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嘉德秋拍】月映九華 巍峨萬象 | 李可染《九華山歌圖》

幸得李可染後人厚愛,將有二十餘件李公書畫雅品集結成為「強犟——李可染的書和畫」專題現身今秋拍場。其中,李公於1981年傾心創作的《九華山歌圖》將於本季「大觀夜場」中隆重推出。1978年,李可染自九華山寫生歸來,得稿頗豐,而其藝海生涯中所僅見的數幅以九華山為母題進行的創作,具是以此間皖南寫生為基礎而畫成的。將於「大觀」中現身的《九華山歌圖》,即前述佳制中之佼佼。

關於寫生和創作的關係,李可染的總結是「采一煉十」,亦即在對自然、對生活採擷寫生的基礎上,開始深入醞釀、消化、升華,如牛反芻,胸中塊壘化為筆底煙雲,完成由寫生到創作的轉變。一般來說,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李可染進入寫生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進入創作期,至60年代中期他的山水畫創作和教學,逐步形成完整的體系。而事實上,由寫生到創作的轉換一直貫穿於李可染的藝術生涯中,比如70年代初期的《林區放筏》、1977年創作的《襟江閣》等等,均為「寫生→創作」體系中的絕佳代表。

1978年,年過古稀的李可染計划到黃山、九華山及三峽寫生,結束黃山、九華山之行時身體染恙,歸至武漢修養。此次皖南之行,李可染得稿頗豐,此後據其稿而有數幅佳制問世。而其藝海生涯中所僅見的數幅以九華山為母題進行的創作,具是以此間皖南寫生為基礎而畫成的。李公畫成自珍三十六載,得其後人厚愛,將於今秋「大觀夜場」中現身的《九華山歌圖》,即前述佳制中之佼佼。

李可染 九華山歌圖

1981年作

設色紙本 立軸

68.5×91 cm

九華山又稱陵陽山、九子山,為皖南佛教聖地,其名傳說得自李白「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之句。唐代道家興於九華,至宋時佛釋於此漸盛,至今亦如。九華北俯長江,南望黃山,綿亘兩百餘里,主峰九十九,嶙峋盤旭,蔥鬱茂蘢,古時儒士雅客均好流連於此。丁巳時,李可染於此地寫天地顏色,存壯景於胸中毫端,歸之便有數紙麗色傳於後人。

李可染畫「九華山」存著甚罕,民間所見者或速寫稿或成作略有一二,至於尺幅均不甚大。而如本幅《九華山歌圖》般以近六尺紙面,橫鋪巍峨萬重山,並長題兩百餘字於其上之作,似為僅見。此件九華長逾兩尺,縱近三尺,全圖不著色彩,團團墨層層積出深壑高山,左側山峰及山下直樹枝幹以李公獨有之光影法處理,以示月光由左射入,應和題中「雲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暉兮江漾影」之句。月華映山之景,李公筆下除此外,亦不多見。

李可染 九華山歌圖 局部

九華山歌圖 局部、款

畫幅之上,李公又具長題二百餘字,錄劉禹錫《九華山歌》華文。其筆矯矯,於豐厚之中見筋力,結體方而用圓,字勢開張大氣。其點畫圓勁,用墨酣飽,時有飛白,行筆如錐劃沙,具有動感,有篆隸之意。通篇給人以沉穩堅定、寬博大度、嚴肅雄健之感。

九華山歌圖 局部

本幅紀年辛酉,可知此為李公皖南寫生三載後,化其所見得稿寫成,是其「采一煉十」理論的極佳實踐。寫景造物無拘無束,墨色紛披,筆走龍蛇,渾厚之極,華滋之極。作品整體畫風堅實而不失空靈,用筆力如金剛杵,這是他將魏碑漢隸篆書的書法金石意趣,融入於畫面的結果。畫中山峰用筆沉著凝重,這種筆墨韻味與他的崇高壯美的風格美學追求相一致。然而,凝重並不獃滯死板,筆下有如龍蛇遊走之勢,又注重濃淡水墨的相互調和,以逆光法點亮的山崖側峰、山腳直樹,亦使畫面如雨水洗刷的天空,空靈動人。

李可染 九華山

1979年作 63×51 cm

李可染 九華山

1979年作 70×46 cm

李公勤於實地寫生,行程數十萬里,畫稿數百幅,歸於靜處反覆錘鍊,又借鑒西方繪畫明暗光影處理方法,融合中國傳統繪畫筆墨技巧,其作意境開闊,筆墨渾厚,氣韻靈動,格調厚重質樸,博大沉雄。《九華山歌圖》就是李公以祖國大好河山之勝景作神思的導向,集約腦中存儲的諸多映像,意象經營,造景寫意而成。畫自成時,李公即自存青葙,後再由家人妥善珍存,忽忽三十六載後,鋪開再看,團團墨色、鬱郁山松如昨再現,觀之怡然。


推薦閱讀:

華山論劍——再議雙抗與單抗之爭
《命理華山》導讀
——風雪華山路——
華山的歷史沿革是什麼?

TAG:華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