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聲樂男高音藝術論壇公開課精華

主講人:方瓊

女歌唱家,聲樂教育專家,上海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

歌唱要先理解歌曲的內涵。聲樂是藝術,唱法是技術。歌唱技術是民族聲樂發展的重要基礎,但過多的強調發聲的技術問題,就容易忽視文化的學習以及情感的表達。要做一個有文化、有思想、有靈魂的歌手。

民族聲樂是包容的音樂。在探索民族聲樂的路上要有廣闊的音樂視野,民歌要前進要發展要與時俱進,就要接觸研究不同風格、不同時代的聲樂作品。有包容力的音樂,魅力才是無限大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歌唱藝術家們從民間音樂中汲取優秀的特質,借鑒其歌唱優點,鍛造出了具有高度藝術感、「接地氣」的音樂歌唱模式,是民族聲樂煥發出新的活力。

歌唱是不斷調整的過程。歌唱的學習和樂器的學習是不一樣的,它存在「不穩定」性,每一個學歌唱的人都需要在反覆練習中發現問題,只有在不斷的訓練中發現問題做出調整,才能達到平衡。

歌唱也是身體的歌唱。歌唱時,常說要「打開」口,其實也要「打開」身體,「呼吸」是一個「呼與吸」的過程,身體不能過於緊張要帶動氣息流動去發聲,最重要的是保持氣息的穩定。

混聲因人而異。關於「真聲和假聲」以及「該不該混聲」的問題,要因人而異。真聲是很珍貴的本質音色,真聲多的人,越早「混」越好。

(攝影:祁濛)

因材施教,切忌克隆

主講人:孟玲

聲樂教育家,解放軍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教授

教學要因材施教,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教會他們做人道理。

教育教學不能「千人一面,萬人一身」,要與學生建立心與心的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每個人都走自己的路,不一定去克隆別人,但可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老師不止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培養人,學生一定要把一撇一捺寫好」,「好好做人,好好唱歌」,要學會感恩,坦蕩做人,與人為善。

(攝影:李雲東)

現階段中國民族男高音存在的問題

主講人:孫維良

海政文工團男高音歌唱家、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北京歸僑聯合會藝術顧問

中國民族聲樂如今存在著許多社會浮躁、唱一首歌就吃一輩子、唱功不行等一系列問題。中國聲樂界許多人只重視民歌的味道與風格,不注重發聲技巧,同時也存在著聲樂理念混亂問題。

縱觀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中國最早的音樂學院,以及各民根據地的時候有延安的魯藝,很多詞曲作家與演唱家,初步開創了民族聲樂,中國民族聲樂的迅速發展是在建國以後,中國先後成立了各大藝術院校,並在1964年排演大型音樂舞蹈史,東方紅,從此正式走入正規化。

中國民族聲樂的誤區,只重視民歌的味道和風格,不贊成學習發聲技巧的問題。中國民族聲樂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中最急需解決的是發聲方法上的問題。

提喉唱法解決的辦法:主觀上認識到這種歌唱的危害性,而且希望解決;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老師,在老師的幫助下丟掉過去的習慣;用呼吸的力量代替多餘的力量,用呼吸的力量代替多餘的喉頭的力量,把力量轉換,在發聲的時候,聲帶一定要閉合。

(攝影:熊恆)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主講人:姜嘉鏘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

我認為從詩經到魏晉古詩,從唐詩宋詞到清代鄭板橋的板橋道情,都是歌唱的好題材,詞好歌才會更好。拿到一首歌,要代入感情的一直朗讀,以情帶聲,以字帶聲,方能聲情並茂。要寓教於唱,中國古典詩詞每個字意義深遠,講究抑揚頓挫,要給字以形象,以生命。而體會聲色,有自信。而做歌唱、音樂二度創作的人,唱好歌需要「有好嗓子,有心,有腦子」,更要深入生活,在歌聲里體現地域風情。

(攝影:王琦)

求同存異合而不同·如何把握中國少數民族聲樂的演唱風格

主講人:吳扎拉·濤

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聲樂演唱與理論研究方向博士後,中國民族男高音聲樂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何為「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要從「中國少數民族聲樂」,「中國民歌的分類」,「對『風格』、『民族風格』、『演唱風格』的闡釋」,「如何把握和演唱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歌」等四個方面多維度分析,民族聲樂的不同演唱風格以及地域對風格形成的影響。我認為,中國少數民族聲樂藝術與漢族聲樂一起在中國聲樂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各民族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礎上吸收融合了其他各族的演唱風格。要理性對待少數民族音樂,多一份尊重與關愛,以此才可避免在基本文化理念上陷入狹隘、短淺、片面的誤區。

(攝影:黃晨煥)

聲樂演唱基礎訓練漫談

主講人:劉淮保

邵陽學院音樂系主任,教授

我認為,人體有提供動力的呼吸器官,發生器官,共鳴器官,還有由唇,齒,牙,舌,喉組成的吐字器官,就像是一個樂器。吸氣肌群和呼氣肌群形成有彈力的壓力,從而產生動力。發聲也講究氣與聲的結合,形成氣息壓力,氣息作用於聲帶,形成弓弦關係,這種關係可以用嘆氣的感覺找到基音,金通過共鳴器官的擴音,你得到歌唱所需的聲音。吸中有嘆,嘆中有吸,讓小腹與橫隔肌相互配合。演唱中必須使用混音,混音即真音與假音的結合,而且必須讓聲音抖落起來,形成正確的泛音。用半打哈欠辦法,吸氣狀態和嘆氣結合後形成氣息的形狀。用快速吹蠟燭的方法來找到氣息的支撐點。演唱者必須了解歌曲的背景,看懂歌詞並理解內涵;還要了解歌曲的地域文化,歷史文化,把握好風格。

(攝影:朱瑤)

我對中國民族聲樂訓練的幾點思考

主講人:鄒文琴

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教授,中國聲樂家協會副主席

聲樂是一種與人類交流情感最簡單、最直接的音樂形式,是以人體為樂器,通過發聲技巧技術,以音樂旋律和語言相結合,以表達作品的情感風格。

民族聲樂是中國音樂多種形式的一種,它有如下的特點:第一,它不同於戲曲,不同於說唱,不同於原生態民歌,民族聲樂吸取和綜合了這三者的風格、韻味、特點、特長,以其為基礎,得以升華,建立起來一種新的綜合式的音樂形式。第二,民族聲樂脫離不了我們的民間音樂,民間音樂一直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第三個,民族聲樂的歌唱語言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普通話為標準,遵循了漢語的特點。咬字準確很重要,要把普通話說好。第四,民族聲樂是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它是以唱為主,附以表演來突出人物,突出音樂,增強表現力。

民族聲樂的發聲方法,除了要吸取民間歌曲,還要借鑒國外先進的聲樂理念和訓練的手段,加強民族聲樂的表現力和持久性,加強歌唱能力,使聲樂更豐滿,表現力更強。

歌唱技術包括四點:位置、氣息、語言、動作。

中國作品的特點共有四點,第一,中國作品講內涵,內涵就是修養,文化修養、音樂修養、藝術修養,人品修養。第二,中國作品很含蓄,含蓄是內在的。第三是意境,意境就是想像力,要加強平常的觀察力,遇事才會有想像。不喜歡看書的人意境就少,想像力就不豐富,就不幽默。第四個是畫面,內心的感受,通過眼睛告訴大家。

(攝影:徐瑩)

20世紀中國民族聲樂發展與中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

主講人:胡郁青

成都大學二級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民族聲樂其實就是民族歌唱。廣義上,民族聲樂是包括傳統的民歌、戲曲、曲藝演唱及帶有民族風格的歌曲在內的各種演唱;狹義上,是指在演唱民族風格聲樂作品時的技法和規律。

中國民族聲樂具有5000多年的歷史,從社會文明形式及社會轉型這一文化視野來看,中國民族聲樂經歷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兩個時期,1840年後西洋音樂的傳入打破了民族聲樂的原有格局,民族聲樂的傳統和現代之分由此而來。

民族聲樂史有三個重要的轉型時期:一是,辛亥革命時期,學堂樂歌為後來中國民族聲樂借鑒西洋美聲唱法而創立新型現代民族聲樂體系作了充分思想準備;二是,新中國成立至文革前,在歌劇《白毛女》的影響下產生了一大批優秀新歌劇,民族聲樂的音樂教育也被大力發展;三是,改革開放以後,音樂藝術在民主政治的環境中迎來了真正春天。她感慨自己能有幸出生於50年代末,親眼見證民族聲樂半個多世紀的蓬勃發展。

(攝影:黃晨煥)

中國民族聲樂的「韻味」及其內在心理機制探討

主講人:鄭茂平

中國音樂心理學會常務理事,西南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中國民族聲樂和西洋聲樂審美的最高境界是不一樣的,中國的民族聲樂,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韻,而西洋是美。

這個「韻」有三個層面,一個是神韻,一個是義韻,一個是氣韻。神韻所體現的是從事民族男高音自己所特有的氣質,氣質反映出來是神韻;義韻,每一個民族聲樂作品所表達的意義層面,每個人的理解不盡相同,但是你必須要有表達,這個意義才清楚。第三個是氣韻,氣是流動的形態,所謂的民族聲樂,要強調流動,這個流動不僅是氣息和聲音線條的流動,更重要的是表達方式在一個連續的過程之中。

(攝影:黃晨煥)

知行合一·漫談歌唱心理在舞台實踐中的重要性

主講人:王志昕

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全國青聯委員,文化部全國優秀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歌唱心理學是一門冉冉升起的新興學科,是處於歌唱與心理學之間的交叉理論,它研究人在歌唱活動中的心理規律,為演唱者在歌唱中提供理論支撐,歌唱是傳情的藝術,是歌唱家通過優美的語言把所要傳達的感情傳遞到聽眾的耳朵里。

演唱是集藝術性、思想性、科學性為一體的學科,從演唱來說就不單單是生理和物理的運動,它是演唱者生理與心理相互協調的作用。

演唱的心理制約著表演者的一切,歌唱心理的產生分為兩點,一是產生於每個人的性格。二是歌者在表演和學習生涯中逐漸形成的演唱個性特點。而心理正是個性標籤形成的關鍵,演唱時的情緒是否飽滿,情感是否豐富,激情是否澎湃,這些都是在表演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歌手想要成功,就必須塑造自己的個性,很多著名歌手都有這種標籤。

傾向性是每個人主觀活動的原動力,演唱的個體傾向性在受生理遺傳的影響,這需要歌唱積極性的原動力,歌手作為活生生的個體,是與物質世界方方面面都聯繫的個體。隨著生活條件的不穩定性,歌手總是不知不覺地改變著自己的演唱個性,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演唱者所不同的特質,演唱心理是非常複雜且多元化的,其中個性傾向性是一個主要的成因,歌手無時無刻都應當傳遞出對藝術作品的動機與願望,才會發展為特有的態度,形成其個人所演藝作品的個性風格。

(攝影:徐瑩)

關於「聲情字」在民族唱法基礎訓練中的一點體會

主講人:譚學勝

四川音樂學院聲樂二系教授,四川音樂學院綿陽藝術學院學術委員,全國社會音樂藝術水平考級考官,四川省軍區國防藝術團獨唱演員

基礎訓練,經常會用 「聲情字」這三個字。第一層含義是聲音的條件,第二層含義是方法,第三層含義是思想。技巧就是思想,是以消化、理解,包括文化修養,藝術修養,個人的生活閱歷,最終會體現在方法或技巧上。

從發聲的結構來說,焦點就是音腔。第一個是一個聲,第二個是情,情的第一個方面是指情感、情緒以及樂感、控制、布局、裝修、留白、意境、層次等。你的生活閱歷會對作品的理解產生影響。

(攝影:伍博言)

如何理解演唱中肌肉的對抗問題

主講人:穆維平

國家一級演員,男高音歌唱家

誰先懂得呼吸,誰就先唱好歌

聲樂演唱中的呼吸,是生命正常基礎上的放大,任何違反人體呼吸規律的做法,都不會讓自己的演唱獲得韻律和流動感,也不會給觀眾帶來姿態美和藝術美的享受。所以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

最美的演唱永遠是「自然」的,太過雕琢的演唱,雖然聲音優美,但總缺少生動的靈魂。所以聲樂演唱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掌握和理解了正確的呼吸後,充分協調好共鳴腔體、力度、藝術表現、語言表達、風格把握等綜合因素呈現的最自然的演唱。

聲音支點要找准

支點的正確與否,影響著歌唱者的音色、音量和音質。歌唱中氣息、聲音、口腔這三個支點在聲音演唱藝術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唱歌講究剛柔並濟、跌宕起伏

我們可以通過節奏的跌宕起伏和音量的強弱大小,自我訓練歌唱樂感。簡單的講,把話拉長了就是歌。用充沛的感情對比,將句子的字頭、字中、字尾的強弱變化韻律化的表示出來,就可以是好的音樂。

唱歌也是一種傾訴

唱歌萬不可忽略你的聽眾,你在向你的聽眾唱歌其實是在向他們傾訴一種情感。比如《情姐下河洗衣裳》就像是歌曲中的情姐或者少年郎在講述著他們懵懂的心事,質樸而感人。《天路》你得重現西藏人民渴望開通青藏鐵路的願望,講述出藏族兒女歡聚一堂的喜悅。

唱出情懷

演唱者應根據歌曲的內容和音樂形象,在自己的頭腦中化為一幅幅活動畫面,把自己化為作家、詩人,也變成作品的主人公。換句話說,就是要像戲劇演員進入角色一樣去身臨其境。

(攝影:伍博言)

唱好中國民族聲樂作品的四五六

主講人:劉和剛

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空政文工團青年歌唱家

我個人理解中國的民族唱法的科學唱法,可以用四句話來闡釋:喉頭要松,鼻腔要中,氣息自然,咬字要清。

五是舞台完整呈現的五個因素:上好的詞,有肉的;絕美的曲,有神和韻的、準確的聲、人物的清、投入的點。向上向好的詞,一定是有血有肉的;絕佳絕美的曲,一定是有神和韻;準確的聲,因為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咬字,需要不同的聲音來表現;人物的情,因為在台上所有的表達,我覺得都是需要人物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投入的點,就是對作品深刻的理解。

六是詮釋中國民族聲樂作品的六大要素,音樂與生活、音樂與戲曲、音樂與時代、音樂與技巧、音樂與音樂、音樂與世界。生活是理解作品的最好方法,藝術的創造只有在生活中才能體味真義;民歌是戲曲的展現,我們需要多聽、多學、多感受戲曲的魅力;無論是唱法還是技法,都應該隨著時代調整;藝術只有為高尚的藝術服務才有價值,唱法應該因材施教,好的方法不是改造、改變,而是隨機應變;音樂是彼此相通的,全面的嘗試與學習,才能更好地創新;學會接受多元化的音樂,不同的作品用不同的聲音去演繹;開拓自己的視野,不要囿於自己的天地。

(攝影:劉安春)

中國民族聲樂男高音之個性訓練

主講人:陳永峰

男高音歌唱家,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獨唱演員,中國民族男高音聲樂藝術研究會會長

目前,民族男高音普遍存在美聲化嚴重;為了比賽,作品選擇大、高、難;沒有作品唱,作曲家、導演、歌唱演員普遍處於一種抱怨的情緒,迷茫、困惑、掙扎、絕望;囿於愁城,不敢走出去;不懂感恩。

這些年遇到的困難有喉位的問題、氣息的問題、基音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12個字:深呼吸、高位置、小通道,說著唱。我總結了「三個支點」、「三個對抗」:第一對抗,聲音和位置支點的對抗。第二對抗在我們的腰腹部的對抗。第三對抗,在我們的背部和臀部之間的對抗。

還有情與聲的問題。聲音永遠學不完,情感一刻不能丟。專業和業餘的區別,專業歌手演唱作品,是唱出自己的音色,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甚至是自己的作品,而業餘的歌手就是在模仿別人,唱誰的歌像誰,沒有自己的特點。

衡量當今優秀歌者的標準有五點,一是否有自己獨有的音色,二是否有自己獨有的吐字方式。三是否有帶有情感設計的換氣,四是否有完美的呼吸,五是否有完美的舞台呈現。

(攝影:劉安春)

我的暢想·中國民族聲樂將何去何從

主講人:呂宏偉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部文工團獨唱演員,男高音歌唱家

我認為,歌唱就是用音符準確地結合歌詞、傳遞感情的高級的藝術手段,抒發作品本身的真實情感。歌唱的藝術來源於生活,唱的是人生的喜怒哀樂,所以歌唱的目的是傳遞感情。歌唱演員是還原事實真相,傳播歌曲本身的文化,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努力地還原真相。

「唱歌不是白開水,也不能給音樂化濃妝;要高尚優雅,也要樸實無華」。對詞性的了解,把握每一句歌詞、每一段落歌詞的當中的重要的辭彙,把精氣神都賦予到這些辭彙上,就能使觀眾感受到整個段落的含義。把握住中國的傳統的聲調「陰陽上去」。民歌要注重風格、藝術歌曲要注重抒情、古曲要注重韻律。舞台表演和舞台表演中眼神的準確性,根據歌曲內容思想的理解,改變眼神傳遞不同的情感,「手眼身步」。歌唱時情感表達以寫記敘文的思路方法來理解歌曲內容,理解歌曲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把這些元素構建出歌曲的準確的意境。要把握好呼吸的正確方法,認識到正確的鬆弛狀態;合理地打開共鳴腔,注重高位置「頭聲」的運用,熟練地通過作品的需要去調整所有的共鳴腔的狀態。還應該注意的是,演唱者付出真摯的感情,要用技術和靈魂歌唱。演唱者要共同努力去找到一條技術的、藝術的、符合中國多元素風格的發展路線,促進民族聲樂迎來更大的發展,讓中國的聲樂走向世界,用中國的聲音傳播中國文化,做到真正的文化自信。

(攝影:伍博言)

彙報音樂會

4月7日晚,首屆中國民族聲樂男高音藝術論壇彙報音樂會震撼開場。近百名男高音同台飆歌,現場演繹《太陽出來喜洋洋》、《黃河裡划槳》、《烏蘇里船歌》等30餘首民歌,氣勢雄渾。3個多小時的音樂會在全場男高音、觀眾的大合唱《感謝你》中落下帷幕。

(攝影:伍博言)

(攝影:伍博言)


推薦閱讀:

怎麼唱歌?聲樂學習技巧!
女高音VS女中音,二者有何不同?如何訓練?
義大利「佩薩羅」音樂學院---奮進中的Silvia
新英格蘭音樂學院聲樂歌劇
六字訣與傳統聲樂藝術

TAG:中國 | 民族 | 藝術 | 聲樂 | 高音 | 國民 | 男高音 | 公開課 | 公開 | 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