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解密:潛伏几十年的職場心理學
在一項實驗:讓參與測試的人聽幾個人的回答問題的錄音。其中有些錄音收錄了打翻咖啡杯的聲音。當被試者被要求給錄音中的幾個人打分時,打翻咖啡的那一組獲得了更高的好感度。出錯會帶來吸引力,這就是「出醜效應」:完美無缺會產生距離感,弄糟一些事反而能拉近和別人的距離,讓別人覺得你接地氣。最終獲成功的總是那些有點小缺點的人。「出醜效應」很好地告訴了我們,出錯很正常。偶爾犯點錯誤不僅能夠得到原諒,而且還能帶來好處。只要不是事關重大,讓名譽受損,出個丑沒什麼不好,不就是小小失態嘛!二、皮格馬利翁效應——期望越高,收穫越大
這個心理學現象的關鍵在於:你相信自己是怎樣的人,你最終就會成為那樣的人。這個心理學現象與心理暗示的功能有如出一轍的功效,即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期望最終會自我應驗。合理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有利於個人發展,也有利於領導力建設。對個人來說,你可以通過設立更高的目標、更難的任務來挑戰自我。而作為領導者,你對你團隊的期待越高,團隊回報的成績越好。三、選擇的困局——越多選擇,越難滿足
你有沒有所謂的選擇困難症呢?在一個有名的果醬實驗中,有兩組對比測試。在其中一組測試中,實驗人員提供 6 種不同果醬,而在另一次測試中,他們提供了 24 種。研究結果表明,在果醬種類較少的測試中,有 30% 的人購買了一瓶果醬。在果醬選擇範圍更大的測試中,只有 3% 的顧客買了商品。尤其可見人在面對眾多選擇時,付出努力更多,壓力更大,做決定的快樂更少。對付此類「選擇的困局」有種簡單的辦法,那就是減少選項。只做讓你開心的事,只過你覺得有意義的生活。雖然在職場上很難做到,但是把這種心態用在生活中是不錯的喲。四、聚光燈效應——你的錯沒那麼引人注目
聚光燈效應就是說,我們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時時刻刻都受到外界的注目,但實際上這只是出於個人的想像,其實那點錯對現實也沒什麼影響。別人根本沒注意你犯錯的瞬間,你想多了。你沒有你想像中那樣受別人關注。認識到這點能讓你在公共場合感到更自在,也能讓你更自由地做自己。而且如果你知道犯錯的實際後果沒自己想的那樣嚴重,當你真的犯錯的時候也會覺得好受點。五、焦點效應——顧此失彼是種天性
當你專註於某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會覺得這是世上最重要的事,這也稱之為「焦點效應」。營銷員一直利用這種「焦點效應」來使消費者相信,他們的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有著無法或缺的功能。要克服這種效應,首要就是要保持客觀判斷力,多角度思考問題,在做決定之前全面考慮相關因素。陷於「焦點效應」,人會對未來的結果產生誤判。而如果能跳出來,你就更有可能做出明智的選擇。文末交流:被戳中的感覺有木有!這五個心理學現象是基於大腦的工作原理產生的,基於此,我們平日里要多關注自己心理活動。這樣我們能更好的了解自己,也能讓我們更好地做出選擇。
推薦閱讀:
※你在大街上遇到十年前的自己,最想對ta說的一句話是?
※我就想問一下有喜歡超過十年的人感受嗎?
※評論:馬楚成十年磨一劍 釀造「么么茶2」
※康熙圈禁胤祥十年純屬杜撰 胤祥失寵的背後隱藏著康熙的愛護之情
※這些衣服經典百搭又好看,買一件可以穿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