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米高梅公司宣布破產

米高梅:雄獅的衰老

——米高梅公司倒下的原因解析

摘要:米高梅公司作為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擁有86年的輝煌歷史,曾經紅極一時,被稱為電影業的超級航母,創造了無數的神話,卻因種種原因致使雄獅衰落,本文將重點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解析米高梅公司倒下的原因。

米高梅公司,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之一,米高梅擁有86年的輝煌歷史,創造了無數神話,堪稱電影業的「超級航母」。曾經拍攝過電影史上最出色的影片——《亂世佳人》,創作出歷久不衰的銀幕經典——007,塑造了不朽的卡通形象——貓和老鼠,發起成立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並先後200次摘得奧斯卡金像獎。然而,2010年11月3日,因無力償還高達40億美元的巨額債務,這家公司宣布破產,並申請破產保護。這一消息讓很多人唏噓不已。但在全球電影票房逐年高漲,3D電影掀起狂潮的推波助瀾下,新的電影盛世還在繼續。

一、米高梅公司概況

米高梅公司於1924年4月16日成立於美國,聯合創始人是馬庫斯·洛、塞繆爾·戈德溫和路易斯·B·邁耶,其中梅耶是米高梅公司的靈魂人物。梅耶曾是好萊塢一個小製片廠的老闆,同時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得力經營者。

公司成立後,在總經理梅耶的卓越經營下,很快走上軌道,成為好萊塢首屈一指的大製片公司。

有必要介紹一些當時電影業的背景。當時好萊塢的幾大製片公司都是集製片、發行、放映為一體的超大型公司,意即製片公司只需要靠賣影片就能回收成本、吸取利潤。同時,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期,好萊塢開始步入有聲電影時代,這時的米高梅攫取先機,花大手筆拍攝了歌舞片《百老匯的旋律》,影片場面布景之華麗、歌舞設計之新穎、聲音運用之自如,將電影推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影片最後獲得了第二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1925年,梅耶施出大手筆——推出前無古人的歷史巨片——《賓虛》,影片雖然耗費了公司大量金錢,但同時創造了史無前例的票房記錄,也為米高梅公司贏得了巨大聲譽。

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之前,在梅耶的精心打理下,米高梅一直是好萊塢最大、最有影響的集製片、發行、放映於一身的電影公司,它的雄師標誌甚至成了美國的象徵。

二、破產過程

2009年中期,米高梅影業的債務危機開始顯現。米高梅每年的收入約為5億美元,但近年來收入持續下滑,公司的債務卻高達37億美元,每年需要支付的債務利息就超過2.5億美元。

2009年8月17日,米高梅解僱原CEO哈利-斯隆(HarryE.Sloan),僱傭斯蒂芬-庫珀為新任CEO,斯蒂芬-庫珀曾幫助安然公司解決破產重組的一系列問題,在這破產重組方面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2009年8月,米高梅新任CEO斯蒂芬-庫珀(StephenCooper)上任,庫珀試圖說服債權人同意公司的債權重組計劃,這樣米高梅才能夠繼續以目前的商業模式運營下去。債權重組計劃最終未能通過,債權人堅持認為,尋找合適的收購者才是徹底解決目前債務危機的最佳方案。庫珀同意組織一次拍賣會,吸引潛在投資者的目光並估量目前米高梅的資產。2009年11月12日,米高梅宣布將尋找多種方法來解決目前的財務危機,解決方法包括出售米高梅公司,與其他電影公司合併,或將公司的一些資產拍賣抵債。這是米高梅第一次在官方聲明中確認有可能會被出售。米高梅公司最有價值的財產莫過於多達4000部影視作品的片庫,以及《007》系列影片的所有權,《霍比特》系列影片的一半所有權等等。不排除吸引新投資注入解決這次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米高梅的潛在買家包括時代華納(已經擁有米高梅1986年以前的片庫,也是《霍比特》系列的合作者),奎利亞置業(好萊塢製片人阿米爾-馬林所有的獨立股權機構),二十世紀福斯(米高梅影片的國內發行商),以及獅門影業。

到2010年9月30日為止的法院調查數據顯示,米高梅目前還擁有26.7億美元資產以及高達57.7億美元的債務。這些公司提出的收購價格都遠達不到米高梅的資產,而且只有華納提出的計劃是現金收購,其餘公司都希望採取互換股票等方式進行合併或收購。顯然這樣米高梅無法得到它急需的資金支持,最多只會延緩債務危機而已。

2010年11月3日,米高梅正式申請破產。

三、破產原因分析

以下將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分析米高梅這座雄獅為什麼會倒下:

1、缺乏符合市場的創新。

彼得·德魯克說過企業的基本功能是營銷和創新,米高梅公司倒下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缺乏符合市場的創新。

在那個處於冷戰時期的特殊年代,現實意義和娛樂精神共存成為了當時的一種主導潮流,那時的觀眾就好比是米高梅的一個個客戶,米高梅的影片恰恰迎合了社會潮流與這些「客戶們」的精神需求,才走上了事業的輝煌道路。以007為例,自1962年上映後,就迅速脫穎而出,後續的22部系列電影也為米高梅帶來了122億美元的可觀票房。

然而時代在發展,市場的需求以及「客戶們」的精神品位已經完全發生了變化,近幾年票房好的電影通常都有三個特點:一是情節顛覆過往的思維模式,二是3D特效技術超凡脫俗,三是場面宏大、能夠震撼觀眾心靈。面對這種變化,米高梅似乎沒有跟上腳步,他們仍舊利用原有的故事情節和表現風格繼續007的拍攝。這使得007這個英雄形象在追求視聽震撼的主流觀眾面前,成了一個陳舊、老套的代名詞。除了007之外,近年來斥巨資拍攝的《獅入羊口》、《瓦爾基里》、《騎劫地下鐵》等等也表現得與時代的需求格格不入,不僅情節老套,而且也缺乏視聽的震撼效果,說明寫實主義的劇情片、動作片已不敵科幻片,米高梅僅僅想靠一線明星來拉動票房,這種思路顯然已經OUT了。以至於票房慘淡,顯然,那些湯姆·克魯斯、丹澤爾·華盛頓等老牌影星的號召力再也無法與精美的3D視聽效果相比了。

2、經營模式單一

正所謂逆勢者亡,經歷這些年的發展,影視業的盈利模式已經不再是那種單憑票房去盈利,而是以衍生上下游產業鏈的方式獲得遠遠高於電影製作發行本身的利潤,控的鏈條越長,風險就越低、收益就越大。米高梅曾經牢牢的把集製片、發行、放映全部抓在手中,但在上世紀40年代末,米高梅自己的政策、策略調整都落後了,於是不得不被迫放棄了其他業務,以製片為主業。再加上業務經營的單一、對下游的控制力薄弱,這種種的現狀都讓米高梅只能依靠票房盈利,這顯然不符合行業新的遊戲規則。

然而,在此期間,以時代華納為首的一批電影公司看準了電影產業的「火車頭效應」,在廣告植入,DVD、玩具等衍生品開發,迪斯尼公園建設,院線擴張等上下游產業鏈齊頭並進,不斷擠壓著米高梅的生存空間。

雖然近年來米高梅也在開始與電視機構合作,但是由於進入市場太晚,這一動作已經對於米高梅的病入膏肓顯然已經無力回天。這無不說明著,一直吃老本,被傳統束縛,沒有新思維、新的經營策略,江河日下是早晚的事。就像現在很多老牌的電影公司,很多本土導演都失去了原創,拍出來的作品風格也是千篇一律。

3、產業鏈整合能力差。

1948年5月,美國最高法院根據反托拉斯法作出判決,判定大公司非法壟斷。這一判決要求製作公司只管製片,放棄發行和電影院業務的經營。這就給像米高梅這樣集製作、發行和放映於一身的大公司致命一擊,它的主要財源被切斷了。二戰後,電視開始大量進入家庭,到五十年代,電影觀眾比四十年代少了一半,到1957年,米高梅持續了30年盈利的局面被打破。電影產業發展至今已不再是單靠票房收入來盈利,而是通過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整合各種商業資源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除了影片的發行之外,服裝、公仔、玩具、電視節目、網路媒體、品牌植入等等都是大有商機,在這方面米高梅顯然稍遜一籌,單一的業務模式、缺乏產業鏈資源整合能力使得米高梅只能走進死胡同。背後沒有靠山,沒有傳媒集團做後盾,無法打通產業鏈。米高梅的經濟危機顯然非一日之寒。由於沒有任何有線電視頻道、電視網路或寬頻管道,像米高梅這樣的獨立製片公司自然處處受制於人。

3、「混蛋」的領導——企業戰略無法長期執行

其實,米高梅可以更長壽的,但是不科學、不穩定的的經營戰略讓這隻雄獅再也看不到新時代的曙光。在艱難的融資道路上,米高梅幾經易主,不但沒有涅磐重生,反而病入膏肓,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是在於沒有穩定的經營戰略規劃。

由於連年虧損,1970年米高梅被美國賭業大亨柯克—科克里安恩買下,之後科克里安將資金套現拿去投入賭博業,令米高梅與電影業越來越遠。再後來,科克里安又兩次將米高梅轉賣,兩次買回。就在這麼幾輪買賣之中,科克里安令米高梅盲目地「多元化」,嚴重偏離了電影公司的發展之路。一些買家注入資金挽救米高梅,這也並不是治療病入膏肓的米高梅的良藥,去從經驗上改變或許才是一劑救命的良藥。

如今,已經申請破產的米高梅或許會在哪個財團的麾下再次實現重組,或許,以後的米高梅還會創作出更多更新的作品,或許,007在易主之後會給觀眾帶來煥然一新的試聽體驗。但是,曾經的米高梅已經是一個回憶,雖然仍然是不變的「獅子頭」,但是,心臟已經再也不可能是獅子的心臟了。

4、風險意識薄弱

即使2008年已經頹勢突顯,從數據上來看米高梅的經濟實力仍堪稱雄厚:是時米高梅在摩根大通開有2.5億美元的信貸賬戶,其旗下的聯藝公司(UnitedArtists)也能提供可觀的資金支持,據米高梅當時CEO哈里-斯勞恩透露,只要以聯藝的名義發行影片,他們隨時可以從放在美林公司的5億基金賬戶中支取電影製作所需要的費用。當時,米高梅的貸款額為37億美元,每年需支付的利息就高達3億美元。樂觀的斯勞恩卻發覺不到如此高的利息是多麼恐怖的殺手。最後為他的樂觀付出了慘痛代價到了2009年中期,米高梅影業的債務危機開始顯現。米高梅每年的收入約為5億美元,但是每年需要支付的債務利息就超過2.5億美元,占收入的50%以上。

5、人才的缺陷——功臣梅耶的離去

1957年,米高梅持續30年的盈利局面首度被打破。而在公司內部,創始功臣梅耶與董事會和助手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終不得不離去,讓米高梅上下更失去了力挽狂瀾的信心。在這裡我們可以說,梅耶是同米高梅的開國皇帝一樣,他把米高梅帶上巔峰。然而這種奇蹟般的輝煌,卻迷濛了米高梅的雙眼,他如失去了對電影界的敏感性,1951年,梅耶在美國新興的電視行業對電影的挑戰面前拿不出招數來,被迫辭去了米高梅公司總裁的職務。但是自從梅耶離去之後,就沒有像開國功臣般的領袖人物帶領著米高梅,沒有創新敢於挑戰的勇士出現。

一個擁有170座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公司、曾經的美國影壇雄獅米高梅,倒下了。然而,它所滲透出的意義和影響,卻是漫長而深遠的。


推薦閱讀:

惟佑漢唐:美國印太戰略新鮮出爐,讓人倍感老美之無奈
十大美國黑幫電影
美國獨步中東
愛在美國的日子 愛在美國的日子 卷一 除夕之夜(2)
9.11五周年將至 64%美國人做好再次遭襲準備

TAG:公司 | 美國 | 破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