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故鄉的回憶

故鄉的回憶

(2009-06-04 21:14:41)

我出生於鎮川「瓦崗寨」---一個地理和名字都頗有氣勢的村子。  鎮川過去叫鎮川堡,是個有著四百多年歷史的古鎮,被稱為「旱碼頭」。小時候不明白,我們身處一馬平川的地方,為什麼住在高高的山上?  爺爺說,那年月兵荒馬亂,打家劫舍的流寇太多,很少有人願往川道里住。再說那時好多人家都喂毛驢,馱水運煤都使喚它,沒覺得多不方便。因此,他們老弟兄倆做生意攢了一筆錢後,煞費苦心地選擇了這塊背山面溝、藏風聚氣的地方,花了不少銀兩買下來,箍起一線七孔石窯。據我父親講,這一溜看起來非常氣派的窯洞的建成,在當時的瓦崗寨影響不小。  星移斗轉,彈指間幾十年過去了,先是奶奶、後來是爺爺的故去,讓這個留下我許多童年回憶的地方,變得愈來愈遙遠。後來,在老家居住的大叔一家也搬到了街面上新修的小樓,無人居住的老院雜草叢生。  近年,曾數次專程和順道回老家,在空空如也的院子做片刻停留。每一次,內心都感慨萬分,物是人非的蒼涼,讓我胸中湧起無限的悵惘。今年清明,與父親和弟弟一起回老家上墳,我一邊拿著數碼相機在院子里不停地拍照,一邊回想著在此渡過的快樂童年,不禁黯然神傷……  雖然在老家只呆過短短几年,但留下的映象卻是終生難以磨滅的。在這天地混沌黃風漫卷的時節,在記憶的沙灘上撿拾過往歲月留下的貝殼,突然覺得那些日子並沒有遠去,而像珍珠般在腦海中閃爍,每一粒都是那麼珍貴!  父親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榆林工作,母親在鄉鎮供銷社上班,我被寄養在乳媽家裡。乳媽家和奶奶家只隔著一道礆畔,奶奶隔三差五過來瞧我。就這樣,我在乳媽的哺育和奶奶的照應下健康成長。後來,母親因種種原因不再上班,便帶著我像候鳥似的在榆林呆一陣兒,在老家住一段兒,然後再到橫山的外婆家過一程子。到我有點懂事時,在老家的小學念了兩個多月書,因外婆有病需要照料,便隨母親一起去了橫山,插班到表姐所在的學校念書。幾個月後,外婆去世。為了讓我上學方便一些,父母終於在榆林安下了家。至此,我徹底離開了故鄉。記得那時只要一放假,我便吵吵著要回老家去看乳媽和奶奶,幾乎我所有美好的童年記憶都和故鄉有關。以前,零散地寫過一點有關故鄉的文字,沒仔細思量過那塊生我養我的土地,在我生命中所佔的位置。這個春天,因病蜷縮床上的我,心中突然湧起一個念頭,想將有關故鄉的思緒梳理一番。              一、老  井  已故著名畫家陳逸飛畫過一幅油畫,叫做《故鄉的回憶》,畫的是周庄的雙橋即「鑰匙橋」。我想,如果要截取一個畫面代表故鄉的話,無疑應當是山根底那口老井了,雖然我從未在那口井中打過水,但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認識到那口井的重要性,那是村莊的生命之源!  老井距坐落在山腰上的家大約二里多地,全是上坡路。我家是市民,不用種地,擔水便成了家中最重的活。每天都要用水,自然每天都得擔水。因為路遠,扁擔磨得肉皮痛,擔水的人們大都戴著厚厚的「墊肩」---由那種耐磨的土布或舊衣服,裁成或圓或方的形狀,疊縫在一起,中間挖個洞,前邊剪開往脖子上一套,用布條系住,能夠起到保護肩膀的作用。  我們居住的那個村子不算小,方圓幾里只有一眼井,因此,擔水的路上不時會碰到挑著或空或滿水桶的人,加之村子裡好多人家都是親戚,見面不免要打個招呼或寒暄幾句。村中央的礆畔頗為寬闊,有一棵老榆樹,樹下安有石床,人們擔水路過此地時,多半會放下水桶,扁擔往中間一搭,坐下歇一會兒,嘮嘮家常。所以,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擔水是件蠻有趣的事,常喜歡跟大人們去擔水。  一日,在家中沖好一杯咖啡往陽台茶几上端,由於水倒的太滿,杯子里的咖啡隨步履晃動,幾乎要潑灑出去,我隨即將另一隻手中握著的長柄勺輕輕捺向搖擺的水波,這一著果然靈驗。就在那一瞬間,我突然想起,那時鄉親們去擔水時,為防止千辛萬苦擔來的水灑出去,常將一塊小木片或一片闊大的菜葉浮在水桶上面。透過這些來自生活的智慧,可以看出水的來之不易。  我們現今所著力打造的節約形社會,提倡節水、循環利用水資源,城市裡用處理過的中水洗車、沖馬桶,其實這種理念許多年前我的前輩們就身體力行了。可以說,奶奶對水的利用發揮到了極致,她從不捨得倒掉用過的水。記得那時家裡的地上經常放著好幾隻陶瓷盆,洗臉用過的水被集中在一個大一點的盆子里,用來洗衣服或者擦傢具,爾後潑灑在黃土院子里,清掃的時候就不會起黃塵了;洗菜水則用來澆院子里的小菜園。每到下雨天,窯檐石下便大大小小放了許多接水的容器,收積起來的雨水澄清之後就成了生活用水。受此家風影響,我向來比較注意節約用水,家裡的馬桶雖然是節水形的,但感覺出水量還是有點大,便往水箱里放了兩個裝著水的瓶子,時間長了,節約的水還真是不少。總覺得全自動洗衣機太浪費水,所以很少用自動洗衣功能,而是一邊洗,一邊用一個較大的盆和浴盆過水兩遍,再一起甩干,夏天則用容量較小的迷你洗衣機。  若干年前父親尚未退休時,身在水利行業曾深受缺水之苦的他,為家鄉做了件好事,山上修起水塔,壓上了自來水,父老鄉親們從此結束了到老井挑水的歷史……  又若干年過去了,深感山上居住不便的鄉親們,大部分移居到石畔下、山根底,爺爺他們過去不屑居住的川道里,箍起一排又一排新窯,其中不乏樣子新穎帶涼台的二層小樓,當你乘坐列車途經小鎮時,那一幢幢歐式住宅不禁讓你眼前一亮,為小鎮的變遷感到欣慰。  與之相比,山上的老村卻人煙稀少,變得越來越荒涼了,即便有人居住,也大多是從更深、更遠的山裡來小鎮上討生活的被當地人稱之為「後山」來的移民。  每次回老家,我更多地將目光投向那承載著村莊人文與歷史,古樸依然的老村,檢視時光留下的印痕,在坍塌的牆壁與荒草中尋覓被歲月淹沒了的溫情脈脈的日子以及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那不是用幾行短短的文字而是要用一部大書來詮釋的……為此,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那些發自心靈深處震撼靈魂的文字,從來都不是輕鬆的。              二、老  院  仔細算來,我在老院渡過的時光是非常短暫的,大約只有五、六年,加上上學後寒暑假回去的日子,怎麼也超不過七年。因為那時年紀小,所以對許多事情的印象都不是很清晰,我對故鄉僅存的記憶,多半是我年歲大一點時假期回鄉的感受。  坐落在山腰上的老院四方四正,十孔介面石窯呈丁字形擺開,最早修起的是正面的七孔,後來爺爺又在側面平出一塊地,新修了三孔石窯。以當時的標準看,老院可謂生活設施齊全,呈三角狀擺布的石碾子、石磨、豆腐磨,是當時鄉村生活的必需品。院子里有個幾人深的窖,是冬天裡用來儲藏土豆、蘿蔔和蔬菜用的,兩個大石床可以晾曬東西,兩間驢棚後來成了放柴碳的地方。  老院有一棵桃樹、一棵梨樹、兩三株蘋果樹,院牆外的山坡上還有幾株棗樹。每到春天,紅的桃花、白的梨花,將小院妝點的異常生動。牆根底的菜園子在爺爺的精心營務下,不時有新鮮蔬菜成為餐桌上的美味。錯落有致色彩紛呈的小菜園,彷彿一幅印象派油畫,極具美學品味:一小畦韮菜從春天到秋天生動地綠著,並且越割越旺,無論用來製作葷菜還是素菜都十分提味,益肝健脾、行氣理血,故被叫做長生草;近幾年超市的蔬菜檔里,可見到許多集觀賞食用於一體的時尚的彩色蔬菜,而早在多年前我爺爺就開始種植了。我家菜園子里的西紅柿有紅色和黃色兩種,個大、肉厚、汁多,放學回家順手摘一個,洗凈了生吃,生津止渴、爽口開胃;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南瓜做為保健食品,愈來愈受到大家喜愛。小時候,南瓜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每年春天,爺爺都會在石頭壘成的院牆下點下若干顆南瓜籽,瓜秧順著矮牆攀爬,開花、結果、一天天長大;還有一種叫做刀豆的藤蔓類植物,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映象,我後來才知道,這種豆莢形似刀,開淺紫色蝶形花,結深紫色扁豆角的蔬菜,具有鎮靜和抗癌作用。那時,爺爺的小菜園周圍,每年都要套種上一圈刀豆和玉米,豆蔓爬在玉米稈上相映成趣,煞是好看。  現在回想起來,爺爺的小菜園為我們提供的不僅僅是真真正正的綠色食品,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養分,是一種自力更生自給自足自在悠然的生活方式。  去年冬天的某一天,去超市買東西,面對著豐富的商品,突然意識到快要過春節了!現在人們的生活好轉了,年卻過得越來越簡單了,年味也愈來愈淡了。  記得小時候在故鄉,一進臘月人們便忙開了,老院的碾磨很少有空下來的時候,不時有人來磨面、碾米、壓糕,碾磨跟前經常能看見鄉親們忙碌的身影。有時好幾家人在排隊,相幫著滾碾子、推磨,很是熱鬧。平日大多閑置的豆腐磨,臘月里也歡快地轉動起來,乳白色的豆糊不斷地從石槽口流進下面的桶中,最後變成鮮美幼滑的豆腐。那時過年的食品好豐富啊:米酒、油糕、黃米饃,酥肉、燒肉、清蒸羊肉……數量不多種類不少,奶奶不厭其煩地做完這樣做那樣,連醋醬都是親手做的。  不能否認,現代女性在過日子的技能方面,遠遠落後於我們的先輩。她們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憑著一雙巧手和骨子裡的執著,在這片苦焦的土地上,變戲法似的創造出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那些樸素、平實的日子雖一天天遠去,卻在我的成長經歷中留下重要的一頁。老院的碾磨從未在記憶中停止過轉動,童年往事依稀,多少歲月流淌而過……               三、老  人  老院有兩家住戶三位老人,即爺爺、奶奶和大奶奶。大奶奶是大爺續弦的妻子,和奶奶是親姐妹,姐妹做妯娌,少了許多紛爭。只是大爺爺去得早,老院便只剩下三位老人。  奶奶和大奶奶都是小腳,爺爺年輕時忙於生意,於是,兩個小腳女人撐起了老院的一片天空。  先來說說大奶奶。我映象中的大奶奶慈眉善目、樂觀開朗,總是笑吟吟地,一點也沒有長輩的架勢,我們總愛圍著大奶奶打轉轉,她呢一點也不覺得鬧,一雙小腳顫悠悠地出來進去,一陣兒也閑不下來,沒事時常端個鍋蓋大的柳編笸蘿,盤腿坐在石床上撕棉絮。用了多年的舊棉絮,經大奶奶那雙皺巴巴粗糙的手撫弄多遍之後,即刻變得蓬鬆柔軟。撕好的棉絮一層層褟好,冬天就可以用來裝棉衣了。時光從指縫中一點點滑落,大奶奶手中的棉絮好像永遠也撕不完……  大奶奶極愛龐孩子,她最疼的是我的叔伯弟弟,對他的寵愛可以說是到了無原則的地步。於是,我的這位叔伯弟弟成了村子裡有名的跳皮孩子,隔三差五做點不大不小頗有創意的「壞事」,惹得大叔心煩,想要教訓他,大奶奶自然全力阻攔,為這事母子倆沒少鬧矛盾。  大奶奶身材比我奶奶大,嗓門也比我奶奶高,雖然長著一雙小腳,卻是一副乾脆利落的樣子,她先前有過一個丈夫,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嫁給了大爺爺,來到老院,姐妹倆一起說話、做事,營造出老院一片祥和溫馨的天地。  爺爺是個寡言的老人,我們都有點怕他,他一皺眉頭晚輩們心裡便直發毛,躲得遠遠的,生怕挨訓。爺爺早年是個貨郎,挑著貨擔走村串戶,養家糊口,憑著勤勞的雙手積攢下一點家底,然後開始做大生意,好像是皮毛生意,走包頭上內蒙,據說在爺爺那個年代做為旱碼頭的鎮川就和天津口岸掛上了鉤,爺爺他們生意紅火的時候,是通過發電報傳遞消息的。後因戰亂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家道中落了。解放後公私合營,爺爺被組合進了合作社,土地改革劃定階級成份時,給我家定的成份是小販,每每看到地主被游斗,老人們便感慨,幸虧後來日子不怎地了,否則孩子們不定會受啥牽連。  留在我記憶中的爺爺,是那個面帶幾分威嚴,脖子上吊個旱煙袋,每天早晨掛著個空籃子出門,下班時籃子里裝了好東西用手帕苫著,慢悠悠從溝底走上來的爺爺。那時,左鄰右舍多為「農業社」的社員,吃商品糧的市民不多,像我爺爺這樣每月能領到一份為數不多的固定薪水的「公家人」更是不多。加之爺爺在街上的雜貨鋪上班,來來往往賣東西的人不少,總能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尤其是遇集的時候。所以,爺爺臂彎的那個竹籃子里,經常會變出好吃的東西來,什麼瓜果李棗桃杏。所以,我們總愛站在礆畔上等爺爺回來,看著他微微彎曲的身影出現在溝底,然後一點點變大,我們簡直要雀躍了。空閑時間,爺爺總在菜園子里伺弄那些蔬菜。於是,老院里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  奶奶走後,晚年的爺爺變得更沉默了,常常一整天都不說話,讓晚輩們有點不知所措,不敢隨意和他搭訕。我的父親也是一個不怎麼喜歡言語的人,不善於和人交往,但內心卻很豐富,常用一把二胡抒發內心的情感。近年來,感覺自己的話也越來越少了,只想把許多的思緒付諸文字。於是,我知道了,有些東西是緣於骨子裡的,歲月也無法改變。  最後該說說我奶奶了。奶奶最大的特點是「愛好」。從院子到家,一切都井然有序,我家的炕攔石和鍋台,是用炭蘸清油(我們現在所吃的植物油)磨成的,黑明黑明的,炕圍子刷的是那種暖色的黃油漆,青磚鋪地,窯掌里放了一溜高低大小相同的瓷缸,中間那口是盛水的,其餘的放糧食和雜物,冬天用來淹菜。就是在用水奇缺的情況下,奶奶從不允許我們用用過的水灑地,嫌磚上會留下水漬,前窯架子上的一對紅門箱和上述物什,被奶奶擦得纖塵不染,一點也不誇張地說,都能照得見人影。  那時,鄉下人常用紙囤放東西,即用廢舊的紙箱浸泡成紙漿,找一大小合適的瓷缸做模具,將紙槳摻上膠泥捶精道後拍上去晾乾,里外用紙糊了,用來放糧食不會生蟲子。就像我家的炕圍子有別於那些用舊年畫或報紙裱糊的一樣,我家的紙囤自有別具一格之處,奶奶從不用我們寫過的作業本或廢香煙盒糊紙囤,而是用潔白的大紙仔細地粘好了,然後再貼上一幅大紅色精緻的剪紙,極具裝飾作用。去年春節前,我在一家賣家居用品的店鋪,淘到一個玉米皮編的收納筐,喜滋地往樓上抱,走在樓梯上冷不丁就想起了我家倉窯里那幾個貼著剪紙的紙囤,突然想到我愛收拾和布置家的愛好是由我奶奶那裡繼承來的。裝修新房時,我特意弄了口熏木製作的水井和一個微型石磨,擺放在石頭貼出的礆畔下,又找來一些諸如燈樹、馬勺、老碗等舊物什,為的是營造一種夢裡田園的感覺。  奶奶身上的衣服,從來都是既合身又乾淨的;奶奶的頭髮總是一絲不亂地盤在腦後,罩上一個髮網用簪子別住,漆黑漆黑的,不知她那時是用什麼辦法護理頭髮的,最奇怪的是到老都一根也沒變白。並且我的父親也遺傳了這一特點,七十歲的人了,一根白髮也沒有。奶奶也特別會做飯,雜麵(豆面)擀得薄如紙,米酒做得香噴噴,別的家常便飯就更不用說了。村子裡的人都說奶奶有福,現在想來奶奶的確是有福的,三兒三女都工作了,其中還培養了兩個大學生、一個中專生,又走在了爺爺前邊,不用承受失去親人的痛苦。但願奶奶在另一個世界,也能享有她該享的福分。    老人走了多年,老院已經荒蕪,惟有老井還在,汩汩的滋養了一代又一代人……  日月如梭,回首生命的源頭,許多真切的往事變得模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墜入了時光的深谷。茫茫宇宙,漠漠時空,每一個生命的到來都有許多緣源,那些滲透在我們血液中的東西,那些在我們心靈中日夜迴響不絕的東西,終有一天會慢慢顯現出來。於生俱來的潛質,後天的不停探索和追尋,使我們不斷地從蒙昧走向光明。在一場場生命的接力中,人類正變得日益睿智和深刻。  歲月不居,人生無常。然而,只要心中有夢,生命便不再荒涼,就像爺爺的小菜園,有播種就會有收穫;就像故鄉的老井,永不幹涸!  斯人已去,靈魂宛在;回眸故鄉,解讀人生。因為,沒有過去就沒有未來


推薦閱讀:

晨起看故鄉
還鄉故事: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回不去的故鄉 融不進的城市
春風又綠了麥田

TAG:回憶 | 故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