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寢室關係:從生活支配者走向環境妥協者
你的「傷不起」,怎成他的「傷別離」
十年寒窗,本來不易,同窗友好,這種緣分更值得珍惜。但是這種關係現在淪落到「感謝不殺之恩」的地步了,它的迷失在哪裡?是父母「提防不斷」的嘮叨,還是學業重負的壓力排解?是物質社會裡功利競爭的排他?還是新興電子文化里的唯我?總之,一些脆弱者的「傷不起」,看似是一種個性化悲劇因素使然,但背後卻有著深層的社會「根基」。
對立,何以能 被「瑣事」激發
上海師範大學心理諮詢與發展中心曾調查發現,學生諮詢的心理問題中超過三成與寢室關係、班級同學關係有關。鑒於此,有心理專家建議學校應該有所作為,主動介入,比如學生在入學時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對他們的心理問題進行跟蹤,學校平時對學生應安排心理健康的課程。
19日下午,上海警方初步查明:復旦投毒案嫌犯林某因生活瑣事與黃洋不和,心存不滿而痛下「毒」手。
而近日發生在南京南航金城學院的血案也僅僅是因為室友沉迷遊戲,未及時開門,繼而拔刀相向。
在早前的吉林農業大學血案中,被告人郭力維因覺得趙研打呼嚕影響其休息,曾將其晚上打呼嚕視頻傳到校內網上,兩人因此關係不合,結果走向極端。因為生活瑣事就要投毒、動刀子?現在的學生就沒有一點「退一步,海闊天高」的覺悟?
在新華社的報道中,長春一位心理諮詢師認為,一些走極端的學生,屬於直線思維,沒有一個更廣闊的視野,思維比較偏執、狹隘。這種心態屬於心理不完善。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大學生的年齡分布已經表明,他們已經處於成年人的行列,是一個對自己的行為能夠做出合理取捨的群體。說這樣一群有知識、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幼稚」,是不是以偏概全?
事實上,情況可能如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黃洪基所說的:「當前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寵愛,生活技能不足,又缺乏與人共處的理念,進入學校後,面臨激烈競爭,解決衝突、調整情緒的能力差,造成了許多宿舍里本不該有的矛盾。」
從一種生活環境里的「支配者」,走向另一個環境里的「協商者」甚至「妥協者」,是對一個人適應能力,轉型能力的考驗。而對於「90後」主體的大學生們來說,這可能是這一代人獨生子女身份擁有者,所要共同面對的挑戰。
在平時的生活體驗中,他們養成了個人利益不可讓渡性的錯誤認知,因此,面對一些小小的紛爭,比如水電費分攤,很容易因為缺乏「妥協的習慣」而導致雙方關係的僵化。「以我畫圓的意識」,可能就是瑣事激發矛盾的罪魁禍首。
同窗友好的 「代際差別」
總之,有你沒你,我可以「獨立生存」。這種對人際關係的依附性減弱,顯然也造成了同學之間,同室之內感情的冷漠。相關調研亦顯示,不少大學生常常感到很難被承認和理解,常常面臨消極和譴責性評價。
「走進宿舍的時候,沒有人抬頭看我一眼,我把大包小包放在屬於自己的床位上。當我試圖用一個招呼打破沉默的時候,卻發現他們的耳朵眼裡都塞著耳機……」2012年入學的時候,大一新生「小陌」在自己的日誌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以凄冷開場的大學生活,不知道會給曾把大學生活在腦海中描繪的五彩繽紛的少男少女,造成怎樣的失落感。
但是很多可見的名人回憶錄里,都不乏這樣舒暢的場景描寫:沒等進門,就會有舍友把你的包裹行李一把奪過去,為你安排床位、為你打好一暖壺熱水、告訴你衛生間的方向,或者先熱情地做一下自我介紹,然後拿出自己家裡帶來的土特產……
兩相比較,真的是叫人深感物是人非,世易時移?
其實,在很多家長「送孩子」的經歷就可以看出這種變化來。在一個小區論壇中,不少家長議論自己送孩子的心得:幼兒園家長在接放學出門的孩子時,孩子們在門口會大聲呼喊小朋友的名字,並以認識一位新夥伴為榮;中小學的孩子在放學的時候,則會有三三兩兩的鐵哥們,大家商量著放學後的打算,或者聊一些彼此感興趣的話題;而到了大學,家長們往往是看到子女一個人單獨進出,身邊沒有一個多餘的人,儼然「成人」的樣子了。
如果說,這種「同窗」好友的數量隨著年齡階段的增長,會呈現同比例減少,是因為「成長」的天然發育結果使然的話,那麼,存在於代際之間的大學「同窗」的不同感覺所自何來呢?
在「象牙塔」年代,人們把校園當成文化聖地,而同學之間的關係更是「同道中人」,沒有被那麼多的功利想法佔據。
但在復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微博中,有這樣一篇博文,概括了許多當下學生的思想焦慮:「不孝有三:學醫,讀研,單身。被父母催婚的年紀,浮躁的環境,急功近利的心態,本該有的年輕人的意氣風發,逐漸被逐步靠近的現實瓦解,剩下的只有越來越不自信的內心與不堅定的信念……」
這裡面的表述道出了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寫照,但這些顯然還不是問題的全部。
擺脫被動型 「相鄰關係」
有人說,高校宿舍關係其實是社會人際關係的投影。因此,要改善和重建大學生宿舍關係,應當抓住根本。首先要由成人世界以身作則,營造信任、包容、和諧的環境。而學校管理上,也應該讓同學這種相鄰關係有著更多主動選擇的空間。
可以看一下現在的年輕人忙碌的事情,也會得到這種與他人「不兼容」的心理機制與自己的「相處對象」變更有關係——
網遊是不需要別人插手的、手機下載音樂是不需要借用別人錄音帶的、網上搜索資料是不需要向別人討要原著的,有電子書庫寫論文就無需向別人討教……
可能,問題或許就出在這裡。
但一個描述「關係文化」的新詞進入了人們的視野——「拼同學」。這個詞看上去本已讓冷漠的同窗「親密」了很多。
很多媒體報道,一些家長甘願多付數萬元擇校費讓孩子進入名校,以便讓孩子能夠認識名校里的同學,以後辦事有強硬的關係網。
似乎,「同學」一時之間成了香餑餑。但是,很顯然,並不是什麼樣的同學都可以受待見。現在社會上流行的「新同學關係」就說明了這一點。
一些商界大佬,政界要人,紛紛選擇就讀一些收費高、知名度大的商學院或培訓機構。而據說,來此就讀的人,目的並非要獲取什麼知識,而是要來交往新同學的。
眾所周知,一個培訓機構內的「學生」,大都是從事相同或相近職業的IT工程師、HR經理、經銷商。
有這樣一群同學,就能滿足工作中互相交流的需要,因而其使用價值不言自明。
有評論人士指出,最近幾年,同學會、校友會之類的活動層出不窮,聯絡感情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同學就是生產力」,並無限地發揚光大。
社會學認為,人的社會關係有四種,依次是血緣關係、地緣關係、業緣關係,第四種關係就是學緣關係。
同學的「功利化」使用,無疑讓被動住在一起的室友們,沒有「互惠」的便利,這也是催生同窗冷淡的因素之一。對此,學校應該主動調解。
據報道,在美國,學生在住宿方面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學校也會通過一系列手段來增加室友間的和諧,例如讓志趣相投的人住在一起,簽訂室友協議讓雙方達成共識和理解以及宿管員的監督和調節等等。(記者 肖明君)
來源:山東商報
推薦閱讀:
※淺談「生活化」教育環境創設對減緩2-3歲嬰幼兒分離焦慮的影響
※幼兒園環境創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分析
※專業攝影師教授弱光環境下外拍燈的使用!
※面部看風水及周圍的環境 - 【學習閱讀版】 - Unfettered Forum - 任逍...
※店 :互聯網 環境下,實體店該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