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江「攝影達人」行走鄉村記錄鄉愁·台州晚報

椒江「攝影達人」行走鄉村記錄鄉愁

2012年4月攝於仙居橫溪  ▲

2008年10月攝於臨海蘭田

2012年3月攝於仙居白塔

2012年1月攝於臨海小芝

2009年9月攝於臨海嶺根8年來,他經常背著相機在鄉村跑,山區轉,還專門辦了一個村莊攝影展記者趙虹鄉土、鄉情、鄉愁,是人們心底最質樸的記憶和情感,面對日益加快的城市化進程,在多少人的夢裡,故園情愫揮之不去。椒江有一位攝影達人,8年間行走在臨海、仙居一帶,尋訪隱藏在大山裡的鄉村,用相機記錄、定格那些遠去的家園。定格鄉村,記錄鄉愁。3元錢租的「傻瓜相機」讓他入了門他叫洪明輝,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出生在椒江郊區的一個小村莊。1987年,在杭州求學的他見一同學常去湖濱拍照,很是羨慕,於是花3元錢租了一台卡西歐傻瓜相機,也跟著拍,「用的是黑白膠片,攝影在那時是奢侈的藝術,窮學生是消費不起的。」後來,洪明輝買來許多攝影書自學,構圖、曝光,一點點琢磨。慢慢地,找他拍照的同學越來越多,他的自信心也越來越足。參加工作後,洪明輝差不多花光第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人生第一部相機——鳳凰相機。從此,不斷學習、不斷實踐。2003年,洪明輝大著膽子,拿了一張照片參加市裡組織的攝影比賽,居然得了三等獎,讓他歡喜異常。從此,孜孜不倦開始了攝影創作,研究起各種攝影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從事攝影創作10餘年,洪明輝先後加入了省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多幅作品在《中國攝影報》上發表,50多幅作品在國際、全國、省級攝影比賽、展覽中獲獎、入選。故鄉,是他心頭永遠的牽掛如今,48歲的洪明輝,說起老家的村莊,滿懷深情:「我出生在農村,故鄉的小河、田園和村舍,給了我許多美好的童年記憶。我18歲離鄉,現在人到中年,時常會夢回故鄉。」傍晚放學回家時,遠遠看見村口裊裊升起的炊煙,這是他對故鄉永久的記憶。他的老家在椒江近郊,「記得小時候,家裡還留有好幾個大大的飯蒸,和好幾口『七石缸』。那時,我們小孩子頑皮,每每沿著缸沿邊行走,總會引來大人的呵斥。」「台州大道經過我們村,內環3號立交也經過我們村。因為城市建設,村莊被整體拆建了。就在上個月,本想拍一些可留著念想的照片,哪曾想老宅已成一片廢墟。『七石缸』早已杳無蹤影,記憶中的小河和老樟樹也已無蹤影,家宅遺址更是無處可尋。」這讓洪明輝惆悵不已,也更明白了自己拍攝記錄村莊的意義。用相機定格即將消逝的村莊專欄作家熊培雲在《一個村莊里的中國》中寫道:「我的村莊是一個能夠讓我褪去浮華、回歸安寧的所在。」這話之於那些遠去的村莊,雖然熨帖,卻能聞到憂傷的味道。在洪明輝眼裡,日漸遠去的村莊,消失的不僅是鄉土建築,更帶走農耕文明遺存的歷史信息和人文景觀,帶走多少人的夢中家園。哪怕像婺源、烏鎮那樣「保護」起來,少了居民多了遊人,就像一位剛從山裡走出來,滿頭頂著油菜花的村姑給搽上口紅描上眉,終究少了那份質樸和清新。8年來,洪明輝行走在臨海、仙居一帶,尋訪隱藏在大山裡的鄉村,用相機記錄定格那些遠去的家園:「攝影最本質的屬性是真實紀錄。我經常在鄉村跑,山區轉,時常看到去年好好的村莊,今年就毀棄了,觸發我記錄責任。」今年春節前,台州市圖書館為洪明輝辦了一個攝影展,主題就是《遠去的村莊》,受到了市民的歡迎。不少市民在作品前躊躇,說自己看到了遠去的故鄉,看到了逝去的童年。洪明輝說,自己會繼續拍攝村莊,定格鄉村,記錄鄉愁。本版圖片由洪明輝提供
推薦閱讀:

散文 月色鄉愁
鄉愁如煙,闋闋成殤
還有鄉愁嗎?
淺淺的海峽,濃濃的鄉愁
看看余光中的手跡吧,他值得懷念的,豈止《鄉愁》!

TAG:攝影 | 記錄 | 達人 | 台州 | 鄉愁 | 行走 | 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