己寬人這方面的故事。如將相和、婁師德薦才、李世民不計前嫌等等。也留下許許多多關於嚴己寬人的哲理名言。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慎其獨也」、「吾日三省吾身」、「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等等。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衝突是常見的,被人誤會、妒嫉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劉少奇說,「世界上完全不被別人誤會的是沒有的,而誤會遲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我們應該警惕、檢點自己的思想行動。」如果每個人都能「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想己之心想人」,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化分裂為團結,化矛盾為和諧。「人和萬事興」,團結堅強,力量集中,事業就能興旺發達。為此,對青少年學生進行嚴己寬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是提高一個人德育素質需要,也是安定團結、促進穩定、振興中華的需要。

  嚴己寬人教育的現代基本要求:

  1.堅持嚴己自律、自覺「慎獨」。在別人看不到、聽不見的地方,也能警惕自己,謹慎從事,做到「有人在與無人在一個樣」。古人理想的人生是「道德人生」。即畢生修養,追求高尚。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有可能做各種壞事的時候,不做壞事,這叫「慎獨」。「慎獨」道德境界高尚,它不靠監督,靠的是高度自覺。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並不在乎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在與別人發生矛盾和衝突,或對別人的友善行為得不到理解或回應時,他們也不會去挑剔別人的不是和缺點,而是反躬自問,即叫「自反」或叫「反求諸己」。

  從「自反」再進一步,就是「自省」。孔子的學生曾參曾講:「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自省」,是一種嚴格的道德自律,為歷代志士仁人所遵奉。宋代的范仲淹每晚就寢前,必「自計一天食飲奉養之費及所為之事」,如果二者相稱,「則鼾鼻熟寐」;如果不相稱,「則終夕不能安眠,明日必求所以稱之者」。他還每天填寫「功過格」,對自己做的事情區分是非好壞,逐日登記,勉勵自己。古代人尚且如此,今人安能辦不到!教育青少年學生繼承、弘揚這種嚴己自律的精神。努力按照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自己,自覺做到,在校內與校外一個樣,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2.待人以寬,容人之過。魏徵曾先後當過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密、竇建德和唐太子李建成的謀士,這三人都是李世民的死敵。魏徵還曾勸李建成先下手殺掉李世民。可是唐太宗不計前嫌,對魏徵不但重用,而且稱為自己的「一面鏡子」。沒有寬廣的胸懷,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懂得「容人之過」,並不是不要原則,不講鬥爭。對「過」,首先要分清是非,容,是容忍,不是贊同,更不是同流合污。「容人之過」實質是容人而不容」過」,是容有過而改過或願意改過之人。青少年學生之間沒有厲害衝突,很少有大是大非之過,所以,在青少年學生間應大力提倡要寬待人,諒解人。

  3.聞過則喜,改過從善,正確對待批評與自我批評。孔子有一次在評論一件事時說錯了話,有個叫陳司敗的批評他。孔子知道後高興地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孔子把別人發現和提出自己的錯誤看成是十分榮幸的事,這就是「聞過則喜」的精神。「自省」也好。「聞過則喜」也好,都是為了發現自己的過失和缺點,但更重要的是發現了過失應改正它。「改過從善」這本身就是道德修養的過程。教育學生懂得「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重要的是能修養學習,嚴己內省,知過改過,而且持之以恆。

  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道德規範之一,它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做人之道、美德之基。

  「誠」,是人們日常交往活動中對個人行為的自覺與自律。其道德含義有四層:一是指「言行合一」、「內外合一」,口裡說的、心裡想的、行動做的相一致,絕不口是心非;二是「人我合一」,獨處與群處、背後與人前的所說所做相一致,絕不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三是「物我合一」,客觀地看待事物,實事求是,遵循事物的規律辦事,絕不主觀臆斷、為所欲為;四是做事主動自覺,始終保持恭敬、謹慎、誠懇的態度,絕不敷衍塞責。

  「信」的道德概念,源自古代人們祭祀時,對上天和祖先的真誠、坦白。「信」字的創造「從人言」,本義是指人說的話發自內心,說到做到,誠實無欺。《左傳》中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徵」的名言,強調說話要能做得到,不能亂說,要維護話的信用。「信」有兩層含義: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對人有信用。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誠,信也」,又說「信,誠也」,說它們表示的意思大體相同。仔細推敲「誠」與「信」兩個道德概念所指各有側重,即「誠於內而信於外」。「誠」側重指內在態度的「真」,即真誠、誠實、誠懇,真心實意,即所謂「內誠於心」;「信」側重指外在行為的「實」,即守承諾、講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即所謂「外信於人」。後來人們兼取二者之意,將「誠」與「信」合起來用——「誠實守信」,其內涵更為豐富完善。具有真誠實在、表裡如一、遵守承諾、履行約定、無虛無假、不欺不詐等含義。通俗地講,「誠實守信」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表示內心世界與外在行為相統一的道德境界和追求。

  誠實守信在社會道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1. 誠實守信是中華傳統美德內容的核心和結合點 。古代先賢們十分注重「誠信」道德教育。孔子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意思是對人要從文化知識、社會實踐、竭盡忠誠、堅守信約四個方面進行教育。漢代董仲舒提出普通人應該修養「五常德」——「仁、義、禮、智、信」,也把「守信」作為一個重要德目。宋代理學家周敦頤說:「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明確地指出,一切美好道德,都以真實無妄的「誠信」為本源和根基。

  在中國傳統道德體系中,誠信處於核心地位。它是各種美德相互貫通的結合點。人只有「內誠於心,外信於人」,才能將各種美德真正付諸行動。很難設想,一個缺乏誠信的人會有善良、謙恭、友愛、忠於國家等美德。自古以來中國人確信,人無誠信不能立身興業;家無誠信不會和睦興旺;國無誠信不能安寧穩定。「誠信」是一個人形象和聲譽的標誌,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

  2.誠實守信是現代公民的基本道德與社會責任。現代社會是交往型社會。個人、機構、地區、民族、國家之間的交往互動日益頻繁;交往範圍已由親人、熟人擴展到許多陌生人;交往的內容——經濟、政治、文化、科技、藝術等無所不包。人們通過廣泛的交往合作,互通有無,各得所需。人際交往互動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生產力。誠實守信,作為處理與平衡人們各種交往互動關係的道德規則,越來越顯得必不可少。人人自覺遵守誠信的道德準則,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和諧發展、人民團結樂業的基本保證。

  當下,社會上還存在不少違背誠信的現象,給社會帶來了危害。例如:有些企業用偽劣產品坑害消費者;一些貪官權錢交易、假公濟私;教育領域各類考試作弊行為時有發生;一些單位或社區居民拖欠電費、水費、取暖費……。為了維持社會正常秩序,維護交往中他人、社會和個人的正當利益,每個人都應該自覺遵從誠信規則,必須勇敢地承擔起誠信的責任,同任何違反誠信的現象作鬥爭。

  3.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則和資源。有人認為,市場經濟追求利益必然導致不講誠信。這是一種錯誤認識。誠然,有市場就可能發生欺詐現象,這是古今中外任何市場都無法避免的。但從歷史上看,靠欺詐發財的人無不曇花一現。從最基本的意義上講,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契約經濟。維繫交換和契約行為的基本規則是誠信,失去了誠信,交換和履約無法正常進行。千百年來的經濟活動證明,「失信則衰,守信則興」。國葯第一品牌「同仁堂」建於1669年,已有330多年的歷史,31億元資產。三百年老店長盛不衰,其奧秘有二:一是誠信為本,堅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店訓。二是企業將良好的信譽形象變成了創生財富的無形資產。市場經濟當然要講利益追求,但這不能成為不講誠信的理由。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道」就是「見利思義」,就是誠信交易。誠信不但是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則,更是無價的經濟資源。2008年發生的全球經濟危機,其重要原因就是某些大國經濟告管實施金融欺詐所致。

  4.誠實信用已成為我國公民必須遵守的法律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四項規定:「公民的一切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這條規定將誠信道德規範提升到法律層面,使誠信原則具有了道德調節和法律調節的雙重功能。誠實信用原則要求:在當事人之間的利益關係中,尊重他人利益,以對自己事務的注意對待他人事務,保證法律關係的當事人都能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不得損人利己。在不損害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誠信道德規範列為法律原則,對公民來說,如果違背誠信就不單是道德問題,同時也屬於違法行為了。例如,某人如果將拾得的他人巨額財產據為己有,不僅要受到道德輿論譴責,而且還要追究他的「非法侵佔他人財產罪」。同樣,如果他拾金不昧,他不僅表現了誠實信用的美德,而且還模範地維護了誠實信用的法律原則。

  誠實守信教育的現代基本要求:

  作為國家重要的是樹立誠實守信的社會風氣。建立健全誠實守信的獎懲機制。通過規章制度的落實,形成誠實守信有人誇,不誠實守信有人抓的良好社風、民風。

  作為青少年學生的誠實守信教育,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懂得誠實守信的含義及意義。知道,誠信是團結一致的保證,是治國之寶,是立業之基,是做人之本。沒飯吃大不了一死,但不取信於民,國家卻會滅亡,企業會倒閉。個人無信沒有立身之地。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2.內誠於心。真實地認識自己。不為己長而驕傲,不因己短而氣餒;自尊、自信、自立、自強。誠懇地對待他人,友善地對待同學朋友,交諍友,講信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做損人利己的事。獨立思考,追求真理;講科學,不迷信。

  3.外信於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求真務實,不圖虛榮;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出現失誤,勇於承擔責任,知錯必改;有錯不推諉,有功不驕傲。借東西及時歸還,損壞東西主動賠償。慎重承諾,不答應辦不到的事;約定的事情努力做到,一時難以做到,要向對方說明情況。一諾千金,說到做到。

  4.行從於法。「與國人交,止於信」,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講規則,按誠信規則做事;學生要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各項規章制度。樹立法治觀念和維權意識,敢於向隱瞞欺詐、偽劣假冒、弄虛作假等破壞誠信規則的現象行為作鬥爭。講誠實守信,不要「輕諾」,要「重然諾」,對別人許下的諾言,說過的一定要做到;不要輕易許諾,許諾前要三思而行。合乎義則諾,不合乎義,則不諾。對合乎義的諾言,一定要守時、守信、守約。

  5.智守誠信。以義取信,惟義所在。古人云,長大成人、自立於社會要有三條。「人所以立,信、知、勇也」。雖然信擺在第一位,但有「信」還要有「知」。「知」就是指有道德知識,要辨是非,明善惡。孔子提倡守信用,但並不是愚誠愚信,死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孟子對信、義有比較正確的看法,他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上》)。即言之信否,行之果否,一切以大義為轉移,合義者必信,必果,不合義者則不必信、不必果。

  謙虛禮貌

  謙虛禮貌,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內容之一,也是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的規範.

  謙虛禮貌,指人的言行舉止合乎一定的禮儀規範,接人待物,和藹可親,為人平等、公正、禮讓。

  禮貌是人言語動作表現,屬於行為方面的修養。禮,是內容;貌,是形式,屬儀。一般地說「禮儀」,包括國家制度、等級秩序和典章儀式。所謂謙虛禮貌,恭謙禮讓,從屬於「忠恕之道」,是以「仁」為核心的「禮」的組成部分。從廣義上講,謙虛是禮貌的內在本質,禮貌是謙虛的外在表現。兩者基礎是尊重他人,依禮而行。

  禮讓謙恭,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範疇。孔子主張禮讓賢能、禮讓治國,主張對人謙虛和順。注意自己的容貌舉止莊嚴,「貌思恭」、「恭而安」,莊嚴而安祥。恭順禮讓是孔子了解一個國家的政事的手段,「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反對有悖于謙讓的行為。

  在以「仁」為總則的「恭、寬、信、敏、惠、忠、敬、謙、讓、誠」等人際交往具體規範指導下,父慈子 孝,兄友弟恭,相親相愛,比戶可尋;夫婦和順、「相敬如賓」、「不忘貧賤」、「不棄糟糠」者多不勝數;富而不淫、樂賑好施,濟世救窮者為數不少;朋友交往、不忘故舊、不避貧賤、不計年齡、不論遠近、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不絕於書;尊老慈幼、敬賢讓能、獎掖後進、尊師重道等等,不勝枚舉。」

  至於古來史書上記載的恭謙禮讓方面的故事,更是燴炙人口,流傳後代。關於行路讓先、耕田讓畔、居處讓鄰、席讓坐、食讓鮮、分讓財,進屋扣門、先來後到、禮尚往來、文明經商,更是屢見不鮮。總之,中華民族在講禮貌方面是有優良傳統的,不僅為中國人構塑了「中華魂」,也為中國人塑造了「中華形」。

  中國是「禮儀之邦」。謙虛禮貌是一個民族文明進步程度的標誌,也是一個國家社會風貌的時事的反映。對一個人來說,它反映著這個人的思想、道德狀況和文化教育程度。為此,為了提高中華民族素質,在青少年學生中應認真地進行謙虛禮貌教育。

  謙虛禮貌教育的現代基本要求:

  1.對謙虛禮貌有正確的認識。懂得什麼叫謙虛禮貌,其本質內涵是什麼?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進行謙虛禮貌教育有什麼意義。懂得謙虛禮貌是高尚道德修養,是心靈美與言行美的統一,它與資產階級客套虛偽是兩碼事。懂得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各種各樣的行業禮儀規範,而且,它們有著嚴格而瑣細的規範,要經過嚴格的甚至苛酷的訓練。比如商業的「微笑服務」,旅館餐飲業的「站立服務」等。從某種意義講,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禮貌禮儀作為現代文明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外在表現,已成為現代生產力的一部分,正在創造價值和利潤。是合作共贏,結交天下,聯絡情感,不辱使命的重要方略,那種把市場經濟條件下提倡的競爭意識與謙恭禮讓對立起來是淺見無知的。

  2.懂得怎樣做是謙虛禮貌。教育學生嚴格按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範要求自己。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場合恰當地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請、謝謝、您早、您好、對不起、沒關係。別客氣、實在抱歉、給您添麻煩了、感謝您的幫助、歡迎您再來、再見、祝您一路平安等等。

  3.提出一些文明禮貌的具體要求,如在路上遇見師長學友互有禮貌地打招呼,與師長說話要站直、坐正等。「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購票購物按順序」講先來後到,「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路、讓座」,等等。

  4.謙虛禮貌教育應與學校開展的文明觀禮儀教育活動,以及旨在貫徹執行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結合起來,統籌運作,以收到整體效益。

  5.謙恭禮讓要分寸適度。並不是使人一味謙讓,「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在仁德面前就是自己的老師也不能謙讓。並不是越恭敬越好,而是應該合乎禮,合乎禮儀才能免遭恥辱。

  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語出《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意是,天上的日月星辰是不分晝夜,永恆運動,所以「天」是「剛健」的,人應效法天,積極進取,發憤圖強,永不停息。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民族道德精神,它激勵中華兒女一代又一代的拼搏奮鬥,改革進取。

  開天闢地以來,我們勤勞勇敢的祖先,披荊斬棘,鋪路搭橋,譜寫了一曲曲悲壯動人的頌歌。黃帝教民養蠶,製作舟車,炎帝斫木為耒耜,課民以農桑;堯帝設官定歷,率民戰勝旱災;大禹為了治水,13年走遍9個大州,疏通9個湖,開鑿9座山,「三過家門而不入」,率百姓終於治服了水患。商周以來,湧現出許多奮發有為、勵志圖強、自強不息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教育家及無數能工巧匠。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使中華民族能以造紙、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四大發明,為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重大的貢獻。也正是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著歷代眾多的傑出人物,開拓進取,奮鬥不息,為國家、民族興旺發展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傳統,造就了中國人獨特的苦樂觀、憂樂觀:「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自已就是「發憤忘食,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學而》)的。他一生以天下為己任,以萬民之苦樂為苦樂。以有限的生命,成就「三不朽」之偉業;這樣的一生,上無愧於天,對得起道德良心,下無愧於地,對得起列祖列宗。正是有了這樣精神境界,「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魯迅全集)。作為中華民族兒女,要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矢志救國、自強不息、剛強不屈的奮鬥精神,所以,對青少年學生進行自強不息教育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十分重要的。

  自強不息教育的現代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自強不息的含義。自強不息,就是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鬆懈。自強,即在自己主觀上自覺努力。做到自尊、自立、自能、自動、自覺。向上,是動力。向上即是要樹立高尚、遠大而明確的理想和奮鬥目標,並努力追求之。首先要立志作一個有益於國家、有益於人民、有益於全世界、有益於全人類,具有大道德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永不鬆懈,永不停止。

  2.培育自強不息的精神。仲尼厄而作春秋,韓信囚秦乃作說難,司馬遷受宮刑卻完成了史記,曹雪芹家境敗落而寫出不朽的紅樓夢,這些古代名人之所以能成就立德、立功、立言這「三不朽」之偉業,主要是具有在逆境中愈挫愈奮,自強不息的奮鬥與努力的精神。當代青少年生在幸福、順境之中應當自覺培養這種精神,勇於自找苦吃,以苦為樂,不怕苦和累,自覺參加勞動,磨練筋骨,主動到大自然的風雨中遠足、拉練,接受考驗,磨練意志,錘鍊本領,礪志不懈。

  立志勤學

  立志勤學,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立志」與「勤學」兩者之間緊密相聯,它揭示了求知成才的方向和道德之間的辯證關係。只有立下宏偉堅定的志向,才會產生勤學苦練的決心;只有堅持不懈的勤學,才能真正實現宏偉堅定的志向。

  自古以來,志士賢人都十分重視立志向學的價值和意義,將其視為治學、求知、建業、立國的根本。孔子自述「十有五而志於學。」學無常師,「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即使到了晚年仍「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學而不已,闔棺乃至」,一生都在如饑似渴地追求知識。中國古代學子文人立志勤學的名人很多,事迹很生動。其主要特點:

  (1)自孔子始,逐步形成了讀經研史的傳統。漢代「獨尊儒術」之後,儒家經典成為歷代文人立志勤學的範本。(2)求學育人,具有早抓,抓小的特點。少小立志,自幼成才,不乏其人。如唐代的韋述,10歲就讀了2000多卷古書,10歲就撰寫唐史30卷。(3)治學嚴謹,攻讀不輟,活到老學到老。明代的李贄,在50多歲時還拜焦閎為師,學習了三年《易經》,從59歲到70歲,又到湖北龍潭的藝佛院讀書著述整整10年。(4)艱苦勤奮,堅韌不拔,表現了強烈的求知慾和奮求欲。如「頭懸樑」、「錐刺股」、「囊螢」、「映月」、「鑿壁」,都生動地描述了讀書人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堅持自學,不懈不餒,卓有造就的感人事迹。(5)在民間形成了注重立志勤學的時尚。流傳了許多勤學格言,如「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等等。

  立志勤學是求知啟智的根本途徑,是育人成才重要條件。進行立志勤學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立志勤學的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立志勤學教育的現代基本要求:

  1.樹立正確人生觀、學習觀。像古今中外所有偉大人物那樣,少年立志,志在國家,志在人民,志在天下,矢志不諭。把「救國救民」、「為中華之崛起」作為自己人生奮鬥目標,並為實現志向刻苦的學習,無私無畏的學習。

  2.懂得勤奮學習是實現遠大理想基礎的道理,並付諸於行動。學習要持之以恆,要有一個「擠」勁、「鑽」勁、「韌」勁,切忌淺嘗輒止,不求甚解,馬馬虎虎,粗枝大葉。學習中,要講求科學的學習方法,變苦學為樂學,有效地利用每分每秒,提高學習效率。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好學風,要「多思」,要好學好問,既不但向書本學習,更要向能者學習,向實踐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幹。

  3.懂得「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滿招損,謙受益」的深刻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強以不知為知。做到「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見賢思齊」、「每事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學而不已」。

  此項教育應與前途理想教育對接,使立志勤學具有現代意識,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

  團結友愛

  團結友愛,是中華民族人際關係的重要倫理規範,是華夏社會和炎黃子孫繁衍不息、繁榮昌盛、穩定統一的固有精神力量和倫理道德支柱。

  團結友愛作為一種社會的公德和準則,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優良傳統。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仁」即「愛人」的友愛的道德學說,奠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友愛互助、精誠團結的倫理思想基礎。孔子以後的名家大師諸多代表人物,在仁愛互助倫理道德方面又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補充、發揮和深化。像墨子提出「兼相愛、交相利」;孟子提出「仁者無敵」,「得道多助」;諸葛亮提出「集眾思、廣忠益」,等等,使仁愛、互助、團結、協力成為維繫社會發展與穩定的公德準繩和行為規範,並逐步發展成為倫理道德理論體系。

  團結友愛作為一種優良的倫理道德思想和行為,表現於社會歷史生活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如在兄弟之間,骨肉相依、同命相連、相儒以沫;在朋友之間,親如手足、休戚相關、忠誠相交、患難與共;在君臣之間,君明臣賢、肝膽相照、同心同德;在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平等互助、友好往來;表現在人與自然之間,厚德載物,包容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強調人遵循自然規律,保持生態平衡,保持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毛主席講「仁」像現在的親愛團結。團結友愛作為一種道德思想行為和社會公德規範,對於形成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文化,對於推動社會進步和歷史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和推進作用。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傳統美德和精神,不僅在革命戰爭時期,形成了萬眾一心的銅牆鐵壁,匯成了堅不可摧、排山倒海的時代洪流,取得了推翻三座大山的民主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而且在改革開放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今天,進行團結友愛教育,弘揚傳統美德精神,使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團結一致,奮力拚搏,振興中華,發展改革開放大好形勢,戰勝、抗拒各種大自然的災害,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巨大威力。

  團結友愛教育的現代基本要求:

  1.認識團結友愛的強大意義與作用,做團結友愛自覺的促進者、維護者。懂得團結就是勝利,友愛就是力量的道理。從歷史發展看,團結友愛能促進生產發展,集中力量辦大事。偉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在小農經濟佔主要地位、生產力不發達、靠人民並肩勞作、團結互助的產物。從社會安定方面看,團結友愛可以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奪取各項勝利。我國56個民族,提倡、弘揚、光大團結友愛的美德更為重要,這是加強各民族大團結、祖國大統一的基本保證。從個人生活角度看,團結友愛能使人民幸福,精神愉快,安寧和諧,事業有成。

  2.會講團結友愛,善於團結友愛。會關心人、團結人,不鬧矛盾,有了矛盾,嚴格要求自己;會同情人、幫助人,對學習、生活有困難的人,特別是殘疾人,能主動上前幫助,不袖手旁觀看笑話;會尊重人、信任人,不揭人短,不給別人起綽號。不猜忌人,坦誠待人;會容讓人、原諒人,對別人誤傷自己或者錯怪了自己,不要得理不饒人,要允許人家改正錯誤。

  3.正確對待團結友愛,不搞哥們義氣。要為國家、為民族、為正義講求大團結,不要搞小圈子,不要搞山頭、搞幫派、搞不正當的團結。為維護革命團結,要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並做到對自己缺點錯誤不掩蓋,對別人批評誠懇不包庇不隱瞞。此項教育應與學校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結合起來,培養青少年學生具有團結、博愛的意識與能力。

  4.堅持正確交友的原則。忠誠交友。交友對人生非常必要與重要,「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交友貴在忠信、忠誠。朋友關係既沒有血緣的、情感的紐帶,也沒有政治的利害捆綁,只能依靠忠誠、忠信來維繫。忠信、忠誠是交友、擇友、待友的原則、標準和方法。凡朋友,當以「講信重義」為基本原則。在交友時必須「慎擇」,「結有德之友,絕無義之朋」,這是團結友愛持久永恆的深厚與保證,是團結友愛教育的重點與關鍵。

  尊師敬長

  尊師敬長,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規範。其本質是尊重知識、尊重教育、尊重人才。進行尊師敬長教育,這是人類生存、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需要。

  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教」與「政」視為同等重要,主張實行禮義教化。荀子將君師並稱,認為「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唐代的韓愈說:「舉世不師,故道益離」,認為只有尊師重道,整個社會才能按照「道統」的方向順利發展。宋代的蘇軾說:「斯文有傳,學者有師」,認為教師對於發展文化,培養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於歷代提倡尊師重教、尊師敬長,古代流傳下來這方面的故事許許多多。如,《子貢尊師》、《魏照尊師》、《李世民教子尊師》、《張良拜師》、《陸佃千里求師》等等。這些故事生動形象地記敘了莘莘學子不辭勞苦,虔誠拜師的歷程,也展示了師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傳道授業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尊師敬長在近現代更加得以發揚。毛澤東、李大釗、劉少奇、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是尊師敬長重道的典範。他們身為領袖人物,對自己的老師們執弟子之禮;他們博學多才,仍虛心好學,以長為師;他們不僅重視學業的進步,更重視自己品德和意志的修養。

  古往今來,尊師敬長,已成傳統,代代相傳。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為確立人民教師的政治地位,國家決定從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為教師節。經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從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師的合法權利,提高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對中國牢固樹立尊師重教、尊師敬長的良好社會風尚將起到重要的穩定的保障作用。

  尊師敬長教育的現代基本要求:

  1.懂得「國之將興,必尊師而重傅」的道理,自覺做到尊敬老師,尊重老師的勞動,接受老師的教導,服從教職員工的管理。對老師有意見和要求,能善意誠懇地提出來,不許頂撞老師,更不允許打罵老師。讓學生明白:師,是特殊的「長」;師生關係,是特殊的長幼的關係。從這個角度尊師也是敬長的表現。

  2.尊重教師,尊重教育。教育是傳播知識、創新知識、傳遞文明、培養人才的有組織、有目的的活動,是崇高的社會公益事業。全社會重視支持教育事業,這是國家文明的重要的標誌。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育人的文化工作者。全社會都應尊重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教師。尊師重教目的是教育學生通過尊師更好的學習知識,掌握本領,學會做人,傳承美德。青少年學生,應該謙虛禮貌,敏而好學,用好的學習成績不表達不忘老師,感恩老師,回報老師之情。

  3.在尊師敬長教育中,應認真落實尊師愛生的倫理道德規範。教師要用真「愛」獲真「尊」,學生要用真「尊」獲真「愛」,做到你愛我尊,我愛你尊,用愛獲尊,用尊獲愛。實現真誠尊愛,尊愛和諧,消除當前師不愛生,生不尊師的現象。

  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這是人類相生相養的自然情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基礎,是做人的基本倫理道德規範。

  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說是道德的根本。強調「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輿。」墨子提出「孝,利親也,以親相愛」,「父子不慈孝,天下之害也」。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出國家要「申之以孝悌之義」。

  孝是對子女而言的,慈是對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傳統親子倫理道德的基本規範。父義母慈是對子女的倫理義務,是對子女成長的關心、期待、培養和教育;子女對父母的倫理規範是孝,其具體義務,不僅是養親,更要敬親、愛親、尊親。

  我國古代「孝道」形成傳統,認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漢文帝劉恆身體力行,其母薄太后常病,「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三年,奉養無怠。湯藥,非口親嘗拂進,仁孝聞天下。」並且頒布「孝廉法」,作為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之一。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家庭最重要的倫理道德。雖然,被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但不可否認,在沒有任何社會保障的社會裡,「孝」在保障老年人的生存病養方面,在維護家庭的自然銜接與衍進方面,在穩定家庭與穩定社會方面是有其積極進步的社會意義的。毛澤東在戰爭年代,曾指出忠孝問題,他說我們提倡忠孝不是忠於某一個人,孝於某一個人,為國家盡忠,為民族盡孝就是最大的孝。把古代「不獨親其親」,「老吾老」的傳統美德,熔煉、提升為革命傳統美德。在這種思想道德觀念的影響下,許多革命烈士通過盡「忠」去實現盡「孝」,積極投身革命,解放全中華的父老雙親,使其從根本上改善政治、經濟地位,實踐了「最大的孝」,體現了最大的「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進一步繼承發揚了「孝敬父母」的孝道傳統,共和國的憲法中不僅將贍養父母列為兒女的義務,而且在公共福利事業中,建立、發展、壯大了社會主義的敬老事業,形成了良好的尊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氣和健康的社會道德環境。

  當前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繼承和發揚「孝」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青少年學生中開展孝敬父母教育,對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民族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首先,有利於解決目前家庭倫理道德中存在的缺陷問題。可以有效地解決中國進入老齡社會面臨的嚴重社會問題。因為家庭養老在國家社會保障水平低的條件下,仍是絕大多數人依靠的重要形式,特別是在農村。

  其次,有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只有家庭穩定才能社會安定,而孝道在維繫、穩定家庭具有任何其它道德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倡「孝」,明顯優點,一是範圍小,限於家庭,十分具體;二是孝的對象是雙親,與每個人的關係密切;三是鄰里友好、親戚同事之間,易於彼此輿論監督,道德評價,非常直接。總之,「孝」,能有力地把家庭道德建設提到一個新水平、新境界。家庭精神文明水平高了,必然進一步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改善,從而切實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水平。

  第三,有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一個人對父母不能盡孝,不可能處理好和兄弟、親友、師長、同事、集體和國家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孝敬父母,一般情況下在社會上是遵紀守法,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夠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他們不願意因自己的不負責任而累及父母、家庭。這樣的人多了,整個民族的文明素質也就提高了,社會環境也就安定和諧多了,也必然能進一步促進市場經濟的繁榮與發展。

  加強孝敬父母教育,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的基本德目。孝敬父母教育的現代要求:

  1.樹立「孝敬父母光榮,不孝敬父母可恥」的榮辱觀念和人倫意識。懂得「奉事老人,不是封建,不是資產階級思想,而是人類美德」的道理,生活中能自覺地做到體貼、關心、尊敬、熱愛父母.做一個懂孝敬,講孝行的人。在家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減輕父母家務負擔;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經常把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在外地讀書或工作,應經常寫信彙報情況,或經常回家看看,不叫父母掛心;對父母有意見,能有禮貌的提出,不和父母吵架。

  2.提高「孝」的恆久性,和顏悅色的敬養父母。中國人講孝,既重贍養,也重視心裡關懷和內心愉悅。在有些人看來,父母老了,不能自食其力了,做子女的養活父母,使他們吃穿不愁,也就算報答養育之恩了。孔子不同意這種觀點。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孔子強調「敬」,認為僅僅「能養」是不夠的。所以,孝敬父母應在既養又敬,和顏悅色的態度上下功夫。侍奉父母一時一事和顏悅色很容易,但要做到時時處處事事都和顏悅色是很難的。有的子女在自己高興順心時候能對自己父母和顏悅色,而在自己不高興或不順心時候就做不到和顏悅色了,所以侍奉父母應在常敬長勁上下功夫。

  3.繼承尊老敬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在古人理想的「大同世界」中,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強調孝敬父母,並且推己及人。不但孝敬、供養自己的父母,而且能關心和愛護全社會的老人。形成全社會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淳厚民風,讓每位老人安度晚年,老有所養,老有所終。

  4.在孝敬父母教育中,提倡孝敬父母,反對愚忠愚孝。如果發現老人有不正當行為,應耐心勸阻,不要同流合污,要堅持原則,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對老人負責。

  5.對父母在世時盡孝,在過世時要能祭祀。在清明節時不忘緬懷,依照禮儀掃墓敬祖。


推薦閱讀:

【文化】50句經典格言,傳承千年的智慧!
傳承優秀傳統道德理念就是踐行核心價值觀
彌勒若巴喇嘛:宗喀巴大師與六瑜伽傳承
瓷源 丨 景德鎮的世代傳承
家教,要傳承著對老人的敬重

TAG:傳承 | 中華 | 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