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審美觀太Low?這是你的錯!
前陣子《我帶的孩子和婆婆帶的孩子》的對比照橫空出世,之後的N版晉階不斷升華,最終引發了各種對老一輩人「謎」之審美吐槽的全民狂歡……
由粉白白變黑燦燦
天冷了,花棉襖秒變村娃
夏天炎熱,褲子不穿更涼快
這個話題之所以能受如此關注,原因很簡單:它講的是「隔代審美」的分歧。更讓人頭疼的是,孩子交給長輩帶之後,不光是穿著,就連行為習慣,也都和自己帶的時候產生了巨大的差異。
一不小心就成了舞王!
這絕技簡直要稱霸全宇宙!
通過你畫風突變的自家娃,再仔細審視長輩們的周邊, 你發現了--
不會陌生的國民花床單 大朵的牡丹是標配 圖片來自微博搞笑排行榜
紅紅火火的中國結總是懸掛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
山水壯麗的電視背影牆
充滿宮廷風與復古情調的豪華大吊燈
時不時用手機給你發個亮閃閃的表情包
國民花床單、水晶五彩吊燈、閃閃亮亮的表情包、紅紅火火的中國結、熱熱鬧鬧的廣場舞、自我發明的鍛煉操……這些中老年的同款愛好,也是你爸你媽的至愛。
「謎」之審美從何而來?
時尚之都也曾泡在單調的藍色里
你別以為這是加了藍色的濾鏡,這一群彷彿被丟進染缸里漂染的藍色著裝之下的就是我們的父母。說起來你也許不信,這就是當年中國時尚之都的上海!你可能會好奇:難道那時只流行藍色?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當時的中國還在計劃經濟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下,著裝的布料還要憑票供應,能有衣服穿就不錯了,哪還有選擇的權利!
審美的文化宣傳形成了從眾的習慣
在崇尚集體主義的年代,加上長期在體制內的工作經驗,從眾審美意識的形成再正常不過。艷麗而高飽和度的顏色以及口號式的標語表達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審美。
到了70年代末,文革結束,人們開始開始注意流行與時尚,襯衫假領就是聰明的上海人,面對匱乏的物資生活,發明的搭配神器,外套里特地露出一截白襯衫的領子,別提有多時髦了。
在那個年代,你不僅可以看到滿街風靡的碎花裙,還可以看到每家必備的牡丹花床單,顯而易見,這是長期壓抑之後的心理補償。加之之前濃墨重彩式的文化宣傳的審美啟蒙,使他們對高飽和色彩(俗艷)一直保持偏愛的態度。
80年代,喇叭褲,蛤蟆鏡,爆炸頭在街頭盛行;90年代,大哥大,踩腳褲堪稱潮流……再後來,我們長大了,長輩們走過了他們的黃金年代,而我們也到了結婚生子的階段了。
「於此同時,他們開始退休,步出工作崗位。他們放棄了老年的自由生活,帶起了孩子。也是從這時起,他們開始向我們展示出」謎」之審美。」
除了他們特有年代的鉻印外,年紀漸大、視力下降,反應變慢等原因,讓「謎」之審美不止雷同還很俗艷。而處處奉行的「實用主義」原則,讓物質匱乏年代養成的惜物習慣,在這個時候發揮的淋漓盡致。於是,你看到了家中出現了各類防塵罩,但凡你能想到的地方,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婚紗元素的裝飾將空調裝扮成了一個壯碩的新娘
鋼琴加上小花布外罩,讓你見識一下中國特色的英倫風
冰箱側面可作收納的布兜防塵罩,裡面可以放開瓶器、水電費帳單
當我們去抱怨這些防塵罩不好看,多此一舉之時,是不是該想一想,那些原本該落在上面的灰塵到哪去了?在嫌棄將自己的孩子穿得跟棉墩一樣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發現,孩子的感冒的次數比以前少多了……
多元化的審美無所謂優劣
老一輩對服飾推崇流行,現今的年輕人卻討厭撞衫
老一輩喜歡的喜慶,現今年輕人卻愛好極簡
老一輩喜歡的從眾,現今年輕人最愛強調不同
現今是一個崇尚個性和多元化的年代,對美的述求有不盡相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當下,人們的發愁的不是溫飽而是選擇。
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生長環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也有著不同的性格和喜好。因而,每一個時代、每一個群體都有專屬自己的審美,無所謂優劣,做到自知、自信、自得才是屬於自己的最佳答案。雖然爺爺奶奶呈現在你眼中的老土,卻透露了應該欣賞的積極、樂觀、實用的態度,年輕人雖然潮,但請你在與老人們的審美衝突面前,保有一顆包容的心去看待分歧,因為,終有一天你也將老去。
你需要懂得的是,在審美多元化的今天,在與老人和諧共處之外,怎樣讓孩子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讓「審美」從小開始
有網友說她家娃5個月坐飛機,碰到大帥哥就笑,碰到漂亮空姐就纏著求抱抱;2歲半的孩子就懂得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了,遞給不喜歡的顏色,就會知道拒絕。這種幼年時的審美,開始只停留在表象上,但是假以時日,這種審美就會涉及到生活的取捨和人生方向的選擇。
孩子還沒有形成獨立審美觀時,卻能從大人們身上接收到「審美」的訊息,而這些在無形中對孩子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祖孫兩代人,可以溫情相系,但你不可以要求孩子以老人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與風景都看透的心境相比,孩子的世界才剛剛開始。
老人可以照顧孩子,但在教育上,永遠不可以缺席的是父母。審美的培養需要父母創造環境和機會,讓孩子從點滴開始認知,從無到有。
學會和大師對話
在歐洲國家,孩子們從小就有去觀賞藝術活動的習慣,每到周末和假日,他們總是去看展覽、聽音樂會、欣賞演出。他們到任何一個新的地方去度假、休息,工作之餘總是首選參觀博物館,而且是美術博物館。
這種現場的學習,遠比課堂知識來得更為生動和直接。所以,讓孩子學會和大師對話的審美培養,可以讓孩子的形象和抽象思維得到很好的開發,使他們看問題更全面,也能更好地提高創造性和想像力。
ps.美的欣賞是共通的,
老人也不能缺席
引導他們一起帶著孩子在寓教於樂中,
加深彼此的互動話題
真正開啟審美基礎教育的大門
一起旅行看美麗風景
在杭州,80後小夫妻在兒子辛巴出生後,既不買學區房,也不報學前班,卻帶著孩子環遊世界去了。一家三口,在辛巴3歲的時候,用185天,途經12個國家去北極,看北極熊。5歲的時候,用146天,縱穿南美洲,去南極看企鵝……
他們的行為,可能大部分人都沒法做到。但你可以有計劃地出門旅行,帶孩子用雙眼真切去感受,打開眼界。審美在感觀的觸動下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擁有一顆富足的心靈。
去過盧浮宮的人都知道,用法國畫家達雅克·路易·大衛《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這幅畫舉個例子,我們通常看到的是這樣的。
實際上這幅畫,是這樣的:
對,看他們的眼神,就知道這幅畫對面就是有名的《蒙娜麗莎》,透過巨大畫幅給人的厚重時光沉澱的歷史觸感,以及現場體驗帶來的精神和感觀的震撼,根本不是書本、ipad或者手機屏幕能夠帶來的!
用自己的眼睛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大地,不是這兩年流行的說法么
PS.帶著孩子旅行的時候,
別忘記了老人,在他們整天陪
著娃限定了自由的時候,也希望
有更開闊的眼界,所以也請
帶上他們一起去看風景,
陪伴在娃身邊的
一定是想要打開眼界的家人。
小時光大視界
讓大人帶孩子一起見識世界
本文插畫師/毛毛 其它配圖轉自網路
歡迎關注 小時光 大視界 ID:lit1me
推薦閱讀:
※不願放手的母愛不是愛,是傷害
※怎麼看《花容月貌》中伊莎貝爾成長家庭的教導?
※改造你的畫 | 好奇與創造訓練
※彭華勇:如何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