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寺院布局與供奉對象
我國的佛教建築是一大瑰寶。佛教興起公元前5-6世紀,起源地在今尼泊爾,創始人釋迦牟尼。大概在公元前後開始在中國流傳,所謂佛法東傳,白馬西來。現存最早的佛教寺院是洛陽的白馬寺。此外還有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金五台,銀普陀,銅峨嵋,鐵九華,分別是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都有大量的佛教建築群。當然還有中嶽的少林寺,也是威名赫赫。佛教的傳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建築而言,剛開始只是帶來了「塔」的概念。當時又叫浮屠,常說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是用七級高的塔比喻其人的功德之高。不過那時的「塔」其實就是佛教徒的墳冢,常埋的是他們的骨灰。因為佛祖火化成的舍利子就是供奉在八座塔里,後阿育王為推廣佛教,就取出舍利子再分成許多份派使者到各處建塔供奉。因此,塔就成為教徒們頂禮膜拜的神聖建築。受印度佛教建築的影響,中國佛教建築最初的寺廟也把塔放在中心位置。據說,白馬寺的中心建築是一座大方木塔,周圍建有殿堂、廊門(可惜我沒到過,想必已經變了)。
隨著佛教日應中國化,建築也向中國化。以塔為中心向以殿堂為中心演變。其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受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影響。華夏大地自殷周至唐代的一千多年中、王府、署衙、宅第等,逐步形成以殿為主,由層層院落組成的傳統建築模式。在這種建築群中,殿的位置是崇高的、神聖的、威嚴的,是帝王議論國家大事、舉行大典的地方,也是祭祀天地,社稷、神靈和祖宗牌位的地方。因此在佛教寺廟中,供奉佛像、禮佛、誦經的地方也應該是殿,這是中國人早已習慣並經常採用的形式。二是在佛教傳入中國後,一些王公、貴族、富商、甚至皇帝,出於對佛教的崇敬,往往「舍宅為寺」。這些宅第都以大殿為主體建築,改成寺廟後,對佛教寺廟建築布局和設計產生深遠的影響。鑒於以上原因,中國漢地佛寺的建築布局,在近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基本上採取了中國古代官署和傳統院落的形式。同時,一寺之中可以有若干院,建築規模較小的寺也叫做院。比丘尼住的院多稱為庵。
從歷史斷代上分析,在南北朝時開始建造「塔院」和「石窟寺」。塔院是以塔為中心,四周建廊、殿等建築的寺院形式。石窟寺是以石窟為中心,在石窟內雕塑佛、菩薩像等,在石窟左右兩壁開鑿僧房或在石窟前修建殿堂的窟寺一體的寺院形式。 隋唐時代,供奉佛、菩薩的殿堂成為寺院的主體建築,塔已退居次要地位,有的寺院則在寺的一側造塔。宋朝以後,多數寺院已不再修建塔了,漢傳佛教寺院殿堂建築平面布局逐漸模式化,形成了「伽藍七堂制」。即:佛寺通常坐北朝南,沿山門南北中軸線,保持一定合理的距離,修建若干殿堂。
下面所介紹的寺院殿堂布局和佛像供奉情況,是一般正規的寺院採用,但也略有不同。至於小型寺院,則可因地而異,各具風格。
一、 布局
中國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三門向南開,但也有說法,寺院不能太正對南向,有點偏東或偏西的那種向南方向。從寺院正門起沿一條南北向中軸線,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離布置一座殿堂。中軸線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築依次是:山門——山門殿——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閣)。在中軸線東西兩側還有對稱建造的體形較小的配殿和附屬設施,通常有鐘樓(東面)、鼓樓(西面)、伽藍殿(東面)、祖師殿(西面),以及客堂、禪堂、齋堂、寢堂、浴堂、寮堂、西凈(廁所)、放生池等。寺院的主要生活區常集中在主軸線東側,包括僧房、香積廚、齋堂、職事堂、榮堂、禪堂、法堂。通常法堂後面或藏經閣左右是方丈室。接待四方來者的客房特設在中軸線西側。大寺名剎,還另闢有五百羅漢堂。有的著名大寺院在寺院的左後側或右後側設立戒壇,有的還有塔院。
二、 山門和山門殿
佛寺的大門稱為「山門」。有一句話是說「天下名山僧佔多」,寺院多在山林裡面,所以將佛寺的大門命名為山門。通常是一座有三個洞門的牌樓式建築,中間一個大洞門,左右各一個稍小些的洞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因為寺院的大門一般三門並立,樣式是中間一個大門、兩旁各一個小門,所以又稱三門殿。山門是僧俗的分界。
山門後常建成殿堂式的建築叫三門殿,通常是一座信道式的長方形小建築物。進入三門殿,左右兩側各塑造一尊密跡金剛,他們是警衛佛的夜叉神,因為他們手拿金剛杵,所以又叫「執金剛」。傳說,佛前有五百位「執金剛」。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初,依據佛經的記載只有一個密跡金剛力士,到了隋唐時期,為了迎合中國講求對稱美的習俗而湊成兩位。左尊是怒顏張口,右尊是忿然閉唇。明代以後,山門殿中的力士由《封神演義》中的「哼」(鄭倫)、「哈」(陳奇)二將的形象所代替,逐步漢化。在這裡要說一下寺廟中供奉對象的等級,最高一級是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次一級是菩薩;再次一級是羅漢;更次一級是護法天神。而我們經常提到的金剛卻不屬於任何一個級別,所謂的金剛,就是指金剛力士,是佛旁邊拿著金剛杵的侍從。
三、 天王殿(彌勒殿)
進了山門向前,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兩側有鐘樓和鼓樓。天王殿中間供奉彌勒菩薩。彌勒菩薩的東西兩旁分供奉四大天王像,左東南、右西北(以彌勒為準,左即東方)。四大天王分別表示風調雨順的含義。彌勒佛背後一般供奉韋馱菩薩。彌勒殿前大多置放一對石獅子(左雄右雌)守衛寺門。石獅外側有一對石燈柱,底座為須彌山座,上面是透光的石燈。 有些受地形限制或規模較小的寺廟,往往沒有山門和山門殿,而用彌勒殿的三扇大門代表該寺的三門,所以彌勒殿也有「三門」、「山門」之稱謂。
(一)彌勒佛 彌勒佛也稱彌勒菩薩或大肚羅漢。彌勒是姓,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慈悲」;他名叫「阿逸多」,意思是「無能勝」。他出生於南印度貴族,後來出家成為佛的弟子,卻先於佛祖圓寂。佛祖曾預言彌勒4000年(人間56億7000萬年)後繼承釋迦而降世成佛,號稱豎三世佛中的未來佛。 中國佛教寺院的彌勒大多並非彌勒佛的本像。中國佛教寺院的彌勒大多是喜笑顏開、袒胸露腹的大肚羅漢形象。這是源於五代梁朝時浙江奉化的布袋和尚形象。布袋和尚法名契此,身材矮胖,笑口常開,常背一個布袋化緣,點化世人,預測人間吉凶禍福,信眾很多;僧人臨終時留下關於彌勒菩薩的話,由此人們認為他是彌勒佛轉世,開始按照他的形象塑造彌勒佛像,供奉於天王殿。
(二)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也稱四大天將或四大金剛。他們是: 1、東方持國天王,名叫多羅吒,守護東方。白面,穿白色鎧甲,手執的法器是碧玉琵琶。「持國」的意思是慈悲為懷和護衛國土的意思,他是帝釋天的主樂神,手執琵琶是表示用音樂感化眾生,也表示「調」音。代表風調雨順中的「調」。 2、南方增長天王,名叫毗琉璃,守護南方。青面,穿青色鎧甲,手執的法器是青光寶劍。「增長」的意思是令眾生增長善根,手執寶劍是為保護佛法,也代表挾「風」。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風」,取鋒利鋒的同音; 3、西方廣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守護西方。紅面,穿紅色甲胄,手上纏繞一條龍或一條蛇。「廣目」的意思是用「凈天眼」觀察世界,是能以慧眼觀察、守護民眾的意思,代表「順」。手纏龍(或蛇)意思是群龍之首,龍蛇也可喻為繩索,對不信佛者將用繩索捆來皈依佛祖。他手纏金龍,金龍十分順服,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順。 4、北方多聞天王,名叫毗沙門,守護北方。綠面,穿綠色甲胄,右手持寶幡(混元寶傘),左手握銀鼠。「多聞」的意思是指其福德之名聞於四方,是有大福德,能保護民眾財富的意思,寶傘、銀鼠,代表下了「雨」和制服妖魔,保護豐收,代表風調雨順中的雨。 佛教認為,四大天王是護法神、守護神,他們擔負著護佛、護法、護僧、護國、護眾生的職責。老百姓則認為,四大天王表示「風、調、雨、順」,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消災滅禍,眾生平安。 四大天王源於印度佛教。隋唐時,漢地佛教將多聞天王形象中國化,雕塑成《封神演義》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手托玲瓏寶塔,象徵收服一切妖魔。 (三)韋馱菩薩 彌勒背面隔板後的面朝大雄寶殿的是護法天尊韋馱,也稱韋馱天。他戴盔穿甲,手持降魔金剛杵,傳說是南方天王部下的一位將軍,因為他巡視東、南、西三洲(北洲無出家人),幫助保護出家人,面對佛祖。傳說佛祖賦予他保護佛寺院和「佛、法、僧」三寶安全的任務,成為寺院守護神。所以宋代以後,逐漸在寺中開始供奉韋馱菩薩像。
四、正殿
正殿一般指大雄寶殿,是寺中主殿,通常是寺院中最高大的建築,為重檐歇山式。寺廟的主要佛事活動一般都在這裡進行。但因宗派不同,正殿供奉的佛像也有區別:凈土宗寺院在主殿供阿彌陀佛。弘揚藥師法門的寺院,主殿供奉藥師琉璃光如來。弘揚地藏法門的寺院,主殿供奉地藏王菩薩。
大雄寶殿內供奉的雕塑像可歸納為三大類,一是大殿正中供奉主尊佛像----釋迦牟尼佛,古印度佛教信徒尊稱釋迦為大雄,意即英勇無畏,法力無邊,能降服群魔(能伏「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因此,稱該殿為大雄寶殿。指佛有大力,二是東西兩側配置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或十二圓覺像;三是主尊像背面是大型海島觀音群像或三大士(文殊、普賢、觀音)塑像。
民間稱釋迦牟尼佛為如來佛,其實是不對的。如來一詞,是指「自心如來」,是諸佛的通名,只要獲得佛果,都可稱為如來,因此「如來」是「佛」的另一種稱謂。
(一)、大殿正中的蓮花座(或須彌座)上供奉主尊佛像。主尊佛像類型多樣,有設一尊、三尊、五尊、七尊幾種情況。
1、塑一座主尊佛像:通常是佛祖釋迦牟尼。有坐式、立式、卧式三種造型。卧像一般指釋迦牟尼涅盤時的形象,故又稱涅盤像。寺廟中一般不供奉卧像。
常見的大雄寶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有三種姿勢:第一種姿勢稱為「成道像」,結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叫做「定印」,表示禪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叫做「觸地印」,表示釋迦成道前,為了眾生而犧牲自己,這一切唯有大地能夠證明。第二種姿勢稱為「說法像」,結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形,叫做「說法印」。第三種被稱為立像,左手下垂,叫做「與願印」,表示能滿足眾生願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叫做「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釋迦佛在世時,優填王用旃檀木按釋迦佛的形象雕成此像。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所載,佛成道後,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時,賞彌國優填王難禁思慕之情,遂請毗首羯摩天造佛形像,此是有佛像之始。後來仿製的也叫旃檀佛像。
在大雄寶殿中供奉的主尊佛像兩側常配塑有二位脅侍(意為助理、助手)。比較常見的是: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薩,也有一佛四弟子。釋迦佛兩側常設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稱「華嚴三聖」。藥師佛兩側常設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稱「藥師三聖」。
一佛二弟子:是指釋迦牟尼佛、阿難、迦葉。年老的叫「迦葉尊者」,亦稱摩訶迦葉,他在佛涅後被後人稱為初祖;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身有金光,映蔽餘光使不現,故亦名飲光。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於佛成道後第三年為佛弟子,八日後即證入阿羅漢境地。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賴;於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在靈山會上,受佛正法眼藏,傳佛心印,為禪宗初祖。佛陀入滅後,成為教團之統率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生平修苦行,遵佛囑於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時,傳佛衣缽。年輕的叫「阿難尊者」,被後人稱為二祖。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稱阿難陀,意譯為歡喜、慶喜、無染。系佛陀之堂弟,生於佛成道之夜。佛壽五十五,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他出家後二十多年間是佛陀的常隨弟子,擅長記憶,對於佛陀的話能夠朗朗記誦,所以被稱為多聞第一。佛經講,他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凈如明鏡。但是他在佛陀生前沒能開悟,佛陀入滅的時候十分悲傷;後來他受到了迦葉教育訓誡,發憤用功然後開悟。於首次經典結集會中被選為誦出經文者,對於經法之傳持,功績極大。初時,佛陀之姨母摩訶波波提欲入教團,阿難即從中斡旋,終蒙佛陀許可,對比丘尼教團之成立,功勞至鉅。又據《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載,佛陀傳法予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後又傳法予阿難,故阿難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難於佛陀入滅後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間於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將法付囑於商那和修。
一佛二菩薩:是指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是大智菩薩,道場在山西的五台山,普賢菩薩是大行菩薩,道場在四川峨眉山。
一佛四弟子: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阿難尊者、迦葉尊者。
2、塑三座主尊佛像,有四種類型: (1)橫三世佛:是指藥師佛(左)、釋迦牟尼佛(中)、阿彌陀佛(右)。中間一尊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左邊一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右手持藥丸;右邊一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放在腳上,手中有一蓮台,表示接引眾生。三世佛的旁邊有時候會各有兩位菩薩的立像或坐像;釋迦牟尼佛旁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藥師佛旁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2)豎三世佛:是指燃燈佛、釋迦牟尼佛、彌勒佛。正中為現在佛,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也就是燃燈佛。佛經說他出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所以又這個名字。也說釋迦牟尼未成佛的時候,燃燈佛曾為他「授記」,預言將來他成佛的事。右側為未來佛,也就是彌勒佛。佛經講他將繼承釋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來佛。
(3)三身佛:盧舍那佛(左)、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中)、釋迦牟尼佛(右)。「三身」指三種佛的化身。中間一尊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指體現了佛法的佛身,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大日如來。左邊一尊為「報身佛」,名「盧舍那佛」,指經過修習而獲得佛果的佛身。右邊一尊為「應身佛」,也就是釋迦牟尼佛,指佛為度脫世間眾生需要而現的佛身,也指釋迦牟尼的生身。
(4)其他類型:在部分凈土宗寺院中設釋迦牟尼佛(中)、阿彌陀佛(左)、彌勒佛(右)或釋迦牟尼佛(中)、藥師佛(左)、彌勒佛(右)。
3、塑五座主尊佛像:此屬於佛教密宗供奉的五方佛:是指阿(chu)佛(東)、寶生佛(南)、大日如來(中)、阿彌陀佛(西)、不空成就佛(北)。正中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又稱大日如來),左第一位是南方歡喜世界的寶生佛(或叫寶相佛,表示德福),左第二位是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閃chù佛(表示覺悟),右第一位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表示智能),右第二位是北方蓮華世界的不空成就佛(表示事業)。
4、塑七座主尊佛像:僅見於遼、金時期的寺廟。過去七佛:是指迦葉佛、拘留孫佛、尸棄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由東至西)。
(二)大雄寶殿東西兩側配置的塑像 大殿東西兩側配置的塑像通常有十八羅漢或二十諸天(古印度神話中的神祗qí)或十二圓覺像三種類型。 1、十八羅漢:大殿東西兩側各九尊,具體是: (1)舉缽羅漢,名迦諾迦跋厘隋閣,原是托缽化緣的和尚。 (2)伏虎羅漢,名賓頭盧尊者,曾降服老虎。 (3)喜慶羅漢,名迦諾加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一位雄辯家,與人論「喜」「慶」尤其有名。 (4)看門羅漢,名注荼半托迦尊者。 (5)長眉羅漢,名阿氏多尊者,傳說出生時就有兩道長眉。 (6)靜坐羅漢,亦稱為諾距羅尊者。是一位大力羅漢,過去曾是位戰士,所以雖靜坐,仍有力士體格。 (7)挖耳羅漢,名那迦犀那尊者,以論「耳根清靜」聞名,故稱「挖耳羅漢」。 (8)騎象羅漢,名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馴象師。 (9)乘鹿羅漢,名賓度羅跋羅多尊者,曾乘鹿入宮勸國王修行。 (10)開心羅漢,即戌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知內惟有佛。 (11)探手羅漢,又名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畢常雙手舉起伸懶腰,故有此名。 (12)托塔羅漢,名蘇頻陀,是佛陀所收最後一位弟子,他因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13)芭蕉羅漢,又稱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後常在芭蕉下修鍊用功。 (14)過江羅漢,名跋陀羅尊者。 (15)布袋羅漢,名因揭陀尊者。 (16)降龍羅漢,名慶友尊者,傳說曾降伏惡龍。 (17)笑獅羅漢,即羅弗多尊者,原為獵人,因向佛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 (18)沉思羅漢,名羅怙羅尊者,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2、二十諸天:即二十位護法天神。 大殿東側自南而北,依次是:(1)大梵天王;(2)閻魔天王;(3)散脂大將;(4)鬼子母神;(5)韋馱天神;(6)星光月天;(7)臂不動天;(8)大辨才天;(9)月宮天子;(10)娑羯龍王。 大殿西側自南而北,依次是:(1)帝釋尊天;(2)魔首羅天;(3)緊那羅王;(4)大功法天;(5)訶利帝王;(6)堅牢地神;(7)金剛密跡;(8)魔法支天;(9)日宮天子;(10)菩提樹神。 3、十二圓覺:即十二位圓通融達、大覺有情的菩薩,他們內藏高佛道,外現凡人相。 東側自南而北,依次為:(1)文殊菩薩;(2)普眼菩薩;(3)彌勒菩薩;(4)大勢至菩薩;(5)凈業障菩薩;(6)圓覺菩薩。 西側自南而北,依次為:(1)普賢菩薩;(2)金剛藏菩薩;(3)清靜慧菩薩;(4)觀世音菩薩;(5)普覺菩薩;(6)賢善首菩薩。 (三)大殿主尊佛像背面的塑像有兩種類型: 1、塑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像,佛教常將這最有名的三位菩薩合稱「三大士」。這裡有個小常識,文殊騎獅,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吼。 2、最常見的是塑大型海島觀音群像。由以下幾類塑像組成: (1)觀音塑像。觀音菩薩設在海島群像中心,常見的形象有: A、魚籃觀音,又名航海觀音,赤腳踏於鰲魚背上,手提魚籃。足踏鰲魚,意思是在茫茫苦海中,「救苦救難,普渡眾生」。 B、楊柳觀音,大士手持凈瓶和楊柳枝。意思是「普灑佛法」。 C、洒水觀音,也叫滴水觀音,右手持凈瓶洒水,或滴水,或瀉水。意思是將大悲甘露灑向人間,為世人造福。 (2)觀音左右侍從金童玉女像。金童善財和玉女龍女是觀音菩薩的脅侍,設在大士的兩側,作拱手呵護狀,是十餘歲孩子活潑、可愛的形象。 (3)五十三參cān塑像。即善財童子先後參拜53位「善知識」,最後參拜普賢菩薩,「即身成佛」。大型海島群雕中塑造了53次參拜時的圖像。 (4)在觀音塑像上面,有的還雕塑有地藏菩薩像,再上面還雕塑有釋迦在雪山上修行時的飢佛像。 在海島觀音牆壁上,還雕塑或畫有佛教中的各種典故、傳說,如「唐僧取經」、「觀音救八難」等。 (四)、大雄寶殿前的大院正中擺設一個大寶鼎,通常刻有該寺的寺名。大殿前左右有一對旗杆,旗杆頂部各有一個幡斗。逢佛教重大節日,將升起「六色佛旗」,它是佛教九大標誌之一(其餘八大標誌是塔、法輪、蓮花座或須彌座、光相、佛祖胸前的卍wàn、念珠、菩提樹、袈裟或佛腳印)。
五、配殿
中軸線東西兩側還有對稱建造的體形較小的配殿和附屬設施。這裡只介紹伽藍殿和祖師殿。
東配殿一般是伽藍殿。伽藍是僧園的意思,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轉而指包括土地、建築物在內的寺院的總稱。「伽藍」是「僧伽藍」的略稱,意為「眾園」、「僧院」,即寺院。伽藍殿供奉伽藍神。近世以來,中國佛教界常以關帝(關羽)為伽藍神。相傳隋代天台宗創始者智者大師,曾在荊州玉泉山入定;入定中曾見關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顯現出種種可怕景象,以擾亂智者。經過智者大師的度化之後,關帝於是向智者請求接授五戒,於是關羽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後,這位千餘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
另一說法:伽藍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只陀太子,又方是給孤獨長者,這是父子三人,波斯匿王原是舍衛國王,後皈依佛教,是最早護持佛法、為佛建立說法場所的善士。而只陀太子和給孤獨長者最先施造了園精舍,供佛陀和弟子們居住。伽藍殿就是為紀念此事而設的殿。除了這三位護持佛法建立枷藍的善士外,殿內兩側還有供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位枷藍神的,他們是寺院(佛教徒修行的場所)的守護神。禪宗寺院以本山土地為守護神,也稱「土地堂」。
2、西配殿一般是祖師殿。以禪宗寺院為例,祖師堂通常正中塑初祖達摩,左塑六祖慧能、或馬祖、或該寺開山祖師,右塑慧能的三傳弟子並建立了叢林制度的百丈懷海大師或該寺貢獻突出的的祖師。
在整個寺廟建築群中,寺院的東側(左側)為僧人生活區,西側(右側)為雲水堂,即接待四海雲遊的僧侶的客房。
六、本寺主供佛菩薩殿 大雄寶殿後面是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薩)的殿堂,名稱直接冠以佛菩薩稱號或法號。如福建南普陀寺,中軸線大雄寶殿之後是大悲殿,主供大慈大悲菩薩觀世音;河南洛陽白馬寺,大雄寶殿之後是接引殿,主供西方三聖,居中者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接引超度世人到他們的極樂世界。 供奉本寺主供佛(菩薩)的殿堂也有建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的,如五台山的文殊菩薩殿、普陀山法雨寺的觀音菩薩殿就都建造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 此外,也有在天王殿後不建大雄寶殿,而只造本寺主供佛菩薩殿的,如普陀山普濟寺就是在天王殿後建造圓通寶殿。還有相當多的寺院只有天王殿和大雄殿,而無主供菩薩殿。
觀音殿又叫圓通殿、大悲殿,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像。各處供奉的觀音像是不同的,有的供十一面觀音,有的千手千眼觀音,有的供四十八臂觀音。
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菩薩,兩旁侍立閔長者父子。根據佛經記載,地藏王菩薩在成佛前是一位婆羅門女子,她母親信奉邪道,輕視佛法,不久死去,魂魄墮入無間地獄。她知道母親生前不積善因,死後必然墮入地獄,於是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後來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並念佛的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受到感化,順行正道,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升天,婆羅門女就立下弘願說:「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也就是我們很熟悉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佛語。因此地藏菩薩又被稱為「大願地藏」,以與觀音菩薩的「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普賢菩薩的「大行」相呼應。
七、法堂,也叫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的地方,如高僧大德們講演佛法、方丈升座、傳戒期間設戒壇等等。它是佛寺中僅次於大雄寶殿的主要建築。法堂也供佛像,但主要設法座,法座亦稱獅子座,堂中設高台,中置坐椅,供法師演說佛法之用。法座後面掛著象徵釋迦牟尼說法傳道的圖像,兩側列置聽法席位。法座背後的木板屏上常常繪有獅子吼圖。因為佛教常把說法喻為獅子吼。法座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像。下設香案,供置香花,兩側列置聽法席位。 小一點的寺院不專設法堂,只在某一殿堂內佔用一側,或在藏經樓內設一個法台,供方丈、高僧講法用。
八、藏經樓 一般安置在中軸線最後一處,在本寺主供佛(菩薩)大殿之後,都建有寬大、明亮的藏經樓(或閣),為兩層正殿,用來存放佛經,一般不對外開放,上下分別供奉大日如來和三世佛。有些寺院也將藏經樓多用,一是藏經,二是供奉主供的佛菩薩,三是僧眾學習佛經的場所,四是接待貴賓。
經書種類很多,通稱為「三藏十二部」。「三藏」是佛教經典的總稱,它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經」藏,是佛所說的教義、理論、思想和方法;二是「律」藏,是佛所說的戒律;三是「論」藏,是菩薩們和佛學大師們對佛所說的經義加以解釋、論述或發揮的論文。「十二部」是依據經文的體裁和性質將它們分為十二類。
九、羅漢堂
羅漢堂,供奉五佰羅漢。五百是個虛數,指人很多,並不是確切的五百人。五百羅漢,一般指佛釋迦去世後參加第一次集會的五百比丘,以迦葉和阿難為首。至於五百比丘的其他人,除知名的十大弟子外,一般沒有名號的記載。但是在我流傳的五百羅漢卻都有名號,這在佛經中是找不到根據的,是宋人的附會的說法。
十、佛塔
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
接下來說說寺院的主要生活區:
1、禪堂
又叫念佛堂,是僧人坐禪用的堂室,也是佛徒打坐習靜的地方。
2、僧房
也就是居室,是僧人居住的房舍。中國的僧人戒律是很嚴的,所以僧人不能住寬大的屋室,這也是修鍊心性的一部分。
3、齋堂
也就是飯堂,是僧人吃飯的地方。堂外掛著木魚,也叫梆,有個詞叫「梆響過堂」,就是敲木魚是僧人進堂用齋的訊號。梆,還有表示寺院規模的作用。魚頭向外,說明這裡是叢林大寺,可以接待雲遊僧人掛單;魚頭向內,說明這裡是子孫小廟,無力接待雲遊僧人掛單;頭尾橫向,說明這裡是一半子孫廟、一半叢林,可以部分接待雲遊僧人掛單。
說到這就涉及到僧人的飲食了,一般人每日塵勞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標就是求得衣食溫飽。而對出家僧人而言,只是以食物視為「葯」,用食物治療飢餓這種病,不能恣意貪食。而且中國佛教絕對堅持素食,禁止食用一切肉類。真正嚴格修行的人一天只吃一餐飯,僧人用齋前要念「供養咒」,盛菜添飯有行堂僧人經管,用齋時不得說話,規矩很嚴。所以說出家僧人的修行是一件很苦的事,不是我們普通人想的那麼簡單的。
4、香積廚
就是廚房,多供奉緊那羅王像,祈其監護。傳說緊那羅曾化為少林寺廚房火頭老和尚,持三尺撥火棍打退圍寺的紅巾軍。因此被少林寺尊為護法伽藍,又稱其為「監齋菩薩」。他的法身形象比較誇張,是袒胸赤腳,手握燒火棍,完完全全一副武林人物模樣。
5、職事堂
也就是庫房,存放器具與糧食的地方。
6、榮堂
是接待室
擴展閱讀:
1、以「寺」為名
東漢明帝時,釋摩騰自西域用白馬馱經,初宿洛陽鴻臚寺,於是以「寺」名之,創立「白馬寺」。「寺」在白馬寺創立之前,為官署之名,後來凡是僧眾所居處,皆以「寺」為名。
在中國佛教寺廟的建築中,殿堂是寺院建築的主體。殿是供奉安置佛像以供禮拜祈禱的處所,堂是供僧眾說法行道和日常起居的地方。
2、寺院殿堂布置除各類佛像外,還有一些比較固定的莊嚴和供具。所謂莊嚴就是以示莊重嚴肅的裝飾。中國佛殿之莊嚴主要為寶蓋、幢、幡、歡門等。寶蓋又稱天蓋。殿堂所供本尊佛像有寶蓋,佛經稱華蓋。一般以木材、金屬或絲織之材料製成。
幢,又稱寶幢,為佛、菩薩的莊嚴標幟。用以表麾眾生,制魔眾。一般以絹、布等製成。幢身周圍置八個或十個間隔,下附四垂帛,或綉寶生如來、地藏菩薩等像,或加彩畫,頭上安寶珠。每一佛前多置四柱寶幢,或繞寶蓋而懸置。幡,又稱勝幡。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莊嚴,它猶如大將的旌旗。幢下長帛下垂者曰幡,而以幢竿垂幢日幛幡。幡有多種顏色和製法,以平絹製成的叫平幡,束絲製成的叫絲幡,以金屬玉石聯結製作的叫玉幡。旗竿頭安寶珠的稱雲幢旗,幢竿頭置龍頭的叫金剛幡。幡上多書佛號或經偈,懸掛於佛像前。
歡門,是懸於佛像前的大幔帳,上面用彩絲綉成飛天、蓮花、瑞獸、珍禽之類。飛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神靈。歡門兩側垂幡,稱為幡門。門前懸供佛琉璃燈一盞。供養在佛教中名目繁多,有香花供養、飲食供養、燈明供養、衣服供養等等。殿堂供具多寡,看殿堂結構的大小以及法事需要來決定。佛經中說,殿堂當設二十一種供奉之具,如果不能辦到,五種也可以。五種供具是:香水、雜花、燒香、飲食、燃燈。佛像前所設香爐、花瓶、燭台叫「三具足」,就是從五種供具中簡化而來的。
佛像前設有香幾供台(大桌),其形或長或方。長的香幾安置「三具足」之類,而方供台卻是以奉五供(即塗香、花、燒香、飲食、燈明)之用,以絲綉桌圍將四面圍起。供台上前置香幾,几上放小香盤。香盤用紫檀木製作,上置一香爐二香盒,分盛檀香、末香。盤前掛一紅幢,綉蓮花瑞禽之類。
3、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寺廟建築起源於印度。我國在南北朝時代大規模興建寺廟成風,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首都洛陽內外有一千多座寺廟。唐朝詩人杜牧的《江南春》待中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可見南朝寺廟之多。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布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沿著這條中軸線,前後建築起承轉合,宛若一曲前呼後應、氣韻生動的樂章。中國寺廟的建築之美就響應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與亭廊的相互呼應之間,含蓄溫蘊,展示出組合變幻所賦予的和諧、寧靜及韻味。
中國古人在建築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陽宇宙觀和崇尚對稱、秩序、穩定的審美心理。因此中國佛寺融合了中國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軸線布局、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的建築群體。此外,園林式建築格局的佛寺在中國也較普遍。這兩種藝術格局使中國寺院既有典雅莊重的廟堂氣氛,又極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遠。
(一)、正殿:
即大雄寶殿,俗稱「大殿」。位於天王殿以北。是供奉佛教的教主佛陀的大殿。「大雄」,(意謂偉大的英雄)是對佛的尊稱,指佛有大力,能降伏「煩惱魔」、「五陰魔」、「死魔」、「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等「四魔」。《法華經.湧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法華經.授記品》云:「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新譯《華嚴經》卷四《世主妙嚴品》云:「如來智慧不思議,悉知一切眾生心,能以種種方便力,滅彼群迷無量苦。大雄善巧難惶,凡有所作無空過。」佛為大雄,故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即稱大雄寶殿。
(二)、配殿:
東配殿一般是伽藍殿。伽藍意譯「眾園」,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轉而指包括土地、建築物在內的寺院的總稱。伽藍殿供奉伽藍神,即守護伽藍之神,又稱守伽藍神、護伽藍神、護僧伽藍神或寺神。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卷四所述,護僧伽藍神有十八人,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嘆妙、六名廣妙、七名雷音、八名師子音九名妙美、十名梵響、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嘆德、十四名廣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徹聽、十七名徹視、十八名遍觀。此謂之為「十八伽藍神」。《敕修百丈清規》卷七《節臘章》四節土地堂念誦條下云:「上來念誦功德,迴向當山土地列位護伽藍神合堂真宰。」宋.道誠《釋氏要覽》卷下云:「中國僧寺立鬼廟,次立伽藍神廟。」可見唐、宋代的禪家已有奉祀伽藍神的風俗。或謂伽藍堂即是「土地堂」,此蓋以土地神為伽藍守護神而祭祀之,故稱土地堂。《釋氏要覽》又引道世語云:「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近世以來,中國佛教界常以關帝(關羽)為伽藍神。相傳隋代天台宗創始者智者大師,曾在荊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見關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出種種可怖景象,以擾亂智者。經過智者大師的度化之後,關帝乃向智者求授五戒,遂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後,這位千餘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橋薩羅國給孤獨長者用大量金錢購置波斯匿王太子只陀在舍衛城南的花園,建築精舍,作為釋迦佛在舍衛國居住說法的場所。只陀太子僅出賣花園地面,而將園中樹木奉獻給釋迦,因以二人名字命名為「只樹給孤獨園」。釋迦佛在園內居住說法傳道25年。伽藍殿即是為紀念此事而設的殿。伽藍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只陀太子,又方是給孤獨長者,以紀念這三位最早護持佛法、建立伽藍的善士。
西配殿一般是祖師殿,多為禪宗派係為紀念該宗奠基人而建。正中供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左側供六祖慧能大師,右側供百丈懷海禪師(他是禪宗清規的制定者)。
(三)、法堂:
大殿之後為「法堂」,亦稱「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在佛寺中是僅次於大殿的主要建築。法堂的特點是:除一般性的安置佛像外,在堂中設法座、鐘鼓。法座供演說佛法之用。鍾在左鼓在右,供上堂說法前擊鐘鳴鼓所用。法座後掛象徵釋迦佛說傳道的圖像。法座之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坐像以象徵聽法諸佛,下設香案。
此外,有的寺院設羅漢堂,有的寺院院中或前後有佛塔,有的寺院還有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禪堂(念佛堂)和藏經閣(樓),等等。
4、中國佛教寺院建築,體現了追求對稱的美學法則,是造型藝術的傑作,它與佛教雕塑、繪畫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動了佛教藝術的繁榮。佛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是以漢代官署的格局建造的,以後又有不少官僚和富家施捨現成的府邸和私宅為佛寺。所以,中國漢族地區的佛寺在近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基本繼承了中國的建築傳統,以院落形式作為佛寺的布局,即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串連而成。
漢地佛寺的另一特點,就是有一條南北中軸線。主要建築建在中軸線上,附屬建築則在中軸線的東西兩側。中軸線上的建築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等。天王殿前的東西有鐘樓、鼓樓對峙。大雄寶殿前的左右是伽藍堂和祖師殿相對。法堂前左右為齋堂和禪堂。法堂後或藏經閣左右是方丈室。另有庫房、廚房、客房、浴室等分布四周。大寺名剎,還另闢有五百羅漢堂。有的著名大寺院在寺院的左後側或右後測設立戒壇,自成格局,另為一院。還有的附有塔院(又稱塔林)。
推薦閱讀:
※禪修是否能夠觀念頭?難處在哪?最後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說空性是宇宙、世界、社會,以及所有人、事、物的本質屬性,那麼空性是怎麼一個樣子?
※經常說出家人以慈悲為懷。那玄奘用緊箍咒花式虐猴的行為是不是不符合這條啊?
※怎樣修持度母法門?
※為什麼說中土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