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儀隴客家文化(完整篇)

神秘的儀隴客家文化(完整篇)

第一節 南 徙

客家人是漢族人民中的一支民系,是在悠久歷史長河、燦爛的中國文明中,孕育了這支優秀民系,也稱「漢族一個系統的支派」,他植根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區,即河南、安徽等省一帶。在歷史各個改朝換代時期,中原人民因戰亂、旱災、澇災、瘟疫、逃荒、巡兵等,及南去的官宦貶謫、避禍者很多。秦皇三十六年春,「駐閩、粵、贛之戌徙民約佔當地人口三份之一以上」。東晉永嘉之亂,中原的客家人避難,從未停止過南徙的腳步,大規模的中原人民(漢民)逃往閩、粵、贛地區。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規模南移,遷入人口約90萬。唐代安史之亂,唐末的黃巢起義,南宋末年元軍大舉南下,大量民眾逃往廣東潮州、汕頭、海南島。這些人多住在崇山峻岭中,之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客家文化。客家人的語言,既非漢語亦非少數民族語,但又保存了漢語不少特色;又非廣東、福建、江西語。他們在歷朝歷代屢遷屢逃中經過了一代又一代的艱苦磨練,養成了一種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堅強性格,非常能適應艱苦環境下生存與發展。他們在廣東、江西、福建等地的山嶺之中,在那裡傳播中原文化和耕作技術等,促進了共同繁榮。

第二節 湖廣填川

「湖廣」,舊省名,元朝時設置湖廣省,其區劃範圍在今湖南省全境,及湖北省的武昌、興山等縣以南,廣東省電白縣以西,廣西省河池縣以東、恩陽縣以南。由於明末清初在四川、陝西等省長達40餘年的戰亂以及旱災,人被虎食為患,四川人口銳減,所存惟兵。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自稱「八大王」的張獻忠率領農民起義軍經陝西、巴中入儀隴,後經湖北至萬縣、涪陵攻陷儀隴,反反覆復與明朝、清朝官府軍隊南北征戰,拉鋸戰長達40餘年,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大將蒙格揮師南部,時張獻忠列寨今西充縣,鰲拜軍兼程進擊,張不幸被叛徒出賣死於陣地,鰲拜分兵追殺全部,破一百三十餘營,斬首數萬級。」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削三藩,吳三桂叛亂殺入四川,蜀川再次遭難。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六年(公元1649年)、十四年(公元1657年)保寧府等地相繼遭旱災、地震,井、河乾涸,四川大鬧饑荒。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7月9日,四川巡撫杭愛疏言:「蜀省久為賊踞,百姓逃亡,所存惟兵」。方家瑛任四川典試官時有一首詩《哀川北》:「七日發閬州,五日達潼川。中江近千里,四顧無人煙,蓬蒿無道路,老樹長原田。豺狼白晝嗥,猿穴啼樹間……兩川萬百眾,光後膏戈鋌。鋒鏑苦未歇,飢疫頻顛連。青磷照梓益,白骨橫巴綿。遺老哭吞聲,至今五十年」。清同治《儀隴縣誌》載:「自崇禎甲戌………,十餘年,人民凋耗過半矣。國朝定鼎初,十三家寇雲涌蜂起,盤踞川郡,尤其者為儀邑,丁壯驅之入伍,老弱男女,身膏原野,其逃在山谷者,又值歲比不登,人相食,繼之以虎災……」。順治初,邑侯劉在宸在儀隴縣城「為保聚計,僅得10餘戶,土著人稀少已可概見」。當時,「公署茫然,僑寓民家,」。「自春徂夏,忽群虎自山中出,約以千斤,相依到廓,居人移避,被噬人者甚眾」。「縣治學宮」俱為虎窟,數百里無人蹤「沃野千里,竟道無行人」。自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起,「廣加招徠,給以荒田,永口為業」。在招民勸耕中,對州、縣官員招民之多寡,予以獎懲。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准四川荒地,官給牛、種,聽民開墾,官府並給以補助。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流民因返故土,「不得阻攔,聽其樂歸」。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准許四川寄外省流民,各督撫、造冊移送四川省給以口糧舟車之方便。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六月二十六日,四川、湖廣總督蔡敏棠疏言:「蜀有可耕之地,而無耕田之民,招民開墾,洵屬急務,請敕部准開招民之例,有力招民者,授以官職之銜」。清政府為了恢復四川經濟出台了一系列招民墾田的惠民、便民、安民政策。贛、粵、閩等地由於兵役之繁,賦斂之重,災、瘟、饑荒之苦,人口之眾,爭土日烈,一直處在民不聊生的境地,在清王朝的政策驅動下,沃野千里、田豐地美的天府之國自然成為他們求生存、謀發展的嚮往之地;儀隴地處丘陵,土地肥沃,森林繁茂,山青水秀,寒暑皆宜,正是他們選擇之地。

【入川時間與路線】 據遷入儀隴的客家人攜帶入川的家譜考證,大多數是在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到雍正年間入儀隴的,也有少數是在乾隆、嘉慶年間入儀隴的。有一家四口由母親攜帶幾個兒子入儀隴的,有父母五口到儀隴的,有與伯侄一同到儀隴的,有的隻身漢子入儀隴,有的是世代友好,同居一個縣或一個鄉,相約分期到了儀隴,有的因無路費在四川大竹縣以160吊錢賣掉兒女,夫妻倆到了儀隴落戶。

由於當時交通不變,來儀者不論經湖南、重慶溯江而上,還是經貴州旱路而至,都是要靠兩隻腳,走很多崎嶇的山路,穿越很多崇山峻岭,跋山涉水,行程至少四、五千里,歷時至少三到四個月。他們在出發前大都是賣掉僅有的田園廬舍,帶上僅有的盤纏,抵達儀隴時,早已行囊空空,有的中途患病而去世,但倖存者毅然前行,達到目的地。有的從江西的虞州出發,經萬縣、重慶、蓬安到儀隴;有的從廣東、貴州到廣安,經岳池、合川入儀隴;有的從廣東韶州經重慶到萬縣、大竹、廣安、營山再入儀隴;有的從韶州到重慶、廣安、岳池、順慶、蓬安入儀隴。有的在經過之地的途中住上半年又前行到了儀隴,也有住了8個月或住幾年後,又輾轉到了儀隴。

【落戶方式與住地選擇】 到儀隴的客家人佔有土地的方式:有插佔為業,即用木塊或竹塊寫上自已的名字,將它插在你看上的那塊荒地上,就屬自已的了;有挽草為業的,即在你看上的荒坡、荒田、荒土裡把草挽個疙瘩,就歸屬自已的了。後來入儀隴的,良田沃地、大塊的田地都被先來者佔去,就只好選擇山坡高嶺佔地為業。有的佃押他人田地,要交租谷和押金,無錢交押金的,便去當傭工或上門漢。還有兼做小生意、兼作手工業,如開打鐵鋪子的,耕田兼行醫的,挑鹽謀生的,還有當和尚的,各顯其能。

客家人十分重視落戶居住地的選擇。一是選擇在壺口形的山彎里,三面環山,一面是一條窄窄的通道;二是住在山上去,因為住在山上可防土匪的侵擾,避免官府的抓丁、服役,較為安全。有山有泉水,有水吃;山上有樹木,製作農具、傢俱、煮飯有木材、有柴燒。所以在客家人居住較多的村子裡,都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逢山」之說。在儀隴的樂興、周河、丁字橋、馬鞍、大風、武棚、磨盤等鄉鎮居住的客家人,對居住地的選擇今也如此。隨著斗轉星移,社會的發展進步,不少客家人今已遷入平壩居住,對居住地的選擇不那麼考究了。

第三節 數量及分布

從儀隴客家人在清朝時期遷入儀隴帶來的家譜考證得知,儀隴的客家人主要姓氏有朱、梁、何、丁、林、張、溫、孫、鄭、許、陳、譚、彭、黃、饒、劉、吳、余、潘、呂、楊、繆等22個姓氏。總人口約30萬人。朱、丁、分布在馬鞍鎮一帶,張、許、陳、梁、鄭、孫、楊等主要分布在周河鄉、樂興鄉一帶,何、譚姓分布在大寅、九龍鄉一帶,劉姓分布在永樂鎮和安樂鄉一帶。人口最多的姓氏有饒、張、許、梁,孫、陳、蔡,分別在3000~5000人以上。客家人入儀後,有的居住數年或幾代人後,又遷往其它鄉鎮去了,但主要分布仍沒有多大變化,還是以樂興、周河、丁字橋、馬鞍等一帶向四周鄉鄰擴展。至今客家人已在儀隴繁衍生息三百餘年歷史,給儀隴生產、生活起到促進作用,促進了儀隴的繁榮,特別是客家人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艱苦奮鬥精神,為眾人稱頌。

第二章 習 俗

客家人的生活習俗,具有獨特性,但長期融入新的地域,很多已被同化,與儀隴其它漢民系又具有很多相同的習俗,現僅將其獨特點記述如下:

第一節 婚嫁習俗

民國時期,客家人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是男方找媒人向女方說親,也有女方請媒人去男方說親的。俗話說:「男家請人說媒,女家望人說媒」。20世紀80年代後,男女青年外出打工常在一起,產生愛情,相互熱戀後,就回到家鄉舉行婚禮,沒有媒人的撮合也就結婚了。

媒人分別到男、女方去說合後,男方到女方家去看妹子,叫「會面」或叫「對面」,由媒人約定時間、地點(一般是約定在逢場天,在街坊上見面),雙方父母帶著子、女相互見面、交談,如果男、女雙方都無意見,男方即領女方的父母吃點心共同就餐,並交禮品、禮金。在民國時期,男方要給女方「打發」布料、手帕、戒指、手鐲等見面禮。20世紀70年代後,多給女方打發現金,貧困者打發幾百元,富裕的打發幾千元。

男女雙方會面後均無不同意見,媒人即領著女方父母到男家去看家境。看了家境以後雙方仍無不同意見,女方父母便報出女兒的出生年月,男方用紅紙條寫上女方的生辰八字,放在自已的神龕上,7天後,家裡沒有什麼破敗之事,就可以合婚,若有打破碗、油漏、倒油、牲畜死亡以及其它不祥之事,則不可合婚。7天後,家裡沒有發現不吉利之事,男家辦上庚帖紙,備兩隻筆和雙墨盒及布料、鞋、禮物,由媒人送到女家,女家請至親辦上酒席,在庚帖寫上女兒出生年、月、日和潤筆禮金,再由媒人送到男家。男家將女方的生辰八字請算命先生合「八字」,若能合上六個字,則稱上等婚,合上四個字為中等,只合上二個字則不宜訂婚。算命先生為了騙取錢財,只要男女生肖不同雞與犬、豬與猴相匹配,就都是上等婚。

決定訂婚以後,媒人帶上女家的母女、姑姑、嬸娘、嫂子、舅母等眾親戚(人數要成雙)到男家,再次看男方的家境,取得眾親們的認同。這也就是認認親戚,以便來往和相逢時好稱謂。同時,也才能決定婚期。凡是與母女一同去的人,男方都要打發紅包,而且給母親和女兒還要打發重禮和衣物。此後,男女雙方協定婚期,在基本取得一致基礎上,男方請算命先生「查年月」(結婚期)。結婚期定了,辦酒前一月,媒人在男女兩家奔走,協商嫁奩等事,有的折成現金,有的請木工到家做嫁奩。男方隨媒人帶上酒、雞、豬膀、茶食、糖果、鞭炮、香燭、紅線等,抬到女家,同時送去「報期書」。報期書上寫的是辦婚宴的日期,包括女子上梳(梳頭)時辰,女子坐的方向,出親拜堂時辰。女家在這天要辦筵席,請親友們來祝賀。20世紀80年代後,這套禮節已經簡化了。結婚期到了,雙方都要大辦酒席3天,所以客家人叫「辦酒」。結婚前一天晚上,男女兩家都設晚宴,叫「起轎酒」,結婚這天叫「正酒」,第三天叫「送客酒」,男家也叫「謝媒酒」,女家又叫「回門酒」。如今已把回門酒改在正酒的當天,新人雙雙回門後,必須返回。

【起媒 哭嫁】 結婚前一天,結婚的小夥子,備辦大紅公雞、紅綢緞、鞭炮、酒、肉、紅包,用滑桿,也有用車去接媒人來家視事。女子在出嫁前幾天的早晚要哭嫁,主要哭述父母叔伯哥嫂的教誨恩情;出嫁前一天的晚上和第二天早上還要哭,主要是以哭訴迎接客人。去聽哭的或不聽的,都要送錢或禮物。20世紀70年代以後農村哭嫁的甚少。

【坐歌堂 裝箱】 結婚前一天,出嫁女要「坐歌堂」,又叫「離母歌」,晚宴後,在正堂屋搭上桌子,擺上茶食,出嫁女主唱。主要唱惜別母女情。有的對歌,氣氛歡樂活躍。坐歌堂之後,女家主婦給女子整理準備明天去婆家所需的衣物、手飾、嫁妝,準備第二天抬到婆家,這叫「裝箱」。

【梳頭】 按報期書上規定的時辰、方向、人選,進行梳頭打扮。首先開臉,用絲線和白石灰絞掉臉上的汗毛,接著進行梳裝打扮。20世紀80年代,已很少有人沿襲舊俗,把頭髮盤起呈餅形,戴上花或首飾。2000年後也上梳,但發形多樣化,不少是去理髮店燙髮,裝扮更漂亮的新娘頭飾。

【迎親】 正酒的清早,男家吹吹打打,由媒人帶領接親的姑、嫂、姐妹2~4人同抬嫁妝的人,抬上禮盒(禮盒是精製木盒,用冬瓜、豆腐點綴色彩,裝成三洞拱橋,中間裝上燉熟的豬肉,兩邊裝上紅蠟燭,蓋上雪白的豬化油)去接親。近年有抬半邊豬肉或用一條刀肉,有的則用冬瓜、豆腐等代替,還有三茶六禮。三茶指茶葉、糖、果,六禮指豬肉、雞、酒、糖、果、大米,是送給六親認親的禮物,表示認定六親了。也有用一方刀菜(一條長形的豬肉)、一包糖代替,送給每一親戚。否則就是六親不認。有的還要「禮行錢」,由媒人去調和。20世紀80年代初,一般一人打發禮行錢1~2元,90年代後,大都為4~10元不等。

【試轎 出親】 出親前,女家長輩長命富貴和夫妻雙全的人,先坐在轎子里,抬著繞地壩走三圈,有的還要踢轎角三腳,潑酒驅邪,以保吉祥平安,此即「試轎」。試轎後出親,扶著嫁女拜祖先後,由哥或長輩把嫁女背上轎去,意在該女不願離別爹娘,但又不得不上轎出嫁,情深難割。20世紀80年代改為扶上轎去,成雙數的送親客,隨著花轎前行。在這之前女家專有叔伯至親站在屋角,鎖好箱櫃,貼上用紅紙條寫有xxx姓名的封條。嫁妝出行後,有些抬轎的、抬嫁妝的,有意把花轎、嫁妝停在街口橋頭,向新娘討煙和糖果,不散不走。花轎抬到地壩邊,抬轎人就向嫁女討禮行錢,得錢後才得起轎三步放下。這時,轎前橫一條長凳,擱一碗大米,插上香燭,放上紅包,還有白酒兩杯,廚師提著菜刀,提著大紅公雞,燒錢化紙,撒米,掐去雞冠尖,滴血於酒杯(說是看吉凶),砍去雞翅尖羽毛,將雄雞從轎頂甩過去(說是「宰煞」),一腳踢倒板凳,拿上紅包,就走了。

【開轎門 扶親】 在送親客中,有一未成年人的小娃(一般都是兄、弟、侄等未成年人)叫押轎娃,由「支客師」(專司結婚禮儀者)用請柬、紅包請來押轎人,押轎娃向轎門作3個揖,掀3下轎門,拿上請柬紅包後即回到送親客隊伍中去,這叫「開轎門」,等到拜堂後,送親客才能到屋,所以有「送親客不到屋」的說法。

送親客開了轎門以後,由夫妻雙全、子女長得好、「命好」的長輩中的老婦人去牽扶新娘柮轎,先用紅帖請下轎,請不出來就拿紅包,名叫「下轎禮」。20世紀80年代下轎禮在20~40元,2000年後下轎禮少則60元多則200元以上,不到滿意數是不會下轎的。民國時期新娘下轎後,便向圍著大轎四周的孩子撒銅錢(20世紀70~80年代後改為撒鎳幣或水果糖),意欲叫孩子們讓路。有的還在堂屋門前設火堆或篩子,目的在於防止新娘是月經期進大門不吉利,不是經期者將篩子一腳踢開,從火堆側邊而過。

【入洞房】 新郎新娘拜堂後,由新郎領新娘轉入洞房,新郎便給新娘揭蓋帕,並用蓋頭帕拍打去新娘身上的灰塵,表示親切歡迎(有的說這是打女人的威風,以後女人才怕男人)。接著喝交杯酒,新郎新娘手腕相交叉端酒杯喝酒。喝完交杯酒,然後端椅子來坐,他人端來的椅子,由新娘給紅包,但不坐下,要婆母端來的椅子才坐下。再由弟妹或晚輩端來茶水,冬天還要送來烘籠等。凡上所述,新娘子都要給紅包、禮行錢。

【迎上親】 新郎新娘拜堂後,支客師用紅帖請上親到屋裡坐。遞請柬,請主家參拜「交禮」,抬一口女家裝好的箱子放在堂上,上親要把鑰匙交給婆母,行禮參拜。收禮後隨即入座吃茶食、花生、瓜子、糖等。送親客給了出席禮和打端盤禮之後,廚師才出席午宴。新郎要去宴席上給送親客斟酒,送親客要給禮行錢,少則4元、6元,多則10元、20元。

【拜客】 上親交禮後,送親客開箱給新人更衣,新人雙雙在堂前拜客。此時鳴炮奏樂,行禮開拜。開拜人必須是子女雙全的父母,或是子女雙全的伯叔。堂前桌上放兩碗米,插兩隻點燃的紅燭,每碗米上放有傳家的器物,如金、銀、玉、手鐲或錢。開拜後按父族母黨老幼尊卑列位請到堂前受拜,受拜者必給新人挂彩紅、給禮行錢,同時奏樂祝賀。拜客結束時,收拜人與開拜人一樣,到堂前領拜後,分別把米碗中盛放的物品及米碗捧給新人,轉入洞房,如果收拜的人不合條件,新人不會接收。

拜客後,送親客走時交有請柬,請乘龍佳婿偕新婦雙雙回歸,叫請「回門」。有的是入洞房第二天清早,娘家派兄弟或車、轎去接回娘家。現在有的是當天回門,有的是新郎隨迎親隊伍一起去迎親不再回門,回門的習俗正在發生變化。

拜完客、送走送親客後已是下午,由新郎領著新娘,帶上香燭、刀頭(一刀長條形豬肉)、酒、鞭炮等祭品,到男方祖墳前去拜祖,祈求祖上保佑夫妻歲歲平安。

【鬧洞房】 鬧洞房也稱花好月圓晚會。擺幾桌茶食,由支客師主持,宣布晚會開始:1、父母、媒人、新郎新娘及來賓就位(民國時期以前叔伯、兄長不參加);2、請父母、「紅葉」(即媒人)和來客講話;3、新郎新娘各敘戀愛經過;4、新郎新娘唱歌;5、在座來賓唱歌;6、活動:有二龍搶寶、仙女含花、雙喜橋、夫唱婦和認物(將量器升子(生子)、鐮刀(連到)亮給新郎看後,叫他們說出其名稱),男女互相喊叫,無論是喊老婆、老公,都要用客家話喊;7、在場人說祝賀的四言八句或滑稽笑話;8、新郎新娘承諾尊老愛幼;9、新人發喜糖喜煙;10、鳴炮奏樂,結束。

在鬧房的人走盡後,由雙全命好的姑嫂姐妹去鋪女家陪嫁的床上用品。邊鋪床上的被蓋床單邊說吉利話,鋪好後新娘要給禮行錢。凡新房及床上用品最忌諱「四眼人」(孕婦)觸摸。

男家在正酒的第二天早上辦席請客,稱謝媒酒,女家在第三天中午辦席請客,叫回門酒席,至親和幫忙的都在一起參加一次性答謝宴會。

【生育禮俗】 出嫁女懷孕離分娩前20天,娘家要帶著雞、蛋、面等,到女兒家「催生」,有預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親過世,由姑嫂催生,中午男方設宴招待。

小孩子出生後,女婿帶著雞、蛋等禮物到岳父母家報喜。岳父母家請親友參加祝賀,還要回送雞、蛋、醪糟、紅糖等物。

小孩子出生後第三天,要給小孩洗澡更衣,叫「洗三」,隨後,娘家要來「打三朝」,要送雞、豬肉、蛋、麵條、糯米、大米、稻穀等及營養品,還有小孩的穿戴、玩具:衣、褲、鞋、襪、帽、小被、背帶、項圈、小鐲、風衣、裙等等(現已將「三朝」和「滿月」並在一起舉辦)。同時舅舅、舅母、姑姑、姨娘等親戚都要送禮。男家至親也得送禮祝賀。90年代後,隨著經濟條件好轉,娘家送禮的一般有十幾挑擔,有的還用車子運送。

第二節 歲時習俗

【過年】 「百節歲為首」,過年視為最隆重、最歡樂的節日,人們早早作好過年的準備。臘月二十四日就是年已到家,要燒紙、放鞭炮,表示迎接,中午美餐一頓,叫過小年,要把住家上上下下打掃一番。臘月三十這天叫過大年,要宰殺禽類,過了這天,禁忌宰殺,要到正月初七、八里才能宰殺。過大年的中午,全家團聚,張燈結綵,歡天喜地進餐。餐前要祭祖,設神位,還要到祖墳墓前去敬祖。進餐時忌諱其他任何人來到門口張望及自家人大聲喊叫,認為這是不吉利。

大年三十天晚上,敬神三次:一是祭灶。祭灶不用葷菜,供水果之類。二是交天(天剛亮)時要敬神,叫出天行,同時觀天。客家人常說:要吃來年飯,三十晚上把天看,若天色亮喻,稻麥空殼多;天色暗喻,稻麥結籽豐碩。三是祭水井。求水井不幹、吃了少病害,祭井後便挑一挑水回家。過年這天,孩子們早就盼發押歲錢了,晚飯後,父母親、祖爺、祖婆要給孩子們發押歲錢,多少不等。晚上大人小孩圍成一團烤火守歲,有的在家看電視,通宵達旦。

大年初一這天早餐後,家長帶小孩們提祭品上墳拜年,老人們給孩子發點喜錢,孩子這天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大人不會過問,這就是客家人說的「大人望使田(使田:客家語,栽秧的意思),大細子(小孩)望過年」的說法。

初一這天,不去走人戶、串門,大都是趕場、逛廟會。新中國成立後也隨鄉入俗了,探親訪友,互送禮物拜年了。

從正月初二起,新婚夫婦要到岳父母家拜第一個年,叫拜新年。拜新年是不能收禮的,娘家反而要重重回贈禮行錢和禮物。

從正月初二到十四這段時間,村民們組織龍燈(彩龍)、獅子敲鑼打鼓,到鄉下登門串戶拜年祝賀,參神(龍燈、獅子、繞房一周)燒紙、放鞭炮,耍龍耍獅的人喊」鬧元宵」,主人家便給大米和紅包,叫「香米香錢」,給多少隨主人便,反正是鬧著玩。到十四這天叫元宵節,又叫「倒燈會」,晚上,耍龍燈、耍獅子、放鞭炮、放焰火,晚上還要擺筵席,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周圍村子的人圍觀,那是最熱鬧、最開心的日子。解放以前還要抬社火,有的人還扮蚌殼、白鶴、漁翁等互相追逐,逗樂嬉戲,老遠的人都打起火把去觀賞,直到深夜,才把龍燈首尾和紙糊的社火、蚌殼等,拿到河邊燒掉,所以叫「倒燈」。90年代後,電視普及了,看電視的人多了,元宵節組織這類的活動也就很少了。

【清明節】 農曆清明節的前幾天,帶領兒孫們背上香蠟紙燭、刀頭敬酒(一刀熟豬肉和兩杯白酒)和米漿與清明菜(野菜)蒸的清明饃(既是祭品,也可食用)去祖墳處祭拜,在墳頭上掛長條形的白紙或黃紙,同時還要培土植樹。沒有掛紙的墳墓叫孤墳,意即沒有後世傳人。培土植樹是按祖輩留下的話去做的:「樹有根,水有源,人有祖,刻骨銘心,永不忘本」。

【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和十五,分別稱為小端午和大端午。過這兩個節,煮肉、蒸包子、包棕子、飲雄黃酒,還要把雄黃酒擦在臉上、手上、腳上,門上還要掛石菖蒲和陳艾,而且還用陳艾、石菖蒲熬水給大人小孩都洗個澡,說是不怕被蛇咬和蚊蟲叮咬。端午節期間,新過門的媳婦,要夫妻雙雙到岳父母家去送節,帶上包子和糖果等禮物,離開時,岳父母贈送衣服、草帽和傘等。

【中元節 中秋節 重陽節】 中元節也叫月半節,即農曆的七月十五日(有的十四)傍晚,要煮肉、備酒、設香案,意即請回老人靈魂回家過節,還要給老人們送錢燒包(也叫燒袱子),在燒包時祭酒。在另一邊燒些錢紙、潑些水飯,說是送給孤魂的,叫「施孤」。這些習俗,至今未減。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除煮肉、雞、魚而外,主要自蒸糯米搗糍巴,或叫糍粑鏌。糍粑要粘上炒香的黃豆面或芝麻、核桃粉子吃,邊吃邊賞月,如果月不明,就向天發問:「月呀,你吃不吃饃(糍粑做成饃),吃饃快出來!」。

重陽節又叫九九節,在農村不很重視,但是祖傳,只是一些有文化的老人約定幾人或帶著小孩登高遠望,老人默默思念祖先,小孩就放風箏玩耍。

第三節 喪葬習俗

老人去世,兒孫叫送老歸山,要設靈堂,供奉死者牌位;要辦筵席,招待前來悼念(祭奠)的父族母黨和親朋好友,這叫「辦夜」。出殯下葬的前一天晚上,去參加追悼的族家,外婆家至親請鑼鼓嗩吶,送祭文、紙燭、祭幛、花圈、鞭炮、奠儀。屬女婿的送給岳父母死後的禮更多,如紙做金山、銀山、金童玉女、車、馬、轎等等。屬一般親友的送豆腐、粉條、海帶、蔬菜等。80年代後多送禮錢了。

凡是來參加祭奠的至親,孝家都要鳴炮奏樂,在靈堂跪拜,同時要發給3~6尺的白布孝帕,這叫「開孝帕」。有的喪家給來客都發3尺白布,稱為普孝。但對前來參加悼念死者的叔伯、舅父等長輩,不能發白布,要發紅布帕,說是長輩不能給晚輩戴孝。

安葬死者的前一天晚上,要開奠祭的「茶話會」,擺些茶食,請族下和外婆家等至親就坐,孝家帶領兒媳,披麻戴孝,跪述仙逝史或父母病情經過及衣裳棺木置辦情況,如果是對父母生前不孝順的,族人或婆家就叫其長跪不起,且要嚴厲訓斥。新中國成立後,有些不孝子女仍怕參加這樣的會。

家人和至親參加祭奠,要寫好祭文。祭文主要內容是為逝者歌功頌德。在哀樂聲中,對著靈柩宣讀祭文,孝子們和主祭人跪拜聆聽。祭文宣讀完畢,將祭文呈給主祭人,由主祭人給禮行錢。祭文分家祭、客祭、靈祭、路祭等等。祭文講究押韻,每句話字數一樣多,4個、5個、7個字一句的都有。有的家庭辦喪事,還有游青山、燒拜香、大開五方、大三獻禮等形式的。對逆子還要責罰其爬沙、跪瓦子的等等。

【封棺、哭喪、發喪、送喪、燒坑、下葬】 出殯前,家人前往瞻仰逝者儀容,表示惜別。然後把棺木蓋上捆固,有的還釘上鐵釘。這叫「封棺」。此時子女及至親們在靈柩前痛哭欲絕,叫「哭喪」。

按照陰陽先生選擇的吉利時辰,由八大金剛(抬靈柩者)用手把靈柩抬出堂屋大門外,這叫「發喪」。靈柩抬出家門,主孝人捧著靈牌,執白幡領著其子女媳婿、侄孫等晚輩,披麻戴孝,走在靈柩前面,一路走,一路丟(冥錢),八大金剛抬著靈柩走在中間,接後的是親朋好友,都是頭包白帕(不得穿花衣服)、手拿贈送的花圈、抬著祭幛布。此時鞭炮聲鑼鼓聲一路不停,這叫「送葬」。中途抬靈柩的歇氣,送葬的孝子們都要回頭、面向靈柩跪下,歇氣後靈柩起行,孝子們才能起跪前行。

靈柩抬到埋葬地點後,先用火紙和五穀秸桿,如芝麻桿、棉桿等,用火紙點燃秸桿放在墓坑裡,燒熱墓穴(即安放靈柩的土坑),叫「燒坑」。然後放靈柩下坑,叫「下葬」。靈柩入墓後,陰陽先生向墓坑及四周撒五穀雜糧,孝子們用自身背後的衣襟兜接撒的五穀,然後倒入墓穴土坑裡,同時取下孝帕、脫掉孝服,把麻絲丟入墓穴,表示戴孝截止,閉上墓門掩上土,下葬禮畢。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五個下落不明的神秘人物,傳言兩個到了日本!
圖文欣賞(神秘的長白山天池)
神秘阜康6億美元北京造芯
人類史上神秘的五個人, 去向至今成迷

TAG:文化 | 神秘 | 客家 | 客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