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他是被世人誤解千年的「亂世梟雄」,連曹操也比不過?

公元912年,梁太祖朱溫被第三子朱友珪殺死在在洛陽皇宮中,屍體被用一塊毛毯包裹後草草埋於寢殿之中。如此死法,恐怕是生前縱橫天下的朱溫沒有想到的,至於身後如濤濤巨浪般的種種非議與指責,朱溫肯定早有預料,但肯定也不會在意。細思之下,作為滅唐而建後梁,開啟五代篇章的朱溫不應受如此千夫所指的待遇,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亂世,身為時代中人的朱溫,若非勇武和謀略,不可能劃地而據,登上時代的高峰;而同樣因為缺乏約束,年紀輕輕就投身軍伍,五代十國那種好勇鬥狠,爾虞我詐、翻雲覆雨的時代特性在朱溫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一言以蔽之,不了解朱溫,你就不了解五代。

朱溫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一個不安於現狀,依靠自身打拚、適時選擇而成功的典範。朱溫出身唐宋州湯山縣午溝里,父親是個私塾先生,以教書的微薄所得支撐家庭。但父親早死,朱溫隨母親到當地地主劉崇家做幫傭維生。雖然寄人籬下,但長大成人後的朱溫卻完全是一副小太歲模樣,憑著一身力氣,在鄉里到處逞強橫行,為當地人所討厭。唯獨劉崇的母親看出朱溫身上的豪強之氣異於常人,對朱溫另眼相看,在很多地方對朱溫給予照顧。

(圖)梁太祖朱溫(852年-912年),宋州碭山人,母王氏佣食於蕭縣,五代十國梁朝開國皇帝。早年參與黃巢起義,後脫離黃巢大齊政權而歸唐。後被唐廷賜名朱全忠,篡唐建梁後又改名朱晃。

有想法,有力氣,不甘於現狀,最重要的是還要有機會。唐朝末年的連年天災,和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引發了黃巢大起義。朱溫在這時辭別母親,加入到黃巢隊伍中,因為作戰勇敢,朱溫在黃巢隊伍中地位逐漸上升。在攻取長安和後續防禦唐政府軍隊反攻長安的戰鬥中都立有戰功。中和二年,朱溫被黃巢任命為同州防禦使,負責長安東面的防務。

在擔任同州防禦使期間,朱溫與唐朝河中節度使王重榮多次交戰,但是敗多勝少,朱溫承擔了很大壓力。朱溫接連上十次表章要求黃巢派兵增援,但均被黃巢身邊親信孟楷扣押不報。這個孟楷也是黃巢的親信大將,是黃巢的左膀右臂。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選擇隱匿不報朱溫的緊急軍情,筆者推測,完全是個人的嫉妒心理在作祟。同樣被黃巢所倚重的孟楷沒有容人之量,不待見朱溫的才能和擔心朱溫在黃巢心中的分量與日俱增,而將朱溫視為潛在競爭對手。在得不到外部支持的情況下,且黃巢因為進入長安後的所作所為導致人心盡失,起義軍內外交困。而朱溫這時也面臨兩個選擇,一是坐等被王重榮繼續消耗直至被消滅,二是向 唐政府投誠,謀條生路,朱溫選擇了後者。朱溫的投誠,將長安的東大門拱手送給了唐政府,使黃巢起義軍長安防務出現了巨大缺口,投誠的朱溫也獲得了唐政府的厚待:賜名全忠,加官進爵。

(圖)五代十國地圖

在配合唐朝廷合力將黃巢擊殺,剿滅黃巢起義後,朱溫隨即投入到軍閥混戰中。這其中,朱溫表現出了超越一般軍閥的眼光和魄力,他重視生產,優待人才,加強軍隊建設,強調軍紀。在軍閥混戰中,朱溫敏銳的認識到,「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政治上的優勢,才有助於他在與其他各路軍閥的爭鬥中脫穎而出,佔據上風。於是朱溫經過幾年的混戰,在公元901年進入關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權,效法三國曹孟德,將皇帝攥在自己手心中,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朱溫最終成為勢力最大,地盤最廣的軍閥。這時的朱溫,環顧天下,已經沒有人再能阻止其登上人生的頂點了。朱溫敢想敢幹,於公元907年四月,逼迫唐哀帝退位,正式即皇帝位,建立大梁,史稱後梁。赫赫唐朝由此謝幕,朱溫也由此成為唐朝的掘墓人,成為開啟五代十國歷史的第一人。

在達到自己人生頂峰的同時,朱溫也把自己推上了歷史的風口浪尖,成為後續史家口誅筆伐的對象。

事黃巢而向唐政府投誠。從一無所有到成為黃巢起義軍中的重要將領,直到黃巢將關乎長安安危的東面門戶—同州的防禦重擔交給朱溫,可見朱溫的能力和在黃巢心中的分量。而朱溫的投誠實處於無奈。在朱溫鎮守同州期間,遇到了強悍的王重榮率領的唐朝政府軍隊的阻擊,進退不得。在這種情況下,朱溫的第一選擇是求救,但等來的結果是黃巢的親信孟凱將朱溫的求救信件全部扣留不報,等於是睜眼看著黃巢自生自滅。而再往深處扒扒,黃巢的軍隊性質也讓人懷疑。歷史有一個細節,黃巢在被趕出長安後,領軍退入河南,在攻打陳州時(今河南淮陽),其先鋒將領孟楷戰敗被殺,還是這個孟楷。由於其是最早追隨黃巢的將領,驍勇善戰,一直是黃巢的左右手。孟楷之死讓黃巢異常悲憤,遂領兵將陳州團團圍困,發誓定要拿下陳州,屠城為孟楷報仇雪恨。在黃巢軍隊圍困陳州的時間裡,因為軍隊沒有糧食,就將陳州周邊的百姓捉來殺死充當軍糧,幾乎將陳州周邊人煙殺絕。在朱溫率兵經歷大小几十次戰鬥將黃巢軍隊趕出陳州後,不僅當時的唐朝陳州刺史親自到朱溫馬前迎接,陳州的百姓甚至自發為朱溫建立生祠來感謝朱溫使他們脫離黃巢軍隊帶來的死亡恐懼。

投唐而最終成為唐朝的終結者。這是朱溫人生的第二次選擇,也是朱溫最被人詬病之處。朱溫投唐後,唐朝上下一度把朱溫當做拯救唐朝的救星,不斷給朱溫加官進爵加以拉攏,而朱溫也確實鞍前馬後為唐朝出了不少力。但此時的唐朝已經是日暮西山,千瘡百孔。大廈將傾的帝國,從根基到外表的徹底動搖已經非朱溫一人之力所能挽回。唐朝從安史之亂所形成的藩鎮軍閥割據狀況,在黃巢起義後愈發嚴重,唐朝中央政府的號令所達的區域和影響日漸微弱。各路混戰不休的大小軍閥,要麼公開不聽唐朝中央政府的號令,要麼對唐朝中央政府的命令陽奉陰違,誰也沒把這個日漸衰弱的中央政府當回事,有實力的更想取而代之。而各路軍閥之間的混戰中,更是只有不斷兼并,壯大自身實力,才能在這個亂世中生存下來。朱溫經過二十年的拼殺,已經成為當時中原軍閥的代表人物,替唐而興,是時代的選擇。如果不是朱溫來終結唐朝,那可能就是另一個張溫、李溫。

與曹操不同,朱溫一生所作所為,其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敢作敢為,不懼非議。在朱溫認為自身實力已經具備可以取唐而代之後,就毫不猶豫的進行行動。在這點上,朱溫表現的比曹操更簡單殘暴。這從朱溫有計劃的清除唐朝皇帝身邊的宦官、文官勢力,到著名的白馬驛之變,都表現出朱溫的鐵血果決、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性格。朱溫替唐而建立的梁朝,既是歷史興替的必然,也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曾經威震萬里的唐朝政府到了此時,號令已經不出皇宮,致使各路軍閥混戰不休,廣大百姓處於生死徘徊的邊緣。一個強大統一的中央政權的出現,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百姓的希望。朱溫所建立的梁的適時出現,也是順天應民,給了中原百姓一個喘息的機會。

不檢點的私生活?這裡所指的私生活,說白了就是所謂的朱溫的荒淫。晚年的朱溫確實放縱了自己,甚至發展到公開宣召自己的兒媳侍寢。這時候,如果張皇后還在,朱溫個人的人生軌跡甚至是五代史都有可能被改寫。張皇后,是朱溫的髮妻張氏,原本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為人溫婉賢淑,知書達理。對內,待朱溫溫柔體貼,並親自為為朱溫選妾;對外,體恤朱溫手下將士,規勸朱溫不要因為多疑而隨意擅殺部下,救了不少將士的性命,深受朱溫部下愛戴。在這樣一位賢妻良母式的女人面前,朱溫個人的性情和行為也收斂很多。但天不與壽,張皇后在朱溫稱帝前病逝。張皇后的病逝,使朱溫少了約束,也少了一個能在精神上給予慰藉的伴侶,晚年的朱溫也因此變得行為乖張。但朱溫的荒淫是否真像我們所見,就像標題上的那個問號一樣,筆者滿腹狐疑,甚至聞到了故意抹黑的味道。眾所周知,滅梁而建的朝代是沙陀貴族李克用的兒子李存煜建立的後唐,而這對父子與朱溫有著不共戴天的世仇,李克用父子以唐朝繼承人自居。在朱溫生前,雙方就互相攻殺不已。在朱溫死後,李克用的兒子李存煜戰勝了朱溫的兒子,滅了朱溫所建立的梁,建立了唐,史書稱之為後唐,並殺盡朱溫後人。這樣更迭建立的朝代,這樣的後續史書記載,又怎會替朱溫所美言呢?

朱溫一生,起於微末,但憑藉自身豪強的性格,敢作敢為的勇氣和義氣擔當,在唐末農民大起義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時代的開創者,這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傳奇。只可惜正像朱溫生前所擔心的一樣,朱溫的兒子們沒有繼承他們老爸的優點,將老爹辛苦打下的江山敗光,歷史從不與權利鬥爭中的失敗者代言,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朱溫,被描繪成一個流氓和背叛的小人形象。如果這就是朱溫的全部,我相信他絕不會成為那個時代的勝者。朱溫一生形象和故事頗似曹操,但行事作風比曹操更直接,決絕,為達目的更加義無反顧,更加鐵血無情,這既是朱溫個性使然,也是那個時代的生存法則。有一位偉人這樣評價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這是一個真正的亂世梟雄。

原標題:聊聊那些五代十國的割據者之一

——終結舊帝國,開創新時代的亂世梟雄

*作者:姜浩,魚羊秘史原創專欄作家。

推薦閱讀:

曹操征烏桓前的一個問題
假如三國時期將領各統一軍相互打仗,誰會贏?
一個外行對曹操墓考證結果表示質疑
陳宮到底想要什麼?
對曹魏九品中正制的看法和相關記載匯總

TAG:曹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