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傾訴婚姻諮詢:如何評價那些支持「逼婚」的言論

逢年過節,家庭聚會,長輩們逼婚、催婚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哪個單身人士沒有幾段「悲慘」的被逼婚經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打不倒的小強「剩鬥士」。作為年輕人,我們深深體會到被逼婚的苦楚,然而每每我們感嘆生活本來就已不易,還要與長輩的不理解鬥智斗勇時,總有一些觀點讓你的「鬥志」變得有點兒尷尬——那些以「奇怪」理由支持逼婚的言論。雖然不見得說得有道理,卻總是讓人無言以對!於是,小編諮詢了松果傾訴的傾聽者們,看看他們對這樣的言論作何評價。

「只有真正關心你的人才會問你,路邊不認識你的人,才不會管你;你現在可能覺得煩,也會想關你什麼事?但是幾年、十幾年過去之後,時間的沉澱會讓你懂得,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啰嗦,為什麼會這麼勸你,等到父母百年之後,即使你想聽老人家嘮叨,也沒有機會了,失去的才知道珍惜……」傾聽者:首先,「關心」作為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古話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放到如今,「己所欲者,亦勿施於人」也是有道理的。父母的關懷永遠不應該等同於他們的言論、行動,因為好心辦壞事的例子比比皆是,關心並不是父母要求成年子女如何如何的理由。其次,父母現在的逼婚、催婚是對你的傷害,但在這種傷害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會觸及到父母兒女之間最基本的親人關係,也許這就是在多年以後或者他們離開之後你會對他們懷念,甚至生出「情願再聽聽他們嘮叨」的想法。但是別忘了,我們的生活是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的,而當前的狀況是父母的逼婚讓你感到痛苦並且和你的生活理念產生了矛盾——你願意用很久以後對現在的回憶來說服自己聽從父母的逼婚,還是願意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呢?逼婚、催婚和許多年後你對父母的回憶是兩件事情,把它們綁到一起來指責現在的年輕人,顯然是不合理的。「大齡未婚最終的結果就是神經病,不神經也會被神經了……也有獨身而活的精彩的,但只是一張皮,真正的空虛和刺痛只留待無人時自己品嘗,不足為外人道也。」傾聽者:這無疑是戴著有色眼鏡來赤裸裸貶低「大齡未婚青年」。以「神經」來侮辱人,以「不足為外人道」來模糊甚至神秘單身的「壞處」,簡直不要更加武斷!更何況,「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何必要如此肯定地指責人呢?「不論男女超過三十二歲沒結婚,就是不孝,要麼就是生理或心理有問題。認為對的請點贊。」傾聽者:反正我是不會去點贊的!把判斷一個人的標準用結婚的年齡來劃分本來就是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這是對選擇單身或者處在單身狀態的人的一種歧視。簡單地以「有問題」來給他人下定義,是對別人一種強烈的不尊重。同時,孝順與結婚是沒有必要放到一起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本身就值得商榷,所謂「無後」究竟是說沒有結婚沒有後代,還是指沒有「後德」,不能被後人所尊重,也是有待爭議的。還有,老人們對兒女有要求是可以並且合理的,但應該是從「兒女應該如何對待老人」這個角度,而不是「老人要求兒女本身應該變成什麼樣子」。作為成年人,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生活態度不才是正常、正確的生活方式嗎?「現在的孩子都太自私了,不結婚說白了就是太愛自己,以至於達到自戀程度,他們從來沒想過父母在一天天老去,父母不能再照顧你了,父母讓你結婚,就是想要找一個人照顧你,讓他們心上的負擔減輕一點!也許父母明天就不在了,可是,照顧你的哪個人在哪兒呢?」傾聽者:面對矛盾的雙方,站在一方的立場指責另一方是自私的,這種行為本來就很「自私」。有些時候,我會感到奇怪,為什麼總有人不相信我們自身的能力,必須有其他人「照顧」我們才他們會放心?處在單身狀態的人為什麼就不能快快樂樂地生活,很好地照顧自己呢?更何況結婚絕對不應該以「找個人」照顧你為目的,應該是你和你愛的人互相扶持、一同生活。而且,「結婚」和「有人照顧」之間也沒有什麼是必然聯繫——與你結婚的那個人需要你來照顧TA的也說不定啊。「你單身沒事,沒人想妨礙你。但是,至少得考慮考慮父母,父母的心愿無非就是等你結婚生子。」傾聽者:我們每個人都有心愿,心愿是對未來事物的美好期盼。一個人的心愿可以很大,大到「我希望世界和平」,也可以很小,小到「我希望自己可以減肥成功」——那些很大的心愿需要很多人一同努力,它可能是很多人共同的目標;而個人的小心愿,則更應該是對於自己的,是「我希望我可以……」,而不是「我希望你要……」。那不是心愿,而是對別人的要求甚至強迫。
推薦閱讀:

港媒:杯葛諮詢會玩「獻策」 反對派「自打嘴巴」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你看到了哪些非專業人士會感到驚訝的人性的秘密特點?
開張迎客,歡迎大家加入我的交流圈子
心有芬芳,處處陽光——《讀解憂雜貨店》
婚日緣何愁容滿面 婚前心理諮詢增多

TAG:婚姻 | 諮詢 | 言論 | 逼婚 | 支持 | 傾訴 | 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