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變態但好看|2014不能錯過的20部非主流佳片

年底,又是各大媒體、協會、影評人公布年度十佳的時候。

但你一定發現,大家都像約好了,來來去去選的都是那幾部榜單常客。《少年時代》、《鳥人》,說的就是你們!

沒意思。

所以,我們來說點不一樣的。

今天推薦的這20部片,是由《帝國》雜誌評選出的,過去12個月中被各大榜單忽略的遺珠。

這些片的名氣可能沒那麼響亮,演員陣容、製作成本也沒那麼大,甚至大多數連在影院公映的機會都沒有。但每一部,都能帶來震撼。

有的看似賣肉情色同志片,實則討論人性;有的僅用音樂,就能給你「高潮」的感覺;更有不少,是「難得一見的變態佳作」。

興趣來了吧?趕緊空出你的硬碟,準備接招。

(評論來自豆瓣電影)

暴力小姐Miss Violence

導演: 亞歷桑多羅·阿萬納斯

主演: Kostas Antalopoulos

類型: 劇情

影片在歡樂中開場,一家人其樂融融,為11歲小女兒慶祝生日,後者卻趁大家不備,縱身從陽台上跳下自殺。這個突如其來反差強烈的場面,為後面所有的劇情發展打下基調。

在自己11歲生日的當天,安格里基從包廂里跑了出來,當場摔死。當地的警方和檢察官都想找出這個小姑娘自殺的原因,但是她的家人卻堅稱,這是一起事故。只是11歲的安格里基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她的家庭又在試圖做著些什麼?

去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如果看過《狗牙》,也就覺得片子一般,冷漠的變態家庭,早晚會出事,估計導演就為了展示他先入為主的牛逼場面調度,沒什麼值得稱讚的。不過,開片跳樓後順勢而下的長鏡頭與輪姦時刻的逼仄單場景,的確印象深刻。(@等待風de滑翔翼)

一廂情願的保持這種懸念為哪般,這種身份錯亂好關係錯位並不新鮮,在尋找新意的路上沒能走得更遠。更大的力度用在氣氛的營造,這種冰冷的壓抑和故事契合,看似平靜其實極為用力。鏡頭語言極為講究,開場墜樓的長鏡頭由上而下,情緒跟著鏡頭遊走。(@華盛頓櫻桃樹)

因為期待太高,所以有點失望,各方面都和《狗牙》過於相像,但還不如人家。電影的各個方面都什麼突破,更糟糕的是故事本身,從孩子們第一次喊老頭爺爺,我就已經猜到了這是怎樣變態的一家人,但導演還是死死的藏著所謂的懸念,故事的中段之後幾乎就是獵奇式的展示暴虐了,確實夠壓抑。(@褻瀆電影)

湖畔的陌生人Stranger By The Lake

導演: 阿蘭·吉羅迪

主演: 皮埃爾·德隆尚 / 克里斯多夫·帕歐

類型: 劇情 / 驚悚 / 情色 / 同性

炎熱的夏天,在以男性「釣魚」著稱的湖畔度假勝地, 平靜湛藍的湖水下暗潮湧動。英俊的中年男子弗蘭克(Pierre Deladonchamps 飾)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肥胖風趣的亨利(Patrick d"Assum?ao 飾)讓他感到非常投緣,兩人建立起無話不談的友誼;美如雕像的邁克爾(Christophe Paou 飾) 讓他一見傾心,兩人發生肉體上的澎湃激情。然而在連場激戰後弗蘭克逐漸發現邁克爾神秘而危險的一面,湖畔的一樁兇殺案更讓一切變得撲朔迷離。弗蘭克無法抵擋邁克爾的吸引,其實早已投入感情的亨利也被捲入其中。究竟該就此抽身,還是放縱慾望鋌而走險?

本片獲得第66屆戛納電影節酷兒棕櫚大獎和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導演獎,是年度由內到外的赤裸話題大作。情慾和懸念緊緊相扣,陰鬱和激情兼而有之。靜謐湖水中心靈與肉體交纏鏖戰,直至最後一刻。

看似賣肉情色同志片,但與世隔絕的封閉空間,少角色自然光無配樂的寫實極簡主義,安靜克制的固定長鏡頭,焦慮的情緒,擲地有聲的無聲結局...這其實是一部探索慾望根源的寓言,實在是大驚喜。(@陀螺凡達可)

天體片,其實片子不錯。慾望下迷茫的人。又有愛、又有性、又有懸疑、又有案件,元素多豐富啊。不過四處都是溜鳥俠,好像很難讓人很專心看片。(@桃桃淘電影)

越簡單的故事越難拍,這部《湖畔的陌生人》就是這樣,它有這最吸引人的性愛和謀殺題材,其實是很傳統的表達糾結慾望的故事。裡面有森林的鏡頭,裡面每個人都是去找性伴侶,卻又各不相同,流露出的這種混沌無目的的情慾啊~表達得太好了!對這部電影來說,情色場面其實是很有必要的。(@米粒)

我們是最棒的!We are the Best!

導演: 魯卡斯·穆迪森

主演: Mira Barkhammar

類型: 劇情

故事發生在1982年的斯德哥爾摩,三個12到13歲的孩子組建了一支朋克樂隊,表達她們對於無聊的家庭和學校生活的唾棄。而三個小夥伴之間的友誼因為一個眼妝濃重、用肥皂水固定髮型的男孩面臨著重大危機。

《我們是最棒的》是導演魯卡斯·穆迪森的第七部電影,是一部充滿活力的有趣的電影。本片參展了包括威尼斯電影節在內的多個國際電影節,並且獲得26屆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這期影展最喜歡的一部!最近看過的最好的青春片,雖然不是導演前作《永遠的莉莉婭》那種的青春陣痛,變成了喜劇片,但這是他老婆所作漫畫書改編的!太有情懷太有愛了!(@米粒)

導演對捕捉少女的小心思確實有一套,少女的小自卑和情竇初開,把青春拍出來那個年齡段才有的純正氣息,大多數時間都是無憂無慮,任性肆意,無法無天,偶爾窺探幾眼成人世界,還帶著天真的孩子氣,就像姑娘們的髮型一樣,無時無刻不體現著叛逆的朋克氣息。(@褻瀆電影)

中二少女萌萌的。魯卡斯·穆迪森果然最擅長少女青春題材,細節上好多用心之處,用少女心的把握也很有趣。一群天真到幼稚的少女。真是可愛。誰的青春沒二過啊!(@桃桃淘電影)

第四公民Citizenfour

導演: 勞拉·珀特阿斯

主演: 愛德華·斯諾登 / 朱利安·阿桑奇

類型: 紀錄片

《第四公民》高度還原「稜鏡門」事件始末,為觀眾真實揭秘身處漩渦中心的愛德華·斯諾登。

紀錄片導演柏翠絲本人也是「稜鏡門」事件的核心人物,正是在她和《衛報》記者格侖·格林沃德的協助下,斯諾登才得以將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控醜聞公之於眾。而柏翠絲與格林沃德也因此榮獲普利策獎。片名「第四公民」正是斯諾登早期與柏翠絲郵件溝通時使用的匿名代號。2013年6月,當柏翠絲第一次飛往香港與斯諾登見面的時候,她隨身攜帶的攝像機也真實記錄了當時的場景。

在香港酒店房間里的幾天他們一起震驚了全世界。斯諾登也有恐懼,也有對親人的不舍。他不是英雄,更不是叛徒。他和你我一樣,都在追求一個更好的世界。作為記者,一生能遇到一件這樣的新聞,應該也是萬分榮幸吧。(@zhwho)

整個影片就像一個帶有科幻色彩的政治驚悚片,只不過比後者更加真實驚悚。(@反正就是睡不醒)

冷靜克制讓我觸動太深,實在是太棒了,要不是在一個只有五個人看的小藝術電影院看的話會站起來鼓掌個半個小時。很多鏡頭讓我忘記了這是一部紀錄片。看過了太多斯諾登的報道和採訪,這部片細節上對他的描繪看到了人們不曾知道的一面。(@阿拉斯加之死)

湯姆的農場旅行Tom At The Farm

導演: 澤維爾·多蘭

主演: 澤維爾·多蘭 / 皮埃爾 - 伊夫·卡迪納爾

類型: 劇情 / 驚悚

男友因車禍意外去世,湯姆(澤維爾·多蘭 Xavier Dolan 飾)驅車前往男友家人所在的偏遠農場參加葬禮,才得知原來男友母親並不知道兒子的性取向。男友哥哥弗朗西斯(皮埃爾 - 伊夫·卡迪納爾 Pierre-Yves Cardinal 飾)恐同而暴力,他威脅湯姆不得透露與弟弟的真實關係,並野蠻的將湯姆囚禁在農場。始料未及的是湯姆漸漸喜歡上農場生活,而弗朗西斯和母親在與湯姆的接觸中也陷入一場心理遊戲……

這是一部心理驚悚片,全片以層層剝絲的方式來挖掘當事人隱晦的相互關係,風格冷僻,過程令人不寒而慄。電影由年輕加拿大導演多蘭自編、自導、自演、自剪,並自做服裝設計,再現了他的多蘭美學與「不可能之愛」。《湯姆的農場旅行》入圍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FIPRESCI)。

澤維爾·多蘭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自戀的導演/演員/男性,沒有之一。雖然話有點不太好聽但真的沒有詞能比「騷貨」更精準地形容他了(表誤會我是多蘭粉用這詞絕對是褒義和讚美)。多蘭迄今為止最成熟也最克制的作品,虐和孽拿捏得很好但是情緒推進還是跳躍的有點過頭。(@我懷念的)

按一般標準看是好看的電影,按多蘭標準看是轉型成功但靈氣不足的電影,按基片看真是每一幀都秒殺人,按舞台劇改編看充滿導演弱爆的自戀情緒。(@Water_Lou)

前半段暴力的背後充滿了赤裸裸的性張力和性暗示啊看得基友們都好想被強暴,然而全片也的確在解析暴力和慾望之間的關係。(@陀螺凡達可)

殺手們Killers

導演: 提莫·塔哈亞托

主演: 北村一輝 / 奧卡·安塔拉 / 高梨臨

類型: 驚悚 / 恐怖

野村(北村一輝 飾)是一名健碩俊朗但周身散發著死亡氣息的日本男子,他有如一匹冷血餓狼,張開獠牙狩獵年輕女性。落網的女性被他囚禁在封閉的斗室內,遭受最殘酷的虐殺。而在這一過程中,野村錄下女子遭受荼毒的全過程,並將視頻上傳網路與全世界分享。無情的他偶遇開花店的川原久惠(高梨臨 飾),心底深藏的記憶瞬時復甦。與此同時,遠在印尼的記者巴由(Oka Antara 飾)正因追查某政客的貪污事件而陷入窘境,偏偏他又經歷了一次血腥搶劫。

此前看過野村視頻的他,鬼使神差錄下了兇手死亡的過程並上傳網路。而這段錄像偏偏又被野村看到,身處地球不同角落的兩個人,就這樣建立了聯繫……

編劇極其牛逼,手提恰到好處,主客觀鏡頭切換震撼,雙線敘事又能巧妙串起來,表面看是變態殺手調教失敗,但最後的手機拍攝一幕意味深長,一部難得的變態佳作。(@碧海賦中人)

三星半,北村一輝版的《美國精神病人》,很符合他的氣質,片子的風格是《突襲》和三池崇史風的混血。(@一根曲木)

翻譯成殺手貌似有些不準確,更應該叫「殺人犯」,因為,這兩個人都稱不上什麼殺手,只是用血來滿足內心無法實現的慾望而已。日本人的變態與印尼惡劣環境的絕妙配合。(@紫彥玄皇)

漂浮的摩天樓Floating Skyscrapers

導演: 托馬斯·瓦希勒夫斯基

主演: 馬太烏茲·巴納斯烏克 / 瑪塔·涅拉柯薇姿

類型: 劇情 / 愛情 / 同性

從小在訓練池畔長大、以成為游泳冠軍為目標的庫巴(Mateusz Banasiuk 飾),一直與母親及女友同住狹小的公寓中。夾在母親亦步亦趨的「貼身」照顧與女友黏膩交纏的規律生活之間,愛似乎只是義務,慾望則是身外之物。更衣室里隨處可見精壯男體,但面對體內升起的另類衝動,庫巴總選擇在野外公廁的狹小廁間里解決慾望。直到一場派對上邂逅有著截然不同生活的英俊大學生米哈爾(Bartosz Gelner 飾),庫巴潛於水面下的愛欲情潮頃刻失控,規律的生活被打破殆盡,身邊的人們也被捲入情感的暗流……

這是一部關於愛、缺少愛、以及誠實面對愛的電影。波蘭新銳導演湯姆斯·瓦西萊斯基以時而冷冽、時而狂亂的攝影,奠定了都市高樓林立、人群擁擠卻疏離的故事基調。電影成功捕捉在充滿教條的社會框架中、人與人之間看似穩固實則扭曲的生存狀態。多層次的聲音設計更將壓抑的慾望層層堆砌直至爆發。

這類題材不太適合心靈脆弱的影迷,也不符合當下同類題材的流行趨勢,整部電影從故事到表現手法都是些老生常談的東西,透著一股子俗氣。導演試圖在寫實冷靜的鏡頭下加入點詩意,最終也僅限於這麼一個文藝隱喻的片名,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赤裸裸的展示,而是那些多層次的聲音設計。(@褻瀆電影)

對白無力,梗概簡單,僅僅想通過劇情的出(fei)人(chang)意(gou)表(xie)提升電影深刻性方面的檔次,你想多了。(@kingsoon)

導演這麼苦大仇恨地拍同志片,這態度就有問題。當然,也是想映射該國對同志這問題上模凌兩可的態度。除了主演帥外,其他部分都是點到為止,用不著這麼晦澀,反倒少了深入和深刻。(@被門夾的小二)

馬與人Of Horses and Men

導演: Benedikt Erlingsson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故事關於馬和人的生活,用馬的視角看世界,人與動物互相依存的方式展現。

馬眼看人,人眼……拿望遠鏡看人。極具冰島特色的六個寓言講的卻都是普世的(歪)道理,每一個都有明確尖銳的所指,笑點奇怪又生猛。頭尾的迴文照應大讚。所以說無論是人是馬,生命的要義還是在於Pork啊。(@Evan)

極好的當代生態題材電影,殘酷且溫馨、幽默且驚魂,故事的節奏、反覆與突轉太微妙,令人回味!(@yi)

冰島或有冰島的電影不算稀罕,但這部是看過最好的,因為它講的不是僅僅像仙境的冰島,而是小村裡的苦於討生計的酗酒的和鄰居打架的人們真真正正生活著的冰島。如片名,馬亦是主角,6段故事都是以特寫馬們瞳仁中的世界開始。冰島和馬兒,兩個最美的事物在一起,怎能不痴然。(@myhardcandy)

地球兩萬天20,000 Days on Earth

導演: Iain Forsyth / Jane Pollard

主演: Blixa Bargeld / 蘇茜·比克

類型: 劇情 / 紀錄片 / 音樂

電影用充滿戲劇性和現實性結合的手法,描繪了著名音樂家和文化學者尼克·凱夫的一天。本片獲得了第30屆聖丹斯電影節世界電影單元紀錄片最佳導演獎。

「兩萬天」只是噱頭,本質上還是一個音樂人的普通一天。考慮到每一天好像也就這個樣子,看下來總有種不夠的隔膜感覺。 結尾倒是很詩意。(@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我收回導演長得像高曉松這句話。完美的偽紀錄片,拍得這麼精緻,以後還怎麼看現場!片尾一段live montage簡直…better than sex…Nick Cave敘出詩一般的旁白一直是有聽沒有懂,但居然讓我睡意全無。(@給我個電話亭,我要拯救地球!)

Nick對人生感悟的旁白,濃重的背景樂和永遠發生在夜晚的場景,營造出一片充滿詩意,甚至略帶哲理的氛圍。可惜我睡著了,醒來即被最後的現場演出驚艷。(@livinglow)

修女艾達Ida

導演: 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

主演: 阿伽塔·庫萊沙 / 阿伽塔·特澤布霍夫斯卡

類型: 劇情

1962年的波蘭。安娜是一名在修道院長大的孤兒。在宣誓正式成為修女之前,她離開了修道院,去見世上剩下的唯一親人旺達。旺達告訴安娜,她是猶太人。兩名女子踏上了一段旅程,不僅將發掘屬於她們家族的悲劇,而且將找到她們自己真正的歸屬。她們開始質疑之前的信仰,質疑之前生活中所信任的一切。安娜和旺達都想繼續活下去,但是當中只有一個人能做到。

對於喜歡看攝影的影迷來說,這片就是Porn,黑白影像中的構圖和打光,讓人甘願從頭舔到尾,太喜歡最後那個鏡頭了!畫面呈現的大量空白空間對應的是敘事的留白,以及角色與屠殺史的關係。可惜最終劇本的薄弱還是沒能支撐起如此美的攝影。(@陀螺凡達可)

黑白四比三是我很喜歡的風格,但出乎意料地是這個片讓我意識到,這樣形式感過於突出的攝影是會影響電影本身的。看片過程中我常常感到被畫面打擾,難以投入劇情,視線總是需要在不斷變化的視覺焦點中尋找人物。(@弗朗索瓦張。)

就像一張精緻的少女風景明信片,構圖光線和攝影果然名不虛傳。如果只當做一個少女故事來看拿捏很不錯,畫面與之相得益彰。只是Wanda這條線畫蛇添足,除了最後一躍其他沒一處在點上,太做作刻意,和少女的線完全合不上,想要透過她給故事添加歷史感凝重感,只起了破壞作用,單薄平淡不是挺好的么。(@密斯簡)

雪國列車Snowpiercer

導演: 奉俊昊

主演: 克里斯·埃文斯 / 宋康昊

類型: 劇情 / 動作 / 科幻

為了應對愈演愈烈的溫室效應,世界各國在2014年發射了代號CW-7的冷凍劑,誰知卻將地球推入了萬劫不復的極寒深淵。大多數的人類死於寒冷與恐慌,只有為數不多的數千人登上了威爾福德工業開發的列車,成為永不停歇的流浪者。這列火車藉助威爾福德(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飾)開發的永動引擎,並且配備各種完備設施,在之後的十七年里構建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態系統,周而復始旋轉在43.8萬公里的漫長旅途中。生活在末尾車廂的底層人民一直飽受壓迫,為了爭取自由和權力,他們在過去發起過多次暴動,但無疑例外均以失敗告終。這一次,擁有領袖氣質的柯蒂斯(克里斯·埃文斯 Chris Evans 飾)試圖找到被囚禁的安保設計師南宮民秀(宋康昊 飾),藉助他之手打開通往首節車廂的重重大門,推翻威爾福德的統治。新年伊始,一場血腥革命正在進行……

相當精彩,看似過關戰將的模式,內容極為豐富與深刻。一輛列車封閉的小社會、完整的生態系統,人類善惡美醜,貧富貴賤包羅萬象。後工業時代質感,蒸汽朋克、反烏托邦精神內核,到頭來卻發現是上帝與魔鬼的契約。整體震撼,結尾稍顯弱,是奉俊昊的妥協,假如讓隊長最終登頂進入死循環是極佳的政治寓言。(@夢見烏鴉)

片子不很血腥,卻建立在黑色壓抑、滅絕人性至絕望的背景下,寒意來自想像空間。這是人類的寓言,關於革命與階級,甚至搞出些聖經啟示錄之類的感覺。影片野心太大,電影多少有些承擔不了,只能草草收場,靠幾段獨白講出核心。動作場面很贊,節奏感,惡趣味。魚,幼兒園這種。蒂爾達·斯文頓很亮眼。(@桃桃淘電影)

《發條橙》混搭《飢餓遊戲》,《2001太空漫遊》穿越《2012》,《人類之子》勇闖《楚門的世界》。一次新鮮而刺激、誇張而極致,五味雜陳、絕妙又荒誕的銀幕體驗,值得去深挖又擔心過度解讀的電影。(@影志)

展覽會Exhibition

導演: 喬安娜·霍格

主演: 湯姆·希德勒斯頓

類型: 劇情

本片乃作為德里克.賈曼(Derek Jarman)生前學徒的作家兼導演、新銳女性電影人傑出代表人物喬安娜.霍格(Joanna Hogg)的第三部電影長片,通過引人入勝的情感戲劇探討了上流社會中令人深感不安的百無聊賴生活。

影片摒棄了其前兩部作品《不相關》和《群島》中的鄉野敘事背景,Hogg將鏡頭帶回了她稱之為家的倫敦。名為「D」的藝術家主人公和丈夫「H」的畫面中無聲地透徹解剖了剪不斷理還亂的婚姻生活。

整個電影感覺就是講artist是如何自己作自己的YY,丈夫是建築師,妻子是藝術家,兩人在非常形式的房子里住了十五年。然後妻子和丈夫開始互相作,最後他們將房子賣掉,兩人關係轉好。鏡頭簡潔,銜接流暢,導演功底了得,將此類題材影片的耐看性保持在水準上,且充滿隱喻和意向。抖森就是醬油好么。(@Lunansane)

放完一個老太問導演:「這部電影怎麼搞的,怎麼會這麼慢,我也愛看慢電影,但這部特別慢」……(@黃小米)

是太考驗耐心了,我最怕不細膩的慢。一段婚姻和生活可以被時間推搡著到達怎樣無聊的境地,就像女主乏味的條紋衫,性愛與擁抱也無法拯救。本想中途離場的,但還是看完了它。(@Line)

殘缺影像The Missing Picture

導演: 潘禮德

主演: 蘭德爾·杜絲 / 讓-巴蒂斯特·普山

類型: 紀錄片

我們總是以為已經看到了、想到了世上所有的畫面。幾年來,我一直在尋找缺失的畫面。這是一張由紅色高棉在統治柬埔寨時期拍攝於1975年及1979年之間的照片。這一張照片並不能證明紅色高棉的暴政,但它足以令人思考、反思及還原歷史真相。我在祖國的檔案、證件及宣傳資料里尋找無果。現在我知道了,這張照片的缺失自有其理由,我停止了尋找。這張照片是否淫穢下流,毫無意義呢?我決定自行製作一張照片。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並非一幅畫面,而是用電影手法對調查過程加以記錄。某些畫面本應缺失,由其他畫面來代替;這裡有生命、鬥爭、痛苦、美麗、消失臉龐的悲傷、對歷史事件的理解;有時甚至是優雅和勇氣:但絕不是遺忘。

與其說是殘缺的影像,不如說是殘酷的影像。影片放映完畢,全場起立鼓掌長達數分鐘。這是潘禮德的致敬,更是對電影骨氣的嘉許。(@雞頭井。)

題目從《殘缺影像》被改成了《失落的電影》都不確切,我始終覺得應該是《缺失影像》,有時某種缺席,才是最有效的在場。某種失去,才是永恆。就像這種用詩意和童趣的黏土公仔展現暴政和死亡的「紀錄片」,其優雅和冰冷才是黑暗永遠無法征服的。(@Virgohi21)

從《S21紅色高棉殺人機器》到本片,作為電影導演的潘禮德承擔起歷史學者的重任。(@柏林蒼穹下)

金籠The Golden Dream

導演: 迪亞哥·奎曼達-迪亞茲

主演: Karen Martínez

類型: 劇情

15歲的Juan(Brandon López 飾)、Sara(Karen Martínez 飾)和 Samuel(Carlos Chajon 飾)逃離瓜地馬拉,試圖前往美國。當他們穿越墨西哥時,他們遇到了不會說一句西班牙語的印第安偷渡土著Chauk(Rodolfo Dominguez 飾)這幾位少年憧憬在墨西哥邊境的那一頭過上更好的生活,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墨西哥偷渡樣本戲,幾乎把一路上的各種陷阱都演了一遍,劇本糟糕的地方在於張力不足,但導演還想展示一路上的各種磨難,女孩的過早離開是最大的一個敗筆。影片製作上沒什麼精心雕琢的技巧,倒是在故事上做了不少文章,但最終還是那種沒什麼才華的例行俗套,最後的所謂美國夢可以加點分。(@褻瀆電影)

影片整體將極簡主義發揮到極致,鏡頭,情感以及表演都很樸實。最下功夫的應該是劇本環節,將移民話題以及各種會遇到的問題講了一遍,不懂取捨就會變成樣板戲,且開場代入感不好,入戲太慢。最後的結尾加分,雪落之時。(@華盛頓櫻桃樹)

最後落雪的場景讓我全身發麻!(@montmartre)

混蛋Bastards

導演: 克萊爾·德尼

主演: 文森特·林頓 / 蘿拉·克雷頓

類型: 劇情

影片入圍2013年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是一部頗具黑色電影風味的懸疑劇情片。主人公馬可(文森·林頓 飾演)是一名輪船船長。他的姐姐桑德拉(朱莉·巴塔伊 飾演)最近成了寡婦,經濟面臨破產,女兒(蘿拉·克雷頓 飾演)也去蹤不明。陷入絕望的桑德那懇求馬可幫她尋找女兒的下落。然而在調查一名與失蹤有關的嫌疑人過程中,馬可與對方的妻子拉菲埃爾(基婭拉·馬斯特洛亞尼 飾演)激情迸發,產生了愛情。

影片看似波瀾不驚,但在細節當中隱藏了巨大的能量,正如女導演克萊爾·丹尼斯一貫的風格。

另類復仇片。故事老套,結構也夠鬆散,全依靠感覺和關係變化推進。隨著逐漸深入,疑似東西越來越成為關鍵,直至最後,沒想到整個故事都是被操縱設計的。攝影太贊,特別是結尾偽紀錄拍攝和車內戲,讓影片成為另一個樣子。可惜結構問題,很難順藤摸瓜似的看清事件發展,也很難找到爆發點。(@被門夾的小二)

狗血劇情拍得激情搖曳。(@把噗)

片名是Bastards,多了一個"s,人物的命運就很明顯了。不僅僅資本家是罪惡的,這個操蛋的世界逼良為娼,你原以為是復仇,其實你早已被黑暗包圍。喜歡間歇出現的鋼琴配樂,既讓人緊張惶恐,又有種莫可名狀的恍惚感。(@livinglow)

美國內部American Interior

導演: Gruff Rhys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影片講述1972年,一個斯諾多尼亞的農民約翰·埃文斯,前往美國探尋一個說威爾士語的美洲土著部落大平原。

Gruff的配樂很棒,可謂點睛之筆,讓整體更加豐滿及趣味性提升,整部片子主要為黑白,加上一定的顏色特別處理。一路的尋覓雖然帶著最初的目的,但沿途不知不覺還提及了各種細節,比如indian的文化流失語言消亡等令人唏噓的現狀。同時,也意想不到地了解到美利堅竟然有一群人對威爾士是抱著如此的期待與嚮往。(@笑門來福)

火箭The Rocket

導演: 基姆·默多恩特

主演: Sitthiphon Disamoe

類型: 劇情

講述了從出生起便被人認為是身帶詛咒的主人公阿羅,在與家人遷徙到臨時村落集合後受到的各種排擠。後通過朋友基亞和其叔叔的幫助,與命運做鬥爭,以自己的聰明和勇氣最終贏得一年一度火箭節比賽的勝利,證明自己是正常人並被村民所接受的故事。

影片視角獨特,導演基姆·默多恩特是世界影壇新生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該片曾獲得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電影處女作提名,第18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未來景象獎提名。西爾維婭·威爾斯基擔任本片製片人,她的許多作品在多個國際電影節上展映。影片中兩位小演員史蒂芬·蒂薩姆、朗曼·考賽娜,將男女主人公演繹的惟妙惟肖,令人印象深刻。

這個電影對所有觀影人士來說絕對是個驚喜,電影的前半段和後半段就像兩個故事一樣,真正的精華全在後半段,非常優秀的故事,推薦真正喜歡多元化電影的人觀看。(@蚊子)

很古老的故事,很樸實的敘事,沒有過分煽情,可最後那點執拗的男孩的臉還是會令你鼻子一酸。人物刻畫不太贏,終究還是得情感取勝。(@華盛頓櫻桃樹)

看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想到南國野獸,各有千秋,本片更側重的是對個人價值和社會認同的探討。值得一提的是其攝影和配樂都非常出色。看完不禁感嘆我大天朝何年何月才能拍出一部這樣的電影啊。(@小李嘛批)

下一球制勝Next Goal Wins

導演: Mike Brett / Steve Jamison

類型: 紀錄片 / 運動

2001年4月11日,在世界盃大洋洲區預選賽中,澳大利亞國家足球隊跟美屬薩摩亞足球代表隊在位於考夫斯港的BCU國際體育場舉行了一場賽事。結果澳大利亞以31:0的比分擊敗了對手,創造了國際比賽最大分差的世界紀錄。慘敗後的美屬薩摩亞球隊把希望寄托在新教練Thomas Rongen的身上,他訓練隊員通過越位來改變自身的缺點。最終這位新教練的帶領下球隊扭轉乾坤,在國際足球賽事上贏得了17年以來的首場勝利。

我不是個球迷,但這部片讓我又哭又笑,太好看了!(@kittyin)

國足看完此隊成績後、表示追加投資、增加放映場次...(@瑪麗蓮丶教父)

我們得離開這個地方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

導演: Simon Hawkins / Zeke Hawkins

主演: 傑瑞米·艾倫·懷特 / 羅根·霍夫曼

類型: 劇情 / 驚悚 / 犯罪

在用偷來的錢狂歡一個周末之後,三個德克薩斯州的少年發現債主,精神變態的格里夫找上門來,逼著三人從他的老闆——一個洗錢團伙的成員那裡偷錢用來還債。三人無奈答應之後,背叛、懷疑、暗地勾結讓本就危險的局面每況愈下。

從頭到尾都讓觀眾綳著一根弦,鑒於影片在德克薩斯州一個相當昏暗的環境下拍攝,整部片的攝影也非常美。毫無疑問,這是本屆多倫多電影節最優秀的片。(@GatorX)

敘事乾淨優雅,感染力超過同類影片,宣告了新一代才華橫溢的電影人終於走到台前。(@Indiewire)

歷史的終結Norte, The End of History

導演: 拉夫·達茲

主演: Archie Alemania / 安吉莉·芭雅妮

類型: 劇情

一個男人因為兇殺案含冤入獄,而真正的兇手則逍遙法外。兇手是一位文人,對祖國接連不斷發生的背叛事件和人心冷漠而感到心寒。身陷囹圄的男人在遇到一些奇怪神秘的事件後,感到牢獄生活似乎不再那麼難以忍受。

本片是一部菲律賓電影,獲得第66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大獎提名。

這部電影可能很艱深,但它只有四小時(以前他的電影是七個多小時的),而且是彩色的(以前他的電影是黑白的)。題材很宏大,涵蓋政治社會宗教人心,在越來越多人把長鏡頭用來炫技的年代,拉夫·達茲簡樸至簡的長鏡頭依舊單純地為電影服務。(@l.m.)

拉夫·達茲的菲律賓版罪與罰,同樣是涉及階級的超長電影,我感覺本片比《冬眠》更能打動我。雖然都玩長鏡頭,但本片的精妙之處就在於在該閉嘴的時候閉嘴了,而且很多時候感覺和我國像極了。(@Mack)

雖然很下功夫,但真不至於被震撼。罪與罰的主題本身就很陳詞濫調,加上情景劇式的表演,四個小時過分拖沓(即便這是他最短的一部)。(@蟻垤)

(文章來源:毒舌電影)


推薦閱讀:

非主流經典罵人語句-罵人不帶髒字
網紅始祖非主流殺回來了,感覺倒是思聰家的網紅們最慌?
非主流女生服裝搭配
999句 非主流傷感經典簽名,一定要看哦! - Qzone日誌

TAG:非主流 | 錯過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