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高原:中國西陲安全的「橋頭堡」

核心觀點:

◆伊朗高原國家與中國西陲被「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戰略屏障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樣,位於屏障最西端的伊朗高原國家,實際上成為中國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牆」。

◆對中國西陲安全有重大關聯度的是以伊朗為前沿的高原國家:在歷史上,伊朗高原國家成功地抵禦了羅馬帝國的東擴,削弱了英國、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擴張,今天仍在抵抗和消耗著「北約東擴」。

伊朗是伊朗高原的前沿國家,它位於亞洲西南部,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高原上,屬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佔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積平原。

保障亞洲大陸的天然戰略屏障

在西南亞地緣政治中最具歷史意義現象的是,扎格羅斯山脈往東與興都庫什山、繼而與印度北面的喜馬拉雅山連為一體,與伊朗高原、青藏高原一道形成世界最壯偉的、由西而東保障亞洲大陸「樞紐地帶」的「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天然戰略屏障。正是有了這道戰略屏障,除中世紀阿拉伯人統治時期外,伊朗在古代和近代已被肢解為多個伊朗高原國家(包括伊朗全部及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地區等),但這些國家最終還是成功地抵抗了西方列強的侵犯,並使其避免了印度那樣完全被殖民地的厄運。印度由於被屏蔽在這道戰略屏障之外,並在近代被英國長期殖民,最終淪落為宗主國英國拋在南亞的「霧都孤兒」。

伊朗所處的地緣政治位置和態勢對中國西陲安全具有極大的「橋頭堡」意義。歷史上中國西陲安全長期面臨歐洲強勢東擴的壓力,如古希臘時代的亞歷山大東征、羅馬帝國的東擴、歐洲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以及近現代歐洲、沙俄、蘇聯乃至進入21世紀的美國等,都對伊朗高原國家進行過強勢入侵,這些外來列強的入侵無一例外地被拒阻於伊朗高原之外,或被大量消耗在伊朗高原之中。

中國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牆」

不僅如此,伊朗高原國家與中國西陲被「扎格羅斯—興都庫什—喜馬拉雅」戰略屏障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樣,位於屏障最西端的國家伊朗,實際上成為中國西陲安全的第一道「防火牆」,它們抵抗西方列強鬥爭的命運與中國西陲安全唇齒相依:如果伊朗被壓垮,那麼或海或陸由此東進的西方強勢力量,就會沿著途經伊朗高原的古絲綢之路(在此地理基礎上形成今天的「歐亞大陸橋」)倒逼中國,並對中國西陲造成重大威脅。

中國漢朝時期,羅馬帝國東擴的力量被拒止於安息帝國西部邊陲,這大大緩解了中國西部邊陲的戰略壓力;大概也是出於同樣的戰略需求,漢武帝派出的西域特使張騫,於公元前119年特意派其副手訪問安息(帕提亞,即今天伊朗地區)帝國,安息王竟激動地派出兩萬騎兵遠迎中國使者。這說明當時安息國與中國已有互為依存的戰略需求。

同樣也由於近代阿富汗人民藉助興都庫什山的險峻地形,對英國殖民者實行了極頑強的抵抗,使英國無法北上接近,遑論深入中國西陲的薄弱地帶即新疆西境,勾結阿古柏偽政權禍亂中國;而世界最高峰喜馬拉雅山的阻隔更使英國在佔領印度的一百多年中,無力從印度北境有效介入中國西藏政治:1904年8月3日,英國曾攻陷拉薩,但到了冬天,英國人因熬不過高寒天氣被迫撤回印度。英國人由此得到了「西藏不容易進入的特點,使得任何加強對中國進行軍事抵抗的行動都不現實」的經驗。

推薦閱讀:

千年「詩心」再掀全民熱潮|《中國詩詞大會》
易中天:中國禪宗的境界
外銷瓷:地球另一端的中國製造
中國油畫院 | 常磊油畫

TAG:中國 | 安全 | 高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