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穴位,怎麼也要會2個!能省多少醫藥費少受多少罪!

來源:網路綜合

  經常按摩穴位不僅可以放鬆肌肉、疏通經絡、平衡陰陽、解除疲勞,還能提高人體免疫能力、調節人體機能、防治相應病症,以下17大特效穴位經常按摩,有病治病,沒病預防,具有強大的保健功能。

17大特效穴位

1、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足三里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

  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2、天柱

  天柱穴位於項部斜方肌起始部,天柱骨(頸椎骨)上端。

  該穴位是治療頭部、頸部、脊椎以及神經類疾病的首選穴之一。

  此穴可使頭痛清醒,記憶力增強。

  宿醉、緩解眼睛疲勞、憂鬱症、肩膀肌肉僵硬、酸痛、頸椎酸痛、落枕(睡覺扭了脖子)、五十肩、高血壓、目眩、頭痛等也都可以按摩此穴。

  針刺天柱,還能解除支氣管痙攣。

3、合谷

  合谷穴即虎口,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之原穴。

  此穴對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較高的防治效果,可增強機體的防禦能,對於白細胞具有雙向調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顯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對甲狀腺機能具有調整作用,對血液循環功能有調整作用,輕手法引起血管收縮,重手法引起血管擴張,能降低高血壓病人血中膽固朜的含量。

4、 曲池

  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完全屈肘時,當肘橫紋外側端處。

  該穴是防治皮膚病的要穴,艾灸該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顯著增加,具有增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對於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較高的防治效率。

  此穴還有顯著的降低體溫作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5、風門

  風門穴位於背部,朝向大椎下的第2個凹窪(第2胸椎與第3胸椎間)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處(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為督脈、足太陽經交會穴。

  常患感冒傷風之人,按之灸之,頗見功效。

6、神門

  神門穴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該穴位是防治心臟病,精神病的要穴,可使心率減慢,對神經垂體高血壓的動物,刺後可使血壓降低。

7、三陰交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踝關節上三寸。

  為消化,生殖,泌尿系統,婦科疾患常用要穴。

  三陰交配合谷,秩邊,針刺後立即加強子宮收縮,且持續時間較長,對婦科疾病手術的鎮痛作用十分顯著,對於膀胱張力具有調節作用,治療陣發性房心動過速,心房顫動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療效。

8、人迎

  人迎穴在頸部,結喉旁開1.5寸,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該穴有顯著的降壓效果,尤其對收縮壓最顯著。

  長期按摩人迎穴,對咽喉腫痛,氣喘,瘰癧,癭氣,高血壓均有良好的療效。

9、長強

  長強穴位於尾骨端與肛門之間,又名尾閭穴。

  經常按摩此穴位可補腎,健脾,通絡,固銳。

  古人修練氣功,小周天即是打通任督二脈,以意導氣,起自督脈尾閭,循脊骨,上百會,下齦交,接任脈,下行循胸至臍腹,抵會陰複合於督脈,氣如此升降輪迴,循環不止,故名長強。

  主治遣精,陽痿等與腎精相關的病症,還可治療便血、痔瘡、脫肛、泄瀉、便秘、腰脊痛、小兒驚風、尾骶骨痛、癇症等疾病。現多用於癔病,腰神經痛等。

10、膻中

  膻中穴在胸骨體上,位於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該穴主治氣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煩、咳嗽。

  膻中穴配合內關穴,足三里穴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有效率較高。

11、至陰穴

  至陰穴位於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

  該穴位能校正胎位不正,並且療效顯著!艾灸至陰穴,十分鐘到二十分鐘,再去做B超,胎兒就轉過來了,成功率較高。

12、迎香

  迎香穴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

  該穴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有效率達70~90%。

  迎香穴有疏散風熱、通利鼻竅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鼻塞、鼽衄、口歪,膽道蛔蟲等病症。

13、 解溪

  解溪穴位於足背踝關節橫紋中央凹陷處,當拇長伸肌踺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解溪穴能促進神經再生,促進受損傷神經功能的恢復,防治神經性頭痛,眩暈。

14、心俞

  心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心俞穴可使心率減慢,治療心房顫動有良效。

  推按「心俞穴」可以治療心經及循環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盜汗、夢遺、癲癇、胸痛、心悸亢進、暈車、頭痛、噁心想吐、神經官能症等。

15、三焦俞

  三焦俞位於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

  現代常用於治療腎炎、尿瀦留、胃炎、胃痙攣等病證。

  腎與輸尿管結石用三焦俞,腎俞,京門,天樞,氣海為主穴,治療後約半數患者能排出結石。

16、殷門

  殷門穴在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針刺殷門,肺俞可緩解支管哮喘證,一般在3~45min獲得緩解。

17、風池

  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或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即是。)

  該穴位是治風之要穴,有雙向調整胃酸及胃蛋白酶。可防治頭痛,眩暈,頸項強痛,目赤痛,目淚出,鼻淵,鼻衄,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熱病,感冒,癭氣。

推薦閱讀:

按摩十二穴位有利健康
子午流注法——穴位按摩乳汁多
命門穴位位置圖
解開穴位的謎團 中醫的穴位治療(圖)
家庭常見病艾灸穴位對照表

TAG:醫藥 | 怎麼 | 穴位 | 醫藥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