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期:太極拳之呼吸
作者/王懷 ⊙ 編輯/張宏婉
導讀: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
呼吸 蔡健雅 - 呼吸
呼吸 蔡健雅 - 呼吸
太極拳之呼吸
太極拳融吐納、導引、武術為一體,揉合了許多道教養生修真的要旨,講究呼吸—調息鍊氣。《十三勢行功心解》說:「能呼吸,然後能靈活」。「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心為氣,氣為旗」。還有「意氣君來骨肉臣」,「內煉一口氣」,以及「束肋下氣把襠撐」,「一氣呵而遠」等等。至於如何調息鍊氣,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提出「氣沉丹田」;《十三勢歌訣》中提出「腹內松凈氣騰然」;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要求「氣宜鼓盪」。這些說的都是調息練氣之法。筆者認為,這些指的都是腹式呼吸。
眾所周知,腹式呼吸有二,一種是吸氣時腹部隆起,橫隔膜下降,吐氣時腹部收進,橫隔膜上升,此之謂順呼吸;另一種則相反,吸氣時收腹,橫隔膜上升,吐氣時隆腹,橫隔膜下降,是為逆呼吸。這種腹式呼吸,追根求源,大概也是由道教養生中的練氣方法衍化而來。道教典籍《養生秘錄·中黃內旨》中說:「呼則腎氣升,得土則止;吸則心液降,逢土則息。」土,指的是腹部。所謂腎氣升,乃收腹吐氣時兩腎間的感覺;而心液降,則為吸氣隆腹時前胸區間的感覺。這裡指的是順呼吸。至於逆呼吸,在道教養生中有所謂「抽坎填離」,「水火既濟」之說。抽就是上吸,填就是下呼;坎為腎水,離為心火;吸氣時收腹,自然就微有提肛擴背,氣似乎是由下經兩腎間從背後向上抽吸;呼氣時則似乎是從前面經胸區間向下直達丹田填實(隆腹)。以上兩種呼吸方法在道教養生中並不強調哪一種,所強調的是「氣氣歸臍」,是「水火相見」,強調的是「呼吸廬間人丹田」(《黃庭經》)。「氣歸於臍下,曰調息」(張三丰·道言淺近說),可以說,強調的是腹部的呼吸運動。
《養生秘錄·大道歌》中曾說:「氣歸元海壽無窮。」《養身膚語》中也說:「抱神以靜,氣氣歸臍,壽天地矣。」《升降論》則說:「人能效天地真籬之用,開則氣出,合則氣人,出則如地氣之上升,入則如天氣之下降,一升一降,自可與天地齊長久矣。」在太極拳中,腹式呼吸用順式逆式均無不可,關鍵是要掌握腹部的呼吸運動。「氣宜鼓盪」—「氣如車輪」,呼吸時由下從後而上,再由上從前而下,要如車輪旋轉,「牽動往來氣貼背」,「腹內松凈氣騰然」。要貼背,要騰然,要「呼吸出入于丹田」。由於腹式呼吸,加大了肺部通氣量,按摩了內臟,改善了臟器的血液循環,增強了內髒的功能,這些都無疑起到了健身祛病,延年益壽的作用。一般來說,以養生保健為目的的太極拳運動,大都採用順呼吸;而以技擊為目的的太極拳運動,則採用逆呼吸。逆呼吸在發勁時腹部隆起,橫隔膜下降,人體重心也隨之下降,增加了自身的穩定性,也加大了爆發力。李亦畲在《五宇訣》中就曾說:「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則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太極平準腰頂解》中亦說:「合則放得出,不必凌霄箭。」這些講的都是逆呼吸。吸氣時收腹,隨著收腹,自然就有微微提肛和氣由兩腎間向上緊貼背的感覺,似乎氣是由下從後而上,實際上是在蓄勁;發勁時氣向下沉,似乎是貼背的氣翻轉由前而下,直達於腹部,實際上就是呼氣隆腹時的一種下沉感覺。這就是「收便是合,放即是開」,所謂「合吸開呼」。
上面談了太極拳呼吸之淵源及呼吸的方法,並且提到了「合吸開呼」,但《太極拳運動》在講到呼吸時卻提的是「開吸合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因在於對開合的定義不同。「合吸開呼」是從內勁剛柔變化上著眼定義開合,開為放勁,是外放,是彈開,為呼。合為蓄勁,是內收,是卷緊,為吸。「一氣運弛張」,吸為化,為柔,是弛;呼為張,為發,為剛。而「開吸合呼」,則是從胸廓部的舒張、擴大與縮小上著眼來定義開合,胸廓部舒張放開,為吸,反之則稱為呼。這兩種定義,字面上雖然矛盾,但在實際上卻是一回事。例如摟膝拗步,在蓄時下坐、轉身,手臂向後劃弧,此時吸氣,從胸廓部形態上看為拉開舒張,也是吸氣,從勁路上講是蓄,稱合。而從形態上講則是開。弓步摟膝,掌由耳側前推時為發,從勁路上講為放為開;而從胸廓部形態上來講則是收縮,稱合。但都是呼氣。又如倒卷膿,手臂向後上拉開,劃弧時為蓄勁,稱合;但胸廓部是舒張的,稱開。都是吸氣。退步,後臂前推時為發勁,稱開,但胸廓卻是收縮的,稱合,都是呼氣。如封似閉這一式,如封時,屈肘分掌後坐,從勁路上講是蓄是合,從胸廓部形態上來講是開,都是吸氣;似閉時,弓步,兩手前推為發勁稱開。而從胸廓部上來說,則是內涵稱合,但都是呼氣。可見「合吸開呼」與「開吸合呼」說法雖然矛盾,而實際上卻是一致的,只不過是著眼點不同,說法相異而已。
最後我們再來研究一下,在太極拳運動中,是否整個套路自始至終都要配合呼吸(腹式呼吸)呢?應該說太極拳套路動作都是由一開一合組成的。陳鑫在《太極拳體用》中就說:「太極拳之道,開合二字盡之。」據此,則在整個太極拳套路中,從頭至尾似都可配合腹式呼吸,雖然拳式之間有過渡動作,整個套路從整體上看,其運動速度是相對均勻,但整個運動軌跡,每一點上的速度,卻並不是絕對相等。不過呼吸可深可淺,一次呼吸也可長可短,因之並不妨礙整體上配合呼吸。至於個人的體質千差萬別,肺活量也各不相同,這些只能說明各人的行拳速度不能要求一致,各人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一趟拳(43)式,練10分鐘20分鐘均無不可,配合呼吸想必是不成問題的。需要強調的是配合腹式呼吸,不能勉強從事,要循序漸進,要在正確的動作影響下,自然形成,不能操之過急。如果強行配合,造成憋氣,則於練拳、健身都是有害而無益的。一般來說,初級階段重點應放到動作的正確和規範上,可自然呼吸,然後在某些大開大合的式子中,配合腹式呼吸。難以結合的動作,或過渡動作,則以自然呼吸調節之。在這個基礎上,經過一個時期的鍛煉,逐步過渡,當習慣成自然時,腹式呼吸也就和自然呼吸感覺似乎類似,此時呼吸可深可淺,可長可短,隨著拳式的退、起、仰、引化、收蓄而吸;隨著拳式的進、落、俯、擊打、放發而呼,腹部隨之而運動,呼吸自然,一線串成,呼吸和動作已融合為一個整體。所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水到渠成,心手相應」也。
當然,呼吸還有鼻吸口呼迎氣法、丹田內轉法等等,筆者沒有體會,不敢妄談,只能有待於方家闡釋了:拙文所述也只是一孔之見,不妥之處,尚請廣大讀者不吝指正。
推薦閱讀:
※為了自由呼吸的家庭教育之如何當一年級家長
※一米九的人和一米六的人吸入的空氣是不一樣的嗎?
※呼吸低效還想工作高效?這五個胸廓練習必須做!
※氣溫驟降,鼻炎患者當心了!這幾個穴位讓你呼吸暢快不受罪
※八段錦的源流、動作與呼吸 | 八段錦健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