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到底有多危險?

2011-03-17自11日強震發生以來,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險情不斷。核電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質正在日本地區擴散。…[詳細]關於最令國人恐慌的核輻射會不會影響到中國,我們已經在昨天的專題中做出了分析,指出這種擔心很多餘,大家沒有必要恐慌。但是,對於核輻射,我們還有許多可說的。比如,如果每天抽1.5包香煙,那麼這些毒素慢慢積少成多,一年後累積的輻射相當於300次胸透的輻射。所以,核輻射其實並不只和核武器、核電站等等相關。藉此機會,讓我們再來深入了解核輻射,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醫務人員為兒童檢測核輻射核輻射的一些特性

日常生活中的核輻射(點擊見大圖))核輻射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談核色變,而對於輻射這個詞語也相當害怕。事實上,輻射分為兩類,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比如,我們所說的電腦的輻射屬於後者,而核輻射則屬前者。在前一個專題中,我們已經提到過,核輻射就是指一些元素(放射性元素),攜帶有很高能量的質子、中子、氦原子核、電子、光子等等,這些粒子可能脫離這些元素而射出去。核輻射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我們無時無刻地在受著各種各樣的核輻射,空氣、水、食物都是核輻射的來源。只是這些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微小到忽略不計。另外,核輻射對於人體的影響包括外照射和內照射兩種。外照射是指放射性物質直接照射在人體上;而內照射是放射性物質進入空氣、水、植物,通過呼吸、飲水、吃飯等方式進入人體。…[詳細]大劑量的核輻射致人患病、死亡;輻射也是癌症發病率增加的潛在誘因輻射對人體的損害分為確定性效應和隨機性效應。確定性效應是接受的輻射劑量超過一定閾值才會出現的效應,其臨床表現是嘔吐、脫髮、白內障、性慾降低、白細胞降低、各種類型放射病,直至死亡。隨機性效應是指輻射劑量引起的癌症發病率增加,沒有劑量閾值。原則上接受任何小劑量的輻射,都會引起癌症發病率增加。一旦誘發癌症,其嚴重程度就與接受的輻射量無關了。這有點類似於我們平時說的致癌誘因,比如我們常常說某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會致癌。…[詳細]目前日本的核輻射程度對當地人體健康並無直接影響

以上這幅圖表反應了在短時期大劑量輻射之後,人的身體可能會出現的反應。在這裡要先簡略說一下這些天我們都在說的西弗(Sv)這個計量單位。它表示的是一種叫做「當量劑量」的物理量,反映的是每千克人體組織每小時吸收的輻射量的大小。一般接受了超過8西弗(Sv)的輻射,人就必死無疑,所以西弗(Sv)是一個很大的單位。我們在日常的表述中,常見毫西弗(mSv)和微西弗(μSv)。其中,1μSv(微西弗)=0.001mSv(毫西弗)=1Sv(西弗)的10的負6次方。…[詳細]昨日日本文部科學省發布了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釋放出的輻射量的測量結果。結果表明,在距核電站20多公里處每小時最大數值可高達0.33毫西弗,而在距核電站30公里至60公里區域檢測出的最大值是0.0253毫西弗,雖然比正常情況較高,但對人體健康並無直接影響。離得近的地方尚且如此,別的地方當然更不用擔憂。(據果殼網)許多放射性物質一定時間後會自動消失,核輻射也不會傳染實際上,有很多种放射性物質,它們有著不同的半衰期,即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時所需要的時間。資料顯示,核反應堆完全熔解後,會釋放一些較低毒性的放射性氣體,包括氮-16、氚和氪。氮-16迅速轉變為穩定的氧。氪氣很輕,進入大氣後迅速消散,氚氣能量很低,半衰期為12年。當它衰變時,它以穩定的氦氣形式存在,對人類的危害不大。而碘131和銫137是目前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碘131的半衰期是8.3天。這就意味著,大約三個月後,幾乎所有的放射性碘將衰變完而消失了。銫137的半衰期約為30年。根據沉降灰中放射性物質的總量,可能需要採取一些去污和必要的減少輻射措施(如農業,林業等)。…[詳細]前幾天有一張照片在微博上廣為流傳,照片被介紹為媽媽和因為核輻射被隔離的女兒隔著鏡子嘗試說話。實際上,核輻射根本就不可能傳染,是一次性的。核輻射到底有多大危害先例:切爾諾貝利到底傷亡幾何此次福島核泄漏事件一出,許多人都不自覺地想到切爾諾貝利慘劇和美國三里島核泄漏事故。1986年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中,核電站的堆芯熔化,發生爆炸,致使放射性物質彌散在空氣中造成嚴重污染。根據聯合國的資料,1986年4月26日清晨在現場的600名工作人員當中,134人受到了大劑量的照射,患有輻射病症。其中,28人在最初三個月死亡,另外2人隨後也很快死亡。還有,在1986年和1987年期間,大約200,000名救險工作人員受到了一定劑量的輻射。這一大批人處於癌症和其他疾病等後期危險的潛在危險之中。另外,在過去的時間裡,除兒童時期遭受照射後發生的甲狀腺癌症增加之外,沒有發現可歸咎於核輻射的癌症發病率或死亡率的普遍增加。血癌是主要擔心的病症之一(由於其潛伏期較短,只有2-10年,所以是輻射照射後首先出現的癌症),其危險度看來也沒有升高,甚至在救險人員當中也沒有升高。另有一份最新的報告認為,最終將會有4000人因為這場事故死亡,而最早預測的人數是1萬人。美國的三里島核泄漏事故沒有被立刻發現,過了一會兒之後才開始疏散周邊的群眾,但是這次事故沒有傷亡,而從事後輻射量來評估,相當於周邊群眾一人拍了一次X光,對癌症發病率也沒有顯著的影響。有研究表明核輻射對倖存者的健康影響還沒有大氣污染、抽煙大英國生態與水文學中心研究人員吉姆?史密斯研究切爾諾貝利核泄漏和日本原子彈爆炸造成的核輻射後發現,核輻射對倖存者的健康危害相當於甚至低於目前較為普遍的空氣污染、吸煙和肥胖問題。據推測,終身吸煙者一般可能失去10年壽命,35歲時嚴重肥胖者可能少活4年到10年,而距原子彈爆炸震中1500米範圍內的倖存者可能平均僅縮短2.6年壽命。研究人員還發現,對於特定群體而言,核輻射可能會致使死亡率增加1%,與人們晚年罹患癌症的幾率大致相當。被動吸煙引發的心臟病估計會導致死亡率增加1.7%,較重空氣污染則會使死亡率增加2.8%。…[詳細]比起幾千公里以外來的核物質,我們更應該警惕身邊的核輻射吸煙有害健康人盡皆知,以前我們曾經做過專題,披露香煙中重金屬的危害。而實際上抽煙也會帶來核輻射的。2006年11月,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職員利特維年科在倫敦一家醫院遭到冷戰式的暗殺。儘管對於利特維年科的去世仍然存疑,但殺死他的毒素,是一種名為「釙210」的罕見放射性同位素。這種物質在香煙中也廣泛含有。超乎我們想像的是:全世界每年吸煙量高達6萬億根,每根香煙在肺部釋放出少量的「釙210」。如果每天抽1.5包香煙,那麼這些毒素慢慢積少成多,一年後累積的輻射相當於300次胸透的輻射,相當於參觀了12日下午的福島核電站1號機組6次。實際上,在我們的家中也要注意放射性污染,比如某些建築材料由於原料的放射性背景較高,而存在放射性污染物。比如,氡是一種天然放射性氣體,無色無味,就像「無形煙」,它的主要藏身之所是花崗岩以及瓷磚和潔具等陶瓷產品。平均每立方米空間內氡含量升高100貝克,肺癌風險就增加16%。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氡已成為僅次於吸煙的肺癌第二大誘因。…[詳細]直接在核電站面對著幾個出問題的機組,短時間接受到大量的核輻射,這樣當然是很致命的。但是,對於在隔離區以外的普通人而言,核輻射真的還不如抽煙、空氣污染等危險。
推薦閱讀:

服碘為何能防核輻射
福島核災七周年,可怕的不只是輻射魚
核輻射發生後的公眾應急措施
現場檢證:日本到底還有沒有核輻射?
日本葯妝還能不能用?走進日本知名化妝品工廠,實測核輻射值

TAG:核輻射 | 危險 | 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