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那麼丑,卻逼你叫她「賽西施」
錐子臉,大眼睛,小酒窩,明媚善睞,膚白貌美,盤亮條順……在沒有見面之前,你仔細端詳過好幾次她發來的照片,每一張都很完美,角度剛剛好,優勢一覽無遺,模樣要有多俊就有多俊,姿態要有多優美就有多優美,氣質要有多高雅就有多高雅,你感嘆,哎呀!單身的生活即將成為過去,就要奔赴那激情的約會。
直到,你們見了面。你看著面前這個酒糟鼻,滿臉痤瘡,單眼皮,小眼睛,水桶腰,雙下巴,走起路來震得地板咚咚直響,坐下之後褲子撕裂的美女,你跑到廁所里吐啊吐,吐習慣之後,你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種軟體叫美圖,有種技能叫ps,不用去整形醫院,電腦上、手機上,手指點點,就能把水桶腰變成楊柳腰,雙下巴變成錐子臉,單眼皮變成雙眼皮,飛機場變成D罩杯,滿臉的痤瘡消失不見,酒糟的鼻子變得精巧細緻,一見面就戳穿了西洋鏡。
這就是過去網友見面常有的事,專有名詞「見光死」。我不是針對你一個,我是說,在座,啊不,是在線的各位,基本都是這樣。那些過度營銷的國產大片,帶給我們基本就是這種感覺。但是看到人民日報客戶端發文:《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惡評傷害電影產業》,我還是嚇了一跳。連電影都不可以給差評了,只能給好評。就好比網友見面不能見光死了,自己買的電影票,含著淚也要給高分。
這些年的那些國產商業大片,稱得上成功的幾乎沒有。80年代那一撥大師們歸順之後,轉型都拍商業大片了,偏偏所謂的大片都有些共同的毛病,情節編排上邏輯混亂,講故事不順溜顛三倒四,畫面華麗假到極致,五毛錢特效牛逼哄哄,更不用說裡面扭曲的價值觀,違背常識的情節,反人性的審美。
胡戈當年實在太客氣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比原版《太極》更受歡迎,紅遍網路,義務幫出品人宣傳了電影,「圓環套圓環」深入人心,陳凱歌大導演得了便宜卻罵人,「人不能無恥到這種程度」。從《英雄》到《長城》,張國師眼睛裡從來沒有人和人性,有的只有天下和皇權,李連杰被秦始皇感動,滿城的黃金甲里,畸形變態亂倫的宮闈爭鬥成就一代帝王,饕餮越過長城,十萬禁軍慌裡慌張趕去救皇帝……人呢?人呢?人呢?沒有人,只有布景。形式感的畫面只有形式,荒唐的故事裡只有荒唐。
演技平平的面癱可以當主角,N多天王陪著一個人轉,怎麼捧都捧不紅的明星還要繼續捧。綜藝節目的邊角碎料拾掇拾掇成了一部大片,三個月拍部電影都算良心,趕進度一個月出片也不算稀奇,一年拍好幾部片子的明星大有人在,一部片子剪成100分鐘剛剛好,多安排一輪放映多撈點錢,沒關係,觀眾傻,人傻錢多趕緊騙。
多虧有豆瓣,文藝青年在欣賞電影這件事上做了件好事,至少讓傻傻的觀眾們知道,自己的欣賞水平離文藝有多麼遠,告訴這些沉浸在假冒偽劣產品里無法自拔的人們,掉在臭水溝里有多深有多臭,即使身在垃圾堆里,也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也有看得見的風景。不是豆瓣太嚴苛,是電影確實太垃圾。完不成一年600億,不是豆瓣的錯。就算把豆瓣打成豆瓣醬,爛片還是爛片。
好片子也不是沒有。豆瓣上高分的國產電影有一堆,《湄公河行動》8.1,《驢得水》8.3,《七月與安生》7.6,《老炮兒》8.0,《大聖歸來》8.2,《烈日灼心》7.8,《解救吾先生》7.8……給《長城》、《擺渡人》打了低分就不行,非得給高分才滿意?10分不夠,那就250分起。都是國產電影,都是同一批觀眾,人和人之間,電影和電影之間,差距咋就那麼大涅?贏得起還輸不起了。
老太太帶閨女出來相親,人家不中意嫌丑想走,那不行,不能走,想走?必須稱讚「您這閨女長得真俊,活像賽西施!」聽了這話,姑娘摳著鼻屎豁開大板牙咧嘴一笑,「就喜歡你說實話!」
幸好,我歷來喜歡的人民日報評論部,晚上8點14分發出權威聲音,一錘定音,《中國電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還在留言中聲明「以此為準」,重新拉回了三觀。有些媒體啊,就是喜歡搞事情,明明是客戶端的文章,卻非要冠以「人民日報」嚇人。大家還是多跟評論部大哥學習學習,提高姿勢水平,要不然啊,圖樣圖森破,上台拿衣服。
推薦閱讀:
※西施與東鄰:男人繞不過的意淫對象
※有有關范蠡和西施的故事么,隨便說說就好?
※千古未解之謎:這4位古代名人是憑空消失了嗎
※西施灘原文、翻譯及賞析
TAG:西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