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保文山水畫作品集
【畫家簡介】
范保文(1935——2009),江蘇省宜興市,1954年畢業於上海行知藝術學校,1958年就讀於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任講師、副教授、教授、資深教授、國畫教研室主任、美術系主任,並擔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徐悲鴻研究會會長等職,1994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待遇。作品參加第四、六、七、八、九屆全國美展,並擔任第八、第九屆全國美展評委。由於他在山水畫方面的傑出成就,范保文被譽為二十一世紀江蘇「新金陵畫派」的重要成員之一,成為江南山水畫的優秀代表。
近三十年來,范保文曾先後多次在北京、南京、廈門、宜興等地舉辦畫展,其作品先後被北京中南海、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國美術館等權威機構收藏。他的事迹也被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予以專題報道。此外,他還多次遠赴海外,先後在美國、日本、加拿大、法國、斯洛維尼亞、奧地利、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以及台灣等地訪問交流並舉辦畫展,在海內外享有廣泛的聲譽,為傳播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也因此被英國劍橋大學、法國尼斯市政府等單位授予多種榮譽稱號。2011年,為表彰范保文教授的卓越貢獻,宜興市政府為其在宜興建立範保文藝術館。由徐悲鴻夫人廖靜文先生書寫館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先生創作的范保文先生雕塑著落於館前。
范保文江南山水畫風特色談
當代畫壇異彩紛呈,中國畫山水也是氣象萬千。范保文先生在這個變化不居的格局中,以他對山水畫特有的審美定位與創作態度,詮釋著江南山水的那份雅緻之景與靈秀之氣;同時也豐富和拓展了「新金陵畫派」的樣式與面貌。山水畫自五代始就有以表現江南一帶自然景色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五代的董源就被稱為南派山水畫的開山祖,其影響甚廣,隨後的元末四家中的黃公望、倪雲林等和明代的吳門派,至清代金陵八家的龔半千等畫家,他們所寫山形,多為長江中下游一帶的丘陵,其畫面大都是坡陀起伏,土山戴石,洲渚掩映,林麓煙霏的江南景色。在表現江南吳地山水的古代畫家中,要數黃公望、倪雲林等人的作品最具江南山水的人文氣質了。建國後,文藝創作倡導「現實主義」的思想,古人的作品是經典,但與我們的時代似乎有一種隔閡感。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以自覺的創新意識,辯證的民族意識,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激情的寫意精神」的思想指導下,傅抱石、陳之佛、錢松喦、亞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老一輩藝術家,他們主張:「中國畫的去嚮應繼承傳統,面向生活,融會外國繪畫藝術之精華」。經他們的努力實踐,創作出了一批使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由此而形成了新一代的「金陵畫派」,並被當時畫界稱之為「新中國書畫的第一方陣」。這是五千年江南吳越文化薪火傳承造就了「新金陵畫派」的精英大師們,並影響了全國近半個世紀之久,直到今天還在影響著畫界。進入本世紀,「新金陵畫派」嫡傳群體的喻繼高、范保文、盧星堂、華拓、葉維、朱葵、等也都以自己的面貌活躍在畫壇,而范保文先生就是其中最具江南山水畫風的「新金陵畫派」畫家之一,且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特徵,被稱為其畫派的新代表人物。
范保文生於宜興,長期工作生活在南京。他說:「我從小生在江南,江南四季分明,特別春夏的時候,細雨蒙蒙的景色相當典型,一片朦朧景象之中,特別是春季楊柳那種飄蕩的感覺,一派詩意呀,這種清秀的感覺給我印象相當深。」其實我們從他早期的水彩畫作品中就能感受到他那種江南水鄉人所特有的靈動氣息,七十年代他開始進入中國畫的研究與創作,並把他的繪畫造型功底與在水彩畫中對「水」與「色」的控制與理解巧妙地引到了他的山水畫創作上去,從而形成了他「秀」而「韻」的獨特個性,其作品一亮相就被畫壇所注目。作為具有神聖使命感和崇高精神追求的藝術家,他恪守著老一輩汲取民族優秀傳統的精粹及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作風。同時,在創作中又進行了洋為中用、中西融合的不斷實踐與創新。他的作品在具有新一代「新金陵畫派」的清新優美、典雅平和的審美取向共性的同時,又具有自己不同於他人的稟賦、氣質、素養、愛好所形成的個性語言。
范保文的江南山水畫,其精神氣質仍是屬於古典的,但在選材上和情趣表達上卻是在新一代「新金陵畫派」中最受現代人所喜愛的畫家之一。他的山水作品,構圖俊俏多變,鬆緊疏密極富節奏韻律感,也很有張力;色彩鮮亮、大膽而又不失協調統一;其情之真,意之遠,幅幅都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范保文認為這全得益於他多年遊歷大江南北,感受生活的結果。記得在八六年的五月間,他帶我們八三級國畫班的同學去黃山寫生,他每天總比我們起得早,畫得也多得多,遇到有幾次陰雨天,山上一片霧蒙蒙,什麼也看不見,他仍然拿了速寫本,撐著傘要外出走走看看,畫幾棵近處的黃山松,晚上回到旅店後還要再翻閱幾下。即使在電子照相技術發達的今天,他仍堅持每到一處都要畫速寫,且畫得很大、很完整。他說:作畫沒有捷徑,只有一個「勤」字,「勤」才能熟、才能巧,而速寫是使畫家養成勤快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他的山水畫總能給人以鮮活而秀巧的感覺,構圖形式較為豐富,同時也避免了一些簡單的程式化和概念化的理解和表現,正是他的這份執著勤奮才能真正把握住江南山水之魂。其實他的速寫對於他的創作,不僅僅是起到一個搜集素材和記錄感受的作用,且對他作品的表現也是具有一定影響作用的,長期的速寫、寫生,使他作品中的線條更具書寫性的靈動節奏美感,在意向的表現上也更能把握住山勢的神韻。由於他多年的遊歷,開闊了胸襟,對山川自然有一種源於內心的真切體驗與真情書寫的衝動,所以說他筆下的江南山水即靈秀、蔥鬱而又不失遼闊、意遠,讓人百看不厭,回味無窮。
范保文江南山水畫風格特色的形成還源於他在西畫方面的功底與修養,早在六十年代,他第一次聞名畫壇的,就是一幅工業題材的水彩畫。七十年代後,他轉入山水畫的研究與創作,並巧妙得把水彩畫的技巧創造性地揉入到了江南山水畫的創作中去,形成了他水色滲透、水暈墨彰的藝術效果,江南山水水色秀雅的特點被他表現的淋漓盡致。范保文說:江南少不了水,少不了綠色的那種山林,所以我的畫面中間,水分相當充分,是以綠色調為主的。八十年代他辦了第一次畫展,一時間好評如潮,但他深知僅靠水彩畫的技巧去創新中國山水畫是遠遠不夠的,自己的畫中傳統江南文化的底蘊還很少。於是他再一次地扎進傳統,秉承了他的前輩們對傳統的學習精神,反覆臨摹研習唐宋以來的名人名畫,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吸取傳統精神的豐富養料。他說:經過這番功夫之後,再回過來的話,我畫出的繪畫作品,它既保留原來西畫的底子,同時又有我們中國畫筆墨的底蘊、意韻。確實如此,這以後他把水彩畫中「水」與「色」的關係置換為山水畫里水與墨色的關係;其作品即有水彩畫那種用水的意蘊、趣味,同時又承載著傳統文化的筆墨精神,從而使他的作品在追求水色迷濛、深秀內蘊的意境方面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范保文認為雖然江南山水是畫不盡、探索不到頭的,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山水精神,他要為今天和後來的中國人留下一份對山水對鄉愁的水墨記憶,尤其是當工業文明越來越逼近傳統江南田園生活的時候,我們更有責任去記錄曾經孕育過我們祖祖輩輩的這片青山綠水。因此近十年來,他的足跡從小江南踏遍,到大江南無處不到,再從中國本土飛臨世界的名山大川。但不管在何時何地,他山水的靈魂始終離不開對故土江南水鄉的那份戀情,他的藝術個性更離不開對於江南「水」與「色」進一步的創造性的開拓。
【范保文畫集】
推薦閱讀:
※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
※現當代名家:范保文山水作品欣賞
※郭璞 賴公 楊救貧 廖金精 曾文遄(曾文山) 廖均卿其人
※當李白遇上杜甫,當周杰倫遇上方文山
※方文山:從揀垃圾少年到著名音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