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四路拆拳
(一)托天式兩手直臂仰掌(手心朝上),在身前成90。角,向上慢慢托起至頭頂兩側;頭微右轉,眼隨右手;從動作始到止,緩慢,深吸氣配合(圖4-2)。
(二)入海式頭轉正,目視前方;兩掌微向里合,掌心同朝下,罩向頭頂(有貫頂意) (圖4-3);雙掌繼續下行,經身前,緩慢按於下丹田處,用鼻呼氣:身體松沉(圖4-4)。
(三)拱揖式右腳向右前方上步,左轉體,面向北方,左腿直立並於右腳前,成丁形步,腳尖朝前(北);兩手從下,由兩側向前抱拳拱揖;目視前方(北),成英雄勢(圖4-5)。
(四)雙引手兩腿微屈,左腳向前移步,重心下降,右腳墊半步;右手在前,向前引手,左手護在右肘下(圖4-6);緊,接著左手向前引手,右手回撤左臂下,即雙手向前連環抖摔(圖4-7)。
(五)劈山接上動。右手由下向後、向上、向前直臂立掌劈山,落於右大腿內側;左掌向上、向後碰右前臂後,立掌護在右肩內側;腳落三七步,身正腰挺(圖4-8)。
(六)似封似閉左手向前半圓圈,立掌朝前,微屈臂;右手立掌,由下向上護於左肘下;重心後移右腳下蹲,左提膝步(圖4-9)。
(七)右撇掌中拳上左步,重心前移;右掌由右耳側向前,同時左扭身向左斜下劈出;左手由下向里經右臂上方向前拍出;右腳提於左腳前側(圖4-10);左腳催右腳、寸加擠步;右手中拳向前衝出;左手變爪,捋帶右手上部,撤回腰間;腳落五五步(圖4-11)。
(八)左撇掌中拳接上動。左掌由左耳側向前,同時右扭身向右斜下劈出;右手由前向里、向前經左臂上方向前拍出,左腳提於右腳前側(圖4 -12)。右腳催左腳,寸加擠步;左手中拳向前衝出,右手變爪,捋帶左手上部,撤回腰間;腳落五五步(圖4-13)。
(九)掩手推山上右步,前提膝;右手直臂仰掌,由右向前、向左平合,與左掌(左拳變仰掌)前交叉後向腰間平勒掩(圖4-14)。左腳催右腳,寸加擠步;雙手向前推山,落步五五步(圖4-15)。
(十)猿猴入洞左腳先動,右腳後動,起跳,向左方跳閃,雙掌交叉向里合掩後,在空中向左右分開,向兩側上方展臂;左腳先落,屈膝下蹲,右腳隨後落地,前提膝步,縮身坐步;左手裹肩屈臂吊腕(似勾非勾)護於喉前,右手裹肩屈臂微吊腕護於右膝前,面向東北(圖4-16)。
(十一)指引右腳微向前,重心稍前移,右手變俯掌,微屈臂,向前下方指引;左手變俯掌,護於右前臂肘彎左方;眼看前方(圖4-17)。(十二)墊步腿左腳向右腳後墊半步,右腿前彈;左手立掌向前戳出,右:手裹肘抵腹部,手指朝前,手心朝上(圖4-18)。
(十三)獅子抖翎右腳前落,重心前移至右腳,屈膝下蹲,左側身;右手向前上方滾穿,掌輪朝上,掌心朝外;左掌滾翻撤歸肋下,手心朝上;左腳提膝於右腳前(圖4-19)。
右腳催左腳,寸加擠步,右轉身;左手變中拳向前衝出,右手變爪捋帶回腰間,虎口朝上(圖4-20)。左腳向後大撤步,成右弓步;同時左轉身,右仰掌從左臂下外向前上方滾臂前穿,掌心朝外;左手變掌,滾翻里擠撤回腰間,掌心朝上,微向外(圖4-21)。
迅速接上動。重心後移至左腳,右腳前提膝步;右轉身,左手俯掌,從右臂下外向前上方滾前穿,掌心朝外,右手變掌,滾翻里擠,撤回腰間(圖4-22左腳催右腳前行,寸加擠步;左轉身,右手中拳前沖,左手帶回腰間,虎口朝上,腳落五五步(圖4-23)。
註:前穿掌虎口均高不過頭;穿掌中拳乃兩膀抖動之整力,換背要快。(十四)爽袖迎門炮左腳向右腳右後方倒行步;左手向上、向前、向下扶按,右手變掌,向回、再向上爽袖變反背平拳,向前抖動擊出,拳心朝上,微屈臂;眼視前拳(圖4-24)。
(十五)貫耳左手從右臂下向右、向前上、向左下捋手,右手回撤(圖4-25);右腳向右前方移步;右手從左臂上向下、向右外轉環;右腳外碾,左腳向右後外閃,成三七步;右手變拳,裹肘向左貫耳(圖4-26)。拳停左胸前,左手抵住右腕。
(十六)裹橫炮緊接上動。左腳催右腳,松襠下胯,兩腳膝撐住成五五步;同時,左手推右手腕,右臂在胸前平屈前臂向前橫擊,面向東北方向(圖4-27)。
(十七)扶手中拳右轉身;右手變捋手,向右、向回捋至腰間,左手微向下、向後、向前、向右立掌扶手;同時左腳向前落五五步(正北);右手拗步中拳衝出,左手立掌扶護於右臂肘彎上方(圖4-28)。
(十八)抹眉右腳向左腳後墊半步,左腳迅速虛提,右側身;左掌微向右、向前上方、向左順步抹眉,右手變俯掌撤至左肘下(圖4-29)。
(十九)拗步挑山左轉身;右手變拳,微向下、向左斜上方挑山,然後屈臂肘向前,右拳止於左肩前,左手立掌,屈臂護於右肘彎處(圖4-30)。
(二十)跨虎登山右腿屈膝提起,迅速向右斜前方蹬出.;同時左右手變平掌,向兩側同時砍出;眼視右腿方向(圖4-31)。
(二十一)擒捉右腿落步,腳尖外展,重心前移;右掌向下、向左、向前、向下圈手;同時,左手向前,經右肘彎處向上提於左耳側,五指張開,掌心朝里(圖4-32);左腳向右前上步;左手變尖拳,用拳及前臂向前下方搓砸,右手碰左前臂後撤到肋下,虎口朝上;松襠下胯,兩腿撐住,後膝內合,腳落五五步,面向東北方向(圖4-33)。
左擰身,迅速補右中拳,左手撤回;迅速再補左中拳,右手撤回肋下(圖4-34、圖4-35)。
二路(二十二)回身擒捉右迴轉身大於180。,右腳向回稍撤,立即向右前方(西南方向)邁出,腳尖外展,重心前移;右掌五指張開,從左耳上方向右前下方圈手;同時,左手經上前方、經右肘彎處,向回收於腰間,五指張開,掌心朝肋(圖4-36);
左腳向右前上步,左手經左耳側用尖拳及前臂向前下方搓砸,右手撤回肋下,腳落五五步,面向西南方向(圖4-37)。
(二十三)城門吊斗右腳向左腳右側上步,腳尖內扣,左轉身成左提膝步;右手從左腋下穿出變扣拳,向前上方吊腕扣打,拳心朝下;左手掌裹肘撤回肋下,掌心朝里(圖4-38)。(二十四)大膀趄(老門)重心前移,左腳前落,蹬地前躥,右腳尖外展向前截蹬腿;同時,右側身,左掌從右臂下穿出變橫掌向前塌出,右手掌撤歸肋下(圖4-39)。
右腳前落成右弓步,右手中拳向前衝出,左手捋帶回肋下,虎口朝上(圖4-40)
(二十五)劈山炮左轉身,右手向下、向左後、向上、向前反劈山,落右腿內側,(圖4-41)。上左步;左手順步向前下直臂劈山,右手上撩護於左肩內(圖4-42);
右轉身,左手握平拳經前下向右後、向上;左轉身,身正腰挺,頭頂項挺,向前;用拳背直臂劈下,拳落左腿;右腳跟步,落於左腳後,成准提步(圖4-43)。
(二十六)劈山向前微弓身,左腿下蹲,右腿虛提於左腿前;右手立掌,由後向上、向前下直劈,落於右腿內側(圖4-44)。(二十七)挑山右腳前落,重心前移成右弓步;右手握平拳,直臂向前上挑撞;左手握拳,直臂向後撩(圖4-45)。
(二十八)大劈挑重心稍後移,右腳稍撤後,再向左前方繞行,前腳尖外展;同時,左轉身,右手下掛,向左後、向上、向前掄劈(圖4-46)。
上左步,右腳向左腳後外閃;左手立拳,向前下劈出,右手直臂在後協調上揚(圖4 -47)。左腳向前稍進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拳向前上方挑撞(方向朝西南),右拳在後,向下與前臂成槓桿協調配合(圖4-48)
(二十九)風輪式重心後移,右腿屈膝蹲步,左腳後移虛提;同時,右手變,掌,由後向前掄,左手隨右臂由前向下、向後、向上、向前掄劈,與右手先後同落雙腿上(圖4 -49)。
(三十)雙弔帶左腳前落,成五五步;雙手俯掌,同時向前探伸,腳落成五五步(圖4-50)。(三十一)飛龍出水左腳向左閃,右腳虛提左腳前,下蹲身;雙手立掌,向下、向左、向上、向右雙圈(雙活臂),雙手下撐按;同時長身,頭向前上挺項(圖4-51)。
(三十二)狸貓捕鼠左腳催右腳前沖,寸加擠步;雙手迅速向前探按,直臂吊腕、扣指;腳成五五步(圖4-52)。
(三十三)連環爽袖重心前移,左腳前落;左手下拍,右手屈肘、屈腕二.向下、向里經左腋下向上、向前左拗步爽袖摔出(圖4-53)。重心前移,右腳前落;右手下扶,左手屈肘、屈腕,向里經右腋下向上、向前右拗步爽袖摔出:(圖4-54)。
(三十四)劈山重心繼續前移,上左步;右手直臂立掌,由下向後、向上、向前下劈出,落右腿內側;同時左手向上撩掌,碰右前臂後落於右肩(圖4-55)。
(三十五)攉挑劈砸右掌上撩至左肩,左手立掌,向下、向前用拳輪朝上攉挑(圖4-56)。左拳繼續上攉,右手向下、向前變拳向上挑起;同時,右腿向前撩踢;左手碰右前臂護於襠前(圖4-57)。
右腳前落;右拳同時向下劈砸,左手仰掌,由下向上接住右腕;腳落右弓步(圖4-58)。
(三十六)橫踏掌雙腳同時外碾,左轉身變馬步;右手變橫掌向右塌出,左手撤至左肋,掌心朝下,左肘向左頂撞,與右踏掌形成張力;眼看右掌(圖4-59)。(三十七)三環炮起重心,右腳向右前繞行;右手立掌,向下、向左、向上、向右下劈出(圖4-60)
右轉身;左手立掌,由左後向上、向前下劈出,落左腿外側(圖4-61)。右掌經右腿下外側向後、向上、向前下劈出;同時左腿向前撩踢(圖4-62、圖4---62附圖)。
右手立掌,向上、向回挑裂,左手變中拳向前衝出,右手立掌停於左肘彎處;腳落五五步;面向西南方向(圖4-63)。
三路(三十八)回身撩掌彈腿插掌向右後轉身;右掌撤至腰間,虎口朝上,左掌向右上斜撩(圖4-64)。
右手立掌,向前直臂插出;同時右腿下蹲,左腿向前彈出,左手撤至腰間(圖4-65)。(三十九)捋手中拳落左腳,成左五五步;左手中拳向前衝出,右手捋帶回腰間(圖4-66)。
(四十)右十字中拳右腳向左腳彎處上扣步,迅速左轉體90。,帶動左腳向右腳後閃展,成右五五步;右手中拳從左腋下衝出,左掌撤回腰間,虎口朝上; 目視東北方向(圖4--67)。
(四十一)左摔拍中拳左手向前摔出(引手),右拳成掌撤回腰間,虎口朝上(圖4-68);左掌撤回腰,虎口朝上,右手迎面掌向前拍出;重心前移,左腳前提(圖4-69)。
左腳前落五五步;左手中拳向前衝出,右手捋帶回腰間(圖4-70)。
(四十二)右摔拍中拳右手反掌向前摔出,左手撤回腰間(圖4-71)。左手迎面掌向前拍出,右手撤回腰間,右腳前提;落右步,右手中拳衝出,左手捋帶回腰間(圖4- 72)。
(四十三)左十字中拳左腳向右腳彎處上扣步,迅速右轉身45。帶動右腳向左腳後閃展,成左弓步;左手中拳從右腋下衝出,右手掌撤回腰間(圖4-73)。(四十四)十字攔左轉身;右手微屈臂肘,立掌,前臂向前上斜,向左前方攔截,左掌撤回腰間(圖4- 74)。
左手屈臂,向右前方攔截;右腳前提;右手撤回腰間(圖4- 75)。右腳落五五步;右手屈臂,向左前方發力攔截,左手撤回腰間(圖4- 76)。
(四十五)倒步攪山左轉身,左腳向右腳右後方倒行步;右掌向左、向下,左掌向左、向上、向右,在胸前非同步攪動(圖4-77)。
右腳向右開步;右手繼續向右、向上,左手向右、向下(圖4-78)。左腳向右腳後倒行,右手繼續向左、向下,左手繼續向左、向上非同步攪動(圖4-79)。
(四十六)勒炮接上動。右腳向左腳旁並步下蹲,左手向右、向下, 右手向右、 向上(圖4 -80)。
再向下勒擊,左手仰掌,在腹前接住右拳面(圖4-81、圖4-81附圖)
(四十七)推窗望月右轉身,向右上步,成右弓步;右手橫掌向前、向上滾塌於前上方,同時,左手立掌,與右手同時向前推出,雙掌在一立面內,掌心朝前(圖4-82)。
(四十八)衝天炮重心後撤,松腰坐胯,右腳前提;右掌變拳,裹肩合肘,用前臂向左、向回里擠,右肘抵腹,右拳在前,拳心朝上;左手俯掌,護於右前 ;內側(圖4-83)。左腳催右腳前行,左腳跟擠,寸加擠步,腳踩I五五步;右拳及左手同時向前上衝出,拳心仍朝上(圖4-84)。
(四十九)栽花手上左步,成左五五步;右手稍向回、向右、向外滾,向上斜提,再向前下方栽拳擊出,拳眼斜朝下;左手立掌,向左斜下方、再向上劃圓護於右肩處;身微左側前躬(圖4-85)。
(五十)纏劈左手向前、向左斜下方捋手(圖4-86);右手變掌,由下向里上提經右耳側向前、向左下方斜劈,左手由左下向右碰右前臂後護於右肩前(圖4-87)。身左轉,同時右腳前提內扣(圖4-88)。
(五十一)橫衝二掌周身放鬆,用內力,周身突然向右抖動;兩手分向左右橫衝擊出,即右仰掌向右、左仰掌向左平抖,兩臂微屈;兩腳成高馬步;眼視右手(圖4-89)。
(五十二)大拍掌中拳身右轉,重心移左腳,右腳前提;左掌經左耳側上方向前劈拍,五指張開,掌心空起,掌打扣勁,右掌撤回腹部,虎口朝上(圖4-90)。右腳向前落步;右手中拳向前衝出,左手捋帶回腰間,虎口朝上;腳踩五五步(圖4-91)。
(五十三)左等打右腳向右前方上步;左手握扣拳,從右臂下微向右、向前擊打(帶斜斜勁),右手變爪,捋帶撤回到左肘內側(圖4-92)。
右手變扣拳,繼續向右、向前、向左雲抹勾貫,左手微向左、向回、經胸前向右、從右臂上方向前擊打(帶橫勁);同時左腳虛步前提;,右手扣拳止於左肘下(圖4-93)。(五十四)右等打左腳向左前方上步;右手握扣拳,從左臂下向前擊打,左手變爪,捋帶撤至右肘處(圖4-94)。
左手變扣拳,繼續向左、向前、向右雲抹勾貫,右手微向右、向回、經胸前向左、從左臂上方向前擊打(帶橫勁);同時右腳虛步前提;左手扣拳止於右肘下(圖4-95)。
(五十五) (五十六)雲手中拳(二勢)重心前移;左手俯掌,從左向前雲手勾貫,右手撤回腹前(圖4-96)。上左步;右手俯掌,從右向前雲手勾貫,左手捋撤至腹前(圖4-97)。
左手變扣拳,向前上方擊出,右手變爪,捋帶左拳面回腹前(圖4-98)。右手變扣拳,向前上方擊出,左手變爪,捋帶右拳面回腹前;腳落五五步(圖4-99)。
重心前移,上右步;左手俯掌,從右向前雲手勾貫,右手撤回腹前(圖4-100)。右手俯掌,從右向前雲手勾貫,左手捋撤至腹前(圖4-101);
左手變扣拳,向前上方擊出,右手變爪,捋帶左拳面回腹前(圖4-102);右手變扣拳,向前上方擊出,左手變爪,捋帶右拳面回腹前;腳落五五步(圖4-103)。
四路(五十七)回身劈山左手向前拗步,引手摔出,右手回摟腹前(圖4 -104)。
左腳前提;右手向前拗步,引手摔出,左手回摟腹前(圖4-105)。左手迅速向後、向上、向前、向下順步劈山,右臂順勢後擺(圖4-106)。
右手迅速隨左手向上、向前、向下拗步劈山,左手向上撩掌碰右前臂後,護於右肩內側(圖4-107)。右迴轉身180。面向南,右掌隨之由上向後反劈,左手向下、向後協調左臂反撩(圖4-108)。
撤右腳;左手從後向前下劈出,落左腿內側(圖4-109)。右手不停,從下向後、向上<向前、向下掄劈,立掌落於右腿內側,左手從下向上碰右前臂後護於右肩內側;腳落三七步,即拗步劈山(圖4-110)。
(五十八)插花手左腳向左前上步;右手由下向左、向前上、向右大圈手,左手由右肩內側向下、向左下圈手(圖4-111)。
右腳向左腳前提膝步;左手由左向前上、向回平摟至右肋部,右手經心口處從左臂上方向前抖臂平撣(圖4 -112)。
右腳向右前方上步;左手向前、向上、向左大圈手,右手向回、向下、向右下圈手(圖4-113)。
左腳向右腳前提膝步;右手由右向前上、向回平摟至左肋部,左手經心口處從右臂上方向前抖臂平撣(圖4-114)。左腳向左前方上步;右手由下向前、向右大圈手,左手由右肩內側向下、向左下圈手(見圖4 -111)。右腳向左腳前提膝步;左手由下上提至左耳側上方向前、向右斜下方撇劈,右手經心口處從左臂上方向前平撣(見圖4-112)。右腳向右前方上步,左手向前、向左大圈手,右手下圈(見圖4-113)。右手上提至右耳側上方,向前、向左下撇劈,同時左腳前提膝步,左手經心口處從右臂上方向前平撣(見圖4 -114),即左右摟撣、左右撇撣。(五十九)穿掌中拳右手由下向前上,外滾穿掌,左手撤回腰間,掌心朝上(圖4-115)。
右腳催左腳,寸加擠步;左手變中拳向前衝出,右手捋帶回腰間,虎口朝上;腳踩五五步(圖4-116)。(六十)連環引手左手變掌向回摟扶,右手反掌向前引手摔擊,左手俯掌護於心口前(圖4-117)。
右腳前提;右手翻掌向回摟扶,左手反掌向前引手摔擊,右手撤至心口前(圖4-118)。
(六十一)劈山重心前移,上左提膝步;右手從後向上、向前下立掌劈出,落右腿內側,左手碰右前臂後立掌護於右肩內側;腳落五五步(圖4-119)。(六十二)飛虎攔路:右轉身90。,右腳後撤半步,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右手握拳向外翻滾, 向上攔截,架於頭右前方,左手握拳內滾,向下撐按於襠前;眼看左方,形似打虎勢(圖4-120)。
(六十三)撩陰掌左轉身;左拳向左下攔,右手向右、向下、向前下撩掌,掌心朝上,左手變俯掌,護於右前臂上(圖4-121)。
(六十四)迅雷炮重心右移,左腳虛提於右腳內側,成丁字步;左手變平拳,上掛至左耳外側,右手握平拳收於腰間(圖4-122)。左腳前落五五步;左手平拳向前外滾抖動衝出(圖4-123)。
右手握平拳,迅速追左拳前擊,左手回胸前(圖4-124)。左拳迅速再追右拳前擊,右拳回胸前(圖4-125)。
右腳迅速向右前方閃展,左腳隨右腳向右腳後外閃,成大閃展步;右拳迅速向前擊出(前述各拳似拋拳,圖4-126)。腳落三七步;右拳停於左胸前,拳心朝下,右肘前頂,左拳收於左腰間。(六十五)側身不換勢左腳向右腳後墊半步,左側身,右腿向前彈踢;右手向前下直圈手,左手立掌,經右肘彎處向前插出(圖4-127)。
右腳前落,成右虎步(小弓步),右手中拳向前衝出,左手捋帶回腰間(圖4-128)。
左腳向右後墊半步,右腳彈踢;左手經右下向前上方穿掌(圖4-129)。右腳落步,左腳跟擠半步;右出步中拳衝出,左手捋帶回腰間(圖4-130)。
重心前移,右屈肘,以肘為軸,前臂向上、向回、向下、向前攉挑,左手向前、向上列掛至右肩內側;左腿向前撩踢,身左側(圖4-131)。左腳向後落半步,右腿向前彈踢,右手掌向下、向里、向上、向前直圈手,右肘靠腹,左手掌向前、向下、向回、向前劃橢圓,經右肘彎上向前插出(圖4 -132)。
右腳落步,左腳跟擠半步;右手中拳衝出,左手捋帶回腰間;腳落五五步(圖4-133)。左腳向前墊半步,右腿向前彈踢;左手掌向前上滾穿(圖4-134)。
左腳催右腳前行,寸加擠步;右手中拳衝出,左手捋帶回腰問;腳落五五步(圖4-135)。
(六十六)搖身膀趄左腳向左前方上步,右腳前提於左腳前,提膝摘胯,身右側,右歪身,頭正;左手向前穿掌,右手仰掌撤回腰間(圖4 -136)。右腳向左前方閃展,左腳提膝在右腳前;右掌經左臂下向前上穿掌,身左側,左歪身,左手仰掌撤回腰間(圖4 -137);
右腳催左腳前行,寸加擠步;左手中拳衝出,右手捋帶回腰間,虎口朝上;腳落五五步(圖4-138)。
(六十七)狸貓倒上樹重心前移,左腳內扣,右後轉身180。;右手仰掌收於腰間,左拳變掌從上、向前、向下蓋掌(圖4 -139)。右腿屈膝提起,腳尖外展向前下截腿,右手變拳,拳心朝上,向前上攢拳(穿手,圖4-140)。
右腳前踏,成弓步;右手變掌回帶至腰間,掌心朝上,左手迎面橫掌,掌順右前臂上面向前上拍出,兩手要有撕力(圖4-141)。(六十八)碾步中拳右腳外碾;右手中拳向前衝出,左手捋帶回腰間,虎口朝上(圖4-142)。(六十九)劈山身左轉;右手向下、向左、向後、向上、向前、向下反劈(圖4 -143、圖4-144)。上左步;左手由後向上、向前劈下,落左腿內側(圖4 -145)。右手繼續向後、向上、向前立掌劈下,落右腿內側,左手由下向上迎擊右前臂後,護於右肩內側;腳落三七步(圖4-146)。
(七十)拗步指引右轉身;右手由下向前、向上、向後,左掌朝下,向左(圖4-147)。左轉身,左腳虛提;右手屈臂,向前上仰掌,經左掌上方指出;左手由上向下、向前、向回扶手,左手護於右肘下方;目視右掌前方(圖4-148)。
(七十一)托天式右轉身,兩腿站立,兩腳同肩寬;兩手向兩側分開,直臂仰掌,向上托起過頭頂;目視右手(同開頭,圖4-149)。
(七十二)入海式目前視;雙手變俯掌相對(圖4-150)。
雙掌向下緩緩按至丹田處,兩掌尖相對,掌心朝下(圖4-151)。收勢左腳並右腳,兩手自然下垂兩側,周身放鬆,目視前方(圖4-152)。
推薦閱讀:
※祁家通背拳三十六手築基十二掌之迎面掌
※通背拳雜談
※祁家通背拳三十六手築基十二掌之戳掌
※洪洞通背拳三十六跌摔技法(三)
TAG:通背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