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統治276年間,唯一一次幾乎不流血而且還成功的宮廷政變
朱祁鎮的復辟之路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江河澄澈
南宮復辟,又稱「奪門之變」,其因起於皇位繼承問題,此次政變在明朝歷史上有不凡的意義,因為在明朝統治的276年間,南宮復辟是唯一一次成功且幾乎不流血的宮廷政變。
朱祁鎮(1427—1464)_圖
一場蓄謀已久的復辟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北方瓦剌部首首領以進貢馬匹的馬價為由挑起了戰爭。當時的明英宗朱祁鎮在大太監王鎮的進言下率十萬大軍親自挂帥出征,但國不可一日無君,臨行前,朱祁鎮就委託他唯一的親弟弟——朱祁鈺駐守京師。安排好一切後,朱祁鎮便懷揣著必勝的心出征了。然而時運不濟,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在當年的八月十五之日作戰時幾近全軍覆沒,連自己也被敵軍俘虜。
消息很快便傳到了京師,當時明英宗母孫太后在得到這個消息後,先是頒布詔令,由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暫總百官、理其事」,說白了朱祁鈺在這時就頂上了皇帝的職權,只是以監國之名義罷了;其次孫太后旨立朱祁鎮的庶長子朱見深為皇太子,此舉就是為了能給朱祁鎮保住皇帝之位,但皇太后這一做法是在倉促之中做出的,沒有考慮到以後的連帶問題,首先當時的朱祁鈺只有23歲,風華正茂,很難說在以後他不會生育嫡子,而一旦有嫡子,那勢必會產生爭儲問題。
土木堡之變的過程_圖
另一方呢,明朝皇權集中,朱祁鈺沒有實打實的皇帝之名,朝中大臣對其發布的政令鮮有服從,所以就間接造成了大明朝內憂外患的不利局勢,所以,以兵部尚書于謙等人為首的朝中大臣聯名上書孫太后,請求孫太后立朱祁鈺為皇帝,以正朝綱,在前後夾擊的形勢下,不管孫太后願不願意,只得立朱祁鈺為帝,即景泰帝,這樣一來,朱祁鈺和皇太子朱見深就成了叔侄的關係了。
要知道,沒有哪個皇帝是不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的,即使皇位來的陰差陽錯,但一旦坐上了皇帝之位,手握皇權,是不會輕易拱手讓人的,朱祁鈺也不例外。三年的時間,原本與皇位無緣的朱祁鈺便在朝中建立起了自己的關係網,盤根錯節的勢力讓當時的皇太子毫無招架之力,結果可想而知,朱祁鈺在景泰三年,終於廢太子朱見深而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誰能料到,幸福來的太突然,還沒將皇太子的寶座坐熱,新太子朱見濟便因病去世了,造化弄人!
朱祁鈺(1428年—1457年3月23日)_圖
主角回來了!
1450年,「明朝第一辯手」楊善出使瓦剌,並未經景泰帝的旨意便成功的「贖」出了朱祁鎮,但作為這個王朝曾經的最高統治者,回到自己的故鄉後,命運卻與在瓦剌的時光大同小異,只不過是換了一處囚禁罷了。何出此言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景泰帝大權在握的制止。朱祁鎮回京後一看,皇位成了弟弟朱祁鈺的,自己的兒子朱見深被廢了太子之位,朝中大臣也紛紛倒戈到朱祁鈺一邊,無奈之下自己也只得接受朱祁鈺的安排,成了有名無實的「太上皇」,軟禁在南宮,即使在朱祁鎮的生日,按照禮法朝中大臣應該前去南宮朝賀,但景泰帝對此也不允許。
即使朱祁鈺做了這麼多維護自己皇權的事情,卻仍有不少人認為朱祁鎮才是真正的「天下之父」,雖然出征被虜,但朱祁鎮流淌著的正統血液,仍然於無形之中影響著整個景泰年間。
朱見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_圖
凌晨奪門,復辟成功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但太子之位還懸而未決,南宮的朱祁鎮虎視眈眈,並且有朱祁鎮親母孫太后的鼎力相助,朝中的宦官朝臣們開始蠢蠢欲動。
首先是宮內太監曹吉祥,作為景泰帝身邊服侍的人,曹吉祥早已了解到景泰帝身體出現問題,便與當時的京軍的總兵官之一張軏聯合起來,於正月十二日時,偷偷向身處南宮的朱祁鎮傳遞了他們想復立朱祁鎮的想法。
接著第二日,正月十三,祭祀之日,但景泰帝的身體已經無法進行祭祀了,所以就將此事委託給了石亨,石亨是明白人,他知道在這樣的形勢下站好隊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作為武將,石亨對禮法典故都不熟諳,所以他準備找個文官諮詢一下,就是這時,曹吉祥派了一個叫萬祺的小官找到石亨,告訴他:「皇帝在宮,悉事他求。」石亨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自此之後,石亨便和曹吉祥、張軏聯合起來了,共同謀劃一個復立太上皇以功謀賞的行動。
奪門之變_圖
但這三人,兩個武將,一個太監,缺個文官做軍師。所以石亨他們選中了許彬,許彬與石亨平時私交不錯,但當許彬聽完了石亨他們的計劃後,說道:「我老了,對這些有心無力了。但是我這裡有位不錯的人選,名為徐有貞,此人善謀劃有奇才,相信他會助你們一臂之力。」正因為許彬力薦的徐有貞,才最終落實了南宮政變的成功。
正月十四日夜裡,當徐有貞表示贊同復辟計劃之後,隨即便點明了幾點:
1、不可再與陳循商議,陳循曾說石亨是「無功封侯」,與復辟一行人並不是一條船上的戰友;
2、復辟行動越少人知道越好,三五人秘密行事就好,一方面防止泄密,一方面事成之後便於攬權;
3、此番行動需等到朱祁鎮的肯定之後才可行動。一番話點醒了眾人。
是日晚,在曹吉祥和石亨的策應下,徐有貞帶領著一行親兵順利進入長安門,朱祁鎮也來到文華殿,命徐有貞以翰林大學士之位進入內閣,並編寫了第一道諭旨,並於午門宣讀,諭旨大致說的就是:我朱祁鎮在南宮已有七年了,養的身體健康,怡然自得,當朝皇帝現在身體不適,朝中諸事都無力處理,導致江山社稷十分危險,沒辦法安撫民心,如今朝中各大臣多次要求我坐皇帝之位,推脫不得,天意所致,民心所向,所以今天在這就跟大傢伙說一聲,今天就是即位的最佳時間。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_圖
此昭一出,朱祁鎮手下的人就將朱祁鈺手下的于謙等人拿下,而後其他朝臣便紛紛換上朝服,擁立新君,至此,時至午時,奪門成功。
私以為,這次的奪門之變意外的成功還是在於朱祁鈺的無力反抗,首先,皇位原本就是他哥哥朱祁鎮的,就像朱棣的皇位,在不少人的眼中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其次,即使朱祁鈺意欲反抗,怕是也有心無力,身體條件不允許,就算于謙等人想繼續扶持他,恐怕也是很難為繼的。故而,這次的南宮復辟的成功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
............................END............................
推薦閱讀:
※唯一一個被凌遲處死的大清公主:為何凌遲三百刀,其中原因很現實
※高雅字畫一一讓家居更有品味
※我心中對愛的詮釋點滴一一獻給正在愛與淮備去愛的人
※順治皇帝當年為何不殺掉多爾袞唯一一個孩子? 最後還把她送去蒙古
※凈土大經解演義 (第一一二集)