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廬山3日游

廬山3日游<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景點概覽1.1 廬山概況1.2 廬山景點詳細介紹1.3 九江1.4 徐霞客遊記? 行程安排2.1 路線安排一2.1 路線安排二2.3 路線安排三2.4 路線安排四景點概覽廬山概況「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詩人對廬山瑰麗山水的逸興壯思,讓多少人對廬山心馳神往。廬山,又稱「匡山」或「匡廬」。傳說殷周時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結廬隱居於此,後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廬幻化為山而得名。廬山,「一山分江(長江)湖(鄱陽湖)」,有大江的氣魄、大湖的胸襟。這裡偉岸的山體、飛流湍瀉的瀑泉、撲朔迷離的雲霧、鍾靈毓秀的山城,以及宗教理趣的光華、千年書院的風采、西式別墅的音符……無一不是古今融合、精神凝聚、文化升華魅力所在。廬山三絕:山之骨在石,山之趣在水,山之態在樹,山之精神在峭、在秀、在高,有一於此,方足著稱。廬山無一不有,無一不佳。雲海、瀑布和絕壁為廬山三絕,尤以廬山瀑布聞名四海。門票:廬山風景區門票:淡季(從<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2月1日至3月31日),135元/人次;旺季(4月1日~11月31日)180元/人次。自駕車每輛車另收45元。部分景點門票:廬山旅遊,除購景區門票外,較多景點都需單獨購票。包括美廬(30元)、廬山會議舊址(20元)、大口瀑布(15元)、三疊泉(51元)、石門澗(42元)等。入山:登廬山有北門(正門)、南門、東門、西門四個主要山門及多個入口,各山門均設有門票收費處。可分為乘車自駕山門和徒步入口兩種。乘車自駕上廬山: 乘車、自駕上山有兩個山門-北門和南門。絕大部分遊客一般都是從九江市到廬山,由廬山北門進入景區,也就是靠近牯嶺正街的大門,即正門。南昌方向遊客,一般走南門比較方便,因為南門的山門與昌九高速公路接近。附:自駕指南(詳見公路信息之自駕車)徒步上廬山:山路徒步登山入口大大小小約十來個。比較常用的有東門、西門、好漢坡山門、大天池山門等。徒步遊客主要從三疊泉景區(東偏北方向,東門所在處)和石門澗景區(西偏南方向、人稱西門)兩個入口進入。東門不能開車上山,從九江坐到星子縣,到威家鎮後不上山,接著往前走,到海會鎮後步行上山,穿過三疊泉景區。上山後在三疊泉景區山上停車場再打車到牯嶺鎮,上山的時間要看個人的體力。一路都是上坡的上千級的台階路,挑戰性較大。由於此門入山徒步較遠,一般遊客選擇將三疊泉作為行程的最後一個遊玩景點,從三疊泉下山,這樣不用走回頭路爬台階,下山後再去白鹿洞書院和秀峰,然後再結束廬山旅遊。西門即從廬山上的石門澗景區穿過,此入口路路況較其他差,而且不通車,爬上山很累,適合有經驗的徒步一族,軍訓夏令營也可嘗試。景點分布:玩廬山一般吃、住都在廬山山頂的牯嶺鎮,這裡集中了上、下廬山的車,是廬山景區交通樞紐。鎮上常住人口約一萬多,從新華書店、銀行、網吧、數碼沖印店到奶製品專賣店一應俱全,廬山景區內的賓館、飯店大部分都在這個鎮上,山上的各個景點也從這裡出發遊覽。以廬山山頂牯嶺鎮為中心,廬山風景名勝區景點主要分兩大塊,即一線、二線景點。一線景點,圍繞山頂的牯嶺鎮,由分布其兩側的東山谷、西山谷區域景點構成;二線景點,是位於東山谷東面,距廬山山頂牯嶺距離稍遠的景點,主要有含鄱口、五老峰、三疊泉等,二線集中了廬山美景精華,是觀湖賞瀑覽景的最佳處。此外,到廬山旅遊還可沿途遊覽九江境內其他景點,又稱廬山外圍景點。主要是廬山山腳及周邊受遊客關注的著名景點,有如秀峰、鄱陽湖、石鐘山、白鹿洞書院、天沐溫泉等。水亭附近也有「廬山一日游」中巴。<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廬山景點詳細介紹名稱內容1白鹿洞書院(4)看點:四大書院之一、朱熹重建書院並在此講學。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書院(抗日戰爭中為日軍所毀,1998年由河南登封嵩陽書院接替其四大書院頭銜)、河南商丘應天書院。介紹:白鹿洞書院位於五老峰東南,始建於940年,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書院山環水合,幽靜清邃,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貞元年間,江州刺史李渤隱居這裡讀書,養一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築台榭,植花木。南唐在此設廬山國學,後書院歷經淪桑,屢興屢廢。至到南宋朱熹知南康軍,方得以興盛。白鹿洞書院現存在建築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築,由書院門樓、紫陽書院、白鹿書院、延賓館等建築群落組成。建築體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明倫堂、文會堂、御書閣、春風樓、朱子祠、思賢台、狀元橋、門樓、牌坊、碑廊等,水聲和讀書聲的交匯。交通:在九江坐到星子的班車,在書院路口下;或在牯嶺包車前往。門票·開放時間:30元。開放時間:7:30-18:002海會寺(3)看點:這是觀五老峰遠景的最佳視角,自寺仰望五老峰,「蒼顏嶙峋,如金芙蓉上矗青天」,可品味李白詩中意境。廬山博物館內的珍藏的血經《華嚴經》、《五百羅漢圖》拓本等藏品,這些均出自歷代海會寺高僧之手。介紹:五老峰下,名列山南五大叢林之一的廬山海會寺,地處大橋村。唐乾寧元年(公元894 年)創建,初名郭谷院,因寺有泉龍泉,唐昭宗改額龍泉禪院。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寺僧宗佑重修,改稱今名。背依樊山,面臨大川,佛殿、經堂計有六十餘間。寺內有琉璃雙塔對峙。一建於唐末宋代重修,八角十級,高20米,每層辟有拱門,壁面滿鑲三排規整的小佛像,工藝精巧,造型古樸。一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八角形十檐,十三層,高50米,底層方形,周匝置欄牆,上層辟門,斗拱支檐,八面鑲置琉璃佛像和花紋圖案,第十層置平座檐柱欄杆,構成美觀樓閣。塔內有梯可盤旋而上,塔身飾以綠藍色琉璃,色彩鮮艷奪目。3三疊泉(5)看點:每疊瀑布各具特色,上級如飄雪拖練,中級如碎玉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站在第三疊抬頭仰望,三疊泉水拋珠濺玉,宛如白鷺千羽,又如明珠飛灑。在暮春初夏多雨的季節,飛瀑恰如發怒的玉龍,衝破青天,凌空飛下,雷聲轟鳴,嘆為觀止。介紹:廬山瀑布首推三疊泉,素有廬山第一景觀的美譽。當地也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三疊泉位於五老峰下,飛瀑流經的峭壁有三級,溪水分三疊飛瀉而下,落差共155米,很是壯觀。「上級如飄雲拖練,中級如碎石摧冰,下級如玉龍走潭。」三疊泉曾長期未被發現,隱居在它上源屏風疊的李白和在它下游白鹿洞講學的朱熹都不知咫尺之地有此勝境。直到南宋才被人發現。交通:乘車可在星子縣坐發往九江的班車在海會鎮下車,票價2元,再包三輪車(5-10元/輛)到三疊泉門。也可乘旅遊觀光車(票價65元),或包車遊玩,最好能搭伴租車。纜車:前往途中可乘纜車,約十分鐘,單程費用40元;網友建議:乘纜車並不能躲過最難走的千級台階,反而錯過沿途景色和泉水,纜車距離步行只要約30-40分鐘。徒步:纜車段路況較好,徒步約30分鐘,然後繼續前往至三疊泉瀑布大概40分鐘。觀賞完後三疊泉後,如果要原路返回山上,階梯很陡峭,較累,建議直接下山,這就要求帶好返程行李,所以這一景點最好安排在廬山之行的最後一天。如果需返從三疊泉一路走下去回牯嶺鎮,最好打車。從東門打車回去,再走北門進牯嶺鎮在門口是要驗門票的,也有人是驗賓館的住宿押金,所以門票、押金單這些都要隨身帶著。轎子:三疊泉是廬山旅遊路途最累的,大概來回三千個台階,有轎子可以乘坐。如果想乘坐轎子的話,注意和抬轎子的談好價格,問清楚情況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門票·開放時間:51元/人,纜車往返80元/人。4五老峰(5)看點:五老峰觀日,倘若朝夕登峰極頂,則可見朝霞噴彩,落日熔金,色彩繽紛。歷代許多詩人名士來到五老峰,無不為這裡的瑰麗景色所迷戀,李白詩云「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五老峰地處廬山東南,因山的絕頂被埡口所斷,分成並列的五個山峰,仰望儼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們便把這原出一山的五個山峰統稱為「五老峰」。它根連鄱湖,峰尖觸天,海拔1436米。五峰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山姿不一,有的象漁翁垂釣,有的象老僧盤坐。其中第三峰最險,峰頂有「日近雲低」、「俯視大千」等石刻。四峰最高,峰頂雲松彎曲如虯。下有獅子峰、金印峰、石艦峰、凌雲峰和旗竿峰等小峰,往下為觀音崖,獅子崖,背後山谷有青蓮寺。網友提醒:五老峰遊覽,有轎夫可載你上一峰,其實自己很容易步行上山的。五峰中,二峰最奇、三峰最險、四峰最美、五峰開闊。五老峰的前四峰距離較近、第五峰距離較遠。遊客量力而行,到了二峰的指示牌處,可只抬頭望其它山峰。攀著亂石爬上去,直至峰頂,觀山勢之險,亂石之奇。交通:廬山游的二線景點,乘東線觀光車(票價65元),也可打車、或包車遊玩;最好能搭伴租車較划算。五老峰陡峭挺拔,峰接霄漢,奇巒秀色,馳譽天下。其東南面絕壁千仞,陡不可攀,而西北坡地勢較緩,遊人可循小道爬坡登山。5含鄱口(5)看點:含鄱嶺觀日。嶺上有一座方型樓台,即廬山觀日出的勝地「望鄱亭」。踏著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欄遠望呈現魚肚白的天際。片刻鄱陽湖上的天幕金光萬道,紫霞升騰,驀地,一輪旭日從煙波浩渺的湖面噴薄而出,染紅了藍天綠水和遠山近嶺。介紹: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嶺和對面的漢陽峰之間形成一個巨大壑口,大有一口汲盡山麓的鄱陽湖水之勢,故名。含鄱口西側為著名的冰川角鋒「犁頭尖」活象一塊犀利的犁頭,耕耘著茫茫雲海。含鄱口對面為廬山最高峰「漢陽峰」,北面為廬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為廬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可見「鄱陽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交通:廬山游的二線景點,乘東線觀光車可到,票價65元。也可打車或包車遊玩,搭伴租車較划算;另可步行,從黃龍潭前行四、五里便到。含鄱口有索道可乘至大口瀑布。6植物園(2)介紹:植物園是我國著名的亞熱帶高山植物園,創建於1934年,面積3平方公里。植物園以研究灌木為主,兼茶果、園林、藥用植物。該園不僅是科研基地,且為風景勝地。植物園已收集國內外植物標本10萬餘種,引種馴化3400多種。稱為「活化石」的我國水杉,繁殖萬株。園中有休息廳,林蔭下設石凳石桌,供遊人休憩。植物園按照植物自然群落,不同生態,分成11個展區,供遊客鑒賞,此外還有花卉展、奇龜展。交通:從含鄱口沿石階而下走數百米即抵植物園大門。門票·開放時間:免費。7大口瀑布(2)介紹:大口瀑布是廬山管理局近年開發出來的景點,又稱彩虹瀑布。景色雖美,但比起三疊泉來,它就顯得有些小巫見大巫了。據說李白詩中的銀河就是指此大口瀑布。交通:從含鄱口坐索道到大口瀑布,費用50元。門票·開放時間:15元。8觀音橋(2)看點:觀音橋景區是佛教聖地,橋的西面有專門供仰觀音菩薩的慈航寺,橋的北面有千年古剎棲賢寺,是廬山佛教的叢林之一。介紹:「江南第一古橋」的千年國寶觀音橋長19.4米,寬4.8米建於公元1014年,它以雄偉的氣勢橫跨在廬山的大峽谷-棲賢大峽谷之中,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內人文景觀豐富多彩,自然風光秀麗迷人,名人蹤跡溢滿各處:唐代著名茶聖陸羽品定的「天下第六泉」;明朝第一畫家唐伯虎曾在這裡畫出了著名「三峽襇橋圖」(今觀音橋);國民黨首腦蔣介石夫婦讚歎觀音橋風水,並在此建立了行宮;1961年周恩來總理來到觀音橋與放牛娃小周桂花,留下了感人的故事。交通:須從含鄱口下行,經過棲賢寺;也可從星子經過五里牌上山。9天合谷(1)介紹:位於廬山之巔,佔地3500畝,與含鄱口景區融為一體,為廬山三大主峰五老峰、太乙村、漢陽峰三峰環抱,「神奇福地」。天合谷相傳為明代奇人周顛仙命名,一是表達天地交合,孕育萬物;二是道家哲學,天人合一;三是稱頌婚姻,天作之合。天合谷自然景觀有李白詩中所呤——「銀河倒掛三石墚」的廬山奇特大瀑布(三石墚瀑布);以及廬山最佳觀日平台;愛情的福地——天合洞府、盟誓石、許願池;第四季冰川遺址的萬仙崖、王者石、屈伸石、仙女岩等奇特自然景觀。 天合谷景區內有野營帳篷區。10牯嶺(4)看點:名人別墅,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築景觀,譽為「萬國建築博物館」。介紹:牯嶺原名牯牛嶺,因嶺形如一頭牯牛而得名。19世紀末,英國傳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嶺的長沖,在這裡興建住宅別墅,逐步開發,並按其氣候清涼的特點,據英文Cooling的音譯,把牯牛嶺簡稱為牯嶺。牯嶺是廬山的中心,不僅為廬山旅遊接待和療、休養的服務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區、景點的交通樞紐。這裡三面環山,一面臨谷,海拔1164米,方圓46.6公里,如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牯嶺分為東、西兩谷,廬山主要景點分布其中。這裡地勢平坦,峰巒蔥蘢,溪流潺潺。青松、丹楓遮天蔽日。近千幢風格各異的各國別墅依山就勢而築,高低錯落,瀟洒雅緻,點綴在萬綠叢中,與周圍環境十分和諧,為國內少有的高山建築景觀。解放後東西谷均闢為療、休養,旅遊接待區。療養院、休養所、賓館、飯店棋布,接待遊客。牯嶺街,山上最繁華的地方,近廬山電影院。這條自東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於牯牛嶺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廳、書店、酒樓、車站、咖啡廳、舞廳、商場等服務設施均掩映在綠蔭叢中,形成天街雲市般的山鎮。這裡不僅是廬山政治、經濟、文化、旅遊接待和療、休養的服務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區、景點的交通樞紐。牯嶺街街心公園,位於牯嶺街的一端,建於1954年,1987年重修。公園南背牯牛嶺,北臨剪刀峽,傍嶺臨谷壘壩築土而成,面積5000平方米。2000年又擴建呈三角形。園內曲徑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嬌花,芳草萋萋。園中央築有一個半月形大花壇,壇上安放著一頭卧即待起的石牛。石牛由數塊巨石鑲嵌而成,約高2米,長4米。造型生動,融合雕鑿、圓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韻,使一頭強勁有力的牯牛借石質而生。基座上鐫有現代書法家啟功題寫的「牯嶺」二字。盛夏時節,避暑消夏的遊人雲集這裡,清晨看日出,午間戲碧水,傍晚觀夕陽。夜幕降臨,在廬山牯嶺街心公園,還可賞牯嶺正街和窯窪一帶萬家燈火的夜景不容錯過。交通:牯嶺到九江的班車每半小時一班,票價8元。火車站1路車到九江長途汽車站,每小時一班發往牯嶺;20路到農工商超市旁停車場,20分鐘一班依維柯,車程1小時。11如琴湖(4)1961年建人工湖,形如提琴,故名。有曲橋通往湖心島。園中繁花似錦,曲徑通幽,湖光山色,風景如畫。環湖散步頗佳。距離牯嶺2公里。12花徑(4)看點:每年四月,花徑桃花盛開,美景甚是迷人。現園中1988年建「白居易草堂陳列室」,白居易石像立於湖畔。花徑亭中一橫石上刻有「花徑」二字,傳說系白居易手書。介紹:沿大林路步行至花徑,順路可見冰川遺迹──冰桌巨石,又叫飛來石。花徑相傳是唐代詩人白居易詠詩《大林寺桃花》的地方。傳說,白居易被貶任江州(九江)司馬時,曾來廬山遊覽,寫下「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故稱「白司馬花徑」,並建造了「景白亭」。交通:位於牯嶺街西南2公里處的如琴湖畔,可沿大林路步行可達。門票:免費。13天橋廬山上的天橋實無橋,乃是直伸奇險斷層谷中的一塊巨石,從某一視角看去形如高懸於絕壁之上的斷橋。錦繡谷與天橋崖谷相連,澗深壑絕,怪石堆壘,傳說朱元璋與陳友諒戰於鄱陽湖,被陳友諒追至此處,金光閃而天橋生,過此而橋壞。14錦繡谷(4)介紹:自天橋循左側石級路前行至仙人洞,為一段長約1.5公里的秀麗山谷。相傳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採擷花卉、草藥處。這兒四時花開,猶如錦繡,故名。1980年新辟。沿錦繡谷傍絕壁懸崖修築的石級便道遊覽,可謂「路盤松頂上,穿雲破霧出。天風拂衣襟,縹緲一身輕。」谷中千岩競秀,萬壑回縈;斷崖天成,石林挺秀。一路景色如錦繡畫卷,令人陶醉。北宋文學家王安石詩云:「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據說是他遊覽即興之作。交通:自天橋沿左側石階路前行。15仙人洞(4)看點:在遊仙石上通觀錦繡谷。「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使之名揚四海。介紹:位於錦繡谷南端的「佛手岩」下。此洞高、深各約10米。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稱仙人洞。洞幽深處有清泉下滴,稱「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題詞。洞中央「純陽殿」內置呂洞賓石像,傳說八仙中的劍仙在此修道成仙。每當雲霧繚繞之時,驟添幾分仙氣。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稱仙人洞。仙人洞的左側有石砌的月亮門,門楣鐫刻「仙人洞」三個大字。在月亮門內有一巨石突兀,形如蟾蜍,名「蟾蜍石」,有一勁松插石挺立,稱為「石松」。石上刻「縱覽雲飛」、「豁然貫通」摩崖大字,石下亂雲飛渡,如入仙境。仙人洞右側之觀妙亭下,有一比蟾蜍石更大的遊仙石凌空突出,石下萬丈深淵,奇險無比,在此可通觀錦繡谷。遊仙石傍有一竹林。「遊仙石」三字和傍山崖的詩「竹林無處訪仙居,百尺丹崖懸斷石,遊蹤亦是未除。」為明嘉靖七年(1528)東莞錢全志所作。交通:自天橋沿左側石階路前行至錦繡谷,谷中南端。16大天池(3)看點:文殊台之佛光。月夜閑坐文殊台上,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人稱「佛燈」。王陽明就曾以詩記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開。撒落星辰滿平野,山僧盡道佛燈來。」昔日的天池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現存之台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台。天池山脊上聳立著一座寶塔,塔四周布滿青松。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文物。塔西有一石質方台,名天心台,為林森所建。台下有碩大卧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介紹:位於廬山西北海拔900餘米的大天池山頂,可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門澗,東瞻佛手岩,西眺白雲峰。這裡原有天池寺,現已廢。大天池即為天池寺放生池,呈長方形,碧水悠悠,光靈如玉。龍首崖之險、凌虛閣之雲、文殊台之佛光為大天池三絕。主要景觀:文殊台、閣式石塔、圓佛殿、照江崖。昔天池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薩而得名文殊台。現存之台為石木水泥混合結構,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戀突起群峰相連,遠波明來極富野趣。尤是月色朦朧之夜閑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經常會出現點點如同燈光般的亮點, 由少漸多,時大時小,時聚時多,時隱時現,閃閃爍爍,人稱「佛燈」。天池山脊上聳立著一座閣式石塔,五層六面,高20餘米,始建於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現塔系1927年唐生智募資易地重建。塔內藏有銀佛像、宋幣及水晶珠子等物。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棟外觀粗壯、輪廓呈現圓形、傘頂的佛殿,名圓佛殿。塔西有一石質方台,名天心台,為林森所建。台下有碩大卧石,平滑如鏡,上鐫「照江崖」字樣。塔四周布滿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風起時,松濤起伏。17龍首崖(4)看點:龍首崖觀雲霧:每當大霧襲來時,深澗峽谷中雲霧升騰。站在岩上,有如騰雲駕霧,雲遊太空;也似乘龍探海,嬉戲波濤。不多時,濃霧散去,晴空艷陽,滿目青翠,遠處的峽谷、電站、河流、田野、農莊又可清晰可辨。龍首崖絕壁:從懸崖左邊一石亭觀看,龍首崖懸壁峭立,一石橫亘其上,恰似蒼龍昂首。崖下紮根石隙的幾棵虯松,宛如龍鬚,微風吹佛,恰似龍鬚飄飛。介紹:由大天池西南側,循石階下行數百米,便可見一崖拔地千尺,下臨絕壑,孤懸空中宛如蒼龍昂首,飛舞天外,這就是龍首崖。在龍首崖上憑欄俯瞰石澗峽谷,可見懸索橋似的彩虹橫卧,獅子岩、方印岩、文殊岩、清涼岩、萬丈梯等諸多景緻,奇石累累,姿態萬千。交通:由大天池西南側,循石階下行數百米便可見。18石門澗(3)看點:石門澗絕壁,石門澗懸索橋上,削壁千仞的峰巒,幾乎都呈九十度垂直,上接霄漢,下臨絕澗。奇峰奇石奇境界,驚耳驚目驚心魄,縱有鬼斧神功,也難劈此勝景。介紹:石門澗瀑布是廬山眾多瀑布中最早錄入史冊。兩千多年前的《後漢書地理》中就有記載:「廬山西南有雙闕,壁立千餘仞,有瀑布存焉」。石門澗面對峰崖,隔澗箕立,結成危樓險闕。最窄處的「小石門」,兩崖之間僅存一縫,遊人入「門」須側身才能通過。峪谷間,高崖懸流成瀑,深谷積水成湖。潛隱湖底的雜亂怪石與兀立溪澗的巨岩,沿澗巧布,成為「石台」,最大的一塊光滑的磐石上可坐數十人,石上攜有「石門澗」三大字。過大磐石,峽谷更加險仄,如劍插天尺,爭雄競秀。在這大斷層中,桅杆峰與童子崖從澗底矗箕直上,漓立咫尺,奇峰簇擁,迭峰屏立。主要景點鐵船峰、開慧泉、卧龍昂首、懸索橋、鷹嘴石、石門大佛、巨型石刻、黃龍潭、烏龍潭、三寶樹等。交通:龍首崖下去不遠便可到達石門澗。這裡也是廬山徒步入口的西入口,又稱廬山「西大門」。門票·開放時間:42元。19鐵船峰(1)介紹:鐵船峰俗稱「桅杆石」,與龍首崖隔澗相望。高峰矗立,似巨艦昂首,故而得名。1992年在鐵船峰頂建有靜觀亭及近人石刻等。相傳東晉王敦欲篡奪帝位。一天在建康邀請許遜等人,席間讓人釋夢。言昨晚夢一木破,問是否吉祥。許遜等人知其用心,便釋為「木上破天,乃未字,公欲用刀兵,未可輕舉妄動「。王敦聽後不悅,暗起殺心。許遜等人也已料到,遂乘船逃走。船行江中,王敦果然派兵追來,幸好許遜學有法術,呼來二龍挾船開飛,並告誡眾人緊閉雙目,不得窺視。當船飛臨廬山紫霄峰上空時,雲霧迷漫,船底擦著樹梢沙沙作響,舟人奇而竊視,二龍突然離去,船隨即墜於紫霄峰下的石門洞旁,而成為鐵船峰。20烏龍潭(3)看點:潭水分五股從巨石隙縫中飛揚而下,短而有力,象是一把銀鍛的豎琴,在日夜撥動著琴弦。介紹:相傳黃龍山谷中有黃龍、烏龍時常爭鬥,周圍百姓無法安居樂業。後徹空禪師雲遊至此,運用法力將二龍分別鎮在黃龍潭、烏龍潭中。至今烏龍潭上方的巨石上還鐫著「降龍」二字。烏龍潭原由三個大小不一的潭淵組成,古書中記載:「烏龍潭凡三潭,中、上兩潭皆高數十百丈,下潭稍平夷。」至今,只見一潭。交通: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小段路便可到。此潭與黃龍潭相鄰,兩潭各有千秋。21黃龍潭(3)看點: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介紹: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龍山谷中有兩條桀驁不馴的黃龍、烏龍時常爭鬥,引動山洪暴發,周圍百姓無法安居樂業。後徹空禪師雲遊至此,運用法力將二龍分別鎮在黃龍潭、烏龍潭中。黃龍潭幽深、靜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衝擊成暗綠色的深潭。交通: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潭、烏龍潭,兩潭相鄰,各有千秋。22三寶樹(3)介紹:此處濃蔭蔽日,綠浪連天,三棵參天古樹凌空聳立,二棵是柳杉,各高40餘米,一棵為銀杏,高約30米,主幹數人合抱不攏,形同寶塔,稱「三寶樹」。三寶樹相傳為千年古可柯,樹下石碑上鐫有「晉僧曇詵手記」6字。寶樹現已被重點保護。交通:由黃龍潭沿林間石階上行約300米即到三寶樹。23黃龍寺(1)介紹:廬山黃龍寺坐落於廬山玉屏峰麓。所在踞廬山之中,前對天王峰,後枕玉屏峰,西為賜經亭,下臨大溪。寺宇為「萬山環抱,松杉碧繞」,修篁蔽日,景色奇幽,「居然勝地」。相傳早在晉代,釋曇詵在此修持,並栽下2株婆娑寶樹、1株銀杏。廬山黃龍寺系明代僧人釋徹空於萬曆年間(1573—1620)肇建的。相傳,當年釋徹空雲遊至玉屏峰下,目睹這裡「山勢環擁」,叢林茂密,清潭飛瀑,風景幽邃,即「心愛之」,並有住下弘法之願。但當時看到山麓之中,千鹿成群,游嬉其中,不可接近,有礙建寺。當即默念祈禱「此間於我有緣,群鹿為徙」。次日,釋徹空再往探看,果如所願,「不見鹿蹤」。於是,釋徹空就地殊茅立寺。初以此處曾是群鹿出沒之處,山野空曠,名之「鹿野」。其後釋徹空法承臨濟宗黃龍派,且寺靠黃龍潭而建,故又名之曰「黃龍寺」。寺內建有觀音堂、法堂和大寮,大雄寶殿等。明代盛極一時,進入清代日漸蕭條。24蘆林湖(2)看點:湖水如鏡,似發光的碧玉鑲嵌在林蔭秀谷之中,縹緲雲煙襯托下,如天上神湖。介紹:1954年此地築壩蓄水,於是高峽出平湖,青山綠水,山色倒影,相映成趣,為廬山添一勝景。毛澤東多次於該湖游泳。湖上有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在二三百萬年前,廬山處於第四紀冰川期,當時這裡是廬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谷地。交通:從黃龍寺沿石階曲徑上行約20分鐘,便到蘆林湖、蘆林大橋。25廬山博物館(3)看點:清代畫家許從龍歷時6年所繪製的《五百羅漢圖》。原畫200幅,只剩112幅。介紹: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別墅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解放前廬山各棟中外別墅中的精品、陳列品和歷史文物是館藏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博物館內展出歷代名瓷中的精品,有漢代的青瓷、唐三彩、宋影青瓷、明青花瓷、清逗彩瓷,特別是明清代的展品,都柔潤細膩,非常精美。館內還收藏了蔣介石用過的「蔣」字瓷盤,宋美齡的象牙柄扇;以及蔣介石五十歲辰時,官僚們贈送的佩劍和銅硯。另藏有青銅器、陶器、工藝品、金石篆刻、歷代錢幣等藏品,其中也有許多是難得的珍品。交通:乘東線旅遊觀光車即可,票價65元。26廬山會議舊址(4)介紹:位於牯嶺東谷擲筆峰麓。這裡原是蔣介石在廬山創辦軍官訓練團的三大建築之一,於1937年落成,名廬山大禮堂。解放後改名「人民劇院」,外表壯觀,內飾華麗。1959年中國共產黨八屆八中全會,1961年中央工作會議和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均在此召開。毛澤東同志主持了這三次重要會議。廬山會議紀念館:現舊址已闢為廬山會議紀念館。裡面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實物、照片、材料和根據紀錄片製作的錄相片,供遊人觀看。廬山大廈:位於紀念館右側不遠處。是外觀4層、內有6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原為國民黨軍官訓練團的中下級軍官住所,正面額上原有蔣介石題寫的「廬山傳習學舍」四個大字。現已裝修成標準客房的旅遊賓館。位於會址和大廈中間的一座宮殿式建築即為1935年落成的廬山圖書館,現用作商場、餐廳。廬山會議包括兩次重要會議: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黨中央在江西廬山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和8月2日至16日舉行的黨的八屆八中全會。交通:乘旅遊觀光車,票價65元。門票·開放時間:20元。27美廬(4)看點:唯一國共兩黨最高領袖都住過的別墅。當年周恩來就是在這裡同蔣介石進行國共合作的談判。20世紀50年代的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也曾住過這裡。如今,這裡收藏的留存物品、歷史照片極具歷史意義。介紹:廬山牯嶺東谷,有一條蜿蜒而來又蜿蜓而去的長沖河。在長沖河畔,有一座掩隱在一片綠蔭深處的英國券廓式的別墅。它是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廬山的舊居,蔣介石親自命名為「美廬」。美廬由英國人赫莉設計,赫莉曾與宋美齡交好,於1934年將這棟房屋贈送給宋美齡。蔣介石見這裡環境恬靜美麗,而宋美齡的名字中又有一個「美」字,於是命名為「美廬」,庭園中卧石上的「美廬」二字為蔣手書。遊覽指南:美廬由主樓和附樓兩部分組成,佔地面積為455平方米,建築面積為996平方米。石牆圍的庭園內有泉水淙淙流過。登十字型長石階,步通透式涼台,進入室內是一裝飾典雅、中西合璧的會客廳。貓眼綠的地毯,墨綠的沙發,牆壁上掛著宋美齡不同時期的半身照片,以及蔣介石夫婦在「美廬」生活的部分照片。緊鄰是當年「第一夫人」的卧室,室內陳設基本保持原貌,居中有雙人廳床,據說是用英國優質木料製作,床左側放置一圓形雕花梳妝台,方柜上擺設著精緻的象牙扇等物品。二樓,是蔣介石的辦公室、會客廳、卧室,卧室的配置和宋美齡卧室相仿,卻多了一張躺式沙發。辦公室的斜對面,是侍從室第二處主任、有「文膽」之稱的陳布雷辦公室兼卧室。辦公室的左邊,分別建有涼台和陽台,均為石柱、石欄,寬闊安適。與主樓相連的是附房,此為1934年冬,按照主人的意圖所增建的,採用封閉式內廓聯為一體。從外面看為一排玻璃窗,而內部布局為一側是通道,一邊是各自獨立的各功能用房:餐廳、琴房、侍衛室等。而今,此處被闢為展覽廳。展覽廳所展示的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一為「美廬」留存物品;二是國民政府要員們在「夏都」政治活動的歷史照片及歷史物品;三是牯嶺歷史風貌及三十年代所拍攝的廬山名勝照片。「美廬」留存物品:主要有宋美齡彈奏過的德國製造的立式鋼琴,宋美齡閱讀收藏的精裝英文書籍,宋美齡畫的《廬山溪流》等三幅水彩畫;蔣介石聯煙時,由陳銘樞贈送的禮品----銀質茶具;「美廬」宴請時用的餐具。蔣介石萬花盤、碗;以燃燒煤油為動力製冷的菲賽爾冰箱,1.2米長的透雕象牙等。展示廳展示的歷史照片:主要有1934年9月,蔣介石參加廬山軍官訓練團畢業典禮;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與馬歇爾在「美廬」涼台上會談;1946年中秋節,蔣介台夫婦與駐華美軍司令吉倫將軍夫婦,在含鄱口野餐等。交通:廬山內有東線旅遊觀光車可到,65元,24小時有效。門票·開放時間:25元。28廬山名人別墅(4)介紹:這裡是「萬國建築博物館」。廬山別墅始於19世紀下半葉,均採用歐洲、美洲民間建築風格建成。廬山景區中心牯嶺,至今仍保留著美、英、法、德、俄、芬蘭、荷蘭、奧地利、義大利等二十多個國家風格不同的別墅636幢,有著16個國家的建築風格。廬山現有別墅主要分布在東谷地段(稱為東谷名人別墅區)和含鄱口下的太乙村風景區內(稱為將軍別墅村)以及仰天坪新開發的別墅區。除了少數幾幢作為文物保護,大多數別墅都對外接待。現存的廬山別墅中最早的建於1896年,而1935年以前建造的別墅有324幢,其中,「美廬」別墅為參觀景點,門票25元/張。「廬山會議」舊址及別墅群均已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9剪刀峽(3)看點:剪刀峽三奇:「龍師、佛燈、瀑布雲」。龍師是一種如鱸黑的蟲,長約三、四寸,《廬山志》中稱其為龍師;佛燈是一種神秘的自然景觀,在牯嶺鎮夜眺剪刀峽,常有佛燈若隱若現;剪刀峽是觀看廬山瀑布雲的最佳點,該峽正對經面,此風強勁,瀑布雲有時如銀河傾瀉,有時如素瀑展霓,有時如縹渺布幔,有時如龍簾峽谷。介紹:位於東林寺以東,鄰近小天池,峽頂海拔1192米,峽底208米,整個峽谷成階梯狀上升,是廬山斷崖陡壁、深峽幽谷的典型區域之一。剪刀峽為蓮花洞登山舊路之所由,峽上有建築房屋十數幢。宋園者長洲宋蓉塘君之居,有玉液泉、懷白諸勝。峽內重要景觀:峽東有天花宮廟,系民國五年(1916)鄔至直所墓建。民國二十六年(1937),擬辦廬山吊車,擇定該地為山上車站之終點。其地峰嶺夾抱,山風極大,每年四至六月,下街失慎,至蔓延甚速,難於施救,風之禍彌烈。峽北水澗旁岩石「准提堂」三字,「萬曆辛亥(1611)仲夏所」。剪刀峽以「斷崖怪石飛瀑」而名冠廬山西麓,峽內有龍珠峰,馬鞍山峰,有大小雞冠石、飛來石,試劍石、牛蹄石、石蚌、石蟹、石樓、石佛、石門等;有大上碧潭10餘處,瀑布有烏龍潭雙瀑、雙疊瀑、龍椅瀑、牯牛潭瀑、蛇瀑、龍鬚泉(瀑)等。烏龍潭雙瀑三潭瀑布從百丈壁傾瀉入潭,宛如流動的珍珠壁;上潭如置天井,水色幽藍;中潭與上潭緊連,玲瓏剔透,水光瑰麗;下瀑如玉帶鑲嵌在蒼黑的岩石中間,水入下潭,下潭狹形,深不可測。潭畔有一巨石,平滑如砥,稱邦龍石,潭中有稀見的水生動物-龍師。講經台在山門「飛來石」旁,石上鐫「講經台」三這,傳為晉高僧慧遠講經之處。雙疊瀑在峽頂處,兩壁對峙中央夾碩石,瀑從石的兩旁噴出,下瀑如雙劍出鞘,又如雙虹下飲,上瀑水勢壯美,從橫寬幾十米的崖上傾瀉而下,冰崩雪塌,虎吼龍嘯,水汽瀰漫,如煙如霧,日照則七彩斑斕,如若蜃樓。30小天池(2)看點:小天池是牯嶺觀日出、晚霞、雲海等奇觀最佳的地方之一。登臨山頂,宛如坐上一架直升飛機,盤桓在廬山的上空,青山碧水,紅瓦蒼崖,歷歷在目,令人思緒萬千。介紹:小天池位於廬山牯嶺北面,池中之水置於高山而終年不溢不涸。池後山脊上,屹立著一座白塔似的喇嘛塔,塔建於1936年。小天池山對面有一怪石,遠望似一雄鷹伸頸欲鳴。山南麓有一峰凌空突出,下臨深壑。峰頂懸崖上有一傘頂圓亭。步入亭中,長江似一條白色緞帶,飄忽在天際。山腳是深谷,形如一把打開的剪刀,即剪刀峽。31秀峰(5)看點:秀峰內有馬尾、黃崖兩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開先瀑布)和香爐峰。唐代大詩人李白讚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使之聞名已久。介紹:位於廬山南麓,在鄱陽湖之濱的江西星子縣境內,秀峰一帶的山峰玲瓏秀麗,風光旖旎,古人說「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的確名不虛傳。景區主要由香爐、鶴鳴、雙劍、姐妹、文殊、龜背諸峰組成。內有「漱玉亭」、「玉峽」、「龍潭」、「瀑布」、「觀瀑亭」、「日照亭」等勝景和歷史名人留下的眾多珍跡。昭明太子、南唐中主李璟少年時曾在秀峰築台讀書,繼帝位後又在讀書台舊址建寺,定名為開元寺。到清代時,康熙南巡到這裡時曾手書「秀峰寺」匾賜寺僧超淵,此後該寺改名為秀峰寺,為廬山山南五大叢林之一。香爐峰:在廬山山南,現九江星子縣境內秀峰景區。在廬山山南秀峰景區正是第四紀冰川造山運動時期,屬廬山山體,也是廬山山體運動最強烈的地方,形成了蘇東坡筆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特殊地貌,也造就了漢陽峰、香爐峰、雙劍鋒、鶴鳴峰等等形態各異的山峰,自然風光十分秀美。香爐峰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門票·開放時間:50元(不含索道,索道上下50元/人)。交通:每天下午2點有一班汽車從牯嶺去秀峰。坐火車到九江,乘1路公共汽車前往,3、4站即到九江長途汽車站,坐巴士到星子(星子的車票在候車廳里的1號售票口買 8元.)大概一個小時後即可到達,途中可遠觀廬山五老峰。到了之後,換乘當地中巴車或旅遊一號線,1元錢即可到秀峰。美食·住宿·購物:周邊有農家特色旅館可入住。32秀峰開先瀑布(5)介紹:古人云:「泰岱青松,華岳摩嶺,黃山雲海,匡廬瀑布,並稱山川絕勝」。廬山之美,素享「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而廬山之美,瀑布居首。廬山瀑布群的「詩文化」:歷代諸多文人騷客在此賦詩題詞,讚頌其壯觀雄偉,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已成千古絕唱。瀑布懸於雙劍、文殊二峰之間,瀑水被二崖緊束噴洒,如驥尾搖鳳,故又名稱「馬尾水」。廬山瀑布多姿多彩,景色迷人。唐朝詩人張九齡在湖口望廬山瀑布,便吟詩一首,流傳至今。詩曰:「萬丈紅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雜樹,灑落出重雲。日照虹霓似,天清風雨聞。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33漢陽峰(3)看點:漢陽峰峰巔上,有一方形石台,名禹王台,為大禹治水登臨處。每當晴天一碧,萬里無雲,登此台眺望,江漢倒懸,楚楚環供。介紹:漢陽峰是廬山的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據說,在月明風清之夜,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 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谷,系張性斷層,長7~8公里,是廬山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飛瀑,史載「谷簾泉」,在大漢陽峰頂,至今尚留有石砌的「漢王台」。相傳洪水稽天時,廬山皆漫,唯此峰不沒而立於水天中,漢王避於此。據古人說:「月明風清之夜,由此可望漢陽燈光」,故亦稱「漢陽台」 。「漢陽峰」一名,也因此得來。漢陽台東有根主峰石柱,上刻有「大漢陽峰」四個大字。在漢陽台前是峭壁懸崖等。交通:距牯嶺街約二十公里。遊人登大漢陽峰,可從牯嶺乘車抵廬山電視台,然後再步行循山道野徑登上峰頂。34東林寺(3)看點:東、西林寺留下著名篇,如白居易的詠《東林寺、白蓮》,蘇軾的《題西林壁》,東林寺作為凈土宗的創始地之一規模遠較大。西林寺曾一度荒廢,現在除千佛塔外其餘全是重建的。去東林寺一定要去寺後的聰明泉喝喝聰明泉水,爬爬後山的塔。介紹:座落於廬山西麓,是凈士宗發源地,為晉代東方名僧慧遠於東晉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創建,距今1600多年。它椽摩棟接,丹輝碧映,「規模宏遠,足稱萬僧之居」,是中國佛教八大道場之一。唐代,東林寺極盛一時,經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經講學,慧遠和東林的教義也隨之傳入日本。據說,日本的「東林教」即淵源於此。在歷史上,東林寺對於中尼、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與友好往來,曾作出了貢獻。遊覽指南:東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迴向西而去,溪上跨著一座石砌拱橋,佳話「虎溪三笑」故事發生的地方-「虎溪橋」。過虎溪橋,北行約百餘米為東林寺的第一道山門,山門上豎掛著「晉建東林寺」石刻。東林寺西的山丘上,有東方佛教「凈土宗」的始祖慧遠墓塔「荔枝塔」。相關傳說:據傳,慧遠和尚來東林寺後,「影不出山,跡不出俗」,一心修行,連送客也未曾過虎溪橋,若是過了虎溪橋,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遠送陶淵明與陸修靜,三人攜手邊走邊談,越談越開心,不覺過了石橋,誰知沒走幾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們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視仰天大笑,惜別分手。這就是廣為流傳的文苑佳話「虎溪三笑」。交通:東林寺、西林寺可在九江市區坐7路車(班次較少),也可搭乘公交至十里大樓,轉乘中巴(班次較多)至東林寺站下,下車後步行十分鐘先至西林寺,然後繼續二十分鐘行程可至東林寺,或打車30元左右直至東林寺門口,參觀玩東林寺後再返回西林寺。目前兩個寺院均為免費開放。35鄱陽湖(3)看點:廬山上可一觀鄱陽湖之勝景,湖光山色、煙波浩淼,格外迷人。導遊:鄱陽湖周邊近廬山風景區的著名景點有:石鐘山、大孤山等。最佳旅遊時間:到鄱陽湖旅遊,或選擇在夏末秋初,此時以水景為主;或選擇在冬季(候鳥觀賞期從十一月中旬至翌年三月初,最佳觀鳥期是十一月中下旬),此時則以觀鳥為主。介紹:鄱陽湖位於長江南岸、江西省北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鄱陽湖有過不同的稱謂,主要有彭澤、彭湖、官亭湖等,鄱陽湖是全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是著名國家候鳥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之一。鄱陽湖南承贛江、撫河、信江、修水和饒河等五河之水,北注長江,鄱陽湖是一個吞吐型湖泊,具有天然調節水量及為長江河道蓄洪的功能,隨著季節的變化,湖面升降幅度很大,正常水位時,鄱陽湖面積為3914 平方公里,但要到了枯水季,其面積也只有140平方公里,收縮較大。鄱陽湖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多種淡水生物,尤以鄱湖銀魚最為名貴,而且鄱陽湖沿岸可謂人傑地靈,歷代許多名士賢達或出生於此,或生活於斯,這裡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事件層出不窮,遠有東吳周瑜在此操練水師,近有李烈鈞在此發起「二次革命」,而文人墨客也多次幸臨此地,弔古詠今、題詠吟唱。鄱陽湖地跨九江、南昌等多個地市,湖心湖岸景觀遍布,九江市已經用遊船將部分景點連成一條「鄱陽湖旅遊線」,主要景點有石鐘山、大孤山、南山、老爺廟、落星湖等,晴日間,鄱陽湖浮光躍金、帆映鳥翔,陰雨時,鄱陽湖煙波浩淼、氣象萬千,鄱陽湖可謂美景天成,風光如畫,景色宜人。鄱陽湖還是亞洲最大的候鳥越冬地,是鳥類愛好者的天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唐初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描寫得就是鄱陽湖的美景,遊客在遊覽時,盡可體驗詩句中所描繪的美景。交通:從九江市乘一小時汽車到達湖口縣。鄱陽湖旅遊線各景點之間以遊船相連,遊客需要做好預防暈船的準備。來往大孤山的來回船票22元。門票·開放時間:遊玩費用:石鐘山60元,大孤山(鞋山)20元。36石鐘山(3)介紹:石鐘山,像一座玲瓏剔透的天然美景聳立在鄱陽湖與長江交匯的九江市湖口縣雙鍾鎮,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景觀。石鐘山是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這裡誕生了《石鐘山記》。 自古有上下石鐘山之分,其南臨匡廬,北鎮長江,俯瞰鄱陽湖,煙波浩淼;眺望長江,白浪滔滔,江湖交匯,水分兩色,天然匯成了一幅壯觀奇妙的〈涇渭圖〉,天工造化,嘆為觀止。現開放的下石鐘山,海拔57米,全山面積為九萬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岩,第四紀冰川遺迹,控江扼湖,為「八省通衢」集亭、台、樓、閣、塔、榭、舫、廊等20多種古典建築為一體,是典型的江南園林。聯合國專家稱石鐘山集風光、古迹、名勝、園林於一身,堪稱世界之最。主要景點昭忠祠:建於石鐘山頂。清咸豐八年(1858)彭玉麟等奉上諭建造,是石鐘山的主體建築。祠分前廡後廡,面對江湖,視野開闊。曾國藩、彭玉麟均有記,並手書碑刻,曾、彭等若干人為祠撰寫的長短聯達百餘幅。祠前辟有廣場,祠兩側古樟也是彭玉麟等手植。祠內新創編鐘古樂演奏項目,所用編鐘系按湖北曾侯乙古墓出土編鐘仿製。英雄石:在上石鐘山麓,昂踞岩石之巔。相傳為明代朱元璋大將常遇春與陳友諒交戰時,用槍挑放於此。石上,至今還留存著槍剌的痕迹。碑廊:從綠蔭深處至鎖江亭,沿長廊壁間,陳列著歷代與石鐘山有關的名家簡介、浣香別墅、唐魏徵手書碑刻及全山宋、元、明、清歷代碑刻及石刻,列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花廳:位於全山最高處,又名六十本梅花寄舫,四周原有梅花60株。上諭亭:位於山之北面,為兩層八角,又名八角亭。原在通濟門(北門)內孝感坊。清乾隆五年(1740)建,咸豐四年(1854)兵毀。咸豐七年(1860)彭玉麟建亭於此,立上諭碑,亭名及碑文為曾國藩手書。桃花澗:又名漁人精舍,取意陶淵明《桃花源記》。洞內有三個不同的「夢」字,為彭玉麟手書。浣香別墅:位於山西北面。前後兩幢,前幢名聽濤眺雨軒,後幢名芸芍齋。前中有空院。中院兩廊牆壁鑲嵌有唐代魏徵、宋代蘇軾、黃庭堅、清代鄭板橋、彭玉麟、賀壽慈等名人碑刻。忠烈祠:又名太平遺壘、昭忠祠,位於山之西北面,左為報慈禪林,右為浣香別墅。太平軍駐此期間,曾在此建有營房堡壘,失敗後,改建為昭忠祠。1956年,為還歷史本來面貌,改名太平遺壘。1986年又改名忠烈祠,祠中現為歷史文物陳列館。報慈禪林:位於忠烈祠西面,由僧房、戲台、大雄寶殿、海島、前院、後院組成。始建於清咸豐八年(1858),是彭玉麟為報答慈恩請僧侶誦經敬佛之所。光緒二十九年(1903)重修。大雄寶殿原有佛像及殿和海島,均早毀。1980年修復,重塑觀世音菩薩供奉殿中及殿後蓬萊仙島等仙佛塑像。交通:廬山山頂有車可到,也可由三疊泉包車前往。門票·開放時間:72元。包括乘船遊覽長江和鄱陽湖的分界線,鄱陽湖上觀看石鐘山。37桃花溪漂流(2)介紹:桃花溪漂流景區位於風景秀美、千島落珠的柘林湖畔、海拔1100米的桃花尖山峰峽谷間。溪水常年不斷地從桃花洞蜿蜒而下,時而在密林中通過,時而在巨石中穿行,千姿百態,落英繽紛。傳說桃花仙子騎石龜順溪而下,因而得名桃花溪。景區內動植物繁多,金絲猴、野豬等多種珍禽異獸經常出沒在山澗峽谷之中。紅豆杉、桂花樹、銀杏等珍貴樹種繁衍茂盛。茶葉、獼猴桃、梅子、楊梅、尖板栗、羅漢菜等野生食品漫山遍野。一年四季,山花爛漫,鳥語花香。桃花溪氣候宜人,水源充足,素有天然「氧吧」美稱。氣溫常年比溪外低58攝氏度左右。春如絲、夏如海、秋如血、冬如玉。桃花溪漂流:全程4公里,需時2小時左右。它分森林逍遙漂、峽谷勇士漂。逍遙漂是在原始森林中,逍遙泛舟,盡情領略兩岸的自然風光,可謂「艇在森林峽谷漂,人在瑤池仙境游」;驚險刺激的勇士漂,則飛流直下,浪遏飛舟!在峽谷中穿石繞壁,碧波逐浪,感受大自然的狂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讓您在有驚無險的刺激中,感覺成為勇士的無窮樂趣。門票·開放時間:市場價:128元/人;攜程團隊專項價:118元/人38廬山天沐溫泉度假村(2)介紹:景區在廬山南麓西端,距星子縣城13公里,是晉代詩人陶淵明的栗里故居所在地。區內有陶淵明故里和溫泉度假村兩個遊覽區,分布於星德公路南北兩側。廬山天沐溫泉度假村:與陶村相鄰,南倚黃龍山,此為硫磺礦泉,含多種微量元素,水溫62-70 攝氏度,能治療風濕、皮膚、神經、心血管多種疾病。傳說為晉代文女真跨黃龍升天處。溫泉的發現在晉代以後,古稱溫湯,唐代在此建寺曰黃龍院,宋稱靈湯寺,白居易、蘇軾、朱熹等皆留詩於此。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曾來此考察,載入《本草綱目》。1935年,江西建設廳與廬山管理局始在此開闢遊覽區,興建房屋和浴室,1938年被日軍破壞。1957年省總工會在此建廬山溫泉療養院,1961年周恩來總理曾來院視察。近年來,療養院擴建為溫泉度假村。境內環境優美,為江南式園林建築。現除具備多種現代化醫療設施外,還開放桑拿、按摩及各種遊樂活動,成為聚療養、休閑、遊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陶淵明故里:陶淵明44歲時,因原園田居(即古田舍)遭火災,後於公元411年移居來栗里(南村),即今公路北側陶家灘。陶家灘在般若峰下山谷中,有一小溪蜿蜒于田野,為栗里源,俗稱醉石澗。澗之上游虎爪崖下有大石如平台,是為淵明醉石。唐顏真卿、白居易有訪醉石,陶公舊宅詩。石上有宋代石刻多通,以朱熹所題「歸去來館」4字最顯見。醉石附近有「醉仙濯纓池」、歸去來館、五柳館。醉石澗西有陶淵明經康王谷去東林寺之山道。現已開發陶淵明起居、躬耕、悠遊等景點,成為淵明故里遊覽區。陶淵明後裔從宋代以後,逐漸遷居公路南側,即今溫泉度假村東側陶村。醉石澗從村口流過,澗上有柴桑古橋。村南有淵明詩中所言之南山,村東有南朝詩人謝靈運築台翻譯佛經的經台山。當代戲劇家石凌鶴有長詩《栗里吟》詠此。九江1、甘棠湖(煙水亭)看點:湖心座綠樹掩映的小島上有一組古色古香的建築,名曰煙水亭,是鬧市區中的一方凈土,風光秀麗碧波蕩漾,有匡廬倒影,有名勝古迹,有「九江古城,秀在一湖」之說。介紹:甘棠湖位於九江市城區,是一座天然湖泊。甘棠湖,古名稱為「景陽湖」,面積約80萬平方米,平均水深1.4米,由廬山泉水匯聚而成,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前後,李渤出任江洲刺史時,為防止汛期時長江水倒灌,危及九江城,便在湖中築60米的長堤,設閘門以控水位,長堤將湖面分成東西兩半,東為南湖,西為甘棠湖,後統稱為甘棠湖,甘棠湖在三國時期曾是東吳的水軍基地,湖區內景色優美,楊柳依依,碧波蕩漾。煙水亭:甘棠湖中心的小島上原有東吳名將周瑜的點將台,後在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816-818年),著名詩人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於周瑜點將台原址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因其《琵琶行》中的名句「別時茫茫江浸月」而得名為「浸月亭」。在北宋年間,著名理學家周敦頤之子周壽來九江為父守墓時,在甘棠湖堤上建了一座亭子,取「山頭水色薄籠煙」之意,名為煙水亭,明朝嘉靖年間,浸月亭和煙水亭俱廢,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九江關督黃騰春在浸月亭的故址重建煙水亭,之後,煙水亭屢毀屢建,至清朝光緒年間,才形成規模,人們習慣把島上的建築群成為煙水亭,建國後,修九曲橋,連通湖岸。煙水亭建築群分為左、中、右三路,左路有翠照軒、聽雨軒、亦亭等,右路為浸月亭和船廳,中路依次是煙水亭、純陽殿、五賢閣和觀音閣,島上的建築風格協調、清新典雅,楹聯匾額,或敘事繪景,或寫意抒情,雅趣盎然。島上中路的煙水亭現已成為九江市的文物陳列室,內藏文物多具地方特色,而五賢亭則是為紀念陶淵明、李渤、白居易、周敦頤和王陽明而建。門票·開放時間:開放時間:08:30到17:00。交通:在九江市內乘坐16、101、102、103路公交車在煙水亭站下車即可。2、潯陽樓看點:登樓憑窗縱望,江水滔流,煙霞浩渺,令人心曠神怡。更有「消磨醉眼,倚青天萬迭雲山;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煙水」之感。介紹:位於潯陽江邊,是一座古樓。高度21米,面積為1800平方米,外觀三層,內里卻有四層,整體格局,渾樸典雅,飛檐翹角,雕樑畫棟,氣勢非凡,這是重建的潯陽樓,一座仿宋模式建築,顯得古色古香。原樓是座酒樓,始建於唐,宋朝重修,以後屢經興廢。宋時樓的題書「潯陽樓」三個字傳為蘇東坡所寫,如今匾額三個蘇體金字出自趙朴初的筆端。小知識:施耐庵在《水滸傳》中敘述,宋江在潯陽樓醉題反詩,引出了一幕鬧江州故事,頗令人尋思回味。大牆上鑲嵌著大型瓷畫,重現昔日一段風雲,如鬧江州的眾好漢劫法場、智取無為軍、李逵斗張順等畫像,再現了當時的情節。展廳陳列著有關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的人物瓷塑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看了動人心弦。樓內裝飾布局,可說是以《水滸傳》中人物在江州活動之內核而展開的。3、鎖江樓塔介紹:鎖江樓位於九江市區的長江邊上,如要乘船進入九江水域時,鎖江樓的寶塔(文峰塔)就會映入眼帘,因此,鎖江樓就成為了九江的象徵。鎖江樓原有一樓一塔,明朝萬曆十四年(1586年),時任九江郡守吳秀,為防水患,據陰陽家之言,在九江臨江的回龍磯上募資修建了鎖江樓,時稱江天鎖鑰樓,高三層,樓旁有四頭鎮水鐵牛,後又在在樓南建立了一座高25.26米的寶塔,名為文峰塔,又稱回龍塔。塔內有木梯可盤旋而上。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598年)六月十七日夜,九江發生地震,江邊岩基石崩潰,鎖江樓及兩條鐵牛墜入江中,鎖江樓塔和另兩條鐵牛倖存。清朝年間對塌樓進行了重修,但是在清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鎖江樓和剩餘另兩頭鐵在此罹難於戰火,唯獨文峰塔孑然屹立於長江邊上,形單影隻,塔影鎖江。1938年6月,文峰塔在日本侵略軍的炮火之中,雖傷痕纍纍(三處彈痕、向江邊傾斜76cm),但依舊聳立江邊,雄姿挺拔。解放後,在原址上又重建了鎖江樓,佔地1.8萬平方米,並在九江長江大橋與文峰塔之間,新鑄兩座銅牛,每座銅牛長3.1米、高2.7米、寬1.5米,重達1.5噸,再次,重現了鎖江樓的塔樓相依、銅牛鎮水歷史風貌。門票·開放時間: 20元/人。交通:在九江市內可乘坐5路、23路公交車抵達。4、能仁寺介紹:能仁寺古稱「承天院」,位於九江市庾亮南路,是九江的三大叢林之一,是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開放寺廟。始建於南梁武帝年間(502-549年),唐代大曆年間,修建了大雄寶殿和大勝寶塔,從此,能仁寺逐漸興盛,宋代元佑增添了鐵佛殿,但元朝至正年間,寺院毀於戰火,明朝初年至清朝道光年間,能仁寺又次第重修,並於乾隆年間達到至盛時期,然而,清朝咸豐三年(1853年),能仁寺再次毀於戰火,盡成焦土。之後,從咸豐三十一年開始,能仁寺又開始重建,至解放後,政府曾兩次撥款維修,能仁寺又復往日勝顏。能仁寺依坡勢築就,寬闊的山門上題有「能仁古寺」四個大字,土紅色的山牆上,鑲嵌著「南無阿彌陀佛唵嚙(口臨)」九個金黃色的大字,意為「信佛可解除孽障,斷卻煩惱」,寺院分前、中、後3個院落,縱軸線上依次是山門、天王殿、雙陽橋、大雄寶殿、鐵佛殿、藏經樓等建築,布局規整,層次分明,殿宇巍峨,佛像莊嚴,主要建築大雄寶殿為磚木結構的歇山頂式,單層重檐,以小青瓦覆頂,古樸肅穆,氣勢端莊。能仁寺雖屢經戰火,但仍以「能仁八景」引入入勝,富有神奇色彩,另有大勝塔、石船、雨穿石、雙陽橋、誨爾泉、鐵佛、冰山、雪洞;大勝塔內有磚砌梯階可供登塔眺望,可盡收潯城風光、遙觀匡廬雄姿;雙陽橋是橫跨於放生池上的三孔石橋,據傳夕陽西下,可立於池東觀賞雙日倒影;石船則是因寺僧夢見鐵佛渡江而鑿成,船中坐一鐵佛(真鐵佛已經毀於十年浩劫,現為泥塑)。能仁寺中的「冰山雪洞」曾為法國傳教士於1930年恃強侵佔,當時住持將其告上法庭,怎奈當時政府懦弱無能,以致鑄成歷史醜劇,而「冰山雪洞」的景觀則慘遭傳教士破壞,寺僧只好將幾塊殘石搬至鐵佛殿前,沿用前稱。門票·開放時間:10元/人。交通:九江市內乘坐12、17、19路公交車至庾亮北路下車步行前往即可。5、浪井介紹:浪井位於九江市靠近長江邊上的西園路浪井巷內,是九江市最早的歷史文物,曾以「浪井濤聲」成為古時九江十景之一。浪井之上有一四角方亭相護,亭壁嵌有李白、蘇轍關於浪井的詩文,亭內為浪井與碑記,浪井的井口直徑不足一米,井深約15米,井口圈沿上繩痕累累,井壁上青苔斑駁,但井底泉水依然清澈可鑒,其出名之處在於,據傳井底有泉眼與長江相通,有「江面起浪,井底揚波」之妙,堪稱一絕,惜此景今已不復。據史書記載,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名將灌嬰築九江城時,曾在庾樓側,開鑿一井,因井水應江浪而動,名為「浪井」,亦稱「灌嬰井」,一度井跡湮塞,不復見,後至東漢末年,孫權駐九江時,令人鑿井取水,恰好在浪井遺迹上發現了「漢六年潁陰侯開」的石函井銘,孫權大喜,命人重開,以為祥瑞,遂取名為「瑞井」。關於「浪井濤聲」的奇妙現象,現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以李白為代表的相信井底與長江相通,江面起浪,井底揚波,李白詩曰:「浪動灌嬰井,潯陽江上風。」另一種則不信此說,以蘇轍為代表,認為泉水上涌,才有濤聲,蘇轍詩曰:「江波浮陣雲,岸碧立青鐵。胡為井中泉,浪涌時驚發。水性本無定,得止自澄澈。誰為女媧氏,補此天地裂。」到底孰是孰非,至今仍無人深入考究,不得而知。交通:九江市內乘公交或計程車可到。6、琵琶亭看點: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長恨歌》,是各有獨創性的名作,成千古絕唱。此情意景之感盡在其中。介紹:位於九江市長江大橋東側,面臨長江,背倚琵琶湖。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貶任江州(今九江市)司馬。翌年秋天,送客於潯陽江(今九江市北長江一段)頭,有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訴說身世,觸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贈之,亭名由此而來。亭始建於唐代,後屢興屢廢,亭坐落在現長江大橋南端,臨江而建,是一座極具中國古典園林色彩的建築。整個建築群由亭、台、樓、池、圃組成。亭聳立在景區正中醒目的高台上,平面呈八角形,上下兩層,重檐青瓦,粉牆立柱,造型簡潔,氣勢雄偉。亭下前方豎立著白居易高大的漢白玉全身雕像。雕像後鑿有一方池,池後築有一高大石平台,台左右有石階相連。石台正面照壁上嵌著一塊由毛澤東書寫的《琵琶行》詩刻。亭院正中,矗立著漢白玉白居易塑像。亭院兩旁建有碑廊,鑲嵌著歷代詩人題詠琵琶亭詩賦共56塊碑刻。門票·開放時間:5元。徐霞客遊記戊午(1618年),余同兄雷門、白夫,以八月十八日至九江。易小舟,沿江南入龍開河,二十里,泊李裁縫堰。登陸,五里,過西林寺,至東林寺。寺當廬山之陰,南面廬山,北倚東林山。山不甚高,為廬之外廊。中有大溪,自東而西,驛路界其間,為九江之建昌孔道。寺前臨溪,入門為虎溪橋,規模甚大,正殿夷毀,右為三笑堂。十九日 出寺,循山麓西南行。五里,越廣濟橋,始舍官道,沿溪東向行。又二里,溪回山合,霧色霏霏如雨。一人立溪口,問之,由此東上為天池大道,南轉登石門,為天池寺之側徑。余稔知石門之奇,路險莫能上,遂倩請、雇其人為導,約二兄徑至天池相待。遂南渡小溪二重,過報國寺,從碧條香藹綠樹香霧中攀陟五里,仰見濃霧中雙石屼立,即石門也。一路由石隙而入,復有二石峰對峙。路宛轉峰罅,下瞰絕澗諸峰,在鐵船峰旁,俱從澗底矗聳直上,離立咫尺,爭雄競秀,而層煙疊翠,澄映四外。其下噴雪奔雷。騰空震蕩,耳目為之狂喜。門內對峰倚壁,都結層樓危闕。徽人鄒昌明、畢貫之新建精廬書齋,僧容成焚修其間。從庵後小徑,復出石門一重,俱從石崖上,上攀下躡,磴窮則挽藤,藤絕置木梯以上。如是二里,至獅子岩。岩下有靜室。越嶺,路頗平。再上里許,得大道,即自郡城南來者。歷級而登,殿已當前,以霧故不辨。逼之走近它,而朱楹彩棟,則天池寺也,蓋毀而新建者。由右廡wǔ廊屋側登聚仙亭,亭前一崖突出,下臨無地,曰文殊台。出寺,由大道左登披霞亭。亭側岐路東上山脊,行三里。由此再東二里,為大林寺;由此北折而西,曰白鹿升仙台;北折而東,曰佛手岩。升仙台三面壁立,四旁多喬松,高帝御制周顛仙廟碑在其頂,石亭覆之,制甚古指製作工藝和格式都很古雅考究。佛手岩穹然軒峙,深可五六丈,岩靖石岐橫出,故稱「佛手」。循岩側庵右行,崖石兩層,突出深塢,上平下仄狹窄,訪仙台遺址也。台後石上書「竹林寺」三字。竹林為匡廬即廬山幻境,可望不可即;台前風雨中,時時聞鍾梵聲佛寺敲鐘和誦經之音,故以此當之,時方雲霧迷漫,即塢中景亦如海上三山即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何論竹林?還出佛手岩,由大路東抵大林寺。寺四面峰環,前抱一溪。溪上樹大三人圍,非檜非杉,枝頭著子累累,傳為寶樹,來自西域,向原來有二株,為風雨拔去其一矣。二十日 晨霧盡收。出天池,趨文殊台。四壁萬仞,俯視鐵船峰,正可飛舄xì神仙來去。山北諸山,伏如聚螘yì蟻之本字。匡湖洋洋山麓鄱陽湖在山下一片汪洋,長江帶之,遠及天際。因再為石門游,三里,度昨所過險處,至則容成方持貝葉佛經出迎,喜甚,導余歷覽諸峰。上至神龍宮右,折而下,入神龍宮。奔澗鳴雷,松竹蔭映,山峽中奧寂境也。循舊路抵天池下,從岐徑東南行十里,升降於層峰幽澗;無徑不竹,無陰不松,則金竹坪也。諸峰隱護,幽倍天池,曠則遜之。復南三里,登蓮花峰側,霧復大作。是峰為天池案山,在金竹坪則左翼也。峰頂叢石嶙峋,霧隙中時作窺人態,以霧不及登。越嶺東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謀盡漢陽之勝。漢陽為廬山最高頂,此坪則為僧廬之最高者。坪之陰北,水俱北流從九江;其陽南,水俱南下屬南康。余疑坪去漢陽當不遠,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遙。出寺,霧漸解。從山塢西南行,循桃花峰東轉,過曬穀石,越嶺南下,復上則漢陽峰也。先是遇一僧,謂峰頂無可托宿,宜投慧燈僧舍,因指以路。未至峰頂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東向越嶺,轉而西南,即漢陽峰之陽也。一徑循山,重嶂幽寂,非復人世。里許,蓊然竹叢中得一龕,有僧短髮覆額,破衲僧衣赤足者,即慧燈也,方挑水磨腐。竹內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燈遠來者。復有赤腳短髮僧從崖間下,問之,乃雲南雞足山僧。燈有徒,結茅於內,其僧歷懸崖訪之,方返耳。余即拉一僧為導,攀援半里,至其所。石壁峭削,懸梯以度,一茅如慧燈龕。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燈居此。至是而上仰漢陽,下俯絕壁,與世夐xiòng遠隔矣。暝色已合,歸宿燈龕。燈煮腐相餉,前指路僧亦至。燈半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徒亦自至,來僧其一也。二十一日 別燈,從龕後小徑直躋漢陽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頂。南瞰鄱湖,水天浩蕩。東瞻湖口,西盼建昌,諸山歷歷,無不俯首失恃指眼見之山都比漢陽峰低,因而無法與之抗衡。惟北面之桃花峰,錚錚比肩,然昂霄逼漢,此其最矣。下山二里,循舊路,向五老峰。漢陽、五老,俱匡廬南面之山,如兩角相向,而犁頭尖界於中,退於後,故兩峰相望甚近。而路必仍至金竹坪,繞犁頭尖後,出其左脅,北轉始達五老峰,自漢陽計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嶺角,望峰頂坦夷,莫詳五老面目。及至峰頂,風高水絕,寂無居者。因遍歷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陰,一岡連屬;陽則山從絕頂平剖,列為五枝,憑空下墜者萬仞,外無重岡疊嶂之蔽,際目視野甚寬。然彼此相望,則五峰排列自掩,一覽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則兩旁無底。峰峰各奇不少稍讓,真雄曠之極觀也!仍下二里,至嶺角。北行山塢中,里許,入方廣寺,為五老新剎。僧知覺甚稔熟悉三疊之勝,言道路極艱,促余速行。北行一里,路窮,渡澗。隨澗東西行,鳴流下注亂石,兩山夾之,叢竹修枝,郁蔥上下,時時仰見飛石,突綴其間,轉入轉佳。既而澗旁路亦窮,從澗中亂石行,圓者滑足,尖者刺履。如是三里,得綠水潭。一泓深碧,怒流傾瀉之上,流者噴雪,停者毓黛毓同「育」,生出之意,整句意為駐留下來的水積蓄起來,則變成深青色。又里許,為大綠水潭。水勢至此將墮,大倍之,怒亦益甚。潭有峭壁亂聳,回互逼立,下瞰無底,但聞轟雷倒峽之聲,心怖目眩,泉不知從何墜去也。於是澗中路亦窮,乃西向登峰。峰前石台鵲起,四瞰層壁,陰森逼側。泉為所蔽,不得見,必至對面峭壁間,方能全收其勝。乃循山岡,從北東轉。二里,出對崖,下瞰,則一級、二級、三級之泉,始依次悉見。其塢中一壁,有洞如門者二,僧輒指為竹林寺門雲。頃之,北風自湖口吹上,寒生粟起,急返舊路,至綠水潭。詳觀之,上有洞翕然斂縮的樣子下墜。僧引入其中,曰:「此亦竹林寺三門之一。」然洞本石罅夾起,內橫通如「十」字,南北通明,西入似無底止。出,溯溪而行,抵方廣,已昏黑。二十二日 出寺,南渡溪,抵犁頭尖之陽。東轉下山,十里,至楞伽院側。遙望山左脅,一瀑從空飛墜,環映青紫,夭矯屈曲滉漾水勢大而飛濺,亦一雄觀。五里,過棲賢寺,山勢至此始就平。以急於三峽澗,未之入。里許,至三峽澗。澗石夾立成峽,怒流衝激而來,為峽所束,回奔倒涌,轟振山谷。橋懸兩岩石上,俯瞰深峽中,進珠戛玉形如珠濺,聲如擊玉。過橋,從岐路東向,越嶺趨白鹿洞。路皆出五老峰之陽,山田高下,點錯民居。橫歷坡陀不平的山坡,仰望排嶂者三里,直入峰下,為白鶴觀。又東北行三里,抵白鹿洞唐代江州刺史李渤曾在此讀書,並隨身養一白鹿,因此得名,亦五老峰前一山塢也。環山帶溪,喬松錯落。出洞,由大道行,為開先道。蓋廬山形勢,犁頭尖居中而少遜,棲賢寺實中處焉;五老左突,下即白鹿洞;右峙者,則鶴鳴峰也,開先寺當其前。於是西向循山,橫過白鹿、棲賢之大道,十五里,經萬松寺,陟一嶺而下,山寺巍然南向者,則開先寺也。從殿後登樓眺瀑,一縷垂垂,尚在五里外,半為山樹所翳yì遮掩,傾瀉之勢,不及楞伽道中所見。惟雙劍嶄嶄眾峰間,有芙蓉插天之態;香爐一峰,直山頭圓阜耳。從樓側西下壑,澗流鏗然瀉出峽石,即瀑布下流也。瀑布至此,反隱不復見,而峽水匯為龍潭,澄映心目。坐石久之,四山暝色,返宿於殿西之鶴峰堂。二十三日 由寺後側徑登山。越澗盤嶺,宛轉山半。隔峰復見一瀑,並掛瀑布之東,即馬尾泉也。五里,攀一尖峰,絕頂為文殊台。孤峰拔起,四望無倚,頂有文殊塔。對崖削立萬仞,瀑布轟轟下墜,與台僅隔一澗,自巔至底,一目殆無不盡。不登此台,不悉此瀑之勝。下台,循山岡西北溯溪,即瀑布上流也。一徑忽入,山回谷抱,則黃岩寺據雙劍峰下。越澗再上,得黃石岩。岩石飛突,平覆如砥。岩側茅閣方丈,幽雅出塵。閣外修竹數竿,拂群峰而上,與山花霜葉,映配峰際。鄱湖一點,正當窗牖。縱步溪石間,觀斷崖夾壁之勝。仍飯開先,遂別去。行程安排D1:九江-海會-三疊泉-五老峰-含鄱口D1 (5月1日,周六):九江——海會——三疊泉——五老峰——含鄱口(——牯嶺鎮如琴湖)宿含鄱口or如琴湖九江——海會,1h九江火車站對面的長途客運站廣場分站有去海會的車,6元/人。到海會鎮,路程時間大概40-50分鐘。海會——三疊泉景區售票口,0.5h從海會鎮標識著三疊泉景區的路口上山,全部是大坡度的上坡? 走路:半小時到一小時? 三輪摩托:平時是10元送到售票處三疊泉景區售票口——三疊泉,1.5h山門至三疊泉加上路上吃飯:1.5h三疊泉——一疊泉,0.2h2點十分出發往一疊泉逃票路線進軍啦。從三疊泉往上數百台階就出山頂一側的三疊泉檢票口了,沒有看到任何去一疊泉的路線的跡象,仔細觀察了很久,還是出了檢票口繼續往上爬,大概再爬5分鐘,眼看著離瀑布遠了,道路終於分岔了,沒有標識,當然是走往瀑布方向的那條了。前行5分鐘,到達一疊泉下。一疊泉,其實就是三疊泉最上方的那一段了,從上往下看瀑布才是最爽的角度嘛!前行穿過鐵絲網,還可以從側上方看到三疊泉的全貌,大家就是不逃票也應該到這裡來看一看,比觀瀑台不說好多了,起碼也是別有風味。一疊泉——五峰,2.5h然後,就是艱苦的爬山啦,其實都是有石階可走的!按前人說的上到山頂再高高低低十來個山頭,最後幾個山頭有幾個開闊的峽谷,風景應該會挺不錯的路上有颱風過後颳倒的樹杈十幾處,費了不少力氣又是爬又是繞的,2個半小時左右到達五峰。大冬天的,又趕時間,怕在天黑前到不了牯嶺鎮,路上沒太休息,還真是累得夠嗆,想要逃票的兄弟要慎重了,嘿嘿。不過如果時間充裕另當別論。五峰從地形來看,應該是5峰和4峰的風景最好。五峰頂——五峰山門,0.5h主要是下坡,五峰山門——含鄱口,1.5h含鄱口——牯嶺鎮,五峰山門——牯嶺鎮? 步行:2h? 坐車:20-30元牯嶺街,千把米的海拔,一派清凜的風格,街心花園對面望去就是一個峽谷。:牯嶺鎮-如琴湖-蘆林湖-牯嶺鎮D2 (5月2日,周日):牯嶺街——天橋——花徑——仙人洞——御碑亭——大天池——龍首崖——懸索橋——龍潭大壩——烏龍潭——黃龍潭——三寶樹——蘆林湖——廬山會議舊址——牯嶺鎮如琴湖宿營or宿牯嶺鎮牯嶺街——如琴湖——天橋從牯嶺街出發,往西走到大林路,經過飛來石到如琴湖,大概在西湖賓館過去一點就是花徑的路口了,一路上也就十幾分鐘時間,路上的風景也還不錯,逛過如琴湖就到達天橋了天橋-仙人洞-大天池-龍首崖-懸索橋-大壩-黃龍潭-三寶樹-黃龍寺-蘆林湖,4.5-5h? 從天橋一路奔到仙人洞,御碑亭,全程45分鐘到一小時可以搞定? 仙人洞往大天池1.5km? 大天池往龍首崖一路下坡,龍首崖過去跨過所謂森林高火險期間道路封鎖的鐵絲網再往下暴走到達懸索橋,約1h? 從懸索橋開始,不到一個小時,可以來到大壩頂上;從懸索橋步行上大壩的人太少,又有些小岔道,不容易確定正確的路線,關鍵是要確定好標記性的路口是否正確,首先是找到盤山公路,然後走到公路和索道交叉的最後一個點上(怎麼確認是最後一個交叉點呢?看地圖上公路的形狀了,嘿嘿)往右有一條小山路,山路的半中央有座橋,嗯,和地圖相符,路是小了點,不過路邊上還搭有電線,沿著電線走應該沒錯了,於是繼續,路上的岔道么,看著辦吧選往高走的就是。? 大壩往盧林湖,石板路,很輕鬆,也是一個小時左右。這段路上有很多挺拔高峻的杉樹,加上滿地的松針,幽靜的石板道盤旋而上,淡淡的迷霧裡,心情好舒暢的說。路上的三寶樹不錯,蠻粗壯的。蘆林湖——廬山會議舊址——美廬——牯嶺鎮:牯嶺鎮-廬山東門-海會鎮-海會寺-白鹿洞書院-觀音橋-秀峰海會寺位於廬山南麓,五老逢下,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清代重修,殿宇宏敞,雕樑畫棟,雄偉壯觀,是廬山歷史上著名的五大叢林之一,至今寺內還保存有高麗國使臣贈送的「第一名寺」橫匾。寺內主要的珍藏有: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平共書寫的《妙法蓮花經》,心月和尚手鐫五百羅漢圖拓本《圖像金剛般若波羅萘經》、《普賢行願品》、《海印老人年譜》以及舊存木經板一千六百餘塊,計二十六部,特別珍貴的是普超法師用自己的指血書寫的《華嚴經》,現珍藏於廬山博物館。 海會寺背依廬山五老峰,面臨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山水風光盡收眼底.海會寺取"百川會海"之意而得名.曾經是國民黨"廬山軍官訓練團",至今還留有不少石建的房屋. 清末著名學者康有為題寫的"真面目"門牌就立在海會寺二門.從海會寺到白鹿洞書院不遠,步行也就半小時.白鹿洞書院是我國歷史著名的四大古書院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學府.在宋代和嶽麓.石鼓.睢陽並稱四大書院,是宋代最高學府.(白鹿洞書院門票30元) 白鹿洞書院坐落於江西九江廬山五老峰南約10公里處的後屏山南麓,距星子縣城6公里,白鹿洞書院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時原為李渤兄弟隱居讀書處。根據文獻記載,「渤養白鹿自娛,人稱白鹿先生」。後來李渤任江州刺史,舊地重遊,於此修樓建亭,引泉植花,遂成為一處遊覽勝地,取名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年間,在此建立了「廬山國學」;宋(公元960—1127年)初擴建為書院,並正式定名為「白鹿洞書院」。白鹿洞書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完備的書院,與嶽麓、雎陽、石鼓並稱「天下四大書院」。北宋末年,書院毀於兵火,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太守,重建院內的建築,延請名師,充實圖書,親臨講學,並奏請賜額及御書,於是書院的名聲大振,宋時著名的哲學家陸九淵、王守仁等都曾在此講學。後代書院又幾經興廢,現存建築多是清道光年間修建的。在文革後進行過大的修復,現在的白鹿洞書院四周森林茂密,古木參天,真可謂讀書求學的上佳之地. 在書院的前面有一條小溪,清澈的溪水來自廬山終年不息,溪中有一快巨石,相傳是當年朱熹主持書院時讀書的地方,上面刻有"枕流"而字,傳為朱熹手書. 漫步於千年古書院,一股書香味撲面而來,令人心曠神怡.白鹿洞書院現存景點有禮聖門.禮聖殿.御書閣.碑廊.朋來亭和狀元橋和130多塊石刻等等.在書院有一棵千年桂花樹相傳為朱熹所植.告別書香撲鼻的白鹿洞書院來到了觀音橋,觀音橋是我國古代橋樑建築史的傑作.在廬山南麓的棲賢谷中有一座長20米,寬4.5米,高20米的石橋,別看不起眼,但卻有近千年的歷史,最奇的是橋樑由105塊各重1噸多的花崗石楔結而成,沒有用任何粘合材料.橋身下面刻有幾行字,設計建造者是江州石匠陳氏兄弟所建.(觀音橋門票30元) 在橋頭有天下第六泉,又名招隱泉,是唐代茶聖陸羽命名的,泉水從石縫裡溢出,千年不枯,在泉旁建有陸羽亭.從觀音橋逆溪流而行可到玉淵潭,潭水深幽碧綠,在潭旁巨石有一大塊石刻是當年馮玉祥在此休憩時所書.再順道而上約40分鐘便到了著名的太乙度假村,這裡曾經有十八棟別墅,是國民黨的十八位高級將領在廬山的官邸,包括馮玉祥.胡宗南.宋美齡等人在內,至近存有靜廬別墅等幾棟修復.因有眾多將軍居此,太乙村又名將軍村,名不虛傳.(太乙村門票20元)從將軍村乘車約35分鐘可到達李白寫<<望廬山瀑布>>的景點秀峰.秀峰是廬山山南著名景點,有"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之說.,當年的大詩人李白在此寫下名垂千古的詩篇<<望廬山瀑布>>:(秀峰門票50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瀑布分為黃崖瀑布和馬尾瀑布,前者最為有名,雖不及三疊泉瀑布壯觀,但因李白的名詩的影響,來廬山旅行都會來此一睹廬山瀑布真面目. 在秀峰賓館吃過中餐後就前往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景區,這裡是千百年人們嚮往的世外桃園. 桃花源景區位於廬山西南麓105國道東側康王谷中。康王谷亦稱楚王谷,俗名廬山壠。戰國末期(公元前223年)秦滅楚時,秦將王翦攻破楚都壽春(安徽壽縣),俘虜了楚國最後一個君王負芻,當時有一楚王子攜家室南逃,後隱入廬山壠深谷中倖免劫難,改熊氏為康姓,沿襲楚風,其後裔謚為康王,谷名因此而得。 桃花源是近期修復開發的新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觀設置突出《桃花源記》之意境,返樸歸真。沿溪上有山月軒、回馬石、問津亭、桃源洞、同心潭、恩桃庵、野趣谷、楚王城、康王觀、觀瀑路、仰止亭等百餘個景觀,還開放皮伐飄流參與性旅遊娛樂。2000年4-5月,天下第一泉新世紀國際茶會在這裡召.桃花源景區不僅風景優美,人文氣息也很濃,因為千百年人們傳唱的<<桃花源記>>就是以此為原型創作的,詩人陶淵明就生活在廬山腳下.當然至今桃花源記的原型究竟在哪還未有定論,但詩人的故居應當是很有說服力的,來廬山不妨來此領略世外桃園的迷人風光. 由於時間關係,驚險刺激的桃花源峽谷漂流沒有參加,這本是一個很好玩的旅遊項目,留些遺憾下次再來吧. 從桃花源景區出來天已近黃昏,人也已疲憊,很想早點到達溫泉度假區去泡一泡溫泉以緩解一下三天來的旅途疲勞. 廬山溫泉旅遊度假區位於星子縣溫泉鎮,廬山溫泉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有廬山溫泉的記載,在1957年建成廬山溫泉療養院,周恩來總理曾來此休養過. 廬山(星子)溫泉擁有豐富地熱(礦泉)資源、風景資源和自然歷史遺迹及人文景觀,是我國知名的礦泉療養地。地質地熱專家稱這裡「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鄱陽湖畔,長江之濱,廬山腳下,這是得天獨厚的;在我國,既有名山大川,又有溫泉分布的地方,首推廬山溫泉」。廬山(星子)溫泉為一複合泉,是全國最大的富氡溫泉,和西安華清池同屬一類型,水質透明晶瑩,其味甘甜,水溫常年保持在68—72度,水中含有對人體十分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20餘種,是醫療祛病、沐浴、保健和特種水產精養育殖的優良用水,素有「江南第一溫泉」之美譽。現已建成幾家高檔溫泉度假村,天沐溫泉度假村是目前度假區里最大的一家四星級酒店,酒店建築富有江南園林特色,有各種各樣的溫泉理療的設施,溫泉泳池也很有特色,還有大型水上遊樂園設施,如今已是遠近聞名的溫泉度假村,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天沐溫泉門票118元(含參觀.泡溫泉和浴巾等用品).標準房間在300元以上,看季節而定.旺季價格更高.在天沐溫泉度假村不遠處新開張不久的龍灣溫泉度假村也相當不錯,四星級標準,門票118元.此外還有幾家小型溫泉酒店可供住宿,價格要便宜些.另外正在建設中的度假酒店還有好幾家,看來一個頗具規模的溫泉旅遊度假區正向遊客們走來. 近兩年來,廬山溫泉旅遊度假區已成廬山旅遊熱點,閑暇時間來此度假享受溫泉理療已成江西.湖北.安徽和浙江等周邊省市度假的首選. 三天來的徒步廬山之旅,本已很疲憊的身體在泡過溫泉後感覺很舒暢,旅途的疲勞也頓時消失了.經過三天的徒步之旅,風姿卓約的廬山已深深地印在腦海里久久不能忘懷......或者:D1:九江(火車站對面廣場、或者坐一路車到汽車站,坐到星子的班車,到白鹿洞路口下車)→白鹿洞書院→海會鎮(從白鹿洞徒步到海會鎮要30—40分鐘,海會到三疊泉廬山的東大門有5公里,可以考慮包車前往,在海會鎮需要注意觀看五老峰遠景)→三疊泉→五老峰→含鄱口D2:含鄱口→牯嶺→如琴湖→花徑→天橋→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崖→懸索橋→龍潭大壩→烏龍潭→黃龍潭→三寶樹→蘆林湖→廬山會議舊址→美廬→牯嶺→剪刀峽→牯嶺D3:牯嶺→蘆林大橋→人大休養所→仰天坪→電視台→豆葉坪→茶園→筲箕窪→小漢陽峰→大漢陽峰→仰天坪→含鄱口→歡喜亭→息肩亭→太乙村(牯嶺到電視台可以包車,登山2小時,返回1小時,到含鄱口公路徒步3小時可選擇包車,含鄱口到太乙村徒步1小時)D4:太乙村→白鶴澗→棲賢寺→玉淵潭→觀音橋 →五里牌、星子縣→秀峰→九江→東林寺→九江優點是:三疊泉有逃票可能,不需要往返三疊泉,缺點是:東南方向上山、東南方向下山,失去了西北方向的石門澗,而且去東林寺需要輾轉可考慮:D1:白鹿洞→星子(周瑜點將台[星子南譙樓]、愛蓮池[愛蓮池位於周瑜點將台東側,其東南緊連冰玉潤,北接電影公司,正南距鄱陽湖1020米]、落星墩[位於星子縣城南三里的鄱陽湖上水邊])→秀峰→星子→觀音橋→含鄱口(露營)D2:含鄱口→五老峰→三疊泉→仰天坪(露營)D3:仰天坪→漢陽峰→黃龍潭→廬山會議→美廬→牯嶺D4:牯嶺→大天池→石門澗→東林寺→九江徒步廬山登山小道簡介之十 含鄱口路——國軍將軍路線從星子縣乘公交車直達觀音橋,經過玉淵潭、棲賢寺到白鶴澗,走小路或公路到太乙村,過息肩亭、歡喜亭到含鄱口。觀音橋是宋代造的石橋,橋底下有文字,很值得一看。橋頭是天下第六泉,據說是陸羽評的。曾經在橋頭植保站喝過一次第六泉的水泡廬山雲霧茶,感覺頗佳。玉淵潭邊的巨石上有馮玉祥用斗大的隸書抄墨經的石刻。太乙村有許多別墅,別墅的主人都是國軍的將軍,值得一看。這條道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最好的一條登山道。也可以從星子縣乘公交車到五里牌鄉,然後沿鄉道走到白鶴澗,再轉石階山道上山,終點是廬山著名景點含鄱口。廬山還有幾條徒步登山的小路。從九江乘公交車到廬山北麓的蓮花洞,然後沿石級山路向上攀登。沿途景點有竹泉山莊、鐵佛寺、好漢坡、望江亭。這條山路長約9公里,昔日蔣介石就是乘轎從這條山道上廬山的,而今從這條山道上下的人也不少。賽陽一懸索橋:從九江乘公交車到賽陽鎮下車,經石門澗到懸索橋,從這裡乘星龍索道或步行到攔河大壩,也可過懸素橋上龍首崖、大天池。海會一青蓮寺:從九江乘郊區車到海會鎮三疊泉賓館,然後登山,穿行整個三疊泉景區,沿途可觀賞三疊泉的美景,最後到達青蓮寺(也可乘三疊泉有軌纜車到青蓮寺)。高壟一小天池:從九江乘郊區車到高壟鎮,然後沿高壟谷登山,途經碧龍潭,最後到達小天池。觀音橋一含鄱口:從九江乘郊區車到星子縣的五里牌下車,然後轉車去觀音橋,再從這裡步行上山,途經玉淵潭、棲賢寺、白鶴澗、太乙村到含鄱口(亦在太乙村乘纜車上含鄱口)。1.好漢坡路(蓮牯路) 蓮花洞 佳山頭-竹林窩-好漢坡-月弓塹-半山亭(約9公里) 望江亭 2小時;2.蓮花洞路濂溪橋 古龍湫-石船澗-曲紆亭-蓮花洞-王家飛-竹筋嶺-老鴉嶺 大寨 2小時;3.龍門溝路歸元寺 烏龜墩-龍門-鼓兒石-帝王椅-古迹龍門第一關碑刻 松樹林1.5小時;4.馬尾水路 5727廠 地震台-觀音潭-羲之潭-瀑布群-鯉魚石-馬尾瀑布-九峰寺 北山公路 1.5 小時; 5.古驛道路(吳障嶺路) 老屋陳 積余橋-捨身岩-鐵門檻-銅檻-觀景台-關帝廟-譚家畈 濂溪墓 2 小時;6.碧龍潭路(紫陽路) 高壟 隱瀑-仙人池-冰谷-碧龍潭-茶園-修靜庵 小天池 1.5小時;7.望瀑亭路海會 石牛山-掛燈台-九疊屏-陡板岩-望瀑亭 青蓮寺 3.5 小時;8.三疊泉路廬山東門 李白草堂-玉川門-鐵壁精舍-天門潭-飛來石-三疊泉-有軌纜車站青蓮寺 3 小時;9.海會路海會寺 折桂寺-林場-白石院-木瓜洞-南山卡(一線天) 登峰門3小時;10.白鹿洞路白鹿洞前 尖山腳下-伍家嶺-靈肖-木瓜寺-南山卡 登峰門 3小時;11.白鶴觀路碼頭鎮 觀門艾-太平寺-木瓜寺-南山卡 登峰門 3 小時;12.太平寺路觀音橋 楊家墩-太平寺-西太平-法崇寺-南山卡 登峰門 3小時; ,13.三峽澗路(觀音橋) 觀音橋 玉淵潭-棲賢寺-白鶴澗-太乙村-息肩亭-歡喜亭 含鄱口 3 小時;14.萬杉寺路萬杉寺 寨腳下-寨上-筲箕凹水渠-暑習庵-漢陽峰 仰天坪 4 小時;15.百葯壙路觀音橋 萬壽寺-黃照嶺-阮家棚-西茶園-百葯壙-豆葉坪 仰天坪 3小時;16.秀峰路秀峰寺 龍潭-卧龍橋-黃岩寺-神仙洞-羅漢澗-暑習庵-漢陽峰 仰天坪4小時;17.東門觀路彭家灣 彭家灣-東門觀-電站大壩-桃樹澗-香山-譚家棚-暑習庵 仰天坪3.5小時;18.金輪峰路歸宗 昭仙潭-玉簾泉-金輪峰-紫霄峰-犀牛尖-漢陽峰 仰天坪 4小時;19.桃花源路(廬山壠路) 觀口 吳官村-楚城-天下第一泉-督里錢家-攔河壩-竹林窩-宵箕窪 仰天坪 4小時;20.桃花源路(二) 杜村古街 康王城-康王宮舊址-楚人村(半村)-廬山羊場廬山電視台 3小時;21.馬耳峰路橋頭曾 細屋康-龍王廟-七房-馬耳峰-廬山羊場 仰天坪 3小時;22.報國寺路程家灣 報國壟-報國寺-廬山林場-馬耳峰-廬山羊場 仰天坪 2.5小時;23.貝雲庵路金橋 孔六房-老虎山-貝雲庵養路段右 南山公路 2.5小時; :24.石門澗路(一) 廬山西門 情人園-石門精舍-蝙蝠洞-石門瀑布-百丈梯-懸索橋電站大壩 3小時;25.石門澗路(二) 廬山西門 慧遠碑-文殊精舍-蝙蝠洞-石門石刻(過水)-文殊古洞-龍首岩 大天池 2.5小時;26.石門澗路(三) 廬山西門 慧遠碑-觀音堂-(上對面山脊)-觀雲亭-石門關-龍首岩大天池 2小時;27.陽明路(九十九盤古道) 賽陽橋 錦澗橋-甘露橋-廬山高石刻-廬山高牌坊 圓佛殿2小時;28.東林寺路東林寺-華裔公墓-化成寺-十八彎土壩嶺 3小時;29.剪刀峽路東林寺 張家村-劉家村-講經台-烏龍潭-龍椅石-牯牛潭-翻船石 牯嶺街3小時。驢友最新廬山三疊泉逃票攻略早上9:00從九江火車站出來後,沿人行道向右走二十來分鐘,在離長虹立交橋一站路距離的地方有車直接去三疊泉,是個公交車站,有站牌的,上面寫的很清楚,到海會,票價是4元5角,如果他能到三疊泉的話,你也可以直接坐到三疊泉的大門口(三疊泉大門在海會鎮往山上方向約5公里處)。三疊泉大門就是廬山東大門的門口,售票處賣的是三疊泉門票(51元),在門口有當地婦女會為你推薦所謂的優惠門票,我們因為想好了要逃票,不去理會她。在路的右邊有一條溪流,其實就是從山上下來的,現在成為三疊泉漂流路線,當天氣不是太壞,水沒有漲起來的時候,完全可以順著這條溪流往上走,繞過大門,就是網上所謂的逃票路線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找個合適的地方下到溪流,再找個合適的地方爬上公路。總之把大門給繞過去就行了,這條路有的地方需要下水,帶來的沙灘鞋在這裡就有了用武之地。此外,望遠鏡可以偵察溪水左邊售票小屋裡的動向,這條溯溪而上的路危險性不大,只是要在水中的大石頭上爬上爬下,要注意夏天有的地方會有馬蜂窩,當然重要的是你節約了這51元的門票,還可以體會到親水的樂趣。回到公路上,就意味著你逃票成功,可以開始一段爬山之路了,按正常速度大約半個小時後,到達一座橋,這裡是三疊泉漂流的起點,可以看到很多人在這裡駐足。由於之前的逃票功略已經被當地管理人員注意到,所以由這座橋往上走三分種左右,在進入三疊泉景區的必經之路上,新增加了個驗票口,沒有買票從這條路上來的人,在這裡會被要求補票,在觀察了路線後,發現走橋下的溪流是個辦法。(我們要走小路,就要進到賓館裡面去)接下來選擇在對岸找個合適的地方下到溪流,再找個合適的地方爬上景區小路,只要沒人注意,就能成功避開這個驗票口。沒辦法,又得體驗一下溯溪的樂趣了,爬上景區小路,有點陡,稍有點困難,咱們現在只完成了1/5的路程呢。廬山景區很大,除了三疊泉是屬於星子縣管轄,山上的景區都屬於九江市廬山區管轄,從三疊泉上山可以直達山上廬山區管轄的五老峰,為了防止有遊客從三疊泉上山進入五老峰,廬山管理局在三疊泉的出口處,也就是五老峰的入口處設置了一個售票點,專售進廬山的大門票,票價180元/人(漲價了)。由於有不少遊客是從五老峰下來進入三疊泉的,這些遊客已經購買了廬山的大門票,遊客玩完了三疊泉還要原路返回,為了避免重複買廬山大門票,於是在這個出口處設置了這個售票點,對於從五老峰下來的遊客,已經買過大門票,在下山時每人購買三疊泉門票時會發一個印有三疊泉圖案的徽章,以此證明該遊客是從五老峰下來的,已經買過大門票,返回時就不必再買了。買了徽章的遊客,可憑該徽章自由進出廬山而不用買票。在三疊泉景區里,有當地海會的婦女兜售這種徽章,通常開價都會比較高,你要狠心的還價,一般是30~40元一個人成交,你可以跟她討價還價,那些由三疊泉上來的遊客如果沒有徽章,進廬山就必須買180元的門票!出了三疊泉的檢票口離五老峰的廬山檢票口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可以不用買返山標誌。我們這次的路線是非常規路線,因此可以連這個買牌子的錢都省掉,而且可以領略到更多傳統路線所無法看到的風景。整個三疊泉有100多米高,這段路比較陡峭,出檢票口大約走上幾分鐘就會碰到一個岔路口,左邊會有一塊石頭,根據網上攻略說上面會指示是通往一疊泉的路,但我們沒有看到,估計被管理人員給移走了,選擇走左邊的這條路就是逃票上廬山五老峰的路。 大約步行2、3分鐘就到了一疊泉,路是從崖壁上鑿出來的,所以,你有機會從瀑布裡面向外看,呵呵,路面有點滑,要小心,過一疊泉走上1、2分鐘,會有一道已經爛掉的鐵絲網,越過鐵絲網,遠離了人煙,就開始了漫長而又刺激的辛苦旅程。據說,這條路是當年廬山申報世界遺產時候專家走的路線,已經荒廢多年,所以很少會有遊人走。除了路面的狀況比較差一些以外,有不少石板已經破損,不少倒下的樹檔住了路,蜘蛛網會不時會封住前行的道路,有些路面被長長的荒草遮住了,需要仔細看著長草底下的石板走路,還要防止被樹枝和長草劃傷。這條路基本上是沿著山脊在走,對於遊人來說,是存在一定危險性和挑戰性的,當然,只要小心一點,危險還是可以避免的。我們是下午三點半開始走這條路,從一疊泉開始,都是上山的石板路,陡峭而且難走,一個山頭接著一個山頭,似乎總是看不到盡頭,我們由於連續地爬山,再加上午飯沒吃,背著個大包,水也帶得不多(有點後悔沒在一疊泉瀑布那裝滿飲用水),走一段,歇一段,體力透支嚴重,每次歇息的時間越來越長,次數也越來越多。當每次要翻一個山頭,總是對自己說,這是最後一個了,這樣才不至於絕望。我知道,我們總能走出去的,在關健時刻意志力需要發恢很大作用。因為帶的水不多,走山路出汗,需要水,一開始,是一口一口喝水,後來是用嘴泯一下,最後是舔,當我們走到五老峰五峰亭的時候,已經一滴水都不剩了。幸好,天氣還算幫忙,沿途沒下雨,只是到傍晚,霧氣上來了,植物上都是水氣,沾在身上很不舒服,山頂起風了很冷,而我又是短打扮,幸好帶了長褲換上遮擋風寒,到了最後,我把早飯的能量全部都用完了,只能是從身體里硬炸出僅剩的能量,終於熬到了勝利生還,呵呵。歷經三個小時後,我們爬上了五老峰景區的五峰亭,已經是晚上七點了,這就說明我們已經成功的完成了這段痛苦而又艱辛的路程,此時,已經在廬山上面了,呵呵,自然也就不會有任何人來收我們的門票了,疲勞被勝利的喜悅衝散了!從五峰亭出來如果你還有體力可以接著往4、3、2、1峰爬,一直爬到含鄱口,呵呵,有牛人是這樣做的哦,估計也就2個多小時的路程吧,我是沒有力氣了的,而且沿路的風景不會比我們剛才領略的好。 所謂含鄱口,其實就是一個視野開闊的山頭,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遠處的鄱陽湖,顧名思義含鄱口,那裡也是看日出的地方,但是效果不好,而且只有7、8月份的時候才能看,如果你想看日出的話,建議還是選擇在五老峰,那裡才是最佳的地方。回到正題,從五峰亭出來,往山下走,大約半個小時的路程就可以走到三疊泉索道的入口,往左邊再走上幾百米就能回到公路上了,這裡離軲嶺鎮有9公里的距離,呵呵,別想了,找車吧!如果是淡季的話,10塊錢一個人就行了,旺季那就是30~50塊的開價了。 小貼士:1. 登山時最好準備一根登山杖,在探路和節省體力方面能起到很大作用;2. 水源要準備妥當,既要保證有足夠的水分補充,又要適量以免負重太多;3. 長短袖衣服帶齊,山上早晚溫差大,登山出汗多,衣服以透氣乾爽為佳。走廬山五老峰荒廢小路逃票要算好時間,盡量在下午三點以前上山,體力不好或者一般者建議放棄。進入賓館 往右依水而行漢陽峰登山路線整理:1、過牯嶺,穿蘆林大橋,在人大休養所處右拐向仰天坪進發,在仰天坪處看見了十幾排、幾十棟廢棄的別墅群,而後到達701電視台。接著到廬山漢陽峰茶場,此處容易迷路,或者有條小路,順著這條路向上攀登,路越來越難走,有一段路要手腳並用,手腳並用爬行近300米後,邁入正途。幾個指示牌:豆葉坪路(3300)、生態雲霧茶園(2900)、小漢陽峰(900)2、直接打車去了仰天坪路口(去含鄱口路上的人大療養院門口),從這經仰天坪路登漢陽峰。仰天坪水泥路的盡頭處有一荒廢的大賓館群,據說房子建好,經營不下去將其抵押給了銀行,銀行則長年雇了幾人在此看守(又是一筆壞賬)。這裡有一姓丁的師傅是南昌老鄉,家住李家莊,被雇長年在此看守房屋,見老何、老魏時隔不久重遊此地,特別高興,熱情地招待我們喝茶,給我們指引捷徑——豆葉坪路,並幫助聯繫漢陽峰下—筲箕窪(茶場)的周師傅給我們準備晚餐。穿過花圃,我們進入豆葉坪路直奔漢陽峰。所謂的豆葉坪路實際上是一條羊腸小道。中途有一保護站,其實就是一棟屋,一戶熊姓的老鄉住在那。經40分鐘的跋涉,豆葉坪出來又與仰天坪路匯合,走這條小路可比沿仰天坪路節省1個多小時的路程。從這往漢陽峰去路就很開闊、平坦、鬆軟,走在其中簡直是一種享受。到了生態茶園,往下就是筲箕窪,因其處于山窪中,形狀像筲箕而得名,窪中就是茶場;往左上方向就是漢陽峰。筲箕窪往西南可以下到康王谷,漢陽峰也可以走小路到秀峰,但是非常艱難。 欞星門西北隅,不僅有曲徑通幽、山石林泉之美,而且還有「釣磯石」、「漱石」、「鹿眠場」、「流杯池」諸勝跡。在漱石和流杯池上,均因有朱熹手書「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鹿眠場」,相傳唐代李渤飼養的白鹿就睡在這裡。而釣磯石上,也刻有朱熹的手書「釣台」二字。據說當年朱熹常在此垂釣,實際上這裡水淺泉碧流急,很少有魚,故明代劉世揚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魚」四字,可謂中的之妙語。在禮聖殿的石牆上,嵌有石碑和孔子畫像石刻。禮聖殿東側的朱子祠是為紀念朱熹而建。朱子祠後有一石洞,內有一頭石雕的白鹿。據《白鹿洞志》記載:「初,鹿洞有名無洞。嘉靖甲午(即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知府王溱乃辟講修堂後山,為之築台於上。知府何岩鑿石鹿於洞中。」白鹿洞原是以山峰環合似洞而得名;現有的石洞和石鹿,則是明代嘉靖年間修鑿的。在朱子祠之東廂,設有碑廊,內嵌宋至明清古碑一百二十餘塊。在這些古代碑刻中,有朱烹的手書真跡,也有署為紫霞真人的明代狀元羅洪先的《游白鹿洞歌》。這些名跡,筆鋒莊重遒勁,運筆嬌若游龍;它既是彌足珍貴的書法藝術品,又是具有研究價值的重要歷史資料。在朱子祠前,與禮聖殿並列的是一座兩層樓閣,即「御書閣」。它是清代康熙皇帝賜給書院匾額及古書後,由南康知府周燦請建的。閣前有桂樹兩株,相傳是朱熹手植;但也有人說是清代建造「御書閣」時種植的。這裡古樹濃蔭,風吹樹動,光影搖晃,有如微波蕩漾的湖水。朱熹白鹿洞規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堯舜使契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學者學此而已,而其所以學之之序,亦有五焉,具列如左: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右為學之序。學、問、思、辨,四者所以窮理也。若夫篤行之事,則自修身以至於處事接物,亦各有要,具列如左: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右修身之要。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右處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已,右接物之要。熹竊觀古昔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後推已及人,非徒欲其務記覽、為詞章,以釣聲名、取利祿而已也。今之為學者則既反是矣。然聖賢所以教人之法,具存於《經》。有志之士,固當熟讀深思而問辨之。苟知其理之當然,而責其身以必然,則夫規矩禁防之具,豈待他人設之而後有所持循哉。近世於學有規,其待學者為已淺矣,而其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故今不復施於此堂,而特取凡聖賢所以教人為學之大端,條列於左而揭之楣間,諸君其相與講明遵守,而責之於身焉,則夫思慮云為之際,其所以戒謹而恐懼者,必有嚴於彼者矣。其有不然,而或出於此言之所棄,則彼所謂規者,必將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諸君其亦念之哉!攻略一初三10:00至星子到秀峰遊玩6小時後返回星子過夜,鞋子全濕了初四9:30乘車至觀音橋,經詢問沒有汽車了,步行要2個小時,決定走盤山公路上太乙村景點.經太乙古道爬至含鄱口,到了萬鳳、百鳥園後有一個叫什麼祥雲谷風景區突然走出幾個人一定讓我們買門票,我說我們只是路過並沒有打算進你們的景區,為什麼讓我們買門票,最後我們退步花了30元買了一張門票,在快到含鄱口山門時有一老頭在鏟雪,老公打了根煙問他有沒有人管他說從這兒上要收門票135元/人,我們請他指條路給我們他說要50元老公說太貴,30元好了老頭不同意,最後老公說自己上去看看,我說好吧我們上不去再來找你,老頭說不要來找啦,結果因為是淡季並無人收門票。哈哈省了50元!少走彎路這老頭真是個壞蛋!原來山下人說要從右邊走不要走左邊我不清楚到底說的是哪兒。實際是到了百鳳園要面向左走,就可以不經過那個什麼祥雲谷,不過不管怎麼樣還是兩人省了170元(門票100元/人)在含鄱口玩好後至三寶樹、烏龍潭,在烏龍潭遇到一賣紅暑的老頭,告訴我們至仙人洞的小路後從仙人洞至牯嶺鎮吃晚飯已是19:00啦。這一路上路很滑,雖然這難不倒從雪地里來的人,但濕了的雪讓我和老公四仰八叉了好幾次,都是我覺得自己可以用腳趾抓著地放鬆了警惕才摔倒的.不過我有摔跤秘決(一般人我不告訴他):倒下時要順勢不要硬撐,就不會讓自己受傷.至晚間20:00夜宿金藝旅館,老闆很和善,和我們年紀差不多.費用要價也不高。還幫我烤乾了濕透的鞋子........攻略二秀峰,為廬山五大叢林之一,景區內山奇水秀,摩岩碑刻如林,自古便有「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數秀峰」之美譽。這裡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黃岩瀑布,有匡廬二絕的漱玉亭以及碧波蕩漾的龍潭,儀態萬芳的雙劍、香爐諸峰,有眾多歷代名人俠客留下的摩岩石刻。秀峰不僅風景優美,氣候更加宜人,宋人洪明有詩讚曰:「山瀑兩道瀉,木葉四時春。日螟不知去,魚鳥會留人。」秀峰位於廬山南麓,鄱陽湖之濱的江西星子縣,由香爐、鶴鳴、雙劍、姐妹、文殊、龜背諸峰組成。香爐峰如紫煙絛繞,鶴鳴峰形似鳴鶴飛翔,雙劍峰勢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態同娟娟秀女,文殊蜂似尖錐屹立,龜背峰脊如行龜遇雲。這些山峰,千姿百態,玲瓏秀麗,層巒流翠,風光旖旎,聚盡山南之美。志載南唐中主李憬少年時曾在此築台讀書,繼帝位後在讀書台舊址建寺,取開國光兆之意,名為開元寺。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手書「秀峰寺」匾賜寺僧超淵,此後改名為秀峰寺,俗稱「秀峰」,為廬山山南五大叢林之一。秀峰不但峰秀,而且瀑秀、峽秀、潭秀、林秀、石秀、寺秀,諸秀彙集,各施其妍。瀑美。向北仰望,雙瀑高掛。一稱「開光瀑布」,如匹練懸空,傾瀉於鶴鳴、行龜峰之間。李白《望廬山瀑布》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八大。」寫的就是此瀑,一稱「馬尾水」,懸於雙劍、文殊二峰之間,瀑水被二崖緊束噴洒,如驥尾搖風,故名。譚秀、峽秀。上述雙瀑落至秀峰兩側的青玉峽龍潭中,捲起了堆雪浪,激起萬斛珠璣,化作一潭碧水,向峽口潺潺流出。潭水碧青如玉,明沏見底,水中游魚可數。潭壁之上有一篆書「龍宇」、旁有「神龍躍空」四字。潭的東西兩側,有依山臨澗的「漱玉」、「觀瀑」二亭。乃遊客聽泉觀瀑的好場所。置於亭中環顧青三峽,蒼崖古樹,虯杖橫空,綠蔭蔽日,三面絕壁,險要異常。峽壁之上,歷代摩岩大字題刻瀑布,其中以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第一山」和「青玉峽」六字最為珍貴,僅一「山」字,就可躺一人。不遠之處,還有廬山溫泉玉簾泉等。寺秀。秀峰寺不但古木參天,建築挺拔,風景優美,而且古迹繁多。南唐中主李景讀書台,清代康熙南巡時所辟的雙桂堂,以及聰明泉、浴仙池等,被列入國家級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達144處,自唐迄今的歷代摩岩石刻,更是中國古代書法家的露天展覽,為我國古代書畫藝術中不可多得的瑰寶。著名的有唐代大和年間的石刻觀音像、顏真卿的「大唐中興頌」、黃庭堅的「七佛聖」、王守仁的「記功碑」,以及米芾的「第一山」和康熙的「秀峰寺」等。連續幾天的攀登,閨女受不了了,只好花了130元,被抬上,到廬山瀑布腳下,抬下,到龍潭。。。。望廬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象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讚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你看!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象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髮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像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雲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出來了。「掛」字前面已經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無怪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從秀峰打車到白鹿洞書院,25元,就是送我們到秀峰的計程車,約好來接我們的,白鹿洞座落在五老峰南10多千米處,山峰至此匯成環狀,別具一種格局。靠北的稱後屏山,向西的稱左翼山,朝南的稱卓爾山。山上蒼松翠竹,鬱鬱蔥蔥。一一股清泉從凌雲峰來,經左翼山與卓爾山交會處流出,這就是著名的貫逍溪。溪水由西向東,迂迴流至白鹿洞前,穿過東面的峽口,注入鄱陽湖中。白鹿洞本無洞,因山石環天然氣似洞形,故名之為洞。白鹿洞原是唐代洛陽人李渤年青時隱居求學之地。李渤養有一頭白鹿自娛,白鹿十分馴服,常隨主人外出走訪遊玩,還能幫主人傳遞信件和物品,因此以鹿名人,稱李渤為白鹿先生;以鹿名地,稱此處為白鹿洞。唐朝末年,兵荒馬亂,各處學校毀壞,到廬山隱居、避難的讀書人,常到白鹿洞研討學問,交流心得。南唐昇元年間,在此處「建學置田」,正式稱之為「廬山國學」,任命國子監九經李善道為白鹿洞洞主,掌管教育和學習。這就是白鹿洞開辦學校之始,比濂溪書院約早30餘年,成為廬山的第一所學校。北宋初年,各地設置書院,廬山國學乃改稱為白鹿洞書院,從此規模逐步擴大,逐漸成為全國四大書院之一,與嵩陽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並稱。書院殿閣巍峨,亭榭錯落,師生雲集,儼如學城。今日白鹿洞書院形成了以禮對殿為中心,有明倫堂、文會堂、御書閣、朱子閣、思賢台、狀元橋、門樓、牌坊、碑郡等眾多殿堂組成的古建築群,與周圍的山川環境融為一體。在白鹿洞書院看到的白鹿,是一對,很溫順,3元,可餵養。。。。。母鹿很能吃,公鹿有一對紅紅的角,外麵包著白毛。。。。。。遊玩後,出了書院,花10元,坐摩地,送我們到公路旁(九江---星子縣),等從星子縣返回九江的汽車,回九江。。。。。。這樣廬山三線就結束了。。。。。。攻略三日程2: 從九江到星子縣火車站前乘101路公車至長途汽車站,再搭乘去星子縣的汽車(9元/人) (歷時 1Hr)。到星子縣汽車站步行到街心花園廣場, 站在丁字路口街心花園廣場對面即可等到去觀音橋的公交車車票1元。日程:觀音橋-玉淵潭-棲賢寺-白鶴澗-太乙村-息肩亭-歡喜亭-含鄱口-植物園-牯嶺鎮 (歷時5Hr)火車站馬路對面,坐上公交車,去九江長途汽車站。大概十幾分鐘就到了,還好人不多,買好去星子縣的票,一輛小BUS,暈....又得顛簸顛簸....好容易到了星子,霧很大,有點冷...接著,根據路人指引,等星子唯一的一輛公交車(私人公交),左等又等,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公交車,(俺窮啊,去觀音橋的的士太黑,一開口30,完全是搶嘛..還是公交便宜,兩塊搞定,^_^)上了公交車,很快,十幾分鐘就到了觀音橋,到了門口一問.....門票41,怎一個貴字了得!算了,大門就不進去了,門口留影,算我來過....中間的牌子寫著去棲賢寺,就是上廬山的路,也就是我們徒步的起點大概走了快一個小時,我們到了今天的第二站棲賢寺。遠看去,棲賢寺周圍都是樹,寧靜而深沉。然而走近才知道,原來只可遠觀,裡面就沒有什麼內容了.... ....除了這塊碑...經過棲賢寺,大概中午的時候我們走到了一戶人家,經過門口的時候女主人叫我們,說可以在她家吃飯,並且她可以給我們做導遊,只收一百塊,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帶我們走小路繞過廬山景區收費的地方直接上廬山(呵呵,還真給我們碰上了,現在去廬山實行淡季收費標準,不過也要135,想想我們只用一人花五十就可以,還是滿划算的,於是留下來這裡吃飯了)中午吃了兩菜一湯,一個土豆絲,一份木耳肉絲,那個湯是什麼紅薯粉石魚湯(好像是這麼叫的),不過湯里看不到粉,或許已經煮化掉了,喝起來黏黏糊糊的,味道一般....一共花了26塊銀子吃過飯,繼續上路... ...(加油啊,導遊帶我們走的全是小路......累...)一路上茅草叢生以前上廬山的必經之路,現在已經全是雜草,息肩亭也已經被茂密的雜草覆蓋,綿延的山路似乎沒有盡頭,回頭一看,原來我們已經在樹林深處.....一個洞穴,導遊介紹說是當年朱元璋逃難的地方... ...當你看到這條還有下雪的痕迹的小路的時候就說明離勝利不遠了,我們已經進入廬山景區,哈哈,逃票成功~(鼓掌!)接著我們進入廬山景區的第一站到了含鄱口,據說這裡能看見鄱陽湖,出了含鄱口我們打算在停車場的地方等車去牯嶺鎮的,不過等了半天也沒有,我們只有拖著疲憊的身體邊往牯嶺鎮的方向走邊回頭,看看能不能等到去鎮上的車,走了大概500米,終於給等到了,上了車,談好價格30大元,直奔牯嶺鎮.
推薦閱讀:

明沈周廬山高圖軸
廬山蓮宗寶鑒念佛正因卷第四
晚泊潯陽望廬山
秀美廬山(一、秀峰、東林寺、西琳寺)
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

TAG: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