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制的美味,幾款「家常菜」對付糖尿病

糖尿病飲食療法的新準則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飲食療法實際上是按「半飢餓療法」操作的,主要是限制主食。從實踐來看,限制糧食過嚴,就不得不放鬆脂肪,其不良後果是加快微血管損害,使眼、心、腎、腦等臟器病變提前出現,縮短壽命。據美國糖尿病委員會的一份報告,糖尿病人比非糖尿病人心臟病的發病多2倍,壞疽多5倍,腎功能衰竭多17倍,雙目失明者多25倍。因此,在制訂營養原則時必須把控制血糖、血脂與防治血管併發症結合起來進行考慮。

醫學家現已普遍認同飲食療法的新準則應是合理控制總熱能,使總熱能供給能維持或略低於標準體重為宜。在合理控制總熱能的基礎上,合理分配糖、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

1、糖應佔總熱能的60%~70%。這裡所說的「糖」,是指糧食,如能摻些粗糧則更好。目前,不少患者仍沿用舊時的「半飢餓療法」,對主食限制過嚴,這種做法應糾正。

研究表明,合理增加主食,不僅能改善葡萄糖耐量,且不增加胰島素的需要量。因為,影響血糖升高的因素主要在於總熱能的攝入,除糖類能供給葡萄糖外,脂肪和蛋白質也可轉化為葡萄糖。

目前主張每日可吃糧食300~400克,肥胖者控制在200~250克,對使用胰島素者可適當放寬。

蜂蜜、白糖等精製糖屬雙糖類,在腸道中易於吸收,應忌食為宜。

水果含果糖較多,對血糖控制不好者慎服,一般建議可在兩餐之間或晚間入睡前試食少量,再測隨機血糖而定。

2、要限制脂肪。使脂肪佔總熱能的20%~25%,尤其是要限制富含飽和脂肪酸的牛、羊、豬油和奶油等動物性脂肪,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櫚油也含較多的飽和脂肪酸;葵花子油、玉米油、橄欖油、花生油、豆油中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對糖尿病人較合適,魚油也是安全的。

3、蛋白質的量則與正常人相近,佔總熱能的15%。其中,動物蛋白質應佔1/3。

4、不可缺少維生素。糖尿病人易缺乏的是B族維生素,因為糖尿病人易並發神經損害;而病情控制不好的患者,糖原異生作用旺盛,B族維生素消耗增多。重點是補充維生素B1、B12,其食物來源是粗糧、干豆類、內臟、蛋類及蔬菜,乳腐中含維生素B12很多。

5、不宜飲酒。酒精的代謝雖不需要胰島素,卻可產生較多的熱能,1克酒精可供熱能29千焦耳,相當於一個中等身材的糖尿病人一天所需能量的1/200,如飲50克烈性酒,大致相當於一天總熱量的1/7。由此可知,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對需嚴格控制總熱量的糖尿病人的病情造成麻煩。

在中老年時期發生的糖尿病絕大多數是2型糖尿病,主要危害是臟器損害。這種「高糖、低脂肪飲食」可改善糖耐量,起到延緩臟器損害的良性作用。

黃瓜炒牛肉

材料:

黃瓜200克、牛肉150克、紅蘿蔔10克、蒜子5克、生薑3克。

調味料:

精鹽4克、味精4克、上湯30克、生抽20克、麻油5克、胡椒粉1克。

操作要點:

牛肉腌制後最好放入冰箱保存2小時後使用,否則食粉味較重。

製作過程:

1.黃瓜切片,牛肉橫紋切片腌制好,紅蘿蔔切花,生薑切片,蒜子切茸。

2.燒鍋下油,放入黃瓜片,攢入酒,加入少許上湯,調入少許鹽、味精,炒至八成熟,鏟起待用。

3.燒鍋下油,下蒜茸、薑片、紅蘿蔔爆香,放入牛肉,攢入酒,加入剩餘上湯,調入上述調味料,將牛肉滑炒至僅熟,加入黃瓜炒均,用濕生粉勾芡,下包尾油,上碟即成。

柑橘可降低患糖尿病幾率

新鮮柑橘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柑橘還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幾率。柑橘雖然好吃,但每天別超過3個。

每人每天所需的維生素C吃3個柑橘就已足夠,吃多了反而對口腔、牙齒有害。同時,柑橘含有葉紅質,如果攝入過多,血中含量驟增並大量積存在皮膚內,使皮下脂肪豐富部位的皮膚,如手掌、手指、足掌、鼻唇溝及鼻孔邊緣發黃。

另外,柑橘也不要與蘿蔔同食,也就是吃完蘿蔔後不要立即吃橘子,若二者經常一同食用,會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

除了蘿蔔外,柑橘還不宜與牛奶同食,否則,柑橘中的果酸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固,不僅影響吸收,而且嚴重者還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因此,應在喝完牛奶1小時後才能吃柑橘。

洋姜茭白拌拉皮

材料:

洋姜50克、茭白50克、瘦肉50克、水發寬綠豆粉皮150克、生薑2克、蒜子5克、蔥2克、紅椒5克、香菜5克。

調味料:

精鹽3克、味精3克、番茄醬5克、辣椒醬5克。

操作要點:

洋姜和茭白煮的時間都不宜太長,並要漂凍,吃起來才會翠爽。

製作過程:

1.瘦肉、洋姜和茭白切絲,生薑、蒜子、香菜、紅椒切米、蔥切花。

2.鍋內加水燒開,加入洋姜、茭白煮至剛熟,撈起漂凍;瘦肉絲下少許鹽、味精和濕生粉腌製片刻。

3.將處理好的洋姜、茭白、肉絲、粉皮一同放入碗中,加入上述調味料拌均,上碟即可。

人蔘石膏雞肉湯

原材料:

雞胸肉150克、人蔘15克、生石膏60克、生薑10克、蔥5克。

調味料:

精鹽8克、生抽5克、味精3克。

操作要點:

原料要在水開後才下,否則容易粘底。

製作過程:

1.人蔘、生石膏洗凈,雞肉切塊,生薑切片,蔥切段。

2.將雞胸肉、人蔘、生石膏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煲2個小時。

3.最後調入味精、生抽、味精即成拌蕎粉

近代醫學證明,蕎麥有殺腸道病菌,消積化滯、涼血、除濕解毒、治腎炎、蝕體內惡肉的功效,蕎麥青體可治療壞血病,鮮汁可治眼角膜炎。

原料:蕎粉一個、黃瓜半根、蔥

做法:1.將蕎粉切成條,黃瓜切絲,蔥切絲。

2.黃瓜、蔥放在蕎粉上。

3.放入香油、鹽、雞精。如果喜歡吃辣,還可以放入辣椒。拌勻即可。

糖尿病患者應該吃什麼水果各種誘人的水果開始上市。廣東盛產各類熱帶亞熱帶水果,但也「多產」糖尿病患者。水果好吃卻含糖,心饞難耐的糖尿病患者如何才能享受水果「口福」?廣州市中醫院藥劑科主任郭潔文表示,水果切忌跟正餐一起吃,只能作為「加餐」或在睡前一小時吃。除掌握各類水果含糖高低外,更需自測血糖、尿糖把關自己適合哪些水果。她表示,水果食療和治療一樣,最好能在醫生指導下科學進行。

吃水果時間有講究

糖尿病患者「忌諱」糖分高食物眾所周知。那香甜水嫩的水果是吃還是不吃呢?郭潔文表示,可以吃,但得要吃得有「技術含量」。

吃了水果必須減少主食。郭潔文表示,要把水果熱量折算到患者一天攝入總熱量中,以一天吃200克水果(一到兩個中等大小左右水果)為例,則主食建議減少25克,這樣才能保證全天飲食熱量平衡。即把水果熱量與其他食物進行等份交換,不能因吃水果而導致熱量超標。同時,對於糖尿病患者,大前提是水果要少吃,切莫大量吃。大量吃可能造成血糖迅速升高,而高血糖持續時間長的話,則會加重胰腺負擔。

吃水果時間非常有講究,忌餐前餐後吃,尤其不能在公眾場合聚餐、飯後上果盤時大肆進食;宜作為「加餐」或睡前一小時吃。「加餐」即兩個正餐之間進食水果,如上午9~10時、下午3~4時,也可直接作為加餐食品,既預防低血糖,又可保持血糖不發生大的波動。

如果跟正餐一起吃,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代謝受到影響,從而破壞其活性。所以對於又想吃水果又想控制血糖的患者,應為自己的水果餐制定科學規律的用餐時間。排骨雪蓮湯

材料:雪蓮果一個、紅蘿蔔一根、排骨半斤、水一升半   做法:排骨加水先煮,水開後撇到肉沫,慢火熬起碼一到一個半小時,然後加進雪蓮果和紅蘿蔔,再熬半小時即可。下面推薦幾款適合做奶昔的冰淇淋

歡樂小屋

帶果仁的

魔方杯

上面跟側面一樣

多吃含糖低水果減輕胰腺負擔

西瓜、蘋果、獼猴桃含糖量比較低,醫生比較中意推薦此類水果給糖尿病患者,因為此類水果可以減輕患者的胰腺負擔,幫助其吸收到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果膠,平衡飲食。

而其中的很多微量元素對於提高、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活性也是很有幫助的。

含糖量較高的水果有:蕉(包括香蕉、大蕉等)、菠蘿、葡萄、甜橙(含豐富維生素,但是糖分很高)等,值得特別指出的是「爭議性」水果——華南地區代表水果荔枝。郭潔文表示,荔枝核可以降低血糖,適量進食反而有助於治療糖尿病,是一味傳統的中藥。然而,也有不少人認為荔枝太甜、含糖多,不適合糖尿病患者,所以荔枝引發的個體差異很多,患者最好因人而異選擇性食用。另外,紅棗也是糖分非常高的食物。

吃水果前後兩小時自測血糖或尿糖

雖然糖分高低有公論,但郭潔文表示,類似荔枝爭論,患者的個體化差異很大,有的人也可能吃了含糖量低的水果反而血糖升高速度很快,所以含糖低水果只能是推薦,仍然要自己檢測、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水果。她提倡患者在控制血糖情況下進食,即在吃水果前後兩小時測血糖或尿糖波動大小,這樣可以掌握自己能否進食某類水果。

她表示,如果沒有經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可以多點選擇水果範圍,但如果血糖波動大或出現異常,還是要暫時忌口,必須先控制好血糖再考慮享受水果。

可以降低糖尿病的玉米須茶

怎麼樣?這就是玉米須茶。樣子還不錯。咱先來說配料:玉米須、開水。做法:把玉米須準備好,曬了(2個小時)這個時間咱燒開水。燒好了後,閑雜時間(我先偷吃薯片)幹啥都行,不過要注意時間,玉米須很脆弱(這是咱失敗的名言)不過這次沒問題啦~行啦,秒錶響了,咱去看看咱的茶~好了,咱再準備一個杯子,放入玉米須,弄上開水!OK!


推薦閱讀:

周末例行
雞翅的三次方。
學會這些8分以上的家常菜,年夜飯上露一手
5款解饞家常菜,好好滿足你的胃!
牛肉最下飯、最快手的做法,人人都愛吃!

TAG:糖尿病 | 美味 | 家常菜 | 對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